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第二节ຫໍສະໝຸດ 左翼音乐运动与歌曲创作左翼音乐运动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左联) 1933年,上海成立“苏联之友社”的音乐小组、 “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组织。主要参与者: 田汉、聂耳、任光、张曙、安娥等。


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
抗战初期的音乐活动
左翼作曲家的创作

聂耳及其音乐创作 任光、张曙、吕骥、麦新等人的音乐创作
聂耳(1912~1935)
云南玉溪人 1930年7月,赴上海 1931年4月,入“联华歌
舞学校”
1933年开始歌曲创作 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 《铁蹄下的歌女》《码头 工人》等
第三节
学院派作曲家的创作
何谓“学院派”?
主要创作体裁:艺术歌曲、多声部合唱曲、器乐 作品等 代表性作曲家:黄自、青主、应尚能、周淑安、 陈田鹤、刘雪庵、贺绿汀等人
黄自及其音乐创作
(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 沙人 1916年入清华学校学习
1924年赴美深造
1929年回国,从事专业音乐教育 1938年病逝于上海 代表作:《玫瑰三愿》《旗正飘 飘》《长恨歌》等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彭 丽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三十年代的音乐发展状况
社会状况及流行音乐的发展
左翼音乐运动与歌曲创作
第三节
学院派作曲家的创作
第一节 社会状况及流行音乐的发展 (1930~49)

30年代的社会状况 流行音乐发展概况

《毛毛雨》的诞生 黎锦晖的“时代曲” 黎锦光及其代表作 陈歌辛及其流行歌曲创作 刘雪庵及其流行歌曲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PPT课件
源自30-40年代抗日歌咏活动
历史线索。 “九一八”事变后,影响中国最大的历史
事件就是抗日,在音乐方面,是围绕抗 日宣传的歌咏活动。 影响深远。 多种风格、形式的杰作迭出。
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
这是民国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 国统区的音乐文化。 共产党政权领导的区域音乐文化。
独唱歌曲
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 的主要部类
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黄自
萧友梅
萧友梅简介:
(1884—1940)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入“同盟
会”。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孝》一文获得
博士学位。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
。《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是他的代表
作品特点:
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
《叫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也是微云》
黄自
黄自简介: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
人,字今吾。黄自是我国著名的近现代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在中国音乐发 展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专业音乐教 育及音乐创作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他母 亲在黄自幼年时的经常教他唱山歌、背唐诗宋 词。 代表作品: 《旗正飘飘》、《抗敌歌》
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
新音乐勃兴,传统音乐地位下降。 从历史看,这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又一次
转折。 这一转折的原因?
传统音乐
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 音乐流入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各种 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 术水平的提高;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 乐的新发展;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 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传统音乐朝着艺术化, 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性等方面发展; 吸收新文化成分;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 ,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受到不少 坏的影响。如广东音乐的一度爵士化。

《中国近现代音乐》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词
传统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与创新对于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VS
详细描述
传统音乐在形式、旋律、节奏等方面具有 独特的艺术特点,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 传承过程中,应注重保留传统音乐的原汁 原味,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使传 统音乐焕发新的活力。
中国传统音乐在吸收西方音乐文化的 基础上,逐渐向近现代音乐转型。
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历程
萌芽期(1840-1919)
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开始吸收 西方音乐文化,出现了一批新 音乐作品,如《春江花月夜》 等。
发展期(1920-1949)
这一时期,中国音乐在吸收西 方音乐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 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风格 ,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和 作品,如《黄河大合唱》等。
近现代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01
02
03
与舞蹈的结合
近现代音乐与舞蹈相互融 合,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 富、立体的艺术体验。
与戏剧的结合
音乐在戏剧中扮演着重要 的角色,能够增强戏剧的 表现力和感染力。
与文学的结合
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能够让 文学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提高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 和思想深度。
05
现代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总结词
现代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迅速,其传承与创新 对于中国音乐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现代音乐在创作手法、音乐元素、表现形式 等方面具有更加多样化的特点,能够满足不 同听众的需求。在传承过程中,应注重借鉴 国际先进的音乐理念和技术,同时结合中国 音乐的特色进行创新,推动中国现代音乐的 国际化发展。
04
近现代音乐的影响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学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学课件
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曲家
由著名作曲家陈钢和何占豪创 作,完成于1959年。
内容与形式
以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 爱情故事为题材,运用小提琴
演绎出凄美的旋律。
影响力
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被改 编成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广
为流传。
《茉莉花》
总结词
这首歌曲是中国传统民歌的代表之作 ,具有清新、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文 化内涵。
近现代音乐的传承和未来发展
传承方式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传承方式主要包括 学校教育、社会传承和家族传承等, 这些方式有助于保持音乐的传统和延 续。
未来发展
未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需要不断 创新和突破,吸收新的元素和技术, 同时保持音乐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以满足人们不断变化的音乐需求。
05
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
丁善德
总结词
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者
详细描述
丁善德是中国近现代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音乐作品以民族音乐素材为基础,融合了现代音乐元素,具 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他的音乐创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交响乐、室内乐、合唱等,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思聪
总结词
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开拓者
详细描述
起源与历史
起源于明清时期,经过多个版本的演 变,最终以江苏民歌《茉莉花》的形 式广为流传。
内容与形式
以茉莉花为象征,通过柔和的旋律和 细腻的歌词,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影响力
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是代表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符号之 一。
04
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影响和传承
近现代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近现代音乐在国内外的影响和传播

