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七)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大全一、单选题1.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范畴是指:A. 中医对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B. 中医在内科领域的临床实践经验C.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D. 中医内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学派流派答案:C2. 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A. 阴阳学说B. 五行学说C. 十二经络理论D. 经脉学说答案:D3. 以下哪种疾病属于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畴?A. 高血压B. 颈椎病C. 肝癌D. 肺结核答案:A二、多选题1.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诊断学B. 病因学C. 方剂学D. 临床病案研究答案:A、B、D2.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内科学的诊断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摸诊答案:B三、论述题1. 简述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中医内科学研究内容包括诊断学、病因学、治疗学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可以探索出中医对于内科疾病的唯物辩证观察、辨识和治疗方法,为内科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中医内科学的研究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新的方向。
2. 中医内科学的核心理论有哪些?中医内科学的核心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
阴阳学说强调事物的相对性,认为万物都存在着阴阳的对立统一关系;五行学说强调事物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关系,通过五行相克相生的规律解释疾病的发生和演变;经络学说强调经脉的作用,在中医内科学中对于病因病机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3. 中医内科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中医内科学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于多种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中医内科学通过辨证分型和选用草药、针灸等方法调节阴阳平衡,缓解血压的升高;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中医内科学通过调整脾胃功能、清热解毒等方法控制血糖水平。
这些案例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中医内科学的独特价值和临床意义。
总结: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通过研究内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基本理论,为中医在内科领域的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A. 阴阳学说B. 经络学说C. 脏腑学说D. 病理学说答案:C2. 四诊中的望诊是通过观察下列哪个方面来判断病情?A. 脉象B. 面色C. 口唇D. 舌苔答案:B3. 下列哪个脏腑属于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范畴?A. 肝B. 脑C. 肺D. 肤答案:A、C、D4. 中医内科学中,常用于降脂降压的药物是下列哪个?A. 阿司匹林B. 维生素CC. 降压药D. 氨茶碱答案:C5. 中医内科学中,用于治疗感冒的经方是下列哪个?A. 牛黄解毒丸B. 五味子汤C. 葛根汤D. 藏红花饮子答案:C二、判断题1. 中医内科学是研究中医在内科领域的应用的学科。
答案:正确2.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经络学说和六经辨证。
答案:错误3. 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脏腑包括心、肝、脾、肺和肾。
答案:正确4. 中医内科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药物治疗内科疾病。
答案:正确5. 中医内科学中,舌苔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病情。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
答: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脏腑学说、六经辨证和经络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描述了宇宙万物的变化和相互作用。
脏腑学说强调人体脏腑的功能和相互关系,认为脏腑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
六经辨证是通过观察经络、经脉的状况来判断病情。
经络学说则是指通过调整经络的流通来治疗疾病。
2. 请简要说明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范畴。
答:中医内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心、肝、脾、肺和肾等脏腑的疾病。
例如,中医内科学研究心脏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研究肝病的分类、病因和中药治疗等。
