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1_质点_参考系和坐标系_教学设计_教案_1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教案-1_质点_参考系和坐标系_教学设计_教案_1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概念。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提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自然,关心科技,正确方法,科学态度。

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如何选取参考系。

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物体和质点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2、为什么要引入质点的概念?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

3、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二)参考系关于机械运动,同学们肯定有许多的看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围绕几个常见的场景进行讨论。

(1)坐火车旅行图片(2)飞机投弹图片(3)地球绕太阳转动图片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你和一位同伴正坐在这辆火车上,铁路边的人看到火车中的乘客是什么情景,而同伴认为你是怎样的。

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运动员运动是怎样的下落情况,而飞机驾驶员看跳伞运动员是怎样下落的。

地球在绕太阳转动,而我们却没感觉到这又是为什么。

虽然说物体的运动是永恒的,但在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却又总是相对于其它物体而言的,这便是运动的相对性。

看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即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选定“某个其它物体”做参考,然后再观察研究对象相对于这个选定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高中物理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高中物理 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教案

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知识纲要导引核心素养目标(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2)理解质点是理想化模型,会判断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会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能建立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3)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知识点一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作质点.2.属性:(1)没有大小和形状.(2)只占有位置而不占空间.(3)具有所代替物体的全部质量.(4)是一种理想化模型.3.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时,可以把物体简化为质点.思考1如图所示,在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能否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提示:不能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研究问题常用的科学方法.知识点二参考系1.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被用来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2.意义:观察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如何变化.3.影响: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所得出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4.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应以方便观测和使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思考2选择的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一定不同吗?提示:不一定,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但有时候也相同,如图,车中的乘客,选择司机和选择汽车作为参考系,都是静止的.(1)任何物体(运动的或静止的)均可做参考系.(2)物体被选为参考系后,就认为该物体是静止的.(3)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选大地为参考系.知识点三坐标系1.引入坐标系的目的: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2.引入坐标系的意义:定量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和在某一段时间的位置变化.3.坐标系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4.常见的两种坐标系:(1)直线坐标系: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2)平面直角坐标系:物体在某一平面内运动.核心一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判断1.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1)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对实际物体的近似,真正的质点并不存在.(2)明确题目要研究的问题,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则不能,取决于所研究问题的性质.(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的.(2)判断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不取决于物体自身的大小,而取决于物体自身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是否可以忽略.2.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常见示例研究对象可以看做质点的情景不能看做质点的情景火车研究从北京到上海的运行时间①研究火车通过一座大桥的时间;②研究火车车轮的运动等汽车、自行车①研究行驶的车的速度;②确定车的位置①研究车通过路旁一根电线杆的时间;②研究车轮的转动等地球研究地球的公转研究地球的自转(春、夏、秋、冬的变化等) 球足球比赛中,队员抛出的球的运动弧线研究乒乓球的旋转例1 [2019·杭州七校高一期末联考]如图是利用无人飞机进行航拍的情景,下列情况中能把无人机看成质点的是( )A.观察飞机飞行姿势 B.观察飞机翻滚动作C.改变飞机摄像头拍摄角度 D.改变飞机离被拍摄物的高度【解析】无人飞机航拍时,研究飞行姿势和翻滚的动作时不能忽略飞机的形状,不能看做质点,改变拍摄角度时不能忽略飞机的大小和形状.飞机的形状对改变拍摄高度没有影响,所以D正确.【答案】 D训练1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动作时,运动员可当作质点B.研究航天器绕地球运动的运行轨道时,航天器可当作质点C.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当作质点D.研究火车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可当作质点解析:研究高台跳水运动员空中翻转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不可以忽略,运动员不可以看作质点,A错误;研究航天器绕地球运动的运行轨道时,航天器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可以忽略,航天器可当作质点,B正确;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不可以忽略,不可当作质点,C错误;研究火车车轮的转动时,车轮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不可以忽略,不可当作质点,D错误.