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扩大培养

合集下载

7-种子扩大培养

7-种子扩大培养

小结
• 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是什么? • 何谓种子接种龄、接种量? • 为什么种子要逐级扩大培养? •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 保证种子质量有哪些措施?
3,培养时间和冷藏时间
(1)培养时间 • 一般来说,衰老的孢子不如年轻的孢
子,因为衰老的孢子已在逐步进入发 芽阶段,核物质趋于分化状态。过于 衰老的孢子会导致生产能力的下降。 • 措施:孢子培养的时间应该控制在孢 子量多、孢子成熟、发酵产量正常的 阶段终止培养。
(2)冷藏时间
• 斜面冷藏对孢子质量的影响与孢子成熟程 度有关。如土霉素生产菌种孢子斜面培 养4天左右即于4 C冰箱保存,发现冷 藏7~8天菌体细胞开始自溶。而培养5天以 后冷藏,20天未发现自溶。
1,细胞或菌体 • 菌丝形态、菌丝浓度和培养液外观(
色素、颗粒等)
单细胞:菌体健壮、菌形一致、均匀整 齐,有的还要求有一定的排列或形态;
霉菌、放线菌:菌丝粗壮、对某些染料 着色力强、生长旺盛、菌丝分枝情况和 内含物情况好。
2,生化指标 • 种子液的糖、氮、磷的含量和pH变
化。
3,产物生成量
(1)种子罐级数的确定
种子罐的作用在于使孢子瓶中有限数量的孢 子发芽、生长并繁殖成大量菌丝体,接入发酵罐 培养基后能迅速生长,达到一定菌体量,以利于 产物的合成。
种子罐级数是指制备种子需逐级扩大培养的次 数,这一般根据菌种生长特性、孢子发芽及菌 体繁殖速度,以及所采用发酵罐的容积而定。
细菌:生长快,种子用量比例少,级数 也较少,二级发酵。
• 生产规模发酵罐的接种,包括两个方 面:
从实验室摇瓶或孢子悬浮液容器中移种入一 个种子罐,
从一个种子罐移入另一个生产发酵罐中。
从实验室摇瓶或孢子悬浮液容器接种

种子扩大培养

种子扩大培养
如:柠檬酸生产的制种,用麸皮培养基产生大量 孢子直接用于种子罐接种。
对于产孢子能力不强或孢子发芽慢的菌种,可以 用摇瓶液体培养法。孢子接入含液体培养基的摇瓶 中,恒温振荡培养,获得菌丝体,作为种子。 如:用灰色链霉菌生产链霉素
用卡那链霉菌生产卡那霉素
对于不产孢子的细菌,生产上一般采用将试管 斜面菌种接入茄瓶斜面或摇瓶培养 如:谷氨酸棒杆菌生产谷氨酸
4,酶活力 种子液中某种酶的活力,与目的产物的 产量有一定的关联。
如土霉素发酵中,种子液的淀粉酶活力与发酵单位有一定关 系,可通过测定种子液中淀粉酶的活力判断种子质量
二、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
(一)影响孢子质量的因素
1、培养基
构成孢子培养基的原材料,其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和用 量都会对孢子的质量造成影响 如: 四环素、土霉素生产中,配制产孢斜面培养基用的 麸皮,因小麦产地、品种、加工方法及用量的不同对孢 子质量均有一定影响。 制备霉菌用的大米,其产地、颗粒大小、均匀程度不 同,孢子质量也不同。

2、培养温度和湿度 温度: 温度对多数品种斜面孢子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如龟裂链霉菌在高于37˚C培养时,孢子接入 发酵罐后出现糖代谢变慢,氨基氮回升提前, 菌丝过早自溶,效价降低等现象。一般各生 产单位都严格控制孢子子斜面的培养温度。


