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九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试卷答案

合集下载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恣.睢(zī)冠.冕(guān)摇曳.(yè)自吹自擂.(léi)B.恪.守(gè)归省.(xǐng)惊骇.(hài)锲.而不舍(qiè)C.勾.当(gōu)顷.刻(qǐng)侥.幸(jiăo)根深蒂.固(dì)D.中.伤(zhòng)停滞.(zhì)诓.骗(kuāng)强聒.不舍(guō)2.(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3.(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火灾猛于虎”,因此人们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B.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D.书信承载着信息,但又绝不止于信息,还蕴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4.(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人们期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A.②⑥④③①⑤B.②⑤①⑥④③C.④③⑥①②⑤D.④⑥②⑤③①5.(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诗歌﹣﹣艾青﹣﹣诗人B.《智取生辰纲》﹣﹣小说﹣﹣施耐庵﹣﹣清代小说家C.《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契诃夫﹣﹣俄国作家D.《岳阳楼记》﹣﹣记﹣﹣范仲淹﹣﹣北宋文学家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8分)6.(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在横线上里。

2018年-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一)

2018年-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一)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2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12页)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卷(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即可。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 ,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秋草独寻人去后,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④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 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⑧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写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与尾联。

(4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幕色尚未四合,雾霭也未曾上来,b ān 驳的树影被斜阳拉得老长,脚下的影子交叉树影中,有时候竟难以分辩。

小草花满地都是,晚风中,馨香阵阵飘来。

微不足道的小草花,经历了多少默默无闻的岁月才悄然绽放,此刻它们正在欢快地舞蹈。

门外的树,绿油油的,和往常一样,树下是携伴而行的老人。

孩童的笑声从老人身后 ① ,老人们立即笑开了眉眼。

这银铃般的笑声, ② 在空气中,也投射到老人们的心里。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雾霭.( ) b ān 驳( ) 携.伴而行(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飘散”“飘来”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2分)(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018-2019第一学期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2018-2019第一学期初三语文参考答案

昌平区2018 - 2019学年第一学期初三年级期末质量抽测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15分)1.(1)答案:C(2分)(2)答案:D(2分)2.(1)答案:B(2分)(2)答案示例:虽然胡同没落了,(1分)但是胡同文化还在延续和发展。

(1分)3.(2分)答案示例一:我选择第一幅,“修身”是说北京人将提高自身的修养,当作一种完善自我的追求;(1分)“积德”是说北京人注重道德品行的教育,表明了人们对自我精神的执着追求。

(1分)答案示例二:我选择第二幅,“忠厚”是说北京人将忠实厚道视为做人的根本,也希望树立好的家教与门风;(1分)“诗书发异香”是说北京人注重通过读书来提高文化修养,表明了人们对自我精神的执着追求。

(1分)4.(1)答案:老舍(舒庆春)(1分)(2)答案:C (2分)(3)(2分)答案示例:我喜欢吃豌豆黄。

一口下去,细腻绵软的豌豆黄,就像一个淘气的娃娃,滑溜溜钻到了嗓子眼儿,却在口鼻中都留下了香香甜甜的味道,久久挥之不去。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一)古诗文默写(共4分)5.答案:到乡翻似烂柯人(1分)6.答案:不知天上宫阙(1分)7.答案: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2分)(二)古诗阅读(共6分)8.答案:C (2分)9.(2分)答案要点:这两句引用吕尚得遇文王,伊尹受聘商汤两个故事,(1分)表现诗人对自己从政仍有期待,仍怀信心,希望再次被重用的情感。

(1分)10.(2分)答案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十二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归园田居》)(三)文言文阅读(共6分)11.答案:C (2分)12.答案:乙(2分)13.(2分)答案示例一:大王,您不该杀烛邹,对于君王,一个忠心的臣子远比一只供玩乐的鸟更重要。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九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考时12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2分)(1)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2)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4)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5)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7)溪云初起日沉阁,。

(咸阳城东楼《许浑》)(8)《岳阳楼记》中反映范仲淹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的代表作。

B.《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是鲁迅的作品,选自《朝花夕拾》。

C.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借代是很常见的手法,例如“千里共婵娟”中“婵娟”代指“月亮”,“留取丹心照汗青”中“汗青”代指“史册”。

D.“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的常用词语。

表示升官之意,常用“左迁”一词。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6分)记忆对于人类,是一种kuì()赠。

