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看云识天气》教案教学设计
2023最新-《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为朋友们整理了5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看云识天气》教案篇一创意说明:重点在指导学生阅读科普文的方法上,怎样通过速读抓中心、精读抓重点,研读质疑解难,提高学生阅读科普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一、导入课题多媒体大屏幕出示不同类型的云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它们与天气有怎样的关系?由此导入课题。
二、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云和天气有怎样的关系?明确:抓住关键句来回答,即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
三、精读第二部分,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包括:云的种类,云的形状、位置,预示天气等。
三、研读第一部分1.这段文字的语言有何特征?试作具体分析。
明确: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体会说明性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
2.仿照“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句式造句。
3.读背第一段。
四、合作探究学完本课,我们知道了云和天气的。
密切关系,也知道了留心处处皆学问的道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就能有所发现,有所积累。
现在,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将自己所积累的自然、社会、人生的经验用“看……识……”的形式概括出来,越多越好。
五、布置作业1.在小字本上抄写本课所积累的词语。
2.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①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领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④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解决课文中的生字。
○教学内容《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2023最新-《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3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3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篇一《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l.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体会谚语这种语言的形式美。
二、重点·难点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
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
三、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进行说的比赛,其中还可以培养观察能力。
2.听音乐,描述可能出现的画面。
3.分小组讨论,进行制表。
4.搜集有关识别天气的谚语,班上交流,并建立一个小天气预报站。
四、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先放一段音乐,请同学们描述一下画面: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大雨点砸在盆上叮当响,人们四下奔跑的声音,鸡鸭乱叫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看到的是暴雨来临时的场面,由什么的变化引起了雨的到来?对,是云、风的到来引起的,所以说,云的变化就能暗示天气变化。
(训练学生听、说的能力和想像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讲述云和天气关系的课文——《看云识天气》。
(-)明确目标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理清如何看云识天气。
3.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文章。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最新5篇)

幻灯片内容: 篇一(一)、云的形状与天气关系(二)、云的光彩同天气关系 (略)一、导入语1805年深秋拿破轮同荷兰作战,荷兰人决堤放水阻住拿破轮军队前进的步伐。
正当拿破轮下令撤退时,一位士兵报告:天将变寒,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是蜘蛛忙于织蛛网的情景。
后来拿破轮依此攻破荷兰首都。
这位士兵就是根据自然现象──蜘蛛织蛛网来预测天气的状况。
除此以外,我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能预测天气情况?(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我们还可以云来预测天气状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文章《看云识天气》,看一看,如何根据云来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
二、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完成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能说出云和天气的关系;2、能力目标:能识别云,预测天气的阴晴雨雪;3、情感目标: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三、交流谚语(把握文章及结构)课前让各位同学搜集与天气有关的谚语,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搜集的和提供的谚语谈谈你的理解。
(教师提供一些谚语)学生根据课文有关语句谈理解。
师生订正课前预习的表格。
小结本文的结构层次的特点:1、本文写的是:云和天气的关系:云是天气的标志。
⑴云的形状与天气的关系。
⑵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
3、文章的结构很清楚是:总──分──总的结构。
四、根据课文识别云、天气本文介绍了如何看云识天气。
现在我们就根据有关知识来识别云的种类并推测天气情况。
(认识劳动人民的智慧)1、图片展示:说说云的名称及天气情况。
(见图片)2、文字描述:(结合文章判定云的种类,识别天气的阴晴雨雪)⑴天空的云姿态万千,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明确:卷云、卷积云,天气晴朗。
⑵在蔚蓝的天空中,一朵朵的白云,像“万花筒”一样,花样无穷无尽:有时候像一群群白羊在空中奔驰,跑着跑着就没了影;有时像在清澈的湖水中开出的洁白无瑕的莲花,其花型各异,争奇斗艳,好不壮观。
明确:高积云,天气晴朗。
⑶“黑云压城城欲摧”的“云”是哪种云,是什么天气?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时的天气情况。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引发学生思考天气现象的奥秘。
1.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天气影响。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天气现象的背后原因。
第二章:云的分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
培养学生观察云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常见的云的分类:积云、层云、卷云、高层云等。
观察云的特点和变化。
2.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朵。
图片展示法:展示不同类型的云的图片,加深学生理解。
第三章:云的成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的成因。
培养学生对气象学的基本认识。
3.2 教学内容:水汽凝结:水蒸气在空气中凝结成云滴的过程。
上升运动:空气上升并冷却形成云。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云的成因和相关气象学知识。
互动问答法:引导学生提问并解答疑问。
第四章:云与天气的关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云来预测天气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云的形态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常见天气现象与相应云型的联系。
