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材料的等级

合集下载

【可编辑全文】建筑防火材料的等级

【可编辑全文】建筑防火材料的等级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我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标准 GB 8624 于 1988 年首次发布。

并分别于 1997 年和 2006 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GB 8624一1997 是参照原联邦德国标准 DIN 4102-1:1981《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火灾特性第1部分:建筑材料分级的要求和试验》进行的修订。

在标准实施的十多年中。

作为我国建筑材料及建筑物内部使用的部分特定用途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准则。

在评价材料的防火性能、指导防火安全设计、实施消防安全监督、执行防火设计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按 GB 8624一2006 进行划分。

1.1 有关建筑材料和制品的相关术语(1)建筑制品要求给出包括安装、构造、组成等相关信息的建筑材料、构件或其组件。

(2)建筑材料单一物质或若干物质均匀散布的混合物,例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含均匀散布胶黏剂或聚合物的矿物棉等。

(3)均质制品由单一材料组成的制品或整个制品内部具有均匀的密度和组分。

(4)非均质制品不满足均质制品定义的制品。

由一种或多种主要和/或次要组分组成。

(5)主要组分构成非均质制品一个显著部分的材料,单层面密度≥1.0kg/m2 或厚度≥1.0mm的一层材料可视作主要组分。

(6)次要组分未构成非均质制品的一个显著部分,单层面密度<1.0kg/m2 且单层厚度<1.0mm的材料可视作次要组分。

两层或多层次要组分直接相邻(即它们之间没有主要组分)时,可视作一个次要组分,只要它们集合在一起符合一层次要组分的要求。

(7)内部次要组分其两面分别至少覆盖一种主要组分的次要组分。

(8)外部次要组分有一面未覆盖主要组分的次要组分。

(9)铺地材料由包含或不包含背衬的表面装饰层、基材、夹层和胶黏剂组成的地板上层材料。

(10)基材紧贴在要了解其信息的制品下面的材料。

对于铺地材料,基材是指放置铺地材料的地板或代表该地板的材料。

防火材料等级划分

防火材料等级划分

防火材料等级划分
我国国家标准GB8624-97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以下几种等级:
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几乎不发生燃烧的材料。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难燃类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

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早橘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防火材料构成:
1.无机粘合剂:主要有水玻璃、石膏、磷酸盐、水泥等;
2.耐火的矿物质填料:氧化铝、石棉粉、碳酸钙、珍珠岩、太白粉等;
3.难燃型有机树脂:主要有聚氯乙烯、过氯乙烯、氯化橡胶、氯丁橡胶乳液、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等。

4.难燃防火添加剂:主要有含磷、卤素、氮的有机化合物(氯化石蜡、磷酸三丁酯、十溴脊睁肆联苯醚),和硼系(硼酸、硼酸锌、硼酸铝)、锑系、铝系、锆系等无樱轿机化合物。

防火等级对应的耐火时间

防火等级对应的耐火时间

防火等级对应的耐火时间以防火等级对应的耐火时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一、B1级防火等级(耐火时间不少于0.5小时)B1级防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在明火的作用下,其表面燃烧时间不超过0.5小时。

这意味着B1级建材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能够在火灾发生时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给人们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

二、B2级防火等级(耐火时间不少于1小时)B2级防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在明火的作用下,其表面燃烧时间不超过1小时。

相比于B1级建材,B2级建材的耐火时间更长,具有更好的防火性能。

在火灾发生时,B2级建材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给人们更多的逃生时间和救援时间。

三、B3级防火等级(耐火时间不少于2小时)B3级防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在明火的作用下,其表面燃烧时间不超过2小时。

相比于B1和B2级建材,B3级建材的耐火时间更长,能够有效地抑制火势的蔓延。

在火灾发生时,B3级建材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和救援时间,增加火灾扑救的成功率。

四、A1级防火等级(耐火时间不少于3小时)A1级防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在明火的作用下,其表面燃烧时间不超过3小时。

