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菌剂的特性比较课件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ppt课件

《抗菌药物》ppt课件

LOREM IPSUM DOLOR
01
03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02
04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抗菌特点】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抗菌谱最广的抗生素 抗菌作用﹤庆大霉素 优点:对肠道G-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多种钝化酶 稳定 常用于对其它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感染 首选
Contents
01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2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1
抗菌作用及机制
抗菌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 起始阶段:抑制70S始动复合物形成 • 肽链延伸阶段:造成mRNA密码错译,合成无功能的蛋白质 • 终止阶段:阻止肽链的脱落和核糖体循环
干扰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破坏细菌体屏障保护作用 离子吸附作用 插入异常膜蛋白
02
细菌耐药性
1
产生钝化酶
01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02
LOREM IPSUM DOLOR
01
03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抗菌药物分类及合理应用ppt精品医学课件

抗菌药物分类及合理应用ppt精品医学课件
对 β- 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 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
第二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呋辛\克罗\孟多\替安\美唑\ 西丁等。对 G+ 球菌包括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 与第一代相似或略弱,对 G- 杆菌较第一代强,但不如第 三代。
对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尤其是头孢呋辛\孟多, 对绿脓杆菌、沙雷菌、阴沟杆菌、不动杆菌无效。除头孢 孟多外,对 β- 内酰胺酶稳定。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 酯类与 β- 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可迅速抑制细菌 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 杀菌剂活性减弱, 产生拮抗作用。
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
3.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 时间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 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 度低于 MIC 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 这种现象称为 PAE。
各种抗菌药物对 G+ 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 PAE。 但对 G-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有 满意的 PAE;碳青酶烯类及第四代头孢菌素对 G- 杆菌有中等程度的 PAE,而青霉素及第一、 二、三代头孢菌素则几乎没有 PAE。
抗菌药物的投药间隔时间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 有无 PAE 及其时间长短以及抗菌作用是否有浓度 依赖性,原则上浓度依赖性抗生素应将其 1 日剂 量集中使用,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提高血 药峰浓度。
对其他呼吸科常见病原体的抗菌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司帕沙星对结核杆菌抗菌活性较环丙沙星强 4 ~ 8 倍, 对其他分支杆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及 MRSA 均具 有相当活性。
临床上多用于院内感染,尤其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 G- 杆 菌及 MRSA 感染等。本类药物可使细菌在各品种间产生交

抗菌药物知识ppt课件

抗菌药物知识ppt课件

诺氟沙星 ++~+++ 依诺沙星 ++~+++ 培氟沙星 ++~+++ 氧氟沙星 +++ 环丙沙星 ++++
抗阳 性菌
+ ++ ++ +++ ++
口服血药 浓度
mg/l
不良反 应
相互作 用
给药方式
1.6
一般 一般
口服
3.7
稍多 较明显 口服
3.8
稍多 一般
口服
5.6
较少
少 口服+静滴
2.6
一般 一般 口服+静滴
耐甲氧西林葡 萄球菌
β-内酰胺类及其复合 制剂
轻、中度感染:根据药 敏,选择磺胺或多西环 素利福平 重度感染:万古霉素或28
肺炎链球菌耐药特征及合理用药
耐药模式
耐药机制
治疗用药
青霉素 S PSSP
首选: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过敏:根据药敏结果选择
红霉素、克林霉素等 重症或脑膜炎:头孢曲松,
美罗培南、 万古霉素
其它
存在必须手术的情况,应及 时进行外科干预(引流)
5
抗菌药物的PK/PD分类
◆时间依赖性
杀菌率在低倍MIC时即已饱和(通常4~5×MIC),在 此浓度以上杀菌速度及强度不再增加。主要参数为 Time>MIC。
◆浓度依赖性
浓度与杀菌活性正相关,随着药物血药浓度的增高, 杀 菌 效 果 增 加 。 主 要 参 数 为 AUC0-24/MIC 或 Cmax/MIC。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课件

