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全册可编辑第1课时认识负数教材P2—4例1、例2及“做一做。
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能正确地读写负数,知道既不是正研究目标数也不是负数,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重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研究重难点难点:对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理解。
小提示及导学流程笔记为了表示【前置性研究】(1)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倒扣5两种相反意义的分,平局记分。
将每次的分数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在计分表上。
量,如零次数上温度和得分甲零下温乙度、收入(2)听信息,独立思考,选择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介与支出的表示出来。
等,需求①甲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用两种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
数。
一种③XXX爸爸经商,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是我们以【自力自主学】前学过的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数,如3、自学例1,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并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500、城市4.7,这些数是正最高气温℃数;另外一最低气温℃2、自学例2,斟酌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上面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种是在这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些数的前3、认识正、负数。
面添上负在2000.00的前面写上“+”表示存入2000元,也可以省略“+”不写;在500.00的前面添上“-”,“-500.00”表示支出500元。
号“-”的数,如-3、4、负数该怎么读呢?试着读一读:-500、-4.7等,这些数是负数。
精品研究内容可编辑-3读作:-0.71读作:-10%读作:5、进一步认识“”。
(1)观察温度计,交流温度计上的正负数与表示的实际意义。
想一想:摄氏度是不是表示什么温度也没有?“”是正数,还是负数呢?4、数的重新分类。
数可以分红正数、和。
5、负数的历史。
阅读教材P4的“你晓得吗?”,谈谈负数的睁开进程及故国在负数睁开史上所做出的卓着贡献。
【合作互助学】小组研讨:(1)在数学上是怎样区分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呢?(2)负数的前面有“-”号,正数的前面也一定有“+”号,这句话对吗?【展示指导学】交流解惑:(1)某天丹江口市的最高气温是10℃,最低气温是-1℃,此日的温度相差多少摄氏度?(2)海拔高度为-30米,其中的“海拔高度”是以什么为标准?(3)是正数还是负数?(4)甲冷库的温度为-8℃,乙冷库的温度为-5℃,哪个冷库的温度高一些?【评价提升学】1、我会填空。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数学导学案:六年级下册导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巩固下册数学知识点。
2. 帮助学生提前预习,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导学内容:1. 分数- 了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 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化简。
- 进行分数的换算,如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换等。
2. 百分数-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 学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相互转化。
- 掌握百分数的四则运算:百分数之间的加减乘除运算。
3. 平均数-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 学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4. 简单方程- 了解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意义。
- 学会解一元一次方程。
- 进行简单方程的应用。
导学步骤:1. 让学生回顾上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四则运算、几何图形、小数、图表等内容,对这些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2. 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使用教材中提供的示例,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 教师利用白板或屏幕分享分数的四则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学生可以尝试利用分数具体的意义进行计算,并进行口算练习。
4. 学生通过看教材和课外资料,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和意义,并学会如何进行百分数的计算。
5. 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进行反复练习。
6. 学生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了解简单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的方法,并进行练习和应用。
7.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作为下节课的铺垫。
导学反思:通过导学活动,学生回顾和巩固了下册数学的知识点,并提前预习了下节课的内容。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的方式,加深了对分数、百分数、平均数和简单方程的理解。
此外,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建议教师在导学活动后,设计一定的巩固练习和提高拓展的任务,以便学生在课下能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负数的认识导学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课负数的认识导学案【第1篇】《认识负数》一课是苏教版第九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负数”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负数。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与学生生活素材密切相关的数学情境,让他们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力求做到“动静结合,张驰有序”:教学片段: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1)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
