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中消毒液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记录
次氯酸钠检验原始记录

次氯酸钠检验原始记录次氯酸钠(NaClO2)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用于水处理、漂白剂等领域。
次氯酸钠检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确定次氯酸钠的含量和纯度。
以下是一份次氯酸钠检验的原始记录样本。
实验目的:检验次氯酸钠样品的含量和纯度。
实验仪器和试剂:1.电子天平(精确度为0.01g)2.称量瓶3.磁力搅拌器4.烧杯5.次氯酸钠试剂6.石蕊试剂(Na2S2O3)7.淀粉溶液8.硫酸实验步骤:1.称取其中一重量的次氯酸钠样品(约为2g),记录下精确质量(至少到0.01g)。
2.将次氯酸钠样品溶解在适量的去离子水中,并转移到烧杯中。
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样品溶液,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3.取一定量的次氯酸钠溶液(约为10mL),加入石蕊试剂(Na2S2O3)溶液,并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在搅拌下进行滴定,记录下滴定过程中的用量和颜色变化。
4.根据滴定的结果,计算出次氯酸钠样品的含量和纯度。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日期:20XX年X月X日实验者:XXX次氯酸钠样品质量:2.003g滴定过程记录:第1滴滴定用量(mL):0.5mL第2滴滴定用量(mL):1.0mL第3滴滴定用量(mL):1.5mL第4滴滴定用量(mL):2.0mL第5滴滴定用量(mL):2.5mL第6滴滴定用量(mL):3.0mL混合液颜色变化:由淡黄变为无色计算过程:1.计算滴定平均用量:平均用量=(0.5+1.0+1.5+2.0+2.5+3.0)/6=1.75mL2.计算次氯酸钠样品的含量:次氯酸钠含量(单位:mol)= 平均用量(mL) × 0.1 mol/L其中,0.1 mol/L为Na2S2O3的浓度3.计算次氯酸钠样品的纯度:次氯酸钠纯度(单位:%)= 欲测样品含量 (mol) / 理论最大含量(mol) × 100实验结果:次氯酸钠样品纯度:87.50%实验结论: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1、连续使用的消毒液每天使用前应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每季度应进行使用中的消毒液染菌量的监测。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应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10 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 cfu/ml。
2、使用中紫外线灯管应进行日常监测,紫外线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进行1 次,使用中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 为合格。
3、消毒后的内镜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细菌菌落总数<20 cfu/件,不得检出致病菌。
灭菌后的内镜每月进行生物监测,合格标准为无菌检测合格。
4、各种医疗器械应根据不同的消毒灭菌方法进行监测。
(1)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材应无菌。
(2)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材(直接或间接接触黏膜的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cfu/件(cfu/g 或 cfu/100cm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材(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的菌落总数应≤200cfu/件(cfu/g 或cfu/100cm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5、定期对血液净化系统透析液、透析用水进行监测。
(1)每月监测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菌落总数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2)每季度进行内毒素监测。
在水处理装置的输出端的内毒素应不得超过 1 EU/ml;在血液透析装置入口的输送点上的细菌内毒素不得超过 5 EU/ml。
(3)每半年进行 1 次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监测,结果必须符合国家医药业标准《血液透析和相关治疗用水》的要求。
6、应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灭菌前进行 B-D 试验。
生物学监测每周进行。
7、应对环氧乙烷灭菌器进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生物监测应每灭菌批次进行。
8、当监测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追溯、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

