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5张PPT)

西欧封建社会是罗马帝国生产力发展与日耳曼人相对温和的奴隶和亲兵制度等结合的产物
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西欧封建社会是罗马帝国生产力发展与日耳曼人相对温和的奴隶和亲兵制度等结合的产物
材料二:任何没有直接签订契约的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权利或义务关系。
耕地面积增加, 由于他所有的劳动创造的价值也都属于主人,因此奴隶缺乏劳动积极性,甚至采取各种形式破坏工具,或者消极怠工。
此外,主人不得随意驱赶或者买卖农奴,农奴还有自己的家庭,并且不能被主人随意拆散。
英国是通过诺曼征服,国王在征服过程中陆续分封土地,因此封臣的土地分散在全国各地,很难形成强大的割据势力。
天主教(以罗马为中心)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城市的发展
兴起: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特征
因此中世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领主自营地 领主 西欧封建社会是罗马帝国生产力发展与日耳曼人相对温和的奴隶和亲兵制度等结合的产物
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
⑴提供农民土地;⑵直接经营领主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君主和教皇一前一后,同坐于权力宝座之上,这说明两者是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的关自系营,故选地D项;。⑶主持庄园法庭,审理庄
轮耕制,由领主决定 以劳役地租为主
领主占有土地,通过地租剥削 农奴,农奴与领主有依附关系 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中世纪西欧的农村经济组织
一个领主单独管辖的特 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 园 ,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 一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 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 的庄园 。但是,有时一个庄 园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 村,而有时一个大乡村可分 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2张PPT)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⑴经济上:自给自足 ⑵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⑶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3)农奴制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 。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 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 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 决。”—【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1.王权的强化
思考: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哪些进步影响。
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②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 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国家的形 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③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 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④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思考: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材料一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
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 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 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 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 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 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任国何王没是有名直义接上签的订最契高约统的治人者之,实间际不权存力有限 在封直建接领的主权在利领或地义内务独关立系行。使因权力此,中政世治上出现分裂割据 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 是我的附庸。—《世界历史读本》
⑴经济上:自给自足 ⑵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 ⑶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3)农奴制
“它(庄园)承袭了罗马的大地产,但和罗马大地产不同的是 。庄园由农奴…而不是奴隶耕种。在现代意义上,农奴无疑是不自 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 无报酬,他们还得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 决。”—【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
1.王权的强化
思考:新兴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产生了哪些进步影响。
①结束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②王权集中国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督教会对西欧国 家的控制,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国家的形 成),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③在加强王权的斗争中,法国和英国出现等级代表制,成为西方 近代议会制度的起源。 ④葡西王权的加强,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支持力量。
思考: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 材料一 封建主在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马厩、仓
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有的大庄园还有一 些手工业作坊和专职手工业者。庄园生产主要为生产者自家和 领主提供生活资料,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 庄园很少出去采购。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 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法庭开庭的地点也不固定有时在 领主宅第的厅堂,有时在教堂,有时就在庄园里的大树下。
任国何王没是有名直义接上签的订最契高约统的治人者之,实间际不权存力有限 在封直建接领的主权在利领或地义内务独关立系行。使因权力此,中政世治上出现分裂割据 纪流传着一句谚语:我的附庸的附庸不 是我的附庸。—《世界历史读本》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件(31张PPT)-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西 洋
的叫自
英格兰王国
苏格兰王因
海
地
爱 尔
中
重点突破: 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思 考 (1)城市兴起的原因请用图示法说明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耕地面积增加动力技术进步人口增长
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
工商业复兴
城 市 兴 起
社会稳定
原因
①
③
2
(2)中世纪的城市自治“(英国)格洛斯特的市民除了向封建领主交纳实物以外,还向庄园交纳 数量不等的货币。在法国北部地区,许多城市的大部分人口仍依附于当地教会,尽管他们享 有在城市从事工商业的自由,但是至少在身份上仍然是圣徒的农奴……在法国 森里斯城的居民中,仍然有一部分居民是封建领主的农奴,不仅每年得在规定 的日期交纳地租” ……。
封君封臣制、庄园奴隶制体现了王权的王权的削弱,造成西欧分裂割据、 战乱不已。基都教会在西欧地位举足轻重。
农奴是农民和奴隶的结合。相较奴隶而言,农奴没有法律人身自由, 农奴主要庇护农奴;虽然被土地束缚,必须向地主缴纳一定的赋税,
可保留一定的产品。自由受到限制;被束缚在土地上。
奴隶毫无没有人身自由,所生产的所有都必须交给 地 进步性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愿考 西欧城市兴起了,市民的生存现状如何?
