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山东省高中教师远程培训(模块4四)回馈后测答案
高中远程培训模块四答案

1(多选题)下面关于WebQuest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最少选1项,最多选4项)正确答案: ABCD √∙ A.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课程单元式学习方式∙ B.WebQuest特别适合于多学科综合主题学习∙ C.它已经在国际上被看作一种规范化的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探究的方法∙ D.WebQuest主要用于探究性学习2(单选题)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设置,一下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 B √∙ A.任务应该可以在课堂上45分钟内完成∙ B.应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想∙ C.学习任务集可以没有一个主题∙ D.学习任务应该是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完成的提交完成一、选择题1(单选题)下面哪项是科学研究通常经历的五个阶段?()正确答案: B √∙ A.预设方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B.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预设方案、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预设方案、分析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D.研究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预设方案、得出结论2(单选题)下列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 C √∙ A.研究性学习是借鉴科学研究的形式,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 B.采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常来自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 C.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学习,因而是以教师为主的∙ D.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素质3(单选题)下面有四个研究性学习方案,请判断哪个方案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学生年段初二年级,具体学习目标为(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正确答案: D √∙ A.1.教师出示生活器具,要求学生辨认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运用多媒体投影播放一段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视频,要求学生在事先分发的学习记录单上记下物体(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以及一倍焦距以内观察到的像的特征。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四县一校教学质量监测 基本能力试题(含答案)

潍坊市四县一校教学质量监测高三基本能力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I卷、II卷两部分。
第I卷为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案卡上;2.II卷综合题,请答在答题纸上。
3.本试卷答题时间90分,共100分。
第I卷(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1.《明湖居听书》有这样一句话:"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毛孔不畅快",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音乐是( )的艺术。
A.时间B.情感C.空间D.形态2.戏曲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有一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个剧种是( )A.京剧B.昆曲C.黄梅戏D.豫剧3.我国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已的舞蹈,它们反映了人们的劳动与生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如傣族的孔雀舞,土家族的摆手舞,蒙古族的( )A.筷子舞B.长鼓舞C.手鼓舞D.锅庄4.音乐表现的形式要素有多种,在众多的形式要素中被称为音乐的骨架和灵魂的分别是A.旋律和节奏B.调式和曲式C.节拍和旋律D.和声和织体5.中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历史文化名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世日,许多地方人们在端午节要举行一种非常热闹的划龙舟比赛活动。
下列最适合这项活动的中国民间乐曲以及此乐曲的第三部分将乐曲中的几个乐句采用逐渐删减、收缩的方式,形成上下句对答呼应,句幅逐层减缩,情绪逐渐高涨的效果。
以下选项准确的是( )A.《金蛇狂舞》鱼咬尾B.《流水》螺狮结顶C.《金蛇狂舞》螺蛳结顶D.《梅花三弄》换头合尾6.艺术无国界,我们应该了解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樱花》是一首朝鲜民歌。
○2贝多芬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
○3"非洲鼓乐响起来,全世界人民都在扭动" —鼓是非洲音乐之魂。
○4爵士乐中的摇即兴性强,节奏离奇多变的特点,广受大众欢迎和喜爱。
模块四测评 试题答案

模块四测评一、单选题1、在某项教学活动过程之中,为了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取得更佳的效果而不断进行的评价被称作是(B )。
(10分)A 诊断行评价B 形成行评价C 总结性评价D 阶段性评价2、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但首先是根据(B)。
(10分)A 学生情况而定B 教学内容而定C 教学条件而定D 领导意图而定3、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定,以下不属于其常用手段的是(C )。
(10分)A 创建学生成长记录袋B 评估学生的平时作业C 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D 单元或期末测试4、杨老师把家长也拉进测评队伍的做法体现了(D )。
(10分)A 评价的内容综合化B 评价的标准分层化C 评价的方式多样化D 评价的主体多元化5、经过培训后,杨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C )。
(10分)A 将被评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
B 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
C 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
D 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二、多选题1、属于班级授课的优点是(BCDE )。
(10分)A 有利于开展主题探究性学习B 有利于学校统一安排教学C 教师的教学效率较高D 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交流E 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交流,互相学习2、使用多媒体教室的好处是(BCE )。
(10分)A 便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B 有利于学生直观地感受学习内容C 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成果D 教师上课省心省力E 教师可以演示一些无法用实物或板书呈现的教学内容三、是非题1、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不需要板书。
(10分)否2、教师是整合的主体,对教师的评价是整合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10分)是3、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的价值判断。
(10分)是一、单选题(共15题)教师要养成对每堂课进行反思的习惯,因为每堂课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要设置不同的情境,要面对学生的不同反应教学中应当反思自己是否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教学后反思自己选择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形式以及具体的指导策略是否适宜教学前应当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评价标准层次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安排教学内容时要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个别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横向联系内容的安排要按照一条主线安排,不要杂乱无章内容的安排一定要遵照课文的顺序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教学中要创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技能知识积累的关键因素是刺激、反应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要把学习材料分解成能按顺序掌握的一些小步骤,并在每一步给予反馈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时,被称为教学媒体在选择教学媒体的时候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信息在选择教学媒体时,要选择先进、智能化的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教育现象教学现象学习情况学习者与教师交流反思法就是通过与其他教师研讨交流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进而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方法可以邀请其他教师来观摩自己的课堂,课后一起研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交流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快速发展通过和其他教师的交流可以反观自己的意识与行为,同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互助合作中进步,在互补共生中成长交流反思法和个人反省法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过交流反思比较浪费时间现象与客观事实、研究课题、方法和技术研究课题、科学理论、研究手段现象与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对象、方法和技术、研究成果小组成员的个人职责明确均等的成功机会小组有明确的目标组内同质单元或期末测试创建学生档案袋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组织学生反思.jpg.gif.bmp.exe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作品集展示检查软件进行的是否正常教学课件的制作学生在学习方面目前的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就教学目标而言,教师期望学生达到的知识水平经过前端分析,教师所了解的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经达前端分的,教师所发现的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学习指导引起注意激发回忆呈现材料评价标准层次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综合化二、多选题(共10题)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
模块4答案