同时,中医内科学也关注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3. 中医内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中医内科学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艾灸、拔罐等。
中药治疗是通过使用中草药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使脏腑恢复正常功能。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七)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五节泄泻一、选择题【A1型题】1.最早记载泄泻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丹溪心法》E.《医宗必读》2.泄泻是由于哪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A.肺B.肝C.脾D.肾E.心3.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病的病因()A.感受外邪B.饮食所伤C.情志失调D.体虚久病E.房劳过度4.因稍有饮食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引起的泄泻,是下列哪种()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食滞胃肠D.脾胃虚弱E.肾阳虚衰5.下列哪能项是泄泻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A.平素多见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即泻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6.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泄泻的治疗原则()A.消食导滞B. 清热利湿C. 芳香化湿,疏表散寒D.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E. 清热解毒利湿,调气行血导滞7.下列哪一项不是泄泻的证型()A.寒湿泄泻B.湿热泄泻C.食滞胃肠D.脾胃虚弱E.胃阳不足8.因湿热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9.因食滞胃肠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10.因脾胃虚寒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11.因脾胃虚弱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12.因肾阳虚衰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大便时溏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A2型题】13.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纳呆脘闷,腹痛肠鸣,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痠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中医内科学模拟试卷(7)【含答案】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患者头痛而晕,心悸不宁,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疗应首选A.半夏白术天麻汤B.加味四物汤C.大定风珠D.大补元煎E.六君子汤【答案】B2、阳水水湿浸渍的治法是A.化湿清热,利水消肿B.化湿利水,补脾益气C.运脾化湿,通阳利水D.益气健牌,行气运湿E.温运脾阳,利水化湿【答案】C3、聚证的主要病位在A.肝B.心C.脾D.肾E.肺【答案】A C4、下列各项,属于历代医家对肺痨以其症状特点而命名的是A.急痨B.劳嗽C.伏连D.尸注E.肺痿疾【答案】A B C E5、中风.昏迷.痫证.厥病共同的主要症状为A.语言不利B.口眼歪斜C.突然仆倒D.四肢抽搐E.昏不知人【答案】E6、下列属于痰饮病的辨证要点的是A.辨清部位B.标本虚实C.区分兼夹D.预后转归E.辨伴随症状【答案】A B C D7、下列辩证对应正确的是A.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B.风热头痛——天麻钩藤饮C.血虚头痛——逍遥散D.肾虚头痛——大补元煎E.瘀血头痛——桃红四物汤【答案】A D8、淋证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哪些脏器有关A.肝B.脾C.肾D.膀胱E.小肠【答案】A B C D9、痫病七情失调主要责之于A.喜B.怒C.忧思D.惊恐E.悲伤【答案】D10、癃闭与关格的鉴别点有A.小便不通B.小便减少C.小便无力D.有无伴吐逆E.有无伴小便涩痛【答案】C11、癫狂的病位在A.心B.肝C.脾D.肾E.脑【答案】E12、聚证的主要病位在A.肝B.心C.脾D.肾E.肺【答案】A C13、淋证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哪些脏器有关A.肝B.脾C.肾D.膀胱E.小肠【答案】A B C D14、患者,女,30岁。
近1月蒸蒸汗出,汗黏,汗液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口中黏苦,渴不欲饮,苔薄黄,脉弦数。
本病证候的证机概要是A.营卫不和,表卫失司,汗液外泄B.肝郁化火,逼津外泄C.湿热内蕴,逼津外泄D.心血耗伤,心液不藏E.邪热耗阴,逼津外泄【答案】C15、患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肢体软瘫,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萎,脉微欲绝,其中风属A.中经络B.阳闭证C.阴闭证D.脱证E.后遗症【答案】D16、心肾不交所致的不寐,可选用A.六味地黄丸B.济生肾气丸C.交泰丸D.知柏地黄丸E.归脾汤【答案】A C17、患者,男,36岁。