受到教会贵族的宗教控制 和封建领主的经济剥削
城市自治 权利
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
材料一 : 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 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 ”… … 在西 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 品 市民阶层 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你 的 上层,发展为早 级解“城市是中同 《的世 朵古”史 统一 和王权 鞡代西方端文明期
的叫自
英格兰王国
苏格兰王因
海
地
爱 尔
中
重点突破: 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思 考 (1)城市兴起的原因请用图示法说明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
耕地面积增加动力技术进步人口增长
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
工商业复兴
城 市 兴 起
社会稳定
原因
①
③
2
(2)中世纪的城市自治“(英国)格洛斯特的市民除了向封建领主交纳实物以外,还向庄园交纳 数量不等的货币。在法国北部地区,许多城市的大部分人口仍依附于当地教会,尽管他们享 有在城市从事工商业的自由,但是至少在身份上仍然是圣徒的农奴……在法国 森里斯城的居民中,仍然有一部分居民是封建领主的农奴,不仅每年得在规定 的日期交纳地租” ……。
封君封臣制、庄园奴隶制体现了王权的王权的削弱,造成西欧分裂割据、 战乱不已。基都教会在西欧地位举足轻重。
农奴是农民和奴隶的结合。相较奴隶而言,农奴没有法律人身自由, 农奴主要庇护农奴;虽然被土地束缚,必须向地主缴纳一定的赋税,
可保留一定的产品。自由受到限制;被束缚在土地上。
奴隶毫无没有人身自由,所生产的所有都必须交给 地 进步性
——朱耀辉《城市文明与近代西欧民族国家的兴起》愿考 西欧城市兴起了,市民的生存现状如何?
受到教会贵族的宗教控制 和封建领主的经济剥削
城市自治 权利
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
材料一 : 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表明 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 ”… … 在西 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 品 市民阶层 形成了,商人和银行家你 的 上层,发展为早 级解“城市是中同 《的世 朵古”史 统一 和王权 鞡代西方端文明期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

材料四:“欧洲君主们的新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与新兴商人阶层的非正式联盟。 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马克垚《封建经济政治概论》
问题: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发展的一个特点获得了自治权,结合教材分析这一特点对中古西欧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马克垚《封建经济政治概论》
但是,接受者们即封臣们倾向于将地产当作私人领地来管理。
“中古时期”一般指5-15世纪,如果以历史大事件为标志的话,从欧洲来说,一般来说从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开始,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这段时间。
((马马克 克垚垚《《世世界界文文明明问史史》》题)) :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发展的一个特点获得了自治权,结合教材分析这
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拜占庭帝国对东欧和俄罗斯等地影响巨大,信仰基督教东正教,教权与王权合一,王权强大。
城 的发展,例如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西欧庄园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市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市民们向君主们提供财政上的支持。
兴办大学;争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中古时期”一般指5-15世纪,如果以历史大事件为标志 的话,从欧洲来说,一般来说从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 亡作为开始,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这段时间。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拜占庭帝国的历史贡献有哪些? 问题:根据材料,说明推动中古西欧王权加强的因素有哪些?王权的加强对西欧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全球通史》 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封建主依靠庄园供应自己的一些生活需求,基本依靠庄园解决自己和其家族的生活问题,这样的经营可以称之为直接经营。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封君封臣制、庄园和农奴制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莫斯科公国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 “中古时期”一般指5-15世纪,如果以历史大事件为标志的话,从欧洲来说,一般来说从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开始,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这段时间。 王权的加强推动着民族国家发展 但是,接受者们即封臣们倾向于将地产当作私人领地来管理。 材料一:封建制度是一种政体,在这一政体种,那些拥有地产的人也拥有政权,因此,封建主和封臣之间的契约关系取代了国家权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全球通史》 “中古时期”一般指5-15世纪,如果以历史大事件为标志的话,从欧洲来说,一般来说从公元前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开始,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这段时间。 材料五:“(中古西欧的城市)最大的特点就是西欧的中古城市有自治权,是自由市或自治市,有的甚至发展成为城市国家。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西欧庄园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及其主要特点。 市民们向君主们提供财政上的支持。 但是,接受者们即封臣们倾向于将地产当作私人领地来管理。 市民们向君主们提供财政上的支持。 材料七 俄罗斯甚至宣称它继承了拜占庭的衣钵。 ——《全球通史》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中古时期欧洲的多元面貌,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基本特征及其新发展和东 欧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学习目标
1.利用唯物史观掌握中古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封 君 封 臣 制 度 、 庄 园 与农奴制度形成的条件与特征、教权与王权,理解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2.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欧洲面貌有整体认知; 3.认识不同历史条件下文明呈现的不同特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 值观,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多元文明。
