常见宝石鉴定特征
常见宝石鉴定特征ppt课件

10
(五)祖母绿的力学性质 1.解理
一组{0001}不完全解理;贝壳状至参差状断 口 2.硬度 HM=7.5—8 3.密度 2.67—2.75g/cm3,通常为2.71g/cm3。 祖母绿的密度大小受碱金属含量大小影响,碱金 属含量越高,密度越大。
11
(六)祖母绿的内外部显微特征 祖母绿内部特征一般可分为三大类:矿物
包裹体、负晶或空洞中的两相或三相包裹体、 愈合或部分愈合裂隙、色带、生长纹等。
12
13
俄罗斯祖母绿中阳起石“竹节状”包裹体,50×
14
二、祖母绿的品种
根据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现象,可将祖母绿分为三个品种: 1.祖母绿猫眼(不常见) 2.星光祖母绿(极为稀少) 3.达碧兹(Trapiche):具有特殊生长特征
结晶习性:六方柱状晶体,柱面发育平行于 c轴的纵纹。
3
4
祖母绿晶体, 长约2.5cm, 旁边乳白色的 晶体为方解石
5
(四)光学性质 1.颜色
由铬致色的特征翠绿色,可略带黄或蓝色 色调。 2.光泽和透明度
抛光表面为玻璃光泽,断口表面为玻璃光 泽至松脂光泽;透明到半透明。 3.光性特征
一轴晶,负光性。
按颜色及特殊光学效应划分成不同品种。 按颜色分:①红碧玺:粉红至红色的碧玺;
②绿碧玺:黄绿至深绿以及蓝绿、棕绿色 的;③蓝碧玺:浅蓝至深蓝色碧玺;④多 色碧玺。 特殊光学效应:碧玺猫眼,常见的为绿色, 少数为蓝色、红色。
30
(六)内外部特征 碧玺内含有典型的不规则线状和扁平
的薄层空穴,其内常常被液体充填,还可 能有少量铁质充填,部分碧玺内可见大量 平行纤维状包裹体。
31
碧玺中的针管状包体 碧玺猫眼中的生长管
天然红宝石的鉴定方法

天然红宝石的鉴定方法一、表面形貌1.天然红宝石是一种重现自然,富有个性的宝石,其表面形状多种多样。
有的是典型的方形,也可以是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
2.面积越大的天然红宝石,其表面形貌也就越凸起,板面应均匀宽平,没有特殊凹凸,才算是高品质的天然红宝石。
3.质地越光滑,纹理越细密隐约,折射率越高,对光的反射就越好,才构成高档红宝石。
二、翡翠大盘分解法翡翠大盘分解法是最典型的鉴定天然红宝石的方法之一。
1.将拿到的红宝石放入温度恒定的翡翠大盘内,将宝石放至中央铣孔,用小头螺钉将宝石固定。
2.将宝石面朝向上,调节旋钮,呈现宝石的原形,依次放入多个不同大小的玻璃杯。
3.由此确定宝石的大致尺寸,再与标准尺寸进行比较,检验宝石尺寸是否正确。
三、水洗法水洗法也是一种非常常用的鉴定天然红宝石的方法,该方法的原理是利用水流在宝石表面留下折射率灰影的测量特征来判断宝石的品质。
1.将宝石放入清水中,调节水流,当宝石在水中一定深度一定时间后,在宝石表面就会形成一组特有的折射率灰影。
2.把灰影的特征与标准的折射率进行比对,加以判断宝石的品质,从而得出宝石鉴定的结论。
四、化学检测1.将拿到的红宝石按比例研磨成细粉,然后放入溶剂中进行渗透测试。
渗透测试会通过溶液形成剩余判断宝石的品质。
2.将样品放入四大基本元素的溶剂中(氧、氢、碳、氮),在3600毫安到2400毫安之间,应有两个电位翡翠溶液中,宝石能够把电位翡翠溶液慢慢转换成不同的形式,从而判断宝石的品质。
3.分析谱检测可以测量宝石的重量互换系数,以便能够综合判断宝石的品质,把宝石的净度、颜色、纹理、外形等,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天然红宝石的鉴定中,表面形貌、翡翠大盘分解法、水洗法、化学检测,都是十分常用的鉴定方法,不同的鉴定方法,可以根据各自的特性,有效地鉴定出天然红宝石的品质,从而可以较好地识别真假红宝石。
常见宝石鉴定特征

蓝色:一般无 1.762-1.770 0.008-0.010
蓝色:一般无 1.762-1.771 0.008-0.011
