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件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与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课标实验版必修3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PPT课件

归纳综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是中国古代科技 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保障。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在天文、数学、 化学、医药学等方面的知识,向东向南传播到朝鲜、日本、越南和印度 等国;向西传播到波斯、阿拉伯,并扩展到欧洲,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 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知识点二 辉煌灿烂的文学
1.从《诗经》到唐诗 (1) 《诗经》 ①地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②内容:收录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 ③特点: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 朴,现实感强。 ④影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2) 楚辞 ①始创:屈原。 ②特点: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 ③代表作: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
三、农书和医学著作
项目 类别
书籍
作者(朝 代)
地位
《氾胜之 氾胜之
书》
(西汉) 《齐民要术》
思维升华:《中齐国古民代要农学贾、医思学勰相当发达是,我它们国与现农业存文
明 人 地农息生位学息态。相度关。术《,特》农一别定是书程中》度医上中(王朝体药北现仍祯)魏了在(中世)元国界人医与学最整的自领早、古然域和中、最代谐占最系农相有处重完统业的要
(2)图示法构建本专题主干知识体系。如古代中国的科 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知识结构图(略) 。
3、一个“观点”: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 史,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组成部分,它与同时期的政治、 经济的关系极为密切。
知识点一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发明
成就
影响
思的造维一术纸升页华。四:西 东 术大我汉 汉发国前 蔡明四期伦在大已改中发有进国明了造和成欧为纸纸洲世,的界书促展作科写进用技材了大发不展料欧相史洲的同上文伟,辉大化给煌革的我灿命发们烂 , 一我,设印个国更创术刷深古对新刻代我型启科们国隋 版 升 刷示技今家唐 发印 术:发天有之 明刷科展深重际胶术技不化要,,泥发仅科的活出北挥增技启字现宋的强体示效了制作印雕毕益我改用取们革。推和思决的、动想宗于民走了解教社族自会自主放文改环豪创革艺和境感新复,社。和之兴会促因使路进进运此命、了步动,感建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轮复习优质课件_图文

目的 服务于农业生产 和统治需要
发展 趋势
逐渐落后于西方
服务于工业生产 和经济的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
24
材料三:
“李约瑟难题”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
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
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
必修三 ·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春
爆
联
竹
户
声
户
声
迎
辞
新
旧
春
岁
放鞭炮 贴对联
导入: 下面有一组非常精美的画卷, 当你看到它们,你会有些什么感想?
6
7
8
9
颁奖典礼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颁奖典礼
最具时 空价值奖
最具发 现探索奖
最具暴 力价值奖
最具文 化推广奖
10
一、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 ——四大发明
造纸术的“困惑”
上
法
海
国
机
人
器
罗
造
勃
纸
氏
局
创
造
世界第一台造纸机(1799年) 清代引进设备建立第一个造纸厂(18822年8 )
必修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造纸术的“困惑”——古代科技的“困惑”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缺失创新的近代
英国最新的蒸汽机车 美国直流电动机
小脚绣花鞋29
必修三·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 中国改变世界
18
(四)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
领域
成就
地位及影响
历夏 法元
《夏小正》 《授时历》
历史: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三、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科技衰落,整体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束缚 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2、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3、中国封建统治者历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朝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压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和推广。
2、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始于东汉,魏晋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源于汉 初,成熟于东晋。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 实用价值,雅俗共赏,经东汉至东晋,发展成熟。
六、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1、战国时期的一些帛画已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秦汉时期, 绘画门类已很丰富,魏晋时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后世的国画艺术的发 展,隋唐以前,人物工笔画占主导地位,隋唐时代,山水画逐渐发展起来, 这一时期的绘画吸取了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 的最大亮点,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
4、明清统治者加强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不利于自然科学 的研究与发展。 5、明清时期,欧洲的科技迅速发展。
四、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认识
(1)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然而中国的科技成就大多是对生产 经验和自然现象的简单总结。它未能使中国在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独领风骚, 更没有使中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质的变化。 (2)中国古代科技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同时,为巩固大一统封 建专制统治,古代统治者重视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教化,教育中缺乏自 然科学教育的成分,使中国古代史去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条件。 (3)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 相关。 (4)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人生态度。
人教版必修三第3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复习ppt课件

映出地域性,故C错。
4.(2012·大纲全国卷)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
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 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
正确
4.(2013·四川文综)书法以自由多样的线条艺术表现情感和意 境。下列作品中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的是( )
【解析】选D。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B C D
放纵流动,介于楷草间,为行书
结构整齐,秀丽端庄,为隶书 笔画圆润,字形稍长,为篆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为草书
排除
排除 排除 正确
