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简历开国上将洪学智简历洪学智的子女现状
洪学智将军的“八条铁令”

洪学智将军的“八条铁令”作者:胡遵远来源:《党员文摘》2018年第09期洪学智曾两度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是掌管钱财最多的军队领导。
他经常告诫自己和下属:“人生一世,可能什么情况都会遇到,但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以宽容之心待人、敬业之心做事、敬畏之心律己,任何时候都不要去贪图小利。
”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洪学智定下许多规矩:下部队严格“四菜一汤”,就餐摆酒一律不喝,任何时候都不许用公家的钱请吃请喝,饭桌上不许有剩饭,部队和下级送的礼一律不收,不允许子女搭公家车等等。
后来,这些规定被其下属归纳为“八条铁令”,始终认真执行,谁都不能触犯。
洪学智带头执行廉政规定,精心为国家和军队理财,从不利用特权为自己及家人谋取私利,是廉洁奉公的楷模。
有诗赞道:两授上将垂青史,一代风范励后人。
洪学智经常到部队、到地方去开展调查研究,遇到部队与地方领导送礼,他一概拒收。
有一次,洪学智下部队,在乘车返回的途中,发现车上多了一布袋花生,立即追问是怎么回事。
工作人员报告说,是基层官兵的一点心意,特意从地里挖了点送的。
洪学智立即火了:“我们到部队,吃住都在部队,给人家添了那么多麻烦,走了还拿部队的东西,哪有这样的道理!”他还说,“现在社会风气有不好的一面,别人怎么做我管不了,但咱们自己一定要做好,不能让人背后戳脊梁骨、说闲话。
我现在管的是全军的钱物,到部队里去哪怕是拿一点东西、占一点便宜,官兵们会怎么看、怎么想?如果身居要位的人这个拿一点、那个占一点,必然会带坏部队风气。
如果部队的风气坏了,还怎么指望他们去好好打仗!”后来,洪学智还多次拿这件事教育大家严守他的“铁令”。
还有一次,洪学智到内蒙古视察,当地领导安排参观鄂尔多斯羊绒衫厂。
厂领导准备了几件羊绒衫,请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转给洪学智,希望能够帮助扩大宣传。
政协主席征求洪学智随行人员邢秘书的意见,刑秘书说,首长不会收的,您还是别去碰他的规矩。
政协主席坚持道:“这是我们这里的特色产品,是请首长帮助扩大宣传的,我直接去跟他解释。
两膺上将洪学智在鄂豫皖时期的革命

洪学智
2022年末2023年初,将迎来“两膺上将”洪学智诞生110周年。
为缅怀这位英雄的将军,作者特地搜集整理了一些有关他的红色故事,以此表达家乡人民对他的深切怀念和无限热爱。
从小就不信鬼、不信神
1913年2月2日(农历十二月二十七日),洪学智将
他们办了一
就让洪学智余海若和刘伯力经常在学
他们就让洪学
洪学智疑惑地说:“联庄队不是地主老财的组织吗?”
来人说:“不对!我们的联庄队跟地主老财的联庄队不一样,是专门吃大户、帮穷人找出路的。
”
洪学智心想:我一个人孤苦无靠,在这里也没什么出路,不如跟着他们干。
于是,接着问:“你们真的是吃大
左起:洪学智上将、萧华上将、粟裕大将、陈赓大将在天安门城楼上。
苦,作战勇敢、敢打敢冲、不怕牺牲,家庭出身也好,就决定发展他入党。
为了考验洪学智,组织上就让他到担架队去抬担都是打反动派,有被打死,
情非常深,
洪学智上将看望部队官兵
洪学智在志愿军后勤司令部香枫山留影
洪学智、张文夫妇
伤后住到六安医院。
他出院后回双河时,从洪学智家门朝着潢川方向找部队去了。
福将洪学智