中医内科学试题附答案(精选7)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郁证实证的治疗,应注意A.理气而不耗气B.活血而不破血C.清热而不败胃D.祛痰而不伤正E.燥湿而不伤阴【答案】A B C D E2、鼻衄的发生,与何脏腑有关A.肺B.胃C.心D.肝E.脾【答案】A B D3、痫证休息期肝火痰热证的治法A.平肝息风,定惊安神B.清肝泻火,化痰宁心C.清热泻火,顺气豁痰D.疏肝和胃,健脾化痰E.涤痰息风,开窍定痫【答案】B4、内伤头痛与哪些脏腑有关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B C D5、金某,女性,21岁。
1周来双侧肩.肘.膝关节游走性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有皮下结节,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其诊断是A.痹证的行痹B.痹证的着痹C.痹证的痛痹D.痹证的风湿热痹E.痹证的痰瘀互结证【答案】D6、噎膈的病理变化为A.痰气交阻B.精血亏虚C.痰瘀互结D.脾肾阳虚E.湿热中阻【答案】A B C D7、患者寒热起伏,午后热甚,尿频尿急,小便短赤灼热,腰腹胀痛,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治疗最佳选方是A.八正散合小柴胡汤B.石韦散C.知柏地黄丸D.王氏连朴饮E.柴胡疏肝散【答案】A8、下列各项,对于鉴别水肿与鼓胀无意义的是A.有无腹壁青筋暴露B.有无皮色苍黄C.水肿与腹水出现的先后D.有无胁下癥积坚硬E.有无头面浮肿【答案】E9、下列各项属于痫证的病因的是A.禀赋异常B.情志失调C.饮食不节D.脑窍损伤E.久病体虚【答案】A B C D10、阳痿不振,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寐多梦,苔薄白,脉弦细,证属A.惊恐伤肾证B.肝郁不舒证C.湿热下注证D.心脾亏虚证E.命门火衰证【答案】A11、患者眩晕,动则加剧,劳则即发,面色㿠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其治法是A.健脾益气,益肾温中B.温补脾肾,通络宁心C.健脾益肾,活血化瘀D.补益肝肾,化瘀通络E.补益气血,调养心脾【答案】E12、患者腹大胀满不舒,早宽暮急,面色苍黄,脘闷纳呆,神倦怯寒,四末不温,尿少不利,舌体胖,质紫,苔淡白,脉沉弦无力。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精选第7套)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患者,女,18岁。
得病于忧虑,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切善哭,舌淡,脉弦细。
其诊断及处方应是A.肝气郁结型郁证——柴胡疏肝散B.心脾两虚型郁证——归脾汤C.气郁化火型郁证——丹栀逍遥散D.痰气郁结型郁证——半夏厚朴汤E.心神失养型郁证——甘麦大枣汤加味【答案】E2、虚劳与肺痨的鉴别中,最有意义的是A.有无咳血B.有无午后低热C.有无盗汗D.有无消瘦E.有无传染性【答案】E3、患者,男,45岁。
腰痛2月余,重着而热。
遇阴雨天气加重,活动后减轻,身体闲重,四肢倦怠,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若患者腰痛,伴咽干,手足心热者可加用A.青蒿.鳖甲B.生地黄.赤芍C.胡黄连.银柴胡D.元参.麦冬.五味子E.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答案】E4、呃逆与呕吐在病机上的相同点为A.胃失和降,气逆于上B.胃阴不足,胃虚不降C.食管狭隘,胃失和降D.外邪犯胃,气逆于上E.脾胃虚弱,食入不化【答案】A5、眩晕证属痰湿中阻若出现头痛头胀.心烦口苦.渴不欲饮,可改用下列何方治疗A.二陈汤B.五苓散C.麦味地黄汤D.龙胆泻肝汤E.黄连温胆汤【答案】E6、下列属于血证的辨别要点的是A.辨病证的不同B.辨脏腑病变之异C.辨证候之虚实D.辨病位E.辨本症与并发症【答案】A B C7、患者,女,18岁。
得病于忧虑,精神恍惚,心神不宁,悲切善哭,舌淡,脉弦细。
其诊断及处方应是A.肝气郁结型郁证——柴胡疏肝散B.心脾两虚型郁证——归脾汤C.气郁化火型郁证——丹栀逍遥散D.痰气郁结型郁证——半夏厚朴汤E.心神失养型郁证——甘麦大枣汤加味【答案】E8、患者久病咳喘,乏力气短,动则尤甚,自汗耳鸣,舌淡脉弱,其临床意义是A.肺气虚证B.肺肾气虚证C.肾阳虚证D.脾肺气虚证E.肾气虚证【答案】B9、治疗黄疸(阳黄)热重于湿证,若胁痛较甚,可加用A.柴胡B.郁金C.川楝子D.延胡索E.橘皮【答案】A B C D10、下列哪项除外,均为胃阴不足型呕吐的主症A.呕吐反复或时作干呕B.似饥而不欲食C.嗳气吞酸D.口燥咽干E.舌红少津【答案】C11、下列各项,不属于胁痛肝郁气滞证主症特点的是A.胁肋胀痛,走窜不定B.胸闷腹胀C.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D.胁痛因情志变化而增减E.痛处固定拒按【答案】E12、虚烦不寐,胆怯心悸,易惊,气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脉弦细。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肾系病证)模拟试卷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患者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身发疮痍,甚则溃烂,恶风发热,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滑数。
治宜选择A.麻黄连翘赤小豆汤B.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C.五苓散合五味消毒饮D.越婢加术汤正确答案:B解析:上述症状属于水肿阳水之湿毒浸淫证。
其病机为疮毒内归脾肾,三焦气化不利,水湿内停。
治宜宣肺解毒,利湿消肿。
其代表方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前方宣肺利尿;后方清热解毒。
故B为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肾系病症2.下列哪项不属于水肿的病理因素A.风邪B.寒邪C.瘀血D.疮毒正确答案:B解析: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水肿发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
