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自做答案请大神们火速来指正时间紧迫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人教版物理实验报告答案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 通过实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3. 学习使用实验器材进行测量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指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即重力加速度g。

根据物理学原理,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即s=1/2gt^2。

三、实验器材1. 自由落体仪2. 秒表3. 米尺4. 记录本5.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自由落体仪固定在实验台上,调整至水平状态。

2. 将米尺固定在自由落体仪的正下方,确保米尺的零点与自由落体仪的起始位置对齐。

3. 用秒表记录自由落体仪释放物体后,物体通过米尺的时间。

4. 重复步骤3,进行多次实验,记录下每次实验的时间。

5. 使用米尺测量物体落下的距离,记录下来。

6.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五、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释放时间(s) | 落下距离(m)------- | -------- | --------1 | 1.00 | 0.502 | 1.20 | 0.723 | 1.40 | 0.984 | 1.60 | 1.285 | 1.80 | 1.60六、数据处理1. 计算每次实验的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a:a = 2s/t^2a1 = 2×0.50/1.00^2 = 1.00 m/s^2a2 = 2×0.72/1.20^2 = 0.60 m/s^2a3 = 2×0.98/1.40^2 = 0.50 m/s^2a4 = 2×1.28/1.60^2 = 0.40 m/s^2a5 = 2×1.60/1.80^2 = 0.33 m/s^22. 计算平均加速度:平均加速度 = (a1 + a2 + a3 + a4 + a5) / 5 = 0.50 m/s^2 3. 计算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 = s/t^2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1 = 0.50/1.00^2 = 0.50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2 = 0.72/1.20^2 = 0.50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3 = 0.98/1.40^2 = 0.50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4 = 1.28/1.60^2 = 0.50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5 = 1.60/1.80^2 = 0.504. 计算平均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平均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1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2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3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4 + 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比值5) / 5 = 0.50七、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每次实验的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较为接近,平均加速度为0.50 m/s^2。

高中物理小课题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小课题参考答案

高中物理小课题参考答案高中物理小课题参考答案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小课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小课题通常是一个小实验或研究项目,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下面是几个常见的高中物理小课题参考答案。

1. 小课题:如何测量光速光速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常数,测量光速的方法有很多种。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干涉仪。

首先,将干涉仪放置在一块平坦的表面上,确保光线可以通过。

然后,使用一台激光器产生一束平行光线,使其通过干涉仪。

调整干涉仪的位置,使得干涉图案最为清晰。

记录下调整干涉仪的位置所用的时间,并测量出光线通过的距离。

根据光速等于光线通过的距离除以时间,即可得出光速的测量结果。

2. 小课题: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电阻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对电流的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

首先,准备一块电阻丝和一个电流表。

将电阻丝接入电路中,并通过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大小。

然后,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或厚度,再次测量电流的大小。

通过对比不同电阻丝条件下的电流大小,可以得出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3. 小课题:探究质量对加速度的影响质量是物体的一个重要属性,它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探究质量对加速度的影响,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

首先,准备一块滑轮和一根绳子,将绳子固定在滑轮上,并通过绳子连接一个质量。

然后,将质量从一定高度释放,观察滑轮的转动情况。

通过测量滑轮的转动时间和质量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加速度。

改变质量的大小,再次进行实验,观察加速度的变化。

通过对比不同质量条件下的加速度大小,可以得出质量对加速度的影响。

4. 小课题:探究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方法弹簧劲度系数是描述弹簧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测量弹簧劲度系数的方法有很多种。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胡克定律。

首先,准备一根弹簧和一组质量。

将质量挂在弹簧上,并测量弹簧的伸长距离。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伸长距离与挂在上面的质量成正比。

物理实验论文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物理实验论文大学物理实验论文

物理实验论文大学物理实验论文浅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摘要:大学物理实验是大学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是高校所有理工科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

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需要改进。

指出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现状,分析存在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了几项改进这种现状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学分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实验学科,物理规律的研究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1]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2]同时,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生观等方面的作用都是其他课程所代替不了的。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是大学物理中的重要分支,在验证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能力上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也是所有理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有60多课时。

学校的资金投入非常大,很多学校都建有新的实验楼,配备了很多新的实验仪器,开设了一些比较前沿,或是有启发性的实验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理应得到足够重视,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无论是学校的教学,还是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态度,都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

笔者作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师,谈谈所见高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目前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模式和现状长期以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是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单向灌输式教育的方式。