A1级建材是最高级别的防火材料,具有最强的耐火性能。

在火灾发生时,A1级建材能够有效地阻止火势的蔓延,为人们提供更长的逃生时间和救援时间,大大提高了火灾扑救的成功率。

五、A2级防火等级(耐火时间不少于4小时)A2级防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在明火的作用下,其表面燃烧时间不超过4小时。

A2级建材的耐火时间相对较长,能够有效地抑制火势的蔓延,减少火灾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

在火灾发生时,A2级建材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和救援时间,增加火灾扑救的成功率。

六、A3级防火等级(耐火时间不少于6小时)A3级防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在明火的作用下,其表面燃烧时间不超过6小时。

A3级建材具有很强的耐火性能,能够有效地抵御火势的蔓延,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在火灾发生时,A3级建材能够为人们提供更长的逃生时间和救援时间,提高火灾扑救的成功率。

材料耐火等级

材料耐火等级

材料耐火等级材料的耐火等级是指材料在火灾条件下的抗火性能。

它是衡量材料在火灾中的燃烧性能和防火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建筑材料、电气设备、家具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国家标准,材料的耐火等级分为若干个等级,主要包括A级、B级、C级和D级等,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D级为最低等级。

A级材料是指不燃材料,具有极高的防火性能,能够在火灾条件下不燃烧或者燃烧极为缓慢,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防火墙、防火门等部位。

B级材料是指难燃材料,具有较高的防火性能,能够在火灾条件下燃烧速度较慢,燃烧时产生的烟气和毒气较少,适用于建筑材料、电气设备等领域。

C级材料是指可燃材料,具有一定的燃烧性能,能够在火灾条件下燃烧,但燃烧速度适中,适用于家具等领域。

D级材料是指易燃材料,具有较低的防火性能,能够在火灾条件下迅速燃烧,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气和毒气,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在建筑领域,材料的耐火等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材料的选用应符合相应的耐火等级要求,保证建筑物在火灾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例如,防火墙、防火门等部位的材料应选择A级或B级材料,以确保其在火灾条件下具有良好的防火隔离作用,防止火势蔓延。

此外,电气设备、通风管道等部位的材料也应符合相应的耐火等级要求,以减少火灾发生后的损失。

在家具领域,材料的耐火等级也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家具产品耐火性能分类和标志》标准,家具产品应根据其材料的耐火性能分为不燃类、难燃类和普通类,以满足不同场所的防火要求。

例如,在公共场所和高层建筑中,家具产品应选择具有较高耐火等级的材料,以减少火灾发生后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家具产品时也应关注其耐火等级,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提高家庭的防火安全性。

总的来说,材料的耐火等级是衡量材料防火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建筑、家具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行各业应加强对材料耐火等级的认识,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提高防火意识,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装修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装修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装修材料防火等级划分如下:一、目前防火材料等级主要有5个:A级:不燃性建筑材料,几乎不发生燃烧的材料。

A1级:不燃,不起明火A2级:不燃,要测量烟,要合格。

B1级:难燃性建筑材料:难燃类材料有较好的阻燃作用。

其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难起火,不易很快发生蔓延,且当火源移开后燃烧立即停止。

B2级:可燃性建筑材料:可燃类材料有一定的阻燃作用。

在空气中遇明火或在高温作用下会立即起火燃烧,易导致火灾的蔓延,如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梯等。

B3级:易燃性建筑材料,无任何阻燃效果,极易燃烧,火灾危险性很大。

另外,根据不同的标准,防火材料等级的划分也不一样:D I N4102:A1、A2、B1、B2、B 3E N13501-1:A1、A2、B、C、D、E、 F二、墙面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B1: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防火塑料装饰板、难燃双面刨花板、多彩涂料、难燃墙纸、难燃墙布、难燃仿花岗岩装饰板、氯氧镁水泥经装配式墙板、难燃玻璃钢平板、PVC塑料护墙板、轻质高强复合墙板、阻燃模压木质复合板材、彩色阻燃人造板、难燃玻璃钢等。