《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项目检查标准分值考核细则扣分原因一1、科室建立有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有职责并履行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查看记组2、参加院感知识培训、会议有记录。
录,织3、手册记录完整、有计划控制方案和措施。
10分一项不合与4、建立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文档,感控科及相关部门发布的与院要求扣0.2制感相关的文件、资料等保存齐全。
分度5、对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进行无菌操作衣帽整齐、戴口罩,必要时戴无菌手套2、治疗室、换药室分区合理、清洁整齐;无菌物品及非无菌物品分区存放、标识清楚,分类放置,无过期3、无菌敷料、棉球、棉签等一经打开在24小时内使用,在容器外注明开启时间,消毒棉球现泡现用二4、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干燥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注明开启实地查时间看,一项无5、药物现配现用,注射器中的无菌药液不得超过2小时;无菌20分不合要求菌药液开启24小时内使用,注明开启时间扣0.2分原6、复用器械及物品清洗后由消毒供应室进行消毒、灭菌则7、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存放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l0cm,已去除外包装的灭菌物品需套橱内或带盖容器中8、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使用后按医疗废物有关规定处理1、诊室每日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一次,操作台每日消毒两次。
记录规范;紫外线灯管清洁。
2、消毒液浓度符合要求,现配现用。
3、每次治疗开始前和结束后及时踩脚闸冲洗管腔。
三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灭菌”实地查5、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看,一项消类口腔诊疗器械用后灭菌。
10分不合要求毒6、常用检查器、填充器、托盘等每人用后消毒。
扣0.2分隔7、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离8、牙模、腊块、石膏模型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9、拖把分区使用,标记清楚,定点放置,用后消毒处理,凉干备用,容器清洁。
10、冰箱清洁定时除霜,无过期、污染物品,不得存放个人物品1、工作人员了解标准防护的主要内容。
消毒剂现场菌落总数(沉降法)原始记录表

××技术有限公司
菌落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
委托单编号:
样品名称:空气
收样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测定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月____日
分析项目:菌落总数
环境条件:________℃,RH________%
方法依据:WS/T797-2022 5.1.2
将采集的样品置于_____℃的培养箱内培养_____ h 后计数。
样品编号
培养结果 ABCDE F
平均 采样时间 10min
菌落总数(CFU/皿·10min)
备注
测定人: 第 页共 页
复核人:
审核人: 2023 年 月 日执行
1018A1-001
将拟消毒房间的门窗关好,在无人条件下静止 10min 后,室内面积≤30m2,在对角线内、中、外 3 点各放置一个无菌营养琼脂平板,高度为 0.8m~1.5m,内、
外部位应距墙壁≥1m,打开平板盖,暴露一定时间后盖好。各平板应做好标记。如室内面积>30m2,每增加 10m2 增设 1 个点。采样点应避开通风口、通风道等。
主要 仪器 设备
检验 步骤 计算 公式
序号
名称
型号
编号
培养基名称
批号
生产厂家
高压蒸汽灭菌器 生物安1300Ⅱ-A/B3
BHC-090A
1016A1-001 1014A1-001 1019A1-001
主要培养基 及试剂
营养琼脂
广东环凯
生化培养箱
SPL-250
SSOP文件

青岛华美泰食品有限公司Qing Dao Hua Mei Tai Food CO.,LTD文件编号:HMT-H-03SSOP文件(A/0)发放号:受控状态:受控编制人:王黎审核人:袁启秀批准人:吴银修实施日期:1目的如果没有对食品生产环境的卫生控制将会导致食品的不安全,在不适合生产食品条件下或不卫生条件下加工的食品,不适合人类食用。
无论是从人类健康的角度来看,还是从食品国际贸易的要求来看,都需要食品的生产者在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下从事食品生产。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特制定了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企业与生产卫生质量有关的各部门。
《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包括基本要求、卫生记录和纠偏行动三个部分。
