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人教版)
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人教版课文及教案

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人教版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熟读并背诵课文。
1.2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1.3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石拱桥的历史与发展。
2.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究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热爱。
3.2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特点。
2.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2.理解我国石拱桥的历史与发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介《中国石拱桥》的作者茅以升。
1.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相关知识。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2.2教师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3.课文解析3.1分析课文第一段,了解石拱桥的定义、分布及特点。
3.2分析课文第二段,了解赵州桥的特点。
3.3分析课文第三段,了解卢沟桥的特点。
4.课堂小结4.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学生复述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课文解析2.1分析课文第四段,了解我国石拱桥的历史与发展。
2.2分析课文第五段,了解石拱桥的构造特点。
3.说明方法分析3.1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如举例子、作比较等。
3.2学生举例说明自己熟悉的说明方法。
4.课堂小结4.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1学生复述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
2.课文背诵2.1学生集体背诵课文。
2.2教师点评并指导背诵。
3.课后练习3.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3.2教师讲解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4.课堂小结4.2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题。
3.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其他著名的石拱桥。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石拱桥的相关知识。
2.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说明方法进行写作。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人教版6篇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人教版6篇说课稿的解释还可以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反思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人教版,希望你喜欢。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人教版(精选篇1)【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及运用的规律。
3、学习本文的写作顺序。
4、学习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特点,学会品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
通过比较赵州桥与卢沟桥的特点异同,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中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应该注意的两个规律,即一是被说明对象有几种类型,一般说来,就应相应地举出几个例子;二是在说明文中举例子的时候,必须考虑所举例子的代表性,代表性的标准之一,就是所举例子一定要具备被说明对象的共同特征。
2、学会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的特点,而本文语言在准确性上更突出,因而将分析本文语言准确性作为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
分析语言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分析的方法,教会学生用“删除法”来品析语言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桥的解释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桥,同学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呢?学生七嘴八舌答:公园里的九曲桥,长江大桥,河上的一般桥,立交桥,江南的小桥等等。
同学们见过形形色色的桥,请你用一句话解释什么是桥?学生思考回答。
你们知道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如何解释桥的么?他风趣地将桥解释为“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 。
多么形象的解释啊!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桥梁当中,主要有梁桥、拱桥、吊桥三大类型,而拱桥极为常见。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茅以升写的一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
二、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点。
2、学习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研读课文,总结举例子说明方法的运用规律1、自读全文,添加修饰成分。
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在题目“中国石拱桥”前面添加修饰成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中国石拱桥》ppt精品课件

8.假如你是导游,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和图片设计一段话, 向游人介绍赵州桥。
石 形式优美
“旅人桥”
赵州桥
中国
(独拱)
桥
拱 桥 结构坚固
石拱桥
“惊人的杰作”
卢沟桥 “长虹大桥” (联拱)
桥梁无处不在,请你介绍 一座你熟悉的桥梁,按照一定 的顺序,写一篇小说明文。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 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 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是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 见长。
4.概括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主要特征。
第③句是第二层,“几乎到处都有”说明分布之“广 泛”;
第④句是第三层,“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说明其 “多样”;“惊人的杰作”说明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结构 上都体现了“巧妙”;
第⑤句是过渡句,引起下文。
5.作者在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举例说明。
列数字、举例子、引用、分类别、作比较、摹状貌 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 9.6米,中部略窄,宽9米。采用列数字的方法,读者可 以通过确定的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数字的 准确是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用: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 长虹饮涧”。引用别人的话或有关资料,可以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
3.文章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特点的?
