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装饰画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 人物装饰画》说课稿2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人物装饰画》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9课人物装饰画》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解析和示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装饰画的形式表现人物,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但学生在创作人物装饰画时,可能会遇到如何把握人物形象特征、如何运用装饰元素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观察人物特征,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一幅人物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把握人物形象特征,运用装饰手法进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范画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物装饰画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人物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装饰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和创作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引导学生了解装饰元素在作品中的运用。
3.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创作一幅人物装饰画,讲解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掌握技法。
4.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创作方法、装饰元素等方面,以简洁的文字和图示呈现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 人物装饰画》说课稿4

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人物装饰画》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人物装饰画》是苏少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9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创作人物装饰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人物形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创作人物装饰画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人体结构的认识不足、装饰手法单一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特点的人物装饰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人体结构观察能力、装饰手法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使学生学会用装饰手法表现生活中的人物形象。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人体结构的把握、装饰手法的运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人物装饰画的相关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物装饰画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对人体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人物形象进行装饰画的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人物装饰画的重要知识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需突出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美术上册《人物装饰画》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针对人物装饰画的创作技巧,我会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如何通过线条、色彩、形状等元素来表现人物形象?”“怎样运用夸张、变形、装饰等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魅力?”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要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作业小结强化知识巩固
综上所述,本教学案例的五大亮点充分体现了学科与课本的关联性,符合教学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情感。
2.增进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的了解,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尊重生命的价值观。
4.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人物装饰画的学习中,我将创设一个富有民间艺术氛围的教学情景。在课堂上,我将展示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人物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同时,通过讲述民间故事、传说,让学生了解这些装饰画背后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能够更自然地产生学习兴趣,激发创作灵感。
本教学案例通过创设富有民间艺术氛围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能够更自然地融入到人物装饰画的学习中,提高创作热情。
2.问题导向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思考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人物装饰画的知识要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9人物装饰画苏少版(4)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人物装饰画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3. 人物装饰画的创作步骤4. 人物装饰画作品的欣赏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人物装饰画作品。
2. 难点:如何运用装饰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范画作品、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马克笔等)、投影仪。
2. 学具:绘画工具、画纸、水彩颜料、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教材中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装饰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创作一幅人物装饰画,讲解创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按照示范,独立创作一幅人物装饰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六、板书设计1. 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3. 人物装饰画的创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人物装饰画作品,要求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具有装饰性。
