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环境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

合集下载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引言0.1.背景达到一个平衡的环境,社会和经济被认为是基本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目标是通过平衡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社会对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和问责的期望已经从环境污染、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废物管理不当、气候变化、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方面发展了越来越严格的立法,对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使得环境管理组织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通过实施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0.2.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本标准的目的是为组织提供一个框架,来保护环境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平衡的需要。

它指定要求,使一个组织能够实现预期的结果集的环境管理体系。

一个系统的环境管理方法,可以为高层管理人员提供信息,来建立长期的成功和创建选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保护环境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减轻潜在的不利环境条件对组织的影响;——协助组织实现合规义务;——提高环境绩效;——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分布式、消费和处理,通过使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可以防止环境影响生命周期内无意中被转移到别的地方;——实现财务和运营效益的同时,还实现环保的替代品,加强组织的市场地位;——环境信息交流有关利害关系方。

本国际标准,就像其他国际标准,并不打算增加或改变一个组织的法律要求。

0.3.成功因素环境管理体系的成功取决于承诺所有级别和功能的组织,由最高管理层组织利用机会来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提高有益的环境影响,尤其是那些具有战略和竞争的影响。

高层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风险和机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使他们与其他业务优先级,将环境管理融入其整体管理系统。

示范的成功实现本国际标准可以用来向利害关系方保证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采用本标准本身并不能保证最优环境的结果。

本国际标准的应用可以不同,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关联。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24
6. 策划
6.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4 应对措施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
a)将要采取的措施以应对其:
①重要环境因素; ②合规性义务; ③风险和机遇(见6.1.1)
b)如何:
将措施纳入其EMS过程(见6.2; 7; 8及9.1)或其他 业务过程并实施; ② 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见9.1)。
所处环境相适应; c)确保将EMS要求整合到组织的业务流程中; d)确保EMS所需资源的提供; e)传达有效的环境管理以及满足EMS要求的重要性; f)确保EMS实现其预期的结果; g)指引和支持员工致力于实现EMS的有效性; h)推动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的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发挥其领导作用。
“业务”可泛指组织赖以生存的核心活动。
4
ISO 14001 标准目录
ISO 14001:2004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要 求
0 1 2 3 4 引言 范围 引用标准 术语和定义 环境管理体系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 策划 4.4 实施与运行 4.5 检查 4.6 管理评审
ISO 14001:2015
0 引言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 5 领导作用 6 策划 7 支持 8 运行 9 绩效评管理者应在界定的的组织EMS范围内建立、实 施、保持方针: a)适合于组织的宗旨、环境,包括组织活动/产品/服务的性
质、规模和环境影响; b)提供建立目标的框架; c)包括对环境保护、污染预防和对组织特定情况下其他具体 环保承诺; d)包括对遵守合规义务的承诺; 注:其他具体环保 e)包括对持续改进EMS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承诺可包括: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减 方针应: 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按文件化信息保留;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在组织内传达;

管理体系过程与标准条款关系矩阵图

管理体系过程与标准条款关系矩阵图

备 注
10
MP05
内部审核
领导层
11
MP06
管理评审
领导层
9.3.1/9.3.2/9.3.3
9.3
4.6
5.6.1
12
MP07
持续改进
领导层
9.1.3/10.1/10.2.1/10. 9.1.1/10.1/10.2/10.3 2.2/10.3
4.5.3
8.1/8.4/8.5.1/8.5.2
13
SP01
9.2.1/9.2.2 9.2
ISO14001:2015
OHSAS18001:2007
4.5.5
IECQ QC080000:2012
8.2.2
IATF16949:2016
7.2.3/9.2/9.2.1/9.2.2/9.2.2.1/9. 2.2.2/9.2.2.3/9.2.2.4 9.3.1/9.3.1.1/9.3.2/9.3.2.1/9.3. 3/9.3.3.1 9.1.3/9.1.3.1/10.1/10.2.1/10.2.2 /10.2.3/10.2.4/10.2.5/10.2.6/10. 3/10.3.1 7.1.1/7.1.3/7.1.3.1/7.1.4/7.1.4. 1/8.5.1.5/8.5.1.6 7.1.1/7.1.5.1/7.1.5.1.1/7.1.5.2/ 7.1.5.2.1/7.1.5.3/7.1.5.3.1/7.1. 5.3.2 7.1.1/7.1.2/7.1.6/7.2/7.2.1/7.2. 2/7.2.3/7.2.4/7.3/7.3.1/7.3.2/7. 4 7.1.1/7.5.1/7.5.1.1/7.5.2/7.5.3. 1/7.5.3.2/7.5.3.2.1/8.5.3
20