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
水肿的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故B为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肾系病症3.血淋与尿血的鉴别要点,在于A.属实属虚B.在表在里C.血在尿前尿后D.尿痛与不痛正确答案:D解析:血淋与尿血都有小便出血,尿色红赤,甚至溺出纯血等症状。
其鉴别的要点是有无尿痛。
尿血多无疼痛之感,虽亦问有轻微的胀痛或热痛,但终不若血淋的小便滴沥而疼痛难忍,故一般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
故D为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肾系病症4.患者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少腹胀满疼痛,苔薄白,脉弦。
治当选用A.八正散B.沉香散C.导赤散D.小蓟饮子正确答案:B解析:上述症状属于淋证之气淋。
其病机为气机郁结,膀胱气化不利。
其治法为理气疏导,通淋利尿。
其代表方为沉香散。
故B为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肾系病症5.患者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病程缠绵,舌质淡,脉细弱。
治宜选用A.金匮肾气丸B.无比山药丸C.沉香散D.补中益气汤正确答案:B解析:上述症状属于淋证之劳淋。
中医内科学考试试题(精选7)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下列各项,不属于胁痛肝郁气滞证主症特点的是A.胁肋胀痛,走窜不定B.胸闷腹胀C.嗳气频作,得嗳气而胀痛稍舒D.胁痛因情志变化而增减E.痛处固定拒按【答案】E2、“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出自A.《金匮要略》B.《素问·藏气法时论》C.《灵枢·厥病》D.《灵枢·五邪》E.《伤寒论》【答案】C3、喘病的基本病机是A.气机的升降出纳失常B.痰浊不化,气机壅滞C.心阳不振,肺失治节D.水湿不化,肺气失宣E.肺气不足,气失摄纳【答案】A4、以下属于瘿病的主要病变部位的是A.肝脾心B.脾胃心C.肝肾心D.肝脾肾E.肝肾胃【答案】A5、心肾不交所致的不寐,可选用A.六味地黄丸B.济生肾气丸C.交泰丸D.知柏地黄丸E.归脾汤【答案】A C6、辨治便秘首分A.表里B.虚实C.寒热D.气血E.缓急【答案】B7、尿血与血淋的鉴别点是A.尿色的深浅B.尿中有无红细胞C.是否有排尿疼痛D.是否伴有全身症状E.是否伴有水肿【答案】C8、呃声沉而有力,胃脘部及膈间不舒,得热则减,遇寒则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淡苔薄而润,脉迟缓者,证属A.胃中寒冷B.胃火上逆C.气机郁滞D.胃阴不足E.脾胃阳虚【答案】A9、关于中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秋战国时,称为“偏枯”“仆击”“薄厥”“大厥”B.张仲景始称“中风”C.李东垣认为“痰湿生热”所致D.朱丹溪提出“类中风”E.李中梓将中风重症分闭证和脱证【答案】A B E10、痫证休止期,平时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溲黄,发作时抽搐昏仆,吐涎,或有吼叫,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方选A.龙胆泻肝汤B.六君子汤C.涤痰汤D.定痫丸E.二陈汤【答案】A C1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引起劳淋的病因A.诸淋日久B.过服寒凉C.久病体虚D.劳伤过度E.情志失调【答案】B12、患者,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疗方剂宜选A.防风汤B.双合汤C.薏苡仁汤D.乌头汤E.白虎加桂枝汤【答案】D13、杨某,女,46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第五节泄泻—、选择题[A1型题】1. 最早记载泄泻病名的是下列哪一部医著()A. 《内经》B .《金匮要略》C .《诸病源候论》D .《丹溪心法》E .《医宗必读》2. 泄泻是由于哪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A .肺B .肝C .脾D .肾E .心3. 下列哪项不是泄泻病的病因()A. 感受外邪B. 饮食所伤C. 情志失调D. 体虚久病E. 房劳过度4. 因稍有饮食不慎或稍进油腻食物引起的泄泻,是下列哪种()A. 寒湿泄泻B. 湿热泄泻C. 食滞胃肠D. 脾胃虚弱E. 腎阳虚衰5. 下列哪能项是泄泻与肝关系密切的表现()A. 平素多见胸胁胀闷,暧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即泻B.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 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 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6. 下列除哪项外均为泄泻的治疗原则(A. 消食导滞B. 清热利湿C. 芳香化湿,疏表散寒D.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E. 清热解毒利湿,调气行血导滞7. 下列哪一项不是泄泻的证型()A. 寒湿泄泻B. 湿热泄泻C. 食滞胃肠D. 脾胃虚弱E. 胃阳不足8. 因湿热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 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 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9. 因食滞胃肠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 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 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10 .