答案:B两点注意:(1)由于运动的相对性,凡是提到物体的运动,都应该明确它是相对于哪个参考系而言的.(2)如果选取地面为参考系,可以不指明,但若选其他物体为参考系时,必须指明.核心二参考系的选取与物体的运动参考系的四性例2 请根据图片中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风可能是向左吹的B .由图中情况可以判断风速大于小红的速度C .小红的头发相对小红是向右运动的D .小红向左运动,风是向右吹的,但无法判断小红的速度与风速的大小关系 【解题指导】 (1)通过烟的飘向――→判断风向右吹;(2)通过自行车的方向――→判断小红是向左运动的.【解析】 通过烟囱冒出烟的偏向,可以得出风是向右吹的,A 错误;小红是向左运动的,但是无法判断小红的速度与风速的大小关系,B 错误、D 正确;小红的头发相对小红静止,C 错误.【答案】 D训练2 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B.钱塘江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轻舟”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解析:A错: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山体”为参考系的.B错: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堤岸”为参考系的.C对:“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轻舟”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D错: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旗杆”为参考系的.答案:C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1)确定研究对象;(2)根据题意确定参考系并假定参考系是不动的;(3)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考系有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若位置发生变化,说明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不变,说明物体是静止的.核心三坐标系的建立1.建立坐标系的物理意义借助适当的坐标系可以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2.建立坐标系的原则(1)坐标原点要相对于参考系静止.(2)坐标轴方向的选取要使对物体运动规律的描述尽量简洁.3.画坐标系时的两点注意(1)画坐标系时,必须标上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2)坐标值的绝对值表示离原点的距离,正负表示相对原点的方位.例3 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释放点正下方2 m处,竖直向下为坐标轴正方向.则小球的释放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解析】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A点为释放点,坐标为-2 m,B点为坐标原点,D点为落地点,坐标为2 m,C点为接住点,坐标为1 m,所以选项B正确.【答案】 B常用坐标系(1)直线坐标系(2)平面直角坐标系训练3如图所示,某人从学校门口A处开始散步,先向南走50米到达B处,再向东走100米到达C处,最后向北走150米到达D处,若以校门口A点为坐标原点,则A、B、C、D各点的位置如何表示?解析:本题考查坐标系的建立方法.以A点为坐标原点,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向北为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左图所示,则各点的位置坐标为A(00),B(0,-50 m),C(100 m,-50 m),D(100 m100 m).答案:见解析1.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力学中引入“质点”的概念,从科学方法上来说属于( ) A.极限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B.观察实验的方法C.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 D.等效替代的方法解析:质点的引入是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是一种建立理想物理模型的方法.答案:C2.在考查下图所示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解析:A对:马拉松比赛时,由于路程长,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B错:跳水比赛时,要关注运动员的动作,所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C错:击剑比赛时要注意运动员的肢体动作及击中点的位置,不能看成质点.D错:体操比赛中主要根据运动员的肢体动作评分,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看成质点.答案:A3.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登陆月球后“玉兔号”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开展3个月巡视勘察.若以着陆器所在地为坐标原点,以月球车运动方向为x轴的正方向,建立一个一维坐标系.月球车从距离原点5m处出发,沿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到达距离出发点15 m处.月球车最初位置坐标和最终位置坐标分别是( )A.015 m B.5 m15 mC.020 m D.5 m20 m解析:根据题意建立的坐标系,出发点距离原点5 m,坐标为5 m,末位置距离原点20 m,坐标为20 m,所以D正确.答案:D4.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博览会还迎来了英国皇家空军“红箭”特技飞行表演队的中国航展首秀.如图所示,9架表演机保持队形不变飞过观礼台.下列关于“红箭”特技飞行表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飞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B.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C.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D.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运动的解析:地面上的人看到飞机是相对于地面飞过,是以地面为参考系,A错误;飞行员看到观礼台向后掠过,是以飞机为参考系,B错误;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所有飞机的位置相对不变,其他飞机是静止的,C正确、D错误.答案:C。

人教版必修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优质教案

人教版必修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优质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内容选自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的第1节。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是本章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也是以后整个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

此前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初步学习过机械运动、参照物,本节内容属于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入和完善,为让学生进一步走进物理做铺垫。

【学情分析】本节面对学生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机械运动、参照物等基本内容。

他们对运动早已有些许经验性的、社会性的及学性的认识,对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关系大多模糊不清。