3职责3.1 HACCP小组负责组织制定本操作规程并对本规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控.3.2 各部门相关人员负责按照本规程规定执行。
4工作程序4.1 水的安全生产用水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水的安全,对于污水处理要防止交叉污染问题,根据国家饮用水、井水水质标准及相关的欧盟指标,本企业在SSOP方案中对水源及供水设施作了必要的规定及监控措施。
4.1.1 水源本企业的生产用水、清洁用水、生活用水全部采用城市公共饮用水,并且每年进行一次水质检测,保证了生产用水的供给和水质的安全。
4.1.2 供水设施4.1.2.1 企业备有完整的供水网络图和排放示意图(详见HACCP计划手册)。
加工车间的管道设计合理,不直接经过食品加工区的上方,防止冷凝水滴污食品。
加工车间水龙头进行连续编号,保证其直观性和安全使用性。
4.1.2.2有防虹吸设备,而且水管离水面的距离高于2倍水管直径。
4.1.2.3 管道设有单向逆止阀,有效的防止水倒流现象。
4.1.2.4 洗手消毒水龙头为非手动式开关,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1.2.5 清洗产品用水为流动的水,清洗时防止污水溢溅。
4.1.2.6 车间地面的废水做到及时清扫,保证生产的废水直接沿车间内的排水沟流入下水道,排水沟为明沟,明沟上附有不锈钢过滤网,易于清理,排水通畅。
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

消毒剂(75%、新洁尔灭)消毒效果验证方案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洁净室消毒剂消毒效果验证方案一、目的公司对于洁净室的消毒采用:洁净室操作台、设备表面、器具及净化室墙壁、地面、门窗等消毒,用0.2%(1:500)新洁尔灭溶液、1.25%84消毒液擦拭消毒;洁净室人员手部消毒用75%乙醇溶液,0.2%(1:500)新洁尔灭溶液品种每月更换一次消毒液品种。
此次消毒验证主要为针对公司所用消毒液进行消毒有效性的试验,以确保生产环境得以控制。
洁净室的清洁和灭菌是清除微生物的主要手段,但必须保障灭菌的有效性、彻底性,因此必须对洁净室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洁净室消毒效果的验证是以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方法考察洁净室人员的手部、操作间、器具应用相应消毒剂消毒后消毒效果,确保消毒剂使用的有效性,为生产合格产品提供无菌环境保障。
本公司生产用洁净室分别采用空气杀菌和消毒液消毒。
因此本验证方案分别对各种消毒液进行消毒效果验证。
二、范围1.洁净室操作间(工作台、设备表面、墙壁、地板、门窗)、器具所使用的各种消毒液的消毒效果验证。
涉及消毒剂有:0.2%新洁尔灭溶液、1.25%84消毒液、75%乙醇溶液。
2.洁净室人员手部消毒液使用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消毒效果验证。
涉及的消毒液有0.2%新洁尔灭溶液、75%乙醇溶液。
三、验证小组成员四、试验用品4.1、待验证消毒剂按照本公司消毒液配制操作细则分别配制:0.2%新洁尔灭溶液、1.25%84消毒液75%乙醇溶液。
五、验证方法5.1.洁净室消毒液消毒效果验证5.1.1可接受标准:GB/T15980-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5.1.2洁净室清洁消毒按照公司《洁净室工艺卫生管理制度》,分别清洁、消毒洁净工作区百级、万级、十万级操作间的工作台面、设备表面、地板、墙面和门窗等。
5.1.3洁净室采样选取制品暴露时间最长、设备及操作人员最多,无菌要求最高的装配及包装车间作为验证测试重点。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日期:20XX年X月X日实验人员:XXX实验目的:1.研究不同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2.测定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速率;3.探究微生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变化。
实验材料:1.维生素B1溶液(10g/L);2.蔗糖溶液(10g/L);3.葡萄糖溶液(10g/L);4.酪蛋白溶液(10g/L);5.红藻提取物溶液(10g/L);6.无菌琼脂培养基;7.无菌平板;8.无菌试管。
实验步骤:1.制备无菌培养基1)加热琼脂培养基至溶解;2)将溶解的琼脂培养基加入试管内;3)用无菌胶头滴管将培养基均匀地分注于无菌平板上;4)将平板培养基放置于室温下,待其凝固。
2.将维生素B1溶液、蔗糖溶液、葡萄糖溶液、酪蛋白溶液和红藻提取物溶液分别加入无菌试管中,每种物质各占10个试管。
3.将每个试管中的液体用无菌胶头滴管均匀地分注于不同编号的无菌平板上。
4.打开消毒柜门,将作用于琼脂培养基的紫外灯打开并进行照射,确保平板完全消毒。
5.在实验室的洁净工作台上,用无菌移液器将各个试验组织的接触培养基的无菌操作。
6.将分配彼此间较远、避免相互干扰的生长时间的培养基标上编号,放入恒温箱中。
7.将标注为控制组的培养基放置于室温下,其余的培养基分别放置在不同温度的恒温箱(30℃、37℃、4℃)中,进行培养。
8.在培养基上观察微生物生长情况,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结果:在维生素B1溶液的培养基中,观察到微生物在两天后有较好的生长情况,在第四天生长速率达到最高峰。
在蔗糖溶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在一天后开始生长,并在第二天迅速增加,但随后生长速率略有下降。
