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鉴定特征

合集下载

围绕对宝玉石鉴赏、认识、鉴定、评价、宝石与文化

围绕对宝玉石鉴赏、认识、鉴定、评价、宝石与文化

围绕对宝玉石鉴赏、认识、鉴定、评价、宝石与文化
一、鉴赏宝玉石的重要性
宝玉石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鉴赏宝玉石显得尤为重要。

二、认识宝玉石
宝玉石是一种色彩斑斓,通透如玉的大理石状石头,主要产于中国云南、四川、江西等地,具有坚硬、耐磨的特点。

三、鉴定宝玉石的方法
1. 观察石头的颜色、透明度以及纹理等特征。

2. 鼻子嗅闻石头是否有异味。

3. 敲击石头,听其声音是否清脆。

4. 看石头表面是否有裂缝、瑕疵等缺陷。

四、评价宝玉石
1. 颜色:用眼睛观察宝玉石的颜色,颜色越纯正越好。

2. 透明度:透明度也是鉴定宝玉石的重要标准之一,越透明的宝玉石价值越高。

3. 纹理:宝玉石的纹理也能反映其品质,细密的纹理会使宝玉石更具收藏和投资价值。

4. 石头大小:一般来说,宝玉石的大小决定了它的价值,随着重量的增加,它的价值也会相应增加。

五、宝石与文化
宝石不仅仅是一种珍贵的宝石,还与许多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古埃及的法老常常会将珠宝和宝石用来装饰祭坛,显示国家和民族的富裕和荣耀。

总之,鉴赏宝玉石需要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只有了解宝玉石的特点和价值,才能更好地进行鉴赏、认识、鉴定和评价。

宝石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更需要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玉石原石鉴别方法

玉石原石鉴别方法

玉石原石鉴别方法玉石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宝石,被人们视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

然而,玉石的市场上也存在着许多假冒伪劣品。

因此,对玉石原石进行准确的鉴别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玉石原石鉴别方法。

1. 颜色:玉石的颜色是鉴别真假的重要指标之一。

玉石的颜色有浅绿、深绿、白色、灰色、黄色、紫色等。

其中,翡翠的颜色以浓郁的绿色为主,但也有其他颜色的翡翠,如紫罗兰紫翡翠、白翡翠等。

而假冒的玉石往往颜色较淡,缺乏鲜艳的色泽。

2. 透明度:真正的玉石通常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能够透出一些光线。

而假冒的玉石通常比较浑浊,透明度较低。

3. 硬度:玉石的硬度很高,可以用硬度较低的金刚石来划痕。

因此,可以通过硬度测试来鉴别玉石的真伪。

4. 光泽:玉石的光泽通常比较柔和,有一种温润的感觉。

而假冒的玉石往往光泽较差,显得比较粗糙。

5. 纹理:玉石的纹理是其独特之处,不同种类的玉石具有不同的纹理特征,如翡翠的“冰种”和“雪种”等。

通过观察玉石的纹理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6. 水头:玉石的水头是指其表面的光泽和润滑度。

真正的玉石通常具有一定的水头,而假冒的玉石往往比较粗糙。

7. 密度:玉石的密度是其重要的物理特征之一。

不同种类的玉石具有不同的密度,可以通过称重来初步判断其真伪。

8. 声音:用手指轻轻敲击玉石,真正的玉石会发出清脆的声音,而假冒的玉石则声音较为沉闷。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对玉石原石进行初步的鉴别。

