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科〔2009〕1535号(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电力工程技术标准

(一)11.1.3技术标准与要求分类序号名称备注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1号《建筑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计价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07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6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2号《建设工程价款结算试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财政部财建〔2004〕369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7年监管公告第1号《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能源电【1993】228号国家现行标准及文件行业现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1993《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0-9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200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T16434-1996《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类标准及文件《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011-2001《建筑用砂》GB/T14684-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0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GB/T13499-2002《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GB/T18857-2002《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GB/T2694-2003《高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T772-2005《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GB/T17468-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GB/T16935-2008《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2008《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2314-2008《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dt ISO9001:2008)》GB/T19000-2008GB/T19001-2008《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199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1997《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低应变反射波法测桩)》JGJ106-200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2006《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200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灌注桩基础技术规程》YSJ212-1992《电力工程建设监理规范》DL/T5434—2009《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601-1996《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602-1996《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2-95《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00《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设计技术导则》DL/T5220-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200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DL5009.2-1997《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DL/T5168-2002类规程》《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送电线路工程)》DL/T5205-20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架空绝缘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602—1996《架空送电线路导线修补导则》DL/T1069—2007《架空配电线路带电安装及作业工具设备》DL/T877-2004《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092—1999《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5130—2001《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规定》DL/T5219—2005《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5106—1999《输变电钢管杆结构制造技术条件》DL/T646—2006《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DL/T5341—2006《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重覆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440—200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1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及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气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电抗器、互感GBJ148-90器施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GB50171-92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GB50173-92工及验收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96《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GB50255—96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GB50257—96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409-91《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低压绝缘子瓷件技术条件》GB/T773—199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GB50258—1996验收规范》《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50575—2010《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499—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类《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薄壁离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L/T5030-199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电器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