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图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体系及环保保证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及环保保证措施

环境管理体系及环保保证措施8.1项目环境管理体系项目环境保护体系图详后附图8.2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措施及制度8.2.2现场卫生管理措施1.制定施工现场生活卫生管理、检查、评比考核制度。

现场设有施工和生活区域平面图,落实卫生责任包干,教育员工遵守道德规范。

现场每个施工人员必须由其施工队伍负责人进行文明施工和标化管理的教育,提高思想觉悟。

必须做到文明施工、文明操作、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发扬风格、制止不良习气。

2.现场标化管理必须严格遵守标准来进行管理,定期对照考核。

3.场容生产卫生管理必须严格遵守部颁标准。

材料堆放必须按场布图严格堆放,严禁乱堆、乱放、混放。

特别是严禁把材料堆靠在围墙后,以防受力造成倒塌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 在生活区内设置食堂,提供工人与管理人员的伙食。

按食品卫生要求,厨房设有仓库、生菜间、烧煮间、熟食密封间。

炊事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查。

用餐统一在食堂或餐厅进行。

伙房、食堂、临时卖饭处要整洁卫生,炊具干净,室内无蝇、无鼠害。

地面、墙面、案板、碗柜干净整洁。

要严格执行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和食堂卫生操作制度。

5.宿舍内严禁私接电源插座或使用大容量电器,项目部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6.制定“办公室及宿舍卫生管理制度”、“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使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域做到整洁、卫生。

7.办公室、宿舍通风、明亮,设有洗脸设施,由专人负责管理。

8.生活区和施工现场设有男、女厕所、浴室,厕所为蹬位,水冲式,污水排入化粪池。

浴室淋浴设施保持清洁,排水通畅,有专人管理,定时打扫。

9.施工现场设有茶水供应点,茶具有消毒设施,确保冬天有热开水,夏天有凉开水供应。

10.环境整洁,水沟通畅,生活垃圾每天清除,生活区域设有除害措施。

11.气候干燥时现场要经常洒水,以免行车时尘土飞扬。

12.为确保现场施工员工身体健康,现场设立医疗点。

8.2.3场容场貌管理措施1.七牌一图按统一标准制作,设置在工地大门两侧,施工区域、危险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图(PPT 59张)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图(PPT 59张)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职责、权限和沟通
目的:对公司内的职能及其相互关系予以规定和沟通,以促进有效的质 量、环境管理。 适用范围:是用于公司内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管理层几个职能 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的规定及沟通。 相关文件:《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不合格控制程序》 《改进控制程序》 记录:《内部工作联系单》 《纠正或预防措施处理单》
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一览表》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控制程序
目的:对实现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进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适用范围:适用于对确保实现质量、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资源加以识别和策划
职责: 1、公司最高管理层负责批准有关部门编制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输出文件。 2、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核各部门为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编制的有关的文件。 3、人事行政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编写相应的策划文 件,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4、各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 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 :《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实施情况检查表》 《文件更改申请单》
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环境因素汇总表》 《重要环境因素一览表》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适用法律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目的: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建立获取这些法律法规和要求的渠道。 职责:人事行政部负责跟踪、收集于本公司有关的国家、地方、行业的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向各部门传达并监督实施国家、地 方、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手册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
目的:对公司服务中的重大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控制,确保在建立环境目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
根据EM绩效目标, 组织对EM整体绩效 进行评审和持续改进。
明组织的正式承诺。
环境因素辨识、风 险评价和控制为中 心
计划
PLAN
对如何实现EM方针
作出明确规划
CHECK
检查与纠正措施
对组织的绩效进行经常或 定期的监测、测量与评 价,确保体系有效运行
实施与运行 开发、培训并落实实现方针、目标和指 标所必须的意识、能力和支持机制。明确机 构和职责,对包含危险因素的活动、产品和 服务实施运行控制或具体管理方案,制定预
4.1 总要求
4.2 环境方针
4.3.1 环境因素
4.3 策划
4.3.2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
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
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4.3 信息交流
4.4实施与运行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
Hale Waihona Puke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 环境方针:由最高管理者就组织的环境绩效正式表述的总体 意图和方向。
• 环境目标: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针规定的自己所要实现的总体 环境目的。
• 环境指标:由环境目标产生,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 满足的具体的绩效要求,它们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3.术语和定义
• 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 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 互作用的要素。 一辆停放的汽车(要素) 一辆汽车发动,要消耗汽油,要排放噪声和汽车尾气 环境因素的表述:名词+动词 污染因或物质或组分+行动或动作 含磷废水的排放,不能描述污水的排放