B 2 :各类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装饰微薄木贴面板、印刷木纹人造板、塑料贴面装饰板、聚脂装饰板、复塑装饰板、塑纤板、胶合板、塑料壁纸、无纺贴墙布、墙布、复合壁纸、天然材料壁纸、人造革等三、地面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B1:硬PVC塑料地板,水泥刨花板、水泥木丝板、氯丁橡胶地板等B2:半硬质PVC塑料地板、PVC卷材地板、木地板氯纶地毯等四、顶棚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B1:纸面石膏板、纤维石膏板、水泥刨花板、矿棉装饰吸声板、玻璃棉装饰吸声板、珍珠岩装饰吸声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岩棉装饰板、难燃木材、铝箔复合材料、难燃酚醛胶合板、铝箔玻璃钢复合材料等。

五、装饰织物防火等级的划分B1:经阻燃处理的各类难燃织物等B2:纯毛装饰布、纯麻装饰布、经阻燃处理的其他织物等六、其他装饰材料等级的划分B1:聚氯乙烯塑料、酚醛塑料、聚碳酸酯塑料、聚四氟乙烯塑料、三氯氰胺、脲醛塑料、硅树脂塑料装饰型材、经阻烯处理的各类织物等。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标准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标准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标准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是指根据材料的防火性能对其进行等级划分,以便于在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中选择合适的材料,从而提高建筑物和家具的防火安全性。

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主要包括A级、B级、C级和D级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材料在防火性能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下面将对这四个等级的材料防火性能进行详细介绍。

A级材料是指非燃性材料,其防火性能最好。

这类材料在遇到火灾时不易燃烧,且燃烧速度非常缓慢,火焰蔓延速度也很慢,烟雾较少。

因此,A级材料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隔墙、隔热材料等方面,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

B级材料是指可燃性材料,但其防火性能较好。

这类材料在遇到火灾时会燃烧,但燃烧速度较慢,火焰蔓延速度也不会很快,烟雾也相对较少。

B级材料通常用于建筑物的一些装饰、家具等方面,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防火性能,避免火灾造成的损失。

C级材料是指可燃性材料,其防火性能一般。

这类材料在遇到火灾时会比较容易燃烧,燃烧速度较快,火焰蔓延速度也比较快,烟雾较多。

因此,C级材料在建筑物和家具中的使用需要格外小心,避免火灾带来的危险。

D级材料是指高度可燃性材料,其防火性能较差。

这类材料在遇到火灾时会迅速燃烧,燃烧速度非常快,火焰蔓延速度也非常快,烟雾也非常大。

因此,D级材料在建筑物和家具中的使用应该尽量避免,以免造成严重的火灾危险。

在选择建筑材料和家具材料时,应根据实际需要和使用环境来选择相应防火等级的材料,以提高建筑物和家具的防火安全性。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材料的保养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的材料,以保障防火安全。

希望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重视材料的防火等级划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

材料防火等级划分材料防火等级划分是根据材料的耐火性能和燃烧性能对材料进行分类和评定的一种标准。

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是为了保障建筑物和构筑物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避免火灾蔓延和扩大。

根据我国当前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材料防火等级可以分为不燃、难燃、可燃三个级别。

不燃材料是最高等级的防火材料,具有非常好的耐火性能和抗燃性能,一旦与火源接触,不会燃烧和燃烧,也不会释放有毒有害物质。

不燃材料一般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组成的,如石膏板、矿棉板等。

不燃材料的使用范围广泛,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灾扩大。

难燃材料是次高等级的防火材料,相对于不燃材料来说,难燃材料的耐火性能和抗燃性能稍逊一筹,但仍能在火灾发生时起到一定程度的阻燃作用,使火势得到控制和扑灭。

难燃材料通常由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组成,如阻燃木材、华东石墨等。

虽然难燃材料的抗燃性能相对较弱,但仍能满足一些建筑物对防火等级的要求。

可燃材料是最低等级的防火材料,这类材料的耐火性能和抗燃性能较差,一旦遇到火源,容易燃烧和燃烧。

可燃材料通常是由有机材料组成的,如木材、纸张等。

这类材料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迅速燃烧,并且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有毒有害物质,使火势迅速蔓延和扩大。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所处的场所环境,对材料的防火等级也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高层建筑、地下车库等大型建筑物通常对材料的防火等级要求较高,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以确保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一些轻钢结构、木结构等建筑则对材料的防火等级要求相对较低,可采用可燃材料。

