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
2. 使学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分类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硅的性质和制备方法2. 硅酸盐产品及其用途3.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4. 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5. 实验操作: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和性质验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点和应用。
2. 难点:硅的制备方法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实验药品和仪器2. 实验室安全常识和实验操作规程3. 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源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硅及其化合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讲授硅的性质和制备方法:介绍硅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3. 讲授硅酸盐产品及其用途:介绍玻璃、陶瓷、水泥等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原理和用途。
4. 讲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介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种类、特点和应用领域。
5.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和性质验证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硅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2. 提问:硅酸盐产品有哪些用途?3. 小组讨论: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复习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应用。
3. 完成实验报告:硅酸盐产品的制备和性质验证。
九、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方面的表现。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合作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表现。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掌握硅的制备方法和相关反应;3. 了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和认识。
教学重点:1. 硅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硅的制备方法的原理和步骤;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作用和效果。
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辅;2. PPT或黑板;3. 教学用具(如模型、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碳的相关知识;2. 提问:无机非金属材料中,谁是主角?3. 揭晓答案:硅。
二、硅的基本性质(10分钟)1. 介绍硅的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相对原子质量等基本信息;2.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硬度、导电性等);3. 讲解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酸、碱等物质的反应)。
三、硅的制备方法(15分钟)1. 介绍硅的制备方法:焦炭还原石英砂法;2. 讲解制备原理:碳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反应硅和一氧化碳;3. 介绍实验步骤:准备原料,设置炉子,进行还原反应,收集硅。
四、硅的应用(10分钟)1. 讲解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玻璃、陶瓷、水泥等;2. 介绍硅在玻璃制造中的应用:作为玻璃原料,调节玻璃的硬度、透光性等;3. 介绍硅在陶瓷中的应用:提高陶瓷的强度、耐磨性等;4. 介绍硅在水泥中的应用:提高水泥的硬度、耐久性等。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2. 提问:你们还知道硅在哪些领域有应用?3.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使学生了解了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问和讨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结合实验操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硅的制备原理和步骤。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

小组讨论硅材料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
第十五章:硅材料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5.1 教学目标
分析当前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掌握硅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探讨硅材料产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15.2 教学内容
硅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产量、消费、技术水平
硅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新型硅材料、绿色制造、智能制造
案例分析硅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环保实践
小组讨论硅材料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
第十二章:硅材料的经济因素
12.1 教学目标
掌握硅材料市场供需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硅材料价格波动的原因
分析硅材料产业的经济效益
12.2 教学内容
硅材料市场供需关系:产量、消费量、进出口贸易
影响硅材料价格的因素:原材料价格、生产成本、政策调控
常见掺杂剂:磷、硼、氮、砷等
掺杂硅的性质变化及对半导体器件的影响
6.3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演示,介绍硅的掺杂方法和原理
实验演示不同掺杂剂对硅性质的影响
小组讨论掺杂硅在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
第七章:硅的氧化
7.1 教学目标
掌握硅的氧化方法及其原理
了解硅氧化物的性质及应用
理解硅的氧化在半导体工艺中的重要性
7.2 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硅的制备方法和工业应用
第二章:硅的制备方法
2.1 教学目标
掌握硅的制备方法及其原理
了解硅的工业生产流程
理解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2.2 教学内容
硅的提取方法:焦炭还原法、SiO2气相还原法、SiO2电解法
硅的工业生产流程:冶炼、提纯、成型、烧结
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及处理方法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材分析:[展示]二氧化硅的结构模型[师]二氧化硅晶体,基本结构单元是正四面体,每个Si结合4个O,每个O结合2个Si,形成空间网状结构。
