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空气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

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

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定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空气压缩机的安全运行,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适用于涉及空气压缩机使用的各类单位。

二、基本要求1. 任何单位在使用空气压缩机前,必须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使用空气压缩机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3. 使用空气压缩机的单位必须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4. 空气压缩机使用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安装防护罩、设置警示标志等。

三、设备安全管理1. 空气压缩机使用之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无故障和漏气现象。

2. 定期对空气压缩机进行维修保养,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3. 使用空气压缩机的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紧急故障处理方法,并遵守相应的操作流程。

4. 空气压缩机的使用和维修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员进行,禁止无资质人员进行操作。

5. 空气压缩机设备必须设置可见的故障指示灯和紧急停机按钮,以便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及时停机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操作安全管理1. 使用空气压缩机的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鞋等。

2. 使用空气压缩机时,严禁在设备周围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以免引发火灾。

3. 使用空气压缩机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行接触和调整。

4. 使用空气压缩机时,禁止随意更改设备的工作参数,必须按照规定的参数进行操作。

5. 使用空气压缩机时,禁止将设备用于非法用途,以及进行违规操作,如超负荷工作等。

五、应急预案1. 每个使用空气压缩机的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以确保在发生意外情况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员安全。

2. 应急预案必须详细包括紧急停机、报警、逃生等措施,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和指挥应急工作。

六、责任和监督1. 使用空气压缩机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公司压缩空气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压缩空气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压缩空气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压缩空气相关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压缩空气设备的部门、岗位及人员。

第三条公司各部门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加强压缩空气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二章压缩空气设备安全管理第四条压缩空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设备选型、安装、改造和拆除必须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

第五条压缩空气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六条压缩空气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七条压缩空气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章操作。

第八条压缩空气设备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阀、压力表、紧急停机按钮等,确保设备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停机。

第九条压缩空气设备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

第三章压缩空气使用安全管理第十条压缩空气使用人员应熟悉压缩空气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压缩空气的特性和危害。

第十一条使用压缩空气设备时,应确保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第十二条使用压缩空气设备时,应避免直接接触高压空气,以防高压空气对人体造成伤害。

第十三条使用压缩空气设备时,应防止高压空气进入眼睛、口腔、鼻腔等部位。

第十四条使用压缩空气设备时,应确保工作环境通风良好,防止压缩空气中的油污、灰尘等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第十五条使用压缩空气设备时,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四章应急处置第十六条发生压缩空气设备故障或事故时,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并启动应急预案。

第十七条发生压缩空气设备事故时,应立即组织救援,并报告相关部门。

第十八条发生压缩空气设备事故后,应立即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十九条对严格遵守本制度,在压缩空气安全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压缩空气设备事故或安全隐患的部门和个人,依法进行处罚。

压缩空气管理规程

压缩空气管理规程

压缩空气管理规程【正文】压缩空气管理规程第一章:引言1.1 背景介绍压缩空气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

为了确保生产的高效进行和工作环境的安全,制定一套完善的压缩空气管理规程至关重要。

1.2 目的和范围本管理规程的目的是为了明确压缩空气的使用和管理要求,规范压缩空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二章:压缩空气设备管理2.1 设备选型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特点,选择合适的压缩空气设备。

对于设备选型,应考虑设备的型号、容量、压力等参数,确保设备能够满足工作要求。

2.2 设备安装根据设备的安装要求,将压缩空气设备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确保设备稳定、通风良好,并配备适当的防护设施,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3 设备操作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熟悉安全操作规程。

2.4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包括清洁滤清器、检查油水分离器、紧固螺栓等。

设备维护记录应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状况和维修情况,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第三章:压缩空气使用管理3.1 节约用气合理使用压缩空气,避免浪费和能源消耗。

制定用气计划,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合理的调配,避免过度使用或闲置。

3.2 压力控制按照工艺要求合理控制设备的压缩空气输出压力,避免过高或过低压力对设备和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3.3 气体净化根据工艺和产品要求,配置适当的气体净化设备,保证压缩空气的纯净度,避免污染物对产品造成污染。

第四章:安全管理4.1 安全教育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和紧急处置能力。

4.2 预防措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确保设备和作业环境的安全。

如安装报警装置、灭火设备等,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4.3 应急处理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机制,设立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第五章:附则5.1 考核与监督定期对压缩空气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用压缩空气用真空安全管理制度

