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

《圆的周长》数学教学设计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篇一课题圆的周长例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发现规律,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探索意识。
3、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中国古代在数学方面的成就。
手记我在设计圆的周长这节课时,对圆周长概念的教学做了淡化处理,新教材对概念和老教材比已经大大弱化了。
目标是让学生知晓,不必死抠字眼。
我的设计,力图在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找到衔接点,故而在正方形内接圆这一点上,为探究直径和圆周长的关系做了新的尝试。
之后的教学,希望在自主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大胆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再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测量、观察和讨论中经历探索圆的周长公式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教学重点:圆周长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过程资源目标学与教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二、渗透“转化”,激发兴趣三、合作探究,发现规律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五、知识回首,概括总结师生谈话,生活中的周长概念,教具。
教具、学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具、计算器实验报告单习题实物感知,触摸圆的周长,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形象的让学生建立圆周长的概念。
让学生探索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测量的局限性引出寻找计算方法的必要性。
从猜想与观察中初步探寻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通过操作,收集数据,计算比对后发现规律。
从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引出圆周率的概念从圆周率概念中演变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巩固运用、深化知识学生对整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圆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1、拿出一个圆片问:什么是圆的周长?请你指出老师手上圆的周长?再指出自己准备的圆形物体的周长。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意义和近似值。
3、初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4、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5、通过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所作的贡献,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6、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一、引课(课件出示特克斯八卦城)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对,这就是我们伊犁美丽的特克斯县的八卦城。
它因八卦布局而闻名,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
今年夏天,老师有辛来到了这里,照片上的就是八卦城中心广场的太极坛,老师绕太极坛的第一外环走了一圈,要想知道老师走这一圈是多少米你们知道是要求什么吗对,圆的周长,那么究竟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认识周长1、请大家看,老师手里有一个圆,你知道圆的周长是指哪一部分吗谁能给大家摸一摸(指名学生摸一摸)师:摸的时候我们要注意确定一个点,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2、那你们说说,什么是圆的周长(生:圆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看他多勇敢,谁还能说一说3、那你们想圆是由什么线围成的呢(曲线)师:那我们可以说围成圆一周的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4、那谁有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绕线发,滚动法)5、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现在请大家自己选择方法来测量这些圆的周长,好吗要求:1)不管你用什么样的办法,只要你能得到圆的周长就可以,请一律用厘米做单位。
2)每个小组还有一个小表格,请同学们将测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的第一栏里,只需要完成第一栏就可以,不用写单位。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7篇)

圆的周长教案(精选7篇)《圆的周长》教学设计篇一【微课简介】《圆的周长公式推导》一课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适用于对圆的各部分名称已有初步认识并将学习计算圆的周长公式的学生学习。
在这个知识点学习中,学生应用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对比、分析、概括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教学背景】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关于圆的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理解圆的公式推导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圆周长公式的关键。
由于本班学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体现出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于是将公式推导这一部分设计为学生应用互动学习软件,在预设的任务中以同桌俩俩合作和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
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更注重于学生学习内容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去探究,通过“再发现”、“再创造”,建构数学模型,从而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材分析】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
为了突破这个知识的重难点,应用学习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用交互工具建构数学模型,应用对比、分析、概括等去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能力发展。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要学生借助学习软件,在给出的任务和要求中自主探究完成实验活动,从而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8篇)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反思(优秀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带来的8篇《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与反思》,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范文篇一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3、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准备一元硬币、圆形纸片等实物以及直尺,测量结果记录表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起猜想:(一)激发兴趣小黄狗和小灰狗比赛跑,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小灰狗获胜。