各类抗菌药物的特点及临床合理应用课件
• ④变态反应反生率高,用药前必须作过敏 原皮试;
• ⑤青霉素可肌注或静脉给药,苄星青霉素 仅供肌注。
耐酶青霉素的特点:
• ①耐青霉素酶、耐酸 • ②窄谱; • ③限用于产青霉素酶的金葡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
球菌感染; • ④组织渗透性好,能穿过胎盘,氟氯西林能渗入
骨组织,但均难以透过血-脑屏障和眼玻璃体液。 • ⑤同类药物间的比较。
药效评 估
• 最小抑菌浓度; • 最小杀菌浓度; • 药时曲线; • 药时曲线下面积; • 胞内浓度; • 组织浓度; • 药物后效作用。
药代动力学/PK>PD 1g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静滴药时曲线
1000
imipenem (9 例病人) meropenem (10例病人)
100
mg/l
10
1
0
2
第三代头孢菌素比较
静注1g后血药高峰浓 度(mg/L) 半衰期(hr) 蛋白结合率(%) 抗肠杆菌科 抗铜绿假单胞菌 抗G+菌* 厌氧菌 排泄
组织浓度高部位
影响菌群 出血倾向 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
头孢他啶 CAZ
头孢三嗪 CTRX
102
150
1.7 10-17 +++ ++++
+ —
8 95 ++~+++ ++ ++ +
+
+++
+
+++
磺啶、头孢咪唑
头孢匹罗、头孢吡肟、头孢克定
+++—
第四代
++ ++++ ++

常用抗菌药物简介ppt课件全篇

常用抗菌药物简介ppt课件全篇
18
特点
抗菌谱:较窄 天然:抗菌谱略广于青霉素,主要作用于需氧G+菌及 G-菌等 半合成:抗菌谱扩大,对某些G-菌如流感杆菌等有效; 增强对厌氧菌、空肠弯曲菌、弓形虫、衣原体和支原 体等的作用
19
特点
临床应用 用于耐青霉素和对青霉素过敏的金葡菌感染 治疗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 治疗白喉,百日咳等 多数还有其他作用,如免疫抑制作用等
柳氮磺嘧啶 (SASP)
酞磺胺嘧啶 (PST)
磺胺吡啶
5-氨基水杨酸
磺胺嘧啶
结肠炎、直肠炎 肠道术前预防感染
早期类风湿 关节炎
肠炎 细菌性痢疾
53
外用磺胺药
磺胺米隆:对多种G+和G-菌有抗菌作用,尤对铜绿假单胞菌作 用较强,用于烧伤及大面积创伤
磺胺嘧啶银(SD-Ag):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强大抗菌作用,并 具收敛作用,既控制创面感染,又能促进创面干燥、结痂及早期 愈合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40
五、人工合成抗菌药
41
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 抗生素:某些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或其 人工半合成衍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 微生物 作用。
• 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具 有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作用的药物。
42
喹诺酮类 (Quinolones)
➢ 第一代:萘啶酸,已淘汰(1962) ➢ 第二代:吡哌酸,已淘汰(1974) ➢ 第三代:诺氟沙星(1979) ➢ 第四代:曲伐沙星(1997) 注:第三、四代喹诺酮类分子结构中均引入了氟原子,统
合感染 ②合用羧苄西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③合用甲硝唑或氯霉素——盆腔、腹腔需氧与厌氧菌混合感染 ④尿路、人工心瓣膜术前,口服用于肠道感染或肠道术前准备 ⑤眼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和外科的局部感染

抗菌药物的特性与临床应用(培训讲座)PPT课件

抗菌药物的特性与临床应用(培训讲座)PPT课件

药物
G+
头孢噻吩 2+
头孢噻啶 3+
头孢氨苄 4+
头孢唑啉 3+
头孢拉定 4+
G-
耐酶 血浓度 蛋白结合率 肾毒性
2+




3+
不耐


明显
1+




3+




1+




2020/8/17
24
第二代头孢菌素类特点
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 抗菌地位:
G+ 第一代≥第二代=第四代>第三代 G-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
对G+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甚微。 临床主要用于大肠埃希菌和某些敏感菌引起的尿
路感染。
2020/8/17
20
β-内酰胺类分类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单环β-内酰胺类 碳青酶烯类 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合剂
2020/8/17
21
头孢菌素类分类依据
抗菌谱 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抗革兰阴性菌活性 肾脏毒性
常用抗菌药物作用特点与 临床应用
大医附属一院 临床药学室
1Leabharlann 标题添加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概念
抗菌药物——化学物质 抗生素——来源于细菌或真菌 抗菌谱——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抗菌活性——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能力
机制——竞争性与PBPs活性位点相结合, 阻碍粘肽交叉连接,使细菌细胞壁缺损,最 终达到杀灭细菌作用。