无至黄绿 1.746-1.755 0.008-0.010
一般无
1.624-1.644 0.018-0.040
强
1.81-1.984 0.000-0.059
一般无
1.577-1.583 0.005-0.009
B货有荧光 无
无
1.66 1.60-1.61
1.63
1.45
1.560-1.570
1.560-1.700
LW无至绿黄色 SW无
1.61-1.65
1.535-1.545
1.72
萤石
(+0.010) (-0.050)
滤色镜下颜色
针状指纹状、晶体包体,生长纹,色带,双晶 纹
红色
有气泡、弧形生长纹,料渣(焰溶法)
三色性, 黄绿、弱 黄绿、绿 中等,表 现为体色 的不同强 度
三色性 强,蓝、 紫红、绿 三色性明 显,蓝色 、紫红色 、绿黄色
无 集合体不 可测
欧珀
岫玉 独山玉
绿松石 无 石英质玉 石水钙铝榴
荧光 LW红、橙红 SW弱至强
折射率
双折射率
1.762-1.770 0.008-0.010
1.762-1.770 0.008-0.010
盘状气液两相包体,矿物包体,负晶,睡莲状 包体,重影明显
两相包体,三相包体,矿物包体,负晶,两种 或两种以上不相溶的液体包体,负晶。
灰红
气液包体,矿物包体.
色带,气液包体,三相包体,针状金红石,电 气石,其它固体矿物包体,负晶,
针状内含物,翠性,纤维结构,色的边缘有过 Cr染色呈粉红 纤维交织结构,黑色矿物包体。
常见矿物肉眼鉴定特征

常见矿物肉眼鉴定特征矿物是地壳中的天然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肉眼鉴定是一种简单的矿物鉴定方法,主要依靠观察矿石外观特征来判断。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1. 石英(Quartz)石英是一种常见的硅酸盐矿物,具有典型的六方晶系结构。
它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透明、灰色、紫色等。
硬度为7,比玻璃或钢钉都要硬。
石英的断口贝壳状,质地坚硬。
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完美的六边形晶体形状,有时还会有垂直六边形纹理。
2. 方解石(Calcite)方解石也是一种常见的碳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为三方晶系。
方解石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黄色、橙色等。
硬度为3,可以用刀片划痕。
方解石通常呈立方状、多面体状或针状,有时会呈现出条纹状的多彩斑点。
3. 石膏(Gypsum)石膏是一种典型的硫酸盐矿物,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
石膏的颜色常见的有白色、黄色、棕色等。
硬度为2,可以用指甲刮出白色粉末。
石膏的晶体呈叶片状、鱼鳞状或粉末状,也有类似玫瑰花的石膏。
4. 长石(Feldspar)长石是一类主要由硅酸盐组成的矿物,包括斜长石、正长石和碱长石等。
长石的颜色多样,常见的有白色、灰色、红色等。
硬度为6-6.5,较耐磨。
长石的晶体呈矩形、板状或颗粒状,有时也会呈现出条纹状。
5. 黄铁矿(Pyrite)黄铁矿是一种含铁硫化物矿物,通常呈黄金色或黄铜色。
硬度为6-6.5,较耐磨。
黄铁矿的断口呈貌似“鱼鳞”的形状,其表面光泽金属光泽,但会因氧化而变暗。
6. 赤铁矿(Hematite)赤铁矿是一种重要的含铁氧化物矿物,通常呈黑色或暗红色。
硬度为5.5-6.5,较硬。
赤铁矿的断口呈贝壳状,有时也会呈现出条纹状。
7. 蓝宝石(Sapphire)蓝宝石是一种重要的宝石矿物,属于铝酸盐矿物。
蓝宝石的颜色通常为蓝色,但也可能呈现出其他颜色。
硬度为9,硬度仅次于钻石。
蓝宝石的晶体呈六角柱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
