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大全

电子技术基础大全

XL= 2πfL
感抗的单位是欧。知道了交流电的频率f和线圈的电感L,就可以用上式把感抗计算出来。
阻抗
具有电阻、电感和电容的电路里,对交流电所起的阻碍作用叫做阻抗。阻抗常用Z表示。阻抗由电阻、感抗和容抗三者组成,但不是三者简单相加。如果三者是串联的,又知道交流电的频率f、电阻R、电感L和电容C,那么串联电路的阻抗
周期
交流电完成一次完整的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常用T表示。周期的单位是秒(s),也常用毫秒(ms)或微秒(us)做单位。1s=1000ms,1s=1000000us。
频率
交流电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频率的单位是赫(Hz),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做单位。1kHz=1000Hz,1MHz=1000000Hz。交流电频率f是周期T的倒数,即
电阻
电路中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叫做电阻。电阻常用R表示。电阻的单位是欧(Ω),也常用千欧(kΩ)或者兆欧(MΩ)做单位。1kΩ=1000Ω,1MΩ=1000000Ω。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和长度决定。
电阻可以用万用表欧姆挡测量。测量的时候,要选择电表指针接近偏转一半的欧姆档。如果电阻在电路中,要把电阻的一头引脚断开后再测量。
阻抗的单位是欧姆。
对于一个具体电路,阻抗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着频率变化而变化。在电阻、电感和电容串联电路中,电路的阻抗一般来说比电阻大。也就是阻抗减小到最小值。在电感和电容并联电路中,谐振的时候阻抗增加到最大值,这和串联电路相反。
相位
相位是反映交流电任何时刻的状态的物理量。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比如正弦交流电流,它的公式是i=Isin2πft。i是交流电流的瞬时值,I是交流电流的最大值,f是交流电的频率,t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电流可以从零变到最大值,从最大值变到零,又从零变到负的最大值,从负的最大值变到零,如附图甲所示。在三角函数中2πft相当于角度,它反映了交流电任何时刻所处的状态,是在增大还是在减小,是正的还是负的等等。因此把2πft叫做相位,或者叫做相。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一、电工技术基础1. 电路基础- 电路定义:电流的路径,由电源、导线、负载和开关组成。

- 欧姆定律: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V = I * R。

- 基本电路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

2. 电源- 直流电源(DC):电压和电流方向恒定的电源。

- 交流电源(AC):电压和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源。

- 电池、发电机、变压器等都是常见的电源设备。

3. 导线与连接- 导线材料:铜、铝等,具有低电阻率。

- 导线规格: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截面积的导线。

- 连接方式:焊接、压接、螺栓连接等。

4. 负载- 电阻性负载:如电热器、电阻器。

- 电容性负载:如电容器。

-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

5. 开关与控制- 开关类型:单刀单掷、单刀双掷、三刀双掷等。

- 控制元件:继电器、接触器、定时器等。

二、电子技术基础1. 电子元件- 被动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 主动元件: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 半导体材料:硅、锗等。

2. 数字电子基础- 数字信号:二进制信号,0和1表示低电平和高电平。

- 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 触发器: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3. 模拟电子基础- 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 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

- 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4. 电子测量与测试-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 测试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

5. 电子电路设计- 电路原理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

- PCB布局:电路板设计,包括元件布局和走线。

- 电路仿真:使用软件模拟电路工作情况。

三、安全与维护1. 电工安全- 遵守电气安全规范。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2. 电子设备维护- 清洁电路板和元件。

- 定期更换老化元件。

- 存储环境要求:防潮、防尘、防静电。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点新手必备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点新手必备

电子技术基本知识点新手必备1. 介绍电子技术是现代科技的基础,应用广泛,为了帮助新手初步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点,本文将介绍一些必备的基础概念和技术。

2. 电路基础2.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电子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2.2 电阻和电导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单位是欧姆(Ω)。