湿度:制备斜面孢子培养基的湿度对孢子的数量 和质量有较大影响。
虽然种子罐级数随产物的品种及生产规模而定,但 也与所选用工艺条件有关。 如改变种子罐的培养条件,加速了孢子发芽及菌体 的繁殖,也可相应地减少种子罐的级数。
2)各级种子的移种方法
孢子悬浮液一般采用微孔接种法接种,摇瓶菌丝种子 可在火焰保护下接入种子罐。 种子罐与发酵罐间的接种方式主要采用差压法

种子的扩大培养名词解释

种子的扩大培养名词解释

种子的扩大培养名词解释
农业和科学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古至今,改良农作物也一直是提高作物品质和效率的重要方式之一。

改良农作物一般涉及品种改良、育种和种子改良等,其中种子改良是改良农作物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中包括种子的扩大培养。

扩大培养,是指将植物原色质组织发育至比原色质组织更大的程度,而发育度由细胞膜和细胞壁及细胞固有的特性决定。

扩大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将植物的细胞增大,形成更大的种子以提高其生物产量和生物效率。

扩大培养的基本原理是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被吸收,吸收的营养物质再经过细胞板进行变化,以满足细胞的营养和活动需求。

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膜和细胞壁发生变化,使细胞产生更多的蛋白质,细胞分裂更多次,以达到膨大的目的。

扩大培养具有很多优势,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植物的生长速度,从而改善作物质量;它可以增加植物的适应能力,降低对环境的敏感性;它还可以降低由病原菌引起的病害,抵抗病虫害,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扩大培养的实践也要依据植物的特性而定,比如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储备差别,植物体内的养分分配,植物发育程度等。

通常在实验中,需要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确保植物生长条件良好,才能获得理想的种子扩大培养结果。

总之,种子的扩大培养作为改良农作物的重要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作物质量,增加由病原菌引起的病害,抵抗病虫害,提高植物的
抗逆性。

但是,为了获得理想的种子扩大培养结果,需要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控制,以确保植物生长条件良好。

第六章种子扩培

第六章种子扩培

原始菌种(出发菌种)
三角瓶培养(摇床)
种子罐培养 e.g. yeast:
原始菌种(出发菌种)
10ml 麦汁试管
250ml 三角瓶培养
(27 °C ~28 °C ,3天) (25°C, 2天) 5~10 L卡氏罐 (15 °C ~20 °C ,3~5天)
B:生产车间种子制备: 种子罐的作用:使有限数量的孢子(菌体)发芽、生长、 并繁殖成大量的菌丝体(菌体),满足发酵罐的需要(菌体生 长和产物形成)。实验室种子进入种子罐有孢子进罐法和 摇瓶菌种进罐法。 种子罐级数的确定:种子罐级数是指制备种子逐级扩 培的次数。 依据:菌种生长特性,孢子发芽及菌体繁殖的速度以 及所用的发酵罐的容积。
出来的生产能力。
感官判断:看颜色、闻气味 理化指标测定: 1、pH值 2、培养基灭菌后的糖、氨基氮 3、菌体形态、浓度 4、产物量 5、残糖浓度 6、酶活力 (如土霉素生产,淀粉酶的活力与发酵单位 有一定的关系)。
六、工业微生物培养的类型
静置培养法:即将培养基盛于发酵容器中,在接种后,不 通 空气进行培养发酵,也称为嫌气性培养。 通气培养法:生产菌种以需氧菌和兼性需氧菌居多,它们生长 的环境必须供给空气,以维持一定的溶解氧水平 , 使菌体迅速生长和发酵,也称为好气性培养。
一般情况:培养基糖分要少,氮源要多,无 机盐所占的比例要大。种子罐和发酵罐培养基 成分趋于一致也有好处,种子很快适应,但各 成分的数量根据目的各自确定。 总之,各成分选择得当,才能发挥菌种的
特征,提高产量。
2、 培养条件:
温度、pH值、湿度、培养时间和冷藏时间等都影响种子质
量。
温度:影响孢子质量
种子多,种子液中含有大量的胞外水解酶,有利于 对基质的利用。生产菌迅速占据了整个培养环境,减少 染菌机会。但种子过多,易使菌体(菌丝体)生长过快, 培养液粘度增加,溶氧降低,产物合成受影响。