己的理想与追求,有的作品抒情浪漫,热情讴歌大自然的美妙; 有的作品痛苦深沉,揭露社会的黑暗不公。中国古代文学的发 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3.中国古代的书画与戏曲艺术。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异
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审美情趣和艺术追
求,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无价之宝。小小舞台,浓缩着无
数悲欢离合的故事,记录着中华传统文化演进的轨迹,堪称窥探 传统社会发展轨迹和古人生活的窗口。它以优美动人的剧情、 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们所喜闻乐见。
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但不能整合社会的价值观念,排
除 D。
3.(2013·江苏单科)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
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下侧图片,可以
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楷体汉字
甲骨文
) 执 王 臣 劓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复习课件

1.造纸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2.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 放和社会进步 3.火药使欧洲骑士阶层衰落,促进封建社会解体和 资本主义形成 4.指南针迎来了地理大发现,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比较
1.从内容看: 中国:实用技术发达; 西方:理论性强。 2.从方法看: 中国:重视经验总结; 西方:重视实验。 3.从目的看: 中国:服务于农业; 西方:服务于工业。
“徽汉合流”,逐渐形成京剧 京剧繁荣,“同光十三绝”
A
1、(2008上海)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 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2、发明于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 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 D.火药的广泛利用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16世纪以前,明朝以前)
客观上: 1.经济上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2.政治上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政府的重视; 3.文化上: 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 主观上: 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
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
(16世纪以后,明清时期)
1.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生产力发 展 2.政治上 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进一 步限制科技发展 3.文化上: 古代文化专制政策 归根到底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 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A
3、(08广东文科基础)京剧的京指的是下 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A、汉 B、唐 C、宋 D、清
D
4、(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在14~17世纪的 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 品。其中《十日谈》和《水浒传》的相同之 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面目 C、推崇人文主义精神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比较
1.从内容看: 中国:实用技术发达; 西方:理论性强。 2.从方法看: 中国:重视经验总结; 西方:重视实验。 3.从目的看: 中国:服务于农业; 西方:服务于工业。
“徽汉合流”,逐渐形成京剧 京剧繁荣,“同光十三绝”
A
1、(2008上海) 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 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2、发明于11世纪的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传播 作出巨大贡献的重要发明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B.雕版印刷术的成熟 C.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 D.火药的广泛利用
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的原因
(16世纪以前,明朝以前)
客观上: 1.经济上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 2.政治上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政府的重视; 3.文化上: 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对外交往频繁; 主观上: 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
中国古代科技衰落的原因
(16世纪以后,明清时期)
1.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阻碍生产力发 展 2.政治上 封建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进一 步限制科技发展 3.文化上: 古代文化专制政策 归根到底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 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A
3、(08广东文科基础)京剧的京指的是下 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A、汉 B、唐 C、宋 D、清
D
4、(2006年全国文综卷Ⅰ)在14~17世纪的 欧洲和中国都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 品。其中《十日谈》和《水浒传》的相同之 处是 A、歌颂反抗斗争精神 B、揭露社会的黑暗面目 C、推崇人文主义精神 D、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
人教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件 (共39张PPT)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年8月上 午4时0分21.8.1104:00August 11, 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年8月11日星期 三4时0分12秒 04:00:1211 August 2021
史料二 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的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潮:一、 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讲神魔之争的,此思潮之起来,也受了当时宗教、 方士之影响的。……此种主潮,可做代表者,有三部小说:(一)《西游记》;(二) 《封神传》;(三)《三宝太监西洋记》。……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 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而且有一类,还与神魔小 说一样,和方士是有很大的关系。这种小说,大概都叙述这些风流放纵的事情, 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的世态。最著名的是《金瓶梅》。
A.政府重视楷模示范效应 B.民众对理想社会的诉求 C.民众借助清官伸张正义 D.官民价值观念的趋同化
解析:明清时期小说兴起,属于民间文学,与政府无关,故 A 项错误;根据 材料小说的内容“取材于法律文献中的案例与史书中的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 说”,可以看出表达了民间对理想社会的向往,故 B 项正确;小说带有虚构演义 成分,只是表达了民间的一种理想诉求,而非现实中借助清官伸张正义,故 C 项 错误;清官循史传记的公案小说,带有加工创作的印记,并非体现官民价值观念 趋同,故 D 项错误。
6.元曲的语言通俗、幽默,句式灵活,是综合性舞台艺术。 7.明清小说反映复杂丰富的社会生活,侧重于对社会风俗与人情世态的描绘。
第10课_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复习课件) (1)

• • • • •
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 ) 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D
• 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A.汉 B.唐 C.宋 D.清
D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与杜甫的诗有何不同?
