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第四章第14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含解析)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卷)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4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4讲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14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考纲要求 1.了解碳元素、硅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应用及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2.了解常见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用途。
考点一碳、硅单质的性质知识归纳1.单质的结构、存在形态、物理性质和用途碳硅存在形态________和化合态化合态结构金刚石:__________结构;石墨:层状结构晶体硅:与金刚石类似的空间结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晶体硅、无定形硅物理性质金刚石:熔点________、硬度________;石墨:硬度________、电的良导体、有滑腻感晶体硅为灰黑色固体,有金属光泽、硬度大、熔点________用途金刚石用作切割刀具,________用作电极、铅笔芯、高温润滑剂________材料、硅芯片和硅太阳能电池2.碳和硅的化学性质碳硅与单质反应氧气不足生成________,氧气足量生成________与氧气、氟气、氯气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SiCl4与氧化物反应与Cu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用于金属的冶炼);与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水蒸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水煤气)与FeO反应:Si+2FeO高温=====SiO2+2Fe(炼钢中的反应,了解)与酸反应与浓硫酸、浓硝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被浓硫酸、浓硝酸氧化,但可与氢氟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3.硅的工业制法 ―→________和________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 +4HCl =====■ 判断思考1.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别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2)Si 和SiO 2都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3)碳燃烧可生成CO 或CO 2,但硅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SiO 2( ) (4)非金属性:C >Si ,则稳定性CH 4>SiH 4( )(5)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故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 (6)12C 、13C 、14C 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2.将碳、硅的单质和其物理性质或用途用短线连接起来。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人教版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作业含答案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碳、硅的叙述正确的是()A.碳、硅都是ⅣA族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B.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C.二氧化碳、二氧化硅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相应的盐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解析:选C。
自然界中含有单质碳(如金刚石、石墨),A错误;二氧化碳、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差别很大,B错误;高纯度的晶体硅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错误。
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多CO2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应提倡“低碳生活”B.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但原子排列方式不同,物理性质差别很大D.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选D。
A项,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B项,一氧化碳有毒,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C项,金刚石是空间立体网状结构,硬度大、熔点高,石墨是层状结构,每一层是平面网状结构,质软,可导电,二者物理性质差别较大;D项,二者的转化属于化学反应,但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都是共价化合物B.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解析:选C。
SiO2和CO2都只含有共价键,均为共价化合物,A项正确;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B项正确;SiO2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C项错误;Si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能生成硅酸盐,CO2与碱性氧化物反应能生成碳酸盐,D项正确。
4.据报道,科学家通过对稻壳进行控制性焚烧热解,从中提取一种叫做生物质纳米结构二氧化硅的超高活性材料,将少量这种材料掺入混凝土中,即可制备出超高强度的高性能混凝土。
下列关于二氧化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溶于水生成硅酸,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B.将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可以得到硅酸C.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D.水晶是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硅,沙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解析:选B。
