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水产科技与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的水产科技和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苏州市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张伟明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强调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特别强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苏州渔业历史悠久,境内湖泊罗列,河港交叉,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美称。自古以“范蠡养鱼致富而自豪”。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进步,渔业事业不断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事业更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如何发展才能使苏州地区水产养殖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成为在国际竞争中为一个成熟的优势产业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苏州渔业形势分析

以2003年为例,苏州市渔业各级主管部门紧紧围绕渔业结构调整、渔民增收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了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和市场疏导,克服了气候异常、水产品价格低迷、“非典”影响等不利因素,渔业生产形势总体好于2002年,呈稳步健康发展态势,出现了“三增”的可喜局面。即养殖产量增、生产效益增、渔农民收入增。全市养殖总产量25.1万吨,同比增1.03万吨,增长4.28%;实现产值38.71亿元,同比增7.1亿元,增长22.3%;13万渔业劳动力人均增收2910元,农民来自渔业的收入人均增收150元以

上。我市的渔业生产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特色区域布局进一步显现。一是着力建设“沿江”、“沿湖”渔业特色产业,充分发挥靠江傍湖的资源优势。初步建成了以河蟹、青虾、罗氏沼虾、鳜鱼为主的渔业经济圈。二是培育专业生产区域。如专业化、规模化养殖面积已占全市养殖面积65%以上,形成了如太仓的后桥、常熟的东张等扣蟹培育基地;昆山的石牌、巴城,常熟的辛庄、吴江的金家坝、同里,东太湖吴中的横泾等青虾养殖基地;吴江的鳜鱼及鳜鱼饵料鱼鲮鱼的养殖基地;相城的阳澄湖、湘城、吴中区东山横泾和吴江苑坪的河蟹养殖基地。三是培育主导产品生产区域。如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河蟹、鳜鱼的养殖面积达70.3万亩,产值达21.1亿元,占养殖总产值的49.2%。

2、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科技兴渔成效显著。一是加大先进高效技术的推广力度。二是积极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提高渔农民素质。三是积极开展新品、新技术的引进及示范工作。

3、水产品质量建设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从组织管理、环境治理及资金投入上做了大量工作。二是还专门成立了水产协会及阳澄湖蟹业协会,积极探索运行机制,提高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力度加大。通过在各地开展的推养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水产品在全国的占有份额。

5、水产品加工出现好的苗头。太仓建立了一个淡水鱼加工企业,带动了周边的养殖农户的发展。

二、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综上我市水产养殖所取得很大的成绩的同时,从水产养殖发展现状看,一些突出问题还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为:一是一些地方忽视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区域的差异,盲目进行养殖结构调整。造成市场失衡,产销发展不同步,水产品供求矛盾突出,渔民收益下降。二是渔业水域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一些地区为了短期经济效益,不顾环境容量,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放养密度,造成水产养殖病害频发,渔民经济损失加大。三是水产养殖多为分散的家庭经营为主,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差,养殖凭经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四是养殖生产中不按要求使用饲料、渔药等现象普遍。五是渔业产业化组织程度还较低。六是对水产科技推广投入还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创新、引进、推广示范等方面的深度不够。

从突出的问题来剖析,我们在水产养殖生产上往往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的表现主要在于:①在养殖品种方面,目前,水产养殖无论是面对国内市场,还是跻身于国际水产品贸易,无论从适应国内水产品市场的需求、促进农民增收,还是参和国际水产品市场竞争,都需要加快养殖结构调整步伐。但是面对养殖病害,市场供求失衡等一系列问题,养殖业的反应是不断地更换品种,试图靠新品种、多品种规避市场风险、病害风险,规避所面临的一切问题。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使水产养殖业一直徘徊在一个发展水平上,既没有进一步发掘出一个新的成熟的品种,也没有做大一个新的成熟的产业,进而就没有一个新的成熟的市场。②在养殖饲料营养方面,水产养殖饲料的革命仍遥遥无期。我市在水产养殖饲料的利用方面和全国的水产养殖行业一样,仍旧是传统的方式。③在经营形式上,虽然水产养殖发展市场化较彻底,但是以家庭承包方式为市场主体经营的前提下,只是逐步走向了水面多、高成本、低效率的小农经

济,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组织化水平较低,并成为制约养殖产品竞争力提高的瓶颈。④在养殖种质品质的选育提高上,在水产养殖中往往非常重视当年的养殖的产量和效果,而忽视了有些可以人工育苗大量繁殖的种类,则由于多代近亲交配,忽视选种,造成种质资源紊乱越来越严重,许多优良性状急剧退化。

三、促进水产科技和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思考

苏州市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水域污染不可避免,水、土地等资源供求矛盾突出,人和自然的关系趋向紧张,并逐步成为制约我市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渔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以下几个方面应重视的。

㈠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水产养殖平稳,持续地发展

目前,苏州的渔业经济发展和全国一样,正处于从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水产养殖发展,是促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保证水产养殖持续发展的前提。一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保护广大渔农民发展水产养殖的积极性的根本利益,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不同水产品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二是牢固树立人和自然和谐的发展观。对自然水域滩涂不能只索取不投入、只利用不保护,发展水产养殖要充分考虑养殖环境的承载能力,要将养殖发展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损失纳入渔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建立水产养殖和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确定合理的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力求做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和谐统一,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是坚持集中优势发展的观念。根据自身优势,确定重点养殖品种,改变追求新奇特、多样化、小而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