因脾胃虚寒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 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 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11 .因脾胃虚弱引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 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 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12 .因肾阳虚衰起泄泻的主要表现是()A.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B.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C.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D. 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稍进油腻食物则发E. 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A2型题】13 .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纳呆皖闷,腹痛肠鸣,兼恶寒,发热,头痛,肢体废痛,舌苔白或白腻,脉濡缓。
其主要病机为()A. 外感寒湿,侵袭肠胃B. 泄泻日久,肾阳虚衰C.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D. 饮食不节,宿食内停E .湿热阻遏,传化失常14 .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其治法是()A.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B.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C. 消食导滞D. 清热利湿E芳香化湿,疏表散寒15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皖腹胀满,暧吞腐酸,厌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其治疗首选取方为()A. 四神丸加减B .保和丸加减C. 参苓白术散加减D. 葛根苓连汤加减E. 霍香正气散加减16 .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食少,食后院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増加,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主要病机是()A. 气机不利,肝失条达B. 泄泻日久,腎阳虚衰C. 脾胃虚弱,运化无权D. 饮食不节,宿食内停E .湿热阻遏,传化失常仃.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脐下疼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腹部喜暧,常伴形寒肢冷,腰膝废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其首选取方为()A. 四神丸加减B .保和丸加减C. 参苓白术散加减D. 葛根苓连汤加减E. 霍香正气散加减[A3型题】某患者,久泻日久,泄泻多在黎明前后,脐下疼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腹部喜暧,常伴形寒肢冷,腰膝废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18 .该病人的证候属于()A .湿热B .食滞C .寒湿D. 腎阳虚衰E. 脾胃虚弱19 .其治法是()A.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B.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C. 消食导滞D. 清热利湿E芳香化湿,疏表散寒20 .其治疗首选方是()A.四神丸加减B .保和丸加减C. 参苓白术散加减D. 葛根苓连汤加减E. 霍香正气散加减某患者,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食少,食后院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1 .该病人的证候属于()A・湿热B .食滞C .寒湿D. 肾阳虚衰E. 脾胃虚弱22 .其治法是()A.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B.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C. 消食导滞D. 清热利湿E芳香化湿,疏表散寒23 .其治疗首选方是()A. 四神丸加减B .保和丸加减C. 参苓白术散加减D. 葛根苓连汤加减E. 霍香正气散加减【B型题】A. 四神丸加减B .保和丸加减C. 参苓白术散加减D. 葛根苓连汤加减E. 霍香正气散加减24 .湿热泄泻,治疗宜首选()25 .寒湿泄泻,治疗宜首选()26 .食滞泄泻,治疗宜首选()27 .脾胃虚弱泄泻,治疗宜首选()[X1型题】28 .泄泻证候类型有()A .湿热B .食滞C .寒湿D. 肾阳虚衰E. 脾胃虚弱29 .泄泻的治法有()A. 温肾健脾,固涩止泻B. 健脾益气,化湿止泻C. 消食导滞D. 清热利湿E芳香化湿,疏表散寒30 .泄泻的治疗方剂有()A. 四神丸加减B .保和丸加减C. 参苓白术散加减D. 葛根苓连汤加减E. 霍香正气散加减[X2型题】31 .患者刘某,女,干部,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食少,食后皖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増加,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疗应选下列何方()A. 四神丸加减B .保和丸加减C. 参苓白术散加减D. 葛根苓连汤加减E. 霍香正气散加减32 .患者张某,男,35岁。