抗菌药物特性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抗菌药物特性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imipenem
0.91
0.93
0.86
0.86
1
1.15 1.42 1.63 1.59
2.99 3.30 1.76 1.73 1.23 1.57
重症感染≠耐药菌感染! 重症感染≠革兰阴性肠杆菌科细
菌感染! —PCP、军团菌、肺炎链球菌
都可致重症感染
是否重症?-依据临床表现/器 官功能状态
强于泰能
同泰,对G+略 强,对铜绿假 单胞菌略差
适应症
除中枢以外各系 同泰能,可用于
统感染
脑膜炎
同美平
不良反应
胃肠道、中枢神 胃肠道反应少于
经系统
泰能
同美平
• 恶心、呕吐以快速滴注时多见
• 抽搐、意识障碍等严重中枢神经 系统不良反应,泰能可能引起癫 痫(见于大剂量快速滴注、肾功 能不全、老年人、有癫痫史)
• 特点:
• 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二代弱、对G菌包括肠杆菌科中的耐药菌具强大抗菌作 用,部分品种对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良好
•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 脑脊液中达一定浓度 • 基本无肾脏毒性
• 品种:
• 静脉:噻肟、曲松、他啶、哌酮、唑肟、 克肟
• 口服:克肟、地尼、布烯、他美酯、特仑 酯、泊肟酯
头孢噻肟、头孢曲松
耐药性上升快) • 厌氧菌 • 对MRSA抗菌活性差,嗜麦芽窄食单胞
菌对其天然耐药
• 品种: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帕尼 培南∕倍他米隆
• 比阿培南、厄他培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 丁
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倍他 米隆
抗菌活性
对G+作用略强于 美平,对个别耐 美平不动杆菌仍
敏感
同泰,对G+略 差 ,对肠杆菌 及铜绿假单胞菌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应用优秀课件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点及应用优秀课件

第三代头孢主要品种比较
常用商品 抗肠杆 抗绿脓
品种
耐酶 排泄
其它

菌科 杆菌等
头孢噻肟 凯福隆
++++
+
耐肾
肝内代谢
头孢哌酮 先锋必
++
出血倾向,难入 +++ 不耐 肝胆
CSF
头孢曲松 罗氏芬 ++~+++ ++
肾、肝 半衰期长,易入


CSF
复达欣、凯
头孢他啶
+++
福定
++++ 耐 肾
常用于免疫缺陷 者感染
碳青霉烯类品种比较
亚胺培南 泰能
Imipenem
美罗培南 美平
Meropenem
帕尼培南 克倍宁
Panipene
G+菌
++
肠杆菌科 +++
绿脓杆菌 ++~+++
厌氧菌 +++
对去氢肽酶 不稳
稳定性
中枢毒性 ++
+~++ ++++ +++ +++
稳定
+
++~+++ ++~++++
++ +++
尚稳定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5节 消臭纺织品生产 1. 概述 2. 消臭方法及消臭纤维制造 3. 消臭效果评价
▪ 第6节 纺织品抗菌性能测试方 法及标准 1. 织物抗菌性能测试方法分类 2. 测试菌种的选择 3. 抗菌性能评价方法的选择
2
第1节 概述
1.1 细菌分类
外形形态
球菌 杆菌 螺形菌
3
细胞壁结构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Cl
三氯生,学名“二氯苯氧氯酚”,又名“三氯新”、“三氯沙”等,
化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三氯生常态为白色或灰白
色晶状粉末,稍有酚臭味。不溶于水,易溶于碱液和有机溶剂。三
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被广泛应用于肥皂、牙膏等日用化学品之
中。
13
三氯生属于抗菌 剂,本身毒性不 大,但与氯消毒 的水接触后产生 的“氯仿”会致 癌,并且,三氯 生也不是牙膏中 必需的添加剂。
2
阻碍核糖核酸的合成,破坏孢子的 发芽
3
加速磷酸氧化体系,破坏细胞的正 常生理机能
如硫氰酸酯 类化合物 如有机锡抗菌剂
如醌类抗菌剂
19
4
阻碍微生物的生物合成,干扰
微生物生长
5
破坏细胞壁的合成
6
阻碍类酯的合成
20
第3节 抗菌纤维生产
3.1甲壳素与壳聚糖纤维的生产
1.甲壳素与壳聚糖纤维结构 甲壳素、壳聚糖与纤维素有相似的结构,它们可以看
5、有机金属化合物 主要是有机锌、有机铜、有机钛等化合物。
15
(三)天然产物类卫生整理剂
天然产物类卫生整理剂主要分为两类:植物类 提取物和动物类提取物。
植物类 主要包括桧柏油、艾蒿、芦荟 、山梨 酸、茶叶、甘草、姜黄根醇等。
动物类 主要包括甲壳质和壳聚糖、鱼精 蛋白、溶菌酶、昆虫抗菌性蛋白质 等。
半导体金属氧化物。
特点
该类抗菌剂特点是耐热性比较高, 必须有紫外光照射和有氧气或水存在 才能起杀菌作用。
11
(二)有机类卫生整理剂
有机类卫生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特征,可分为
季铵盐类、苯类、脲类、胍类、杂环类、有机金属
类等 。
1、季铵盐类
代表性的品种是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
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DC-5700),化学结构
9
对细菌的抗菌效果 As5+ = Sb2+ = Se2+ >Hg2+ >Ag+ >Cu2+ >Zn2+>Ce3+ = Ca2+
对人的危害程度 As5+ = Sb2+ = Se2+ >Hg2+ >Zn2+>Cu2+ >Ag+ >Ce3+ = Ca2+
10
2.光催化类抗菌剂
主要种类
目前, 光催化抗菌剂主要有TiO2 、 ZnO、WO3 、SnO2 和Fe2O3 等N 型
14
3、脲类和胍类 脲类和胍类抗菌剂的特点是广谱抗菌,如3,
4,4’-三氯二苯脲、三氟甲基二苯脲、烷基乙烯 脲、十二烷基胍、1,6-二(4’-氯苯双胍)己烷等。
4、杂环类 在杂环类抗菌剂中,2-(3,5-二甲基-1-吡啶)-
4-苯基-6-羟基嘧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 等多种微生物有抗抑功能。
古细菌
4
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 1 真菌:引起皮肤病。深部组织上感染。 2 放线菌:皮肤,伤口感染。 3 螺旋体:皮肤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4 细菌:皮肤病化脓,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 物中毒,败血压症,急性传染病等。 5 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等。 6 衣原体: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 病毒:肝炎,乙型脑炎,麻疹,艾滋病等。 8 支原体:肺炎,尿路感染。
h+ + OH- →·OH
Ee
e- + O2 →O2反应生成的自由基非常
活泼,能与细菌及其分泌 D 的毒素反应,起到杀灭和 D吸附
导带 Eg hν
A A吸附
清除细菌、残骸和毒素 的作用。
D氧化
+
TiO2粒子 价带
禁带
18
(二)有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1
降低或消除微生物细胞内各种代谢 酶的活性,阻碍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16
2.3 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一)无机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1 金属离子抗菌剂抗菌机理
1.1 接触反应机理
SH