福将洪学智作者:文|刘明钢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20年第2期开国上将洪学智是人民解放军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
他戎马几十载,为革命的成功和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全部心力。
他既坚持正义、原则,又福禄双全、高寿而去,在众多将领中屈指可数,可谓一员福将。
文|刘明钢多次与死神擦身而过,但都“起死回生”洪学智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数次奇迹般地化险为夷,是福大命大之人。
1929年,16岁的洪学智参加商南起义,后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从当红军之日起,洪学智就不怕牺牲,敢打敢冲;19岁任重机枪连连长,每遇险恶战斗,他都冲锋在前。
洪学智后来写道:“我的想法很简单: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了,只要没被打死,就继续与敌人拼命!”在一次战斗中,洪学智身负重伤,大家都以为他牺牲了。
等他伤势好转,重新出现在家乡时,乡亲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长征过草地时,洪学智得了伤寒,危在旦夕。
部队找到当地有名的老中医。
老中医开了个方子,但缺几味重要的药材,战士们漫山遍野去找,果然找到了。
洪学智活了过来,真乃命大。
后来洪学智之子洪虎谈及此事,说:“正是因为在过草地,才能找到草药,父亲的病才治好了,也可以说是长征救了他呀!”抗日战争中,洪学智担任过八路军的团长,以后又是新四军3师的副师长兼参谋长;解放战争中,他调到东北野战军,参与指挥了横扫东北全境的战斗;而后入关南下,打平津,战湘赣,解放海南岛;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紧急受命,成为彭德怀元帅的得力助手、中国军队后勤保障的最高指挥官。
在长期残酷的革命战争中,洪学智九死一生,百炼成钢。
晚年的洪学智回忆起自己的革命生涯时,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他说:“从战争中活下来的,都是大难不死,而从四方面军活下来的,更是死里逃生。
”他还说,“我十几岁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从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川陕到参加长征,从坚持敌后抗日斗争到东北会师南下的解放战争,后又奉命参与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在20多年的战斗岁月里,哪一天不是在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搏斗,哪一天不是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战争,不正是为了要换来今天的和平吗!”两度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我军的历史上独一无二洪学智是人民解放军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也是一名军政兼优、多谋善断、有胆有识的全才。
“两膺上将”洪学智的文韬武略

“两膺上将”洪学智的文韬武略作者:张黎明来源:《祖国·综合版》2010年第24期在长达近八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洪学智同志经历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重要历史阶段,经受了长期革命战争与各种政治风浪的考验,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洪学智同志两膺上将军衔,两任总后勤部部长,为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期《名门之后》,听洪学智将军的长子、现任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先生回忆父亲传奇的一生。
千锤百炼指挥才能来自实战据洪虎副主任委员回忆,1929年春,父亲参加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从此,从游击队小队长到重机枪连副连长、连长,父亲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的战斗。
在苏家埠战役中,第一仗,重机枪连连长冲锋时牺牲;第二仗,第二任连长冲锋时又牺牲;第三仗,父亲当了连长。
战役结束前一天,他在冲锋中左胸被敌人击中,打在了肺叶上,从山坡上滚了下来。
恰好,俘虏的敌军军医主任口袋里有几片药,幸运地把他救活了。
大难不死的洪学智继续随军征战,从鄂豫皖千里迂回,越秦岭翻巴山,一路血战,一直打到陕南川北一带。
1945年9月,洪学智同黄克诚率部队进军东北。
指挥6纵参加三下江南作战,率部队打四平、打吉林、打辽阳、打鞍山,连战皆捷。
洪虎副主任委员说,平津解放后,洪学智任43军军长,率部作为4野先遣队直逼长江以北,他参与指挥部队解放了广东、广西、海南岛。
抗美援朝战场两救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洪学智分管司令部、特种兵和后勤,曾以他的机智两次救了彭德怀的命。
那时,由于空中是人家的,敌人的飞机可以随时来轰炸。
中央几次发电报,要注意防空,特别要保证彭德怀的安全。
洪老回忆说,为此,彭德怀跟他吵过几次。
洪学智让工兵连搞一个防空洞,施工的炮声惊动了彭德怀。
他很不高兴,把部队撵走了。
洪学智命令工兵们继续施工。
这下,彭老总生气了,叫来洪学智说:我的防空不要你管。
抗日战争中的洪学智