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
足球比赛转学情况帐目结算上半场四年级三月份下半场五年级四月份(2)汇报:第一种:用文字表示第二种:用笑脸图、哭脸图表示师:你的符号你明白,我的我明白,数学语言是要交流的,怎么办?生:要统一。
第三种:用+2、-2表示师:和数学家表达的一样,这种表达有什么好处?生:简明、清楚(3)认识正、负数。
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2怎么读?生:读加二。
师导读:正二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生:负二(4)读上面各数,并板书在黑板上。
师:加号和减号和过去的意义不同,加号叫做正号,减号叫做负号。
抢读。
-100、+6.8、-1.8、36(同时贴于黑板相应位置)师:为了简写可写36。
如果去掉正号,这些数你们熟悉吗?是我们过去学的数。
负数前的负号可以去掉吗?2、介绍负数的历史师介绍负数历史。
听完介绍后你有什么感受?3、正数、负数、0 (1)四个城市气温图:哈尔滨:-15~3℃北京:-5~5℃上海:0~8℃海口:12~20℃有负数吗?读出来。
北京-5℃和5℃一样吗?零上的温度用什么表示?零下的温度用什么表示?0呢?师:0正好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2)温度计。
(教具:表示水银的位置可挪动)师:每格代表1℃,请生拔出5℃。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康二城镇六年级下册数学导教2015年月日案预习内容:认识正号和负号(课本第2页例1)知一、认识计量温度的单位识“℃”是计量温度所用的单位符号,读作摄氏度。
梳认识正号“+”和负号“-”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①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往常理在数字前加“-”(负号),比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②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比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
正号一般状况下可省略不写,+3℃往常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检理解图中各数的含义。
测北京:-4℃表示零下摄氏度;-12℃表示。
评哈尔滨:-19℃表示;-27℃表示。
价上海:4℃表示零上4摄氏度;1℃表示。
武汉:2℃表示;-3℃表示。
长沙:3℃表示;0℃表示。
海口:23℃表示;20℃表示。
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零下温度用“”表示,零知识上温度用“”表示或省略不写。
概括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康二城镇六年级下册数学导教案2015年月日预习内容:正负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课本第3页例2)知理解图意。
识这是一张存折明细的表示图。
梳(1)表示2012年1月5日存入2000元;理(2)-表示2012年1月16日支出500元;(3)-表示2012年2月18日132元;(4)表示。
重点提示:(1)用“-”表示支出,用“+”表示存入。
(2)支出钱数前用“-”,存入钱数前用“+”表示,“+”一般省略不写。
(3)存入的钱数和支出的钱数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三、正负数的含义正数:从前学过的3、500、、3等,这些数是正数;8负数:在这些数的前方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3等,8这些数是负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检以下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测—39+3—0—4+457评55价正数:负数:知识概括和读写法(课本第3页例2)知负数、正数的读写方法识(1)负数的读法:先读“负”,再读数。
人教版数学(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课时四 有理数的乘除法导学案

第四课时有理数的乘除法有理数的乘法(1)1.一个有理数与其相反数的积()A.符号必定为正B.符号必定为负C.一定不大于零D.一定不小于零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B.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为1C.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同号D.1和-1互为负倒数3.已知两个有理数a,b,如果ab<0,且a+b<0,那么()A.a>0,b>0B.a<0,b>0C.a,b 异号D.a,b 异号,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4.32-的倒数的相反数是.5.(1)5×(-4)=;(2)(-6)×4=;(3)(-7)×(-1)=;(4)(-5)×0=;(5)=-⨯)23(94;(6))32()61(-⨯-=;(7)(-3)×31(-=.(8)=-⨯)8.0(2.1.6.(1)-7的倒数是,它的相反数是,它的绝对值是;(2)522-的倒数是,-2.5的倒数是;(3)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有理数是.5.计算:(1)32(109(45)2(-⨯-⨯⨯-(2)(-6)×5×72)67(⨯-(3)(-4)×7×(-1)×(-0.25)(4)41)23(158245(⨯-⨯⨯-有理数的乘法(2)1.若ab b a ,2,5-==>0,则=+b a .2.计算:(1))5(252449-⨯(2)125)5.2()2.7()8(⨯-⨯-⨯-(3)6.190)1.8(8.7-⨯⨯-⨯-(4))251(4)5(25.0-⨯⨯-⨯--(5))8141121()8(+-⨯-(6))48(6143361121(-⨯-+--(7)543()411(-⨯-(8)34.075)13(317234.03213⨯--⨯+⨯-⨯-3.已知,032=-++y x 求xy y x 435212+--的值.4.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1,求m cd b a 2009)(-+的值.有理数的除法(1)1、填空:(1)=÷-9)27(;(2)103()259(-÷-=;(3)=-÷)9(1;(4)=-÷)7(0;(5)=-÷)1(34;(6)=÷-4325.0.2.化简下列分数:(1)216-(2)4812-(3)654--(4)3.09--3.计算:(1)4)11312(÷-(2)511()2()24(-÷-÷-(3))3.0(45)75.0(-÷÷-(4))11()31()33.0(-÷-÷-有理数的除法(2)1.如果b a ÷()0≠b 的商是负数,那么()A.b a ,异号B.b a ,同为正数C.b a ,同为负数D.b a ,同号2.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若b a ,异号,则b a ⋅<0,ba<0 B.若b a ,同号,则b a ⋅>0,ba >0C.bab a b a -=-=- D.bab a -=--3.