种子扩大培养 认识种子扩大培养

种子扩大培养 认识种子扩大培养
4 种子扩大培养
4.1 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及要求
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及要求
概述 种子扩大培养:又称种子制备工序,是指将保存在沙土管、冷冻干燥管
中处于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 子罐逐级放大培养而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 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
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及要求
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及要求
种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条件一
菌种细胞的生长活 力强,移种至发酵罐后能 迅速生长,缩短迟缓期
条件二
生理状态稳定,以便 获得稳定的菌体生长过程
五个
条件五
无杂菌污染,以保证 整个发酵过程正常进行 Nhomakorabea条件
稳定的生产能力
条件四
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使最终产
物的生物合成量持续稳定高产
条件三
菌体总量及浓度
种子扩大培养的意义 ① 为发酵生产提供充足的代谢旺盛、生命力强的种子 ② 有效地缩短发酵生产周期
种子扩大培养的目的及要求
目前工业规模的发酵罐容积已达到几十立方米或几百立方米。如按百分之十左 右的种子量计算,就要投入几立方米或几十立方米的种子。因此,种子扩大培 养应根据菌种的生理特性,选择合适的培养条件来获得代谢旺盛、数量足够的 种子。这种种子接入发酵罐后,将使发酵生产周期缩短,设备利用率提高。
适宜,可以保证在大发 酵罐中有适当的接种量

种子的扩大培养

种子的扩大培养


1.实验室种子制备 1)斜面种子培养或扁瓶固体培养基培养
液体试管培养

2)液体培养
三角瓶液体培养
2.生产车间种子制备 1)种子罐级数的确定:不超过四级种子罐 2)接种量的确定:不同微生物发酵的接种 量不同。制霉菌素为0.1~1%,肌苷酸发酵为 1.5~2%,霉菌一般为10%。








接种菌龄:指种子罐内培养的菌体开始移种到下一级种子 罐或发酵罐前的培养时间,选择适当的接种菌龄十分重要, 一般接种菌龄以对数生长中后期为宜。 双种法:以2个种子罐的种子接入1个发酵罐的接种方法。 倒种法:以适宜的发酵液倒出一部分对另一发酵罐作为种 子的接种方法。 混种法:以种子罐和发酵液混合作为发酵罐种子的接种方 法。 种醪:接入种子罐中的种子经培养后所得的含有一定菌体 浓度的种子液。 专性好氧菌: 转性厌氧菌: 兼性好氧菌或兼性厌氧菌:
一、种子制备工艺及生产操作过 程
扁瓶固体培养基 培养
种子
斜面种子培养
液体种子培养
一级种子罐培养
发酵罐培养
二级种子罐培养



种子具备的条件: 1 )细胞生长活力强,转种至发酵罐后能迅速生 长,延迟期短。 2 )生理状态稳定。 3 )菌体总量及浓度能保证大容量发酵罐的要求。 4 )无杂菌污染,保证纯种发酵。 5 )保持稳定的生产能力。
种子及发酵:孢子(或菌丝)接入到体积较小的种 子罐中,经培养后形成大量菌丝,这样的种子成 为一级种子。 接种:将无菌状态分离的菌落或斜面孢子,或是试 管、三角瓶、发酵罐内的菌体接入其他的培养容 器内灭过菌的培养基中的操作过程。 接种量:指移种的种子液体积和培养液体积比值。 接种量的大小由发酵罐内菌体的生长繁殖速度决 定。