政治经济单位: 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也是基层自治组织
材料一:《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一书 中提到: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 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鱼池。它种植 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 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 ,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 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3)内容
领主自营地 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耕地 类型
农民份地
自由农 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 农民从领主处 领主或其管家主
份地 的劳役
领有的土地, 持的庄园法庭审
农奴 份地
自耕自收。农 理庄园内的各种 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 奴和自由农民 案件,维护庄园 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 要向领主缴纳 的秩序 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
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 罗马教皇派出许多隐修士广建修道院,扩建庄园
,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出兵意大利。公元756年, ,出租土地。鼎盛时期,天主教会占有了欧洲三
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程标准
中古时期欧洲的多元面貌,了解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基本特征及其新发展和东 欧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
学习目标
1.利用唯物史观掌握中古早期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 封 君 封 臣 制 度 、 庄 园 与农奴制度形成的条件与特征、教权与王权,理解其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 2.通过时间轴和地图,对中世纪的欧洲面貌有整体认知; 3.认识不同历史条件下文明呈现的不同特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和价 值观,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多元文明。
政治经济单位: 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 也是基层自治组织
材料一:《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一书 中提到:科尔比修道院不仅有普通耕地, 还有专门的菜园,葡萄园、鱼池。它种植 各种蔬菜,水果,甚至还有专门种植药用 植物的园子。科尔比还有大规模的畜牧业 ,饲养鹅和母鸡,为了加工制作各种食品 及生活用品,……还有多种手工业工人。
2、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3)内容
领主自营地 由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耕地 类型
农民份地
自由农 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 农民从领主处 领主或其管家主
份地 的劳役
领有的土地, 持的庄园法庭审
农奴 份地
自耕自收。农 理庄园内的各种 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 奴和自由农民 案件,维护庄园 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 要向领主缴纳 的秩序 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
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创建加洛林王朝。丕平即位后 罗马教皇派出许多隐修士广建修道院,扩建庄园
,为了酬谢教会相助,两次出兵意大利。公元756年, ,出租土地。鼎盛时期,天主教会占有了欧洲三
丕平把他夺到的意大利中部一部分土地,包括罗马周
人教版(2019)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课件】(共30张PPT)

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三: 国王、皇帝或教会等理论上的所有者往往不
能对其领土实行有效管辖 ,而直接行使管辖权的 当地贵族又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这就很容易引 起国王与贵族 、王国政府与地方诸侯之间,以及贵 族、诸侯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
——《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许二斌
“造成分裂割据”
封君封臣制度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概念解 读
中古时期,5—14世纪 欧洲,分西欧和东欧。
材料一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 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 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 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 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 “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 纪”。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
2、中古西欧的城市
(1)兴起原因:①欧洲社会走向稳定;②封建经济获得 一定发展,耕 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更有效的 使用;工商 业复兴和繁荣。
(2) 基本特征: ①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 ②一 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
暴动, 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一 些城市兴办大学。
封君封臣制度
材料二: 封君和封臣的关系和封土封授相结合,随着
封土成为世袭领地,君臣关系也就代代相传。但 是封君封臣关系是私法关系,不具备行政系统上 下级之间的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因此封君与封臣 的封臣是没有关系的,因而14世纪法国的原则即 “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
——《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马克垚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一、西欧封建社会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共29张ppt)

(一).封君封臣制度 探究:封君封臣制与分封制有何异同?