电导与电阻相反,是导电能力的度量。

2.3 电路图电路图是表示电路元件和连接方式的图示,常用符号有电源、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3. 电子元件3.1 电阻器电阻器用于控制电流大小,常用于电路中的电流限制、分压器和滤波器等。

3.2 电容器电容器能够储存电荷,在电子技术中用于储存能量、滤波和时序控制等方面。

3.3 电感器电感器用于储存磁场能量,常用于变压器、滤波器和振荡器等。

3.4 二极管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具有不导电和导电两种功能,常用于整流、限制电压和开关等。

3.5 晶体管晶体管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可用作电流放大器和开关,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

4. 逻辑门逻辑门是将输入信号转化为输出信号的电子元件,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等,是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

5. 数字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的,只有两个状态,通常用0和1表示。

模拟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可以表示多种数值。

5.1 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是对数字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常用于通信、音频、图像处理等领域。

5.2 模拟信号处理模拟信号处理是对模拟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常用于音频、视频等领域。

6. 通信技术6.1 调制和解调调制是将信号转化为适合传输的形式,解调是将传输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

6.2 编码和解码编码是表示信息的方式,解码是将编码的信息转化为可读信息的过程。

6.3 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是一种无需有线连接的通信方式,如无线电、移动通信、蓝牙等。

7. 电源和电池电源提供电流和电压,常见的电源有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

电池是一种能够储存和提供电能的装置,常用于移动设备和应急电源等。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010
5025
5.00±0.20
2.50±0.20
0.55±0.10
0.60±0.20
0.60±0.20
2512
6432
6.40±0.20
3.20±0.20
0.55±0.10
0.60±0.20
0.60±0.20
10
浙江师范大学
贴片电阻的封装与功率关系如下表:
封装 英制 (mil) 0201 0402 0603 公制 (mm) 0603 1005 1608
25
浙江师范大学
3、 电感
26
浙江师范大学
§3.1 定义
电感是用来表示自感应特性的一个量;自感电动势要阻碍线圈中电流 的变化,这种阻碍作用称之为感抗。电感一般有直标法和色标法,色标法 与电阻类似 电感器用符号L表示,它的基本单位是亨利(H),常用毫亨(mH) 为单位。 V S 电感定义公式为L= ,单位为: = A = S = H
R代表小数点位置 1% 82R0 1503 三位有效数 82R0=82.0 150x103 =150000=150k
12
浙江师范大学
§1.5电阻的主要性能指标 1.额定功率:指在规定的大气压和特定的环境 温度下,电阻所允许承受的最大功率。 2.标称阻值:指产品上标示的阻值。 3.允许误差:实际阻值对于标称阻值的最大 允许偏差范围,它表示了产品的精度。
浙江师范大学
第一部分、常用电子元器件
1
浙江师范大学

电子元器件分为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 无源器件的简单定义:如果电子元器件工作 时,其内部没有任何形式的电源,则这种器 件叫做无源器件。常见的无源器件有电阻、 电容、电感、二极管等。无源器件的基本特 点:只需输入信号,不需要外加电源就能正 常工作。

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是现代科技的基础之一,是指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通信电路、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和波导、量子力学等。

本文将对电子技术基础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基础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电路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电路定律、戴维南等效电路、史密斯图和电感等。

在电路分析中,需要掌握基本电路定律,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电压-电流特性等。

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内容比较复杂,主要是用一个定电源替换一个电路的一部分,从而简化电路分析。

史密斯图是通信工程中常用的一个图形工具,它可以表示阻抗匹配电路和传输线中的反射现象。

学习电路分析还需要了解电感的性质。

电感是指导体中储存磁能量的物理量,具有阻抗变化、滤波、放大和相移等作用。

通过电路分析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数字电路数字电路是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数字电路的主要内容包括布尔代数、逻辑门、触发器和计数器等。