当然,对于专业的玉石鉴定工作,还需要借助一些专业设备和技术来进行。

希望以上介绍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鉴别玉石原石,避免购买到假冒伪劣品。

宝玉石鉴赏

宝玉石鉴赏

1.宝石的经验鉴定方法。

(1)手拈法:因为宝石的比重一般都比较大,所以用手掂一掂重量,可以区分是真假宝石。

(2)眼看法:最好是借助放大镜观看,观看宝石的颜色、节理、裂纹、包裹体等特征。

尤其是颜色特征是鉴定宝石的重要证据。

(3)手握法:一般宝石的导热性较差,用手握住或用脸贴一下被鉴定的宝石,如果有凉的感觉可能是宝石,如果有温的感觉就可能不是宝石或是赝品。

(4)实验法:在没有鉴定仪器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宝石。

如:将宝石顶面倒着放在带字的报纸上,从上往下(亭部)观察文字,如文字有双影,则是矿物宝石。

(5)比较法:用已知的宝石比较未知的宝石。

比如,在购买宝石时,拿一件已经被确认的天然优质宝石,与要购买的宝石进行比较,用以判断所购买宝石的真伪与好坏。

(6)咨询法:购买宝石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尽量多看、多问。

尤其是可以向有经验的专家咨询2、.珠宝首饰性状包括:宝玉石的色泽、净度、透明度、大小以及珠宝玉石的属性。

3、.珠宝首饰加工包括:宝玉石的设计款式(琢型)、定向、加工质量、首饰的款式、制作方法及工艺、镶嵌方法及工艺4、均衡价格: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商品的价格既不高也不低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

5..珠宝首饰价值构成:(1)储备资产价值(2)投资价值(3)信用价值(4)美学及装饰价值(5)宗教礼仪价值(6)医学价值(7)研究价值(8)物用价值6、.珠宝首饰的价值类型:(1)公平市场价值(2)零售价值(3)重置价值(4)批发价值(5)拍卖价值(6)清算价值(7)残损价值7、总质量的级别=50%颜色分+30%净度分+20%切工分8、简要介绍用成本法计算一款现代普通的钻石戒指的主要步骤。

答:(1)对钻石首饰中的钻石进行准确的质量分级,确定出它的颜色,净度及切工级别。

在进行颜色分级时,需要尽量消除镶嵌金属对钻石颜色的影响;进行净度分级时则需要认真观察钻石“爪”下或金镶边附近的包体情况,以获得准确的质量级别;切工分级一般可以简化,只要了解其加工质量是优,良或差即可。

羊脂玉手镯的鉴定方法

羊脂玉手镯的鉴定方法

羊脂玉手镯的鉴定方法羊脂玉(也叫羊脂瑪瑙)是一种宝玉石材料,被广泛用于制作手镯、项链等珠宝饰品。

羊脂玉晶莹剔透,纹理细腻,具有独特的美观性和收藏价值。

为了鉴定羊脂玉手镯的真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1.外观特征:羊脂玉的外观应该呈现出乳白、黄白或奶白色,具有玉石的光泽和细腻的纹理。

观察手镯是否有自然的瑕疵,如裂纹、凹陷、气泡等,这些瑕疵是真羊脂玉的特征,而仿制品通常较为完美。

2.硬度测试:用硬物轻轻刮擦手镯表面,真正的羊脂玉不容易刮伤,因为它具有7级硬度。

如果表面有明显的刮痕,可能是其他材料的仿制品。

3.重量:羊脂玉比较轻,因此重量应该相对较轻。

如果手镯感觉比同样大小的其他玉石手镯要重,可能是由于仿制品采用的是较重的材质。

4.透光性:将手镯放在光源下观察,真正的羊脂玉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可以通过观察光线的穿透情况来判断。

若是仿制品,则可能会显示出混浊,不透明的特征。

5.冷热感觉:用手触摸手镯表面,真羊脂玉有时会有一种凉爽的感觉。

由于其导热性较好,冬天触摸时你也会感觉到冷。

而仿制品通常不会表现出这种感觉。

6.声音测试:将手镯轻轻敲击,真羊脂玉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而仿制品往往会发出低沉的声音。

7.温度感应:将手镯轻轻按住,几秒钟后松开,观察手镯表面是否出现雾气。

真羊脂玉的温度传导性很好,会迅速吸收人体的热量,不会产生雾气。

而仿制品通常不会显示这种反应。

8.专业鉴定:如果以上方法无法确定羊脂玉的真假,可以寻求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专业的鉴定机构通常会使用专业设备和技术,如显微镜、拉曼光谱仪等,来进行更准确的鉴定。

总之,鉴定羊脂玉手镯的真伪需要综合考虑手镯的外观特征、硬度、重量、透光性、冷热感觉、声音、温度感应等方面的因素。

如果不确定,建议寻求专业机构的鉴定,避免购买到仿制品。

同时,购买时需选择可信赖的商家,注意核对手镯的相关证书和说明。

东陵玉的5大鉴定特征

东陵玉的5大鉴定特征

东陵玉的5大鉴定特征
东陵玉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玉石,主要分布于中国辽宁省东北部,属于宝玉石之一,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价值。