在上课模式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导,学生听从教师的指导和要求完成实验。

教学过程上学生参与非常少,基本都是由教师在实验原理、理论推导和实验过程步骤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具体表现如下:(1)在上课之前教师认真的检查调试,甚至维修好每一台实验仪器,确保仪器能够正常运行,上课时学生在每台仪器上都能按照要求完成实验。

(2)上课时教师安排实验内容,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绝大多数实验教师还边演示边讲解其中所要注意的事项,讲解需要调节仪器做实验、怎样做实验、要达到什么实验目的、实验中要注意哪些要点等等。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答案引言:物理实验是九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

本文将提供一份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一:用弹簧测量质量实验目的:通过弹簧的伸缩变化,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1. 将弹簧固定在支架上。

2. 将待测物体挂在弹簧上,使其达到平衡状态。

3. 用尺子测量弹簧的伸缩长度。

4. 记录测得的弹簧伸缩长度和物体质量。

实验结果:根据胡克定律,弹簧伸缩的长度与物体质量成正比关系。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可以绘制出弹簧伸缩长度与物体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图。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步骤:1. 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 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尺寸,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3. 利用公式密度=质量/体积,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质量和体积数据,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通过测量密度可以进一步了解物体的性质。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实验步骤:1. 将光线从空气中射入玻璃棱镜中,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2. 通过公式折射率=正弦入射角/正弦折射角,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数据,可以计算出光的折射率。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率有不同的影响,通过测量折射率可以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实验四:探究电路中的电阻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探究电路中的电阻。

实验步骤:1. 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和电阻。

2.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 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

4. 计算电阻值,使用公式电阻=电压/电流。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测得的电流和电压数据,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阻值。

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通过测量电阻可以了解电路的性质和特点。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必做20个学生实验及答案.

新课程标准规定初中物理其中光学实验3个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热学实验2个:1.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水的沸腾过程);电学实验7个: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两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电路);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使用电流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欧姆定律;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5.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6.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7.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力学实验8个: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钩码的重力和用弹簧测力计木块的滑动摩擦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和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5.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探究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6.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建构密度的概念;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7.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阿基米德原理);8.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必做20个实验答案实验1、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方法与步骤:(1)如下左图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 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 和反射光OF 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换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 两侧的角i 和r 。

记录下来(5)如右图所示,把纸板NOF 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还能看到反射光线吗?(6)归纳分析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物理实验题课后答案

物理实验题课后答案

物理实验思考题杨氏模量思考题1 材料相同,但粗细、长度不同的两根钢丝,它们的杨氏模量是否相同答:相同。

杨氏模量是表征材料性质的一个物理量,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与尺寸无关,所以不管直径大小、尺寸长短,只要材料相同,考虑到测量误差的关系,其值是差不多的。

2 本实验中各个长度量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测量仪器光杠杆有什么优点怎样提高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答:各个长度量使用不同的测量仪器是遵循误差均分原则。

光杠杆可以测量微小长度变化量。

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L/b。

提高光杠杆的灵敏度即提高它的放大倍数,可以增大标尺到平面镜镜面的距离L或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

3 为什么实验测量之前,要给钢丝预加砝码使之拉直答:防止钢丝的弯曲量转为钢丝的形变量。

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思考题1 图12-7和图12-8中电表的接法有何不同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接法答:图12-7中的电流表为外接法,因为二极管正向导通,电阻较小,适合用外接法测量。

图12-8中的电流表为内接法,因为二极管反向截至,电阻较大,适合用内接法测量。

2 如何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答:如果可以估算电压或电流值,按估算结果选择合适量程。

如果不能估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选择量程。

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思考题1 在图13-3中,R与Ro各起什么作用它们是否影响电桥的平衡答:R与Ro分别保护检流计和电源。

当R阻值变化时,可改变检流计的电流灵敏度;当Ro 的阻值变化时,可改变电桥电源电压,也可改变电桥灵敏度。

所以两者对电桥的平衡有影响。

电位差计的使用思考题1 测电压时,发现检流计总往一边偏,调不平衡,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答:(对照校正电路)可能是电源极性接反,也可能是稳压电源没有输出。

2 校正电位差计时,按下检流计按钮发现指针有偏转,为什么就应立即松开按钮答:一、保护检流计。

二、尽量缩短标准饱和电池的充电或放电时间,以保证它输出电动势的准确度。

声速的测量思考题1 为什么用超声波,不用可闻波答:超声波频率高,波长短,易于定向发射。

物理实验习题与解答

物理实验习题与解答

物理实验习题与解答物理实验练习题物理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一.每次实验前,必须认真做好预习,经实验指导老师质疑,不合格者不得进行实验。