计算:(1)41(855.2-⨯÷-(2))24(9441227-÷⨯÷-(3)3411(213()53(÷-÷-⨯-(4)221(214⨯-÷⨯-(5)7412(54721(5÷-⨯⨯-÷-(6)213443811-⨯⨯÷-(1))2(66-÷+-(2))12(60)4()3(-÷--⨯-(3))6(61(51-⨯-÷+-(4)101411)2131(÷÷-(5))425(327261(-÷+-(6)]51)31(71[1051---÷(7)313(24(5)864+-⨯÷-(8)411(113)2131(215-÷⨯-⨯-1.对整数10,6,3,2-(每个数只用一次)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运算结果等于24,运算式可以是、、.2.已知a <0,且1a <,那么11--a a 的值是()A.等于1B.小于零C.等于1- D.大于零3.若实数y x ,满足0≠xy ,则yy x xm +=的最大值是.4.计算:251522-+⨯-5.已知03=++-y x y ,求xyyx -的值.6.若0,0≠≠b a ,≠c 0,求bba a+c c +的可能取值.课后巩固四1.实数b 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0a b +> B.0a b -> C.0a b ⋅> D.0a b>2.若0≠a ,求aa 的值.3.有两个数-4和+6,它们相反数的和除以它们倒数的和的值为多少?4.一天,小红与小丽利用温差测量山的高度,小红在山顶测得温度是4-℃,小丽此时在山脚测得温度是6℃.已知该地区高度每增加100米,气温大约降低8.0℃,这个山峰的高度大约是多少米?5.计算(1))12()9()15(8---+---(2))1()2.3(7)56(-+----(3)21)41(6132-----(4))2.4(3112)527(3211(------(5)41()52[()3(-÷-÷-(6)3411(213()53(÷-÷-⨯-(7))5(910(101(212(-÷-÷-⨯-(8)74)431()1651()56(⨯-÷-⨯-。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好奇心和求知欲减弱,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所降低。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公式和定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
(1)课堂氛围沉闷。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缺乏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紧张,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题海战术。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大量做题,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
(2)缺乏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1)概念讲解不够清晰。
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可能没有结合实际例子,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2)缺乏概念辨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辨析,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具体措施包括:- 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对应。
- 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第一节: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在学习数学方面,提升学习效率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下册数学知识,以下是一些提升学习效率的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在开始学习之前,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
可以将学习内容按照章节和难度进行分类,然后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任务。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习有条不紊,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 多做练习:数学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科。
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点并提高解题能力。
因此,建议同学们多做相关练习题,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的解题技巧。
3. 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基础知识没有打牢固,那么在学习更高级的知识点时就会事倍功半。
因此,同学们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查漏补缺的方式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二节:解题技巧的培养除了提升学习效率,培养解题技巧也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下面是一些培养解题技巧的方法:1. 理清思路:在解题之前,要先理清思路,明确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可以通过画图、列式等方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题思路。
2. 多角度思考:在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多角度思考。
有时候问题的解法并不是唯一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因此,要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不断尝试新的解题方法。
3. 注意题目要求:在解题时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问题的难点和重点。
只有理解了问题的要求,才能够更好地解答问题并得到正确的结果。
第三节:合理利用学习资源除了以上的方法外,合理利用学习资源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合理利用学习资源的建议:1. 利用教科书和学习资料:教科书是学习的主要工具之一,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教科书上的知识点,并结合学习资料进行巩固和拓展。
2. 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
老师会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而同学间也可以相互讨论,一起解决难题。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材第81页1--2题、做一做,练习十六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
2、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3、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含义。
教学难点: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许多方便。
