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平面静定结构内力分析1
结构力学(全套课件131P) ppt课件

的两根链杆的杆轴可以平行、交叉,或延长线交于
一点。
当两个刚片是由有交汇点的虚铰相连时,两个刚
片绕该交点(瞬时中心,简称瞬心)作相对转动。
从微小运动角度考虑,虚铰的作用相当于在瞬时
中心的一个实铰的作用。
19
20
规则二 (三刚片规则): 三个刚片用不全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单铰(可以
是虚铰)两两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系。
两个平行链杆构成沿平行方向上的无穷远虚铰。
三个刚片由三个单铰两两相连,若三个铰都有交 点,容易由三个铰的位置得出体系几何组成的结论 。当三个单铰中有或者全部为无穷远虚铰时,可由 分析得出以下依据和结论:
1、当有一个无穷远虚铰时,若另两个铰心的连 线与该无穷远虚铰方向不平行,体系几何不变;若 平行,体系瞬变。
3、通过依次从外部拆除二元体或从内部(基础、 基本三角形)加二元体的方法,简化体系后再作分 析。
41
第一部分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静定结构的特性: 1、几何组成特性 2、静力特性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依据静力平衡原理。
第三章 静定梁和静定刚架
§3-1 单 跨 静 定 梁
单跨静定梁的类型:简支梁、伸臂梁、悬臂梁 一、截面法求某一指定截面的内力
15
1、单约束(见图2-2-2) 连接两个物体(刚片或点)的约束叫单约束。
1)单链杆(链杆)(上图) 一根单链杆或一个可动铰(一根支座链杆)具
有1个约束。 2)单铰(下图)
一个单铰或一个固定铰支座(两个支座链杆) 具有两个约束。 3)单刚结点
一个单刚结点或一个固定支座具有3个约束。
16
2、复约束 连接3个(含3个)以上物体的约束叫复约束。
三、对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的一般途径
福大结构力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副本

结构力学(祁皑)课后习题详细答案答案仅供参考第1章1-1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1-1(a)解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两铰拱(图(a-1))。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有一个多余约束。
1-1 (b)解 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三角形。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c)(c-2) (c-3)解 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三角形。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d)(d-1)(d-2)(d-3)解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悬臂杆,如图(d-1)-(d-3)所示。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注意:这个题的二元体中有的是变了形的,分析要注意确认。
1-1 (e)解原体系去掉最右边一个二元体后,得到(e-1)所示体系。
在该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支链杆C组成了一个以C为顶点的二元体,也可以去掉,得到(e-2)所示体系。
在图(e-2)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基础只用两个链杆连接,很明显,这是一个几何可变体系,缺少一个必要约束。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缺少一个必要约束。
1-1 (f)解原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体系的其它部分用一个链杆和一个定向支座相连,符合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因此,可以将该刚片和相应的约束去掉只分析其余部分。
很明显,余下的部分(图(f-1))是一个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g)解原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体系的其它部分用三个链杆相连,符合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因此,可以将该刚片和相应的约束去掉,只分析其余部分。
余下的部分(图(g-1))在去掉一个二元体后,只剩下一个悬臂杆(图(g-2))。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h)解原体系与基础用一个铰和一个支链杆相连,符合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因此,可以只分析余下部分的内部可变性。
这部分(图(h-1))可视为阴影所示的两个刚片用一个杆和一个铰相连,是一个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
福大结构力学课后习题详细答案(祁皑).. - 副本

结构力学(祁皑)课后习题详细答案答案仅供参考第1章1-1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1-1(a)(解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两铰拱(图(a-1))。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有一个多余约束。