高考化学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轮复习(解析版)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考情分析】本讲内容在高考中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单独考查的题目较少。
常与晶体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方程式及化工流程相结合,重在考查考生创新思维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题型以选择题、推断题为主,难度适中。
【核心素养分析】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根据碳、硅的结构,预测在一定条件下碳、硅及其化合物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关注与碳、硅有关的热点问题(如光导纤维、硅电池、半导体材料),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知道碳、硅及其化合物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网络构建】【知识梳理】智能点一碳及其重要化合物1.碳单质(1)常见碳单质的结构和物理性质常见的碳单质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碳纳米管等,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化学性质a .与O 2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O 2不足:2C +O 2=====点燃2CO ; ②O 2充足:C +O 2=====点燃 CO 2。
b .与氧化物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与CuO 反应:2CuO +C 2Cu +CO 2↑; ②与Fe 2O 3反应:Fe 2O 3+3C 2Fe +3CO ↑;③与CO 2反应:CO 2+C2CO ;④与水蒸气反应:C +H 2O(g)CO +H 2(制水煤气); ⑤与SiO 2反应:SiO 2+2C Si +2CO ↑(制粗硅);SiO 2+3CSiC +2CO ↑(制金刚砂)c .与强氧化性酸反应①与浓硫酸反应:C +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
②与浓硝酸反应:C +4HNO 3(浓)CO 2↑+4NO 2↑+2H 2O 。
(3)碳单质的用途:①金刚石结构坚硬,作玻璃刻刀、机器钻头、装饰品等;②石墨的细鳞片状结构质软、导电性、滑腻性、耐高温 铅笔芯、电极、润滑剂、坩埚; ③木炭和活性炭的疏松多孔的结构吸附性吸附食品色素、除臭、防毒面具、冰箱除味剂等; ④作燃料,用于家庭取暖、做饭等;⑤作还原剂:冶炼金属,如冶炼金属铜、铁等。
4 第14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第14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高考评价要求]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这些物质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结合实例认识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可以探索物质性质、实现物质转化,认识物质及其转化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价值。
考点一碳及其重要化合物1.碳单质: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等,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①碳单质的结构不同导致物理性质不同,但化学性质相似。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2.碳的氧化物(CO、CO2)的比较CO CO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溶解度小)毒性有毒(易结合血红蛋白)无毒(温室效应)化学性质还原性可燃性,还原氧化铁—氧化性—①与炽热的木炭反应②Mg在CO2中燃烧与水反应—CO2+H2O H2CO3与碱反应(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检验CO2)续表CO CO2相互转化CO2C,△①O2;②CuOCO用途燃料、冶炼金属等灭火、制汽水、植物肥料、化工原料等3.碳酸(H2CO3):弱酸、不稳定。
碳酸只能存在于水中,在水中与CO2共存,因此常把CO2+H2O当碳酸用。
1.碳是构成地球生命的一种重要非金属元素,碳单质很早就被人类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碳的化合物数量众多、分布极广B.向空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会形成酸雨,破坏建筑物C.碳单质有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如金刚石、12C、14C、C60等D.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答案:A2.(双选)(2022·潍坊高三模拟)科技的进步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 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B.CO 2加氢转化为乙烯,CO 2被氧化C.CO 2电催化时,在阳极转化为燃料D.CO 2与环氧丙烷可合成可降解塑料解析:选BC 。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 第四章 课时1 碳、硅及其化合物试题(含解析)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时1 碳、硅及其化合物(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题6分,共6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2013年我国载人飞船再次升空,显示出我国航天技术已进入世界一流。
飞船应用了许多尖端的合成材料。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耐高温抗氧化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C.它没有固定熔点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航空材料具有质轻、高强度、耐高温、抗氧化等性能,又由题中信息可知,该材料具有一定的韧性,故B错,A正确;复合材料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碳化硅高温结构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材料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D正确。
答案 B2.(2013·广东四校联考)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材料主要化学成分A 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B 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 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硅酸盐D 沙子、石英二氧化硅解析A项中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单质。