总之,材料防火等级的划分对保障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防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不同防火等级的材料,可以有效地控制火灾的发生和蔓延,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建筑工程和装修设计中,应根据相关的防火安全规定,合理选择适用的材料,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建筑材料防火性能与规范要求

建筑材料防火性能与规范要求

建筑材料防火性能与规范要求近年来,由于建筑火灾事件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建筑材料防火性能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相关知识以及规范要求。

一、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基本概念建筑防火性能是指建筑材料在遭受火灾时所表现出来的防火能力。

它主要由防火等级、防火性质和防火技术措施三个方面构成。

1.防火等级防火等级是指建筑材料在遭受火灾时的防火能力。

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防火等级分为A级、B1级、B2级、B3级四个等级。

其中,A级防火性能最好,B3级防火性能最差。

2.防火性质防火性质是指建筑材料在遭受火灾时所表现出来的防火性能。

它主要包括防燃性、不易燃性、难燃性和不燃性四种性质。

3.防火技术措施防火技术措施是指为提高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

如在建筑中安装消防设施、设置火警探测器等。

二、建筑材料防火规范要求为了提高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建筑材料防火规范要求。

1.建筑物结构隔离建筑物结构隔离是指不同层之间或同一层的不同部分之间设置耐火隔墙、耐火门等隔离结构,以确保火灾无法迅速扩散。

2.建筑物内部材料的合理选择在建筑物内部,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具有较好防火性能的建筑材料。

如可以采用不燃材料、难燃材料等。

3.消防电气设备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消防性能,建筑物中应该建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消防电气系统,包括消防照明、紧急疏散照明等。

4.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在建筑物中应该建立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以便在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控制火势。

5.消防设施规范要求建筑物中的消防设施应该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来设置。

主要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枪、消防水带等。

三、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检测方法为了保证建筑材料达到国家有关防火标准,必须对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进行检测。

建筑材料防火性能的检测主要包括实验室检测和实际火灾试验两个方面。

1.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指在实验条件下对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进行测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分级标准 GB 8624 于 1988 年首次发布。

并分别于 1997 年和 2006 年进行了两次修订。

GB 8624一1997 是参照原联邦德国标准 DIN 4102-1:1981《建筑材料和构件的火灾特性第1部分:建筑材料分级的要求和试验》进行的修订。

在标准实施的十多年中。

作为我国建筑材料及建筑物内部使用的部分特定用途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准则。

在评价材料的防火性能、指导防火安全设计、实施消防安全监督、执行防火设计规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按 GB 8624一2006 进行划分。

1.1 有关建筑材料和制品的相关术语(1)建筑制品要求给出包括安装、构造、组成等相关信息的建筑材料、构件或其组件。

(2)建筑材料单一物质或若干物质均匀散布的混合物,例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含均匀散布胶黏剂或聚合物的矿物棉等。