8-9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6-9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5009.3-1997《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DLGJ-154—2001国家电网现行标准及文件《输电线路钢管塔构造设计规定》Q/GDW391-2009《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国家电网总〔2003〕407号《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Q/GDW250—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Q/GDW382-2009《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加强建设工程分包安全监督若干重点要求>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09〕998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安监〔2005〕516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家电网安监〔2005〕145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工艺标准库》基建质量〔2010〕100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国家电网安监〔2007〕206号《国家电网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安监〔2007〕110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电力建设安全健康环境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工〔2004〕488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暂行规定》国家电网工〔2004〕264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防汛检查大纲(试行)》国家电网生技〔2005〕399号《国家电网公司带电作业工作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生〔2007〕751号《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国家电网科〔2007〕211号类《关于发布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电力建设工程概预国家电网电定〔2008〕8号算定额价格水平调整系数的通知》《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现成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国家电网农【2003】35号则》《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462-2010《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国电农(1999)191号《配电自动化试点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基本建设国网生配电【2009】196号投资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化施工作业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6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6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示范光盘》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2006版)《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分包安全国家电网基建〔2010〕174号管理规定>的通知》《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国家电网基建〔2008〕696号管理重点措施(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国家电网基建〔2008〕891号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06〕699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国家电网基建〔2010〕166号监理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国家电网基建〔2010〕19号求及技术措施》《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结算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0〕173号《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量计算与编制规范(试基建技术〔2010〕31号行)》关于印发《变电工程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安全技Q/GDW274-2009术规范》的通知《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进度计划管理办国家电网基建〔2010〕170号法>的通知》《《20kV以下配电网建设工程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国能电力[2009]123号《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国家电网基建〔2010〕167号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的通知》《直供中低压配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管理标准》Q/GDW06250105-2010《10kV三相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条件》Q/GDW1771-2013《10kV三相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试验导则》Q/GDW1772-2013《配电网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防护导则》Q/GDW1813—2013类《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电缆通道选型与建设指导意》国家电网运检〔2014〕354号《配电网技术改造选型和配置原则》Q/GDW741-2012《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规范》Q/GDW742-2012《国家电网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办法》国网(农/4)208-2014《12kV固体绝缘环网柜技术条件》Q/GDW730-2012《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选型导则》Q/GDW731-2012《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电力电缆通道规划与使用管国家电网发展〔2014〕1459号理规范》《低压综合配电箱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Q/GDW11221—2014《6kV~110kV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技术规范》Q/GDW11225—2014《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1738—2012《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Q/GDW1865—2012《农村电网无功优化补偿技术导则》Q/GDW435-2010《10kV配电变压器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国网运检〔2014〕9号范》《10kV高压开关柜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国网运检〔2014〕9号范》《10kV环网柜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国国网运检〔2014〕9号网运检》《配电网杆塔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国网运检〔2014〕9号《配电网架