答案 A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高温下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说明硅酸(H 2SiO 3)的酸性比 碳酸强B .陶瓷、玻璃、水泥容器都能贮存氢氟酸C .石灰抹墙、水泥砌墙的硬化过程原理相同D .玻璃窑中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解析 二氧化硅在高温下能与碳酸钠反应: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但不能说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上述反应之所以能进行,是因为CO 2不断逸出,而促使了反应向右进行;玻璃、陶瓷、水泥中均含有SiO 2,会与氢氟酸反应;石灰抺墙的硬化过程是因为发生了反应CO 2+Ca(OH)2===CaCO 3+H 2O ,而水泥砌墙是水泥与水作用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凝固变硬。
答案 D4.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四章 第一节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学案(含解析)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1.了解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碳、硅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碳及其化合物【精讲精练快冲关】[知能学通]1.碳单质(1)碳单质的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结构金刚石:正四面体形空间网状结构;石墨:平面正六边形层状结构。
(3)物理性质: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石墨熔点高、质软,有滑腻感,电的良导体.(4)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①与O2反应O2足量:C+O2错误!CO2;O2不足:2C+O2错误!2CO.②与氧化物反应CuO:2CuO+C错误!2Cu+CO2↑(冶炼金属);SiO2:SiO2+2C错误!Si+2CO↑(制取粗硅);H2O:C+H2O(g)错误!CO+H2(制取水煤气).③与强氧化性酸反应浓H2SO4:C+2H2SO4(浓)错误!CO2↑+2SO2↑+2H2O;浓HNO3:C+4HNO3(浓)错误!CO2↑+4NO2↑+2H2O。
(5)用途:金刚石用于制造切割刀具;石墨用于制造电极、铅笔芯。
2.一氧化碳(CO)(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还原性①燃烧:2CO+O2错误!2CO2,淡蓝色火焰;②还原CuO :CuO +CO错误!Cu+CO2(冶炼金属).3.二氧化碳(CO2)(1)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固态CO2俗称干冰.(2)与H2O、Na2O、Ca(OH)2(足量、澄清)、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2+H2O H2CO3、Na2O+CO2===Na2CO3、CO2+Ca(OH)2===CaCO3↓+H2O、2Mg+CO2错误!2MgO+C。
(3)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CO2的主要来源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反应①溶于江水、海水中:CO2+H2O H2CO3;②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③岩石的风化:CaCO3+H2O+CO2===Ca(HCO3)24.碳酸(H2CO3)弱酸性、不稳定性.碳酸(H2CO3)只能存在于水中。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2024年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刷题(解析版)

专题14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建议完成时间:30分钟实际完成时间:_______分钟)目录考点一碳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考点二硅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考点三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考点一碳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应用1(2023秋·宁夏吴忠·高三青铜峡市高级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是C→高温CuO CO2→H2O H2CO3→Ca OH2CaCO3→高温CO2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答案】D【解析】该转化关系涉及的化学反应依次为:C+2CuO 高温2Cu+CO2↑、CO2+H2O=H2CO3、H2CO3+Ca OH2=CaCO3↓+2H2O、CaCO3高温CaO+CO2↑,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依次为: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因此,本题选D。
2(2023·陕西咸阳·统考一模)如图是某元素常见物质的“价一类”二维图,f为钠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a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B.可存在a→b→d→e→f的转化关系C.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d中混有的少量cD.向足量f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没有CO2产生【答案】D【分析】结合图示可知,a为CH4、b为C、c为CO、d为CO2、e为H2CO3,f为CO2-3或HCO-3。
【解析】A.a为CH 4,碳元素化合价可升高,氢元素化合价可降低,物质a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故A正确;B .可存在a →b →d →e →f 的转化关系:甲烷高温分解生成碳,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与适量的碱生成盐,故B 正确;C .CO 能被灼热的氧化铜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可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除去d 中混有的少量c ,故C 正确;D .f 可能为正盐或酸式盐,向足量f 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正盐转化成酸式盐,可能没有CO 2产生,酸式盐和盐酸,一定有二氧化碳产生,故D 错误;故选D 。