TMS 基础理念

TMS 基础理念
产品防护
8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2.1 顾客满意
8.2.2 内部审核
8.2.3 过程的监视
和测量
8.2.4 产品的监视

和测量

8.3 不合格品控



8.4 数据分析

8.5 改进 8.5.1 持续改进
和 改
8.5.2 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
ISO9000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总则 能力、意识 和培训
7
产 品 实 现
7.1 产品实现的 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 的过程
7.2.1
7.2.2
7.2.3 7.3 设计和开发 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4 采购
7.4.1 7.4.2 7.4.3
7.5 生产和服务 提供
7.5.1 7.5.2
输入 顾客
要求
输出
管理职责
资源管理
测量、分析 改进
产品实现
产品
满意
顾客
总目 4 质 量 管 理
系体 5
管 理 职 责 6
资 源 管 理
要素
条目 分要素
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4.2.1
4.2.2
4.2.3
4.2.4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关 注焦点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4.1
二战后,美国民产品生产中开展质量保证和质量认证活动。首先被
锅炉、压力容器和核电站等民用工业系统所接受。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在 1971年借鉴军用标准编制、发布了国家标准ANSI-N-45。2《核电站 台质量保证大纲要求》,民用工业在采用质量保证技术后也取得了明显 的效果。

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完整版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

XXXXXXX有限公司环境手册ISO14001-2015文件编号:EM-01 A/10编写:审核:批准:发布日期:2017年9月10日实施日期:2017年9月10日修订记录目录第1 章概述颁布令公司简介管理者代表任命书环境手册的管理第2章管理体系范围第3章手册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引用标准文件术语和定义第4章组织的背景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的环境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确定管理体系的范围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第5章领导作用领导和承诺环境方针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第6章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总则环境因素合规义务措施的策划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策划环境目标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第7章支持资源能力意识信息交流总则内部信息交流外部信息交流文件信息总则创建和更新文件信息控制第8章运作运行策划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第9章绩效评价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总则合规性评价内部审核总则内部审核方案管理评审第10章改进总则不符合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环境手册颁布令环境手册是本公司从事与环境管理有关的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的基本法规之一,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实现质量环境管理目标,促使公司环境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与不断发展。

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并经总经理批准发布,是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用以统一、协调全公司的质量环境管理活动,使其基于ISO14001-2015标准要求,符合本公司产品、服务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能指导我公司环境管理工作。

现决定正式颁布实施。

公司全体员工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按一体化《环境手册》规定的标准贯彻实施。

总经理:日期:2017年9月1日公司简介xxx电话传真地址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公司所属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的环境方针和目标(指标),确保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任命xxx先生担任本公司管理者代表。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按ISO14001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改环境管理体系;➢向总经理报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改进的需求;➢在整个公司内促进守法意识、环保意识意识的形成;➢批准管理体系程序文件;➢配合总经理的工作,推行公司环境方针,组织制定环境目标和管理方案。

四大管理体系条款对应关系图(2016版)

四大管理体系条款对应关系图(2016版)

四大管理体系条款对应关系图(2016版)ISO 9001:2015标准条款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体系要素,其中包括4.1组织的环境和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IATF :2016标准条款包括:1、范围;2、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4、体系要素,其中包括4.1组织的环境、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以及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另外,还有一些补充内容,如顾客特定要求、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产品安全、领导作用和承诺等。

