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色彩

合集下载

北京的色彩教案

北京的色彩教案

北京的色彩优秀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北京这座城市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北京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北京的城市背景介绍。

2. 北京的色彩特点概述。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北京的城市风光,引发学生对北京的兴趣。

2. 介绍北京的城市背景:讲解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 探讨北京的色彩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北京的建筑、街道、自然景观等,感知北京的色彩魅力。

第二章:北京的古代建筑色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古代建筑的色彩特点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北京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北京古代建筑的色彩特点。

2. 北京古代建筑色彩的寓意。

教学活动:2. 讲解北京古代建筑的色彩特点和寓意,如红色代表喜庆吉祥等。

3. 分析北京古代建筑的色彩搭配和审美价值。

第三章:北京现代建筑色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现代建筑的色彩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北京现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北京现代建筑的色彩特点。

2. 北京现代建筑的色彩风格。

教学活动:1. 展示北京现代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色彩特点。

2. 讲解北京现代建筑的色彩特点和风格,如国际化、创新性等。

3. 分析北京现代建筑的色彩搭配和审美价值。

第四章:北京自然景观色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自然景观的色彩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北京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北京自然景观的色彩特点。

2. 北京自然景观的色彩变化。

教学活动:2. 讲解北京自然景观的色彩特点和变化,如四季变化、日出日落等。

3. 分析北京自然景观的色彩搭配和审美价值。

第五章:北京的民俗色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的民俗色彩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北京民俗文化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北京的民俗色彩特点。

2. 北京民俗色彩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展示北京民俗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色彩特点。

雨中登泰山阅读答案

雨中登泰山阅读答案

雨中登泰山阅读答案【篇一:修辞运用练习题答案】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话,后面列出的四种分析,哪一种更能确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图和表现方法?┅┅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

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隙缝,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

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

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

不管怎么样,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该似的。

a.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表现了松树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c.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在逆境中奋斗的自豪感和是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运用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表现了松树的千姿百态、各具情趣的自然景色。

2.对下面的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后两句以拟人方法写出山之灵秀、可爱,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情怀。

b.“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浮云”、“落日”既是写景,也是比喻,景美情深,感人至切。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朝发白帝城》)——用夸张的写法写出舟行之速,一派喜悦兴奋之情跃然纸上。

d.“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李白《送友人入蜀》)——“起”“生”二字,用拟人的写法表现了山势险峻、白云悠闲。

3.对下列古诗词中加点词语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天镜”、“海楼”写荆门一带的奇妙美景,是比喻写法)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它对话,是拟人写法)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北京的色彩仿写作文600字

北京的色彩仿写作文600字

北京的色彩仿写作文600字在北京的街上,到处摆放着美丽的花坛,如:西单路口西南角的和谐家园的花坛,这里的花坛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上奔跑着,玩耍着其乐融融。

西单路口西北角展示京华京韵的花坛展示的是一个中国的国粹—脸谱。

王府井路口展示的国庆花坛锦绣东城是一座橘黄色的大楼,象征着向着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城市发展花坛就是一个的地球,表明北京正在向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迈出。

下面来说说道国庆,今年北京国庆的气氛首先彰显在天安门广场上。

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在这块世界最大的广场上,汇集了人们热烈的情感。

迎合人们目光的不仅就是那巍峨耸立的城墙,除了游走于广场的人群,报纸上说道国庆期间天安门游客4天突破350万人。

每天清晨的升国旗和每天日落时分的降国旗就是最庄重的仪式。

这里集中了世界最多的镜头。

记录过伟人们在公众活动里的精彩瞬间、共和国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和刻骨铭心的时刻,也记下了普通与不普通的心情,更多的是记下了老百姓难忘的时刻和珍藏的记忆。

今年的主要景观就是由盆花沉积在广场中央的牡丹造型花坛,可是在地面上看不到效果。

这就是闫老师的感慨,也就是我的感慨。

在北京的街上,到处摆放着美丽的花坛,如:西单路口西南角的和谐家园的花坛,这里的花坛是爸爸妈妈和孩子,在一片郁郁葱葱的草地上奔跑着,玩耍着其乐融融。

西单路口西北角展示京华京韵的花坛展示的是一个中国的国粹—脸谱。

王府井路口展示的国庆花坛锦绣东城是一座橘黄色的大楼,象征着向着更加美好灿烂的未来。

城市发展花坛是一个的地球,说明北京正在向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迈进。

下面来说说道国庆,今年北京国庆的气氛首先彰显在天安门广场上。

天安门广场就是北京的心脏地带,就是世界上最小的城市中心广场。

在这块世界最小的广场上,汇聚了人们热切的情感。

迎合人们目光的不仅就是那巍峨耸立的城墙,除了游走于广场的人群,报纸上说道国庆期间天安门游客4天突破350万人。

教学案例分享:学习陈静老师的《北京色彩》教学方案

教学案例分享:学习陈静老师的《北京色彩》教学方案

教学案例分享:学习陈静老师的《北京色彩》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教学案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模式。