这些是一些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通过观察矿石的颜色、形状、硬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和性质。
宝石鉴定的方法

宝石鉴定的方法
宝石是一种珍贵的饰品,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它的价值和美观程度。
因此,宝石的鉴定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宝石鉴定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首先,最常见的宝石鉴定方法之一是通过肉眼观察。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比较大的宝石,比如钻石、蓝宝石等。
通过肉眼观察可以看到宝石的色泽、透明度、切割工艺等特征,从而初步判断宝石的品质。
其次,使用专业的宝石鉴定工具也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比如,可以通过放大镜来观察宝石的内部结构,以及使用专业的光线来检验宝石的折射率和色彩饱和度等特征。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宝石的真伪和品质。
另外,化学检验也是一种常用的宝石鉴定方法。
通过一些化学试剂可以检验宝石的成分和纯度,从而确定宝石的真实情况。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巧,因此一般需要由专业的宝石鉴定师来进行。
此外,宝石的硬度也是一种鉴定方法。
不同种类的宝石有着不同的硬度,比如钻石的硬度非常高,而一些其他宝石的硬度则相对较低。
通过硬度测试可以初步判断宝石的种类和品质。
最后,还可以通过宝石的重量和尺寸来进行鉴定。
一般来说,同一种类的宝石,重量越大、尺寸越大,其价值也越高。
因此,通过测量宝石的重量和尺寸可以初步判断宝石的价值。
总的来说,宝石鉴定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宝石鉴定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在购买和鉴定宝石时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祝大家在宝石鉴定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一百九十七(197)种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

一百九十七(197)种常见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1、石英(无色水晶)【Quartz】鉴定特征:α-石英以其晶形,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为其特征,如由β-石英转变而来,则保持六方双锥的假象颜色:无2、贝塔石【Betafite】鉴定特征:形态、颜色和透射光下无色到浅黄色颜色:浅绿褐色、深褐色3、赤铜矿【Cuprite】鉴定特征:金刚光泽,暗红和褐红条痕;可从晶形、硬度,光泽、条痕和与褐铁矿相别,它比赤铁矿软,比辰砂和淡红银矿硬;条痕色,比较深颜色:红色至近于黑色4、赤铁矿【Hematite】鉴定特征:樱红色条痕是鉴定特征;形态和无磁性(镜铁矿例外)可与磁铁矿相别颜色:显晶质的呈铁黑色到钢灰色,隐晶质的呈暗红色5、磁铁矿【Magnetite】鉴定特征:晶形,黑色条痕和强磁性与赤铁矿,铬铁矿相别;从强磁性,硬度和颜色鉴