2. 写一篇创作心得,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教材中的范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人物装饰画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人物装饰画的认知和看法,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物装饰画的思考和讨论。
二、讲解讲解环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环节。
在讲解环节中,教师需要详细讲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技法,如线条、色彩、构图等。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第9课 人物装饰画(省一等奖)

2、学习装饰,探究法则(1)学习单一:①通过WPS资源包,了解、知道人物装饰画的基本知识,分享你最感兴趣的部分。
②分组进行探究不同画家的不同装饰方法。
由各组组长汇报探究成果。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完善板书)。
(2)下发试卷,检验学生对人物装饰画的了解程度。
教师根据检验成果当堂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选择感兴趣的版块进行课堂分享。
学生自主完成试卷“考考你”,上传统计结果。
运用多屏切换以及wps文本编辑功能设计不同版块供学生浏览。
投屏及时反馈检测结果。
第二阶段3、挑战自我,初步尝试(1)学习单二:根据教师给出的不同素材,小组讨论装饰的方法(从造型和色彩上进行探究)。
利用现实人物画尝试运用多种素材创作简单的人物装饰作品。
(2)展示部分作品并说一说小组讨论出的结果。
(3)播放教师示范的半身像人物装饰画微视频。
展示成果。
各小组多样化展示探究结果。
小组合作,运用照片多形式改画,汇报调查结果。
4、联系生活,另类装饰(1)欣赏教师的范画在生活中的运用,展示人物装饰书本。
(2)通过教师的作品以及生活中创意图片的欣赏,找一找周围适合的素材,用自己的人物装饰画作品来点缀生活。
(3)课堂展示、点赞评价,汇报成果。
学生欣赏图片,受到启发。
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人物装饰画的点缀活动。
发送作品分享。
多样化进行点缀。
利用上传平台分享设计成果。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人物装饰画苏少版(8)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人物装饰画苏少版 (8)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进行人物装饰画创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述人物装饰画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人物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包括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
3. 人物装饰画的构图和色彩运用。
4. 人物装饰画的欣赏和评述。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物装饰画的创作方法和构图。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进行人物装饰画创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示范作品。
2. 学具:画纸、铅笔、彩色笔、水粉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人物装饰画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创作方法和构图,结合示范作品进行分析。
3.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人物装饰画的创作练习。
4. 展示与评述: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人物装饰画2. 副六年级上册美术3. 内容:基本概念和特点创作方法:夸张、变形、抽象构图和色彩运用欣赏和评述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人物装饰画,要求运用夸张、变形、抽象等手法,构图合理,色彩丰富。
2. 欣赏一幅人物装饰画作品,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述。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通过PPT展示人物装饰画的作品,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风格多样的作品,如中国传统剪纸、非洲部落面具、现代抽象艺术等,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装饰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如提问:“这些作品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是如何表现人物的?”2. 讲解讲解环节是传授知识、技能的关键步骤。
教师应详细讲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创作方法和构图。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9人物装饰画苏少版(6)

教学设计: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9人物装饰画苏少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合作精神。
4. 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学习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了解人物装饰画的起源和发展。
2. 学习人物装饰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
3. 欣赏优秀的人物装饰画作品,分析其创作特点和艺术价值。
4. 进行人物装饰画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人物装饰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形象,以及如何处理人物形象的夸张和变形。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幻灯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的人物装饰画作品,引导学生对人物装饰画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 基本概念:讲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包括起源和发展。
3. 创作方法:讲解人物装饰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
4. 欣赏与分析:欣赏优秀的人物装饰画作品,分析其创作特点和艺术价值。
5. 创作实践:学生进行人物装饰画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板书设计:1. 人物装饰画基本概念2. 人物装饰画创作方法3. 优秀作品欣赏与分析4. 创作实践指导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一幅人物装饰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的创作方法,表现出人物的形象和特点。
2. 要求学生在作品中运用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注重人物的表情和姿态。
课后反思:1. 学生对人物装饰画的基本概念和创作方法是否掌握。