布尔代数是一种基本数学方法,以一种抽象方式描述逻辑表达式的运算。

逻辑门是实现布尔代数运算的电路元件。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和与或非门等。

触发器是一种逻辑电路元件,由多个逻辑门构成,可以存储和输出1或0的二进制数字信号。

计数器是能够记录电子数据的设备,可以用来计算时间、频率和速度等信息。

数字电路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逻辑设计、计算机电路和数字通信系统等。

通过数字电路的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数字电子系统。

三、模拟电路模拟电路是电子技术基础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模拟电路的主要内容包括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和功率放大器等。

放大器是模拟电路中最常见的元件,有增益、放大和滤波等作用。

滤波器是对信号进行滤波和去噪的电路,可以减少杂音和干扰等。

振荡器是一种元件,可以产生稳定的交流电信号。

电子技术入门基础教程

电子技术入门基础教程

第一章电子技术入门基础1.基本概念与规律1.1电路: 由金属导线和电气,电子部件组成的导电回路.(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1.2电路图: 用电路元件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1.3电流: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有规则的定向运动就形成了电流. 用I表示,单位为安A/mA/uA1.4电流计算公式: I=Q/T Q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T电荷通过导体的时间.1.5电阻: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称为该导体的电阻.用字母R表示.单位:欧姆Ω,KΩ千欧MΩ兆欧.1.6电阻计算机公式: R=ρ*l/S. ρ导体固有的电阻率. L导体长度, S导体的横截面积.1.7电位:又称电势,处于电场中某个位置的单位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1.8电压:电流形成的原因(电荷才会从高电势向低电势流动).中国电压220V.1.9电动势: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使电源两端产生电压(电源消耗能量在两极建立的电位差称为电动势)1.9.1化学电动势:干电池,锂电池,蓄电池1.9.2感生/动生电动势:电动机1.9.3光生电动势:1.9.4压电电动势:1.9.5温差电动势:1.10通路:电路导通,有正常电流流过负载,负载正常工作.1.11开路:电路断开,无电流流过负载,负载不工作.1.12短路:电路中电源正负极间没有负载而是直接接通叫做短路.1.13接地: 接地是为保证电工设备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采取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通过金属导线与接地装置连接来实现,常用的有保护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等。

1.14屏蔽:为防止某些元器件和电路工作时受到干扰,对这些元器件和电路采取隔离措施,称为屏蔽。

屏蔽的具体做法就是用金属材料(屏蔽罩)将元器或电路封闭起来,再将屏蔽罩接地。

1.15欧姆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I=U/R1.16电功:电流做的功称为电功.W电功=UIT(U电压,I电流,T表示时间) W单位为J(焦)1.17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P=UI,单位为W(瓦)1.18焦耳定律: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Q=I²RT Q指热量,单位为焦耳J. (电热器:电炉,电烙铁,电钣锅,电熨斗) 2.电阻的连接方式(串联等流分压,并联等压分流.)1.1电阻的串联: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头尾接连在电路中,称为电阻的串联.1.1.1串联电阻的电流相同。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u3 Um sin(t 240 ) Um sin(t 120 )
Um
u1
u2
u3
0
–Um
2
t
也可用相量表示:
U1 U U 2 U U 3 U
0o 120o 120o

U3 120°
120°

U2

U1 120°
三相电压相量图
对称正弦量特点为: U1 U 2 U 2 0
频率相同、幅值相等、相 位互差120°的三相电压称为
平,则输出F 为低电平;只
R
有输入A、B 全为高电平时,
A
输出F 才为高电平。可见输
F 入与输出呈现与逻辑关系: B
与逻辑关系表达式
F = AB
与逻辑关系逻辑符号:
A
&
F
B
2、 二极管或门
与逻辑关系真值表:
AB F
00 0 01 0 10 0 11 1
A
只要输入A、B中一个为高
B
F 电平,则输出F 为高电平;
1、 常量之间的关系(常量:0和1)
加: 0+0=0 乘:0 ·0=0 非:0 1
0+1=1 1+1=1
0 ·1=0 1 ·1=1
1 0
2、变量和常量的关系(变量:A、B、C…)
加:A+0=A 乘: A ·0=0
A+1=1
A ·1=A
A+A=A
A ·A=A
3、与普通代数相似的定理
非:A A 0
1 电流
一、电流定义
带电粒子或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
形成电流。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