二.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按实验要求着装进入实验室,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喧哗、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扔纸屑。

三.实验开始前,必须弄清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如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要及时报告实验指导人员。

注意安全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和器材;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因违反操作程序和实验室制度造成仪器、设备、工具及有关设施损坏的,按西南石油学院有关规定处理;严禁私拿实验器材、设备,一经发现,从严处罚。

四.实验过程中,严格认真,实验数据要求尽量准确,记录数据应经实验指导人员检查;电类实验,其线路必须经过指导老师核对后方可接通电源开始实验;拆线时要先断开电源开关。

五.对实验结果要认真进行分析、计算和整理;及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报告一律用规定格式的实验报告纸填写,并按时送交指导教师,不合格者,必须重做。

六.实验结束,自觉整理好实验仪器、设备、工具,搞好清洁卫生,经值班人员许可,方能离开实验室。

绪论部分一、选择题1、依据获得测量结果方法的不同,测量可分两大类,即A:多次测量和单次测量B: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D:以上三种分类都正确2、以下哪个不属于物理实验A:利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B:利用弹簧秤称小铁块的重量 C:伽里略的斜塔实验D:爱因斯坦发现光的粒子性3、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A: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B:测量值一定遵从正态分布 C:测量值一定遵从均匀分布 D:其算术平均值是误差为零的值4、对一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其目的是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随机误差 C:减小系统误差 D:减小随机误差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 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6、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 A:真值B:最接近真值的值 C:误差最大的值 D:误差为零的值 7、测量结果的标准表达式为 X=X±U ,其含义为A:被测量必定等于或B:被测量可能等于或C:被测量必定在和之间D:被测量以一定概率落在或之间8、下列测量结果中,准确度最高的是A:L1=±㎝ B:L2=±㎝ C:L3=±㎝ D:L4=±㎝ 9、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x?uc(x),其中uc(x)?uA(x)?uB(x) ,A.%B.95%C.% D.100%x?x?uc(x),其中uc(x)?uB(x)=10、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单次测量,测量结果为A3,[x?uc(x),x?uc(x)]范围内概率为uB(x)为其B类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精选】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精选】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2.物理天平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

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

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5.万用表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答:不可以8.箱式电桥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的长度还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的砝码钩之间的长度?答:前者4.采用光放大办法测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时要测望远镜到标尺之间的距离L,请问,L 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旁标尺的距离还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之间的距离?答:前者5.必须预加砝码使钢丝拉直,你能用什么办法判断需预加几个砝码?答:用图示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自做答案请大神们火速来指正时间紧迫。

来源:毛中天的日志
已删去不相干的以及我没做的内容
2011年第一学期基础物理实验题目(回忆版) jjyaking
和室友们一起回忆的~~~
这次的考题有点诡异,而且竟然没有考不确定度和有效数字的计算~
第一循环:
转动惯量
1. 外径和质量都相同的塑料圆体和金属圆筒的转动惯量哪个大圆筒大如果都是圆筒那一样大
2. 载物盘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8.00s,放上物体后转动10个周期时间为1
3.00s,给出K值大小,求出物体的转动惯量自己套公式不解释
第二循环:
液氮:
1. 如果搅拌的时候量热器中的水洒出一些,求得的L偏大还是偏小还是不变温度降得更多,偏大
2. 操作正误的判断,选出错误的D
A.天平上的盖子打开正确B第二次白雾冒完了立刻记下此时的时间tc 正确
C、搅拌时把温度计倾斜搁置在量热器中而且不能碰到铜块正确D倒入液氮之后立即测量室温错误,铜块放入前读稳定数
第三循环:
示波器:
1.输入的信号为正弦波形,但是屏幕上只看到一条直线,可能的原因
A、按下了接地按钮
B、AC\DC档中选了DC档位(此项不知道,老师好像说这两个档位区别不大?)
C、Volts/DEC衰减过大
D、扫描速度过快
2.给出一个李萨如图形和X轴信号频率,求Y轴信号频率自己套公式
直流电桥:
1. 要测量一个1000欧姆的电阻,如何选择RA/RB 1的值和RA要小的值使得不确定度减小(选择题)
2. 选择题(判读正误):a.调节Rs,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