2.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装饰性的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形象。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六年级美术上册《人物装饰画》教案、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过程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了解人物装饰画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在创作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反思、评价,提高自我认知和审美能力。
2.方法目标:
2.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操作: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发挥个性,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互动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评价,促进生生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人物装饰画的认知。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
1.作业内容:
-结合课堂所学,每人创作一幅人物装饰画作品,主题自选,要求运用所学装饰手法进行创作。
-作品要求:构图饱满,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具有一定的创意性和艺术性。
2.作业目的:
-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不断优化自己的作品。
5.作业提交与评价: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作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优点,提出改进意见。
-评价标准:创意性、艺术性、技术熟练度、作品完成度等。
6.作业拓展: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了解更多关于人物装饰画的知识,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装饰画风格、著名装饰画艺术家等。
六年级美术上册《人物装饰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人物装饰画》是六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人物装饰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在知识方面,学生将了解人物装饰画的特点、分类及表现手法,认识装饰画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在技能方面,学生将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进行人物装饰画的创作,提高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6
47
12
1、写生变化
摆脱自然形象的束缚; 大胆的概括归纳; 抓住形象的外形特征和
动态特征,夸张用物形 体比例; 注意装饰细节的刻画, 如头饰的造型,衣褶的 排列,手式的变化及眉 眼的结构等局部的细小 结构,这样才能在进行 人物装饰变化时有丰富 适用的素材。
13
2、欣赏、分析、临摹各民族艺术中 人物形象的造型特点、规律
人物装饰画
1
2
3
4
[教学内容] 一、人物装饰画的特点; 二、人物装饰画的变化途径; 三、人物装饰画的变化手法; 四、人物装饰画的表现形式。
5
一、人物装饰画的特点
人物装饰画要求形象概括、结构明确、 特征鲜明、动态夸张、富于装饰性, 而要实现这些要求,我们要注意几个 特点:
6
1、作品体现人的社会属性
10
现实的
变化:去掉客观现实中人物的 繁琐细节,进行平面化、夸张化的 处理,使原来具象、繁琐的人物形 象,变化为概括的、抽象的、具有 装饰趣味的人物图案。
写实的
变形的、装饰的11
二 人物图案的变化途径
1、写生变化 2、向传统民间装饰中的人物
形象学习、借鉴 3、利用各种人物摄影资料进
行装饰变化
3、人物装饰画的变化手法:肖像变化、造型 特点、构成形式、组织规律等;
4、人物装饰画的表现形式:有民间传统的表
现形式、现代装饰表现形式、卡通表现形式等
几种。
45
[作业练习]
1、人物图案有什么特点? 2、人物图案有哪些表现形式? 3、根据自己收集的人物资料设计一组人物图
案。 ① 黑白人物肖像10幅,规格:15cm×15cm; ② 黑白或色彩人物造型2幅,规格:
处理上,如毛发、衣 纹,饰物及添加的纹 饰等,采用整齐而有 规律的重复或渐次的 秩序化排列,充分体 现条理与反复的形式 美原则。
36
3、外形的适合性 可将人物形象组织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外形中,
使其均匀地分布在这个空间内,并充满外形, 表现一种外形适合的整体、秩序感。
37
四、人物装饰画的表现形式 一)民间传统的表现形式 二)现代装饰表现形式 三)卡通表现形式
38
一)民间传统的表现形式
人物造型风格较粗犷而稚 拙; 人物比例、动态及神韵都 极为夸张; 结构虽不够科学但造型却 十分严谨; 组织看似松散却安排匀称、 合理。
二)现代装饰表现形式
继承传统造型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构成的 原理,
在结构比例上更加科学,灵巧,造型和组织上 追求几何化和统调性,追求动态的完美、舒适 感及合理性,
人物装饰画在组织上应遵循以下 几个原则:
1、形式的统一 2、秩序化排列 3、外形的适应性
33
1、形式的统一
要求构成人物形象的点,线,形要风格统一,或都 是圆形弧线,或均为方圆结合;或全是粗犷的阴影 处理;或统一为自然的有机形;或均为块面组合; 或全部线条排列。
34
35
2、秩序化排列 在人物形象各部分的
22
如以发式变化为主。
23
或以五官特征表现为主。
24
以头部饰物为主。
25
或以面部神态表现为主
26
二)造型特点变化
1、外形归整化一——变形 美
2、打破正常比例——组合 美
3、动态神韵夸张——形态 美
27
l、外形归整化一的变形美
28
2、打破正常比例的组合美
29
中外传统及民间的装饰人物历史悠 久、形式丰富、手法多样,从壁画、 石刻到剪纸、刺绣 ,各种不同风格 形式的人物造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 可学习、借鉴的典范。
14
汉画像石、砖
15
敦煌壁画
16
古典人物形象
17
剪纸人物形象
18
皮影人物形象
19
戏曲人物形象
20
3、利用各种人物摄影资料进行装饰变化 ⑴ 选择具有典型动态的形象,如体育、舞蹈等动作
图片。 ⑵ 选择形象细节比较情绪的,头部的神态、结构,
身上的服饰配物等。 ⑶ 选择透视变化较小的人物形象,角度以正面或正
侧面为最佳,适宜做平面化及装饰性处理。
21
三、人物图案的变化手法
一)肖像变化 充分利用人物头部极具形式美感的五
官布局和丰富的五官形态差别,采用 归纳、夸张,变形等手法使形象更典 型、更具装饰性。
8
3、人能创造动态
人为了丰富生活、强健体魄、抒发情感,还创造了各种运动 娱乐形式,如体育、舞蹈、戏剧、武术、杂技、游戏等。这些 人体动态极具节奏韵律感,造型生动完美。
9
4、人擅长表现自己
人对自身的熟悉和体验程度也是最深的。观察和 表现社会生活中各种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人 们最有兴趣的。人通过表现自己,可以抒发丰富的内 心感受,这正是人物题材的艺术表现历史久远、永不 衰败的原因所在。
人的自然属性:男、女、老、幼 社会属性:种族、民族、国家、职业、性格等,有古代、现代
之分。 人的高智商和高社会化的生活经历,使人有着十分复杂的内心
活动,有各类丰富的表情和神态。
7
2、人能美化自己
人不仅自身拥有光洁的皮肤、整齐的毛发,清晰的 五官和优美的体形,人还非常善于美化自己,各种 发型、饰物、时装和配戴物,不仅造型优美,色彩 绚丽,材质丰富,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
3、动态神韵夸张的形态美
30
4、减少透视重叠的影像美
31
三)画面构成
人物装饰画在画面构成上,注重方向感和重心的稳定性,可 采用对称式和均衡式的构成法则使形象趋于平稳,并可以借助 生活环境中的其他物体,如:花木、房屋、饰物、器物等进行 黑白、虚实、疏密等综合安排,构成画面的平衡。
32
四)组织规律
40
41
42
三)卡通表现形式
既具有归纳、装饰性,又富于生活情趣和浪漫 色彩。
43
44
[小结]
1、人物装饰画特点:有人有社会属性、人能 美化自己、人能创造动态、 人擅长表现自己 等特点;
2、人物装饰画的变化途径:写生变化、向传 统民间装饰中的人物学习和借鉴、利用各种人 物摄影资料进行装饰变化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