B
图一
观察图片
图二
图三
图四
草书
楷书
隶书
行书
图片中的书法作品分别是什么字体?
2、从商朝甲骨文演变到现今使用的汉字经历了三 千多年,下图所示说明了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是 由繁到简、从难到易。决定其如此演变的因素有 ①古代帝王所创造②受书写工具影响 ③有利于交流传播④摒弃文化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清 代 郑 板 桥 的 《 墨 竹 图 》
五、京剧的出现
1.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发展:
原始歌舞
春秋战国的优伶
京剧
昆曲
元杂剧(成熟)
2. 京剧的形成: (1)清朝前期,北京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戏曲舞台活跃,统治者支持。 (2)乾隆、道光年间,徽剧和汉剧相继进京, 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二者相互融合,后形 成 一个新剧种——京剧。 (3)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 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4)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各地,民国以来走向 世界。
旦
分青衣、花旦、武旦、 刀马旦、老旦、贴旦、闺 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 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 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 后、公主、贵夫人、女将、 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 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 多为中老年妇女。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PPT课件

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明清政治、经济出现新的景象,社会 生活日趋复杂。
②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大量兴起,市民阶层壮大, 对通俗文学需求增加。
③封建制度开始衰落,社会矛盾加剧,不少文人开 始对现实进行批判。
④印刷术的不断发展,为小说的传播创造条件。
明清小说的特点
1、小说数量多 2、体裁多样 3、从思想内容看,反映的思想内容宽广。 4、创作艺术水平高,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和细 节的描写。
唐诗
边塞诗: 高适、岑参 盛唐: 山水诗: 孟浩然、王维
杰出代表: 李白和杜甫
中唐: 讽喻诗
白居易
宋词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曲
关汉卿 马致远
罗贯中; 《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
施耐庵;《水浒传》; 元末明初
明清小说
吴承恩; 《西游记》; 明朝 蒲松龄; 《聊斋志异》; 清朝 吴敬梓; 《儒林外史》; 清朝 曹雪芹、高鹗;《红楼梦》; 清朝
阶级关系:市民阶层扩大,要求丰富的文
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了市井生 活的需要。
政治:宋朝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
词发展简史
①兴起——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轶事小说”) ②唐代——传奇小说流行 ③宋元——话本是小说发展的新阶段 ④明清——随着城市经济繁荣,小说走向繁荣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4、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汉字的起源
图画
象形字 符号化 汉字
(2)演变脉络
甲骨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楷书
(3)总趋势和过程
总趋势:由繁到简
5、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 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 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 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中国画不求 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 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 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国:司南
12世纪末13世 纪初传入阿拉
促进了远洋航行,迎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 伯和欧洲各国 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
海
代
4
对中国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文明古国的地位,推动社会进步;但未能起到推
动社会转型的重大作用。
四大发明对中国和对西方造成的不同影响为什么会有不同? (1)中国: 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阻碍;文化专制; 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等阻碍先进技术发挥作用; 总之,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是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 (2)西方:
(2)从研究方法看: 继承性。主要是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缺少 实验,轻理论研究。
(3)从分布领域看:主要集中分布在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领域。
(4)从成就地位看:16世纪前长期领先于世界,影响深远。
(5)从使用看: 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 科学转化为生产力的动力; 明清以后日益衰退,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21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发达并领先世界的原因
①政治:国家长期统一,中央集权巩固,社会稳定; ②经济:经济持续发展;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 ③对外:明朝中期前,长期实行对外开放,交流频繁; ④教育: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先进; ⑤中华民族富创造精神和科学家的努力探索;
22
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对我们的启示:
②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 字印刷术。
③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 宋时期用于航海。
④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
9
(二)数学成就及影响
成就
影响
《九章算术》 成特位汇命书点值集题年:制了。代采计许:用数多十法算东进,术汉,采是学古了上用当著代完占当时作以整有时世。计的重最界它算体要先上的为系地进问中位最,的世心先在运,的进世算数标的界方学志应数法形中用学,成国数史
元朝汉族文人多仕途无望,故无奈自嘲而用 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4.代表人物:
关汉卿(“曲圣”) :《窦娥冤》 马致远(“曲状元”):《天净沙·秋思》
38
诗、词、曲有何区别?
