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MYP学段课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ibmyp教学大纲

ibmyp教学大纲

ibmyp教学大纲IB MYP教学大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习者IB MYP(国际文凭初级项目)教学大纲是一套为中学生设计的综合性课程框架,旨在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个人品格和社会责任感。

该大纲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鼓励学生在学术、情感、身体、社交和个人发展方面取得平衡。

一、MYP教学大纲的核心理念MYP教学大纲的核心理念是学生的全面发展。

该大纲强调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思维能力和个人品质。

MYP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大纲还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成为全球公民。

二、MYP教学大纲的学科结构MYP教学大纲包括八个学科:语言A(母语)、语言B(第二语言)、个人项目、数学、科学、个体与社会、艺术和体育。

这些学科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

语言A和语言B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

学生将通过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语言技能。

个人项目课程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创作,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和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数学和科学概念,并通过实际应用来加深理解。

个体与社会课程涵盖了历史、地理、经济学等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对社会和文化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艺术和体育课程鼓励学生发展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将有机会参与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体育等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和体育才能。

三、MYP教学大纲的评估方式MYP教学大纲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项目作品、口头演示等。

这种多元化的评估方式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注重学术能力,还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MYP教学大纲的实施效果MYP教学大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许多学校在实施MYP 后,学生的学术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显著提高。

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MYP学段课堂教学设计

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MYP学段课堂教学设计

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MYP学段课堂教学设计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华东师大设计教师:王继方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析、归纳等能力.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全等多边形性质与识别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应用.平移、旋转、翻折等图形基本运动对全等图形的影响.引导法,探究法,演示法,类比法,讨论交流法.lC B A△DEF 与△ABC 能重合吗?(3) 将△ABC 以点O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 △A 3B 3C 3AB COB 3A 3C 3△A 3B 3C 3与△ABC 能重合吗?小结:1、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二)新课由前面的讲述知: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由此,刚才方格纸中的就是全等图形.下面,我们看看图形的运动对全等图形有何影响?活动 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任意画一个多边形,先将这个多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与原图形无重叠);再将原多边形绕形外一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与原图形无重叠);然后将原图形沿形外某格线对称;最后将这些图形剪下来,将其叠合.你能发现什么?通过这个活动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发现叠合时,几个图形能完全重合.说明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的图形运动,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和大小却没有改变,图形运动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反过来,也就是说,两个全等的图形经过图形运动一定能重合.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由刚才的活动,请你说说什么是全等多边形?什么是全等多边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你认为全等多边形有何特征?全等多边形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如图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全等,可记为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请指出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实际上,满足这一特征的两个多边形全等.全等多边形的识别方法:如果两个多边形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全等.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所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全等.如△ABC与△EFG全等,可记为△ABC≌△EFG.例 1 如图2,已知将△ABC绕其顶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20°后得到△ADE.(1)△ABC与△ADE的关系如何?(2)求∠BAD的度数.分析:将△ABC绕其顶点A旋转得到△ADE,故△ADE是由△ABC旋转得到的,若将△ADE逆时针方向旋转20°,则能与△ABC重合,所以△ABC与△ADE是全等的.由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解答.探索:请同学们将两张纸叠起来,剪下两个全等三角形,然后将叠合的两个三角形纸片放在桌面上,从平移、旋转、对称几个方面进行摆放,看看两个三角形有一些怎样的特殊位置关系?并画出这些位置关系的代表性图形.请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交流.(下面是部分代表性结论)例2 如图3,已知△ABC≌△DEF,∠A=30°,∠B=50°,BF=2,求∠DFE的度数和EC的长.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CB,再由△ABC≌△DEF,知△ABC和△DEF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从而求出∠DFE的度数和EC的长.解:因为∠ACB=180°-∠A-∠B=180°-30°-50°=100°,又因为△ABC≌△DEF,所以∠DFE=∠ACB=100°,EF=BC,所以 EC=EF-CF=BC-CF=BF=2,即∠DFE的度数为100°,EC的长为2.(三)小结(1)全等图形、全等多边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2)全等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四)作业教材第87页习题第1、2题.。

7年级盛华碧桂园中英文学校英语课课时教案

7年级盛华碧桂园中英文学校英语课课时教案
Step 7.Blackboard-writing:(板书)the useful expressions
8.Teaching reflection:(课后反思)
教学反思
Reflection
盛华碧桂园中英文学校英语课课时教案
班级
Class
小学七年级
Primary G7
学科