举例子 :赵州桥
卢沟桥
赵州桥是独拱,而卢沟桥是联拱。
赵州桥
独拱 石桥
一、只有一个弓型大拱(最长、无坡) 二、拱肩上各有两小拱(省料、防洪、美观) 三、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 四、结构匀称环境和谐(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中国石拱桥》课件

序,抓住中国石拱桥情势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三个 特征进行说明,有条不紊。
5、从整体看,全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石 拱 桥
一般
中
赵州桥
国
石
拱
桥 卢沟桥
特殊
取
解
得
放
光
后
辉
兴
成
建
绩
的
的
各
原
种
因
拱
桥
现象
原因
6、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 中国石拱桥 )
(4)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 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 才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本文语言的准确、周密。
(5)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左右”表示估计,说明这座桥大致的修建时间,避
作用: 将石拱桥的桥洞比作虹,形象 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桥洞的形状,突出 了它情势优美的特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作用: 将桥洞比作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赵州桥桥洞的形状,突
出了它情势优美的特点,给读者鲜明的印象。
2、列数据 如: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 米。”
(3)说明方法及作用
说明方法
下定义 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定义
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一个说法, 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
念。
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 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 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说明。 举出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能够 反应一般的情况,逼真地说明事物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中国石拱桥(1)

14 (木桥)→小木桥 桥 石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15.新出现的立交桥是陆地桥 与“水”形影不离。 16.在水上或陆地上腾空架设的便于通行的建筑物
说明文阅读相关知识 一、说明文的特点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
对客观事物作说明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 性质、状态、特点、成因、功能、用途、关系 等,或阐明事理,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准确 性、科学性、条理性、知识性是它的特点。 二、说明文的分类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桥
架在水面上或者空 中以便行人、车辆等通 行的建筑物。
拱桥
梁桥
多样
优美
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桥梁 学家,被誉为“中国桥梁之父”。三十年代 即主持建造了钱塘江大桥,解放后培养了大 批桥梁专家,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就是由他 的学生担负总工程师的。
联 拱 石
1.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2.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
桥 3.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卢沟桥
卢沟晓月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情势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举 赵州桥 例 说 明 卢沟桥
独拱 联拱
中
字内语说说 国
词容言明明 练小特方顺 习结点法序
石 拱
桥
说明顺序
一般 特殊 概括 具体
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赵 州桥、卢沟桥……
整体 局部
时间先后、由主到次
说明方法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 引资料
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匀称(chèng) 铺砌(qì) 活灵活现(xiào) B.洨河(xiáo) 堤坝(tí) 长虹饮涧(jiàn) C.和谐(xié) 推重(chóng) 河水暴涨(zhǎng) D.石碑(bēi) 弧形(hú) 双曲拱桥(qǔ)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中国石拱桥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石 拱 桥 有 哪 些 特 点?
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 情势优美,结构坚固, • 历史悠久,散布广泛,大小不一,
情势多样,杰作很多。
思考:
为什么选择赵州桥 和卢沟桥来说明中 国石拱桥?
卢 沟 晓 月
赵州桥那些地方说明了中,长虹饮涧” (图) 2.结构坚固:
• C优跃 推重 交头接耳 • • D横跨 残殒 就地取材
• 解释词语: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 杰作:超出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活灵活现: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类 似.
• 奇妙绝伦:方法或技术灵活高明,超乎平常, 无与伦比
• 推重:非常重视某人的思想、才能、行为、 著作、发明等,给以很高的评价。
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 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 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 了中国石拱桥情势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猜谜
谜语:水里看是一个洞,岸上 看是一张弓,身背千斤不喊重, 河西立刻变河东。
茅以升
(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 梁学家、教育家。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 学院博士学位。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 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1948年当 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五十年代有参加设 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1959年, 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 负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1989年被 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著有《中 国古桥与新桥》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 A洨河(jiāo)桥墩(dūn)匀称(chèn)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说明文的基本知识;理解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进行说明,初步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初步理解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简明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 难点理解说明文语言科学、准确、简明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熟练朗读课文,搜集有关石拱桥,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有关情况。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比较“树”“樟树”“我校的樟树”之间词义上的区别,并分别简要说说它们各自的特点。
引导学生注意这三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的区别,词义涵盖范围一个比一个小,所以,它们的特点也有所不同。
2.请同学比较“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这几个词语所指范围上的差异,大致说说它们各自的特征。
3.引入课文学习。
师:桥梁专家茅以升风趣地称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它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而石拱桥又以其特有的形象吸引着众多画家和诗人的眼光。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看作者所要说明的事物到底是什么,它又有什么特点呢?4,请同学简单说说作者情况,教师具体介绍作者。
师:茅以升,江苏镇江人,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至今依然在长江上发挥着它的作用,是一座“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被誉为“桥坚强”。
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茅以升早年留学美国,其博士论文《框架结构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
1921年,他回到祖国怀抱。
他是中国现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茅以升还是一位教育家,他在教育界工作的二十余年中当过五所学校的教授、两个大学的校长、两个学院的院长。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课《中国石拱桥》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中国石拱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抓住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方法。
1.2学习石拱桥的特点,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具体说明。
1.3提高说明文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学会从文中获取信息。
2.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艺术美和科技水平。
3.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石拱桥的特点及其说明方法。
2.学习课文中的具体说明,提高说明文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石拱桥的科技含量和艺术价值。
2.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石拱桥的历史背景。
1.2学生分享自己对石拱桥的了解。
2.阅读课文2.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解答学生疑问。
3.理解石拱桥的特点3.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石拱桥的特点。
3.2学生讨论石拱桥的特点,得出结论。
4.学习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具体说明4.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具体说明。
4.2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说明方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1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1.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学习说明方法2.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说明方法。
2.2学生分析说明方法的运用,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感受石拱桥的艺术美和科技水平3.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石拱桥的艺术美和科技水平。
3.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交流讨论。