1-1 (b)解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三角形。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c)[(c-1)(a)(a-1)(b)(b-1)*(c-2) (c-3)解 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三角形。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d)!(d-1) (d-2) (d-3)解 原体系依次去掉二元体后,得到一个悬臂杆,如图(d-1)-(d-3)所示。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注意:这个题的二元体中有的是变了形的,分析要注意确认。
1-1 (e)~解 原体系去掉最右边一个二元体后,得到(e-1)所示体系。
在该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支链杆C 组成了一个以C 为顶点的二元体,也可以去掉,得到(e-2)所示体系。
在图(e-2)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基础只用两个链杆连接,很明显,这是一个几何可变体系,缺少一个必要约束。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可变体系,缺少一个必要约束。
1-1 (f)[解 原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体系的其它部分用一个链杆和一个定向支座相(d )(e )(e-1)AB}AB (e-2)(f )(f-1)连,符合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因此,可以将该刚片和相应的约束去掉只分析其余部分。
很明显,余下的部分(图(f-1))是一个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1-1 (g)解 原体系中阴影所示的刚片与体系的其它部分用三个链杆相连,符合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
因此,可以将该刚片和相应的约束去掉,只分析其余部分。
余下的部分(图(g-1))在去掉一个二元体后,只剩下一个悬臂杆(图(g-2))。
因此,原体系为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2.3.2剪力图和弯矩图方案备课讲稿

作业
P39习题2—3(a、b)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在一般情况下,梁各个截面上的剪力值和弯矩值是不 同的,它们随着截面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由于在进行梁的强度计算时,需要知道梁在外力作用 下所产生的最大内力及最大内力所在的截面位置,以及全 梁的内力随截面位置变化的情况。通常用相应的图形来表 示内力沿梁长度方向的变化规律,这种表示剪力和弯矩变 化规律的图形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二章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第三节 单跨静定梁的内力分析 (剪力图和弯矩图)
授课教师:工计会组 靳玉红
知识回顾
1、梁的分类(按支座情况)
悬臂梁(梁一端固定端、一端自由端) 简支梁(梁一端固定铰支座、一端可动铰支座) 外伸梁(梁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而悬挑)
2、剪力和弯矩符号的规定
剪力:使所隔离物体有顺时针转动趋势为正;反之为负。 弯矩:使所隔离物体产生下凸变形为正,反之为负。
先绘制三图基线以及荷载图受力情况 求支座反力
——三图对齐 ——分段定性 ——作出Fs图 —— 作出M图
例题2-4:作图所示简支梁的Fs图、M图 本节小结
(1)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定义 (2)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方法(x轴y轴及正负号) (3)剪力图、弯矩图和荷载的关系(5条) (4)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图步骤(5步)
4、集中力作用点:剪力图发生突变,突变方向和集中力方 向一致,突变值等于集中力的值,弯矩图有转折
工程力学32 静定平面桁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定
12kN
12kN
结 构
3m 3
6kN D
F
J
6kN
L
的 内 力
FxA
AC E G
IK
B
4m 6
FyA
FyB
计 算 1.求支座反力
FxA 0 FyA 36kN FyB 36kN
2020/10/4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1
静定桁架
结 构
12kN 12kN
12kN H 12kN
12kN
力 学
3m 3
静 定
3、注意:
结
(1)一般结点上的未知力不能多余两个。
构 的
(2)可利用比例关系求解各轴力的铅直、水平分量。
内
力
计
算
2020/10/4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0
静定桁架
结 三、静定平面桁架的内力计算
构 (一)结点法
力
以一个结点为隔离体,用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
学
各杆的内力的方法。
静
12kN
12kN H 12kN
结 构 力 学
静 定 结 构 的 内 力 计 算
结 一、概述 构 力 学
静定桁架
静
定
结
构
的
主桁架
内
力
计
算
2020/10/4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
结 一、概述 构
力 学
静定桁架
静 理想桁架的三点假设:
定
结
(1)所有的结点都是无摩擦的理想铰结点;
构
(2)各杆的轴线都是直线,并通过铰的中心;
的
(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
理论力学平面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原力偶系的合力偶矩
n
M Mi i 1
只受平面力偶系作用的刚体平衡充要条件:
n
M Mi 0 i 1
对BC物块对B点取矩,以逆时针为正列方程应为:
M 2 M B (FC ) M FCY a FCx b M FC (b a) cos45 0
[例] 在一钻床上水平放置工件,在工件上同时钻四个等直径 的孔,每个钻头的力偶矩为 m1m2 m3 m4 15Nm 求工件的总切削力偶矩和A 、B端水平反力?