选择一个答案a.渐行渐远的背影视频文件正确
b.歌曲《父亲》错误
c.对课文内容的文字解读错误
d.他人的关于背影的文学作品错误
e.背影文片段的配乐朗诵错误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Question 8
分数: 4(单选题)教师在互联网上找到了一个很好的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站,为了保存网址以便日后访问该网站,以下方式最便捷的是()。
b.将文件以邮件正文形式发送错误
c.将文件压缩、打包后发送正确
d.使用Outlook发送邮件错误
e.使用支持超大附件的电子邮箱发送文件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Question 5
分数: 4(单选题)教师在计算机上双击播放幻灯片文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ppt”时,弹出的窗口显示“找不到匹配的软件打开目标文件”,造成这一问题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课件 错误 b. 背影 朱自清 错误 c. 背影 错误 d. 背影 课件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
Question 6
分数: 4
(单选题)教师在准备教学资源时经常会去一些教育机构的网站查找资料,不同类型的网站分别以不同的后缀结尾,下列后缀中,属于教育机构后缀的是( b )。选择一个答案
a. com 错误 b. edu 正确 c. org 错误 d. gov 错误 e. cn 错误
b.教科书的印刷制品错误
c.三角板和量角器错误
d.多媒体课件正确
正确
这次提交的分数:4/4。Question 4
分数: 4(多选题)教师想将本课的课件以及练习材料用电子邮件发送给学生,可是由于附件太大,无法发送成功。以下方法中,可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有()。
[山师附中英语]山东师大附中2012级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英语及答案(2015.01)
![[山师附中英语]山东师大附中2012级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英语及答案(2015.01)](https://img.taocdn.com/s3/m/3171146b27d3240c8447ef16.png)
山东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模拟考试高三英语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每小题答案前,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不能答在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I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1.What is Linda?A.A writer.B.A student.C.A teacher.2.What is the man afraid of?A.Having all accident.B.Missing the interview.C.Saying something wrong.3.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To return a jacket.B.To change a jacket.C.To buy another jacket.4.Why does the man feel upset?A.A guy stole his clothes.B.He found his clothes ugly.C.Someone said he was ugly.5.What does the woman mean?A.She disbelieves her son.B.She feels very sorry for her son.C.She wants her son to use a new key.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山东教师网上研修模块四回馈后测题答案

山东教师网上研修模块四回馈后测题答案内容浏览提交完成一、选择题1下面哪项是科学研究通常经历的五个阶段?()正确答案: B √∙ A.预设方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B.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预设方案、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预设方案、分析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D.研究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预设方案、得出结论2以下对研究性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 C √∙ A.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B.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从课本的相关内容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C.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 D.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由教师来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3研究性学习中创设情境的形式,以下哪项说法不合适()正确答案: D √∙ A.借助实物、模型、图像、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创设教学情境∙ B.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C.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D.借助演示、活动和动作创设教学情境,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表演,从文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操作4以下哪项不属于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应该体现的特征()正确答案: A √∙ A.信息技术含量∙ B.基于生活∙ C.体现学科特点∙ D.融入情感5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设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答案: B √∙ A.任务应该可以在课堂上45分钟内完成∙ B.应该给学生一个完整任务的思想∙ C.学习任务集可以没有一个主题∙ D.学习任务应该是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完成的6学习支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正确答案: C √∙ A.学习支架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 B.学习支架常见的形式有范例、问题、建议、图表、向导等。
山东师大附中2012级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

山东师大附中2012级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015.1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6页,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注意题号对应正确。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如遇缺页、漏页、字迹不清等,考生须及时报告监考老师。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为养猪户所在,X线段是预计要修筑水坝的位置。
若水坝修筑完成,则哪家养猪户必须迁移,以免污染水库水源?A.甲B.乙C.丙D.丁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
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
据此完成2~3题。
2.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3.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A.5时B.7时C.17时D.19时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左图),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 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
据此完成4~5题。
4.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右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5.波浪岩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一地壳抬升B.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剥蚀一侵蚀搬运C.地壳抬升—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风化剥蚀D. 侵蚀搬运一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固结成岩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模块四测评答案