用压缩空气用真空安全管理制度

用压缩空气用真空安全管理制度压缩空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能源形式,用于驱动机械设备、携带物料、喷涂、气动工具等多个领域。

然而,使用压缩空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压缩空气使用和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一、压缩空气的安全使用1.合理设计和维护压缩空气系统:在设计压缩空气系统时,应考虑安全因素并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

定期检查和维护压缩机、滤清器、干燥器等设备,并确保其满足安全要求。

2.安全使用压缩空气设备:确保操作人员经过培训,熟悉操作说明书,并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压缩空气设备。

遵循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安全规定,避免不当操作引发事故。

3.压缩空气质量监测:定期进行压缩空气质量的监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检查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分和杂质含量,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

4.防止压缩空气系统泄露:定期检查管道、阀门和接头等部件,防止压缩空气系统的泄漏。

修复漏气点,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爆炸和火灾的风险。

5.密封保护:安装和使用压缩空气设备时,确保相关设备和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良好。

采取密封措施防止空气泄漏和无关人员进入。

1.安全操作手册:制定真空使用的安全操作手册,明确操作规程,包括真空操作的注意事项、操作方法、应急处置等。

确保人员了解真空设备的操作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

2.设备维护与检查:设立定期检查的制度,检查真空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性。

定期维护设备,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栓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避免事故发生。

3.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真空设备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防止因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确保员工知悉真空的工作原理、安全标准和急救措施等。

4.检测安全:建立定期的真空设备检测制度,包括对设备的真空度、泄露情况、封堵性等进行检测。

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5.废气处理和排放:制定废气处理和排放方案,减少真空设备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影响。

合理选择废气处理方式,如吸附、净化等,保护环境和员工的健康。

压缩空气安全管理

压缩空气安全管理

压缩空⽓安全管理压缩空⽓安全管理⽬录⼀、压缩⽓体存在的风险⼆、空⽓压缩设备三、压缩空⽓安全管理要求⼀、压缩⽓体存在的风险⼀、压缩⽓体存在的风险压缩空⽓有哪些风险?⽤压缩空⽓来吹⾛⾐服上或⼯作场所的赃物是不是个好主意,为什么?⼀、压缩⽓体存在的风险压缩空⽓的风险●很多⼈虽然知道⽤压缩空⽓来清理碎屑或⾐服会引起伤害,但由于旧的坏习惯和⼯作场所⾥⽅便的压缩空⽓,它仍然给⼈这样不当地使⽤。