其质地坚硬,色泽清澈,温润如玉,是很多收藏家的心头好。

为了更好地鉴别东陵玉,本文将介绍它的5大鉴定特征。

一、硬度高
东陵玉的硬度非常高,其硬度达到了6.5-7级,比一般的石英、翡翠要高得多。

这一特征在鉴别时很重要,因为真正的东陵玉非常坚硬,不容易被切割或磨坏。

而假的东陵玉则硬度较低,容易被损坏。

二、色泽温润
东陵玉的色泽非常温润,有的呈现出白色、浅绿色、青白色等,都有一种深邃的质感,似乎是天然生长而来的。

而假的东陵玉则往往颜色过于单一或色泽反光,显得不自然。

三、透明度高
东陵玉具有很高的透明度,选用的时候最好选择透明度较高的原石,这样更具有收藏价值和欣赏价值。

而假的东陵玉则往往色泽不自然,透明度较低。

四、纹理自然
东陵玉的纹理非常自然,其纹路清晰,如水波流动、云雾缭绕,非常有观赏性。

而假的东陵玉经常使用人工雕刻等手段加工出花纹,显得不自然。

五、重量较重
由于东陵玉的质地坚硬,一般比同样大小的翡翠要重许多,这也是其受欢迎的一大原因。

其重量可以作为鉴别真假的参考。

总之,以上五个鉴定特征是鉴别东陵玉真伪的重要标准,收藏家在选购东陵玉时,需要注意这些特征,并进行细致的观察,这样才能购买到真正的东陵玉,并收藏到高品质精美的玉石作品。

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鉴定证书4851

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鉴定证书4851

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鉴定证书4851 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鉴定证书真伪识别方法
1、有盖章及防伪标志:一般的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鉴定证书上面都会有盖章及防伪标志,其中以钢印居多,没有盖章的鉴定证书肯定是假的;证书上面还会有鉴定者签字和检查者签字。

2、照片、参数与实物相符: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鉴定证书上面上面的内容各项参数是完全一致的,比如重量、颜色、尺寸等特征,如果和实物相差太大,那证书就极有可能是伪造的。

3、证书须有“CMA”标:鉴定证书上都会有大写的“CMA”标志,需要大家注意的是,“MA”是在大写字母的“C”里面的;此外,还有“CAL”指的是经国家质量审查认可的检测、检验机构的标志;“CNAS/ILAC -MRA”这一联合认可标志在国际上可以互认。

珠宝玉石 鉴定标准

珠宝玉石 鉴定标准

珠宝玉石鉴定标准
珠宝玉石是一种具有较高价值的贵重物品,其品质的鉴定对于购买者和收藏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珠宝玉石的鉴定标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珠宝玉石的真伪和品质。

首先,对于宝石的鉴定,最重要的是要看其外观。

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光泽和纹理都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宝石颜色鲜艳,透明度高,光泽明亮,纹理清晰。

而劣质的宝石往往颜色暗淡,透明度低,光泽不足,纹理模糊。

因此,购买者在选购宝石时,要仔细观察其外观特征,以确保购买到优质的宝石。

其次,宝石的硬度也是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硬度高的宝石不容易被划伤,而硬度低的宝石则容易受到损坏。

因此,购买者可以通过使用硬度计或者其他硬物来测试宝石的硬度,以确定其品质。

此外,宝石的重量和尺寸也是其品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一般来说,同种类的宝石,重量越大、尺寸越大的宝石往往价值越高。

因此,购买者在选购宝石时,可以通过称重和测量尺寸的方式来判断宝石的品质和价值。

除了以上提到的外观、硬度、重量和尺寸等方面的鉴定标准外,购买者在选购宝石时,还可以通过宝石的产地、切工、透明度和纯净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鉴定,以确保购买到真正优质的宝石。

总之,珠宝玉石的鉴定标准涉及到外观、硬度、重量、尺寸等多个方面,购买者在选购珠宝玉石时,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购买到真正的珠宝玉石。