抗日战争中的洪学智作者:祝鸿霞来源:《党史纵览》2015年第10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有一位唯一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他当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奉献了毕生精力。
他驰骋疆场,身经百战,戎马生涯近60年。
他就是从安徽金寨大别山中走出的“六星上将”——洪学智将军。
提起洪学智,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他两膺上将军衔,两任总后勤部部长,为我军后勤现代化建设做出的突出贡献。
其实,在抗日战争中,不论是在敌后还是前线,洪学智也屡创奇迹,屡建功勋。
舍弃骨肉 ;抗大转战顾大局1937年,洪学智在延安红军大学学习。
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中央决定把红军大学改名为抗日军政大学。
洪学智担任抗大副大队长兼游击战术指导员。
1939年6月,中央决定把抗大搬到晋东南敌后办学。
中央和毛泽东要求洪学智带着抗大总校三大队1000多名干部学生向敌后转移。
7月9日至10日,队伍先后从延安出发,经延川、清涧、绥德、米脂、佳县,渡过了黄河,翻越连绵的吕梁山,渡过了汾河……洪学智带着1000多人的队伍,走出黄土高原,走过国统区,插入了太原以北的敌占区。
要穿过日伪占领区,就必须通过日军严密的铁路封锁线。
当时洪学智的爱人张文还带着孩子,洪学智担心孩子的哭声暴露目标,决定忍痛把孩子送给当地的老乡。
他对张文说:“我们的孩子是小事,照顾队伍的安全是大事,我们要以大局为重。
”洪学智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当时我们只顾着赶路,都没来得及问清老乡的地址和姓名。
身上装的几块钱,也忘记留下。
就这样把孩子给丢下了。
”“张文抹着眼泪,回头看那闪着灯光的小屋。
亲生的骨肉,真是舍不得啊!”丢下孩子后,洪学智带着队伍巧妙地躲过日伪军的搜索,顺利通过了敌人的封锁线。
一路上,他们一次次穿越封锁线,一次次躲过日军的“扫荡”,边转移,边上课,边向晋察冀和太行山根据地输送学员,还参加了百团大战和粉碎日伪军大规模“扫荡”的战役战斗……经过艰苦的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难,队伍于1940年2月抵达山西武乡县一带,顺利完成了抗大总校挺进晋东南抗日根据地继续办学的任务,为抗战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洪学智何以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

洪学智何以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洪学智上将(资料图)在我军历史上,有两次授衔令人难忘。
一次是1955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有55人被授予上将军衔。
另一次是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之后的1988年9月,中央军委举行隆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官授衔仪式,当时的军委主席邓小平为17名高级军官授予上将军衔。
极具传奇色彩的是,开国将领洪学智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这在我军历史上仅此一例,在国外也没有先例。
为何能发生这样的奇迹?笔者以为有四个方面原因:第一,源自他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矢志不渝。
洪学智从16岁参加革命,身经百战,多次躲过死神的威胁。
长征过草地时,洪学智得了伤寒,昏迷过去。
根据一名老中医开的药方,战士们四处寻找草药,终于把他救活。
面对牺牲的考验,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洪学智丝毫没有动摇过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文革”期间,他受到错误批判。
面对专案组组长的“审问”,他义正辞严地说:“我不是三反分子,我是三忠于分子!我是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党的。
历史会证明的。
”1970年底,洪学智被下放到金宝屯农场劳动。
针对农场不合理的规定,他严肃地对军管会主任说:“你是个军人,你别忘了军人的生命线是保护人民,为人民服务,永远别忘了人民是我们的再生父母!”后来,农场为附近挨饿的老百姓放宽了拾玉米的政策。
方圆几十里的老百姓都由衷地说,洪将军是个好人,敢为农民说话。
历史是最公正的“法官”。
正像洪学智将军所言,历史证明他经受住了枪林弹雨和政治风浪的考验,是一位真正的无限忠诚的共产主义者,人民不会忘记他对革命事业的卓越贡献。
第二,源自他多年革命斗争中的足智多谋、机智灵活。
回眸洪学智将军的革命足迹,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处处展示出智勇双全、足智多谋,尤其在长征途中处理民族问题时,更展现了他的机智灵活、掌控自如。
1935年7月,为迎接红一方面中央纵队,面对黑水、芦花地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各种地方武装林立,加上国民党反动统治造成民族矛盾很深的重重困难,洪学智组织精干部队成功打开几个反动头人的寨子,筹集到几万斤粮食和几百只牛羊。
与上将军衔擦肩而过的五名开国中将