然⽽,必须记住,使⽤压缩空⽓来清洁物体、机器、⼯作台、⾐服和其它东西是危险的,强⽓流或压缩空⽓中的细⼩颗粒会引起⼈⾝伤害。

●⼯作场所压缩空⽓⼯具使⽤的压缩空⽓压⼒⼤约在0.6-0.8MPa,它相当于完全充满⽓的汽车轮胎压⼒的3-4倍。

●压缩空⽓是很有⽤的能源,但是如果不能正确使⽤或使⽤⽬的错误,它很容易引起严重的伤害和灾难。

⼀、压缩⽓体存在的风险●依靠压⼒,压缩空⽓能冲⾛⼩颗粒灰屑。

但这些灰屑却能冲进你的眼睛或者擦破的⽪肤。

可能的破坏程度取决于这些被吹起颗粒的⼤⼩、重量、形状、成分和速度。

●压缩空⽓本⾝是⼀个严重有害源。

在极端情况下,压缩空⽓能通过⽪肤创⼝或⾝体开放组织进⼊⾎流。

在医学上,⾎流⾥的⽓泡就如⾎栓⼀样,形成危险的⾎流阻断。

动脉⾥的⾎栓由于⼤⼩、持续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能引起昏迷、瘫痪或者死亡。

⼀、压缩⽓体存在的风险●在40psi(约2.7标准⽓压)压⼒下从离⽿朵4英⼨(约10厘⽶)处能把⽿膜吹破或导致⼤脑损伤。

●在⼩致12psi(约0.82标准⼤⽓压)的压⼒,能把眼球从眼眶⾥吹出。

●压缩空⽓甚⾄可以通过⾐服吹进肚脐,⽽导致肠⼦爆裂。

●对着嘴直吹,压缩空⽓能吹裂肺部。

⼀、压缩⽓体存在的风险爆炸:压缩⽓体有能量,⼀旦破裂被压缩⽓体就会迅速泄漏可能会引起⽓体爆炸。

眼⾯部伤害:压缩软管作业时,软管中突然升起的⾼压空⽓会使软管弹起导致作业⼈员眼⾯部伤害。

⼀、压缩⽓体存在的风险新闻案例1空⽓管插⼊肛门吹破肠朋友间恶作剧酿重伤⼯友间恶作剧,竟⽤压缩空⽓管将对⽅肠⼦吹破。

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定

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定

空气压缩机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确保企业内部空气压缩机的正常、安全运行,保护员工的生命资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订立本规定。

二、管理标准1.空气压缩机的选择和购买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质量检测合格方可使用。

2.空气压缩机应统一进行编号,并建立台账,记录压缩机的相关信息及维护记录。

3.空气压缩机设备应安装在通风良好、避光、安全稳定的场合,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设施。

4.压缩机室内应保持乾净,周边不得堆放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等不安全品,应定期清理和检查。

三、操作规范1.操作人员需具备相关操作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合格方可操作空气压缩机。

2.操作人员应佩戴相关防护用具,如防护眼镜、耳塞等,并确保其正常使用。

3.在操作前,必需对压缩机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4.操作人员应了解压缩机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5.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察看压缩机的运行状态,如异常情况应立刻停机并报告相关人员。

6.操作人员应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严禁私自改动设备设置、调整相关参数等。

7.操作完毕后,应及时关闭压缩机设备,并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四、安全措施1.安全阀、过滤器、高温保护装置等附属设备应依照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并保持其正常工作状态。

2.定期对压缩机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保养,包含清洁设备表面、润滑部件、更换易损件等。

3.压缩机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4.压缩机设备四周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示员工注意安全。

5.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本领。

6.压缩空气管道应定期检查,防止泄露和堵塞等问题的发生。

五、考核标准1.对于空气压缩机设备的选择、购买和安装情况采取全面评估,评分标准包含设备质量、设计合理性等。

2.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合格情况进行考核,通过现场操作及理论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3.对操作规范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抽查,违反规定者将进行相应惩罚。

用压缩空气、用真空安全管理制度

用压缩空气、用真空安全管理制度

用压缩空气、用真空安全管理制度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压缩空气和真空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员工在使用和操作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时能够遵循安全标准,减少潜在的伤害和事故发生。

安全要求为了确保安全,所有使用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的员工应遵守以下要求:1. 经过合适的培训后,方可操作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

2. 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护目镜,并确保其良好状态。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在操作前,确保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

5. 注意操作环境,确保周围环境干燥、清洁,并保持一定的通风。

6. 遵循设备制造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指南。

7. 禁止在维修或更换设备部件时使用压缩空气或真空。

安全措施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以下安全措施应被采取:1. 安装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的区域应标明警示标识,并标明禁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

2. 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如清洁和润滑。

3. 定期对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安全标准的符合。

4. 提供紧急事故报告和反馈机制,以及培训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培训和意识提升为了确保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使用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应进行以下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1. 为新员工提供详细的培训,包括操作指南、安全要求和应急处理方法。

2. 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包括安全意识教育、设备操作培训和事故应对培训。

3. 向员工提供宣传材料,如海报、小册子等,以提高他们对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安全的认识。

执法和监管为确保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得以有效执行,需要有以下执法和监管机制:1. 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协调相关安全工作。

2. 安排定期的安全检查,确保压缩空气和真空设备的安全运行。

3. 对违反安全规定的员工进行惩罚,包括警告、处罚或培训。

总结通过制定压缩空气和真空的安全管理制度,我们可以降低员工在使用和操作这些设备时发生事故的风险。

培训员工、设立安全措施和监督机制将有效提高安全水平,并保障公司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压缩空气安全操作规程(14篇范文)

压缩空气安全操作规程(14篇范文)