4.3 教学方法: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云的变化并记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天气现象与云型的对应关系。
第五章:云的欣赏与摄影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欣赏云的美丽。
教授学生摄影技巧,记录云的美丽瞬间。
5.2 教学内容:欣赏不同形态和场景下的云的美丽。
基本摄影技巧:角度、光线、构图等。
5.3 教学方法:户外观察法:带领学生到户外欣赏云景并进行摄影实践。
作品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互相学习和交流。
第六章:天气预报中的云图解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天气预报中的云图。
培养学生通过云图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云图的种类:卫星云图、雷达云图等。
解读云图的要点:云的分布、云的高度、云的类型等。
6.3 教学方法:讲解法:解释不同云图的特点和解读方法。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

《看云识天气》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云彩类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云彩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天气现象。
4.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云彩的分类及其特点2. 云彩与天气的关系3. 观察云彩的方法4. 常见天气现象的解释5. 实践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云彩的分类、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运用云彩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现象。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云彩,了解其特点。
2. 讲授法:讲解云彩分类、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3. 实践法:让学生运用云彩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现象。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和天气解释。
五、教学准备1. 云彩图片素材2. 天气预报视频素材3. 观察云彩的工具(如望远镜、相机等)4. 实践案例素材5. 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云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彩的美丽和多样性,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
【新课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云彩的分类及其特点,如积云、层云、高层云、卷云等。
2. 讲解云彩与天气的关系,如积云增多可能预示着天气变化等。
【观察实践】1.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观察校园内的云彩,记录其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心得,尝试运用云彩知识解释天气现象。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天气预报视频素材,引导学生分析云彩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云彩的特点及其与天气的关系。
【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一幅云彩画,展示自己对云彩的认识。
2. 观察并记录家人、朋友眼中的天气现象,尝试运用云彩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过程【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云彩知识问答,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展示课后作业,分享自己的云彩画和天气解释。
【知识拓展】1. 教师介绍一些有趣的云彩现象,如彩虹、晕圈等。
2. 讲解云彩在航空、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5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5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能根据云的变化,较为准确的判断天气状况,掌握一些地理知识;能准确分析比喻句,了解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点,体会其形象生动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云的图片,加强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天气变化,关注大自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身边事物、环境、社会的习惯。
【教学重点】快速浏览课文,能准确搜集到云的变化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在引导学生“看云识天气”的过程中,既了解了一些地理知识,又能上出语文味。
【教学流程】一、师生谈话入题师:闲暇的时候,你们会做哪些事来自娱自乐呢?(生可能会出现的回答:体育运动;玩电脑游戏;逛街;看电视,等等。
)师: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那时候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脑,也少有玩具,很多时候,是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抬头看天上的云,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千变万化啊!有时像人,有时像动物,有时候还像是一棵棵的树。
就这么坐着看云的变化,能看上好半天,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你们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和感受吗?(生可能答有,也可能答没有,后者的可能性可能更大。
)引:小时候,并不知道这变化多端的云与自然界的阴晴、风雨、电闪雷鸣休戚相关。
(面向回答有时也看云的同学,你们也可能跟我一样,只是纯粹的欣赏吧?)那么,今天,让我们抬起头来,去观察天上的云,做一个气象预报者,如何?(此处,可先打出几幅云的图片资料,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
)二、快速浏览课文,这篇课文介绍了几种云?请按先后顺序在文中划出来参考答案: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根据云的光彩)晕、华、虹、霞。
三、锁定细读范围(3~6段)设计一张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他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参考答案:晴天云简表云名云的形态变化高度厚度天气征兆卷云像羽毛响绫纱,丝丝绿绿的漂浮着最高最薄象征晴朗卷积云像水面上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无雨雪积云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2000米左右较薄阳光温和高积云像草原上的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2000米左右较薄天晴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云名变化过程形状位置天气征兆卷层云卷云聚集,向前推进像白绸幕蒙住天空高晴转阴高层云卷云越变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低将下雨雪雨层云高层云变得更厚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更低雨雪连绵积雨云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乌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云的光彩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晴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者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四、出示图片,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天气状况(分析课本前的插图)例:第一幅图片表明是积云,标志是:云的形状像团团棉花,预示天气晴好。