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其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思考与交流] 请根据SiO2的存在和应用思考:二氧化硅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如何?你的根据是什么?SiO2的这些性质是由什么决定的?[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板书]①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②用途:建筑材料、饰品、工艺品③化学性质:稳定性好[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SiO2的化学性质,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我们通过其性质,来看SiO2的性质。
[师]我们可以用玻璃瓶来装试剂:酸、碱、盐,这可以看出其化学性质稳定,不能够跟一般的酸发生反应,除HF外。
[板书]a、不与酸反应,氢氟酸除外SiO2+4HF=SiF4↑+2H2O用途:可以在玻璃上雕刻花纹等[师]因为HF酸可以和SiO2反应,所以HF的保存就不能使用玻璃瓶,而用塑料或橡胶瓶,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在玻璃上雕刻花纹,量器上雕刻刻度等。
[展示]装有NaOH的试剂瓶[思考]一般的试剂瓶都使用玻璃瓶塞,而这个试剂瓶使用的是橡胶塞,为什么?[思考、讨论][总结]我们开始将CO2和SiO2比较,CO2是酸性氧化物,SiO2也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其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即能与碱、碱性氧化物反应。
[板书]b、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与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师]正是因为其能与NaOH发生反应,所以其瓶塞使用的是橡胶塞。
[过渡]CO2溶于水生成H2CO3,SiO2我们知道它是不能溶于水的,它有没有对应的酸呢?如何制取呢?[思考]碳酸的制取,使用的是强酸制弱酸的方法,那么硅酸是不是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获得呢?[探究实验4-1]试管中取3l Na2SiO3溶液,滴入2滴酚酞,逐滴加入稀HCl,边加边振荡,至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时停止。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硅的性质、结构、制备方法等基本知识;2.了解和熟悉硅材料的应用;3.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硅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2.硅材料的制备和应用;3.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硅单质、具有不同功能的硅制品;3.实验器材:氢氧化钠、纯水、红磷、高岭土、五氧化二磷、氯化铝、氢氯酸、硅粉等。
四、教学过程1.硅的基本性质(1)硅的物理性质硅是一种灰白色的晶体,呈金刚石型。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2。
硅的原子量为28.086。
硅的密度为2.33 g/cm^3,熔点为1410℃,沸点为2355℃。
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是电子元件中基本的元素之一。
(2)硅的化学性质硅在自然界中是十分稳定的,不易被氧化、腐蚀和溶解,但碰到碱液时则易被溶解,生成硅烷气体。
硅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元素生成硅化物,也可以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生成金属硅化物。
在高温下,硅可以与氢气反应生成硅烷气体。
2.硅的结构及其与性质的关系(1)硅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硅的晶体结构是面心立方堆积,晶格参数a=b=c=543pm,β=90°。
(2)硅的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硅的结构特别稳定,与其晶体结构有关,硅的键能很高,使得硅在常温下很难被破坏,因此硅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被溶解、被氧化或腐蚀。
硅的电子外层缺少两个电子,因此硅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的应用。
3.硅材料的制备与应用(1)硅单质的制备硅单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红磷还原硅四氢化合物制取;另一种是通过高温还原过氧化硅或五氧化硅制取。
(2)硅材料的应用硅材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新材料领域、化学工业和铸造业等领域。
硅材料的应用形式包括单质硅、无规网硅和单晶硅。
硅材料的应用包括电子全息术、太阳能电池、光学器件、半导体器件、硅晶砷丘器件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基本性质和用途;2. 掌握硅酸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3. 探讨硅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硅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硅酸盐材料及其应用;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硅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相关教材或参考资料;3. 投影仪。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硅酸盐材料的图片(如玻璃、陶瓷、水泥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二、硅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介绍硅的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电子排布;2. 讲解硅的物理性质(如晶体结构、熔点、导电性等);3. 阐述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氢、氮等元素的反应)。
三、硅的制备方法(20分钟)1. 介绍硅的工业制备方法,如焦炭还原法、SiO2氢气还原法等;2. 以案例形式讲解硅的制备过程;3. 分析硅制备过程中的环保问题。
四、硅的应用领域(15分钟)1. 半导体材料:硅芯片、太阳能电池等;2. 硅酸盐材料:玻璃、陶瓷、水泥等;3. 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农药等。
第二课时五、硅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15分钟)1. 讲解硅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计算机、手机等;2. 探讨硅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3. 分析硅在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生物科技等。
六、案例分析:硅酸盐材料的制备与应用(20分钟)1. 选择典型的硅酸盐材料(如玻璃、陶瓷、水泥等);2. 分析这些材料的制备过程;3. 讲解这些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七、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强调硅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3. 展望硅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八、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硅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思考硅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硅的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硅的化学性质;2. 硅酸盐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硅酸、氢氧化钠、盐酸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机非金属材料的概念和特点;2. 提问:你们听说过硅吗?硅有什么特点?二、硅的物理性质(10分钟)1. 介绍硅的物理性质,如晶体结构、熔点、导电性等;2. 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让学生了解硅的外观和晶体结构;3. 讲解硅的熔点和导电性,并进行实验验证。