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讲究严格的格律, 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词: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7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 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 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 自中国的北宋……”
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
①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其推动了 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经济繁荣→根因)
——《上林赋》
二、两汉——赋
1.含义
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
源于楚辞,是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
2.特点:
辞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气势恢弘。
3.兴盛原因:
汉朝政治统一;经济发展;田猎巡游之风兴盛
4.代表作:
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张衡: 《二京赋》
31
三、唐诗:
1、发展原因: (1)政治:
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 以及世界其他地区。
11
(三)天文学成就
1、天文学萌生和发展原因
(1) 采集、狩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 知季节、告农时。 (2)受“天人感应”思想影响,宣示封建君主受命于天的合理 性、合法性。 (3)统治者重视对天文历法的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2、天文成就 (1)观测机构:尧设火正、羲和之官 (2)观测记录:
隋唐
封建盛世、国家统一、民族融 合、对外开放、国力强盛
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形 成影响全世界的“中华文化圈”
在隋唐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宋元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 繁荣,民族融合,对外开放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技术外 传,对其后整个世界面貌的改
变其了巨大作用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资本主义 明清 萌 芽 产 生 但 发 展 缓 慢 , 对 外 中国科技文化开始落后于西方
1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2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历程
时代背景
典型特征
独具风格的青铜制造艺术 夏商 奴隶社会繁荣,中华文明诞生 先进的历法(《夏小正》干支
计日)
秦汉
封建制度确立,国家统一、民 族融合、对外开放、国力强盛
中国文明开始走向西方,走向 世界,形成“东亚文化圈”包 括丝绸、冶金、水利技术等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 农业科学著作
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 整最系统的一部农书
王祯
《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 面的知识
徐光启
《农政全书》
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 的顶峰
17
3、医学成就:
(1)《黄帝内经》: 时间: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地位: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2)《伤寒杂病论》: 作者:东汉张仲景 内容:“伤寒”和“杂病”,提出辩证施治方法 地位:是集大成的中医专著;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理
25
一、先秦文学
1.《诗经》 汇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诗歌,分为风、 雅、颂三部分,共305篇
内容: 风(“国风”)——民间的民歌; 雅——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 颂——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
特点: 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语言丰 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
地位: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孔子整理编定,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26
2.楚辞(骚体):--诗歌体裁
含义: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
新的诗歌体裁。 特点:
句式灵活,易于表达情感。(句末常带有一个“ 兮”字,富含浪漫主义色彩) 代表及作品: 屈原《离骚》 《离骚》 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 政治抒情诗。
27
“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 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的思想和创新环境。 4)中国古代科技注重经验总结和实用技术,不重视
对自然规律和抽象理论的研究。 5)社会上形成了重视政治伦理、轻视技艺的价值观
,科技发明在读书人心目中始终被看作与功名利禄 无关的雕虫小技而被轻视。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 ,缺乏创新动力。 归根结底,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中国科技在16世纪以 后走向衰落。
35
四、宋——词
1.词的含义: 一种新体诗歌,又称“长短句”(抒发感情),可
配乐演唱。唐朝出现,宋代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2.特点:
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 3.繁荣原因: ①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②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 ③上层人物提倡并参与创作; ④宋元社会矛盾尖锐,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4.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1、要想发展科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 济、文化条件。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科 技发展的根本动力。 2、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重视科技。
23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1)腐朽的封建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 萌芽的发展,使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2)封建闭关政策隔断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明代“八股取土”和清代文字狱禁锢了知识分子
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为诗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②开明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 想开放、活跃,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2)经济: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文化:
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2
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时期 初唐
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15世纪欧洲借鉴 北宋:彩色套印技术; 中国印刷术造出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机
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 和宗教改革,促进人 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 的进步
唐末:应用于军事
宋朝:火药武器广 泛运用
13世纪中期经 阿拉伯传入西 欧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 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 落,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 势力创造了条件
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提供了动力;
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学技术的发 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资产阶级革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工业革命使科学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6
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只有转 化为生产力,才能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取决于当时的社会条 件。如社会制度、国家政策、人的观念。
论基础;被誉为“万世宝典”
18
(3)《本草纲目》 作者:明朝 李时珍 内容: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
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 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药学的系统
总结,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4) 针灸疗法
分针法和灸法 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
19
中国古代科技(传统科技)的特点
(1)从内容看: 实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记录 (3)最早的星表:战国《甘石星经》→唐《石氏星表》 (现存最古老星表) (4)创制观测仪器:浑仪 简仪
12
(四)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
1、历法:
(1)历法发达的原因: ① 古代农业发达,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服务于农
业生产;② 封建王朝政府的重视。 (2)成就: 先秦历法:
晚唐时诗风凝重浓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 盛转衰。
34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