定;和带磁性锌铁尖晶石区别在于磁铁矿条痕黑,锌铁尖晶石为棕颜色:铁黑6、翠绿宝石【Chrysoberyl】鉴定特征:比重高及遇酸起泡沸作用为鉴定特征颜色:棕黄、绿黄、黄绿、黄褐色7、方锑矿【Senarmontite】鉴定特征:硬度低,而比重比较大颜色:无至灰白8、复稀金矿-黑稀金矿【Polycrase-Euxenite】鉴定特征:风化表面有褐色、黄色或青黄色薄膜,几乎不溶于盐酸、硝酸为鉴定特征颜色:黑、灰黑、褐黑、深褐、褐、褐黄、深红棕、桔黄,带绿色色调9、方钍石【Thorianite】鉴定特征:透射光下为红褐、暗棕或绿色;强放射性颜色:深灰至黑色,风化后为褐黑色或棕黄色10、钙铌钽矿【Hielmite】鉴定特征:颜色、条痕及光泽与他矿物相别。
闭管内加热爆炸并生少许水,不熔,氧化焰烧变褐。
附磷盐球烧,熔成淡蓝绿块状物。
附硼砂球烧,熔成纯透明玻璃状物。
和氢氧化钠木炭上烧,则熔成灿烂之金属小球颜色:纯黑色11、刚玉【Corundum】鉴定特征:晶形,双晶条纹和高硬度作为鉴定特征;不溶于任何酸颜色:不透明和半透明的一般为蓝灰、黄灰色,含铁者呈黑色;透明的为无色,白色还有黄、红、紫、绿、蓝12、铬铁矿【Chromite】鉴定特征:黑,条痕深棕,硬度大和产于超基性岩中;外表像磁铁矿,但磁性很弱,条痕棕,而磁铁矿为黑色颜色:黑13、硅藻土【Tripoli】鉴定特征:蛋白光泽和变彩为其特征,有时类似于玉髓,但硬度较低为鉴定特征颜色:白或灰14、黑锰矿【Hausmannite】鉴定特征:溶于盐酸,析出氯颜色:棕黑15、黑铜矿【Tenorite】鉴定特征:显微镜下具有强非均质性颜色:钢灰色、铁黑色到黑16、黑稀金矿【Euxenite】鉴定特征:微带绿或褐的黑、半金属光泽和放射性。
各种宝石合成品种及其鉴别特征

合成蓝宝石的光谱见不到天然蓝宝石通常可以见到的蓝区的吸收,或450nm的吸收带十分模糊。
合成蓝色尖晶石显示典型的钴谱(分别位于540、580、635nm的三条吸收带),天然蓝色尖晶石显示的是蓝区的吸收带,为铁谱。
5.荧光
合成蓝宝石有时显示蓝白色或绿白色荧光,天然的为惰性;合成蓝色尖晶石为强的红色荧光,而天然的也为惰性。合成红宝石通常比天然红宝石的红色荧光明显强。
吸收光谱:无色透明者在可见光区有良好的透过率;彩色者可有吸收峰,对紫外光均有强烈的吸收。可显稀土光谱。
荧光:多数晶体在长波紫外线照射下发出黄橙色荧光,在短波下发出黄色荧光。而有些晶体只在短波下有荧光反应,有些甚至不发光。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耐酸、耐碱、抗化学腐蚀性良好。
一、合成祖母绿
A.固相包体
(1)助熔剂残余包体:助熔剂包体的形成与晶体的非稳定生长有关。最严重的包体发生在自发成核过程中枝蔓状生长阶段,快速生长使枝蔓间的助熔剂在随后的稳定生长中被包裹起来。
E.荧光及滤色镜:无色者:SW下强蓝白色;蓝色者:SW:红色或蓝白色,滤色镜下变红红色: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变红;天然尖晶石:无色:惰性蓝色:惰性,滤色镜下不变红,红色: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变红。
F.正交偏光镜:斑纹状消;天然尖晶石:全消光。
三.钛酸锶的鉴别
1、化学成分:SrTiO3;
2、等轴晶系
3光泽:亚金刚-金刚光泽;
8.合成红、蓝宝石的加工质量:
天然合成红、蓝宝石的加工质量通常较为精细,尤其是高质量的宝石,其台面通常垂直光轴,以显示最好的颜色。而合成红、蓝宝石加工质量通常较差,常见火痕,更不会精确定向加工。加上,合成梨晶通常因为应力作用会沿长轴方向裂开,其长轴方向与光轴方向夹角为60度,为了充分利用原料,其台面通常会平行长轴方向切磨(图2-6)。所以合成刚玉在台面通常都可见多色性,而天然的则不然
石头鉴别方法

石头鉴别方法概述石头鉴别是指通过观察石头的外观、质地、颜色、纹理等特征来确定其种类和质量的过程。