它是通过分享教学案例,展现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成果,以及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本文将分享我学习陈静老师的《北京色彩》教学方案的经历。

一、背景介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对课程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不是因为它是高考的必修科目,而是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人生。

在教学中,我一直致力于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陈静老师的教学方案我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认识了陈静老师,并了解到她的《北京色彩》教学方案。

这个方案是通过让学生领会和体验北京地域文化,从而实现对《北京人》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陈静老师的《北京色彩》教学方案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多媒体辅助教学。

陈静老师通过PPT、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素材,将学生带到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中。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和听取这些素材,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城市文化和地域文化。

2.实地考察。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陈静老师带领学生前往北京的文化场所和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这样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北京的文化,而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3.主题式讨论。

陈静老师以不同主题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倡导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言。

通过主题式讨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4.写作训练。

课程的一个环节是写作训练。

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所见所闻的素材,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转化为文字。

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提升。

三、我的学习经验通过学习陈静老师的《北京色彩》教学方案,我学到了很多教学的思路和方法。

我明白了课程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和体验文化。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

通过PPT、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多媒体素材,能够更加生动地展现地域文化和天然文化。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探究式教学的方法,例如主题式的讨论和写作训练。

北京地区传统色彩中的“对比”与“调和”之美

北京地区传统色彩中的“对比”与“调和”之美

北京地区传统色彩中的“对比力与“调和乃之美程墨北京服装学院065001摘要:北京曾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同时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发展,其传统色彩也在不断进化和完善,不仅是北京,乃至中国传统色彩文化中的宝贵遗产之一。

本文通过对在设色方面最具鲜明北京地区传统文化代表性的的对比之美与调和之美所做系统总结,从而为相关领域今后更好地传承与应用北京地区传统色彩做些新探索。

Abstract:Beijing was the ancient capital of the Six Dynasties and has a long history.At the same time,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y,its traditional colors are constantly evolving and improving.It is not only a precious heritage in Beijing,but also in the traditional color culture of China.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beauty of contrast and harmony between the most distinctive representation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Beijing in terms of color design,so as to make new explorations for related fields to better inherit and apply traditional colors in Beijing.关键词:北京;传统色彩;审美特征;色彩对比;调和性Key words:Beijing;traditional colors;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color contrast;harmony近年来,在党中央大力倡导弘扬民族文化精粹和北京市政府积极推动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建设“文化中心”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对有着中国“色彩中心”的北京地区传统色彩进行系统研究值得思考。

北京的色彩1

北京的色彩1

如果有人问:北京的色彩如何?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大自然
有的,北京都有!
壮丽而辉煌 (总)
秋林(自然风光) 大自然有的,
(分)
北京都有
建筑(人文景观)
(总)
• 北京是一幅多京色 彩。
我攀登长城,漫游故宫。长城的城 墙是黑灰色的,凝重中透着一种冷峻; 故宫的宫墙则是朱砂色的,深沉中显出 一种威严。它们毕竟都已成为历史。我 更喜欢的是近年来拔地而起的新楼宇和 那些纵横飞扬的立交桥。它们色彩热烈 明快,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亲近。
我常常把面孔紧贴在公共汽车的窗 玻璃上,不断从街道两旁飞驰的楼群中 寻找雪山的洁白、草原的嫩绿、沙漠的 金黄、大海的蔚蓝······
镶边呢!
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我登香山,探访那秋日里最后一批黄栌树 的红叶。我又发现,在那残留枝头和铺满地上 的红叶中,竟也有我在南方所想象不到的层次: 金黄、橘红、曙红、猩红、赭石……几乎没有 两片树叶是同色的,就是同一片叶子,也往往 是柑黄中渗透着桃红,丹红中凝结着玫瑰 紫……
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北京的色彩
乔木 黄绢 裱制 褪色 猩红 赭石 柑黄 朱砂
然而,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 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从机场进入市区,夹道的松柏,高高的白 杨,全是绿的。就在这绿色中间,呈现出我在 家乡所看不到的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 团团簇簇的红。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 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展现在我 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
从机场进入市区,夹道的松柏,高高的白 杨,全是绿的。就在这绿色中间,呈现出我在 家乡所看不到的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 团团簇簇的红。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 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展现在我 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