心胸宽广的人,用它来甲(A.记录 B.抒写)人生的美好,借此慰藉.()自己;狭隘计较的人,用它来埋怨人间的仇恨,以此惩罚自己。

记忆的真谛就在于记住美好的,忘记丑恶的;在于宽恕与忘却,宽恕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和事,忘记那些不值得铭记的东西。

生活的垃圾尚且需要我们及时清理,情感与心情的垃圾更无需乙(A.墨守成规B.抱残守缺)。

归根结底,记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

心若明朗,生活处处皆暖阳。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kuì()赠慰藉.()(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8-201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欲说还休,__________!(XXX《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②树绕村庄,__________?(XXX《行香子》)③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

(XXX《醉翁亭记》)④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XXX《行路难(其一)》]⑤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

(XXX《水调歌头》)⑥__________,XXX一雁声。

(XXX《月夜忆舍弟)(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XXX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XXX《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这样纯粹的声音,这样仿佛溅着绿魂的声音!它朴素的本质,让我感到一种生活的快意与灵魂的悸动。

循着鸟鸣声,我来到空荡无人的后花园。

后花园以竹篱为墙,墙身挟以盛开招展的牵牛花,正经古雅的宫粉茶花,悠香挺拔的寿星桃,以及各类错综复杂的荆棘藤蔓、蒿芒杂树。

花园之中,有蔬菜摇XXX,,有春风吹动泥土发出的细碎“琴声”。

在“琴声”里,我能抓捏出年迈的母亲精心打理过的岁月。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纯粹(____)悸动(____)摇yè(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

(3)“空荡无人”中“荡”的意思是(____)A.闲逛B.洗涤C.摇动D.广阔空旷(4)仿照前面的句子,在文中的横线处再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用课外阅读积聚的知识,完成小题。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39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竹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5.,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古诗理解(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

(2分)的一项是(2分)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A.“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0题(8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一项(3分)10.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18-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答案

18-19学年上学期九年级语文答案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慧”改为“惠”;“付”改为“负” 2.zhào ruǐ3.D 4.B 5.C6.光明;爱国;示例:冰心《繁星》《春水》,我感受到作者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集1分,阅读体验1分)7.(1)佳木秀而繁阴(2)山雨欲来风满楼(3)日暮乡关何处是(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A.病树前头万木春 B.千里共婵娟 C.不以物喜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1) 凭(借)意志智慧,扬起风帆驶向彼岸(胜利)(2)表明国家事与我们学生也息息相关(1分),表达立足眼前、努力学习、奉献祖国的决心与愿望(1分)(3)示例:拍一套襄阳风俗集:利用假日开展襄阳风俗随手拍活动办一次襄阳文物展:收集或自带相关的襄阳文物或图片(4)结论:近年来,社区便民配套设施逐年增加,社区不文明行为逐年递减。

(意对即可)三、阅读与欣赏(一)古诗词赏析9.D 10.照应诗题沉痛凄凉(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1.①以……为耻,对……感到羞耻②来12.D13.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以此称王。

14.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15.民本思想,(民为贵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三)记叙文阅读16.A.抱怨B.窥破C.托付 (3分)17.①父亲为村庄通电,点亮整个村庄;②已不再是电工的父亲依然帮村民免费维修电路;③父亲用手电筒为游子照亮回家的路/父亲为外出打工的乡亲照料他们的房屋。

(3分)18.示例:大约像是一双双孩子的眼睛,他不允许它们看不到光明。

(修辞1分,点题1分)19.A20.都采用了想象的手法,本文结尾采用想象的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温馨的画面,写出父亲用一把把象征信任的钥匙,为游子开启漂泊他乡的心,突出父亲的善良与热心。

链接材料从看先生的照相,想象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抒发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

(完整word版)2018-2019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完整word版)2018-2019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答卷作答。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1——5题每题3分,第6题8分,共2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 .冠.冕(gu ǎn) 凝.望(n ín) 日星隐曜.(y ào) 抽丝剥茧.(ji ǎn)B .积攒.(zh ǎn) 濡.养(r ú) 山肴野蔌.(s ù) 锲.而不舍(q ì)C .麾.下(hu ī) 谪.守(zh é) 李代桃僵.(ji āng) 觥.筹交错(g ōng)D .矗.立(zh ù) 阴翳.(y ì) 琼.楼玉宇(qi óng) 伛偻.提携(l ǚ)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亵读 劫掠 言不及义 疲惫不堪B .贸然 广袤 形消骨立 不知所错C .腐烂 聘婷 扭捏作态 金戈铁马D .宽宥 汲取 附庸风雅 自吹自擂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这本清末民初的线装书,每页有一幅木版插图,和所选的绝句相得益彰....。