高考化学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精练)一轮复习(解析版)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完卷时间:5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g24 Al27 Si28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12*5分)1.(2021·广东汕头市·高三二模)芯片被誉为“现代工业粮食”,是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基石。
制备芯片材料高纯硅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利用SiHCl3与过量H2在1100~1200℃反应(SiHCl3沸点为31.8℃,遇水会强烈水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B.实验开始时先打开装置A中的K1C.装置C采用常温冷却水,目的是使SiHCl3与H2充分混合D.石英管中发生反应SiHCl3+H21100-1200CSi+3HCl【答案】C【解析】装置A中Zn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由于SiHCl3遇水强烈水解,故需要对氢气进行干燥,故装置B 中盛放浓硫酸,装置C采用热水浴加热,使SiHCl3气化,与H2形成混合气体,进入石英管中反应,高温条件下,SiHCl3被H2还原为Si。
A.由分析知,装置B中盛放浓硫酸,起到干燥氢气的作用,A正确;B.实验开始时先打开K1,利用生成的H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防止加热石英管时因H2不纯而爆炸,B正确;C.由于SiHCl3为液体,实验需得到SiHCl3气体,故装置C应采用热水浴,使SiHCl3气化,C错误;D.SiHCl3被H2还原为Si,根据元素守恒推知另一产物为HCl,故该反应为:SiHCl3+H21100~1200℃Si+3HCl,D正确;故答案选C。
2.(2021·湖北高三零模)水泥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主要成分为硅酸三钙(3CaO∙SiO2)。
将其与适量的水反应,形成相互交联的结构,反应式如下2(3CaO∙SiO2)+6H2O=3CaO∙2SiO2∙3H2O+3Ca(OH)2∆H<0。
但是,需要避免交联过程热膨胀及产生的水蒸气在建筑结构中造成空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1.下列哪些材料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①氧化铝陶瓷;②氮化硅陶瓷;③碳化硅陶瓷;④氮化铝陶瓷;⑤氮化钛陶瓷;⑥硅化硼陶瓷;⑦二硅化铜陶瓷A.仅①②③B.仅①③④⑤C.仅①⑤⑥D.全部都是答案:D2.(2018·河南南阳期末)《天工开物》记载:“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砂粘(黏)土而为之”,“凡坯既成,干燥之后,则堆积窑中燃薪举火”,“浇水转釉(主要为青色),与造砖同法”。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沙子和黏土主要成分为硅酸盐B.“燃薪举火”使黏土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C.烧制后自然冷却成红瓦,浇水冷却成青瓦D.黏土是制作砖瓦和陶瓷等的主要原料解析:沙子的主要成分为SiO2,不属于硅酸盐,A错误;“燃薪举火”是使成型的黏土器皿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而制成陶器,B正确;烧制过程中铁的化合物被氧化为氧化铁,得到红瓦,若浇水则发生还原反应得到氧化亚铁而成为青瓦,C正确;砖瓦、陶瓷的主要原料是黏土,D正确。
答案:A3.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酸盐Na2Fe2Si3O10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2FeO·3SiO2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A.②③B.①③C.①④D.④解析:①硅酸盐Na2Fe2Si3O10中Fe的化合价是+3价,所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Fe2O3·3SiO2,错误;②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制品,错误;③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硅,不是硅单质,错误;④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正确,所以答案为D。
答案:D4.(2018·福建龙岩教学质量检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是赞誉越窑各色青瓷的诗句,描绘我国古代精美的青瓷工艺品。
玻璃、水泥和陶瓷均为硅酸盐制品,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制品B.制水泥的原料为纯碱、石灰石和石英C.硅酸盐制品的性质稳定、熔点较高D.沙子和黏土的主要成分均为硅酸盐解析: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制品,A项错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是制玻璃的原料,而制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B项错误;硅酸盐制品性质稳定、熔点高,C项正确;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黏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项错误。
答案:C5.(2018·晋豫省际大联考)山西博物院是太原地标性建筑之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展柜使用的钢化玻璃,其主要成分只有SiO2B.墙体使用的砖瓦、水泥是硅酸盐制品C.陈列的元青花瓷的原料有高岭土[Al2Si2O5(OH)4],也可以表示为Al2O3·SiO2·H2O D.展示的青铜器上有一层绿色物质可能是碱式碳酸铜,此绿色物质不溶于盐酸解析:钢化玻璃与普通玻璃的成分相同(只是制造的工艺不同),主要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A项错误;砖瓦和水泥都是硅酸盐制品,B项正确;高岭土[Al2Si2O5(OH)4]应该表示为Al2O3·2SiO2·2H2O,C项错误;铜绿是碱式碳酸铜,该物质可以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而溶解,D项错误。
答案:B6.(2018·山西45校第一次联考)碳是构成地球生命的一种重要非金属元素,碳单质很早就被人认识和利用,碳的一系列化合物——有机物,更是生命的根本。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碳的化合物数量众多,分布极广B.向空气中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体会形成酸雨,破坏建筑物C.碳单质有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如金刚石、12C、14C、C60等D.煤、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解析:碳是构成有机物的基础元素,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即含碳的化合物数量众多,分布极广,A项正确;酸雨是SO2、NO、NO2等大量排放形成的,B项错误;12C、14C是碳的两种核素,不是单质,C项错误;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D项错误。