希望以上介绍的鉴定标准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识别珠宝玉石的品质和真伪,为大家的选购提供一些参考。

宝玉石鉴赏PPT课件

宝玉石鉴赏PPT课件

颜色:宝石在自然光下的颜色。 常见的宝石颜色:红、粉红、绿、蓝、黄、紫、无 色,黑色和白色(玉石)。
红刚玉(红宝石)
粉红色电气石
孔雀石
绿色电气石
海蓝宝石
蓝晶石
蓝铜矿
蓝刚玉
紫水晶
光泽:宝石表面的反射特征
宝玉石的主要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 蜡状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金属光泽。
主要品种:猫眼和变石。
猫眼( Cat’s Eye)
具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由平行排列的金红石针 或管状包裹体造成。
变石(Alexandrite,又称亚历山大石)
具变色效应的金绿宝石。 日光:带黄、褐、含蓝色调的绿色 灯光:橙红色、褐红色、紫红色
长石族
颜色:白色、肉红色、暗色、绿色等; 形态:板条状; 硬度:6; 解理:2组中等解理; 光泽:玻璃光泽; 比重:2.55-2.75。
祖母绿(Emerald)
海蓝宝石(Aquamarine )
海蓝宝石手链
金绿宝石(Chrysoberyl ) 颜色:黄色、黄绿色、褐黄色; 形态:板状、短柱状晶体; 解理:差到中等的柱状解理; 硬度:8.5; 光泽:玻璃光泽; 光学效应:猫眼、变色; 化学成分: BeAl2O4 ; 比重:3.72。
丝绢光泽:纤维状矿 物导致,如虎睛石。
珍珠光泽:珍珠、云母的光泽。 金属光泽:黄铁矿、赤铁矿
各种光泽之间没有截然的界限,没有两种光泽完全 相同的宝石。如果所有宝石都磨制成相同的平面, 其光泽则只与折射率有关。
透明度:透过光的性质
透明度从透明到不透明,有3级分类法(透明、半 透明、不透明)和5级分类法(略)。
• 小巧玲珑 便于携带。
宝玉石的分类 (1)单晶质宝石(宝石)-符合工艺要求的天然矿物单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宝石 1.762~1.770
水 晶 1.544~1.553
(二)双折射率
• 均质体宝石:
–光学上各向同性,等轴晶系、非晶质体。
–单折射,只有1个折射率值N。
• 非均质体宝石: –光学上各向异性的介质,除等轴晶系外的其它六个晶系。 –双折射,有多个折射率值:
• 双折射率很大的宝石材料,可呈见出明显的双影现象,如冰洲石 (0.172)、金红石(0.287)、锆石(0.059)等。
玻璃光泽
半玻璃光泽
N=1.54~1.70 尖晶石、电气石、水晶
N=1.21~1.54 欧泊、萤石
金刚光泽
金属光泽
玻璃光泽
宝石的特殊光泽
• 油脂光泽:由于极微细的粗糙表面
(抛光面或断面)使光线漫反射而 显示油脂般的反光现象。如软玉、
蛇纹石玉、石英断口等。
• 蜡状光泽:由隐晶质块体或微细颗 粒表面对光线漫反射而呈现出蜡状 反光现象,较油脂光泽弱。如绿松 石、玉髓等。
• 品种:
金绿宝石、绿柱石、电气石、磷灰石、木变石、、黝帘石、透闪石、
普通辉石、硅灰石、红柱石、矽线石、石英等。
–共有20多种,以金绿宝石出现的猫眼效应最好。 –金绿宝石猫眼石,可简称“猫眼”、“猫眼石”。 –其它具猫眼效应宝石,“该宝石名+猫眼(石)”。 –如“海蓝宝石猫眼(石)”。
宝石的颜色
二、宝石的透明度和光泽
• (一)宝石的透明度
• (二)宝石的光泽
(一)宝石的透明度
• 透明度:指宝石充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 有关因素:
•①宝石晶体的透明度与其化学成分和结构有关。 • 金属晶格内部存在较多自由电子,电子跃迁会吸收大量光波,透过光少,
故透明度低或不透明如赤铁矿;
• 原子晶格和离子晶格内不存在自由电子或较少,则对光波的吸收少,透
一、宝石的颜色