2、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3、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如】①a乘4.5应该写作4.5a;②s乘h应该写作sh;③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4、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公式:长方体体积公式:正方体体积公式: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第【2】篇〗《式与方程》教案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1、72页。
教学目标:1.经历回顾和整理式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会列方程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经历回顾和整理式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感受式与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时间:40分钟具体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动物朋友,想认识它吗?(生:想)一起喊出它的名字(青蛙)师:小青蛙给大家带来了它的歌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现在呀!屏幕上跳出了一群青蛙,能很快数出青蛙的只数吗?(注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时青蛙的只数该怎么表示呢?生:可以用字母n表示青蛙的只数可以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师:谁能够选一个你喜欢的字母编一句歌谣送给他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认识负数第2课时用数轴表示正负数编写人贾经蓉(2)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
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探究二: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4 、1 、-2 、2.5、 -0.5 、1.5【合作互助学】1、小组讨论:(1)数轴上数的大小排列有什么规律?进行比较:-4与-2的大小。
(2)比较负数大小时应注意什么?2、全班交流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结论:负数都比0 ,正数都比0 ,负数都比正数 。
【评价提升学】1、我会填空。
(1)在一条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从 到 的顺序。
(2)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也就是负数都比0 ,而正数比0 。
负数都比正数 。
(3)比大小。
-8( )0.8 -6( )60( )-3 -81( )-912、我会判断。
(对划“”√,错划“×”) (1)在0和-1之间没有负数。
( )(2)-9>-10。
( )(3)-6.5在-5和-6之间。
( )3、我会连线。
(将字母与对应的数字连线)5、应用拓展(1)动手实践题:记录小组同学的身高和体重,以平均身高体重为标准记为0m 或(0kg )。
超过的记为正数,不足的记为负数,然后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某商店1 月份营业额为100 万元,2 月份营业额为130 万元,比1 月份增长( )%。
3月份营业额为90万元,比1月份减少( )%,称为负增长,也可以记为增长-10%。
4 月份营业额为95 万元,比、 和 ,像这样的直线我们叫数轴。
笔记二: 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 到 的顺序。
第3课时负数练习编写人贾经蓉2、我会判断。
(对划“”√,错划“×”)(1)小明不小心感冒了,高烧-38℃。
(2)如果把向东行5米记做+5米,那么向西行8米,可记做+8米。
(3)一个数不是正数,那么它一定是负数。
(4)在8.2、-4、0、6、-27中,负数有3个。
3、我会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选填在括号里)(1)在数轴上,0左边的数是()。
A、正数B、负数C、0(2)冬季哈尔滨的气温可能是()。
A、28℃B、15℃C、-20℃(3)甲地海拔高度-300米,乙地海拔高度1200米,两地之间相差()米。
A、1500B、900C、无法确定(4)一潜水艇所在高度为-30米,一条鲨鱼在基上方10处,鲨鱼所在高度为()。
A、-40米B、20米C、-20米(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标准的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A、155B、150C、145D、1604、先在数轴上表示下面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我会应用。
(1)下表是小海家7月份1—3日家庭收支情况,请用学过的正负数知识补充完整。
日期摘要支出(元)余额(元)上月结余1800元——+18007月1日交水电费100元-1007月2日领到加班补助200元7月3日买米面花费150元(2)五年级三个班进行数学知识竞赛,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不答得0分。
比赛开始不一会,得分就拉开了差距,一班、第二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折扣问题编写人贾经蓉2、(1)打完折后,每种面包多少元?(2)晚8:00后,玲玲拿了3元钱去买面包,她可以怎样买?3、少年服饰专卖店换季促销,每件半袖原价50元,现在八折销售。
小林买了三件,一共花了多少钱?4、这个玩具原价多少钱?5、比比看谁能争当理财小能手。
(1)有两家商店卖同款“米奇书包”,却打着不同的招牌:A 店八折,B店九折。
如果是你,会上哪家店买?为什么?(2)两家店同款“米奇书包”的原价A店:100元;B店:80元,再次选择,你会怎么选?第二单元百分数第2课时成数编写人贾经蓉6、某汽车公司一月份出口汽车 1.3 万辆,二月份比一月份增长3 成。
二月份出口汽车多少万辆?第二单元百分数第3课时税率编写人贾经蓉学习内容教材P10例3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纳税的知识。
2、联系百分数的意义,掌握求应纳税额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掌握求应纳税额的方法;理解“生活即数学”的思想。
导学流程小提示及笔记【前置性学习】了解你日常生活遇到或听说的纳税知识?【独立自主学】学习纳税、应纳税额和税率。
l、创设情境,自学课本P10页内容,了解纳税的意义。
1、什么是应纳税额?什么是税率?自学P10相关内容后回答。
【合作互助学】超过部分是500元——2000元的10%超过部分是2001元——5000元的15%……李明的妈妈月收入1800元,爸爸月收入25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第二单元百分数第4课时利率编写人贾经蓉学习内容教材P11例4学习目标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学习重难点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利用计算公式准确进行利息计算。
导学流程小提示及笔记【独立自主学】1、请阅读课本P11页内容,小组讨论交流,说说储蓄的意义。