压缩空气安全操作规程(14篇范文)【第1篇】压缩空气安全操作规程(1)全部风包应有合格证及安全阀,不准超负荷使用,不准有裂纹、腐蚀等现象。

(2)压缩空气管道检修或停、送气必须向调度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3)压缩空气管线中所设安全阀、压力表、放散阀、疏水阀必须齐全完好。

(4)停、送压缩空气时,要疏水,防止水撞击。

发觉水撞击时,应立刻停止操作,查明原因处置后方可重新操作。

(5)操作人员严禁将身体各部位正对阀门手轮,且用力不可过猛。

(6)待各疏水阀见压缩空气后,方可关闭疏水阀并渐渐升压。

(7)严禁压缩空气管道与煤气、氮气等管道连通,鉴于压缩空气中兑有氮气,严禁使用压缩空气吹扫衣物或身体。

(8)压缩空气管道检修(包含更换阀门、处置泄露)等,必须将检修管段减压放空。

(9)高压压缩空气管网阀门等设施应有平台、走梯、护栏等安全防护措施。

(10)压缩空气管道及附属设施应有明确标识,并标注气体走向标识。

【第2篇】压缩空气使用:安全操作规程1目的了解压缩空气的危害,明确压缩空气使用的安全操作要求,从而削减因欠妥使用造成的意外损害,提升安全保障。

2范围公司内压缩空气的使用。

4操作程序4.1压缩空气的危害。

公司内在用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约莫在0.7mpa,它相当于完全充足气的汽车轮胎压力的3—4倍。