B .在龙门石窟文物艺术珍品的倒卖中,他是丰功伟绩....的操盘手。

C .这些民居,有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有的是木质的楼阁,有的点缀着亭榭……美观而宜居。

D .40年前恢复高考之初,上衣口袋插一支钢笔就是流行的时尚,手表、皮鞋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4.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写的是元宵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写的是重阳节。

B .十二生肖中,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亥为狗。

C .“高朋满座”“不吝赐教”“敬请惠顾”“欢迎光临”等词都向对方表达了恭敬之心。

D .在传统文化中,人们常用谐音来表达一些对吉祥如意的祝愿,比如画着梅花和喜鹊,人们就称为“喜上眉梢”,蝠来借指“福来”,葫芦借指“福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检测试卷
语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B (3分)
2. A (3分)
3. D (3分)
4. A(3分)
5.名句默写,1空1分,有错字或别字,此空不得分。

(1)月是故乡明(1分)
(2)相见时难别亦难(1分)
(3)直挂云帆济沧海(1分)
(4)千里共婵娟(1分)
(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2分)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分)
6.示例一: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滥杀无辜,把他赶走(2分),悟空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宝象国遇困,猪八戒用激将法将悟空请回(2分)。

示例二:六耳猕猴假扮悟空夺了唐僧行李,抢占花果山。

(2分)沙僧去讨要行李,不敌假猴王,去珞珈山找观音帮忙,悟空得知此事,与之返回花果山,大战六耳猕猴。

(2分)
示例一:宋江是一个仗义疏财、济弱扶贫、孝亲敬友的侠义之人,因此他结交了很多忠义之士,最终成为梁山泊领袖;但同时他又因愚忠思想,对朝廷仍抱有幻想,为此葬送了很多梁山好汉的性命。

“义”使他倾向革命,不满现实;“忠”又使他瞻前顾后,优柔寡断,这种双重性格,不仅造成了他个人的悲剧,也造成了起义军的悲剧。

示例二: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虔诚取经的人。

他不被金钱、名利、美女所诱惑,不辞辛苦,不畏艰险,意志坚强,信念执着。

因此,在取经的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克服,并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

7.(1)读史•朝代兴衰,引导读者阅读历史类作品,了解古今的朝代兴衰。

(3分)
(2)如果你久违了书籍,请你用几分钟时间打开一本书,用几分钟时间读几行字,你会有一种久违的感受,有一中别样的体验,请打开一页书吧。

(3分)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3题。

(14分)
拾荒
万吉星
9.为救弃婴,倾其所有(1分)捐建学校,拾荒依旧(1分)
10.示例:这笔钱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

(3分)
11.示例一:动作描写(1分)。

通过对拿钱的一系列动作的描绘(答成“运用动词咬、撕揭”也可)(1分),对这笔钱的不舍,王婆婆的善良仁爱(2分,答到两点即可)。

细节描写(1分)。

对存钱位置的描述(1分),表现了王婆婆这笔钱来之不易(1分)和对钱的珍视(1)。

(也可答“动作细节”,1分;“咬牙”“颤抖”,1分;表现王婆婆的决心和不舍,2分,每点1分)。

比喻(1分)。

将揭开包裹钱的小袋子的
过程比做“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1分),表现了王婆婆对这笔钱的珍视。

(2分)12. 详细描绘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拾弃婴的过程(1分),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良(1分);最后一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

(1分)
13.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或:“正确的金钱观”、“纯真”);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

(12分)
《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
江德斌
14.《朗读者》的成功是人文精神的回归(3分)
15.对比论证,(1分)将《朗读者》与其他电视台读书节目相比较,强调“《朗读者》贴地气”,“触动观众同理心”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2分)
16.部分人希望在忙碌繁琐的生活里,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回归人文精神。

(意近即可)(3分)
17. C(3分)
三、古诗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18~21题。

(10分)
18.(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命名(本题2分。

每小题1分)
19.既得斯泉 / 于山谷之间(本题2分)
20.(1)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2)于是每天和滁州的人(一道)抬头观看山景,低头倾听泉水声。

(本题4分。

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21.与民共乐(本题2分,如答成“与民同乐”得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2~23题。

(4分)
22、示例: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23、“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或此三字表明作者态度,不消极气馁,要抖擞精神,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


四、作文(50分)
24.参考2018年河南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