石头鉴别对于研究地质学、收藏品鉴定以及珠宝行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石头鉴别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辨别不同种类的石头。
观察外观石头的外观特征是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观察指标:颜色不同种类的石头通常具有独特的颜色。
例如,翡翠通常呈现出浓郁的绿色,而蓝宝石则呈现出深蓝色。
因此,观察石头的颜色可以帮助我们初步判断其种类。
透明度透明度是指石头光线透过程度的程度。
一些宝石,如钻石和红宝石,具有高度透明度,而其他石头,如玛瑙和石英,往往具有较低的透明度。
观察石头的透明度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其质量和种类。
光泽光泽描述了石头表面反射出的光线的特征。
不同种类的石头具有不同的光泽。
例如,金刚石具有艳丽的光泽,而大理石则具有温和的光泽。
观察石头的光泽可以提供有关其种类和质量的重要线索。
检查质地和硬度石头的质地和硬度对鉴别来说也是重要的指标。
以下是关于质地和硬度的一些方法:质地质地描述了石头的细腻程度和颗粒状的组织。
有些石头,如大理石,具有均匀的质地,而其他石头,如黑曜石,具有粗糙的质地。
通过触摸和观察石头的质地,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其种类。
硬度硬度是指石头对于被刮擦或压力的抵抗能力。
著名的莫氏硬度尺度可用于测量石头的硬度。
例如,钻石是最硬的石头,得到了10级硬度的评分,而石膏则是最软的石头,得到了1级硬度的评分。
通过使用莫氏硬度尺度,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石头的硬度和种类。
观察纹理和形状石头的纹理和形状也提供了鉴别的重要线索。
以下是一些观察纹理和形状的方法:纹理不同种类的石头通常具有独特的纹理。
通过观察和摸索石头的纹理,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它们的种类。
例如,大理石通常具有交错的纹理,而玛瑙则具有纹理均匀的特点。
形状不同种类的石头通常具有不同的形状。
通过观察石头的形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其种类。
例如,蛋型的石头通常是翡翠,而锥形的石头通常是水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刚玉的折射率1.76-1.78 DR0.008 一轴负光性
c. 吸收光谱特征各异,特殊是红宝石 中红区荧光线的位置不同及蓝区有吸收线。
d. 刚玉的相对密度较大SG3.994.01 尖晶石SG3.60
e. 可能存在的典型包裹体特征。刚玉 中可见金红石针状包体和生长色带、双晶纹 等。
摩氏硬度为8 3.密度
3.60(+0.10,-0.03)g/cm3
(六)内外部显微特征
(1)固态包裹体: 尖晶石八面体单独或成行排列;八面体负晶、
片状石墨、柱状磷灰石、石英、锆石等。
(2)液态包裹体: 裂隙中常见液态包裹体,可形成指纹状。
(3)生长现象:沿八面体晶面发育的生长带 (4)双晶纹:沿八面体发育的双晶纹 (七)特殊光学效应
1、尖晶石的主要鉴别特征: 原石的鉴别: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八面体
及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八面体接触双晶; 成品鉴别:RI1.712-1.730,少数红尖晶
可达1.74,单折射,正交偏光下全消光,无多色 性.
放大观察:八面体晶体及八面体负晶。
2、刚玉中红宝石及蓝色、橙色、橙色、绿色 的蓝宝石与尖晶石外观相似。