4.1.1 压缩空气特别强大,依靠其压力,压缩空气可以冲走小颗粒灰屑。

但这些灰屑却是不安全源,它们能冲进你的眼睛或者擦破的皮肤。

可能的破坏程度取决于这些被吹起颗粒的大小、重量、形状、成分和速度。

曾经有报道关于压缩空气和气流高分贝声音导致的听力损害。

4.1.2压缩空气自身是一个严重有害源。

在极端情况下,压缩空气能通过皮肤创口或身体开放组织进入血流。

在医学上,血流里的气泡就如血栓一样,形成不安全的血流阻断。

动脉里的血栓由于大小、连续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能引起昏迷、瘫痪或者死亡。

4.1.3灰尘和赃物吹到空气中,也导致空气污染和呼吸系统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内外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耐压试验:
● 用焊接方法修理或更换主要受压元件; ● 改变使用条件且超过原设计参数; ● 停止使用两年后重新复用; ● 新安装或移装; ● 无法进行内部检验; ● 使用单位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有怀疑。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气瓶安全附件
● 压缩空气本身是一个严重有害源。在极端情况下,压缩空气能通 过皮肤创口或身体开放组织进入血流。在医学上,血流里的气泡就如血 栓一样,形成危险的血流阻断。动脉里的血栓由于大小、持续时间和位 置的不同,能引起昏迷、瘫痪或者死亡。
一、压缩气体存在的风险
● 在40 psi(约2.7标准气压)压力下从离耳朵4英寸(约10厘 米)处能把耳膜吹破或导致大脑损伤。
一、压缩气体存在的风险
新闻案例2
工人开玩笑将空气注入工友肛门 致肠穿孔急救
一家单位的几位工人扶着一个表情痛苦、腹胀如鼓的工友来到吴泾医院, 称病人被同事从肛门处注入压缩空气,疼痛难忍,要求诊治。急诊间立即将病 人送到摄片室。经初步诊断,病人已经肠穿孔。医生当即向院领导作了汇报, 启动了应急抢救方案。
普通工衣不足以防护高压空气。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作业安全要求
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有必要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 防止长时间暴晒和泄漏。
氧气瓶和乙炔瓶使用时,要距离明火10m以上,乙 炔瓶和氧气瓶工作间距不小于5m,搬动时不能碰撞。
气瓶要有瓶盖、防震圈,减压器上要有止回安全阀, 严防沾染油脂。
若阀门上未装保护罩,不得搬移或存放气瓶。阀门 保护罩应保留在气瓶上,使用气瓶时除外。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氧气瓶在存放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油料或油脂,也不可靠 近乙炔或碳化物的存放区。
●压力气瓶在使用和存放时必须直立固定,或者同固定的物体相连或者 放置在特制的气瓶架中。
●空瓶应标有“空置”的字样。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空瓶必须用固定夹固定气瓶以防翻倒,做好“空 瓶”或“EMPTY”的标记,并与满瓶分开存放。
气瓶颜色
天蓝色 黑色 铝白色 白色 银灰色 银灰色 淡绿色
气瓶上气体名称的颜色
黑色 黄色 黑色 红色 深绿色 深绿色 红色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气体 名称 氧气
氢气
氮气
氩气
充装要求
充装 温度。C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10 20 30
气瓶公称工作压力
15Mpa气瓶最高 充装压力
● 安全泄压装置:为防止气瓶遇到火灾等高温状况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而发生 破裂爆炸而设置的爆破片或易熔塞等附件。
● 其他附件: 防震圈:为防止气瓶在充装、使用、搬运过程中,因滚动、振动、碰撞损伤瓶壁, 产生脆性破坏,在气瓶外侧装设的瓶体保护装置。 瓶帽:为防止瓶头阀在搬运时碰撞损坏或防止灰尘、水分和油类等杂物进入阀内, 在瓶头装设的防护装置。 瓶阀:控制瓶内气体排出的装置,一般由黄铜制成,盛装可燃气体的瓶头阀接头 丝扣为左旋。盛装助燃气体的瓶头阀接头丝扣为右旋。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人员防护检查
在使用压缩空气进行作 业前,作业人员应穿戴防护用 品(如护目镜等)。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使用注意事项
● 使用前检查软管与接头是否正确连接。 ● 经常检查气管,发现损害立即修理或者更换 。 ● 软管不要放置于可能引起绊倒伤害的地方。 ● 如果要跨越通道,要不将气管挂于高处或者 确保它有充分的警戒 。 ● 空压机系统零部件要定期检查 。
●空瓶和充满的气瓶应分开放。空瓶要有醒目 标记以免混放。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检验要求 定期检验ຫໍສະໝຸດ 分类及周期● 外部检查:指专业人员在压力容器运行中定期的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 内外部检验:指专业检验人员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其期限分为:
◎安全状态等级为1-3级的,每6年至少—次 ◎安全状况等级为3-4级的,每3年至少一次 ◎安全状态等级为3级的,可视缺陷严重程度.适当延长或缩短检验周期。 ● 耐压试验:是指压力容器停机检验时,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成气压试验, 其周期为每10年至少一次。