看云识天气教案8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8篇看云识天气教案8篇看云识天气教案(一):目标:1、本事目标:培养观察本事和对美的感受本事2、知识目标: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难点: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难于区分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设想:运用巧妙裁剪法,难文浅教、长文短教。
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选点进行说的话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课时:一课时操作:一、第一个教学板块:导入,检查预习(3分钟)1、导入:同学们,昨日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要求大家了解今日的天气情景。
那么,谁能告诉我今日的天气情景呢?你是怎样明白的?对,经过天气预报我们能够准确明白某天的天气情景。
可是大家想过没有,此刻正值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的旅游季节,假如你正在外地旅游,身边没有天气预报,为了避免被雨水淋湿的尴尬,你该怎样办呢?今日,让我教给大家一招识别天气的方法:看云识天气(板书课题),我们将会受益无穷。
2、点出常用雅词和谚语:二字雅词:峰峦招牌点缀预兆轻盈绫纱鳞波崩塌弥漫征兆四字雅词: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丝丝缕缕朦胧不清密密层层连绵不断群峰争奇耸入天顶谚语: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东虹轰隆西虹雨;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第二个教学板块:朗读,整体感知(15分钟)1、导读:将课文分成五块,教师指导学生朗读(采用不一样的方式齐读、杂读)。
2、自读:框出依次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画出对它们进行描述的语言材料,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粗略板书)三、第三个教学板块:演读,理清层次(10分钟)1、明确任务:请大家任选一种云,以第一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
介绍要求:①充分利用描述云彩的语言材料;②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教师示例: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能够透过我照到地面。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6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优秀6篇)教学过程篇一第一课时一、预习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峰峦(luán):山峰和山峦。
(2)一霎间(shà):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3)预兆(zhào):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4)轻盈: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5)均匀:分布或分配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6)朦胧不清:模糊不清。
(7)阴森;形容(地方、气氛、脸色等)阴沉可怕。
本课指天气阴沉,气氛可怕。
(8)丝丝缕缕(lǚ):一丝丝,一条条。
缕,量词,用于细的东西。
(9)绫纱;泛指稀而薄的织品。
本课比喻云彩稀薄。
(10)崩塌;崩裂而倒塌(11)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12)征兆:即将出现的迹象。
(13)千姿百态:形容有各种各样的姿势。
(14)变化无常:没有规律地出现新的状况2、阅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二、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看云识天气》,大家可以从云的千姿百态的'描绘中得到识别天气阴晴雨雪的知识。
这些知识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的实践中观察的结晶。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而又准确,大家在学习时要注意把握三、正课1、快速阅读课文,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讨论并归纳: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
第二部分(第2—6段):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一层(第2—5段):根据天空中云的形态、位置、薄厚来推测天气的情况。
第二层(第6段):根据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7段):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2、探究质疑:讨论云和天气情况简表。
3、提问:文章介绍这八种云,按照什么顺序讨论并归纳:从高层云依次说到低层云,从象征晴朗天气的云,依次说到带来暴风的云。
4、讨论光彩和天气情况简表。
光彩识天简表光名产生和分布情况色彩天气征兆晕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里红外紫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华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里紫外红华环由小变大,转晴,华环由大变小,转阴雨虹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彩色圆弧东虹轰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云层变红朝霞西阴雨袭,晚霞东几天晴5、探究质疑:文章把云分为八类,把光彩分为四种来描述,这样分类说明有什么好处讨论并归纳:这样根据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方面的异同,将事物分成若干类,逐类说明,使读者更具体、更详尽、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请将下面一段描写天气的语言改成天气预报的语言形式:
清晨,天上飘着片片白云;
中午,天空渐渐聚集起了层层阴云;
到了下午,便下起了蒙蒙细雨。
2、现场播报窗外的天气。
三.拓展延伸
在现实生活中,
通过“看云”才能识别“天气”,
还可以看“动物”、“植物”、“某种现象”来识别天气。
有的方法特别灵,有的已形成了谚语,被广为流传。
教学准备、资源
挂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导入新课、解题释疑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可看出作者对这一现象细致入微的观察。
掌握日月星辰等自然物来了解天气的变化,并总结出许多相关的谚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词等。
俗话说:“进门看脸色,出门看天色”,
那么,为什么看云可识天气?
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
形态 轻、高、薄云——晴朗
云低、厚、密云——阴雨风雪
光彩 晕 华 虹 霞——晴
教学反思
注:所有填写的内容字体都用小四号仿宋。教学反思手写,写细、写详。表格内设计好的字体不许改动。
你能说出一两条来吗?
生说谚语。
谚语积累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黄云翻,冰雹天。
霜后暖,雪后寒。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
棉花云,雨快临。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
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一阵黑。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蚂蚁挡道,大雨即到。蚂蚁搬家,大雨要下。
……
四、安全教育:
放学路上不在马路是打闹。
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看云识天气》教案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课题
7、看云识天气
教学内容
阴天、晴天的原因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色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2.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兆着不同天色的来临。
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云量多少,天色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根据云的高度和外形给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