与上将军衔擦肩而过的五名开国中将作者:水新营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7年第7期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时的副兵团级干部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就摆上了议事日程。
1951年2月15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干部评级工作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军所有干部均评定个人级别,为今后实行军衔制度奠定初步基础。
并规定应以“德”、“才”、“资”的标准衡量干部现任职务,来确定其等级。
1952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在《评定各级干部等级指示》中确定军队干部级别分9等21级。
其中,兵团级干部分为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
兵团及相当于兵团的二级军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一般应评为正兵团级”;兵团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一般应评为副兵团级”;同时还规定,“个别不适宜者应酌情降低”。
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指出以军队级别为主要依据,参照编制军衔确定军官军衔:“正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上将;副兵团级、准兵团级,多数可评为中将”。
在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副兵团级干部一共有42人。
具体授衔情况如下;副兵团级上将19名:周纯全、陈再道、彭绍辉、陈伯钧、张爱萍、傅秋涛、韩先楚、唐亮、洪学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刘震、杨至诚、王平、钟期光、郭天民、韦国清、吕正操。
副兵团级中将22名:萧向荣、张经武、张震、刘志坚、阎揆要、钟赤兵、唐天际、谭希林、莫文骅、刘道生、陶勇、吴法宪、成钧、程世才、李天焕、廖汉生、郭化若、唐延杰、张南生、杜义德、王必成、王近山。
副兵团级少将1人:贺晋年。
不过,对开国将帅所授军衔的酝酿,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1955年1月14日和15日,中央军委召开座谈会,就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人员等问题进行研究。
经过与会人员讨论,取得了一致意见。
1月16日,由国防部部长彭德怀与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联名上报毛泽东主席关于元帅、大将、上将预授名单。
开国将帅在历届中央委员会的任职情况(下)

《党史博采》│2021第06党的十一大,拨乱反正,一些曾被打倒的老将重又进入中央委员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
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党员。
大会是在揭批“四人帮”进一步深入,各方面工作得以恢复和整顿,广大群众渴望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清理、拨乱反正的情况下召开的。
邓小平为大会致闭幕词,强调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泽东主席为党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党全军全国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大会选出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201人,候补委员132人。
进入第十一届中央领导机构的开国将帅: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叶剑英、汪东兴。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
中央政治局委员:韦国清、乌兰夫、叶剑英、刘伯承、许世友、陈锡联、苏振华、李德生、余秋里、汪东兴、张廷发、徐向前、聂荣臻。
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赛福鼎·艾则孜。
中央委员63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元帅4人: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
大将3人:罗瑞卿、萧劲光、粟裕。
上将22人:王平、王震、韦国清、乌兰夫、叶飞、吕正操、刘震、许世友、陈奇涵、陈锡联、苏振华、李达、李志民、杨勇、杨成武、杨得志、宋时轮、张爱萍、萧华、萧克、韩先楚、彭绍辉。
中将18人:王诤、王必成、王恩茂、孔石泉、刘兴元、杜义德、苏静、余秋里、张才千、贺诚、秦基伟、聂凤智、曹里怀、梁必业、曾绍山、曾思玉、廖汉生、赛福鼎·艾则孜。
少将10人:马辉、尤太忠、任荣、江拥《党史博采》│2021第06期辉、李水清、李德生、汪东兴、张廷发、张铚秀、周纯麟。
1961年晋升少将1人:任思忠。
1964年晋升少将5人:王猛、刘光涛、张玉华、铁瑛、郭玉峰。
中央候补委员37人(按姓氏笔画排序):上将2人:邓华、唐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学智简历-开国上将洪学智简历洪
学智的子女现状
开国上将洪学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有出色表现,在抗美援朝中任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
洪学智上将的一生都有几个子女,他们现状如何?
开国上将洪学智简历
洪学智,安徽金寨人。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委员、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兼政治委
员。
192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长征。
1947年起,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参加辽沈战役。
1948年11月任第四十三军军长,参加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1950年,参与指挥海南岛登陆作战和解放万山群岛之战。
同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
1951年,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员。
xx年11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洪学智简历
洪学智的子女现状
长女:洪醒华,1939年生,长征途中寄养,1951年找回。
1967年吉林医科大学毕业。
1984年,洪醒华成为402医院院长,任职到1992年。
次女:洪彦
三女:洪炜。
洪学智简历
长子:洪虎,1940年6月生,曾
任吉林省省长。
次子:洪豹,天津警备区副司令员、少将,2016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