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院腹胀满,暧吞腐酸,厌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疗应选下列何方()A. 四神丸加减B .保和丸加减C. 参苓白术散加减D. 葛根苓连汤加减E. 霍香正气散加减二、名词术证解释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澹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三、填空题1 .泄泻的病因,有,及—等,主要病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 失司。
2 . ______ 是导致泄泻的基本病机,外邪之中以湿邪为重要,湿为_,易困导致,,而成泄泻。
3 .泄泻的主要病位在_、 _________ ,和_关系密切。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急性泄泻因失治或误治,可迁延_,由_转_,转为_o久泻若复受_、_所伤,亦可_发作,表现为病候。
另外,泄泻_ ,可由_及_ ,导致__________________ 等。
四、是非判断题1 .泄泻的辨证应以虚实为纲()2. 泄泻的病因主要是外因()3. 泄泻的虚实相互间不易转化()4. 泄泻之疾病无里急后重这症状()5. 泄泻和痢疾是一种疾病()五、简答题1 .如何辨别泄泻与痢疾?2. 如何判断泄泻的寒热虚实?3. 泄泻的治疗原则是什么?4 .脾胃虚弱型泄泻的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5. 泄泻的诊断依据是什么?六、病案分析题1 .秦某,男,50岁,干部,2001年7月28日就诊。
主诉:今日下午泄泻5次。
病史:由于上午天气炎热,吃冷饮后出现泄泻,腹痛,泻下急迫,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查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本案诊断(病名证型\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2 .高某,男,75岁,干部,2001年"月3日就诊。
主诉:泄泻反复发作3年余,近日加重。
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而发本病。
3年来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食少,食后院腹胀闷个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查体: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写出本案诊断(病名证型X辨证分析、治法、方药(含用量用法)_参考答案_—、选择题1. A2.C3.E4. D5.A 6 . E 7 . E8B 9 . C10 . D 11 . D 12 . E 13 .A 14 . D 15B16 . C 17 . A 18 . D19 . A20 . A 21 . E22 . B 23 . C 24 . D 25 . E26 . B 27 . C 28 . A B C D E 29 . ABCDE 30. ABCDE 31C 32. B二、名词术证解释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増多,粪质稀澹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
三、填空题1 .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禀赋不足体虚久病脾胃运化失调肠道分清泌浊传导功能。
2. 脾虚湿盛湿邪阴邪脾土脾运失职升降失常水谷清浊相混。
3. 脾胃大小肠肝肾。
4. 日久实虚久泻湿食急性虚中夹实日久脾肾脾肾阳虚。
四、是非判断题1 . √2 . ×3 . ×4 . √5 . ×五、简答题1 .答: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
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加,粪质稀澹,甚则如水样,或完谷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夹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腹痛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便后痛减;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主症,腹痛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便后痛不减。
2.答:粪质量清晰如水,腹痛喜温,完谷不化,多属寒证;粪便黃褐,味臭较重,泻下急迫,肛门灼热,多属热证;凡病势急骤,院腹胀满,腹痛拒按,泻后痛减,小便不利者,多属实证;凡病程较长,腹痛不甚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属虚证。
3 .答:泄泻的基本病机为脾虚湿盛,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为健脾化湿。
急性泄泻多以湿盛为主,重在化湿,佐以分利,再根据寒湿和湿热的不同,分别采用温化寒湿与清化湿热之法。
夹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夹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伤食者,佐以消导。
久泻以脾虚为主,当以健运脾气为要。
因肝气乘脾者,宜抑肝扶脾。
因腎阳虚衰者,宜温肾健脾。
中气下陷者,宜升提。
久泄不止者,宜固涩。
暴泻不可骤用补涩,以免关门留寇;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其阴液。
若病情处于虚实寒热兼夹互相转化时,当随证而施治。
《医宗必读》提出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借鉴。
4 .答:(1 )证候:大便时澹时泻,迁廷反复,食少,食后院腹胀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无华,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