描写北京的优美句子

描写北京的优美句子

描写北京的优美句子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它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独特风格的城市,吸引着无数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下面是我对北京的优美描写:
1. 北京的春天,樱花绽放,桃花盛开,大街小巷都弥漫着花的香气,仿佛整个城市都沉浸在春天的温暖中。

2. 夏日的北京,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郁郁葱葱的植被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仿佛置身于绿色的海洋中。

3. 秋天的北京,金风送爽,枫叶如火,红黄色的叶子点缀在大街小巷,营造出一片浪漫的氛围。

4. 冬季的北京,雪花纷飞,银装素裹,大街小巷都被雪覆盖,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5. 故宫,作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它庄严肃穆的外观和精美绝伦的内部装饰,令人叹为观止。

6. 北京的胡同,是老北京的代表,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使人仿佛穿越到了过去的时光。

7. 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拥有着精美的园林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是游客们流连忘返的地方。

8.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人民的象征,它宽阔的广场和庄严肃穆的建筑,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变迁和人民的奋斗精神。

9. 北京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有烤鸭、老北京炸酱面、豆汁等特
色美食,让人大饱口福。

10. 北京的夜景,灯火辉煌,霓虹闪烁,大街小巷都被五彩斑斓的灯光装点得如诗如画,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有着独特的美丽风景。

无论是四季的变幻,还是古老的文化底蕴,都使得北京成为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

如果有机会,我愿意去北京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北京的四季欣赏不同季节的美景

北京的四季欣赏不同季节的美景

北京的四季欣赏不同季节的美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于世。

它拥有四季分明的气候,每个季节都呈现出独特的美景。

下面,我将为大家带来北京四季的美景欣赏。

一、春天的北京春天是北京最美的季节之一,每年的3月到5月,大地恢复生机,一切都变得鲜活而有活力。

此时,北京的樱花季节即将到来,成为了城市最美丽的一道风景线。

樱花的盛开,将整个城市点缀成一片粉红色的海洋,花瓣随风飘散,如同仙境一般。

而且,春天的北京气温适中,气候宜人,适合外出踏青赏花。

二、夏天的北京夏天来临,北京就如同进入了繁花盛开的季节。

整个城市充满了郁郁葱葱的绿意,湖泊和公园中的荷花盛开,清新的花香弥漫在空气中。

在这个季节里,可以来到颐和园,欣赏万紫千红的花朵;也可以来到圆明园,感受一片荷塘月色的幽静。

此外,夏天的北京也是各类戏剧和音乐节的盛会,不妨前往国家大剧院,欣赏一场高水准的演出。

三、秋天的北京秋天,北京的大自然变得独特而美丽。

每年的9月到11月,枫叶红遍了整个城市,如同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你可以去颐和园的万寿山尽览红叶之美,也可以去慕田峪长城徜徉在金黄色的秋天里。

此外,北京还有许多赏菊的好去处,如北京植物园的菊花展览,让人流连忘返。

四、冬天的北京冬天是北京最寒冷的季节,然而北京的冬天却并不乏趣。

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北京的大街小巷都弥漫着浓厚的年味。

在这个季节里,可以去天坛公园,欣赏雪后的殿宇和晨钟暮鼓;也可以去北海公园,尝试在冰上滑冰,感受冬日的乐趣。

同时,冬季的北京还有许多传统庙会和灯会,如庙会上的各种美食和演出,灯会上的绚丽灯光,都让人流连忘返。

总结:北京的四季各有魅力,每个季节都有精彩的景色和活动等待着我们的欣赏。

从春天的樱花到夏天的绿意,再到秋天的红叶和冬天的雪景,每一个季节都值得我们去体验和欣赏。

而且,北京作为一座充满历史和现代气息的城市,在不同的季节里,还有许多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活动,例如庙会、赛龙舟、跳舞等,也是我们领略北京风情的好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北京的色彩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灵活运用。

2.理解课文内容,从秋色和建筑两方面,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3.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7 段,积累描写色彩的词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感受、体会北京的色彩。

教学课时:
1~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正确书写,并能灵活运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描写色彩的词句。

一、自学探究
1、看到“北京”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2、把“北京”和“色彩”两个词联系在一起你想到了什么?
3、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4、哪些句子最能概括北京“色彩”的特点?
5、根据课文的结构,如何划分段落?每一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6、从“北京是红色的海洋” ,“全是红彤彤的”可以看出北京城的色彩在作者
心中有什么特点?
7、课文中与“四季常青” 、“带着一种南方人特有的绿色的骄傲”形成鲜明的
对比的句子是什么?
8、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对北京色彩的总体感觉?
二、合作质疑
1、让学生自由想象。

2、引导学生自由想象。

3、课文从秋林和建筑两个方面,描写了北京色彩的壮丽而辉煌,展现了北京
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4、最能概括北京“色彩”特点的句子:
总结句: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