五、课后作业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一座你熟悉的石拱桥。
2.运用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的说明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使学生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说明方法和艺术价值,提高了说明文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兴趣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课文内容及重点解析(一)、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
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1、字词注音、释义洨河:(xiáo)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
匀称:(yún chèn)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张鷟:(zhuó),唐朝文学家。
和谐:(xié),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惟妙惟肖:(xiào)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雄跨:有气魄地屹立在江河之上。
雄姿:气势雄伟的姿态。
巧妙绝伦:比喻(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
巧妙:灵巧高明得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多音字:载称载(zǎi)记载称(chèn)对称载(zài)载重称(chēng)称呼2、课文简析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首先说明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然后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一般到特殊,顺序合理。
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而且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第二部分(第3—8段):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大小不一,形式多样。
(本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3段):概括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分布广泛。
第二层(第4—5段):以赵州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层(第6—8段):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9段):中国石拱桥有这样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10段):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3、小节大意§1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外形)§2 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多样,结构坚固,分布广泛§3 概括的介绍了中国的石拱桥§4~§5 介绍赵州桥的特点§6~§8 介绍卢沟桥的特点§9 介绍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原因§10 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发展4、写法解析(1)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行文灵活。
如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则举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而且两例可以互相对照和补充。
列数字为“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至21.6米”,比喻为“虹”“人间天上的桥”等。
(2)选材具有代表性。
说明中国石拱桥特点,选了两个最有代表性的桥——赵州桥、卢沟桥,令人信服。
(3)说明顺序恰当,层次分明。
本文是按照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进行说明的。
在说明桥梁结构时,又是由整体到局部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序。
例如“由一般到特殊”:世界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概括)→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具体)、卢沟桥的特点(具体)。
又如“由整体到局部”:“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整体);“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大拱由28个拱圈拼成……”(局部)。
再如“由先到后”:“旅人桥”、“赵州桥”、“卢沟桥”、“长虹大桥”(时间顺序)。
(4)语言准确,说明严谨。
如“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修建于公元605元年“左右”;“几乎”与桥面平行。
上面一些“概数”的运用,虽是“约略”之意,列数字起了准确说明的作用,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再如修饰语的准确:“其中最著名的当首推河北省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桥”。
难点知识归纳(一)、中国石拱桥(作者:茅以升)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其特征如何?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怎样的结构特点?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赵州桥的结构特点:(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四)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的结构特点: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2、对于桥,我们首先应该注重它的实际功能。
课文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这样先说外观,再说功能,是不是主次颠倒?另外,“不但……而且……”是不是应该删去?对此,作者茅以升的解释是:先写形式,是桥所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
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
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因而“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不但不可省略,而正要使用它们来确定它们的递进关系。
3、作者在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是依照大拱的长度、小拱的作用、大拱拱圈的特点、全桥结构的特色与四周景色配合的顺序写的,为什么不按照由大到小的说明顺序,先把大拱的两个特点介绍完,再介绍小拱的特点呢?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中,(二)、(三)是不能互换的。
因为大拱两肩上的两个小拱既是赵州桥首创肩拱的主要特点,又是从外观上直接可以看到的美观形式。
而28道拱圈,则其他拱桥也有并列砌筑的,且需在桥的底部才可以看到。
所以作者是按其特点的大小介绍而不是按拱的大小介绍。
5、练习说明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试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
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
3.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
设题意图是让学生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初步注意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1.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到作者写作此文的时候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这表明了它历史悠久;赵州桥的大拱长达37.4米,敞肩拱的形式,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以及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和谐,桥上的雕饰也十分精美等,有力地说明了赵州桥确实是惊人的杰作。
2.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两座桥的。
二、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
想一想,如果把下边句子中粗体的词语去掉,表达的意思有什么变化?5.“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能否互换?“不但”“而且”能否删去?1.“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
2.“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
3.“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很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
4.“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
这样才更符合实际情况。
5.句中“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
先后次序也不可以颠倒,若是改为“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就改变了作者的原意。
可见词、句的次序,关系到语言的准确和周密。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辞海》“卢沟桥”词条文字略。
注意写作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
《辞海》还提到的内容有:碑亭内有“卢沟晓月”汉白玉碑;桥东附近宛平城内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旁另建有新桥等内容。
课文里介绍卢沟桥,着重介绍了它身上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地方,如果像《辞海》那样面面俱到,势必会模糊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二)《夜宿卢沟》文字略。
《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
作者描写的重点是月光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落到卢沟桥本身上,有了前面的渲染,卢沟桥给读者留下美丽动人的印象。
这与课文里基本上是平实的介绍大不相同。
原文的说明方法中国石拱桥是一篇事物说明文(1)打比方。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用“虹”“弓”作比,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富有形象性。
(2)举例子。
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
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世界闻名,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3)分类别。
如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楚,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4)引资料。
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鷟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
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列数字。
如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等等。
有概数、确数之分,给人以准确鲜明的印象。
(6)摹状貌。
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用摹状和排比的手法,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了卢沟桥的优美装饰,突出了桥的形式美。
(7)作比较,举例子。
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以卢沟桥与两岸河堤相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8)作诠释。
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东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9)下定义。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
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