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之宇宙中的地球

合集下载

“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说课稿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复习说课稿一、教材内容分析本章是高中自然地理之重点,同时也是难度较大的一章。

本章一共4节,内容可归纳为三大部分,即宇宙、太阳系和地球的运动。

而这三部分的内容又是相互联系的。

前2节通过介绍宇宙的物质性和层次性,说明宇宙环境的特点;通过介绍日、地、月三者的关系,说明地球与宇宙环境之间的联系。

第3节着重说明地球的运动特征,包括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其地理意义,这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第4节介绍地球的圈层结构。

本章知识体系如下: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宇宙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中太阳活动与地球的地球自转运动及地理意义地地球的运动球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的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二、高考内容范围与高考能力要求1、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能熟练运用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分析问题。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应特别关注太阳活动的最新事件。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能分析地球运动的特点、意义,认识对人类的影响。

4、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地震波及在探索地球内部构造中的应用,注意与板块构造理论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与教法分析现阶段是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部分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牢固,空间思维能力不强,地理运用能力较差的现象,尤其是我们这一届高三,初中地理基础知识薄弱,采用的又是课改新教材,因而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需要补充的东西多,需要理解的东西多,加大了复习的难度,而本章知识又是自然地理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也是每次考试中必考的内容,针对这些情况,我们确定以下复习思路:我想既然是复习课,就应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说的话留给学生说,教师在此过程主要起“导”的作用,并且要把学生的话概况起来形成方法。

通过练习,及时巩固,加深印象。

具体内容的复习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四步:第一步,基础知识梳理(主要是学生自己复习、概括、小结。

);第二步,高频考点突破、讲解(我们在复习过程中紧扣高考要求,把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内容一一突破,通过精选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各校典型的模拟题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真正掌握,形成能力。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奥陶纪 中后期,陆地面积
空前繁盛;中期,出现了脊
显 古 志留纪 大大增加,欧亚大
椎动物——鱼类;后期,一
生 生 泥盆纪 陆和北美大陆的 造煤 部分鱼类演化成两栖类,
宙 代 石炭纪 雏形基本形成,我 时期 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国东北、华北抬
②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生。
二叠纪 升成陆地
③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
C.松嫩平原 D.钓鱼岛
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题:
答案 (1)C (2)B
考向训练
考向一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
(2022河北唐山三模)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荒漠地区在8月份阴天条件下的
辐射量日变化观测统计结果。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该地8月份天气晴好条件下进行观测,则( )
互相吸引
、互相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
(2)太阳系
2.特殊行星——地球 (1)特殊性:产生了目前所知的唯一高级智慧生物——人类。 (2)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 安全 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安全 稳定 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自身条件
填图绘图·再实践 月相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从地球上看月亮,月亮盈亏变化而 出现的各种形状。观察月相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在下图 中简略画出从新月到满月的月相图。
太阳 大气 层结 构
太阳 太阳黑子:周期约为11年 活动 某区域温度低,看上去暗
耀斑:周期约为11年
太阳风
Hale Waihona Puke 在地球的两极地①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
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 区产生极光 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

高三一轮复习省重点高中宇宙中的地球解读PPT课件

高三一轮复习省重点高中宇宙中的地球解读PPT课件
第14页/共18页
例4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显示北半球 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
(12)图中所示的34个测站分布范围主要在 ( D)
A. 亚洲 B. 亚洲和欧洲 C. 亚洲和北美洲 D. 欧洲和北美洲
(13)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C )
(5)局部地形:坡向坡度影响(阴坡阳坡,迎风坡背风坡) 例3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
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D( )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第11页/共18页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 均值分布。完成9、10题。
第13页/共18页
(二)、太阳活动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 黑子:光球层上出现的黑斑点 耀斑:色球层出现 的大而亮的斑块 周期:大约11年
(3)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现象 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 ④对气候的影响,如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 ⑤影响地球自然环境,产生自然灾害
水星 58.1
87.9 天
自转周 期
58.6天
金星 108.5 地球 150
224.7 243天
1.0年
23时56 分
大气及 表面平均温度
成分
(℃)
极稀薄, 氦、汽
白天350,夜 晚—170(固体 表面)
浓密, CO2
浓密, N、O
480(固体表面) 22(固体表面)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宇宙中的地球一、单选题(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高三期中)太阳辐射为我们生活和生产提供能量,不同地区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不同。