据材料1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影响?
天下共主
土地事实上的占有者
材料1:在这民生凋敝、暴力肆 虐、劫掠横行的时代,地方的力 量就是最有效的力量。…地方自 治虽然并不意味着王权的丧失, 但却意味着国王“声称”拥有的 权力通常比他实际拥有的权力更 大。——《欧洲中世纪史》
上述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 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
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认识西欧王权加强和中古西欧城市自治, 认识西欧社会新变化。(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拜占庭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扩张史实,认识这 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欧洲)的多元面貌(时空观念 历史解释) 【学习重点:】
历史概念 中古时期:世界历史上的5--15世纪一般称为“中古时期”。 :分西欧和东欧。
中世纪(Middle Ages)(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 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 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 兴时期。“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探究:中古中后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世纪谚语
者
• 特点: 等级森严,层层分封,土地为纽带
“撤回忠诚”
• 实质: 依土次地互和为兵主役从的,交不换可,越是级契管约理关系,是公权王双元威和向6了贵-的。族7世权政的纪被利治地,义上方罗务的自马关统治统在系一。西。已方经已治分经解不成再蛮拥者族有国
——《欧洲中世纪史》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时期的欧洲课PPT

中 世 纪 的 欧 洲
总结 西欧封建社会
政治制度:封君封臣制度 经济制度:庄园制度、农奴制度
思想文化:基督教会控制思想
东欧
拜占庭帝国 俄罗斯的变迁
查士丁尼 担任皇帝
领土扩张 编纂法典
1、多元的社会结构
政治
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
经济
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
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 文化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 “一块封土典型意义上就是从领
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 主处持有的地产,作为一种特别
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 服役、尤其是军事服役的回报。”
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
,维护庄园的秩序。 ③庄园法庭: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教皇以上帝的名义为他加冕。 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承认市民财产私有制,拥有司法自由;
1、发端:9世一纪基个辅罗领斯。主单独管辖的特别区域的农业种植园叫作庄园 ,有时乡村和庄园是相当一 致的,也就是说,一个农民的村落形成一个领主特有的庄园 。但是,有时一个庄园包 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乡村,而有时 一 个大乡村可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庄园 。 【美】布莱恩·蒂尔尼 西德尼·佩因特——《西欧中世纪史》
级制度。
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2.王权衰落 (1)原因: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着统一的 力量。
(2)表现 ①法国:15世纪,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②英国:自11世纪中后期后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 ③西班牙和葡萄牙:15世纪末,形成于伊比利亚半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从世界范围看,在西欧以外地区,文明还是在发展。
其次,就是从西欧本身来说,中古时期的欧洲既是欧洲民族文化 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承接欧洲古典文明和近代的桥梁。因此将中世纪 称为“黑暗时代”是有一定偏见的。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形成条件:
1)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 2)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一)国家统一趋势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1、英国:15世纪都铎王朝建立,逐渐形成强大的王权。 2、法国:15世纪晚期完成国家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 3、西葡:经过“收复失地运动”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签订《大宪章》
西蒙·孟福尔
(二)城市兴起
1、动因: 1、封建经济的发展; 2、工商业的复兴和繁荣。 2、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目的:争取自治 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暴动
(查理 马特改革:以土地为纽带,有条件的封赐)
2、内容:
1)国王:土地占有者,拥有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 2)封臣:领取土地者,效忠封君、服兵役等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3、特征:“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一方面 国王仅仅是名义上 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 实际权力有限。
政治上:封建等级制 导致 王权衰弱,
分裂割据
文化上:基督教神学
“罪恶”的庄园制下透着哪些曙光?