发酵工程第五章 种子扩大培养

发酵工程第五章 种子扩大培养

2. 一级种子(摇瓶)
培养基:葡萄糖2%,尿素0.5%,玉米浆 2.5%, K2HPO4 0.1%
培养条件:于1000ml三角瓶中,装液200-250ml,32℃培 养12小时。 培养基特点:有利于菌体的生长,所使用的原料已经基 本接近于发酵培养基
3. 二级种子(种子罐) 培养基:和一级种子相似,其中葡萄糖用水解糖代替, 浓度为2.5%
1、实验室种子制备
• 放线菌、霉菌、芽孢杆菌、孢子制备采用 何种培养方法? 固体培养 • 不产孢子、产孢子弱的细菌菌体制备采用 何种方法? 液体培养
例子
卡氏罐:制备酵母种子
2、生产车间种子制备
• 实验室制备孢子或摇瓶培养细胞种子经种 子罐扩大培养,满足种子罐需要。 • 种子罐种子培养
• • • • 一级种子→二级发酵 二级种子→三级发酵 三级种子→四级发酵 种子罐的级数主要决定于菌种的性质和菌体生 长速度及发酵设备的合理应用。在满足种子罐 需要前提下,种子级数越低越好。
培养条件:在种子罐中培养(容积为发酵罐的1%), 32℃培养7-10个小时
培养基特点:长菌体,更接近于发酵培养基
种子的质量要求:
108-109个/ml 大小均匀,呈单个或八字排列
PH 7.0-7.2时结束,6.8→8→7.0-7.2
活力旺盛
二、青霉素生产的种子制备 制备过程 安培管 → 斜面孢子 → 大米孢子 → 二级种子 → 发酵
• 确保无染菌 染菌检测有那些方法?
显微镜检查法 肉汤培养法
平板(双碟)培养法
种子液进行生化分析
三、种子异常的分析
• ⑴菌种生长发育缓慢或过快:菌种老化、 培养基不合适、接种量少、染菌易过慢; 培养基含氮量高,接种量过大,菌体生长 快。 • ⑵菌丝结团:搅拌效果不佳、染菌、接种 量少 • ⑶菌丝粘壁:搅拌效果不佳

种子的扩大培养

种子的扩大培养

种子异常分析
1、菌种生长速度过慢 2、菌丝结团 3、菌丝粘壁

第三节

种子制备过程的技术概要
种子制备的过程大致可分为:
实验室种子制备阶段
生产车间种子制备阶段
一、实验室种子的制备

实验室种子的制备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对于产孢子能力强的及孢子发芽、生长繁
殖快的菌种可以采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孢子, 孢子可直接作为种子罐的种子,这样操作 简便,不易污染杂菌。 对于产孢子能力不强或孢子发芽慢的菌种, 可以用液体培养法。
搅拌转速340r/min; 250L种子罐1:0.3
搅拌转速300r/ min
500L种子罐1:0.25 搅拌转速230r/ min
(3)二级种子的质量要求 种龄 7~8h pH 7.2左右 OD值 净增0.5左右 无菌检查 (-) 噬菌体检查(-)
二、啤酒酵母的扩大培养
一般可采用三级扩大培养,扩大倍数:第1级 到第2级为8-10倍,第2级到第3级为4-6倍。 1,实验室扩大培养
(2) 培养条件 用1000mL三角瓶装入培养基 200mI,灭菌后置于冲程7.6cm、频率96次 /min的往复式摇床上振荡培养12h,培养温 度33~34℃ (3) 一级种子质量要求 种龄:12h pH值:6.4± 0.1 光密度:净增OD值0.5以上 残糖:0.5%以下 无菌检查:(-) 噬菌体检查: (-) 镜检:菌体生长均匀、粗壮,排列整齐 革兰氏阳性反应。
水质的影响:地区不同、季节变化 和水源污染,均可造成水质波动, 影响种子质量。 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呈现多种不 同代谢类型的菌落,氮源品种越多, 出现的菌落类型也越多,不利于生 产的稳定。


措施
培养基所用原料要经过发酵试验合格才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