中国近现代音乐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ppt课件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
• 这是一首长诗。由远及近的叙述了历史上黄河泛滥给两岸人民带来的 灾难;叙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东方海盗日本侵略者在黄河两岸杀人放 火、奸淫掳掠的惨景。 • 全诗洋溢着真切的情感、悲壮的气氛和凛凛正气。气魄雄传,感人至 深。 • 伴奏部分的曲调,具有波涛翻滚的形象,它既是诗的背景的描绘,也 是根据诗的内容在情绪上的渲染和补充,可谓两相交映,相得益彰, 形象地展现了抗日烽火遍地起的雄伟画面。
第二乐章《黄河颂》(男声独唱)
• 歌曲以热情、自豪、悲壮的感情,抒发了“站在高山之巅”鸟瞰黄河 时,感慨万千的情怀。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 • 开始部分是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线起伏较大的音乐主题。 • 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更加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五千年古国文化的 形成和发展,赞颂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不屈不挠、勇敢坚强的性格。 • 第三乐段音乐,以情景交融的手法,把浩浩荡荡的黄河和具有黄河一 样坚强性格的英雄儿女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深刻生动地表达了对 黄河和对祖国英雄儿女的赞颂之情。展示伟大民族像黄河一样,不畏 强暴,不怕困难,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 (朗诵)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 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崇高!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 歌。 • (独唱) 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之革命歌曲和初期音乐教育 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之革命歌曲和初期音乐教育 ppt课件

以民歌曲调填词的歌曲
以我国自己的民歌,尤其是城市小调的曲调来填词
以民歌曲调填词的歌曲
以我国自己的民歌,尤其是城市小调的曲调来填词
原曲的源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鄂豫 皖苏区歌曲《土地革命完成了》——国民革命 时期的《国民革命军军歌》——冯玉祥督军河 南时的《练兵歌》——张作霖《大帅练兵歌》 ——张之洞《大帅练兵歌》——袁世凯小站练 兵时的《大帅练兵歌》。
以民歌曲调填词的歌曲
以民歌曲调填词的歌曲
抗联军歌曲中有一 首《露营之歌》, 是由李兆麟将军亲 自填词的。这首歌 曲的音乐坚毅沉着 ,很好地表现了在 冰天雪地里坚持抗 日的中华优秀儿女 的英雄形象。
唯一留存的创作歌曲
光 看文,从 复无 工解 奋丛捶 猛神同四远五惊晓赤
华 !明 今 奴论 ,放 勇!碎 攻圣声万东千醒霞潮
例如,1926年“省港大罢工”中,出现了利用当地的民歌 、童谣写的许多革命歌曲;在“海陆丰农民运动”中,出现了 利用当地民歌、童谣写的许多革命歌曲。
在这些革命歌曲中,也有一部分主要是为了向根据地军民 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而编写,如当时流行最广、最受人欢 迎的《红军纪律歌》,以及《共产主义青年团礼拜六歌》、《 射击军纪歌》、《欢送白军兄弟》等。这些歌曲大多数是利用 各地群众所熟悉的民歌曲调来填词的,也有城市小调,戏曲曲 牌来填词的,还有少数用学堂乐歌和旧军歌曲来填词。
借鉴学堂乐歌创作的革命歌曲
借鉴外国歌舞创作的革命音乐
随着革命斗争的发展,不少外国革命歌曲被陆续介绍进来 ,如《国际歌》、《同志们勇敢前进》、《你们已英勇牺牲》 、《华沙工人歌》、《红旗》等著名的外国革命歌曲,就通过 不同的渠道介绍了进来,受到我国革命群众的广泛欢迎。
如1926年由“求实”(即当时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 工作的李伟森同志)编印的《革命歌声中就曾介绍了许多以 外国革命歌曲填词的改编曲:《少年先锋队歌》、《进行曲》 、《二七纪念歌》、《纪念五一歌》等。