2、认识本金、利息、利率。
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请阅读课本P11后回答。
3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
2012 年7 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表:你知道怎样计算利息吗?利息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合作互助学】利息的计算:1、创设情景:出示例4,并对照现行人民币存款利率表,计算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2、阅读与分析:到期后取回的钱包括和。
3、列式解答:【展示引导学】对比小明和小丽的解法,你更喜欢谁的解法?你能讲解这两种解法吗?【评价提升学】1、2012 年8 月,张爷爷把儿子寄来的8000 元钱存入银行,存期为5 年,年利率为4.75 %。
到期支取时,张爷爷可得到多少利息?到期时张爷爷一共能取回多少钱?2、下面是张叔叔到银行存款时填写的存款凭证。
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①认真观察这张存款凭证。
我看明白了:本金是,利率是,时间是。
②我能独立解答问题。
3、妈妈存入银行10000元,年利率是3.00%,到期后可获得利息600元,请你算算,妈妈存入的是几年期存款?第二单元百分数第5课时解决问题编写人贾经蓉学习内容教材P12页例5学习目标联系百分数的意义,知道不同形式的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能正确比较哪种折扣更优惠;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导学流程小提示及笔记【独立自主学习】1、九折就是十分之_______,写成百分数就是_______,表示现在的价钱是原价的_____。
2、“八五折”是什么意思?3、打对折是什么意思?4、爸爸给航航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2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合作互助学】例5、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 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 元减50 元”的方式销售。
妈妈要买一条标价第二单元百分数第1课时圆柱的认识编写人张燕华第2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编写人张燕华第3课时“圆柱的表面积”练习编写人张燕华1、分析练习五第7题:求黑布的面积就是求()的()面积和()面积。
列式计算:求红布的面积就是求()的面积列式:2、第8题,求花布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面积。
列式计算:求黄布的面积就是求圆柱的()面积;列式:3、第11题,求刷油漆的面积就是上面长方体的表面积加上下面圆柱的侧面积,再减去重叠部分的面积。
列式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重叠部分的面积=油漆的面积=4、第12题,提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所以:圆柱的高=列式计算:5、第13题,看图观察,这根木料截成4段,它的()面积没变。
增加了()个底面的面积。
表面积比原木料增加部分就是()个底面的面积。
6、第14题,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说明,它的()和()相等。
如果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d,那么它的高就是()。
所以它的底面直径和高的比是() :()。
【合作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的问题与哪些面积有关?(填A、B、C、D)A求底面积 B求侧面积C求1个底面积与侧面积 D求表面积(1)圆形水池的占地面积。
()(2)做一节烟囱所需铁皮面积。
()(3)求易拉罐上商标纸的面积。
()(4)做茶叶桶所需铁皮面积。
()(5)做一个无盖水桶所需铁皮面积。
()(6)往大厅的柱子上涂漆,求涂漆部分面积。
()(7)在水池的内壁和底面抹水泥,求抹水泥部分的面积。
()(8)做一个油桶所需铁皮面积。
()铁皮的面积就是是圆柱的()。
抹水泥部分的面积就是圆柱的()和()的面积。
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1)编写人张燕华【自主探究】带着疑问和思考自学课本P19。
1、操作: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
(1)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按照等分线并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然后拼成学过的立体图形。
(如右图所示)(2)把圆柱16等分,能拼成一个近似的()。
2、对比观察原圆柱与拼成的长方体,我发现:(1)圆柱拼成长方体,()变了,()没变。
(2)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等于圆柱的。
3、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字母公式:V = S h所以:圆柱的体积=字母公式是:如果只知道圆柱的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的体积公式还可以写成:V=【合作交流】1、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
它的体积是多少?(1)这道题是已知()求()(2)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因为()(3)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题目中的(),还要注意先统一()。
(4)解出此题,代公式计算。
2、完成P25做一做,第2题求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就是求一个圆柱的()。
要先利用底面直径,求出(),再根据公式算出体积。
【巩固提升】1、判断。
第5课时圆柱的体积(2)编写人张燕华第6课时圆柱的体积(3)编写人张燕华第7课时圆锥的认识编写人张燕华的圆柱图中标出圆锥的顶点、高、底面及底面圆心各部分名称。
我发现:圆锥的底面是个(),圆锥的侧面是个()面。
2、把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硬纸贴在笔杆上,快速转动,转出来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贴在木棒上的直角边是旋转而成的圆锥的(),另一条直角边是圆锥的底面的()。
【交流展示】1、圆锥有几条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拿出圆锥形的实物,动手试试看。
从圆锥的()到()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圆锥有()条高。
2、先猜测,后验证。
圆锥的侧面展开是一个()形。
3、比较圆柱和圆锥,它们有什么异同?底面侧面高圆柱圆锥【巩固提升】1、P32做一做。
2、选择。
(1)下面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的是()A、沙堆B、汽油桶C、粉笔(3)一个由橡皮泥捏成的圆锥,要切一刀把它分成两块,()切割,截面会是圆;()切割,截面会是三角形。
A、垂直于底面B、平行于底面3、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