两轴不平行即 条件:x 轴不 AB
可,矩心任意
连线
mA (Fi ) 0 mB (Fi ) 0 mC (Fi ) 0
③三矩式 条件:A,B,C不在
同一直线上
上式有三个独立方程,只能求出三个未知数。
4.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简化结果: 主矢R ,主矩 MO ,下面分别讨论。 ① R =0, MO =0,则力系平衡,下节专门讨论。 ② R =0,MO≠0 即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 MO=M 此时刚
解除约束,可把支反
力直接画在整体结构
的原图上)
解除约束
由
mA (Fi
)
0
P2a N B
3a0,
N B
2P 3
X 0 XA 0
Y 0 YB NB P0,
YA
P 3
2.5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与超静定问题
1、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物体系统(物系):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所组成的系统叫∼。 [例]
外力:外界物体作用于系统上的力叫外力。 内力: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
N2个物体受平面汇交力系(或平面平行力系)
X 0 Y 0
2*n2个独立平衡方程
N3个物体受平 X 0 面任意力系 Y 0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教程

拆成单个杆,求出杆两端的弯矩,按与单跨梁相同的方法画弯矩图 (1)无荷载分布段(q=0), FQ图为水平线,M图为斜直线。 (2)均布荷载段(q=常数), FQ图为斜直线,M图为抛物线,且凸向与荷 载指向相同。 (3)集中力作用处,FQ图有突变,且突变量等于力值; M图有尖点,且指 向与荷载相同。 (4)集中力偶作用处, M图有突变,且突变量等于力偶值; FQ图无变化。
工程力学
第十四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b、求D点的内力 先求计算参数:
xD 3m
dy 4 f 4 4 tg D 2 ( L 2 x) 2 (12 2 3) 0.667 dx L 12 MD D 3342' Cos D 0.832
4 4 yD 2 (12 3) 3 3m 12
工程力学
第十四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3、杆端内力的计算 先求出刚架的支座反力,再利用截面法求出各杆杆端内力 (1)在待求内力的截面截开,取任一部分为隔离体。 (2)画隔离体的受力图。 (3)利用隔离体的平衡条件,求出截面上的剪力、轴力和弯矩。 (4)利用结点的平衡条件校核刚结点杆端内力值。 4、刚架弯矩图的绘制
i i
与右图简支梁的支座反力:
Pb l Pa l
F
0 AY
i i
F
0 BY
i i
FAY F
0 AY
0 FBY FBY
工程力学
第十四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分析推力H 式:
FAY l1 P 1 (l1 a1 ) H f
上式中的分子
FAY l1 P 1 (l1 a1 )
MEC=0kN•m CE杆上为均布荷载,弯矩图为抛物线 。 利用叠加法求出中点截面弯矩MCE中=30+60=90kN•m
建筑力学之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知识详解

第二个脚标表示该截面所属杆件的另一端。例如 则表M示BA AB杆B端截面的弯矩。
表M示AB AB杆A端截面的弯矩,
❖ (3)内力图绘制
❖ 静定刚架内力图有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刚架的内力图由各杆的内力图组合 而成,而各杆的内力图,只需求出杆端截面的内力后,即可按照梁内力图的绘制 方法画出。