下图左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示意图,图右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比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总体分布规律是()A.从低纬向高纬递增B.从中纬度地区向两侧递减C.从低纬向高纬递减D.从中纬度地区向两侧递增2.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A.紫外线B.可见光C.红外线D.X射线3.太阳能电池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下列因素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转化率影响较大的是()A.地形地势B.矿产资源C.植被分布D.天气状况(2022·内蒙古·呼市二中高三阶段练习)据中国天文科普网报道:2018年,太阳活动迎来了低峰年,随着太阳黑子数目的减少,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将会减少,地球可能进入温度较低的“小冰期”。

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4.下列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太阳活动所发生的圈层对应正确的是()A.日珥——②层B.黑子——③层C.日冕物质抛射——②层D.耀斑——①层5.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6.(2022·内蒙古·呼市二中高三阶段练习)“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鱼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A.塔里木盆地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7.(2020·辽宁·新民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2019年1月3日8时48分,四川宜宾市珙县发生5.3级地震,宜宾地震局提前了14秒发布预警。

2021高三第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演示共18张PPT)(共18张PPT)

2021高三第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演示共18张PPT)(共18张PPT)
第十页,共18页。
1.纬度因素: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低则正午太阳 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的路程短,被大气削 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2. 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 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 这个原因。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 海陆位置
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宗物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立在山区、沙漠地 区,有的建立在地广人稀处
第四页,共18页。
2.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huíshōu)场地选择
2.日凌现象出现时,通讯卫星与其它天体的位置关系是( )C
A.通讯卫星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 B.通讯卫星位于地球(dìqiú)与月球之间 C.通讯卫星位于地球(dìqiú)与太阳之间 D.通讯卫星与地球(dìqiú)、月球、太阳共线
第十七页,共18页。
[典型例题]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消息称:从2013年2月25日至3月 17日期间,我国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 ,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zìzhuàn)周期相同)将进入日凌期 ,在此期间受影响的波段对应的电视台节目会突然出现图像不清晰 和短暂雪花现象。读图完成1~3题。
第十一页,共18页。
规律(guīlǜ)技 巧总结
太阳辐射(tài yánɡ fú shè
一般来说, 低纬多,高纬少; 夏季多,冬季少; 晴天强,阴天弱; 地 势 ( d ìs h ì) 高 处 强 , 地 势 (dìshì)低处弱。
第十二页,共18页。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 (2)对地球的影响
光和热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2)四大影响
电离层 极光
磁暴
实践应用
1.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天宫”空间站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5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 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 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1)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哪类天体? 提示 卫星。 (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
考向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 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D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B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
存在。
地球原始大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思维拓展·再提升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 ①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②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③氧气可供生物 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本课结束
图1 图2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021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及圈层结构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内容]
1.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

2.运用资料,描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3.运用资料,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两个方面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4.运用示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
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思维导图]
1.读下图,回顾并完成相关知识。

(1)主要天体:宇宙是由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体、彗星等天体组成的。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如上图所示的天体系统。

(3)结合上图,完成天体系统的层次(级别)结构。

总星系⎩⎪⎨⎪⎧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
2.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相关知识。

(1)八颗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 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2)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哈雷彗星的公转方向与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反(自东向西)。

3.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外部条件
①稳定的太阳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②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2)自身条件
拓展延伸 航天基地的区位条件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课件新人教版