中世纪欧洲的庄园制下有剥削压迫,也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 侵犯的权利保护;有阶级对抗、暴力斗争,也有法律基础上的博 弈与抵抗;有残暴与贪婪,也有充满温情的人性关怀。这有限的 权利之光、朦胧的法制之光、可贵的人性之光,避免了零和游戏 的陷阱,有利于普通民众财富和民权的发育,有利于近代文明物 质基础和法治关系的积累,推动了欧洲人征服蛮荒,创造新文明, 润泽自身,泽被世界。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所作的《封建论》 的主题可能是( ) A. 王位继承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郡县制度
B
(二)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形成发展:
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2、土地组成: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 和公用土地。 3、居民构成: 领 主:主持法庭、维护秩序 自耕农:法律上自由、缴纳地租、服劳役 农 奴:法律上非自由、为领主服劳役地租
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8世纪上半叶 查理·马特(宫相) 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变更 了土地占有关系。
罗马 隶农制
日耳曼 氏族制
采邑改革
促进 发展
共同 催生
封建制度
融入
基督教会
经济上:封建大土地所 有制(以庄园为典型) 特征:农奴劳动,地租 剥削
封建领主不仅保护自由人,还保护逃亡城市的农奴,当农 奴在城市中居住1001天后,他们便获自由。德国中世纪有 句谚语:“城市空气使人自由”。
大学的兴起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 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瓦解天主教会的独裁 黑暗统治。并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另一方面 封建领主各自为 政,分裂割据
二二(二、一、、等)政等等级治级君级:封君主君君制主主封臣制制制度
(一)封君封臣制度的影响—割据混战
5 世纪后期西欧封建王国
9 世纪中叶查理帝国分裂
合作探究: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异同: 封建制度在西方的概念中,是一种贵族拥有许多特权,而 中央权力弱小的制度,封建和专制正好互为排斥,与东方 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区别的。
二、封建制度的衰落 探究: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 因素。正如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 它的青春期”。
结合17-18页正文归纳那时有什么新因素?
政治:国家统一趋势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经济:生产力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复兴、自治和市民阶层壮大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新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
社会的变化,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时空定位:
• 中世纪(Middle Ages)是哪段时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4-15世纪)
约从公元500年至1500年
概念阐释:“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西方史学 家一般认为公元476年至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 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这个时 期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 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加之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因此, 他们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s)。 把中世纪看作“黑 暗”时代的观念,特别是把这一时期整个世界都看得一团漆黑的偏见, 早已受到史学家们的质疑和订正。
查理加冕图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 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 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 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 既依存又斗争。
(三)教权与王权—既勾结又抗争
政教合作
克497年 洛维接受洗礼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为 查理举行皇帝加冕礼。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
(二)城市兴起
马赛
威尼斯
原属东罗马帝国
10世纪末建佛为马罗独立赛伦的萨城市共和国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热那亚
始建于罗马帝国时期
1528年重巴伦新黎敦获得独立
(二)城市自治
3、影响: 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文化:兴办大学,培养人才; 政治: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封建主在经济利益诱惑下以不同方式参与城市复兴:
知识拓展:(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 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 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 (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 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农民在执政官监督下收割谷物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社会组织
残酷剥削
沉重压迫
尖锐对立
(三)文化上: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
• 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教阶制度 •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征收十一税 • 思想上:控制教徒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
其次,就是从西欧本身来说,中古时期的欧洲既是欧洲民族文化 形成的重要时期。是承接欧洲古典文明和近代的桥梁。因此将中世纪 称为“黑暗时代”是有一定偏见的。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1、形成条件:
1)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 2)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一)国家统一趋势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1、英国:15世纪都铎王朝建立,逐渐形成强大的王权。 2、法国:15世纪晚期完成国家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路易十四号称“太阳王”) 3、西葡:经过“收复失地运动”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签订《大宪章》
西蒙·孟福尔
(二)城市兴起
1、动因: 1、封建经济的发展; 2、工商业的复兴和繁荣。 2、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 目的:争取自治 方式:金钱赎买和武装暴动
(查理 马特改革:以土地为纽带,有条件的封赐)
2、内容:
1)国王:土地占有者,拥有司法、行政和经济等权力 2)封臣:领取土地者,效忠封君、服兵役等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
3、特征:“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一方面 国王仅仅是名义上 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 实际权力有限。
政治上:封建等级制 导致 王权衰弱,
分裂割据
文化上:基督教神学
“罪恶”的庄园制下透着哪些曙光?