高中阶段,他们将陆续进一步学习物理中的机械运动及政治哲学中的运动,过程中会被提及这两种形式的运动及其他形式的运动。

学生属于来到新学校不久,怀揣着憧憬和希望,他们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好奇心、学习态度、学习劲头均处于良好及以上的状态,差生的问题暂未明显表露。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根据实际情况把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质点是学抽象的理想化物理模型,明白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对描述机械运动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会根据参考系判定物体的运动情况;(3)会用一维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了解二维坐标系和三维坐标系对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变化的作用;(4)理解机械运动与哲学中运动的区别,理解他们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相互讨论,理解准确具体地描述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的原因,明白建立质点物理模型的意义;(2)通过师生互动,举例分析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3)通过参考系的学习及分析,让学生明白参考系对判定运动的意义,体验物体运动的相对性;(4)通过用手机搜索资料,体验自我综合性学习;(5)通过手机搜索、投影仪展示、视频播放、电子白板书写、QQ创建的课堂研究成果共享平台、PPT课件,让学生体验使用现代信息手段教学;(6)通过对一维坐标系的学习及二维坐标系、三维坐标系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坐标系对描述物体位置及位置的变化的优越性(不仅定性而且定量)。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

2、知道参考系概念及作用。

3、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2、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

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不同的参考系中现象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知识结构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知识点二、物体和质点1.实际物体: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并且运动过程中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

2.质点(1)定义: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在某特定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

(2)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不影响问题的研究时,就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知识点三、参考系1.定义: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另外一个物体作参考,这个用来作参考的物体就叫做参考系。

2.选取原则:(1)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根据研究问题的方便来选取。

(2)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把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其他物体作为参考系。

知识点四、坐标系1.建立坐标系的目的: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

2.建立坐标系的方法(1)建立何种坐标系要针对物体是在直线上、平面内,还是空间中运动而定。

(2)建立坐标系时应明确坐标原点、正方向及单位长度,标明坐标单位。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教案: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高中物理必修一人教版教案: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项目内容课题§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修改与创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4.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教学准备准备课型课型课时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1课时教学教学过程过程导入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

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

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

新课教学一、物体和质点问题: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问题: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我们如何描述它?引导学生分析:引导学生分析: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小结小结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将生活实际与物理概念相联系,通过具体事例引出质点的这个理想化的模型.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自主讨论,在讨论与交流中自主升华为物理中的概念.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从熟悉的常见现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揭示参考系在确定物体运动时客观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2.通过质点概念和参考系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3.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4.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5.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物理课程的兴趣.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教学方法:类比法教学用具:录像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后思考问题(有关运动的话题).(放映录像)选择有关反映物体运动的画面播放给学生看(可搜集整理电视片《科技之光》和《动物世界》中的图像).如:雄鹰、小鸟在空中飞翔,飞机在天空中划过,行星、卫星在宇宙中运行,航天员杨利伟在宇航舱中给地球拍照,汽车在公路飞驰,轮船在海水中搏击海浪。

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建立质点模型的物理意义并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质点是一种物理问题的科学抽象,并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进行合理科学抽象、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2. 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运动问题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

3. 用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并体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在认识问题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培养学生在认识问题时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的概念及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2.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质点的概念。

教学方法展示、讲解、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生活运动无处不在,通过一段短片我们来审视一下发生在我们周围的运动。

播放视频板书: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

过渡导入:怎样描述机械运动,即怎样描述物体上各点的位置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呢?二、进行新课(一)物体和质点教师导出问题:研究物体的运动,第一步是要确定物体的位置。

物体都具有大小和形状,在运动中物体的各点的位置变化一般说来是不同的,所以要详细描述物体的位置及其变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教师活动:一边进行多媒体展示,一边提出问题:向前游动的海豚,身体各部分都在摆动,如何研究他前行的距离呢?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如果不考虑物体各部分的差异,把物体简化成为没有大小、形状的点,或者说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就可以很容易地描述物体的运动了。

教师讲解:为了使物体的位置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使物体的复杂运动转化成点的运动,我们引入了质点的概念。

高中物理第1章第1节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1章第1节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一、教材剖析本节教科书的第一段道出了全章教科书的目标,就是研究“如何描绘物体的机械运动”。