新教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课件新人教版

材料二 图 1 为我国四大航天发射基地分布图,图 2 为我国飞船返回舱返 回基地——内蒙古四子王旗。
【问题探究】 探究 1 根据酒泉卫星发射场所处的位置,试说明该卫星发射场附近的自 然环境特征及其对航天发射的影响。[综合思维] 探究 2 试分析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区位优势。[区域认知] 探究 3 试分析飞船返回舱着陆场的有利条件。[综合思维] 探究 4 说明海上移动发射的优点。[综合思维]
因为火星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很相似,主要表现为( )
①火星和地球上的温度都有利于生命起源和发展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和地球都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A.①②③④
√C.②③
B.①②③ D.③④
2.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
1.该行星适合孕育生命的内部条件应该主要包括( )
①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
③合适的大气层 ④宇宙环境安全、稳定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2.地球上温度适宜主要取决于( ①日照条件稳定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④地球自转周期适中 A.①④ C.①③
)
B.②③
√D.②④
呈弧状,喷射大量带电粒子
剧烈的太阳活 动现象
_太__阳__黑__子__
太阳活动___强__弱____ 光球层 出现温度比周围低的黑斑点
的标志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技法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的方法 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地球 大气层或返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飞机、待发射的人造地球卫星等。 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现象(下 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第一轮复习提纲及练习《宇宙环境》第一节人类认识的宇宙一、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1、概念: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宙空间上无边无际,时间上无始无终2、特点:宇宙是物质的(由各种各样的天体组成的)天体:恒星(2000多亿颗)、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天体有自然形成的,还有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

层次:宇宙>总星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约10亿个)>太阳系>地月系二、宇宙中的地球1、太阳系的组成及顺序距日由近及远:日地平均距离:2、地球的普通性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速度、公转、自转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3、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物质的条件①外部条件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昼夜更替周期不长)——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对应训练:新京报2009年10月1日报道,国家国防科工局昨日证实,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将推迟发射,原因是要结伴去火星的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推迟至2011年发射。

读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回答1~2题。

1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A.火星距日较远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特别强C.火星大气保温作用非常弱D.火星上昼夜更替周期比较长2. 阳系中地球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A.是太阳系中体积、质量最大的行星B.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2010·淄博一模)读下图,完成5~6题。

3. 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4 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光能第二节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太阳辐射——太阳主要成分是H 、He ;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ll 物体的温度愈高,放射能量最大值 的波长愈短,随 着物体温度不断 增高,最大辐射波长由长向短位太阳辐射是短波 辐射,人、地 面和大气辐射 是长波辐射。

太阳辐射是否能全部到达地面?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第一,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 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第二,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3、太阳辐射强度定义:单位时间内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量。

4 太阳高度角 (h )定义: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0°≤h ≤90水平面上太阳辐射的计算:Sm ′ =Sm·sinh名 称波 段(nm)占总能量的比例(%)效 应作 用可见光 400—760 50 光效应 植物光合作用 红外区 >760 43 热效应 加热地球、大气和生物紫外区 <4007化学效应杀菌消毒、促进种子萌发5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1)纬度因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年太阳总辐射量多。

(2)气候、天气因素一一降水越少,太阳辐射削弱量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多。

(3)地势、地形因素一一地势越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削弱量少,年太阳总辐射量多。

(4)太阳活动的强度 (5)太阳高度角对应训练:1: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的状况及其原因(1)太阳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西侧,其次新疆等地。

(2)太阳能贫乏区:四川盆地,贵州,湖南一带。

2.为什么雅鲁藏布江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小于拉萨?3 太阳是地面能量的源泉。

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引起了地理环境的空间分布和春夏秋冬的循环变化。

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4.2焦/厘米2·日),下图是我国与全球总辐射量对比图。

分析图和表,回答问题。

立春春分 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 立冬 冬至 小计90°N 0 0 783 1093 777 0 0 0 2653 60°N147 453 821 994 814 445 148 51 3873 40°N 438 696 924 1007 915 685 435 325 5425 20°N 701 855 938 950 929 842 695 615 6525 0° 891 910 851 802 842 897 883 856 6932 20°S 984 856 671 576 663 844 973 1014 6581 40°S 970 698 421 304 424 690 958 1074 5539 60°S 863 457 143 48 132 452 851 1061 4007 90°S 827 0 0 0 0 0 813 1166 2806 小计58214925555257745496485557566162(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4.2焦/厘米2·日,为什么?日总量辐射太阳节气纬度(3)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为什么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4)我国北纬30°东部与西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悬殊,但为什么东部地区年平均气温较西部高得多?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

