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

合集下载

标准、规范、规程区别

标准、规范、规程区别

我国对标准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以1996年修订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3935.1)给出的标准定义为准,即:“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在工程建设领域,标准、规范、规程是出现频率最多的,也是人们感到最难理解的三个基本术语。

按照《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3935.1)的规定,规范一般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

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工程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规范”,如:《混凝土设计规范》、《建设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等。

在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中,由于各主管部门在使用这三个术语时掌握的尺度、习惯不同,使用的随意性比较大,这是造成人们最难理解这三个术语的根本原因。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与国际惯例的逐步接轨,标准、规范、规程在使用上都逐步在发生着变化。

例如:近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把一些涉及技术规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统一冠名为“技术规范”或“规范”,以区别与自愿用或推荐性的标准等。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变化及算例分析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变化及算例分析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的变化及算例分析袁霞【摘要】门式刚架轻型结构房屋是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结构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结构安全性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一些相关的结构规范也已经相继改版.《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2002(以下简称《门刚规程》)已经显得落后于社会的发展,为适应这些相应的需求,新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1022-2015(以下简称《门刚规范》)于2016年8月份正式实施.《门刚规范》相较于《门刚规程》来说不单是从规程提高为规范,在内容上也做很大的改动,文中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门刚规范》的变化,并通过算例进行分析,以方便设计人员熟练使用新的规范.【期刊名称】《华北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14)004【总页数】7页(P75-81)【关键词】《门刚规范》;抗震设计;构件设计【作者】袁霞【作者单位】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洛阳471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392.5门式刚架轻型结构房屋是钢结构建筑中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结构式。

它是用轻型焊接H形钢(等截面或变截面)、热轧H形钢(等截面)或冷弯薄壁型钢等构成的实腹门式刚架或格构式门式刚架作为主要承重骨架,用冷弯薄壁型钢等作檩条、墙梁;以压型金属板(压型钢板、压型铝板)做屋面及墙面,并适当设置支撑的一种轻型房屋结构体系[5]。

门式刚架轻型结构体系在国内外应用极为广泛,最早始于美国,日本和欧洲门式刚架轻型结构体系的应用也较多。

由于该结构形式具有许多其它结构所不具备的优点,而且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这种结构形式在国外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国门式刚架结构体系起步较晚,最初是在引进国外相关材料和软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于我国多年来一直从节约钢材和资金的角度出发,对建筑钢结构采取限制使用的政策,因此门式刚架结构体系未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设计水平,还是施工水平,与国外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6]。

[指南]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区别

[指南]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区别

[指南]标准,规范和规程的区别什么是标准标准作为标准化的核心,其定义和解释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最有影响的有四个:一是1934年盖拉德在其《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标准所作的定义,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的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办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

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样本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二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所作的定义,即:“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三是1983年我国对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各方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四是1996年修订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T 3935.1)给出的标准定义为:“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目前,我国对标准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以2002年发布的《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 20000.1-2002)为准(GB/T 20000.1-2002代替了GB/T 3935.1-1996),即: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同时,给出了一条注释,即: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

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
2.1.9部分封闭式建筑:
受外部正风压力的墙面上孔口总面积超过该建筑物其余外包面(墙面和屋面)上孔口面积的总和,并超过该墙毛面积的10%,且建筑物其余外包面的开孔率不超过20%的建筑。
术语
3
3.3.2钢材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3.2.4钢材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1、钢材厚度更加的细分:从16mm厚里分出6mm厚;
内天沟易用不锈钢材料制作,钢板厚度不宜小于1.0mm。
普通钢板天沟的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0mm并应做可靠防腐处理。
15
6.1.3
附录A
柱平面内计算长度公式改变。
关于摇摆柱对边柱的放大系数.docx
刚架柱的计算长度
1
1总则中扩大了CECS102规程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带夹层门式刚架类型。
2基本设计规定中,增加了LQ550高强钢材的使用规定,增加对自攻钉、铆钉、射钉的强度设计要求。
⑺7.1.4增加托梁稳定性计算,也可用于屋面梁不设隅撑的情况。考虑截面塑性发展。
⑻7.1.5变截面柱平面外稳定:修改为轴力和弯矩采用大端截面,以便能够退化成等截面构件;截面等效弯矩系数变化较大;考虑截面塑性发展。
⑼7.1.6增加屋面斜梁平面外计算长度考虑隅撑作用的条件;增加单面隅撑的副作用。
⑽7.1.6增加斜梁整体稳定计算方法(设隅撑梁)
6.2.5纵向柱列的地震作用采用基底剪力法。
⑹门式刚架可不进行强柱弱梁的验算。
地震作用9ຫໍສະໝຸດ ⑴4.2.2门式刚架的跨度宜采用9~36m
⑵4.2.2门式刚架的平均高度宜采用4.5~9m;当有桥式吊车时不宜大于12m.
⑶4.4.3外墙:
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6度时,可采用轻型钢墙板或砌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8度时,可采用轻型钢墙板或非嵌砌砌体;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宜采用轻型钢墙板与柱柔性连接的轻型墙板。