三、硅的化学性质(10分钟)1. 介绍硅的化学性质,如与氧、酸、碱的反应等;2. 讲解硅与氧的反应,介绍硅酸盐的;3. 进行硅与氢氧化钠、盐酸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四、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10分钟)1. 介绍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如玻璃、陶瓷、水泥等;2. 讲解玻璃的制备原理和过程,让学生了解硅在玻璃制造中的作用;3.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陶瓷和水泥中的硅含量。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强调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硅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硅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硅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六、硅的氧化物——二氧化硅(10分钟)1. 介绍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2. 讲解二氧化硅与碱的反应,如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硅酸钠;3. 进行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化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硅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3)了解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3)通过小组讨论,探讨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2)强化环保意识,关注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2)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3)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1)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原理;(2)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硅酸盐、氢氧化钠、盐酸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和学习本节课内容。
2. 知识讲解:(1)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硅酸盐的制备和性质;(3)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4)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3. 实验演示:(1)硅酸盐的制备实验;(2)硅酸盐的性质实验。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硅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成果。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实验数据和案例分析;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硅及其化合物性质、硅酸盐制备和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应用的理解程度。
3. 课后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比教学目标,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及内容,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无机非金属材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硅、二氧化硅的主要性质。
2.认识硅、二氧化硅在生产、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3、认识物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硅单质的用途难点:二氧化硅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三、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2、设疑引导、变疑为导、变教为导的思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材料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没有感光材料,我们就没法留下美好的回忆;没有高纯的单晶硅就没有今天的电脑;没有特殊的新型材料,火箭就没法上天,人类的登月计划也无法实现,因此说材料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从化学的角度来说,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那元素与这些材料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元素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板书:硅无机非金属材料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问题
1、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哪些?
2、这类材料的特点有哪些?
讲解:
1、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陶瓷、玻璃、无机非金属涂层等
2、这类材料的特点是耐高温、硬度高、抗腐蚀,有些材料还有独特的光电性质。
一、半导体材料与单质硅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一下问题
1、什么是半导体材料?
2、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能广泛使用?
3、现在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什么?为什么能广泛使用?讲解:1、半导体材料是指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一类材料;
2、最早使用的半导体材料是锗,由于其含量很低,提炼工艺复杂,价
格昂贵,所以没能广泛使用。
3、现在广泛使用的半导体材料低硅,由于其储量丰富,仅次于氧,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所以能广泛使用。
过渡:硅除了作为半导体材料被广泛使用外,还具有什么其他的性质和用途呢?
硅的性质与用途
1、物理性质: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硅的同素异形体:晶体硅和无定形硅
2、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思想)硅属于非金属单质应该和C、P、S 等非金属单质具有类似的性质1、C、P、S等非金属单质常温下性质比较稳定硅的性质在常温也比较稳定
2、C、P、S等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氧气反应硅也在一定条件下和氧气反应学生活动:画出C、Si的原子结构简图,并由此分析:硅的化学性质活不活泼,为什么?硅的化合价主要是多少?