研究意义:
1. 宝石颜色是评价宝石质量和价值的重要依据;
2. 不少宝石的特有颜色可作为重要鉴定特征;
3. 了解宝石颜色的致色原因,对宝石的合成、改色、
鉴别等工作都一定的指导意义。
1、颜色的本质
颜色是具有一定波长的电 磁波。一定波长的可见光,会 呈现一定的颜色。 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引 起人眼视觉的可见光只是一小 部分,一般取400~700nm波长 作为可见光的范围(实际范围 可达380~780nm)。
光波强烈吸收。因此,
• 在日光照射下,由于光源中绿光成分相对较多,变石透过绿光多
而呈绿色;
• 在白炽灯、烛、油灯光照射下,由于光源中红光成分多,变石透
过红光多而呈红色。
• 品种:
– 变石(含铬金绿宝石)。 – 其它少数含铬或钒的镁铝榴石和锰
铝榴石、哥伦比亚含钒蓝宝石、东 非含钒电气石等。命名:变色+宝
很高的宝石来说,其光泽应是反射光量(主要)和透
射光量(次要)的总和。 • 宝石光泽的强弱取决于宝石的折射率(N)、吸收系 数(K)、反射率(R)。 • 此外,宝石的抛光质量、表面平整程度、集合体的结 合方式(如石英岩和虎睛石)等因素也会影响宝石光 泽强弱。
宝石光泽分级
根据折射率(N),分为: 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半金刚光泽 强玻璃光泽 N﹥3 N= 2.6~3.0 N= 2.0~2.6 N= 1.9~2.0 N= 1.7~1.9 赤铁矿 金红石 金刚石 锆石 金绿宝石、钙铝榴石
• 影响宝石色散现象(火彩)的因素:
①宝石本身必须具备足够大的色散值。一般色散值在0.03 以上的透明无色或浅色宝石都可产生明显的色散现象。 ②宝石刻面的切磨比例和角度。只有刻面比例和角度(冠 角、亭角)合适,才能产生较好的色散现象。
③体色和净度。
四、宝石的多色性
• 多色性:有色宝石晶体,在光的透射照明下,不同方向呈现 不同颜色的现象。
宝石矿物多色性示例
Ne=蓝绿 Np=黄绿
No=蓝 Nm=紫
Ng=蓝
•蓝宝石光性方位与多色性
•黝帘石光性方位与多色性
五、宝石的发光性
• 发光性:指宝石在外加能量(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的激发作用下,能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 发光性分两种:
– 荧光——在外激发光的能量停止作用时,发光也随即 停止。
– 磷光——在外激发光的能量停止作用后,发光还能继 续一段时间。
宝石的基本特性
宝石的光学性质
宝石的光学性质
• • • • • • 一、宝石的颜色 二、宝石的光泽和透明度 三、宝石的折射率和色散 四、宝石的多色性 五、宝石的发光性 六、宝石的特殊光学效应
光与宝石关系示意图
相互作用 光 宝石
产生的效应
影响最佳加工琢型 及比例
评价宝石的重要 依据
鉴定宝石的理论基础 及方法
–有10多种,最漂亮的是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
十二射星光蓝宝石
星光芙蓉石
星光石榴石
四射星光透辉石
3、变色效应

定义:
– 指某些宝石,能在日光和灯光照射下呈现出同的颜
色的光学现象。
– 变色现象最早发现于含铬的金绿宝石(变石),它
在日光下呈绿-蓝绿色,在灯光下呈红-紫红色。
• 原理:
–与宝石中的化学成分(Cr3+、V3+)有关。 –变石:含微量Cr3+,使它对绿光透射最强,对红光透射次之,对其它
面(⊥C轴)切磨原料加工成弧面型,各方向包体对光反射产
生的光带相互交叉,就构成星状图案。
•品种:
–星光红宝石和星光蓝宝石(六射、十二射)、星光芙蓉石
(六射)、星光绿柱石(六射)、星光铁铝榴石(四射)、 星光尖晶石(四射)、星光透辉石(四射)、星光顽火辉石 (四射)、星光透闪石(四射)、星光堇青石(四射)等。
5、月光效应
• 定义:
– 指在加工成弧面型的月光石表面所呈现的淡蓝-乳白色晕彩,如同朦 胧的月光。
6、砂金效应