电子技术(知识点)

电子技术(知识点)

电子技术(知识点)电子技术是指运用电子学原理和技术来进行电子设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的学科。

它是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医疗、工业、航天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子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电子元器件电子元器件是构成电子设备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电子器件和电子元件。

电子器件包括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等,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特性,用于实现电流的控制、放大、开关等操作。

电子元件是电子器件的基本单元,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了解和熟悉各种电子元器件的性质和用途是进行电子技术工作的前提。

二、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技术可分为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类。

模拟电子技术是指以连续变化的电信号为基础,进行电压、电流的放大、滤波、调制等处理。

模拟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音频、视频信号的处理和传输。

数字电子技术是指以离散的电信号为基础,采用数字逻辑电路进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传输。

数字电子技术具有高精度、稳定性好等特点,在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应用于各个领域的一种特定用途的计算机系统。

它通常集成在所控制的设备中,具有系统功能的同时,可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嵌入式系统通过集成电路技术,将多个电子器件、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

在现代科技发展中,嵌入式系统在汽车、家电、医疗器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通过电磁波传输信息的系统,其中包括发送端、接收端和传输媒介。

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起到核心作用,通过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技术,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

现代通信系统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如电话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电子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通信方式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信息交流。

五、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未来,电子技术的发展将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展开:1. 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电子器件的微型化、高集成度和低能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基础知识一、电流1、电路一般就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答:电路一般由电源、开关、导线、负载四部分组成。

2、电流,就是指电荷的定向移动。

3、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符号为I),就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某一截面的电荷量,每秒通过1库仑的电量称为1「安培」(A)。

4、电流的方向,就是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

5、电流的三大效应:热效应磁效应化学效应6、换算方法: 1A=1000mA 1mA=1000μA 1μA=1000nA1nA=1000pA 1KA=1000A7、电流产生的条件:①必须具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只有负电荷移动,电解液中为正负离子同时移动)。

②导体两端存在电压差(要使闭合回路中得到持续电流,必须要有电源)。

③电路必须为通路。

8、电流表与电压表在电路中如何连接?为什么?答:电流表在电路中应与被测电路串联相接,因为电流表内阻小,串在电路中对电路影响不大;电压表在电路中应与被测电路并联相接,因为电压表内阻大,并联相接分流作用对电路影响较小、二、电阻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3、换算方法:1MΩ=1000KΩ;1KΩ=1000Ω4、导体的电阻的大小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与温度有关。

5、电阻元件就是对电流呈现阻碍作用的耗能元件,例如灯泡、电热炉等电器。

电阻定律:R=ρL/Sρ——制成电阻的材料电阻率,国际单位制为欧姆·米(Ω·m) ;L——绕制成电阻的导线长度,国际单位制为米(m);S——绕制成电阻的导线横截面积,国际单位制为平方米(㎡) ;R ——电阻值,国际单位制为欧姆(Ω)。

6、使用万用表,应先关掉电路板路的电源以免烧坏万用表,若有其她电阻并在被测电阻上,应先断开其她电阻后再测,测时两手不应接触表棒或被测电阻的裸露导电部分,以免引起误差。

7、使用万用表,应先关掉电路板路的电源以免烧坏万用表,若有其她电阻并在被测电阻上,应先断开其她电阻后再测,测时两手不应接触表棒或被测电阻的裸露导电部分,以免引起误差。

8、什么叫电动势?它与电压有什么不同?在电路中,电压与电动势的方向就是如何规定的?答:电动势就是衡量电源力做功的量,它就是在电源内部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源的正极;而电压则就是在电源外部将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正极移动到电源的负极。