模块四测评答案一、单选题1、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采用哪种评价方式最能清晰地呈现全班同学成绩的分布情况(C)。
A、评语。
B、Excel表格。
C、Excel图表。
D、以上方式都可以。
2、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评价设计的(C)原则。
A、关联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D、客观性原则。
3、将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这是依据( A )分类标准。
A、评价功能。
B、评价基准。
C、评价内容。
D、评价方法。
4、杨老师把家长也拉进测评队伍的做法体现了(D)。
A、评价的内容综合化。
B、评价的标准分层化。
C、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D、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5、经过培训后,杨老师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评价的目的应该是(C)。
A、将被评对象与评价目标相比较,找出差距。
B、衡量被评价对象是否达到合格标准或其达到目标的优劣程度。
C、促进学生的发展,要“以评促学”。
D、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
6、关于课外作业,错误的看法是(A)。
A、上完每堂课后都应该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B、课外作业宜精不宜多,要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C、课外作业应该起到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作用。
D、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不一定要全班统一。
7、关于网络教室错误的看法是(D)。
A、网络教室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B、网络教室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资源C、教师在网络教室上课管理难度会增加。
D、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靠网络教室。
8、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判定,以下不属于其常用手段的是(C)。
A、创建学生成长记录袋。
B、评估学生的平时作业。
C、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
D、单元或期末测试。
9、邀请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评价,这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C)理念。
A、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
B、评价内容综合化。
C、评价主体多元化。
D、评价方式多样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单选题)下面哪项是科学研究通常经历的五个阶段?()
正确答案: B √
A.预设方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B.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预设方案、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C.发现问题、预设方案、分析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
D.研究探索、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预设方案、得出结论
2(单选题)下列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
A.研究性学习是借鉴科学研究的形式,在总结发现式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经验的基
础上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
B.采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常来自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
C.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探索学习,因而是以教师为主的
D.研究性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素质
3(单选题)下面有四个研究性学习方案,请判断哪个方案符合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研究》,学生年段初二年级,具体学习目标为(1)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2)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正确答案: D √
A.
1.教师出示生活器具,要求学生辨认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运用多媒体投影播放一段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视频,要求学生在事先分发的学习记录
单上记下物体(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以及一倍焦距
以内观察到的像的特征。
3.学生汇报,总结规律。
4.以小测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掌握程度。
B.
1.播放视频《金装四大才子》祝枝山与对手进行蹴鞠比赛还忙里偷闲擦拭他的放大镜
的视频,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2.要求学生在网络教室查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信息。
3.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4.教师出示不同视频,要求学生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加以解释。
C.
1.教师出示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器物,要求学生辨识什么是凸透镜。
2.教师准备好实验器具蜡烛、已知焦距的透镜、光屏等,出示学习模板,解释怎样填
写物体(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以外、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以及一倍焦距以内观
察到的像的特征。
(实像抑或虚像、放大抑或缩小、正立抑或倒立)
3.学生自主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且小组交流。
4.用多媒体动画再现凸透镜成像规律,要求学生总结“三段两点”成像的规律。
5.请同学们解释,为什么用凸透镜近距离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是正立、放大的。
D.
1.以沈括《梦溪笔谈》中《镜面凹凸》一文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出“凸透镜成
像有何规律”的问题。
2.教师明确三段焦距,以放大镜为例,要求学生猜想实验结果并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自主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小组交流,之后教师提供多媒体动画,请同学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5.继续探究,各小组选择一实物,同时借助因特网资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其原
理。
6.以网页形式呈现研究结果,全班在因特网上共享成果并按照事先制定的量规以回帖
形式对各小组学习成果加以评价。
1(多选题)下面关于WebQuest的说法中,正确的有()(最少选1项,最多选4项)
正确答案: ABCD √
A.WebQuest是一种基于网络资源的课程单元式学习方式
B.WebQuest特别适合于多学科综合主题学习
C.它已经在国际上被看作一种规范化的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探究的方法
D.WebQuest主要用于探究性学习
2(单选题)关于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设置,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
A.任务应该可以在课堂上45分钟内完成
B.应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想
C.学习任务集可以没有一个主题
D.学习任务应该是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完成的
(单选题)以下对MiniQuest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
A.MiniQuest一般针对的是单学科学习
B.一个MiniQuest过程中不能完成真实问题的研究
C.一个MiniQuest过程一般1~2课时内完成
D.最简单的MiniQuest可能只包含情境、任务、成果、过程、资源、评估等要素
中的三到四个要素
2(多选题)MiniQuest必须包含的三个要素有:()(最少选1项,最多选3项)
正确答案: ABC √
A.情境
B.任务
C.成果
D.过程
E.资源
F.评估
1(单选题)判断研究性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还是基于项目的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正确答案: C √
A.看是否能模拟专业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