据此回答11~12题。

1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A.2 900<R<3 000B.3 400<R<3 500C.3 900<R<4 000D.4 400<R<4 5001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副热带高压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西南季风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为(一)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层——色球层——黑子和耀斑周期都是年(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它反射无线电波的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带电粒子流,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极光对应资料:研究称欧洲寒冬与太阳活动减弱有关新华网北京4月16日电综合本社驻伦敦记者报道: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许多国家刚刚经历了一个罕见的寒冬,。

从过去三四百年的历史来看,太阳活动减弱与欧洲出现寒冬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欧洲出现了一系列严酷的寒冬,当时伦敦甚至可以在泰晤士河冰面上举行集市。

对于太阳活动减弱影响欧洲冬季气温的原因,研究人员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太阳辐射会加热地球大气中的平流层,赤道地区接受太阳热量最多,因此会产生向北部欧洲地区移动的温暖气流。

当太阳活动减弱时,太阳辐射总量降低,温暖气流难以到达欧洲地区,来自北极的冷空气就会控制欧洲,造成寒冷的冬天。

对应训练:据美国宇宙网站报道,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活动将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峰期。

我们可以预见到那时将发生大量的太阳活动。

据此完成.如果2011~2012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上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A.2000~2001年B.2022~2023年C.2006~2007年D.2087~2088年三、月相及其变化1、月相的成因: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即月相。

2、月相的变化规律月相名称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出现日期初一初七、初八十五、十六二十二、二十三三球位置关系同一直线,连线成直角,同一直线,连线成直角,月球居中月在日以东地球居中月在日以西与日出没比较同升同落迟升后落此起彼落早升后落月出时间清晨正午黄昏半夜月落时间黄昏半夜清晨正午夜晚见月情形彻夜不见上半夜西天通宵可见下半夜东天月面朝向朝西朝东对应训练: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日食和月食示意图对应训练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2000多年来时间最长、范围较大的日全食。

据此完成1~2题。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日食的是()第三节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一、宇宙探测的发展1、宇宙探测的意义①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②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军事侦察、空间通信、气象观测、寻找资源、飞机导航)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二、开发宇宙1、宇宙资源的类型(1)空间资源A、人造地球卫星从地外空间观测地球,获取各种信息。

B、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和失重的物理条件在卫星上进行各种科学实验。

(2)太阳能资源2、宇宙开发的国际化——空间资源开发道路:国际合作三、保护宇宙环境1、宇宙垃圾的产生(1)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2)航天器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3)航天员扔出飞船舱外的垃圾2、垃圾的危害垃圾会与航天器碰撞,造成航天器重大损坏。

3、限制或清除空间垃圾的办法(1)将停止工作的卫星推到其他轨道上去。

(2)利用航天飞机把损坏的卫星带回地球。

对应训练:简述我国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的意义。

新华社四川西昌9月30日电(记者白瑞雪、李清华)记者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获悉,用于发射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9月30日9时开始燃料加注。

——火箭把嫦娥二号送入远地点高度接近38万公里的直接奔月轨道,而嫦娥一号的入轨点远地点高度只有约5100公里;——卫星环绕月球飞行的轨道高度为100公里,比嫦娥一号距月球近了100公里;——卫星上新研制的相机,能够将对月拍摄图像的分辨率从嫦娥一号的120米提高到10米左右;二:卫星航天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和返回地的选择条件(1)发射基地航天发射基地的建设区位1、纬度: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可以提高火箭运载能力2、方向:向东发射,可获得较大的初始速度,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燃料;3、气象条件:阴天少,雷雨天气少,云少,云离地表高,风速小;4.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5、国防条件:建于山区、沙漠地区;6、交通条件其中影响卫星和飞船发射的最关键和最直接的因素是——气象因素(2)返回地点①人烟稀少的地区②地势开阔平坦的草原地区,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和营救的地区或者在海洋上③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抢救等工作展开(3).我国的四大卫星发射基地酒泉:地处甘肃酒泉东北的戈壁滩边缘,主要承担各种近地轨道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的发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