小黄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气,它说这样的比赛不公平。
同学们,你认为这样的'比赛公平吗?(二)认识圆的周长1、回忆正方形周长:小黄狗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2、认识圆的周长: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又指的是什么意思?每个同学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币,互相指一指这些圆的周长。
(三)讨论正方形周长与其边长的关系1.我们要想对这两个路程的长度进行比较,实际上需要知道什么?2、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那也就是说,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哪部分有关系?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几倍?(四)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1、讨论方法:刚才我们已经解决了正方形周长的问题,而圆的周长呢?如果我们用直尺直接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可行吗?请同学们结合我们手里的圆想一想,有没有办法来测量它们的周长?2、反馈:(基本情况)(1)“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2)“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3)初步明确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小结各种测量方法:(板书)化曲为直4、创设冲突,体会测量的局限性刚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线也是一个圆,这个圆的周长还能进行实际测量吗?如果不能那怎么办呢?5、明确课题: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圆的周长》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

《圆的周长》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圆的周长》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的周长》优秀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的周长》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这是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一个课时的内容。
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知识和上节课掌握了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六年级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本课学生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认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课采用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学法:本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来完成探究任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根据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半径。
2、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3、初步掌握变换和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公式求圆的直径和半径。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口答。
4582、求出下面各圆的周长。
C=r3.14223.144=6.28(厘米)=83.14=25.12(厘米)二、新课。
1、提出研究的问题。
(1)你知道表示什么吗?(2)下面公式的每个字母各表示什么?这两个公式又表示什么?C=r(3)根据上两个公式,你能知道:直径=周长圆周率半径=周长(圆周率2)2、学习练习十四第2题。
(1)小红量得一个古代建筑中的大红圆柱的周长是3.768米,这个圆柱的直径是多少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已知:c=3.77m求:d=?解:设直径是x米。
3.773.143.14x=3.771.2(米)x=3.773.14x1.2(2)做一做。
用一根1.2米长的铁条弯成一个圆形铁环,它的半径是多少?(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已知:c=1.2米R=c(2)求:r=?解:设半径为x米。
3.142x=1.21.223.146.28x=1.2=0.191x=0.1910.19(米)x0.19三、巩固练习。
1、饭店的大厅挂着一只大钟,这座钟的分针的尖端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是125.6厘米,它的分针长多少厘米?2、求下面半圆的周长,选择正确的算式。
⑴3.148⑵3.1482⑶3.1482+83、一只挂钟分针长20cm,经过30分后,这根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厘米?经过45分钟呢?(1)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而钟面一圈的周长是多少?20xx.14=125.6(厘米)(2)想:钟面一圈是60分钟,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个钟面的,也就是走了整个圆的。
六年级《圆周长》教学设计10篇

六年级《圆周长》教学设计10篇六年级《圆周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测量结果记录、计算器、直尺、直径不同的圆片、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老师这里有一张图片,同学们想看吗?师:请看大屏幕,这是我们学校的直径是9米的圆形水池,为了同学们的安全,学校要在水池的周围安装上护栏,需要多长的护栏呢?你有办法知道吗?师:我们看这个水池的边沿是圆形,安装护栏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如果我们知道了圆的周长,这个问题是不是就解决了?师:这节课我一起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二、探究新知:1、圆的周长含义师:请看大屏幕,这是一个圆,谁能看着圆再说一说什么是圆的的周长。
师: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的周长。
2、测量圆的周长师:怎样才能知道圆的周长是多少呢?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圆片,你能想办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生测量活动,师巡视。
师:谁愿意说说你是怎么测量的?师:还有不同测量的方法吗?师多媒体演示。
我们可以在圆片上作个记号,然后把圆片沿着直尺滚动一周,这样就测量出圆片的周长大约是31.5cm。
我们还可以用绳子绕圆片一周,作好记号,然后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片的周长也大约是31.5cm。
师:现在同学们都会测量圆的周长了,我们再来看圆形水池,请看大屏幕。
请你用刚才的测量方法测量出水池的周长。
生:用绳子量出水池的周长。
师:水池那么大,用绳子子测量太麻烦了,滚动就更不行了。