安全、环保管理路径逻辑图PPT模板

安全、环保管理路径逻辑图PPT模板
应急队伍建设 标准化应急演练
Module und Variations_E 2
安全管理逻辑图
环境管理责任
环境管理体系 制
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制度
污染物管控
执行天津市 地方二级管 理标准
污染物申报 季度申报
危废处置
天津市环保局 网上申报
安全管理主要路径
管理人员责 任制
生产人员责 任制
污水处理污染物排 放管理制度
监督考核
危废处置
职业健康体检 隐患整改评估 应急处置演练
Module und Variations_E 1
安全管理逻辑图
安全管理主要路径
安全管理 体系
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 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 制度
安全操作 规程
设备设施安全 操作规程
班组落地 执行
安全意识转变 为安全行为
监督考 核
管理人员责任 制
生产人员责任 制
安全操作规程 污染物管控
班组落地执行 污染物申报
监督考核
危废处置
隐患排查治理 班组安全建设 专项隐患排查 人人识别危险源 问题隐患整改 班组安全大讲堂
整改隐患验证 5831班组安全屋 隐患整改评估 应急处置演练
Module und Variations_E 4
安全管理逻辑图
安全管理主要路径
安全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 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隐患排查治理 班组安全建设
安全管理制度 环境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专项隐患排查 人人识别危险源
安全操作规程 污染物管控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 问题隐患整改 班组安全大讲堂
班组落地执行 污染物申报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整改隐患验证 5831班组安全屋

环境管理体系框图

环境管理体系框图

环境管理体系框图
保护施工现场环境及临时住地和道路卫生
环境保
护 管 理
保 证 体
系 技
术 措 施

查 保 证
组 织 保 证
思 想 保 证
项目部每季一检查
队每月一次检查
遵守相关法律准则
制定各类防范措施 制定施工行为规范 定 期 检 查
工班每周一次检查 材料、运渣 车辆每辆检查 队设专职检查员 队环保管理小组
班组设义务检查员
班 组 长 制定科学合理方案
普及教育
专业教育
特殊工种教育 法制法规教育
项目经理部环保领导小组
增强环保意识,规
范施工
标准化与程序化作业
制度与措施实施与检查
班组每工序检查 环保部门日常检查 控制大气污染
控制水污染
控制噪音与减少扰民
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
防止生态破
坏。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ICS 13.020Z 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4001-2004/ISO 14001:2004代替GB/T 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 with guidance for use(ISO14001:2004,IDT)2005-05-10发布2005-05-1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目次前言引言1 范围2 规范性费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4.1 总要求4.2 环境方针4.3 策划4.3.1 环境因素4.3.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4.3.3 目标、指标和方案4.4 实施与运行4.4.1 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4.4.2 能力、培训和意识4.4.3 信息交流4.4.4 文件4.4.5 文件控制4.4.6 运行控制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4.5 检查4.5.1 监测和测量4.5.2 合规性评价4.5.3 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4 记录控制4.5.5 内部审核4.6 管理评审附录A(资料性附录)本标准使用指南附录A(资料性附录) GB/T24001与GB/T19001之间的联系参考文献图1 本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EMS)模式表B.1 GB/T24001-2004与GB/T19001-2000的对应情况表B.2 GB/T19001-2000与GB/T24001-2004的对应情况本标准是GB/T24000系列中的一项标准。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本标准代替GB/T24001-1996。

本标准与GB/T24001-1996的主要差异为:——名称中的“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改为“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对术语作了下列修改:·增加了对审核员、纠正措施、文件、不符合、预防措施、程序、记录等7个术语的定义。

安全、环保、质量体系框架图

安全、环保、质量体系框架图

质量控制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框图
环境管理体系机构图
项目部管理机构图
安全生产管理框架图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质检工程师总工程师直接责任人:副经理一副经理二试验室总工室计划合同部工程管理部安全管理部综合管理部机材部财务部试验安全管理工艺技术方案安全生产计划安全野外测量安全落实施工安全措施施工安全管理安防台全防监洪安督全劳保安全用品发放卫交综生通合安安治全全理机械操作人员安全管理机械保养维修安全材料管理防火防盗安全财务安全管理桥梁一班组桥梁二班组桥梁三班组桥梁四班组桥梁五班组路基一班组路基二班组自营班组桩基一班组桩基二班组预制梁一班组预制梁二班组伸缩缝班组。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a) 向大气的排放;
b) 向水体的排放; c)向土地的排放 d)废弃物管理; e)土地污染;
f)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有使用;
g)能源的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
确立环境因素应考虑与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有 关的因素
采购过程 安装施工过程 运输过程 合同方和分包方的环境绩效
• 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任 何有害或有益的的变化。 对大气污染 对水体污染 对土壤污染 包括: 固体废弃物处理对环境影响 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 各种能源、资源及原材料使用对环境影响 地域或社区问题:振动、景观、生态
• 环境绩效:组织对其环境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可对照环境方针、目标、指标对结果进行测量。
环境因素 对相关方 的影响
4.3 规划(策划) 4.3.1 环境因素 4.3.2 法律和其他要求 4.3.3 目标和指标 4.3.4 环境管理方案
4.4 实施和运行 4.4.1 组织机构和职责 4.4.2 培训,意识与能力 4.4.3 信息交流 4.4.4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4.4.5 文件控制 4.4.6 运行控制 4.4.7 应急准备和响应
重要环境因素管理
1.范围(管理手册 1.0 )
建筑施工安装工程 物业管理 集团管理体系的范围 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工作 非经营性资产管理 房屋安全鉴定过程
公司机关 管理体系覆盖组织机构 集团下属各子公司 集团下属各分公司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无规范性引用文件。保留本章是为使本版中的章节号和前一 版(GB/T 24001-1996)保持一致。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04 标准介绍
人类面临环境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