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临床观察申请表
新药(西药)试产期第三期临床试验实施方案

新药(西药)试产期第三期临床试验实施方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2.08.03•【文号】•【施行日期】1992.08.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新药(西药)试产期第三期临床试验实施方案(1992年8月3日卫生部发布)一、新三期临床试验的目的和意义:新药得到卫生部批准试生产之后,即应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目的是进一步考察新药的疗效、不良反应和适应症,以期在试生产期结束时对其安全有效性作出确认性评价,为药政部门批准新药从试生产转为正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新药第二期临床试验一般病例数较少,老年、小儿及肝肾功能不全等病例均未包括,对不良反应的观察也明显受到病例数的限制,有的出现率较低的重要不良反应,可能在上市前未能发现,故在试生产期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是对第二期临床试验的必要补充。
在较大范围内对新药的安全有效性作出评价,可使更多临床医生、临床药师了解已上市的新药及其合理的使用方法,起到指导合理使用和推广应用的作用。
同时以各专业临床药理基地为网点,组织全国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监察网。
二、实施程序:1、新药的第三期临床试验工作由卫生部药政局委托中华医学会统一组织临床单位实施。
2、新药在批准试生产一个月内,生产企业即应与中华医学会科技咨询部联系进行第三期临床试验,并同时提供卫生部新药批件(复印件)、第三期临床试验初步方案及原第一、二期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和临床总结。
3、由承担第二期临床试验的负责单位、参加评审该药的药品评审委员、中华医学会专科学会委员5-7人组成专家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制订该新药的第三期临床试验方案。
4、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第三期临床试验并按期履行新药试生产转正的手续。
三、各单位任务:(一)、中华医学会:1、在药政局的领导下以专家技术指导小组为依托,负责第三期临床试验过程的组织指导、宏观管理及质量控制,监督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完整性、客观性,定期检查临床试验进展情况,听取意见。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和评价

6.剂量
文献资料查询
剂量 范围
试验摸索 按体表面积剂量呼应:成人剂量←→动物剂量 离体试验浓度 参考药动学有效浓度
由分布容积估算最大浓度
最大浓度=成人剂量/最小分布容积(15L)法》(局令第28号)附录2
新药注册分类:15 类
1类: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类:单克隆抗体 3类: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类:变态反应原制品 5类:由人或动物组织或体液提取、或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类: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类: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类: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
10-10、3×10-10、10-9、3×10-9、10-8、3×10-8、10-7、3×10-7、
10-6
剂量间隔:体内:一般3个剂量组,比值~(1/3/10)
体外: > 5个剂量
尽量反映量效和/或时效关系,大动物(猴、狗等)试
验或在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减少剂量组。
7.对照
包括: ⑴ 正常动物空白对照组 ⑵ 模型动物对照组 ⑶ 阳性药物对照组 应选用正式批准生产的药品 ,根据需要设一个或多个剂量组。 必要时增设溶媒或赋形剂对照组。
药学研究----新药发现
Drug Discovery
经验积累 偶然发现 药物筛选
Drug Discovery
老药新用 综合改造 定向设计
药学研究----主要内容
研究新药的结构、理化性质、鉴别、检查和含测方法等原料 研制出可控、稳定和使用方便的新药剂型 研制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的原料及制剂的技术工艺路线 研究原料和制剂的稳定性 制订原料药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 提供临床前评价和临床试验所需的药品
临床研究工作者申请表

临床研究工作者申请表个人信息:
姓名:
性别:
年龄: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教育背景:
(请按时间顺序列出您的教育背景)
- 教育单位:
- 所学专业:
- 获得学位/证书:
工作经历:
(请按时间顺序列出您的工作经历)
- 公司/机构名称:
- 职位:
- 工作内容和职责简述:
研究经历:
(请按时间顺序列出您的研究经历)
- 研究项目名称:
- 研究机构/实验室名称:
- 研究内容和目标简述:
发表的科研论文:
(请按时间顺序列出您已经发表的科研论文)- 论文标题:
- 期刊/会议名称:
- 发表时间:
- 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获得的科研奖励:
(请按时间顺序列出您曾经获得的科研奖励)- 奖励名称:
- 颁发单位:
- 颁发时间:
专业技能和资质:
(请列出您所具有的相关专业技能和资质)
- 技能/资质名称:
- 证书编号/获得时间:
- 发证机构:
参与的临床试验:
(请列出您曾经参与的临床试验)
- 试验名称:
- 试验机构/医院名称:
- 参与时间:
- 职责和贡献简述:
自我评价:
(请用简短的文字描述自我评价,可以从临床研究者的角度出发,
突出自己的优势、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
)
参考人员:
(请提供两位推荐人的姓名、职位、联系方式)
申请者声明:
本人保证以上填写信息属实,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申请人签名:日期:。
新药临床申请审批流程图