中世纪欧洲的庄园制下有剥削压迫,也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 侵犯的权利保护;有阶级对抗、暴力斗争,也有法律基础上的博 弈与抵抗;有残暴与贪婪,也有充满温情的人性关怀。这有限的 权利之光、朦胧的法制之光、可贵的人性之光,避免了零和游戏 的陷阱,有利于普通民众财富和民权的发育,有利于近代文明物 质基础和法治关系的积累,推动了欧洲人征服蛮荒,创造新文明, 润泽自身,泽被世界。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所作的《封建论》 的主题可能是( ) A. 王位继承制度 B. 分封制度 C. 三公九卿制度 D. 郡县制度
B
(二)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
1、形成发展:
9世纪逐渐流行,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 2、土地组成:领主自营地、农奴份地 和公用土地。 3、居民构成: 领 主:主持法庭、维护秩序 自耕农:法律上自由、缴纳地租、服劳役 农 奴:法律上非自由、为领主服劳役地租
向太阳借来的”
——教皇英诺森三世
一、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8世纪上半叶 查理·马特(宫相) 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变更 了土地占有关系。
罗马 隶农制
日耳曼 氏族制
采邑改革
促进 发展
共同 催生
封建制度
融入
基督教会
经济上:封建大土地所 有制(以庄园为典型) 特征:农奴劳动,地租 剥削
封建领主不仅保护自由人,还保护逃亡城市的农奴,当农 奴在城市中居住1001天后,他们便获自由。德国中世纪有 句谚语:“城市空气使人自由”。
大学的兴起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 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瓦解天主教会的独裁 黑暗统治。并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另一方面 封建领主各自为 政,分裂割据
二二(二、一、、等)政等等级治级君级:封君主君君制主主封臣制制制度
(一)封君封臣制度的影响—割据混战
5 世纪后期西欧封建王国
9 世纪中叶查理帝国分裂
合作探究: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异同: 封建制度在西方的概念中,是一种贵族拥有许多特权,而 中央权力弱小的制度,封建和专制正好互为排斥,与东方 的封建专制主义是有区别的。
二、封建制度的衰落 探究: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 因素。正如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 它的青春期”。
结合17-18页正文归纳那时有什么新因素?
政治:国家统一趋势和民族国家开始形成
经济:生产力提高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城市复兴、自治和市民阶层壮大
文化:大学的兴起、教育与学术出现新气象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新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
社会的变化,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时空定位:
• 中世纪(Middle Ages)是哪段时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4-15世纪)
约从公元500年至1500年
概念阐释:“黑暗”的西欧中世纪
“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西方史学 家一般认为公元476年至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 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这个时 期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 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加之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因此, 他们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s)。 把中世纪看作“黑 暗”时代的观念,特别是把这一时期整个世界都看得一团漆黑的偏见, 早已受到史学家们的质疑和订正。
查理加冕图
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 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 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 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 既依存又斗争。
(三)教权与王权—既勾结又抗争
政教合作
克497年 洛维接受洗礼
公元800年,罗马教皇为 查理举行皇帝加冕礼。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
(二)城市兴起
马赛
威尼斯
原属东罗马帝国
10世纪末建佛为马罗独立赛伦的萨城市共和国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热那亚
始建于罗马帝国时期
1528年重巴伦新黎敦获得独立
(二)城市自治
3、影响: 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 文化:兴办大学,培养人才; 政治: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
封建主在经济利益诱惑下以不同方式参与城市复兴:
知识拓展:(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 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 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 (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 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农民在执政官监督下收割谷物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社会组织
残酷剥削
沉重压迫
尖锐对立
(三)文化上: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
• 政治上:教权高于王权,教阶制度 • 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征收十一税 • 思想上:控制教徒的精神生活、束缚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