教科书一开始就从参照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观点,指导思想是重申一般性的科学方法,即为这样的思想作准备:解决问题时第一把实质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而后用数学方法描绘这个模型,并追求解决的方法。

要研究物体地点的变化问题,第一一定解决地点确立问题,教科书把“物体和质点”看作一个知识点,说明质点是针对物体而言的,实质的“物体”都“据有必定的空间”,在往常的运动过程中,“不一样部位的运动状况是不同样的”,进而“给描绘运动带来了困难”,解决问题的要点是“可否用一个点来取代物体”。

二、教课目的1、知道参照系的观点。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一样的参照系时,察看的结果可能不一样。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广泛的研究方法。

三、教课要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用参照系。

2、质点观点的理解。

四、教课难点在什么状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五、教课过程( 一 ) 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认识了学生的迷惑,使教课拥有了针对性。

(二)情形导入、展现目标。

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特别小的因平素忽视。

常成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

那从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如:圆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忽视掉了。

今日我们又要成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点。

点,并达成以下:意:步步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目。

(三)合作研究、精点。

1、物体和点填写:( 1)点就是没有,没有,只拥有物体的点。

(2)可否把物体看作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相关?(3)研究一汽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可否把汽看作点?要研究汽的状况,可否把汽看作点?(4)原子核很小,能够把原子核看作点?( 5 )运的点通的路,叫点的运;是直,叫直运;是曲,叫。

共:点是没有形状、大小、拥有物体所有量的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1.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1、教材分析
本节教科书的第一段道出了全章教科书的目标,就是研究“怎样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

教科书一开始就从参考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概念,指导思想是强调一般性的科学方法,即为这样的思想作准备:解决问题时首先把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描述这个模型,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要研究物体位置的变化问题,首先必须解决位置确定问题,教科书把“物体和质点”当作一个知识点,说明质点是针对物体而言的,实际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在通常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部位的运动情况是不相同的”,从而“给描述运动带来了困难”,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用一个点来代替物体”。

“科学漫步”栏目中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扩展性内容,其后附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例如“这个定位器处于我国哪个城市的什么部位?从显示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使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得知识的能力。

这类问题不作为针对所有学生的强制性要求。

2、教学目标
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3、教学重点
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质点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
5、学情分析
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没有实验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有些学生对于受力分析及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两者结合起来综合的应用有些困难,需要详细的讲解。

6、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7、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初步把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课时安排:1课时
8、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非常小的因素常忽略。

常建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

那以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
如:光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忽略掉了。

今天我们又要建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质点。

质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物体和质点
填写:
(1)质点就是没有,没有,只具有物体的点。

(2)能否把物体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有关吗?
(3)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4)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5)运动的质点通过的路线,叫质点的运动;是直线,叫直线运动;是曲线,叫。

共评: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

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比如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研究它运动的特点,汽车的大小、形状及车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可把汽车看作质点。

而研究车轮的转动,是研究汽车上部分的运动,就不能
把汽车看作质点,再比如原子核很小,要是研究质子与质子的作用时,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

2、(1)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考系。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举例: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
(3)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3、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x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一般来说,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
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课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那么,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时间和位移。

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矢量和标量的有什么区别?如何得出恰当的结论的。

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

9、板书设计
一、物体和质点
1、什么是质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3、质点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

二、参考系
1、定义
2、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3、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三、坐标系
1、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2、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3、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4、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10.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熟知的实例分析,让学生很自然地领会到“在某些情况下,真的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

这充分说明了将物体简化成质点的条件性,质点的两大基本属性。

为了强调坐标的概念,教科书用数学和物理学中通用的符号,即在直线运动中用x表示质点的位置,极坐标,用△x=x1-x2表示质点的位移。

在表示物理量的变化时,“△”实际上是我们以前都在使用的符号,学生不会感到困难。

相反,由于有了明确表示物理量的变化量的符号,学生更易区分某物理量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量。

明确地把某个物理量与这个物理量的变化区分开,这是本书的特点。

物理学中经常要区分这两种物理量,有意识地强调它们的区别,对于以后的学习会有好处。

下一节中,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也是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