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制图和识图共39页文档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土木工程制图(第八章)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土木工程制图(第八章)

(1)从立面图上可以看出,该梁位于Ⓑ轴和Ⓒ轴之间,梁长为8480
mm。中间虚线部分表示板和两个次梁的外轮廓,两个次梁距Ⓑ轴处柱边
的距离分别为2630 mm和5370 mm。②号为弯起钢筋,弯起点距柱边50
mm。
(2)由钢筋表可知④号钢筋的形状、数量和长度,再由立面图、
1—1和2—2断面图可知,④号钢筋为梁两端上部附加的钢筋。
工制
目录页
第2 页
绪论 01 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02 投影基础 03 平面立体及其轴测投影 04 曲面立体及其轴测投影 05 工程形体的表达方法
目录页
第3 页
06 标高投影 07 房屋建筑施工图 08 结构施工图 09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图 10 道路、桥梁及涵洞工程图
目录页
第4 页
06 标高投影 07 房屋建筑施工图 08 结构施工图 09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图 10 道路、桥梁及涵洞工程图
(一)钢筋的种类及作用
如图8-4所示,配置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按其受力和作用不同,可 分为以下几种。
(a)钢筋混凝土梁
(b)钢筋混凝土板
图8-4 钢筋混凝土梁、板配筋示意图
第八章 结构施工图
➢ 受力筋: 承受构件内产生的拉力或压力,主要 用于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梁、板 的受力筋还分为直筋和弯筋两种,受力筋的配置需 根据受力计算得到。 ➢ 箍筋: 也称钢箍,主要用于固定受力筋的位置, 并承受构件内产生的部分剪力和扭矩,多用在梁、 柱内。 ➢ 架立筋: 用于固定梁内箍筋的位置,以构成梁 内钢筋骨架。 ➢ 分布筋: 用于楼板、屋面板等板内,与板的受 力筋垂直,可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 固定受力筋的位置,承担抵抗各种原因引起的混凝 土开裂的任务。 ➢ 其他构造钢筋: 因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 配置的构造筋,如腰筋、预埋锚固筋、吊环等。

土木工程识图完整版课件全体ppt教程

土木工程识图完整版课件全体ppt教程

. 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局部三等
内容提要
点的投影
➢三面投影体系 ➢点的三面投影与坐标 ➢两点的相对位置重影点
直线的投影
➢一般位置直线 ➢投影面平行线 ➢投影面垂直线 ➢直线上的点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相交 ➢两直线交叉
点的投影
构成工程结构物最基本的几何元素
点、直线、平面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
投影的概念和分类
1、投射线
形成影子的光线称投影射线。
2、投影面
把承受投影图的平面简称投影面。
3、点的投影形成
通过点的投射线与投影面的交点,即形成点 的投影
点的投影的形成
形成投影的三要素:
投射线 投射线 形体 投影面
S 投影中心 A 空间点
b B
a 投影
投影面P
投影的概念和分类
投影的分类
按投射线的不同关系,通常把投影法分成中心投影和
基本制图标准——图框尺寸
基本制图标准——图幅格式
基本制图标准——会签栏样式
基本制图标准——角标样式
基本制图标准——线形
基本制图标准——相交图线的绘制规定
1)当虚线和虚线或虚 线与实线相交时,不 留空隙,交于短线处。 2)当实线的延长线为 虚线时,应留空隙。
3)当点划线与点划 线或点划线与其它图 线相交时,交点应设 在线段处。
几何作图——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已知点A和 直线BC, 求作一条过 A点并与BC 平行的直线。
几何作图——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用第一块 三角板的 一边与直 线BC重合, 第二块三 角板与它 的另一边 紧靠。
几何作图——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推动第一 块三角板 至A点。

土木工程制图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制图基本知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现已改为房屋 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9
建筑工程制图标准
建筑工程制图方面国家标准的总代号GB.有 关建筑制图方面的标准共有六分册,即: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 GB/T5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 GB/T50104-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01
4. 当拉丁字母单独作代号或符号时,不使用I、 O、Z三个字母,以免同阿拉伯数字的1、0、 2相混淆.
29
三、图纸幅面和格式
为了使图纸整齐,便于装订和保管,国标中规 定了图纸的幅面尺寸.
有 A0,A1,A2,A3,A4五种格式,尺寸看下表. 图纸幅面有横式常边横向和竖式短边横向.
30
尺寸代 号
2. 图纸上的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即高宽比是 根2;
3. 要写好长仿宋体,首先要练好基本笔划的特 点和写法.我国的汉字多达数万,但仅由八种基 本笔画组成:横、竖、撇、捺、点、挑、钩、
折.
26
规定
4. 要写好长仿宋体除练好基本笔划外,还应 注意字体结构的特点和写法. 即应布局匀称,高宽足格,按汉字笔画部首的 左右结构、上下结构、里外结构等形式,适 应分配好字的各组成部分的比例和位置.
§1-1 制图标准 §1-2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基本规定 §1-3 几何作图 §1-4 绘图技能
3
§1-1 制图标准
建筑工程图是表达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技术 资料,是建筑施工的依据.
为统一工程图样的画法,便于交流技术和提高 制图效率,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
国家标准就是工程界语言的法规. 我国发布的标准明确规定,每一个工程技术人