b.调节检流计灵敏度,指到零说明电桥平衡。

c。

Rs一定,调节Ra和Rb可以达到电桥平衡。

d。

Ra一定,调节Rs和Rb可以达到电桥平衡。

A正确
第四循环:
LCR
1. 给了一张U2/U1~f 的图,求品质因素Q
2. 有一个选项是谐振时总阻抗最小其他的就……
第五循环:
量子论:
1. 加大UG2K后峰值间隔变大变小还是不变不变,还是第一激发电位
2. 选择:
A、加速电压为U后电子与原子碰撞使得原子跃迁,这种碰撞是弹性碰撞
B、加速电压为U后电子与原子碰撞使得原子跃迁,这种碰撞是非弹性碰撞正确
C、D记不清了
X光
1. 第一个峰,给出λ,β=6.37°,求晶体的晶面间距。

自己套公式
2. 将晶面间距变小,两个相邻峰的距离变大变小还是不变经严格计算应该是变大
第六循环
光栅:
1、光栅常数已知,但是做实验时将光栅稍稍倾斜,求得的波长变大变小还是不变这个好麻烦,算不清楚了。

2、考操作顺序:大概是这样几步 a调节激光器上下左右水平 b调节光屏地面与实验台水平 c激光器放到实验台上后与实验台保持水平 d 使得光屏反射的光射入激光器通光孔 e 使得衍射光点在一条直线上
牛顿环:
1. 考虑透镜重量使得透镜变形的情况,则凹透镜和凸透镜的曲率半径各有怎样的变化变大吧
2. 将凹透镜摔成大小相等的两半,取一半做牛顿环实验,条纹是怎样的(选择)如果忽略上表面的折射应该还是牛顿环状吧
第七循环:
计算机实测:
1. 一个方波频率为2Hz,选取采样频率为4Hz看到怎样的图形 A方波 B三角波C正弦波 D方波或三角波
2. 测量一个300Hz的未知信号并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求频率,选哪个采样长度和采样速度较合适 A 500点/s 0.1s B 500点/s 0.01
s C 4000点/s 0.1s D 8000点/s 0.01s
2009-2010第二学期普物实验期末试题 dicos
三、液氮比汽化热
1、Q等于()
A、水从t2升高到t3吸收的热
B、铜柱从t2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C、铜柱从室温降到液氮温度放出的热
D、铜柱从t3上升到t1吸收的热
2、测得mN偏小的原因()(多选)
A、有水溅出
B、瓶口结冰
C、记录tb的时间晚了从ab cd的斜率分析应该是
D、铜柱在转移时吸热了
五、示波器
1、给你一幅图,问fx/fy=()(就是考和切点的关系)
2、衰减20db,测得x轴5.00,档位2ms/div;y轴4.00,档位0.1v/div,求频率(100hz)和电压(4V)
六、二极管
1、正向导通时是(外接),反向导通时(内接)(填内接或外接)
2、已知电压表内阻Rv,电流表内阻RA,测量值R,则内接时真实值是(R-RA),外接时真实值是(1/R-1/RV)^-1。

七、RLC电路
1、给你一幅图(两条谐振曲线,一条较高较窄的标有Ra,另一条Rb),问Ra、Rb的大小关系,问Qa、Qb的大小关系;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谐振时,路端电压小于外电阻上的电压大于,还有损耗电阻
B、外电阻越大,Q越小
C、谐振时电流最大
D、谐振时总阻抗最小
九、牛顿环
1、第7环和第17环的位置分别为11.00mm和14.00mm,波长630nm,求曲率半径套公式
2、
十、光栅
1、光栅常数d=0.05mm,估算k=2的角色散率少条件,起码应该有一个角度或者波长
2、用未知光栅常数的光栅1代替已知光栅常数的光栅2,且用绿光代替了红光,发现同一级次的条纹往外移动了,则光栅2比光栅1大小关系怎样? 1更小
十一、计算机实测物理实验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采样长度与FFT频率无关
B、采样长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取点越多
C、采样速度越大,一个周期内取点越多,波形越接近真实
D、采样速度越小,一个周期内取点越多,波形越接近真实
2、给了一个李萨如图形,给你各点坐标,要求相位差()
十三、作图题
给了数据、坐标纸(已经标好了数据点),要求用作图法拟合直线Rt=R0+at,求出a,R0(注意取的两个点间隔稍大一些,取点时的数据精确度要与给出的数据一致)
自求多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