空导线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国网运检〔2014〕9号《配电网避雷器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国网运检〔2014〕9号《10kV电缆及附件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国网运检〔2014〕9号范》《10kV电缆分支箱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国网运检〔2014〕9号范》《10kV户外跌落式熔断器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国网运检〔2014〕9号术规范》《10kV柱上开关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国网运检〔2014〕9号《10kV箱式变电站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国网运检〔2014〕9号范》《10kV柱上隔离开关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国网运检〔2014〕9号范》《10kV柱上式高压无功补偿装置选型技术原则和国网运检〔2014〕9号检测技术规范》类《电缆保护管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国网运检〔2014〕9号《10kV配电线路调压器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国网运检〔2014〕9号规范》《10kV开关站(配电室)交流装置选型技术原则国网运检〔2014〕9号和检测技术规范》《10kV开关站(配电室)直流装置选型技术原则国网运检〔2014〕9号和检测技术规范》《配电网运维规程》国网运检〔2014〕9号《配电网检修规程》国网运检〔2014〕9号《电力电缆及通道运维规程》国网运检〔2014〕9号《电力电缆及通道检修规程》国网运检〔2014〕9号《配电网检修施工工艺规范》国网运检〔2014〕9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厂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公司安全设施标准》(2010)-362号《输电线路钢管塔构造设计规定》Q/GDW391-2009《国家电网公司10(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国网(运检/2)921-2018项目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优质工程评选管理办法》国网(运检/3)922-2018《配电网施工检修工艺规范》Q/GDW10742—2016《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国家电网运检〔2016〕464号(2016年版)的通知》《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配农网工程项目国家电网办〔2016〕1039号)档案管理的意见》《配电网技术导则》Q/GDW10370—2016《国网运检部关于开展10千伏柱上变压器台工厂运检三〔2017〕51号化预制工作的通知》《天然酯绝缘油配电变压器技术导则》Q/GDW11659—2016《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电力电缆通道选型与建国家电网运检〔2014〕354号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家电网公司城市综合管廊电力舱规划建设指国家电网发展〔2014)1459号导意见》《电缆通道设计导则》Q/GDW1864—2012《定向钻进敷设电力管道工程标准第1部分设计Q/GDW1797.1-2013技术规程》《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Q/GDW1784.2-2013定第2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类《非开挖电力电缆穿管敷设工艺导则》Q/GDW11328-2014《智能配电台区技术规范》Q/GDW11658—2016《配电线路金具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Q/GDW11656—2016《配电线路绝缘子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Q/GDW11657—2016《10kV有载调容配电变压器选型技术原则和检测技术规范》Q/GDW10731—2016《国家电网公司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办法》国网(运检/4)208-2017《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实物资产退役管理规定》国家电网企管〔2018〕209号《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实物资产新增管理规定》国家电网企管〔2018〕209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规范供电企业业务外包管理的指导意见(暂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8〕1072号《国网安质部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城乡配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安质二〔2017〕56号《国家电网公司业务外包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网(安监/4)853-2017《国家电网公司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规定》国网(安监/2)486-2017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集体企业工程安全管理三十条禁令》的通知《配电线路故障指示器技术规范》Q/GDW436-2010山东省电力公司现行标准及文件《关于印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供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原则的通知》鲁电集团生〔2010〕182号《关于印发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供中低压配电网设施运行标识管理的通知》鲁电集团生〔2010〕258号《山东电力集团配电网带电作业管理规定》鲁电集团生〔2010〕175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操作导则》鲁电集团生〔2010〕175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智能配网建设工程管理办法》集团生配〔2011〕39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鲁电集团财〔2005〕311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办法》鲁电集团财〔2006〕66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供中低压配电网技术原则》鲁电集团财〔2010〕182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招标活动管理办法》鲁电集团财〔2006〕470号《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供中低压配网规划指导意见》鲁电集团财〔2010〕219号类《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直供中低压配网生产管理规鲁电集团财〔2010〕256号范》《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修订配电网设施标识鲁电运检〔2017〕361号安装规范的通知》《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运检部关于印发配电网工程国网运检三〔2016〕35号典型设计选用方案的通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鲁电安质〔2017〕367号司发承包工程管理30条禁令》的通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鲁电调〔2016〕446号司配电网设备命名与编号规范(试行)的通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国网山东省电力公鲁电企管〔2016〕199号司中低压配电网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网实物资产退役管理实施鲁电企管〔2015〕283号细则(试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现场标准化作业管理办鲁电集团运检〔2012〕658号法》。