英语
English
2. Practice
Work in pairs. Encourage theSsto greet each other and introduce themselve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No. 2. How are you?
1. Presentation.
2.Remember thevocabulary:teacher, student ,friend, homeroom teacher, classmate, over there.
3.Make the students learn how to write some sentences.
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法
Approachesto teaching
词汇游戏(上下文猜词义group work)、拆字游戏、BINGO游戏、猜图片
听力游戏(听歌曲、听力竞赛group work)
说的游戏(完成纸条指令,分蓝红纸条)改为小组角色扮演
写的游戏(合作造句group work规定时间造出最多的句子、合作作文)
Step 6. Homework.(作业)
Read the text and practice thedialogue.Finishthe practice "Let's do it."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Teaching plan air pressure 广东碧桂园学校 覃结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Teaching plan air pressure 广东碧桂园学校 覃结

MYP中学学科单元教学计划MYP Subject Unit Plan附录:学生自主探究引导手册Inquiry guide booklet for science experiment------------air pressure(8-7EE)1.我们已经学了固体压强(P=F/S),液体压强(P=pgh),那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大气是否也存在压强呢?请思考并设计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Does the air have pressure?Design experiment to provide the air pressure!2.力施加在物体表面产生了压强,那么大气压是怎么产生的呢?它是否想液体压强一样,各个方向都存在呢?How does the air produce the pressure?3.大气压强有多大呢?怎么去测量?设计测量大气压的实验!Which factor willaffect the air pressure? And how the measure the air pressure?4.大气压强有什么样的特点?我们怎样可以利用大气压使我们生活更方便?whatkind of properties that the air pressure have?how can we use the air pressure ?观察记录:分析结论:5.When we need to reduce friction? And how什么情况需要减少摩擦力?如何减少?6.When we need to increase friction? And how? 什么情况需要增加摩擦力?如何增加?7.实验反思reflection:Inquiry guide booklet for science experiment------------pressure 压强(8-1,4物理)1.What is pressure?Definition定义:2.Factors that affect pressure: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Hypothesis猜想:实验设计experiment design:观察记录:分析结论:3.When we need to reduce pressure?(example)And how什么情况需要减少压强?如何减少?4.When we need to increase pressure? And how? 什么情况需要增加压强?如何增加?5.实验反思reflection:6.Estimate the pressure if you stand on one feet?计算你一只脚站立时候产生的压强。

中外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比较研究

中外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比较研究

中外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与内容的比较研究*任海鹰孔珍珍(广东碧桂园学校,广东顺德528311)【摘要】面对教育国际化的趋势,通过比较研究,吸收和借鉴国外信息技术课程的成功经验。

了解中外课程设置的各自不同的优缺点后,我们希望可以从这两种不同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中找到“快乐的中间值”,以达到改进和完善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比较研究、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信息技术内容、快乐的中间值Abstract:Along with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we should learn successful experience from foreign IT curriculum; underst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IT curriculum. We hope we can find the “Happy Median” from the two different curriculums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perfect our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IT curriculumKey words:Comparative study、IT curriculum、IT Content、Happy Median引言:2006年,我校申报了“中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比较研究”课题,利用我校是一所国际学校,在校内同时开设国际课程和中国课程的优势,组织一线教师对中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IB国际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进行对比,调整和制定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实施方案,形成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特色。

中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局实施的比较研究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环境、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等多个方面。

广东碧桂园(IB

广东碧桂园(IB

广东碧桂园(IB 国际)学校MYP中学课程图语 言 A(从 2006 年 9 月开始实行)目 录一、简介 2二、课程计划及知识框架 3­7三、知识单元教学要求 8­46四、教学目标描述说明 47­50五、综合考评安排一、简 介MYP中学“语言 A”学科的课程图,是“语言 A”学科课程的实施纲要。

编 制课程图时,充分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涵盖中国初中“语文”学科的课 程标准;第二,贯彻MYP“语言A”学科的学科指南;第三,衔接DP预科对“语 言A”学科的教学要求。

MYP中学“科学”学科的课程图由五部分组成:一、简介。

二、课程计划及知识框架。

课程计划指各分学科按年级安排;占多少课时。

知识框架是由MYP五个年级各分学科所有的知识单元构成。

三、知识单元教学要求。

这是本课程图的主体部分,内容很多,因此要分学 科、分学年、分知识单元来写。

每一个“知识单元教学要求”分知识内容、学科 交叉、领域渗透、德育要求、教学评估、教学资源、课时安排等七个方面,双语 不做要求;每个方面又分若干知识点(或条目);每一个知识点又有教学要求;每 一个知识点还有教学目标。

通过上述四个层次,既能把每一个“知识单元教学要 求”表达清楚,又有利于操作。

四、教学目标描述说明。

每一个知识点总有一项或若干项教学目标。

每一 项教学目标,在MYP六七八九十年级都有明确的描述说明。

五、综合考评安排。

包括“品行评定”、“学业考试”和“送审作业”三项内 容,在MYP六七八九十年级都有具体的安排和要求。

本课程图主要是阐述知识框架、教学要求和综合考评。

学科教师在实施本课 程图时,必须经常深入研讨中国初中“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和MYP“语言 A” 学科的学科指南,才能够准确贯彻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先进理念。