规范、规程、标准的区别

规范、规程、标准的区别

标准作为标准化的核心,其定义和解释也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最有影响的有三个:一是1934年盖拉德在其《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一书中对标准所作的定义,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给出的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计量单位或基准、物体、动作、过程、方式、常用方法、容量、功能、性能、办法、配置、状态、义务权限、责任、行为、态度、概念或想法的某些特征,给出定义、做出规定和详细说明。

它以语言、文件、图样等方式或利用模型、样本及其他具体表现方法,并在一定时期内适用”。

二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标准所作的定义,即:“标准是由各方根据科学技术成就与先进经验,共同合作起草、一致或基本上同意的技术规范或其他公开文件,其目的在于促进最佳的公众利益,并由标准化团体批准”。

三是1983年我国对标准的定义,即:“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

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各方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目前,我国对标准概念的定义和解释,以1996年修订的国家标准《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 第一部分:《基本术语》(GB3935.1)给出的标准定义为准,即:“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规范一般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标准、规范、规程都是标准的一种表现形式,习惯上统称为标准,只有针对具体对象才加以区别。

当针对产品、方法、符号、概念等基础标准时,一般采用“标准”,如《土工试验方法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道路工程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等;当针对工程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通用的技术事项做出规定时,一般采用“规范”,如:《混凝土设计规范》、《建设设计防火规范》、《住宅建筑设计规范》、《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当针对操作、工艺、管理等专用技术要求时,一般采用“规程”,如:《钢筋气压焊接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工艺及操作规程》、《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等。

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

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

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作者:————————————————————————————————日期:CECS102:2002 GB51022-2015说明1目录主要增加:4.荷载和荷载组合效应6.结构计算分析8.支撑系统设计9.檩条与墙梁设计11.围护系统设计防火防腐及安装验收有更具体的说明2 2.1.3部分封闭式建筑:受外部正风压力的墙面上孔口总面积超过该建筑物其余外包面(墙面和屋面)上孔口面积的总和,并超过该墙毛面积的5%,且建筑物其余外包面的开孔率不超过20% 的建筑。

2.1.9 部分封闭式建筑:受外部正风压力的墙面上孔口总面积超过该建筑物其余外包面(墙面和屋面)上孔口面积的总和,并超过该墙毛面积的10%,且建筑物其余外包面的开孔率不超过20% 的建筑。

术语3 3.3.2钢材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3.2.4钢材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1、钢材厚度更加的细分:从16mm厚里分出6mm厚;2、强度变化:根据板厚有调整(强度设计值有所下降);3、新增加了LQ550:仅用于屋面及墙面板。

钢材4 3.4.2单层门式刚架的柱顶位移设计值,不应大于表3.4.2-1 规定的限值。

6.1.1工字形截面梁、柱构件腹板的计算高度hw与其厚度tw之比,不应大于250√235/fy。

此处fy为钢材屈服强度。

3.3.1柱顶位移值。

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1、夹层处柱顶水平位移限值宜为H/250(H为夹层处柱高度);2、无吊车情况下:当采用砌体墙时,柱顶位移限值为h/240;3.3.2门式刚架受弯构件的挠度值:主要增加了抗风柱或抗风桁架的水平挠度:L/2503.4.1工字形截面梁、柱构件腹板的计算高度hw与其厚度tw之比,不应大于250。

变形限值5 4.3.1中规定了温度区间长度,且是“不大于” 4.1.1设计荷载考虑温度作用5.2.4规定温度区间,“不宜大于”。

规程和规范的区别

规程和规范的区别

一般情况下,规程和规范之间是有一定的区别,它们的定义不同以及针对的对象不同,具体如下:
1、定义不同:
规范指的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简单地说规范是对行为、条件的要求和规定;而规程指的就是对过程的要求和规定。

2、针对的对象不同:
规范是对行为、条件的要求和规定,规程是对过程的要求和规定。

规范简单地说规范是对行为、条件的要求和规定;规程,简单说就是"规则+流程"。

所谓流程即为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前后相继的行动组合,也即多个活动组成的工作程序。

规则则是工作的要求、规定、标准和制度等。

简单来说规程就是对过程的要求和规定。

规范与规程是汉语词语,指无法精准定量而形成的标准。

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

它们可以由组织正式规定,也可以是非正式形成。

标准、规范、规程有何区别与联系

标准、规范、规程有何区别与联系

标准、规范、规程有何区别与联系一、标准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1-2020:标准是通过标准化活动,按照规定的程序经协商一致制定,为各种活动或结果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供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文件。