师:有没有比测量更科学、更简便的方法呢?生:计算3、探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①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师: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呢?师: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怎么计算?师: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怎么计算?师:同学们看,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计算圆的周长也一定需要(条件),那这个条件可能是什么呢?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一下。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2.能根据给定圆的直径或半径计算圆的周长。
3.应用圆的周长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圆的周长的定义。
2.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周长和直径(半径)的关系。
2.能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笔、板书、课件、相关实物。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导入新知识:听全班同学发言,了解他们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2.激发兴趣:通过提问或展示实物,引起学生对圆的关注。
第二步:讲解1.引入概念:向学生介绍圆的周长的概念,并与周长的定义进行对比。
2.示范计算:以给定直径或半径为例,展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3.操练训练:让学生跟随计算,积极参与练习。
第三步:实践1.个体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解题思路,提高合作能力。
3.展示答案:请学生上板书展示答案,并对错题进行讲解。
第四步:应用1.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计算周长。
2.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题方法,并展示解答过程。
总结1.对圆的周长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能独立计算圆的周长。
3.通过实际问题应用,提高了解题能力。
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如何应用圆的周长概念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计算圆的周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请同学们在课后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的周长》优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圆的周长是学生在学习直线图形的周长、面积基础上第一次学习曲线图形的周长。
教材关于“圆的周长”这一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创设了一个“天坛”的简单情景,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并用“绕线”“滚动”等常用方法测量圆的周长,然后安排了探究活动:“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使学生亲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圆周长计算的由来和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1、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2、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生学情分析:1、授课班级学生基础一般,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
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交互运用,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图片、直尺、计算器、实验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龟兔赛跑,判断比赛是否公平。
继而引出圆的周长。
(设计目的:通过观看课件中的有趣情景,激起学生探究圆的周长的欲望。
)(板书:圆的周长)二、互动交流,探究新知1、认识圆的周长⑴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圆形学具,摸一摸,并配合多媒体动画想一想什么是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想一想,议一议,如何让利用手中的工具测量圆的周长。
3、猜想、实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⑴猜测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直径)⑵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物品名称周长直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圆1圆2圆3物品名称周长直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一元硬币光盘胶卷(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测、分析、抽象、概括、动手操作,让学生能对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激发学生想要知道两者之间的具体关系的热情。
)3、学习圆周率的有关知识⑴引入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π))⑵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设计目的:这里引出故事,在帮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知识一往情深的志趣。
)⑶教学圆周率的读写法及数值(板书:π≈3.14)4、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⑴根据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交流,回报。
)如果用字母C表示圆的周长,d表示圆的直径,字母公式怎么写?(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πd)如果只告诉你圆的半径,你能求圆的周长吗?(板书:圆的周长=半径×2×圆周率)(C=2πr)(设计目的:让学生合作小结,这样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改变传统教育的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解决实际问题(设计目的:上面的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针对性,既在帮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圆周率的练习,也有让学生运用公式直接计算圆的周长的练习,还在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进行练习。
通过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巩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五、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 =圆周率(π≈3.14)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C=πdC=2πr六、教学评价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呢?我的思路是:1、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课件显示兔子和乌龟分别沿着正方形和圆形的路线跑,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比赛是否公平,如果要求兔子所跑的路程,实际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怎样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知识。