另外,每个学期还需要请DP预科派出指导教师,对MYP各年级的教学进行指导, 以保证学生为进入DP预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myp课程设计

myp课程设计

myp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X、XX,并能够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理解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如XX原理、XX法则,并能够阐述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对学科知识体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

2. 学生能够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实践,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包容,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为我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分析、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学习过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具体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教学大纲:a. 课程导论:介绍课程背景、意义和整体框架。

b. 知识点讲解:依据教材章节,系统讲解XX、XX、XX等核心概念和理论。

c. 实践活动:设计XX、XX、XX等实际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d.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知识点讲解:第1-4课时,讲解教材第1-2章,涉及XX、XX、XX等内容。

ibmyp课程设计

ibmyp课程设计

ib myp 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本中的核心概念和知识点,例如……(根据具体课本内容填写)。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根据具体课本内容填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根据具体课本内容填写)。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章/……《课本》2.教学内容:–知识点1:定义、特点、应用(例如……)–知识点2:分类、原理、实践(例如……)–知识点3:现象、原因、解决方案(例如……)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章节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阐述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点,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章节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课本》2.参考书:列出相关参考书籍3.多媒体资料:PPT、视频、图片等4.实验设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教学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方式,以确保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定期考试,检验学生对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评估结果将作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参考,同时也将用于指导后续教学的调整和优化。

六、教学安排本章节的教学安排如下:1.教学进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碧桂园(IB国际)学校MYP学段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华东师大设计教师:王继方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析、归纳等能力.
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
全等多边形性质与识别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应用.
平移、旋转、翻折等图形基本运动对全等图形的影响.
引导法,探究法,演示法,类比法,讨论交流法.
l
C B A
△DEF 与△ABC 能重合吗?
(3) 将△ABC 以点O 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得 △A 3B 3C 3
A
B C
O
B 3A 3
C 3
△A 3B 3C 3与△ABC 能重合吗?
小结:1、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二)新课
由前面的讲述知: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由此,刚才方格纸中的就是全等图形.
下面,我们看看图形的运动对全等图形有何影响?
活动 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任意画一个多边形,先将这个多边形沿某一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与原图形无重叠);再将原多边形绕形外一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与原图形无重叠);然后将原图形沿形外某格线对称;最后将这些图形剪下来,将其叠合.你能发现什么?通过这个活动过程,说明了什么问题?
发现叠合时,几个图形能完全重合.
说明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的图形运动,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形状和大小却没有改变,图形运动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反过来,也就是说,两个全等的图形经过图形运动一定能重合.
我们学习了相似多边形,由刚才的活动,请你说说什么是全等多边形?什么是全等多边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你认为全等多边形有何特征?
全等多边形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
如图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全等,可记为四边形ABCD≌四边形EFGH,请指出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
实际上,满足这一特征的两个多边形全等.
全等多边形的识别方法:如果两个多边形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全等.
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所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全等.
如△ABC与△EFG全等,可记为△ABC≌△EFG.
例 1 如图2,已知将△ABC绕其顶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20°后得到△ADE.
(1)△ABC与△ADE的关系如何?
(2)求∠BAD的度数.
分析:将△ABC绕其顶点A旋转得到△ADE,故△ADE是由△ABC旋转得到的,若将△ADE逆时针方向旋转20°,则能与△ABC重合,所以△ABC与△ADE是全等的.
由学生自主思考、分析解答.
探索:请同学们将两张纸叠起来,剪下两个全等三角形,然后将叠合的两个三角形纸片放在桌面上,从平移、旋转、对称几个方面进行摆放,看看两个三角形有一些怎样的特殊位置关系?并画出这些位置关系的代表性图形.
请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交流.(下面是部分代表性结论)
例2 如图3,已知△ABC≌△DEF,∠A=30°,∠B=50°,BF=2,求∠DFE的度数和EC的长.
分析:由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ACB,再由△ABC≌△DEF,知△ABC和△DEF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从而求出∠DFE的度数和EC的长.
解:因为∠ACB=180°-∠A-∠B
=180°-30°-50°=100°,
又因为△ABC≌△DEF,
所以∠DFE=∠ACB=100°,
EF=BC,
所以 EC=EF-CF=BC-CF=BF=2,
即∠DFE的度数为100°,EC的长为2.
(三)小结
(1)全等图形、全等多边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2)全等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四)作业
教材第87页习题第1、2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