颜色
蓝碧玺 深蓝色
蓝宝石 蓝中带紫
蓝托帕石 浅蓝色
海蓝宝石 浅蓝色
堇青石 紫蓝色
折 RI 射 DR 仪 光性
多色性
1.62-1.65 0.018
一轴(-)
1.76-1.78 0.008
一轴(-)
明显
明显
浅蓝-深蓝 蓝-蓝绿\黄
色
绿
1.63-1.64 1.57-1.585
0.008 0.005-0.006
红和粉红色碧玺有一宽的吸收带,525、451和 458nm的吸收线;绿色和蓝色碧玺红区普遍吸收, 498nm有窄吸收带,蓝区有时可有468nm吸收 线。
(五)力学性质
1.解理 无,贝壳状断口
2.硬度
HM=7—7.5 3.密度
3.06(+0.20,-0.60)g/cm3, 与成分有密切关系,当Fe、Mn含量增加 时,密度也增大。
(三)晶系及结晶习性
碧玺属复三方单锥晶类。晶体常呈柱状,常见 晶形有三方柱、六方柱、三方单锥等,晶体两端晶 面不同。柱面上纵纹发育,横断面呈球面三角形。 集合体呈放射状、束状,可做为很好的观赏石。
(四)光学性质 1.颜色
富铁的碧玺呈暗绿、深蓝、暗褐色或黑色; 富镁的为黄色或褐色; 富锂和锰的呈玫瑰红色,也可呈淡蓝色; 富铬的呈深绿色。内部色带发育,色带可以c 轴为中心由里向外形成色环,也可垂直c轴形成 平行排列的色带。
碧玺的颜色可分成三个系列: ①红色系列:红、紫红、玫瑰红、粉红色; ②蓝色系列:蓝、蓝紫色; ③绿色系列:蓝绿、黄绿、绿色。
各色电气石
2.光泽及透明度
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3.光性
一轴晶,负光性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折射率为1.624—1.664(+0.011,0.009),随成分变化而变化,当其富Fe、 Mn时折射率增大。黑色电气石的折射率可 高达1.627—1.657。双折射率为0.018 (0.014—0.021),最高达0.040。
俄罗斯祖母绿中阳起石“竹节状”包裹体,50×
二、祖母绿的品种
根据特殊光学效应和特殊现象,可将祖母绿分为三个品种: 1.祖母绿猫眼(不常见) 2.星光祖母绿(极为稀少) 3.达碧兹(Trapiche):具有特殊生长特征
哥伦比亚姆佐产的 达碧兹祖母绿,由 六条黑臂交叉于祖 母绿中心,黑臂由 黑色含碳材料、钠 长石、方解石及少 量黄铁矿组成, 10×
祖母绿 绿色-黄绿\蓝绿
R I
1.62-1.65
折 射 仪
D R
0.018少 数0.039
光 性
一轴晶(-)
1.76-1.78 0.008
一轴晶(-)
1.67-1.70 0.025
二轴晶(+)
1.56-1.60 0.004-0.009 一轴晶(-)
分光 镜
无典型吸 收光谱
蓝区450nm
红区显铬吸收 线
②绿碧玺:黄绿至深绿以及蓝绿、棕绿色 的;③蓝碧玺:浅蓝至深蓝色碧玺;④多 色碧玺。 特殊光学效应:碧玺猫眼,常见的为绿色, 少数为蓝色、红色。
三、与相似宝石的鉴别
明显的二色性 刻面宝石有明显的双影 宝石的颜色不均匀 由于热电性陈列品中电气石表面
往往比其它宝石吸附着更多的灰 尘
1、与红色碧玺相似宝石 红宝石、粉红色托帕石、红色尖晶石、 锂辉石等
Mg2+、Fe2+可以发生完全或不完全类质同象替代; Mg2+和Fe2+之间可发生完全类质同象替代。 (三)晶系及结晶习性
等轴晶系,常呈八面体晶形,有时八面体与菱 形十二面体、立方体成聚形。
(四)光学性质
1.颜色 红、粉红、紫红、无色、黄色、橙色、褐色、
蓝色、绿色、紫色等多种。红色含Cr3+,蓝色含 Fe2+,绿色含Fe3+,含Zn2+时常呈蓝色,褐色含 Cr3+、Fe3+、Fe2+。 2.光泽与透明度
蓝色尖晶石的致色元素为Fe,或少量Co,其主要的吸 收线在蓝区,以458nm吸收带为最强,478、 550、565—575、590、625nm弱或极弱吸收 线。
锌尖晶石的吸收谱与蓝色尖晶石的相同,只是弱些。
合成尖晶石没有458nm吸收带。