国际标准化文件包括标准、技术规范、可公开提供规范、技术报告、指南,以及文件的某个部分等类别。

按照标准化对象可以将标准划分为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服务标准。

按照标准内容的功能将标准划分为术语标准、符号标准、分类标准、试验标准、规范标准、规程标准、指南标准。

规范标准,为产品、过程、或服务规定需要满足的要求并且描述用于判定该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证实方法的标准。

规程标准,为活动的过程规定明确的程序并且描述用于判定该程序是否得到履行的追溯/证实方法的标准。

指南标准,以适当的背景知识提供某主题的普遍性、原则性、方向性的指导,或者同时给出相关建议或信息的标准。

标准有哪些特性:从标准的概念上可以看出,标准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民主性和权威性四种特性。

1、前瞻性:标准是“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不仅反映了制定标准的前程,而且也反映了制定标准的目的。

2、科学性: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制定出来的。

3、民主性:标准要“经协商一致制定”,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标准涉及到的各个方面对标准中规定的内容,需要形成统一的各方均可接受的意见,保证了标准的全局观、社会观和公正性,反映了标准的民主性。

标准的民主性越突出,标准就越有生命力。

4、权威性:标准是“经一个公认机构批准”。

二、规范和规程规范是在工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中,对设计、施工、制造、检验等技术事项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主要是因为无法精准定量而形成的标准,所以,被称为规范。

规程是对作业、安装、鉴定、安全、管理等技术要求和实施程序所做的统一规定。

规程还可定义为将工作程序贯穿一定的标准、要求和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刚规范与规程的区别
3.3.2 钢材设计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3.4.2 单层门式刚架的柱顶位移设计值,不应大于表3.4.2-1 规定的限值。

6.1.1工字形截面梁、柱构件腹板的计算高度hw与其厚度tw 之比,不应大于250√235/fy。

此处fy为钢材屈服强度。

4.3.1中规定了温度区间长度,且是“不大于”
风载工况:
①边墙左风+鼓风效应②边墙左风+吸风效应③边墙右风+鼓风效应④边墙右风+吸风效应⑤端墙左风+鼓风效应⑥端墙左风+吸风效应⑦端墙左风+鼓风效应⑧端墙右风+吸风效应其中,边墙
作用风对应
规范中的横
向风,端墙
作用风对应
规范中的纵
向风。

GB将CECS102 附录中的风荷载的设计规定变更为正式一节,规定了适用范围。

增加了开敞式结构的风荷载系数。

6 ⑴表A.0.2-3屋面板和墙面板的风荷载体型系数
⑸表A.0.2-1下注:屋面以上的周边伸出部位,对1区和5区
可取+1.3,对4区和6区可取-1.3 ⑴屋面板和墙面板在风压力作用下风荷载系数不分区。

⑵风荷载系数分区变化
⑶增加锯齿形屋面风荷载系数
⑷增加单坡房屋风荷载系数
⑸未见女儿墙风荷载系数
风荷载
7 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⑴高低跨屋面考虑雪漂移和雪堆积
⑵积雪平均密度比荷载规范大 30Kg/m3
雪荷载
8 ⑴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
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⑵表3.1.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区分构件与连接形式,不区分
强度破坏和稳定破坏。

⑷3.1.6
阻尼比
取0.05
⑸3.1.6
地震作用效应可采用底部剪力法分析确定⑴3.1.4当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及以上时,应进行地震作用
组合的效应验算。

⑵表3.1.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对强度破坏取0.85,稳定破坏取0.9
构件或连接受力状态r RE
梁、柱、支撑、螺栓、节点、焊缝强度0.85
柱、支撑稳定0.90
⑶增加抗震构造措施3.4.3
⑷6.2.1规定敞开式房屋的阻尼比0.035;其余房屋按外墙面积开孔
率插值计算。

⑸6.2.2等高房屋可采用基底剪力法进行横向钢架的水平地震作用计
算,不等高房屋可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6.2.5纵向柱列的地震作用采用基底剪力法。

⑹门式刚架可不进行强柱弱梁的验算。

地震作用
9 ⑴4.2.2门式刚架的跨度宜采用9~36m
⑵4.2.2门式刚架的平均高度宜采用4.5~9m;当有桥式吊车时
不宜大于12m.
⑶4.4.3外墙:
抗震设防烈度不高于6度时,可采用轻型钢墙板或砌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8度时,可采用轻型钢墙板或非嵌砌砌体;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宜采用轻型钢墙板与柱柔性连接的轻型墙板。