ISO :2015标准条款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组织所处环境,其中包括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以及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OHSAS :2007标准条款包括: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其中包括4.3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和4.4资源、作用、职责、责任和权限。

策划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包括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在这些标准中,都包括了组织的环境、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领导作用和承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岗位职责和权限、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等内容。

这些都是建立和维护有效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必须的要素。

XXX 6.1.3XXX 6.2XXX 6.2.2.1Supporting Resources in 7.1Personnel。

Infrastructure。

and Factory。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Planning in 7.1.2.7.1.3.and 7.1.4XXX 7.1.5.7.1.5.1.7.and 7.1.5.3XXX 4.3.3 and 6.2.2Legal and Other Requirements in 7.1.1n Knowledge in 7.1.6 and 7.2Competence and Training in 7.2.1.7.2.2.and 7.2.3Awareness in 7.3.1 and 7.3.2n and n in 7.4.7.4.1.7.4.2.and 7.4.3Documented n in 7.5.7.5.1.7.5.2.and 7.5.3Control of Documents and Records in 8.1 and 8.2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 8.2 and 4.5.4.8.1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8.1.1 运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制定策划和控制措施,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符合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原文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原文

引言
• 本标准规定了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要 求,能够用于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 认证/注册和(或注册)和(或)自我声明, 本标准和用来为组织建立、实施或改进环 境管理体系提供一般性帮助的非认证性指 南有重要区别。环境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 其中有些还具有战略与竞争意义。一个组 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 方确信组织已建立了适当的环境管理体系。
1 范围
•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有下列愿望的组织:
• a )建立、实施、保持并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 b )使自己确信能符合所声明的环境方针;
• c )通过下列方式证实对本标准的符合:

1) 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声明;

2) 寻求组织的相关方(如顾客)对其符合性
予以确认;

3) 寻求外部对其自我声明的确认;
引言
• 许多组织已经推行了环境“评审”或“审 核”,以评价自身的环境绩效。但仅靠这 种“评审”和“审核”本身,可能还不足 以为一个组织提供保证,使之确信自己的 环境绩效不仅现在满足,并将持续满足法 律和方针要求。要使评审或审核行之有效, 须在一个纳入组织整体的结构化的管理体 系内予以实施。
引言
• 环境,这些要素可与其他管理要 求相结合,帮助组织实现其环境目标与经 济目标。如同其他标准一样,这些标准不 是用来制造非关税贸易壁垒,也不增加或 改变组织的法律责任。
引言
• 其他一些标准,特别是ISO/TC 207制定的关 于环境管理的各种技术文件,提出了环境 管理支持技术的指南。对其他标准的参阅 仅用于获取信息。
• 本标准仅包含那些可以进行客观审核的要 求。须要得到对环境管理体系中诸多问题 更加全面指导的组织,可参阅GB/T 24004—2004。

ISO14001:2004标准

ISO14001:2004标准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专门的管理者代表,无论他(们)
是否还负有其他方面的责任,应明确规定其作用、职责和权 限,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建立、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包括改进的建议
4.4 实施与运行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
a) 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b) 环境管理体系范围的描述;
c) 环境管理体系主要要素和他们的相关关系的描述,
及参考的相关文件; d) 本标准所要求的文件,包括记录; e) 由组织决定的为确保重大环境因素有效地策划、 运行和控制过程所必须的文件,包括记录。
4.4 实施与运行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套程序,确定可能对环境
产生影响的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及组织将如何响
应这些事故和紧急情况。 组织应对实际的紧急情况和事故进行响应,并预防或 减少可能伴随的负面环境影响。 组织应定期评估,必要时修订其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 特别是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 可行时,组织还 应定期测试上述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要素关系图
管理评审
环境 方针 环境 因素 法律 法规 EMS审核 目标指标管理方案
信息职责培训
记录
运行控制 文件编管
监测测量
纠正预防
4.5检查 Checking
4.6 管理评审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按其规定的时间间隔,对环境 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充分 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环境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修订的需要,包括方针、目标与指 标。应保存评审的记录。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