在葡萄糖溶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在一天后开始生长,但生长速率较缓慢,在第三天达到峰值。
在酪蛋白溶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在一天后开始生长,并在第二天显著增加,但在第三天数量趋于稳定。
在红藻提取物溶液的培养基中,微生物在两天后开始生长,生长速率相对较慢,但在第五天达到最高峰值。
在不同温度下的培养基中,观察到微生物在30℃的恒温箱中生长速率最快,37℃次之,而在4℃的恒温箱中微生物生长速率非常缓慢。
ISO9001体系要求的记录明细

一、生产部门准备的记录:1、目标考核的记录;2、生产设备清单(台帐)、3、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计划;4、设备维护与保养的记录;5、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记录;6、生产过程的监控记录;7、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的记录;8、原料验收的记录;9、每日卫生控制的记录;10、虫害控制的记录、11、消毒液配制和使用的记录;12、CCP点的监控的记录;13、纠偏的记录等;二、质检部门的记录:1、质量目标考核的记录;2、计量设备台帐,3、计量设备检定的记录;4、检定的标签;5、检定的证书;6、产品的检验标准,7、产品的质量标准;8、使用标准的目录;9、产品的原料入厂检验记录、10、半成品检验的记录,11、成品检验的记录;12、微生物检测的原始记录;13、不合格品的记录;14、数据分析的记录;15、化学品的台帐化学品的使用记录,16、标准液的标定记录;17、产品标识的规定;18、化验室的管理制度;19、消毒液配制记录,20、化验人员的资质证书(复印件即可);21、产品的官方检测报告;22、水质检测报告;23、生产用水的化验室微生物检测记录;三、办公室:1、文件修改与评审的记录;2、文件与记录发布的记录;3、法律与法规清单(包含企业执行的国家标准);4、外来文件的清单;5、培训计划;6、培训的记录和考核评价的记录;7、人员的任职能力的要求;8、特种人员的资质证书、9、对人员的考核与评价的记录和规定的文件等10、内部审核的记录;11、管理评审的记录;12、不符合项目整改的记录;13、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记录;14、内部沟通的记录(包括企业的会议记录等);15、人员健康档案、16、人员的健康证书或证明等;四、采购和销售部门:1、供方的评价准则和再评价的准则;2、原料的验收标准;3、供方的评价的记录;4、合格供方的名单;5、原料包装材料入厂的检验记录;6、供方的相关资质(如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QS证书、产品的检测报告等)与检测报告等;7、采购控制要求的企业管理文件和规章制度;五、销售部门:1、销售台帐(就是销售的记录包含发货的记录);2、合同台帐;3、销售合同的评审的记录(包括签定的合同);4、合同更改的记录,5、与顾客沟通的记录,包括传真等文件;6、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记录和分析报告;7、产品撤回的演练记录和评价记录;8、顾客投诉处理的记录、9、市场发现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的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中消毒液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检验开始时间:年月日样品名称:检验完成时间:年月日检测项目:□菌落总数□沙门氏菌检测依据:GB 15982-2012 β型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检消毒液样品的制备:
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作方法吸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和剂混匀。
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用普通营养肉汤中和,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剂用含0.1%硫代硫酸钠中和剂,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用含0.3%吐温80和0.3%卵磷脂中和剂,醛类消毒剂用含0.3%甘氨酸中和剂,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可在中和剂中加入吐温80至3%;也可使用该消毒剂消毒效果检测的中和剂鉴定试验确定的中和剂。
一、菌落总数测定:
用无菌吸管吸取一定稀释比例的中和后混合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却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72h,计数菌落数。
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
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样品编号:
二、致病菌:
注:+生长或有可疑菌落;-未生长或无可疑菌落。
电子天平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培养箱编号:使用状况试验前:试验后: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