● 在小致12 psi(约0.82标准大气压)的压力,能把眼球从眼眶 里吹出。
● 压缩空气甚至可以通过衣服吹进肚脐,而导致肠子爆裂。 ● 对着嘴直吹,压缩空气能吹裂肺部。
一、压缩气体存在的风险
爆炸: 压缩气体有能量,一旦破裂被压缩气体
就会迅速泄漏可能会引起气体爆炸。 眼面部伤害:
压缩软管作业时,软管中突然升起 的 高压空气会使软管弹起导致作业人员眼面部 伤害。
压缩空气安全管理
目录
一、压缩气体存在的风险 二、空气压缩设备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一、压缩气体存在的风险
一、压缩气体存在的风险
压缩空气有哪些风险?
用压缩空气来吹走衣服上 或工作场所的赃物是不是个好主意,为什么?
一、压缩气体存在的风险
压缩空气的风险
● 很多人虽然知道用压缩空气来清理碎屑或衣服会引起伤害,但由于旧的 坏习惯和工作场所里方便的压缩空气,它仍然给人这样不当地使用。然而,必 须记住,使用压缩空气来清洁物体、机器、工作台、衣服和其它东西是危险的, 强气流或压缩空气中的细小颗粒会引起人身伤害。
●易燃气体的气瓶必须永远直立存放并安全地固定。 ●离可燃气气瓶6米(20英尺)范围内或靠近其它 任何可燃物质的地方不得存放氧气瓶,除非用一堵至 少1.5米(5英尺)高、且防火等级至少达到阻火30分 钟的墙来隔开。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应将气瓶存放在安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以防止腐蚀。气瓶的试 压标记应是现时有效的。在气瓶存放区10米(35英尺)内及其周围应禁止吸 烟,并且不得有其它火源。
经过一个半小时紧张抢救,这位病人才转危为安。 原来,当天早班下班前,陈师傅正在用车间里的压缩空气吹去衣服上的灰 尘,在身后的民工吴某觉得好玩,竟然将另外一根压缩空气的管子捅进没有防 备的陈师傅肛门,顿时一股压力极强的气流注入其身体。 陈师傅立即觉得腹部很胀,十分痛苦,被工友送到吴泾医院救治。医生说, 压缩空气被注入身体十分危险,如果救治得晚,很容易形成急性继发性腹膜炎, 引起感染死亡。赵医生告诫说,压缩空气不能进入人体,除去病人极端痛苦以 外,还容易因此引起感染而死亡。
14.3 15.1 15.8 15.0 15.6 16.2 14.5 15.2 15.9 14.4 15.1 15.8
20Mpa气瓶最高充装压 力
18.7 19.8 20.8 20.1 20.8 21.6 19.0 19.0 21.0 18.8 19.9 20.9
谢谢大家
二、空气压缩设备
二、空气压缩设备
概述
压缩机: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能量,给气体增压或输送。 气体压缩的目的:气体具有较大的可压缩性,并且常温常压下气体的 分子间距较大,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这对于气体的储运及气体间的 相互反应都相当不利。此外,气体的输送需要动力,动力的提供来源 于气体压力或为气体增加动能。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颜色要求
1.气瓶的保管和使用者必须认真执行《气瓶 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第46号)各项规定。
2.气瓶上的颜色字样均按国家统一规定,任 何人不得涂改。
3.气瓶保持清洁,并做到定期打压试验,气 瓶的安全帽、防震胶圈应完整。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颜色标记要求
气体种类
氧气 (O2) 氮气 (N2) 二氧化碳 (CO2) 乙炔(C2H2) 氩气 (Ar) 氦气 (He) 氢气 (H2)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在不使用气瓶时,要确保所有的阀门旋紧。如有漏气,及时处理并上报。 ●气瓶重且光滑,很难用徒手搬运。如果必须搬移而又无小车的话,应使 用装卸机或者找人帮忙。 ●气瓶用吊车搬移时应放在气瓶架上,严禁用吊索或绳子拖动气瓶。 ●气瓶只能装气,不得用气瓶当滚筒、支撑或作它用。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使用前
在使用压缩空气作业前, 作业人员应做好作业前的准备, 并得到作业负责人或指定人员 的认可。作业负责人或指定人 员可视实际情况对准备工作实 行监督和检查。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作业现场检查
若在危险区使用压缩空气, 在进行作业前,应使用便携式可 燃空气探测器检测现场的可燃空 气浓度,在可燃空气浓度值低于 爆炸下限的10%时方能允许作业。
二、空气压缩设备
螺杆式、滑片式
常见压缩机型式
二、空气压缩设备
活塞式空压机
二、空气压缩设备
L型空压机
L型空压机,由若干个 具有特定作用的系统组成, 它分别是:传动系统,气 路系统,冷却系统,润滑 系统,调节系统和控制保 护系统。
二、空气压缩设备
螺杆压缩机
螺杆压缩机具有一系列 独特的优点,主要有:可靠性 高、动力平衡好、适应性强、 多相混输、无油压缩。螺杆压 缩机的主要缺点是:造价高、 系统复杂、不能用于高压场合、 噪声大。
调压阀或配件的丝扣应与气瓶阀的母扣相配,不要强行上扣或修改 丝扣。
除非总系统专门设计为可承受气瓶的最大压力,否则在气瓶阀上未 安装减压器的情况下不得与压缩气瓶相连。
压缩气瓶如氧气瓶、乙炔气瓶和氩气瓶,存放场所必须保持通风。 避免气瓶互相碰撞,乙炔瓶禁止暴晒、倒置。
三、压缩空气安全管理要求
气瓶的调压阀或压力表类型一定要符合其设计的用途和压力等级。 所有氧气/乙炔切割枪的稳压器必须装有回火捕集装置,并在每个切割 枪/软管连接处装上一个单向阀。 在进行气瓶与调压阀之间的堵漏之前应先关闭气瓶阀。 决不允许火花、金属熔渣、电流、过热或者火焰触及气瓶或附件。 不得用机油或黄油来润滑氧气瓶的阀门或附件。不要用油手或油手套搬 运氧气设备。 禁止使用漏气的气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