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测量仪器有:秒表和。
(2)实验中应用规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此实验是通过比较(选填“加热时间”或“温度变化”)来判断吸热能力强弱,所以(选填“甲”或“乙”)液体吸热本领强.(4)由(3)中结论发现,不同物质吸热的本领大小,为了描述物质吸热本领大小,引入了一个物理量,它就是.(5)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做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液体做发动机冷却液。
(6)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换思想”,即实验中把甲或乙吸收热量的多少转换为(“升高温度的多少”或“加热时间的长短”)。
(7)用酒精灯替代电加热器也可以完成本实验,你认为选用(“酒精灯”或“电加热器”)效果更好,原因是:。
(8)如果甲、乙两组同学进行分工合作,甲组对液体甲进行加热和记录,乙组对液体乙进行加热和记录.他们加热的液体甲、乙的初温、末温、质量、电加热器的功率和加热时间等都不相同.若温度差用Δt表示、质量用m表示、电加热器的功率用P表示,加热时间用t表示,忽略热损失,则吸收的热量为Pt.此时要衡量甲和乙谁的吸热能力更强,他们应该用(用已给物理量写出表达式)分别进行计算,得到单位质量的甲和丙乙、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就可以进行比较了。
(9)某小组使用水和煤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发现乙图像中AB段与OC段相互平行,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m a m 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小兰同学为了探究某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能力,用电加热器(火焰大小保持不变,不计热损失)均匀加热0.6kg该种固体,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图线如图丙所示。
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时的比热容为3×103J/(kg•℃),则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J/(kg•℃)。
实验20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020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各个击破

实验二十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精品◎核心考点:【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中的主要仪器及作用:(1)天平的作用:称量加热物质的质量;(2)选取相同的酒精灯或电加热器的原因:保证相同加热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3)搅拌器的作用:使物质受热均匀;(4)待测量:①水和食用油的初温to和t末;②测水和食用油的质量m;③时间t 2.实验步骤: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取两支相同的烧杯分别装入500g水和食用油,它们的初温都与室温相同,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
水食用油方案一: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方案二:让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记录并比较加热的时间液体种类度0123456水20253138465665煤油202735455665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温度一时间曲线【分析和论证】给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相同时间,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食用油的温度升高得比水高;使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对水加热的时间更长一些,表明水和食用油吸热本领不一样。
【实验结论】①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②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即比热容小;③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即比热容大【实验方法】(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①取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分别放入两烧杯中(注意不是体积相同);②实验中选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使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③让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的时间。
(2)转换法的应用:①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②加热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
【交流与讨论】(1)测量物质的选取要求:应选取质量、初温相同的不同物质;(2)实验装置的安装顺序:自下而上;(3)选择相同的热源、保证相同加热时间相同目的:是为了让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本实验是一个理想化实验,不考虑热量散失)(4)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对不同物质进行加热的好处:①与酒精灯相比,更容易控制相同时间内提供的热量相同;②内部加热,热量损失少.(5)改变内能的方式及内能大小的判断;(6)加热一段时间后,液体温度不再升高的原因:液体已经沸腾,虽然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7)判断物质吸热能力强弱的两种方法①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温度变化的快慢来判断物体的吸热能力的强弱,温度变化快的吸热能力弱;②升高相同的温度,通过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加热时间长的物体吸热能力强。
初中物理实验操中考试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40
实验结论: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_的温度升高的较大。
说明:
1.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
2.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评分细则
序号
评分标准
分值
得分
备注
1
石棉网放在铁圈上
1
2
烧杯放在石棉网中部
1
3
温度计的高度调节正确,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器材:酒精灯2个 烧杯2个(50mL)温度计2支 铁架台2个石棉网2个 火柴或火机 钟表 小烧杯1个 水和食用油(适量)
操作程序:
顺序
操作内容
1
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
2
将盛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烧杯分别放在石棉网上。
3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并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读出此时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度,填入表中。
4
点燃酒精灯,同时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时间均为3分钟,停止加热前分别读出水和食用油的末温度,填入表中。
实验记录:
物质
质量m(g)
初温度t0(℃)
末温度t(℃)
升高的温度Δt(℃)
吸热能力比较
水
40
3.整理器材时,只要求学生取出温度计。烧杯,石棉网由监考教师整理。
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
考试日期:年月日
1
4
温度计的玻璃泡不碰烧杯底和烧杯壁
1
5
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度测量正确
1
6
点燃酒精灯,加热约3分钟
1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