❖ 6.平面刚架计算步骤
第十一章 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
❖ 第一节 楼梯斜梁和多跨静定梁 ❖ 1. 楼梯斜梁 ❖ 楼梯斜梁承受的荷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
斜梁水平投影长度分布的荷载,如楼梯上人群 的重量等;另一种是沿倾斜的梁轴方向分布的 竖向荷载,如梁的自重等。 ❖ 一般在计算时,为计算简便可将沿梁轴方 向分布的竖向荷载按等值转换为沿水平方向分 布的竖向荷载,如图11-1 (a),沿梁轴线方向分 布 则的 由荷 于载 是等′值转转换换为,沿所水q 以平有方:向分布的荷q 载 ,
❖ (2)杆端内力的表示:如:FNAB 、 、 、 FNBA FQAB FQBA 、M AB 、M BA 等。 ❖ 注意:刚结点处不同方向有不同的杆端内力。
❖ 为了明确表示刚架上不同截面的内力,特别是为了区别汇交于同一结点的不同杆
端截面的内力,在内力符号右下角采用两个脚标;第一个脚标表示内力所属截面,
❖ 详解见教材
图11-21
❖ (6)结点法与截面法的联合应用 ❖ 欲求图11-23所示a杆的内力,如果只用结点法计算,不论取哪个结
点为隔离体,都有三个以上的未知力无法直接求解;如果只用截面法 计算,也需要解联立方程。 ❖ 为简化计算,可以先作Ⅰ-Ⅰ截面,如图所示,取右半部分为隔离 体,由于被截的四杆中,有三杆平行,故可先求1B杆的内力,然后以 B结点为隔离体,可较方便地求出3B杆的内力,再以3结点为隔离体, 即可求得a杆的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利用叠加法求作图示梁结构的内力图。
[分析] 该梁为简支梁,弯矩控制截 面为:C、D、F、G 叠加法求作弯矩图的关键是
计算控制截面位置的弯矩值
P=8kN q=4 kN/m m=16kN.m
A
B
C D E FG
1m 1m 2m 2m 1m 1m
解:(1)先计算支座反力
(2)求控制截面弯矩值
RA ? 17 kN
p
X
M=PL
L
V=P
剪力方程: Q = - P
P Q图
弯矩方程: M = P x PL M图
q
X L
2
M= q L V= q L
剪力方程: Q = q x
qL
Q图
弯矩方程: M =
12 —— q x
2
——12 q x2 M图
梁内力图变化规律:
q
M
M
Q
Q
x
dQ ? ? q dx
dM ? Q dx
几种典型弯矩图和剪力图
P
P P
2Pa
1
1.5a
1.5a
P P
P P
1.5a
M
Z 1
N
Z 1
Q
Z 1
M
U 1
2Pa
N
U 1
1.5a
Q
U 1
a 先计算左截面的内力,可取截面1以左 隔离体进行分析。
? x? 0
N1Z ? P
P
? y? 0
Q1Z ? P ? 0 ? Q1Z ? ? P
? M1 ? 0
M
Z 1
?
8
P=8kN q=4 kN/m m=16kN.m
A
B
C D E FG
1m 1m 2m 2m 1m 1m
A CD E FG B
13 17
26 8
7 15 23 30
M图(kN.m)
17
9
A+ CD
E FG B _
7
Q图(kN)
2.2 多跨静定梁
一、多跨静定梁的基本形式
形式1:以两刚片 规则组成
在已知荷载作用下表示结构杆件各截面的内力沿杆长变 化规律的图形,叫杆件的内力图。在横向荷载作用下的 直梁,有剪力图和弯矩图两种内力图。
◆ 梁内力图的基本作法:用 x 表示截面位置,建立剪力和弯矩 随截面位置 x而变化规律的方程, Q=Q(x)和 M=M(x),再 根据剪力和弯矩方程绘出剪力和弯矩图
内力图以杆轴为坐标,沿杆轴方向垂直于杆轴作出: □ 剪力图:正剪力画在杆轴上方,负剪力画在杆轴下方 □ 弯矩图:无正负之分,画在杆件受拉一侧
4。叠加法做弯矩图
MA
q
YA?
M
MA
M?
MA
M
+
M?
M ? M ? M?
MB
假定:在外荷载作用下,结构
构件材料均处于线弹性阶段。
YB?