土木工程识图

土木工程识图

4.3 点的投影 4.3.2 点的三面投影及其投影标注
在三面正投影中,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其H面投影用同一个字母的小写形式表 示,其V面投影用同一字母的小写形式加一撇表示,其W面投影用同一字母的小写形式加 两撇表示。例如空间点A,其H面、V面、W面投影分别为a、a′、a″。
我们常用涂黑或空心的小圆圈或直线相交来表示点的投影。
4.3 点的投影
4.3.3 点的投影规律
②点在投影轴上,则其三个投影中 有两个在同一投影轴的同一点上,另一 个在原点,如右图4-17所示;
③点在坐标原点,则其三个投影都 在原点上。
位于投影面上、投影轴上、坐标原 点上的点称为特殊位置的点。
(c) 点在OZ轴上 图4-17 点在投影轴上
返回
4.3 点的投影
有形体都由点、线、面组成。 点是构成线、面、体最基本几 何元素,如右图4-13所示,A、 B、C等都是形体上的点,点的 投影是点。
图4-13 形体上的点、线、面
返回
4.3 点的投影 4.3.2 点的三面投影及其投影标注
空间点A的三面正投影直观图和投影图,如下图4-14所示。
图4-14 点的三面投影图
例4-1 已知点A的两个投影a、a′,求其第三投影。作图过程如下图4-15所示。
图4-15 已知点的两投影作第三投影
4.3 点的投影
4.3.3 点的投影规律 点的空间位置除上图外,
还有三种情况: ①点在投影面上,则其三
个投影中有两个位于投影轴上 ,如下图4-16所示;
(a) 点在H面上 图4-16 点在投影面上
空间点到W面的距离为x坐标,即Aa″=a′aZ=aaYH=x 空间点到V面的距离为y坐标,即Aa′=aaX=a″aZ=y 空间点到H面的距离为z坐标,即Aa=a′aX=a″aYW=z

土木工程识图

土木工程识图
4.4.5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表4-5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的投影图和投影特性
第30页/共33页
4.4 直线的投影
4.4.5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续表4-5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的投影图和投影特性
第31页/共33页
第32页/共33页
4.4 直线的投影
4.4.1 直线的正投影特性
直线与投影面位置关系:
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直线的 实长,如下图4-24中直线AB的投影ab;
当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为一点 ,如下图4-24中直线CD的投影c(d);
当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仍然是直线 ,但长度缩短,如下图4-24中直线EF的投影ef。
若直线只有一个投影倾斜于投影轴,则该直 线是投影面平行线;
若直线有两个投影倾斜于投影轴,则该直线 是一般位置直线。
第17页/共33页
4.4 直线的投影
4.4.3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例4-6 试判断下图4-27中直线SB、SC、AC的空间 位置。
图4-27 直线的空间位置识读
第18页/共33页
4.4 直线的投影
第24页/共33页
4.4 直线的投影
4.4.4 直线上的点
例4-7 已知直
线 AB 的 投 影 ab 和 a′b′ , 如
图 4-29a 所 示 ,
点M在AB上,且 AM∶MB=2∶3 , 求点M的投影。
图4-29 求直线AB上点M的投 影
第25页/共33页
4.4 直线的投影
4.4.4 直线上的点
第15页/共33页
4.4 直线的投影
4.4.3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 3.投影面垂直线 续表4-4 投影面垂直线
第16页/共33页
4.4 直线的投影

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1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制图与识图1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