接着提问:如果要求乌龟所走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呢?让学生揭示课题:圆的周长(板书)正方形的周长我们会求,那么圆的周长该怎样求呢?利用问题设下认知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让学生初步感知了“圆的周长”后,我出示教具绳子、圆片,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什么。
通过这个问题揭示圆周长概念(板书),在揭示了圆周长概念后,接着师生合作用绕线法、滚动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指导操作要点。
最后学生同桌合作用两种方法量出圆片的周长,充分认识圆周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
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中学生的层次不同,并要求学生配备直尺、绳等学具,让每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绳测法、滚动法测量周长,依所测数据找出直径与周长的倍数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公式三个操作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4、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交互运用,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丙、丁四人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作订购同样规格的若干件货物。
货买回来后,甲、乙、丙分别比丁多拿了3件、7件、14件货物,最后结算时,乙付给丁14元,那么丙付给丁()元。
A.112 B.70 C.56 D.282.如果用表示1个立方体,用表示两个立方体叠加,用表示三个立方体叠加,那么图中由七个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从正前方观察,可画出的平面图形是()A.B.C.D.3.小区有一块长方形的地(如图),B为中点。
物业公司计划在其中一部分种月季花,剩下的部分种草坪,草坪的面积是()m2。
A.9 B.27 C.36 D.544.某品牌空调因季节变换先降价250元后,再次下调了25%,现在的价格是750元,则该款空调的原价是()A.1000元B.1250元C.1500元D.1200元5.80∶ =400∶50()A.8B.10C.12D.26.下列图形中,()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7.在下面四个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
A.(+)×20B.(+)×30C.(+)×40D.(+)×508.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5,余数是3,若甲、乙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余数()。
A.是300 B.是0.3 C.是30 D.不变9.一个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这个三角形可能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10.一个圆锥体和一个圆柱体的高相等,它的底面积比是5:3,那么圆锥体与圆柱体的体积比是( ). A.25:9 B.5:3 C.5:9二、填空题11.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0,其中两个数是24和16,第三个数是________。
12.六年级一班有学生50人,今天有2人缺席,今天的出勤率是______.13.一个自然数与3的和是5的倍数,与3的差是6的倍数,这样的自然数中最小的是______.14.一件衣服打六折销售,“六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________%。
如果这种商品原价是200元,付款时只需付________元。
15.一个正方形花坛的周长是120米,在它的四周每隔3米放一个花盆,每个角上都有一盆花,每边放________盆花。
16.a×= b×= c×(a、b、c都不为零),那么a、b、c从大到小排列(______)。
17.在下面横线上填出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栋楼房高约40________ 教室门高约2________小明身高是120________ 飞机每小时飞行约480________你上午在学校的时间大约是4________ 小东跑50米用了9________18.已知a的15和b的13相等(a、b均不为0),那么a:b=(______),a和b成(______)比例。
19.8()=2:5=()÷60=()%20.3600平方米=(_________)公顷 3.15时=(_________)时(_________)分4升60毫升=(_________)升=(_________)立方厘米。
三、判断题21.自然数(0除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___)22.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高等底的圆柱少.______.23.18个82连加的和是100。
(____)24.某商品买十送一就相当于打九折.(____)25.五边形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所以它的内角和是:180°×3。
(____)四、作图题26.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9.42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d标出圆心、直径.五、解答题27.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对而行,当甲离B地还有全程的18时,乙正好超过中点54千米,这时甲比乙多行90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8.直角梯形的上底是18厘米,下底是27厘米,高是24厘米(如图).请你过梯形的某一个顶点画两条直线,把这个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画出示意图,图中的有关线段要标明长度).29.一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水,先把一个棱长为6cm的正方体铁块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了5cm.再把一个圆锥形铅锤浸没在水中,水面又上升了3cm.这个铅锤的体积是多少?(浸没过程中水均没有溢出)30.一根电线,剪去全长的15后再接上45米,这时比原来长40%,这根电线剪去多少米?31.将一个底面积直径10cm的金属圆锥体,全部浸没在直径为40cm的圆柱体形玻璃杯中.这时杯中水面比原来高了1.5cm.这个金属圆锥体高多少cm?32.两筐苹果共重100千克,现取出甲筐苹果的和乙筐苹果的,共22千克分给小朋友,甲筐原来有苹果多少千克?33.苹果树与桃树的比是7 : 3,工人每天给31棵苹果树和15棵桃树喷药,几天后,当给桃树喷完时,发现苹果树还有28棵没有喷药。
果园里这两种树各有多少棵?六、计算题34.只列式不计算。
一桶油10千克,第一次用去110,第二次用去31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35.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25,04+24.96÷4.8-4.8 ×7.2 32×12.5×25%÷【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B B B C C A C二、填空题11.5012.96%13.2714.12015.1116.c、b、a17.米米厘米千米小时秒18.5:3 正比例19.24 4020.36 3 9 4.06 4060三、判断题21.×22.√23.✕24.×25.正确四、作图题26.五、解答题27.384千米28.;过程见详解29.6立方厘米30.15米31.72cm32.60千克33.苹果树245棵桃树105棵六、计算题34.10-10×110-310或10-(10×110+310)35.44,4.9,100,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三角形,如果三个内角都相等,那么它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2.在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3:5,这个三角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