答案:A7.下列关于SiO2和C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共价化合物B.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 .都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D .都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解析:SiO 2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C 项错误。
答案:C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因为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B .碳和硅都是第ⅣA 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C .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D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解析:A 项的反应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生成的产物中有气体生成,平衡正向移动,促使反应能够顺利进行,故不能通过此反应判断H 2CO 3与H 2SiO 3的酸性强弱,A 错误;CO 2和SiO 2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B 错误;SiO 2与氢氟酸的反应不属于两性氧化物,因为SiO 2与一般酸不反应,C 错误。
答案:D9.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 )A .SiO 2―→SiB .H 2SiO 3―→SiO 2C .SiO 2―→H 2SiO 3D .Si ―→Na 2SiO 3解析:A 项,SiO 2+2C 高温,Si +2CO↑;B 项,H 2SiO 3=====△SiO 2+H 2O ;C 项,SiO 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H 2SiO 3,也无法与其他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H 2SiO 3;D 项,Si +2NaOH +H 2O===Na 2SiO 3+2H 2↑。
答案:C10.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 .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Na 2SiO 3+CO 2+H 2O===2Na ++CO 2-3+H 2SiO 3B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OH)2+2CO 2===Ca 2++2HCO -3C .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 +4H ++4F -===SiF 4↑+2H 2↑D .二氧化硅溶于烧碱溶液中:SiO 2+2OH -===SiO 2-3+H 2O解析:Na 2SiO 3是强电解质,应拆成Na +、SiO 2-3,且应生成HCO -3,A 错;B 项正确写法是CO 2+OH -===HCO -3;C 项,氢氟酸是弱酸,不能拆分成H +和F -。
答案:D11.将足量CO 2气体通入水玻璃(Na 2SiO 3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物质是( )A .Na 2SiO 3B .Na 2CO 3、Na 2SiO 3C .Na 2CO 3、SiO 2D .SiO 2解析:将足量CO 2气体通入水玻璃中,发生反应:2CO 2+Na 2SiO 3+2H 2O===H 2SiO 3↓+2NaHCO 3;加热蒸干,高温灼烧时发生反应:H 2SiO 3=====△H 2O +SiO 2;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所以最后所得固体物质是Na 2SiO 3,故选A 项。
答案:A12.二氧化硅(SiO 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iO 2既能与HF 反应,又能与NaOH 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B .盛放Na 2CO 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C .硅胶吸水后不能重复使用D .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解析:二氧化硅与NaOH 反应:SiO 2+2NaOH===Na 2SiO 3+H 2O ,生成了盐和水,SiO 2只能与HF 反应,即只是能和特殊酸反应,和其他酸不反应,和酸的反应没有普遍性,所以二氧化硅不是两性氧化物,故A 错误;Na 2CO 3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生成具有黏合性的硅酸钠,使玻璃塞无法打开,故B 正确;硅胶吸附水分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分除去重复使用,故C 错误;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答案:B13.(1)将下列左栏中的物质与右栏中对应的性质、用途用线连起来:(2)填写下列材料主要化学成分的化学式。
①刚玉:____________;②大理石、石灰石:____________;③普通玻璃:____________;④石英、水晶:____________。
答案:(1)①—c ②—a ③—e ④—b ⑤—d(2)①Al2O3②CaCO3③Na2SiO3、CaSiO3、SiO2④SiO214.X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性。
有关生产过程如下:为了确定C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以下的探究过程。
已知F、G都是难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I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写出下列方程式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可从I入手推断,I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故其为二氧化硅,F为硅酸,H 为硅酸钠。
E为HCl,C为四氯化硅,X为Si3N4。
反应①为Si与Cl2反应生成SiCl4,反应⑦为硅酸钠与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氢钠。
答案:(1)SiCl4Si3N4(2)Si+2Cl2△,SiCl4SiO2-3+2H2O+2CO2===H2SiO3↓+2HCO-315.二氯二氢硅(SiH2Cl2)常用于外延法工艺中重要的硅源。
易燃、有毒,与水接触易水解,沸点为8.2 ℃。
在铜催化作用下,HCl与硅在250~260 ℃反应可以制得SiH2Cl2。
(1)以浓硫酸、浓盐酸为原料,选用A装置制取HCl,利用了浓硫酸的________性。
(2)D装置中生成二氯二氢硅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制取SiH2Cl2的装置(h处用止水夹夹好)连接次序为a→( )→( )→( )→( )→( )→( )→( )(填仪器接口的字母,其中装置C 用到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