定义:
–指宝石中的细小包体对光呈星点状反射的光学现
象。尤如水中的砂金一样。
原因: 含有许多细小不 透明的片状矿物包体, 如云母、赤铁矿等
• 品种:
–日光石——含赤铁矿、针铁矿包体的斜长石。 –砂金石——含云母、氧化铁细片的黄或红褐色石英
紫 靛

橙 黄

绿 黄绿
宝石颜色是宝石对不同波长的可见光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当可见光(白光)照射宝石时:
–如果宝石选择吸收了某些波长的色光,则宝石呈透
白 光
射或反射色光的混合色,相当于被吸收色光的补色
或补色的混合色;
–如果宝石普遍均匀的吸收所有色光,则宝石随吸收
程度不同而呈黑、灰或白色;
–如果所有的色光都有通过宝石,则宝石呈无色透明。
• 树脂光泽:由于质软或折射率 低,呈现出如同树脂般的微弱 反光现象。如琥珀、塑料等。
• 丝绢光泽:由于具有纤维状 结构或构造,各纤维的反射 光相互影响而呈现出丝绢般
的反光现象。如木变石、纤
维石膏等。
• 珍珠光泽:为珍珠特有的光泽,因具有细微的同心层状结构,对光
层层反射干涉而呈现出朦胧的晕色光泽。其它某些具有细微平行层
岩。
–东陵石——含铬云母片的绿色石英岩。 –金星石——一种掺入有铜粉颗粒的人造玻璃。
宝石的琢型
根据宝石的外部特征,将宝石的琢型划分为刻面型、弧 面型、珠型、奇异型、雕件等。
1.
刻面型 又称棱面型、翻光面型和小面型。其特点是宝石由许多
小刻面按一定规律排列组合构成,呈规则的几何多面体。
• 单色光的波长由长到短,对应的颜色感觉由红到紫。
红色
770——620nm
绿色
530——500nm
橙色
620——590nm
青色
500——470nm
黄色
590——560nm
蓝色
470——430nm
黄绿
560——530nm
紫色
430——380nm
• 日常见到的自然光,就是由以上几种色光混合而

成的白光。 将各种色光的颜色排成扇形圆环图,任意一对对 角扇形区两种颜色的色光,都可以适当比例混合 成为白光,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
2、宝石的色散:当白光通过加工成特定琢型的刻面型宝石 后,也会发生色散现象。俗称“出火”、“火彩”。
色散光(火彩) 白 光
• 色散值:指一定波长的紫光(430.8nm)和一定波长的红光 (686.7nm),在晶体中产生的折射率之差。 • 例如: 钻石 NG=2.451 NB=2.407 色散值=0.044
明度较高,如钻石具典型的原子晶格。
②与宝石中的杂质、包裹体、裂隙、厚度和自身颜色, 以及表面是否光滑等因素有关。 ③玉石的透明度与组成矿物的透明度和颗粒结合方式有 关。
组成矿物的粒度越不均匀、排列越杂乱、颗粒边缘越不平直,则
内部颗粒之间的界面对光线的折射、散射越强,透明度越低。即使主 要由透明矿物组成的玉石也常可表现出较低的透明度。
石名称。
– 合成变色蓝宝石、合成变色尖晶石、
合成变色立方氧化锆等。命名:合 成变色+宝石名称。
4、变彩效应
• 变彩:主要指欧泊(贵蛋白石)所 特有的晕彩。可定义为―光从欧泊
所特有的结构反射时,由于干涉或
衍射作用产生的一系列颜色变化现 象‖。 • 特点:在同一宝石表面呈现出多种 光谱色,呈不规则的各种彩片分布, 色彩随着转动宝石而变幻。
面结构的宝石材料有时也可出见类似的光泽,如月长石等。
• 沥青光泽(煤玉)和土状光泽(劣质绿松石)
三、宝石的折射率和色散
• (一)折射率
• (二)双折射率
• (三)色散
(一)折射率
• 折射率是宝石的一种稳定光常数,各种宝石都有 其固定的折射率值,故是鉴定宝石的重要依据。 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