MB 当梁上有多个荷载作用时,任 意截面的弯矩是各荷载单独作 用时的弯矩的代数和,以图形 表示即将各荷载单独作用时的
MB 弯矩图竖标相叠加。
弯矩图上任意两点的连线到弯矩 图曲线间的竖距,等于以这段梁 为简支梁时的弯矩 M0 的数值
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
(1)选定外力的不连续点(集中力作用点、集中力偶作用点、分布荷载的 始点和终点)为控制截面,首先计算控制截面的弯矩值;
(2)分段求作弯矩图。当控制截面间无荷载时,弯矩图为连接控制截面弯 矩值的直线;当控制截面间存在荷载时,弯矩图应在控制截面弯矩值作出的 直线上在叠加该段简支梁作用荷载时产生的弯矩值。
4kN·m
4kN
3m
3m
(1)集中荷载作用下
6kN·m
(2)集中力偶作用下
4kN·m 2kN·m
(3)叠加得弯矩图
4kN·m
4kN·m
8kN·m
2kN/m
3m
3m
2m
(1)悬臂段分布荷载作用下
2kN·m
4kN·m
(2)跨中集中力偶作用下
4kN·m
4kN·m
(3)叠加得弯矩图
6kN·m
4kN·m
2kN·m
梁的主要内力是 弯矩,主要变形是 弯曲变形 。梁是 受弯杆件
常用的单跨梁:
悬臂梁 简支梁 外伸梁
二、计算梁指定截面内力的方法:
1。截面上内力符号的规定
轴力—截面上应力沿杆轴切线方向的
N
合力,使杆产生伸长变形为正,画轴力图
N
要注明正负号;
剪力—截面上应力沿杆轴法线方向的
Q
Q
合力, 使杆微段有顺时针方向转动趋势的
0
?
M
Z 1
?
? 1.5Pa
计算右截面的内力,也可取截面1以右隔 离体进行分析。在这个隔离体上有 集
中力矩 2Pa,三个未知力为:
? x? 0
N1U ? P
? y? 0
Q1U ? P ? 0 ? Q1U ? ? P
? M1 ? 0
M
U 1
?
2 Pa
?
P ? 1.5a
?
0
?
M
U 1
?
0.5Pa
3。梁的内力图 ---- 剪力图和弯矩图
2
静定梁
分析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
(1)
(2)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 C.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瞬变体系
A、几何可变体系 B、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C、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D、瞬变体系
(3) (4)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 C、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 D、瞬变体系
P
m
q
l /2
l /2
P
2
P
2
Pl 4
1、集中荷载作用点 M图有一尖角,荷载向 下夹角亦向下; Q 图有一突变,荷载 向下突变亦向下。
l /2
l /2
l
ql
m
2
l
ql
m
2
2
m
2、集中力2矩作用点 M图有突变,力矩为 顺时针向下突变; Q 图没有变化。另无外 力作用段M、Q图为直线
ql 2 8
3、均布荷载作用段 M图为抛物线,荷载向 下曲线亦向下凸; Q 图为斜直线,荷载向 下直线由左向右下斜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 B、几何可变体系 C、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 体系 D、瞬变体系
2.1 单跨静定梁
单跨梁的内力是计算静定拱和刚架 力的基础,本节复习材料力学中梁内 力的计算方法,对梁内力图的作法要 进一步熟练和加深。
一、 梁的组成和受力性能
在横向外力作用下产生平面弯曲的直杆,叫 直梁,简称梁
为正,画剪力图要注明正负号;
弯矩—截面上应力对截面形心的力矩
M
M 之和, 不规定正负号。弯矩图画在杆件受
拉一侧,不注符号。
2。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内力
梁某一截面的内力与截面一侧的外力有平衡关系,故可用截面 一侧的外力求出截面内力
? X? 0 ? Y? 0 ? M?0
□ 通常利用截面法计算截面内力时,隔离体上的外力包括 支座反 力,需先利用平衡条件求出 支座反力
取AC部分为隔离体,可计算得: M C ? 17 ? 1 ? 17kN 取GB部分为隔离体,可计算得: MG r ? 7 ? 1 ? 7kN
RB ? 7kN
A C MC 17 QC l
P=8kN
A
D
QC l ? 17 MC ? 17
4 MGG r B
QG 7
QG ? ?7 MGr ? 7
m=16k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