红色尖晶石的典型光谱
(五)力学性质 1.解理:
不发育 2.硬度
橙色荧光;短波下无至弱,红色、橙色。
绿色尖晶石长波紫外线下无至中等,褐黄色;短波 紫外线下无至弱褐黄色。
蓝绿色尖晶石长波无至极弱蓝绿色荧光,短波下无。
其它色尖晶石一般无荧光。
6.可见光吸收谱
红色、粉色尖晶石是由铬致色的,其吸收光谱在黄绿区 以540nm为中心有一宽带,红区有685、684nm 吸收线及656nm弱吸收带。
显铁谱蓝 区有吸收 线
无典型吸收 光谱
相对密度
3.01-3.11 3.99-4.01
3.53-3.56 2.70-2.90 2.57-2.60
蓝碧玺
蓝宝石
蓝托帕石
海蓝宝石
堇青石
3、与绿色碧玺相似宝石有:绿色蓝宝石、铬透辉石、祖母绿
绿碧玺 绿色蓝宝石
多色
性
明显浅绿 -深绿
明显绿-蓝绿
铬透辉石 浅绿-翠绿色
祖母绿
一、祖母绿的基本性质
(一)矿物名称:绿柱石 (二)化学成分
铍铝硅酸盐,Be3Al2Si6O18,含有Cr、V等 微量元素,Cr的含量一般0.3—1.0%左右
(三)晶系与结晶习性
六方晶系。其结构中Si6O18组成六方柱状 空管,空管内可含水分子(可高达2%)和碱 性离子。
空管内所含的水分子有两种形式:Ⅰ型水, 空管内没有碱性金属离子,水分子H-O-H平行 六方柱的长轴;Ⅱ型水,空管中有碱性金属离 子,水分子中氧被碱性金属离子吸引,水分子 以第二种形式排列。天然祖母绿中可同时存在 Ⅰ型水和Ⅱ型水。
(五)祖母绿的力学性质
1.解理 一组{0001}不完全解理;贝壳状至参差状断
口
2.硬度
HM=7.5—8 3.密度
2.67—2.75g/cm3,通常为2.71g/cm3。 祖母绿的密度大小受碱金属含量大小影响,碱金 属含量越高,密度越大。
(六)祖母绿的内外部显微特征
祖母绿内部特征一般可分为三大类:矿物 包裹体、负晶或空洞中的两相或三相包裹体、 愈合或部分愈合裂隙、色带、生长纹等。
5.多色性
变化于中—强之间,随体色而变化。红和粉红色的 碧玺可有:红和黄红色多色性;绿碧玺有:蓝绿和 黄绿—深棕绿多色性;黄绿色碧玺可有:蓝绿和黄 绿—棕绿多色性。
6.发光性
紫外线下一般无荧光,粉红色碧玺在长、短波紫外 线下有弱红到紫色的荧光。
X射线下,只有粉红色碧玺有弱紫色荧光,其他无
7.特征吸收谱
六、祖母绿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一)浸注处理 1.注无色油 2.浸有色油 3.树脂类充填处理 4.染色处理
(二)覆膜处理 1.底衬处理 2.镀膜处理
碧玺
一、碧玺的基本性质
(一)矿物名称 电气石(Tourmaline),宝石学名称为碧玺
(二)化学成分
(Ca,K,Na)(Al,Fe,Li,Mg,Mn)3(Al,Cr,Fe,V )6(BO3)3Si6O18(OH,F)4,是极为复杂的 硼酸盐,以含B为特征。 化学成分基本上由三个端元组分构成: 锂电气石、黑电气石(Fe)、镁电气石(富Mg)。 三者之间均可形成类质同象转换。含铁多的颜色 深,很少达到宝石级。
X荧光:很弱至弱的红色荧光,可见到短 时间与体色相近的磷光。所有祖母绿在X射线 下均呈透明。
7.查尔斯滤色镜检查
绝大多数呈红或粉红色。以往把查尔斯滤 色镜下的反应作为鉴别祖母绿的主要依据,而 现在已不再作为鉴别依据。
8.可见光吸收谱
呈现铬的吸收谱:红区683、680nm吸 收线明显,662、646nm吸收线稍弱,橙黄 区630—580nm间有部分吸收,蓝区 478nm吸收线,紫区全吸收。
颜色
红碧玺 粉红色
红宝石 红中带紫
RI 1.62-1.65
1.76-1.78
折射 仪
D R
光
性
0.018 一轴(-)
0.008 一轴(-)
多色性
明显
浅粉-粉红 色
明显 红色-橙红色
偏光镜 (锥光)
显一轴晶干 涉图
显一轴晶干涉图
分光镜
无典型吸收 典型的铬谱蓝区有三条
光谱
吸收线
红托帕石 浅红色 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