配电自动化规划导则

配电自动化是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测与控制,为配电网的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提供技术支持。
16.3
16.4
指《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技术指导原则》确定的中压配电网网络接线方式。
16.5
16.6
配电自动化主站(简称配电主站)主要实现配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等基本功能和电网分析应用等扩展功能。
7
8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8.10
18.11
18.12
18.13
18.14
18.15
18.16
9
10
110.1
110.2
按照实际业务需求的不同,配电自动化的建设模式可分为运行监测型和控制型。
110.2.1
110.2.2
以及时定位配电网故障,监视配电网运行状态为主要目的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模式。
112.4.9
112.4.10
112.4.11
112.4.12
112.5
112.6
一般情况下
112.7
112.8
112.8.1
112.8.2
12.8.5
112.8.6
112.8.7
112.8.8
112.8.9
112.8.10
112.8.11
112.8.12
112.9
112.10
112.12.11
112.12.12
112.13
112.14
应
表
集中控制型
年全国电力系统配电技术协作网第三届年会会议总结

2010年全国电力系统配电技术协作网第三届年会会议总结2010年11月23日至25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主办的2010年全国电力系统配电技术协作网第三届年会在成都举行。
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部分省、市电网系统配网方面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着重讨论了配电网技术、配电网建设工作经验等部分。
一、会议日程二、参会人员单位(不包含赞助商)参会客户层面多半为专工、专责,部分有处长、主任甚至副总一级的人员参与。
主办方已将汇总的参会人员列表提供给我司,但经电话确认,有一些客户并没有参加该会议。
三、参会赞助商●浙江华仪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金牌赞助)●国网信通亿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艾斯塔埃姆斯奈特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福禄克测试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中山市国能电器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宏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鼎牌电器有限公司●沈阳昊诚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飓风网络香港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电研华源公司●龙岩海德馨汽车有限公司●广东海鸥变压器有限公司●国网电科院国电南瑞配用电研究所●广州国电华研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远东电缆有限公司赞助商每个厂家可在通往会场的走廊里内提供一个1.5m长的展台,供拜访资料、名片等,在会议开始前、结束后、茶歇当中,有客户经过时可适时介绍讲解。
可在会场内放置易拉宝。
有多个厂家摆放实际电力设备,客户关注度比较高。
四、我司参会情况参会人员:刘奇峰、王传良、范峻、杨孟怡。
会议工作:1、参与整个会议全程收听了几乎所有宣讲内容,对宣讲的配网技术及宣讲地区的配网自动化建设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会议分组讨论时我司参与了配电自动化技术讨论(分会场二),在对于技术问题的讨论中突出我司解决方案和产品的应用及优势。
2、展台现场讲解从介绍公司入手,突出公司整体实力及发展前景。
讲解我司突出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优势,发放彩页资料,现场摆放两台1U的交换机设备以吸引客户注意力。
对于参会的客户进行了普遍的宣传,对于公司在国家电网地区提高知名度有所帮助。
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维护管理规定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目录前言 (3)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总则 (4)4 管理职责 (4)5 运行管理 (5)6 检验管理 (9)7 技术管理 (10)前言为规范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提升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做好智能配网运维工作,确保智能配网发挥最大作用,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组织制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维护管理规定》,将本规定作为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智能电网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范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并解释。
本规范由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科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本标准首次发布。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主要涉及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运行管理、检验管理和技术管理三个方面。
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各有关单位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运行和维护等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Q/GDW 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网生〔2011〕154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深化电网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意见》国家电网调〔2011〕168号《中低压电网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补充规定(试行)》国家电网生配电〔2010〕226号《配电自动化验收细则(第一版)》国家电网生配电〔2011〕69号《配电自动化实用化验收细则(试行)》3 总则3。
1 各单位应明确配电自动化终端的主管部门、运行维护部门,并配置相应的专业人员。
3。
2 各单位应遵照本规定,结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的规定,根据本地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实际情况,制定、完善本地区配电自动化终端运行维护相关规程、规定。
配电自动化终端相关术语定义参见Q/GDW 382-2009《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第三章中的术语和定义。
配电网技术导则(企业标准)