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PPT文档共30页

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PPT文档共30页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中国近现代音乐作品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之革命歌曲和初期音乐教育 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之革命歌曲和初期音乐教育 ppt课件
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 的初期建设
工农歌咏活动和工 农革命歌曲
专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的建源自设和发展新型的歌曲创作
第一节 工农歌咏活动和工农革命歌曲
什么是工农革命歌曲?
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时期的工农运动中所涌现的革命歌曲,以及在第二次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红色革命根据地产生的民歌和红 军歌曲。
因此,战争年代的革命音乐不仅在当时的政 治斗争中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对后来的抗日战 争、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音乐的发展,也有 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专业音乐教育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后,全国各级师范院校师生 的民主与科学意识逐渐被唤醒,师范学校特别是高等师范 学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极大地活跃起来。
体现在音乐界,随着学堂乐歌的开展使社会备阶层对 音乐的社会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乐歌课在中小学音乐教 育中应有的地位渐趋明朗。
因此,这些歌曲的内容大多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深厚的革命热情。
工农歌咏活动和工农革命歌曲
工农歌咏活动的特征 政治现象 直接参与者——革命知识分子&中国工农劳动者 工农革命歌曲直接配合革命斗争
借鉴学堂乐歌创作的革命歌曲
为了易于为广大群众演唱传诵,绝大部分 的工农革命歌曲都是以现成曲调填写新词 而成的,例如《工农兵联合歌》就是以学 堂乐歌《中国男儿》的曲调填词的。
1928年1月12日在北京饭店演出琵琶、古琴、二胡等独 奏以及民族器乐合奏的音乐会。该社与1928年1月创办了《 音乐杂志》,至1932年2月,共出刊10期。发表了提倡和改 进国乐的音乐论文,关于中国传统音乐方面的专著、民族 器乐曲和古代器乐乐谱,并以相当篇幅翻译介绍西洋音乐 理论。
1.专业音乐教育初期发展
以民歌曲调填词的歌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民国初期
——以学堂乐歌为主的新音乐启蒙的继续
历史线索。
学堂改为学校。音乐列为中小学和师范 学校必修课。
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主张,对新音 乐和艺术教育活动的促进作用。
乐歌书刊大量印行。新音乐活动蓬勃开 展。出现了许多新式音乐社团。
(三)20年代新音乐的初步发展
历史线索。 1919北京大学创立音乐研究会。 赵元任的歌曲创作。 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 刘天华的二胡音乐。 萧友梅、赵元任等人的欧洲乐器音乐创作。 20年代工农兵歌曲创作。 专业音乐教育机构设立。 王光祈的音乐理论研究。
育。学校音乐教育成为近代中国音乐史的重要 内容,它影响到音乐创作的各个领域。
声乐歌曲
一、群众歌曲 二、独唱歌曲 三、合唱歌曲 四、电影、戏剧歌曲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的最早演奏乐器只是琵琶,后来,又被移植为古筝曲。但现在能 听到的,大都是民乐合奏的,乐器如下: 琵琶,古筝,中阮,萧,花盆鼓,二胡,中胡,大提琴,木鱼,碰铃,笙... (根据版本不同,使用乐器会有所变化) 关于民族乐团: 弦乐组: 板胡、高胡、二胡、中胡、大胡、低胡、革胡、民族大提琴、低音提琴。 管乐组: 笛子,笙,唢呐,管子。 弹拨乐组: 扬琴、箜篌、古筝、柳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 打击乐组: 民族定音鼓、花盆鼓、小堂鼓、大锣、小锣,云锣、响板...
时。《律吕正义续编》的印行。 2、太平天国采用基督教音乐从事反清活
动。 3、清廷新式军队的军乐队。 4、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的歌词、音乐创作方 式等方面与传统歌曲的不同。
歌词文、白语言形式兼采,旋律写作主 要是“旧曲填词”,主要以外国歌曲音 乐作为乐歌旋律,也有少量自创曲调者。 乐歌内容主要反应的国人救亡图存及资 产阶级革命思想要求。乐歌的对象主要 是学生。
独唱歌曲