现在有三种申报方法一.申报1.1类药进口(进口药)(1)方法:a.等药品在国外上市后,不在国内生产。
申请分包进口(类似于代理)。
b.等药品在国外上市后,完善国内厂房技术,在国内生产。
(2)费用:临床实验37.6万,生产59.39万。
(3)难点:a.需要等药物在国外上市后才可以进行,延长周期。
b.如果在国内生产,需要完善国内厂房技术,延长周期、增加费用。
c.如果国外生产,分包进入国内时可以申请免除临床实验,但是不能确定可以申请成 功。
d.需要所有的临床资料,包括所有的实验数据。
二.申报1.1类新药临床试验(国产药)(1)方法:直接在国内申报1类新药,相关药理毒理研究资料由国外进行,提供相关证明,然后工艺研究、质量研究跟稳定性研究在国内进行,等国内药厂达到生产要求后,将药品在国内生产,按照国内药来报。
(2).费用:申请临床实验19.2万,申请生产43.2万。
(3)难点:a.需要等国内工厂具备相关生产条件后才可以进行申报。
b.无法申请避免临床。
三.申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1)基本流程+费用+时间:主要临床基地伦理委员会审(费用...,时间...)+临床审批(费用37.6万,时间205天)+药品清关(费用...+时间...)(时间相对较短)(2)方法:申报程序与国内1.1类化学新药临床试验申报大致相同,但是需要更多的临床资料和证明性文件。
(3)申请地点:国家药监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8号大成广场3门一层(总局办公大楼 西侧),邮编100053(4)流程图:注:斜线前为一般审批时限,斜线后为特殊审批时限,均为工作日。
(5)申报资料列表:(一)概要部分1. 药品名称通用名:替拉扎明汉语拼音:Ti La Zha Ming英文名:Tirapazamine (TPZ)化学名:3-amino-1,2,4-benzotriazine 1,4-di-N-oxide)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 7H 6N 4O 2分子量:178.14812. 证明性文件 已有资料已整理至“申报资料2_证明性文件_20161203”,其余需根据实际情况请申办人提供国家局药审中心接受审查意见、核查报告、申报资料 药检所检验样品,复核标准(60/30/90日) 药审中心技术审评(90/80) 申请人在4个月内1次性补充资料 药审中心对补充资料的审评(30/20日) 国家局审批(20日) 不批准或退审,发给《审批意见通知件》(10日) 批准进行药物临床试验,发给《药物临床试验批件》(205/195) 临床试验方案及参加单位报国家局、省局备案 实施药物临床试验•申请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应提供其临床试验用药物在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条件下制备的情况说明。
cfr314新药申报相关信息简报

新药申请(NDA)相关资料总结一、CFR法律地位及其简介1、CFR法律地位美国联邦一级的法律、法规分别编纂于USC (United State Code,美国法典)和CFR(美国联邦法规)中。
在法律领域,国会颁布的法令,是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出现的,又叫ACT。
行政法规(regulation)作为法律的下位阶法,是将法律的原则性规定具体化为操作性规定。
是美国各行政执行部门按照ACT细化的法规。
CFR属于行政法规层级,因此CFR任何主题下的法规都应当与美国法典(U.S.C.,United States Code)中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应部分一起应用。
在某些情况下,法庭可以因为CFR的某些法规与联邦法律发生冲突而认定其无效。
2、CFR简介《美国联邦法规》(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简称CFR),又译作美国联邦行政法典,是美国联邦政府执行机构和部门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简称FR)中发表与公布的一般性和永久性规则的集成,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法律效应。
CFR按照联邦机构的设置和管理内容分类编排,共包括5O个主题(卷),现有200多册。
二、21 CFR1、21 CFR概述21 CFR,指美国《美国联邦法规》(CFR)第21篇“食品与药品”的内容,以下是这部分内容的概况:另附21 CFR“食品与药品”总目录2、21 CFR 31421 CFR 314——《联邦管理法》21篇314部:FDA新药上市申请及审批。
这部分主要是:(1)、企业新药申报(包括新药申请NDA和简化新药申请ANDA)的相关法规要求,包括申报者承担的责任、新药申报程序、申报内容和格式(21 CFR 314.50所列详细数据和资料NDA 必须包括)、补充申请以及出现变更的处理、各种报告的编写要求等;(2)、FDA相关的管理规定,包括新药申请的接收、评审程序及时间要求、对相关争议问题的处理以及批准或拒批等规定;(3)新药进出口以及特殊审批的一些规定。
申报新药临床资料及流程