2Ag+
SAg

2H+
SH
SAg
酶-S-M n+
1.2 活性氧机理 活性氧
细菌 脱氢酶
塑料抗菌添加剂
塑料制品基材 17
2.光催化类抗菌剂抗菌机理
TiO2/ZnO + hv→e- + h+
h+ + H2O →·OH + H+
式为:
CH3 (C3H O3)Si(C 2)3HN+C18 H37 Cl
CH3
12
2、苯酚类
苯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其中对氯间甲苯
酚和对氯间二甲苯酚具有很活的杀菌力,但苯酚的
气味影响了它们在纺织品上的应用。2,4,4’-三氯-
2’-羟基二甲苯醚是一个著名的织物整理剂。其化学
构为 :
Cl
OH
Cl
O
生物界的微生物达几万种,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只有一少 部份能致病。有些微生物通常不致病,在特定环境下能引 起感染称条件致病菌。
5
1.2 抗菌的起源及发展
4000年前,埃及人就采用了浸渍某 种植物药物的纺织品包裹木乃伊
一战中,丹麦科学家开始了杀菌剂 的研究工作
二战期间,德军用季铵盐处理军服
70、80年代出现含锡、铜等的有机 金属化合物和醌类及含硫化合物 九十年代从后整理向抗菌纤维和卫 生整理并举转变

持久性

耐热性

耐药性

气味颜色等

污染等

价格

安全性

注:○优良,△可以,◇很差
天然系列 △ ○ ◇ ◇ ◇ △ ○ ◇ ○
无机系列 △ ○ ○ ○ ○ ○ ○ △ ○
8
(一)无机类卫生整理剂
1. 金属离子抗菌剂
金属离子 银、铜、锌等。
载体
沸石、玻璃、硅胶、磷灰石、磷酸 钙、磷酸锆等
制备方法 离子交换或吸附作用较多
关于抗菌剂的特性 比较
主要内容
▪ 第1节 概述 1. 细菌分类 2. 抗菌的起源及发展
▪ 第2节 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1. 抗菌剂的定义及特性 2. 抗菌剂的分类 3. 抗菌剂的抗菌机理
▪ 第3节 抗菌纤维生产 1.甲壳素与壳聚糖纤维生产 2.共混型抗菌纤维生产
▪ 第4节 抗菌纺织品生产 1. 卫生整理剂 2.生产方法
6
第2节 抗菌剂及抗菌机理
2.1抗菌剂的定义及特性来自定义对细菌、 病毒、 霉菌等微生物高度敏 感的化学成分,通过物理作用或化学 反应杀死附着在其表面的微生物。
特性
广谱抗菌性、抗菌持久性、加工适应 性、耐候性、安全性,另外价格也要 低廉。
7
2.2抗菌剂的分类
抗菌剂的特性比较
特性
有机系列
抗菌力

抗菌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