独唱歌曲是代表近代歌曲创作艺术水平 的主要部类
代表人物:萧友梅、赵元任、黄自
萧友梅
萧友梅简介:
(1884—1940)1901年去日本学习教育及钢琴,并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盟
会”。1912年赴德学习音乐,并以《中国古代乐器孝》一文获得
博士学位。是中国近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先驱和杰出的音乐教育家
。《问》、《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是他的代表
中国音乐史 (近现代部分)
第一节 概 述
新音乐的启蒙和发展
1、概念。新音乐是指晚清以来随着西洋音乐 的传入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不同于此前中国传 统音乐的音乐。
2、四个发展阶段:晚清时期、民国初期、二 十年代以及三、四十年代
(一)晚清——新音乐的初步启蒙
历史线索。 1、最早随传教士传入中国宫廷,如康熙
作,主要论著有《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中国历代音乐沿革
概略》。
作品特点:
舒展自如,亲切质朴,结构严谨,情绪深沉。
代表作品
《问》(1922年)、《南飞之雁语》(1923年)等
赵元任
赵元任简介:
赵元任(1892 11.3—1982 2.24)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生于天津 1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 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1938年起在美国任 教。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
30-40年代抗日歌咏活动
历史线索。 “九一八”事变后,影响中国最大的历史
事件就是抗日,在音乐方面,是围绕抗 日宣传的歌咏活动。 影响深远。 多种风格、形式的杰作迭出。
二、不同政权区域的音乐文化
这是民国时期音乐文化发展的又一特点。 国统区的音乐文化。 共产党政权领导的区域音乐文化。
作品特点:
音韵流畅、易于上口,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代表作品:
《叫我如何不想他》、《卖布谣》、《也是微云》
黄自
黄自简介: 黄自(1904-1938)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
人,字今吾。黄自是我国著名的近现代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他在中国音乐发 展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在专业音乐教 育及音乐创作等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影响。他母 亲在黄自幼年时的经常教他唱山歌、背唐诗宋 词。 代表作品: 《旗正飘飘》、《抗敌歌》
民族器乐(二)
民族器乐活动历来在民间是有市场的,群众 基础很好。其活动主要集中在宗教活动、民 间民俗活动中。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历史原 因,民国时期政府并不重视这样的音乐及其 活动,这些音乐家地位及其低下,自生自灭 ,无人问及。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丝竹音乐。这个乐种在江 南发展势头最好。
代表人物:华彦钧
传统音乐
戏曲音乐
京剧
梅兰芳(1894-1961) 程砚秋(1904-1958) 周信芳(1895-1975)
地方小戏发展
器乐
五四前后,在南北大城市中成了一些专门从 事民乐演奏的社团。重要的有“天韵社”( 1911),“国乐研究社”(1919)“大同乐会” (1920),“今虞琴社”(1934)、“上海国 乐研究社”(1941)等。重要人物有吴畹卿、 沈肇州等。这些社团在改编、整理、研究和 民乐曲谱的刊行、乐器改革等方面作了不少 有益的工作,并将这些成果进行各种形式的 演出和灌制唱片等活动,如大同乐会的柳尧 章等人曾将琵琶曲《夕阳箫鼓》改变为民乐 合奏曲《春江花月夜》。
声乐 群众歌曲
填词的群众歌曲 改编的群众歌曲 创作的群众歌曲
“五四”时期 抗日救亡时期 全面抗战爆发后期
资料欣赏
器乐:《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 、《步步高》、《二泉映月》
声乐:《送别》、《松花江上》、
近代专业音乐创作
笼统划分,可以作如下划分: 1、声乐 2、器乐 3、歌剧 4、交响乐 早期音乐创作的灵感与动力来源于学校音乐教
三、社会音乐结构的变化
新音乐勃兴,传统音乐地位下降。 从历史看,这是中国音乐发展的又一次
转折。 这一转折的原因?
传统音乐
近代传统音乐职业化。大量发源于农村的传统 音乐流入城市,并且在城市立足、发展;各种 民间职业、半职业团体的增多、扩大、表演艺 术水平的提高;已有传统音乐的成熟和传统音 乐的新发展;适应传统艺术的市镇接受者—— 市民的需要改革艺术。传统音乐朝着艺术化, 特别是娱乐性、趣味性、通俗性等方面发展; 吸收新文化成分;传统音乐在职业化的过程中 ,为了经济利益与适应市民之需,也受到不少 坏的影响。如广东音乐的一度爵士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