⑴5.2.2门式刚架的单跨跨度宜采用12~48m
⑵新规范无此项内容
⑶5.3.3外墙:
当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及以下时,宜采用轻型金属墙板或非嵌砌砌体;
当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采用轻型金属墙板与柱柔性连接的轻型
墙板。

结构形式
10 ⑴6.1.1 ⑴7.1.1 构件设计
⑴有效宽度
系数公式改
变(连续化
处理),计算
结果基本一
致。

6.1.6隅撑计算公式
7.2.14中关于隅撑间距的规定在新规范中未体现。

8.4.2隅撑计算公式
8.4.1条文说明提供隅撑连接节点。

8.5增加圆钢支撑与刚架连接节点
6.3.7实腹式檩条的强度计算:屋面能阻止檩条侧向位移和扭转9.1.3檩条设计:单跨简支;连续嵌套搭接;多跨静定梁模式(重点介绍)
9.1.4实腹式檩条卷边宽厚比不宜大于13,卷边宽度与翼缘宽度纸币不宜小于0.25(保证卷边对翼缘的充分约束),不宜大于0.306(保证卷边不先于翼缘局部屈曲)
9.1.5实腹式檩条的强度计算:
屋面能阻止檩条侧向位移和扭转
强度计算公式主要变化:
按檩条腹板平面内的弯矩及几何特性计算,无需计算垂直于腹板的荷载分量作用,无需对Z形檩条按主惯性矩计算应力及挠度。

(屋面坡度小于1/10时)
风吸力作用下,受压下翼缘的稳定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计算;当受压下翼缘有内衬板约束且能防止檩条截面扭转时,整体稳定可不做计算。

9.1.6当檩条腹板高厚比不大于200时,可考虑取消檩托板,验算檩条局部屈曲承压能力。

9.1.7,檩条兼做屋面横向水平支撑压杆和纵向系杆时,檩条长细比不应大于200 。

(CECS102:2002中为220)
9.3.1增加规定:
实腹式檩条跨度不宜大于12m;
当檩条跨度大于9m时,宜在檩条跨度四分之一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
当单坡长度大于50m,宜在中间增加一道双向斜拉条和刚性撑杆组成的桁架结构体系。

9.3.2规定:撑杆长细比不应大于220
9.3.4关于屋面檩条倾覆力矩的规定
9.4.4墙梁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计算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13 10.1.2规定:由地震作用控制解耦股设计的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
构件不得采用单面角焊缝连接。

10.1.3~10.1.3增加几处焊缝规定连接和节点设计
10.2.3。

10.2.7规定端板连接节点计算的内容
10.2.7
10.2.9~10.2.10增加吊车梁及牛腿连接节点
1 总则中扩大了CECS10
2 规程的适用范围,增加了带夹层门式刚架类型。

2 基本设计规定中,增加了LQ550 高强钢材的使用规定,增加对自攻钉、铆钉、射钉的强度设计要求。

3 增加了荷载及荷载效应组合一章,对吊挂荷载的属性给予了确认;雪荷载也单列一节,对雪荷载的不均匀分布做出了规定。

4 结构形式及布置中增加了夹层的结构形式。

5 结构分析中将CECS102 附录中楔形梁计算长度系数合并,修订结构有多个摇摆柱时的边柱计算长度取值。

等截面加腋的设计方法;地震分析按中震弹性,对宽厚比不提要求。

6 刚架构件计算中,合并原等截面及变截面的刚架设计方法;增加抗风柱的设计及构造要求。

7 支撑对轻钢建筑的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似以对支撑计算单独设定一章,为柱间支撑、屋面支撑、檩间支撑三节详细说明其布置方案及设计方法。

8 檩条及墙梁设计,在CECS102 的基础上增加了连接檩条搭接长度的规定;增加桁架檩条设计方法;增加檩条兼作压杆的要求。

对墙梁设计明确了计算方法。

9 连接和节点中,增加了对女儿墙、山墙抗风柱、夹层梁、吊车牛腿等连接节点设计,引入了部分开口及宅楼连接设计;增加夹层柱梁连接的刚接设计做法。

将原CECS102 附录中单面角焊缝的要求合并进来。

规定8 度及以上不能用单面角焊缝,并增加了牛腿等相应焊接要求。

10 维护系统设计分为屋面板设计,墙面板设计,保温节能计算和屋面排水设计四节,分别作出了相应规定。

11 钢结构的防护中,增加了钢结构的防护目标;对钢结构的涂装、防腐蚀和防火保护作出了规定。

12 制作单列一章,增加了门式刚架加工的具体质量要求,包括焊接、矫正、冲孔、钻孔、切割、外形尺寸偏差等。

13 运输、安装与验收合成一章,对安装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安全要求,防止建筑物在安装过程中的倒塌。

增加了验收一节,使规范更加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