总起句: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5、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1-2 自然段):北京城在“我”的心目中有着色彩单调的印象。

第二段:(3-8 自然段):从北京的秋林和建筑两个方面具体描写了北京的
色彩的壮丽和辉煌。

第三段:(9-11 自然段):抒发了作者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6、从“北京是红色的海洋” ,“全是红彤彤的”可以看出北京城的色彩在作者
心中的特点是“色彩单调” 。

7、课文中与“四季常青” 、“带着一种南方人特有的绿色的骄傲”形成鲜明的
对比的句子是“处处是红色的北京” 。

8、“壮丽而辉煌”这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对北京色彩的总体感觉。

三、板书设计:
秋林
北京的色彩
(壮丽而辉煌)
建筑
四、课堂检测
1、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海洋()的巨杨()的色彩
()的音乐()的音符()的松柏
2、照样子写词语。

深深浅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又惊又喜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内容,从秋林和建筑两方面感受北京的美丽,激发学生对
北京的热爱之情。

2、领悟作者的细致观察,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词句,体会情感。

3、引导学生背诵课文第
4、 7 自然段,积累语句。

一、自学探究
1、第 4 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1、第 4 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2、第 4 自然段能分为几层?每层各讲什么意思?
2、第 4 自然的层次划分:
第一层(第 1 句):概括写出了北京秋天的树叶带给作者的感受。

第二层(第2~4 句):具体描写了在从机场进入市区的路上,作
者欣赏到“千百种奇妙的色彩”时“又惊又喜”的感觉。

第三层( 5~6 句):详细介绍作者漫游天坛时发现的银杏树叶的曼妙。

3、哪个词语能准确地概括出“北京的树叶”带给作者的感受?
3、“征服”一词用得巧妙,既与前文的“偏见”形成对比,又准确地概括出“北京的树叶”带给“我”的感受。

4、哪些词语写出了北京树叶的色彩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4、“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写出了树叶色彩的多样
性和层次性。

5、第 4 自然段的 5、 6 句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6.第 5 自然段中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词语: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7.文中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8.文中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内容的省略。

9.“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你从这个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10、体会到了北京色彩的“五彩缤纷”。

11、对比北京古迹与现代建筑的不同色彩与风格,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2、思考:从“紧贴”车窗,“不断寻找”这些词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3、体会出了作者在面对北京城具有“热烈明快”色彩的现代建筑时内心
的喜悦和激动。

14、自读 9~11 段,思考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的关系。

(前后照应)这样的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这种写作方法,使文章主旨突出,结构完整。


15、9~11 段与第一部分的关系是:前后照应。

这种写作方法,使文章主旨突出,结构完整。

三、合作质疑
1、第 4 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2、第 4 自然的层次划分:
第一层(第 1 句):概括写出了北京秋天的树叶带给作者的感受。

第二层(第 2~4 句):具体描写了在从机场进入市区的路上,作者欣赏到
“千百种奇妙的色彩”时“又惊又喜”的感觉。

第三层( 5~6 句):详细介绍作者漫游天坛时发现的银杏树叶的曼妙。

3、“征服”一词用得巧妙,既与前文的“偏见”形成对比,又准确地概括出“北京的树叶”带给“我”的感受。

4、“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写出了树叶色彩的多样
性和层次性。

5、第 4 自然段的 5、 6 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词语:五彩斑斓、五彩缤纷、五颜六色。

7.文中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内容的省略。

8、体会到了北京色彩的“五彩缤纷”。

10、体会出了作者在面对北京城具有“热烈明快”色彩的现代建筑
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11、9~11 段与第一部分的关系是:前后照应。

这种写作方法,使文章主旨突出,结构完整。

三、总结全文
1.《北京的色彩》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
观察,开朗自然的联想,反差鲜明的对比,准确形象的妙喻,写出了对北京
的热爱。

2.根据你对“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这句话的理解,向别人介绍“北
京的色彩”。

四、板书设计
秋林(自然风光)
北京的色彩(总)祖国多彩的生活
(壮丽而辉煌)
(总)建筑(人文景观)
(分)
五、课堂检测
1.找出下面字的形近字,再分别组词语。

绢()赭()砂()()()()
2.给下面的汉字加上相同的偏旁,再组词语。

例:工红(红色)录绿(油绿)分纷(五彩缤纷)
表()退()由()
3.课文中描写色彩的词语很多,请找出描写红色的词语写在下面。

4.读下面句子,回答问题。

我漫游天坛,发现北门内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黄蝴蝶。

秋风一吹,蝴
蝶纷纷扬扬飘落地上。

句子中“黄蝴蝶”指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读了课文后,我觉得北京的色彩是 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