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3)5 一般技术原则 (4)6 35kV配电网设备 (12)7 10kV配电网设备 (13)8 低压配电网设备 (19)9 配电网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电自动化及信息化 (20)10 电力用户接入 (22)11 分布式电源接入 (24)12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 (25)附录A(规范性附录)供电区域划分 (27)附录B(规范性附录)35kV配电网典型接线方式 (28)附录C(规范性附录)10kV架空网典型接线方式 (31)附录D(规范性附录)10kV电缆网典型接线方式 (32)编制说明 (34)I前言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省(区、市)公司35kV及以下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维和检修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Q/GDW 370—2009,与Q/GDW 370—2009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标准名称由“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更改为“配电网技术导则”;——增加环网柜、环网室、环网箱等术语,规范统一了配电网常用设施设备的名称,有利于进行典型设计、运维管理;——增加按地域及负荷密度的供电区域划分(附录A),以及规划A+、A、B、C、D、E类供电区域配电网的有关技术要求,适用范围从城市配电网扩展至包含农村等整个配电网;——增加目标电网的概念,明确不同供电区域目标电网建设及过渡改造方向,确保提高负荷转移能力;——增加电能质量关于对电压波动和闪变、电压暂降、三相电压不平衡和谐波的限值、统计及检测等要求;——增加运用红外成像测温,高频、暂态地电波、超声波局部放电检测等带电检测技术、OWTS(振荡波)等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要求,以及利用配电自动化、用电信息采集等数据进行状态检修技术的要求;——增加小电流接地系统永久性单相接地故障选线选段、就近快速隔离的要求,参考国际先进做法,改变长期以来单相接地故障下持续运行2小时的传统做法,提高设备及人身安全性和供电可靠性;——增加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适应智能配电网发展要求;——修改原5.11节“分布式电源”,扩充为第11章“分布式电源接入”,满足环保绿色能源发展;——修改配电网防雷与接地内容,补充带间隙避雷器及架空地线的应用范围;——修改中低压配电网导线、电缆按供电区域选用,以及规范中低压设备选用;——修改配电自动化建设原则,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效果;——删除原第11章20kV配电网建设;——删除原附录D电缆典型敷设方式图等。
输变电工程受控文件清单(2015年6月版)

1.2.10 ⑴ ⑵ 1.2.11 ⑴ ⑵ ⑶ ⑷ 1.2.12 1.2.13 1.2.14 1.2.15 1.2.16 1.2.17 1.2.18 1.2.19 1.2.20 1.2.21 1.2.22 1.2.23 1.2.24 1.2.25 1.2.26 1.2.27 1.2.28 1.2.29 1.2.30 1.2.31 1.2.32 1.2.33 1.2.34 1.2.35
版次:2012 年11月版
32 33 34 35 36
技术规范 电力行标
纸质版 纸质版 纸质版 纸质版
技术规范
国标
技术规范 电力行标
技术规范
国标 国标
技术规范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施工及验 GB 51049-2014 收规范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技术规范 电力行标
技术规范 电力行标
关于印发《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验收规范》标 国家电网科[2011]487号 准的通知 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工程验收规范 Q/GDW 580-2010
28 29 30 31
技术规范
省公司企 标
1.1.28 1.1.29 1.1.30
关于印发《江苏省电力公司智能变电站工程验收 苏电生〔2011〕1703号 规范(试行)》的通知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110kV及以下海底电力电缆线路验收规范 DL/T5344-2006 DL/T1279-20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 电力行标 技术规范
国标
技术规范 电力行标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及评定规 DL/T5168-2002 程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35kV-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验收规范 DL/T782-2001 DL/T1101-2009
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系统第1章

电网运行时,这四者之间关系在保证安全、可靠 和合格电能质量的前提下,使配电网运行处于最 经济状态。
1) 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配电网必须有合理的结构,由于受遮断容量和运 行方式的限制,在配电网络中,大都采用“闭环 结构开环运行”的方式,即网络本身是环形的, 但在正常运行情况下断开其中的一些线路,使它 呈辐射形(即树枝形),而在发生故障后,通过开关 操作将失去电源的负荷转移到其他线路上去,仍 然能对用户继续供电,这样可以提高配电可靠性。 配电网网架结构足够合理和可靠后,为了保证配 电网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能及时调整或恢 复用户的供电,需要采用自动化的系统,例如馈 线自动化系统快速实现故障的隔离和恢复。
第三节 中压配电网特点
1. 地域集中,设备众多,容量小 2. 负荷密集及重要场所大量采用电缆供电 3. 现代配电网的容性电流变大及其危害 4. 普遍采用非直接接地方式 5. 配电设备工作条件恶劣 6. 中压配电网运行方式多变 7. 电能质量监测和治理 8. 单相接地选线
城市的中压配电网在繁华区域和新建区域采用电缆线路, 即采用电缆线路供电。
2) 配电网的一次设备
一次配电设备,近10多年来从绝缘方式、制造工 艺、设备可靠性均有了质的飞跃。开关设备的体 积减少了1/3~1/6。配电变压器采用非晶合金的低 能耗变压器。城市架空导线普遍采用绝缘线。电 缆头附件也由原现场绕包过渡到预制电缆头或冷 缩工艺电缆头。
目前重要地区的配电二次变电站,实现了环网结构,即每 一个二次变电站均有双电源供电。中压配电网根据规模、 特点的不同,各配电网的规模结构也不尽相同,发展不平 衡。目前城市配电网的重要负荷区域,中压配电线路通过 分段器实现了馈线的分段,并实现了“手拉手”供电。农 村配电网,形成多分段的辐射供电方式,个别区域实现了 手拉手方式。
国网公司配电网管理规范标准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管理规(征求意见稿)2009年4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管理职责 (1)第三章经济技术指标管理 (2)第四章规划、设计 (4)第五章配电网用户的接入 (5)第六章建设、改造与验收管理 (5)第七章配电网负荷管理 (6)第八章配电台区管理 (7)第九章配电网调度、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管理 (7)第十章运行与检修管理 (9)第十一章事故预案和抢修、备品备件管理 (12)第十二章安全管理、人员培训 (13)第十三章附则 (1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配电网是连接并从输电网(或本地区发电厂)接受电力,就地或逐级向各类用户供给和配送电能的重要环节。
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对于提高供电可靠性,保障用户电能质量,提升电网企业综合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规和强化配电网管理工作,不断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制订本规。
第二条本规对配电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调度、改造以及用户接入等全过程管理工作提出了规性工作要求。
第三条本规适用于国网公司系统35kV及以下中、低压配电网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公司(以下简称各单位)可根据本规结合本企业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五条配电网按照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实行专业化管理。
各单位要确定负责日常工作的配电网归口管理部门,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要求,设置配电网管理岗位,充实专责人员力量,落实岗位责任制。
分工负责的相关部门要明确工作围、明晰管理界面,保证配电网管理工作规、有序开展。
第六条国家电网公司管理职责(一)组织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要求,组织制定公司配电网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各单位配电网专业管理工作,协调解决配电网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三)定期开展配电网运行情况统计、专业分析和总结工作,组织开展配电网重大技术问题研究、重大事故调查分析、科技攻关和预防事故措施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