在电路中,电压的方向就是在外电路从电源的正极指向电源的负极;而电动势的方向则就是从在电源内部从电源的负极指向电源的正极。

三、欧姆定律1、定律: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

2、欧姆定律公式:I=U/R 或U = RI 或R = U/I3、叙述全电路欧姆定理,并按写出表达式。

答:在全电路中,流过闭合电路的电流,,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除以电路中的总电阻(外电阻R与电源内阻r之与),数学表达式为:I = E /(E+r)四、电阻的连接方式1、电阻的串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头尾相连接在电路中,称为电阻的串联。

2、电阻串联电路的特点①流过各串联电阻的电流相等,都为I;②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R增大,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与,即R= R1+ R2;③总电压U等于各串联电阻上电压之与,即U=U 1+ U 2;④电阻越大,两端电压越高,因为R1<R2,所以U 1<U 2。

3、电阻的并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头头相连、尾尾相接在电路中,称为电阻的并联。

4、电阻并联的特点①并联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即U 1=U 2;②总电流等于流过各并联电阻电流之与,即I=I1+I2;③电阻并联总电阻减小,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与,即1/ R=1/R1+1/ R2;可变形为:④在并联电路中,电阻越小,流过的电流越大,因为R 1<R 2,所以有I1 >I2。

5、电阻的混联:当一个电路中的电阻既有串联又有并联时,称为电阻的混联。

6、什么叫电阻的串联,其电压怎样分配?什么叫做电阻的并联?其电流怎么分配?答:在电路中,电阻与电阻之间首尾相连的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串联,在电阻的串联电路中,整个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降之与;在电路中,所有的电阻的首、尾分别接在电源的两端,每一个电阻所承受的电压相等,这种连接方式叫做电阻的并联,在并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流等于流经各个分电阻的电流之与。

7、为什么利用串联电阻的办法可以扩大电表的电压量程?利用并联电阻的办法可以扩大电表的电流量程?答: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电压降之与的道理,当在电路中串联电阻后,电压表表头指示的只就是电路总电压的一部分,这就相当于扩大了电压表的量程;在并联电路中,在表头旁并联一个电阻后,使大部分电流从并联电阻中流过,表头中流过的只就是电路中总电流的一部分,这就相当于扩大了电流表的量程。

五.直流电1、直流电:大小与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又称恒定电流)。

2、直流电的电流方向总就是由电源正极通过电路流向电源负极。

3、直流电分为稳定直流电与脉动直流电。

①稳定直流电就是指方向固定不变、大小也不变的直流电。

②脉动直流电就是指方向固定不变、但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直流电。

六.交流电1、交流电:就是指方向与大小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压或电流。

2、交流电的三要素就是: 振幅、频率、初相角。

七.周期与频率1、周期的概念:交流电重复变化一次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用“T”表示,单位就是秒(S)、2、频率的概念:正弦交流电每秒钟内重复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

用“f”表示。

频率就是周期的倒数,即f=1/T、单位:赫兹。

68、什么就是交流电的周期、频率与角频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正弦交流电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周期,用符号T表示;每秒钟正弦交流电交变的次数叫做频率,用符号f表示;正弦交流电每秒钟扫过的角度叫做角频率。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T = 1 /f ω= 2πf八.电功与电功率1、电功:电流流过用电设备时所做的功。

单位就是焦耳,简称焦(J)、电功的另一单位:千瓦时,符号就是kW·h,也称为度。

1kW·h=3、6×10^6J1kW·h=1度2、电功率:就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用p表示,单位就是瓦特,简称瓦(w)。

换算方法:1KW=1000W=1000000W3、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 或 P=I*I*R 或 P=U*U/R九.电阻器1、电阻器简称为电阻,在电路中主要起限压、限流与分流的作用。