2)图线的宽度 所有线型的图线宽度(b)应按图样的类型以及尺寸大小在 下列数系中选择:0.13mm,0.18mm,0.25mm,0.35mm, 0.5mm,0.7mm,1mm,1.4mm,2mm。 各图线组中的粗、中粗、中、细线宽分别为b、O.7b、 0.5b、O.25b,常用的b值为0.5~1mm。 同一图样中,同种图线的宽度应一致。
•必要时可注写在图名的下方或右侧,字号应比图名字号小一
号或二号。如: A-A
1:100
底层平面图 1:100
•必要时,允许在同一视图的铅垂和水平方向标注不同的 比例(但两种比例比值一般不超过5倍)。 公路纵断面图
铅垂方向 1:1000 水平方向 1:2000
•必要时,也可用比例尺的形式标注比例。一般可在图样中 的竖直和水平方向加画比例尺。
1.1.4
曲线板和制图模板
曲线板用来画非圆曲线。
1.1.4
曲线板和制图模板
在手工制图条件下,为提高制图的质量和速度,人们把 建筑工程专业上常用的符号、图例和比例尺均刻画在透明 的塑料薄板上,制成供专业人员使用的尺子就是制图模板。
1.1.5
比例尺
用来按一定比例量取长度时的专用量尺。 常用的比例尺有两种: 外形呈三棱柱体,上有六种不同比例的三棱比例尺。 有机玻璃材料,上有三种不同比例的比例直尺。
点画线应超过轮廓线 应是线段相交
中心线超过轮廓线太长 找出图线画法中的错误 点画线的两端应是线段
正确画法
应是线段相交
不应留空隙
应留空隙 找出图线画法中的错误 应是线段相交 正确画法
1.2.2 字体(GB/T 14691-1993)
字体要求: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 字高要求:字体高度h(mm)代表字体号数,1.8、2.5、 3.5、5、7、10、14、20八种。 1)汉字 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或黑体。书写要领为:横平竖直、 注意起落、结构均称、填满方格。 汉字的高度不应小于3.5mm,其宽度一般为h/ 2 。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土木工程制图(第十章)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 土木工程制图(第十章)
(6)水准点。沿线设置的水准点,都 应按其所在位置,在设计线上方或下方的 适当位置用细竖直引出线引出,并标注其 水准点的桩号、编号、高程和路线的相对 位置。
第十章道路、桥梁及涵洞工程图
第 23 页
2.资料表部分
为了便于对照查阅,资料表与图样应上下竖直对正布 置,一般列有地质概况、坡度与距离、挖填高度、设计高 程、地面高程、里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等。其中:
第十章道路、桥梁及涵洞工程图
第 14 页
3.尺寸单位
道路工程图中的尺寸单位规定为:路线的里程桩号以 “km”为单位,钢筋直径及钢结构尺寸以“mm”为单位,其 余以“cm”为单位。当不按以上规定时,应在图样中予以说 明。
通过识读图10-1可知,新设计的这段公路是从K3+300 处开始,由西南方向地势较低处,自西向东延伸至JD6,右 转58°25′10″,圆曲线半径为500 m,路线从竹坪村北通过, 在 K4 400 处 跨 白 沙 河 , 有 桥 梁 一 座 , 到 JD7 再 向 左 转 23°41′05″,圆曲线半径为600 m,路线沿山脚自西向东延伸 至K5+200止。
第十章道路、桥梁及涵洞工程图
第 15 页
(三)路线平面图的拼接
由于道路路线较长,不可能将整个路线平面图画在同一张图样内, 因此需要分段绘制在若干张图样上,使用时再将各张图样拼接起来。 每张图样右上角应画有角标,角标内应注明该张图样的序号和总张数, 并在最后一张图样的右下角绘制标题栏。
平面图中路线的分段宜在整数里程桩处断开,并垂直于路线画出 细单点长画线作为接图线。相邻图样拼接时,路线中心对齐,接图线 重合,并以正北方向为准,如图10-3所示。
(3)设计路线。设计路线简称设计线。在纵断面图中, 道路的设计线用粗实线表示,它是根据地形起伏和公路等级, 按相应的工程技术标准确定的。设计线上各点的标高通常是 指路基边缘的设计高程。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土木工程制图》课件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土木工程制图》
土建类学科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主 编 :何培斌 副主编 :姚 纪 杜廷娜 颜 强 参 编: 杨远龙 蔡 樱 郑 旭 李晶晶 刘 敏 陈永庆 余 瑜
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目录
1.1 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 1.2 图幅、线型、字体及尺寸标注 1.3 建筑制图的一般步骤 1.4 徒手绘图
正确
错误
1
图线交接的画法
1 1.2.3 字 体
长仿宋体
宽:高=2/3
字号:20,14,10,7,5,3.5 直体: 0 1 2 3 4 5 6 7 8 9 A B C D E F 斜体:A B C D 1 4 5 6 8 9 0
1
字体的基本笔划:
1
10 号字
长仿宋体汉字示例
7 号字 5 号字 3.5 号字
40
50
60
70
80
00
1100
2200
3300
4400
5500
6600
7700
88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2 图幅、线型、字体及尺寸标注
1
图幅及其图框尺寸(mm)
图幅即图纸大小,。为了便于图纸的装订、查阅和保存,满足图纸现 代化管理要求,图纸的大小规格应力求统一。工程图纸的幅面及图框尺寸 应符合下表
1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土木工程制图 土木工程制图是研究表达绘制土木工程图样的一门学科。
二、本课程的任务
1、学习平行投影基本理论,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2、学习土木工程制图标准,培养绘制和阅读建筑工程图样的能力。 3、通过图解、图示的训练,培养认真、踏实、细致、耐心的工程人员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