讲解:Si原子最外层有四个电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
所以在氧化气氛包围的地球上,硅主要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化学性质:(常温下比较稳定)
△
Si+O2 SiO2(条件:研碎的硅、加热)
过渡:硅的性质比较稳定,长温下除了可以和F2、HF 及强碱反应外,很难和其他物质反应学生活动:根据硅的化合价分别写出硅与F2、HF 及强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i+2F2=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SiO3+2H2↑ 过渡:高纯度的单质硅作为半导体材料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领域,但在自然界中并没有游离态的硅存在,大多以SiO2、硅酸盐的形式存在,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化学方法制取单质硅。
工业制取单质硅原料:焦炭和二氧化硅设备:电炉
原理:SiO2+2C 高温Si(粗硅)+2CO↑ 过渡:电子领域对材料的纯度要求的特别高,几乎不能含任何杂质,这就需要我们对粗硅进行提纯。
提纯原理:高温下将粗硅与氯气反应,其产物在高温下被氢气还原而得到纯净的硅。
学生活动:根据上述原理写出原理中牵涉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Si(粗硅)+2Cl2 高温SiCl4 SiCl4+2H2高温Si+4HCl(纯度:
99.9999999%)3、硅的其他用途晶体管、集成电路、硅整电路、太阳能电池、硅合金等
二、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
自然界中常见的沙子、鹅卵石、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1、二氧化硅的结构(硅氧四面体结构)
我们说,结构决定性质,SiO2 的网状结构不仅决定了其物理性质的特殊性,还决定了其化学性质的稳定性。
2、物理性质: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是沙子石英等的主要成分,可用来装饰、制造电子部件和光学仪器。
3、化学性质
与强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高温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CaO 高温CaSiO3
与HF的反应:SiO2+4HF==SiF4 ↑+2H2O(工业上雕刻玻璃的反应原理)实验常遇到的问题:
1、实验室为什么不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
HF能腐蚀玻璃,因此,盛装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而要用塑料瓶。
2、实验室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为什么用橡胶塞而不用玻璃塞?
NaOH 溶液能与玻璃中的SiO2 反应生成Na2SiO3 ,使瓶塞部分粘结而无法打开。
因此盛装NaOH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而要用橡胶塞。
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相近,我们以表格的性质将二氧化碳和
氧化硅的化学性质作一个对比,便于大家更好的掌握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物质CO2 SiO2
4、二氧化硅的用途
结晶形:玛瑙、石英、
硅石
无定形:硅藻土
①、制光导纤维
②、石英玻璃制化学仪器
③、石英表、石英钟
④、水晶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
⑤、玛瑙制精密轴承和装饰品
三、硅酸(H2SiO3)
H2SiO3是一种比H2CO3 还要弱的酸,它不溶于水,不能使指示剂褪色,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固体。
思考:SiO2 不溶于水且不和水反应,那么要如何制备硅酸呢?结合初中制备CO2 的方法来设想一下?
讲解:初中制备CO2是利用碳酸盐与强酸反应,是强酸制弱酸的原理。
H2SiO3 也是一种很弱的酸,我们是否也可以用硅酸盐来制备呢?1、硅酸制备:可溶性硅酸盐(Na2SiO3)与酸反应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H2SiO3 H2O +SiO2
板书设计硅无机非金属材料一、半导体材料与单质硅硅的性质与用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
Si+O2 SiO(2 条件:研碎的硅、加热)Si+2F2=SiF4
Si+4HF=SiF4+2H 2↑
Si+2NaOH+H2O=NaSiO3+2H2↑
硅的制取:SiO2+2C 高温Si(粗硅)+2CO↑
高温高温
硅的提纯:Si(粗硅)+2Cl2 SiCl4 SiCl4+2H2 Si+4HCl(纯度:99.9999999%)
3、硅的用途
二氧化硅用途广,石英表中的压电材料、光导纤维等光纤光缆与普通电缆的比
、二氧化硅与光导纤维
1、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4、二氧化硅用途、
硅酸(H2SiO3)
1、硅酸制备:可溶性硅酸盐(Na2SiO3)与酸反应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2、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
H2SiO3 H2O +Si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