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并通过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加深对物质吸热性质的理解。
实验器材:1. 烧杯2. 温度计3. 火柴或打火机4. 不同物质样品(如铁、铝、玻璃、塑料等)5. 计时器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烧杯清洗干净,确保无杂质。
准备好不同物质的样品。
2. 实验前,将温度计插入烧杯中,确保温度计底端与烧杯底部接触。
3. 选取一种物质样品,将其放入烧杯中。
4. 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物质样品,观察其燃烧情况,并开始计时。
5. 在样品燃烧的过程中,用温度计记录下烧杯内的温度变化。
6. 当物质完全燃烧后,停止计时,并记录下实验所得的最高温度。
7. 重复以上步骤,对不同物质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实验,得到了不同物质样品燃烧后的最高温度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实验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
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一些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温度升高,而另一些物质则温度变化不明显。
这说明不同物质对热能的吸收能力存在差异。
2. 金属类物质的吸热能力较高。
在实验中,铁、铝等金属样品在燃烧过程中温度升高较快,说明金属具有较高的热传导性和吸热能力。
3. 非金属类物质的吸热能力较低。
相比之下,玻璃、塑料等非金属样品在燃烧过程中温度变化较小,说明它们对热能的吸收能力较弱。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探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吸热能力。
金属类物质具有较高的吸热能力,而非金属类物质的吸热能力较低。
实验意义:本实验的意义在于加深对物质吸热性质的理解。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差异,从而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热传导特性。
这对于工程设计、材料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物质的吸热能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燃烧过程中的吸热能力存在差异,其中金属类物质吸热能力较高,非金属类物质吸热能力较低。
初中物理实验24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24 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2011年中考·湖北荆门卷)在实验探究中,经常可以用同样的实验装置完成不同的探究课题。
如图所示,两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将其放入同样大小的烧瓶中,可以对瓶中液体加热。
现有如下课题:A.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B.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是否有关C.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D.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1)如果两瓶中电阻丝电阻大小相等,烧瓶中装着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则可以探究课题。
(填课题对应的字母)(2)如果烧瓶中都装着相同质量的水,但电阻丝电阻大小不同,则可以探究课题。
(填课题对应的字母)(3)在与(2)条件相同的基础上应选择相同,材料不同的电阻就可以探究课题B。
1.(1)A (2)C (3)长度和横截面积2.(2011年中考·山东枣庄卷)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电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你认为:(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
2.(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吸收相同的热量(3)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解析:利用控制变量法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原理或过程为: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相同)分别给盛在两个相同杯子里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相等的时间,用温度计测量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情况。
3.(2011年中考·江苏南京卷)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2)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3.(1)甲、乙;甲、丙(2)lkg水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3)3.0×105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以及热量计算相关知识。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 量用这套实验装置有较 大的误差,容易受到外 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向、 石棉网、两个酒精的火 焰温度等)不便于控制; (2)温度计示数液柱上升慢, 可视性差,不便学生观 察; (3)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多、 杂,不利于实验的准备 与操作;
1、实验创新 (1)直观比较,直接得出结论。 (2)改进实验装置,减少实验误差。 2、改进之处 (1)用U形管改装成温度计,气体受热膨胀比液体 快,瓶内水和煤油有较小温度变化就能使气体 膨胀较大,温度计液柱上升快,提高学生的可 视度; (2)往水槽内倒水,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 同,减少误差,且节约实验时间; (3)由焦耳定律实验装置改装,一装置两用
1、对于对温度计掌握不牢的学生,改进后的实验更 容易得出实验结论; 2、缩短了实验时间,降低了难度;
3、生活用品作为实验器材,更符合“物理源于生活” 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兴趣。
2改进之处1用u形管改装成温度计气体受热膨胀比液体快瓶内水和煤油有较小温度变化就能使气体膨胀较大温度计液柱上升快提高学生的可2往水槽内倒水保证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减少误差且节约实验时间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 能力的实验改进
安山中学 黄鹃
该实验是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3节内容。 这个实验是探究不同物质比热容的核心实验,能 对后面的知识探究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的 观察和分析能较好的理解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也有 所不同;由实验得出结论,客观具体,学生容易 接受,同时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1、将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放入空矿泉水瓶中, 并一起放入空水槽; 2、将自制U形温度计(为增加可视度,内放红墨水) 与矿泉水瓶相连; 3、往水槽中加入热水,观察两温度计液柱的变化。
1、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的时间,与煤油 相连的温度计液面水位差大,说明煤油的温度升 高快,吸热能力低。 2、改进后,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减小了实验误差, 缩短了实验时间,实验成功率高 ;
实验2—探究不同物体吸热能力实验(解析版)

实验二、探究不同物体吸热能力的实验【实验目的】: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器材】:相同的酒精灯2个、烧杯(80ml、分别盛60g的水和食用油)2个、温度计2 支、铁架台2个、石棉网2个、火柴、机械停表(秒表)【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
②将盛有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烧杯分别放在石棉网上。
③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并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读出此时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度,填入表中。
④点燃酒精灯,同时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时间均为6分钟,停止加热前分别读出水和食用油的末温度,填入表中。
【实验结论】: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食用油__的温度升高的较大。
【考点方向】:1、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通过温度变化快慢来反映吸热能力的强弱;)2、实验液体的选择: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3、选择相同的热源目的是:以保证相同加热时间释放的热量相同。
物质种类质量/g 初温/0C 末温/0C 升高的温度/0C 加热时间/min 水60 20 45 25 6 食用油60 20 68 48 6 实验剖析4、使用电加热器代替酒精灯的好处:易于控制产生热量的多少。
5、实验中不断搅拌的目的:使液体受热均匀。
6、描述物体吸热能力的物理量是:比热容7、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不同,比热容大的升高的温度低。
8、做哪些实验还能用的此实验器材?答:水的沸腾实验;焦耳定律(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9、实验中,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控制的。
10、用两个酒精灯分别给两种物质加热有什么缺点?难以保证两种物质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某班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
(1)在图甲中除了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是通过来判断的;该实验方法叫。
九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单及内容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C3-3
普定县城关镇二中物理学科分组实验报告单班级姓名组别实验:时间年月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年月日班级姓名
实验桌序号
实验题目: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实验器材:相同的酒精灯2个、烧杯(50ml、分别盛40g的水和食用油)2个(每组备用3套)、温度计2支、铁架台2个、石棉网2个、
火柴、钟表实验步骤:
1 、在两个铁架台的底座上各放一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溶于水吸热的物质,调好铁圈的高度,将石棉网放在铁圈上。
2 、将盛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的烧杯分别放在石棉网上。
3 、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并将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读出此时水和食用油的初温度,填入表中。
4 、点燃酒精灯,同时对水和食用油加热,加热时间均为2分钟,停止加热前分别读出水和食用油的末温度,填入表中。
实验记录:物质质量m (g) 初温度t0 末温度t 升高的温度吸热能力比(℃) (℃) Δt(℃) 较水 40 食用油 40 实验结论: 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____的温度升高的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