申报新药临床需要的资料一、申报资料1、电子版资料(1、2、3、4、7、8、12、13、14、15、16、17、18、19、21、22、29、30、31号资料)2、2号、8号、12号、13号、14号、15号、18号资料附件(附件准备一式六份)二、原始记录1、工艺研究原始记录2、药材检验原始记录、药材检验报告3、质量研究原始记录4、稳定性检验报告(加温6个月、室温18个月)5、三批样品的检验报告6、检查项研究原始记录(重金属、砷盐检查、水分、装量等)7、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学研究及样品检验报告8、微生物研究原始记录9、三批样品的批生产记录(按照GMP要求,尽量详细)三、电子图谱及照片1、液相电子图谱,时间安排一定合理(含药材检验、工艺验证、质量标准建立、中试样品检验、稳定性考察)2、薄层照片(所有薄层试验都要附彩色照片,含药材检验、质量标准考察、中试样品检验和稳定性考察)四、各种使用记录1、仪器使用记录(天平、崩解仪、液相、紫外等)2、对照品领用记录3、样品销毁记录(注意生产量、使用量、销毁量和现有剩余量的关系!)4、留样样品使用记录5、样品稳定性留样记录(注意留样样品的数量与销毁数量及总量对应)五、其他1、药品注册申请书(报盘资料),从国家局下载最新的报盘软件。
2、药品研制情况申请表六、关于生产现场核查1、生产设备(提取、浓缩、干燥、制剂)大小适应性2、原辅料来源、厂家资质(有发票及明细最好)。
3、包材的来源、厂家资质。
4、批生产记录的合理性。
申报流程1、准备全套资料一套(原件)及注册申请表的电子文档至省药监局受理办公室提交资料(有的省局将报国家局资料一起收);2、省药监局形式审查资料符合要求,出具受理通知书及缴费通知单,30日内组织研制现场核查(须抽样的出具抽样单及送检通知单,抽样单盖公司章后返1份给省局);3、缴费(一般省局2500元,国家局3500元),及时登录国家局网站查看缴费状态并填写缴费信息。
临床研究申请

临床研究申请尊敬的研究委员会:我写信是为了提交对于临床研究的申请。
我相信这项研究将会为医学界做出贡献,并为我们的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
一、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调查新型药物在治疗特定疾病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将开展一项对照实验,选取50位具备相关疾病症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一组接受传统治疗,另一组接受新药治疗。
我们将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差异。
二、背景信息1. 研究目的:改进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 研究对象:50名具备相关疾病症状的患者。
3. 研究设计:对照实验。
三、研究详细内容1. 研究方法与程序:a. 参与者:从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随机选择50名患者。
b. 随机分组: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传统治疗,另一组接受新药治疗。
c. 治疗过程:记录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d. 结果评估: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估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2. 数据分析方法:a. 计量数据:采用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描述,并使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比较。
b. 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并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检验进行比较。
c. 适用性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新药在不同人群中的疗效差异。
3. 研究伦理考虑:a. 保护患者隐私:我们将确保患者的个人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b. 遵守伦理准则:我们将遵循医学伦理准则,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书。
四、预期成果及意义本研究的预期结果是证实新药在治疗特定疾病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如果结果积极,新药将成为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提高治疗成功率和生活质量。
此外,本研究还将为医学界提供宝贵的数据和参考,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指导。
五、研究计划与预算1. 研究时间:a. 招募患者并进行初步筛查:2个月b. 随机分组和治疗过程:6个月c. 数据统计和分析:1个月d. 编写和提交研究报告:1个月2. 预算:a. 患者招募和取样费用:5000元b. 药物和治疗费用:10000元c. 数据统计与分析费用:3000元d. 研究报告撰写和提交费用:2000元六、研究团队我们的研究团队由临床医生、药学专家和统计学家组成。
IV期临床

4.新药临床IV期Ⅳ期临床试验是在新药上市后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加强监测,在更广泛、更长期的实际应用中继续考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可采用多形式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Ⅳ期临床试验一般可不设对照组,但应在多家医院进行,观察例数通常不少于2000例。
本期试验应注意考察不良反应、禁忌症、长期疗效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便及时发现可能有的远期副作用,并评估远期疗效。
此外,还应进一步考察对患者的经济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 Ⅳ期临床试验的定义国际上多数国家把上市后的研究称为“IV期临床试验”,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05-05-01施行)规定:IV期临床试验为新药上市后由申请人进行的应用研究阶段。
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的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者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以及改进给药剂量等。
因此,新药上市后的临床研究即为IV期临床试验。
2 Ⅳ期临床试验的特点2.1 Ⅳ期临床试验要求的病例数较多,一般为上市前临床试验例数的5~8倍。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Ⅳ期临床试验的最低病例数(试验组)为2000例,其中避孕药的Ⅳ期临床试验应当充分考虑该类药品的可变因素,完成足够样本量的研究工作。
2.2Ⅳ期临床试验以观察药品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为主要目的。
本期试验注重对不良反应、禁忌、长期疗效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考察,以便及时发现可能有的远期副作用,并对其远期疗效加以评估。
此外,还将进一步考察药物对患者的经济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2.3 Ⅳ期临床试验注重对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及临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2.4 在Ⅳ期临床评价方法方面,除了临床试验外还可以采用流行病学方法。
3 Ⅳ期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点3.1 Ⅳ期临床试验不要求设对照组。
Ⅳ期临床试验为上市后进行的试验,可不设对照组,但也不排除根据需要对某些适应症或某些试验对象进行小样本随机对照试验。
3.2 Ⅳ期临床试验病例数应≥2000例。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IV期临床试验病例数应当符合临床试验的目的和相关统计学的要求,并且不得少于办法规定的最低临床试验病例数(IV期20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