2、电阻器大致可分为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电位器)与特殊电阻器。

3、电阻器阻值标注色环法:(1)四环电阻 :因表示误差的色环只有金色或银色,色环中的金色或银色环一定就是第四环。

(2)五环电阻:此为精密电阻。

从阻值范围判断:因为一般电阻范围就是0-10M,如果读出的阻值超过这个范围,可能就是第一环选错了。

从误差环的颜色判断:表示误差的色环颜色有银、金、紫、蓝、绿、红、棕。

如里靠近电阻器端头的色环不就是误差颜色,则可确定为第一环。

(3)熟记第一、二环每种颜色所代表的数。

可这样记忆:棕=1 、红=2、橙=3、黄=4、绿=5、蓝=6、紫=7、灰=8、白=9、黑=0。

4、电阻器阻值标注数字法:10^1——表示10Ω的电阻; 10^2——表示100Ω的电阻; 10^3——表示1KΩ的电阻; 10^4——表示10KΩ的电阻; 10^6——表示1MΩ的电阻; 10^7——表示10MΩ的电阻。

如果一个电阻上标为22*10^3,则这个电阻为22KΩ。

十.电容器1、电容器概念:两块相距很近并且中间夹着绝缘介质(空气、纸、陶瓷等)的导电极板构成电容器,简称电容。

2、电容器的参数:容量、耐压与绝缘电阻。

(1)电容器能储存电荷,其储存电荷的多少称为容量。

电容器的大小与下面的因素有关:①两极板相对面积越大,容量越大;②两极板之间的距离越近,容量越大;③两极板中间绝缘介质不同,容量不同。

电容器容量的单位法拉(F)、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与皮法(pF)。

1F=1000mF 、1mF=1000μF、1μF=1000nF 、1nF=1000pF(2)耐压:就是指电容器长时间使用两端允许承受的最高电压。

(3)绝缘电阻:电容器两极板之间隔着绝缘介质,绝缘电阻表示绝缘介质的绝缘程度。

3、电容器的种类:固定电容器与可变电容器。

4、电容器的特性:①隔直通交;②可充电,也可放电。

5、电容器的并联电容器并联后的总容量增大,总容量等于所有并联电容容量之与。

公式为:C=C1+C2+C36、电容器的串联电容器串联后总容量减小,总容量较其中容量最小电容器的容量还小,电容器串联后的计算规律:总容量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容量倒数之与。

公式:1/C=1/C1+C2 可变为:C=C1*C2/C1+C2电容器串联后的总耐压增大,总耐压较其中耐压最低电容器的耐压高。

在电路中,串联的电容器两端承担的电压与容量成反比。

公式:C1/C2=U2/U17、电容器常见的故障有开路、短路与漏电。

8、电容器容量的识别方法(1)直标法 :用数字与单位符号直接标出。

如1uF表示1微法,有些电容用“R”表示小数点,如R56表示0、56微法。

(2)文字符号法 :用数字与文字符号有规律的组合来表示容量。

如p10表示0、1pF,1p0表示1pF,6P8表示6、8pF, 2u2表示2、2uF、(3)色标法 :用色环或色点表示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电容器的色标法与电阻相同。

电容器偏差标志符号:+100%-0--H、+100%-10%--R、+50%-10%--T、+30%-10%--Q、+50%-20%--S、+80%-20%--Z(4)数学计数法:如瓷介电容,标值272,容量就就是:27X100pf=2700pf、如果标值473,即为47X1000pf,后面的2、3,都表示10的多少次方。

又如:332=33X100pf=3300pf。

9、增大极板间的距离,电容量将减小;减小电容器极板的有效面积,电容量将减小;将空气介质改换为介质常数为εr的介质,电容量将增加。

10、有两只电容器,其中一只电容较大,另一只电容较小,如果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试问哪一只电容器带的电荷量较多?答:根据公式Q =C * U可知,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电容量较大的带的电荷量也较大。

11、电阻器、电容器、与电感线圈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有何不同?答:电阻就是无线电设备中一种基本的二端元件,它的主要作用就是:①、稳定与调节电路中的电压与电流;②、用于分流与分压;③、用做消耗功率的负载;④、用做自动控制与检测电路中的元件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等。

十一、容抗1、容抗的概念: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叫做容抗。

用字母Xc表示。

2、电容器的容抗与交流信号频率有关,还与电容器容量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