(3)均质制品由单一材料组成的制品或整个制品内部具有均匀的密度和组分。

(4)非均质制品不满足均质制品定义的制品。

由一种或多种主要和/或次要组分组成。

(5)主要组分构成非均质制品一个显著部分的材料,单层面密度≥1.0kg/m2 或厚度≥1.0mm的一层材料可视作主要组分。

(6)次要组分未构成非均质制品的一个显著部分,单层面密度<1.0kg/m2 且单层厚度<1.0mm的材料可视作次要组分。

两层或多层次要组分直接相邻(即它们之间没有主要组分)时,可视作一个次要组分,只要它们集合在一起符合一层次要组分的要求。

(7)内部次要组分其两面分别至少覆盖一种主要组分的次要组分。

(8)外部次要组分有一面未覆盖主要组分的次要组分。

(9)铺地材料由包含或不包含背衬的表面装饰层、基材、夹层和胶黏剂组成的地板上层材料。

(10)基材紧贴在要了解其信息的制品下面的材料。

对于铺地材料,基材是指放置铺地材料的地板或代表该地板的材料。

(11)标准基材代表实际最终应用基材的制品。

(12)最终应用制品的实际应用. 它与不同火灾情景下影响该制品燃烧性能的各个方面相关。

它包括制品的数量、方位、与其他邻近制品的相对位置和固定方法。

(13)热值单位质量物质燃烧所产生的热能量,以 J/kg表示。

(14)总热值当燃烧结束且所产生的全部水分都已凝结时材料的热值。

(15)燃烧滴落物/微粒在燃烧试验中从试样上分离且燃烧持续达该试验方法规定的最短时间的材料。

(16)FIGRA 用于分级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

对于 A2 和 B级,FIGRA = FIGRA0.2MJ;对于 C和 D级,FIGRA=FIGRA0.4MJ。

(17)FIGRA0.2MJ 试样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与其对应受火时间的熵的最大值. 采用总放热量门槛值为0.2MJ。

(18)FIGRA0.4MJ 试样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与其对应受火时间的熵的最大值. 采用总放热量门槛值为0.4MJ。

(19)SMOGRA 烟气生成速率。

试样的烟气产生速率与其对应受火时间的熵的最大值。

(20)材料产烟浓度一种反映材料的火灾场景烟气与质量关系的参数. 即单位空间所含产烟材料的质量(mg/L)。

(21)材料产烟率材料在产烟过程中进入空间的质量相对于材料的总质量的百分率。

它是一种反映材料热分解或燃烧进行程度的参数。

1.2 建筑材料和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表 1-5普通建筑材料和制品的燃烧性能分级。

续表或产烟毒性方面没有限制。

在 GB 8624一2006 中. 建筑材料和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被分为 A1、A2、B、C、D、E、F七个大级. 并且对铺地材料和管道隔热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作了单独的规定. 其燃烧性能等级由下标 fl和 L来分别区分。

即:普通建筑材料和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为 A1、A2、B、C、D、E、F;铺地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为 Alfl 、A2fl、Bfl、Cfl、Dfl、Efl、Ffl;管道隔热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划分为 A1L 、A2L、BL、CL、DL、EL、FL七个级别。

并且对部分级别还规定了附加燃烧生成物的毒性试验要求。

普通建筑材料和制品的分级与燃烧性能的关系如下。

①F级未做燃烧性能试验的制品和不符合 A1、A2、B、C、D、E级的制品。

②E级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

③D级符合 E级判据. 并在较长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

此外,制品还能承受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伴随产生足够滞后且有限的热释放量。

④C级同 D级。

但需符合更严格的要求。

此外,在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下试样产生有限的横向火焰传播。

⑤B级同 C级。

但需符合更严格的要求。

⑥A2 级符合本标准规定的 B级判据。

此外,在充分发展火灾条件下这些制品对火灾荷载和火势增长不会产生明显增加。

⑦A1 级 A1 级制品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内的所有火灾阶段都不会做出贡献。

所以A1 级制品被认为能自动符合较低级别的所有要求。

其中,产烟量的附加分级要求如下。

①s3 无产烟量限制。

②s2 总产烟量和产烟增长率是有限的。

③sl 比 s2 有更严格的判据。

燃烧滴落物/微粒的附加分级要求如下。

①d2 无限制。

②dl 燃烧滴落物/微粒的持续时间不超过规定时间。

③dO 天燃烧滴落物/微粒。

产烟毒性附加分级的要求如下。

①d2 无限制。

②dl 烟气毒性等级达到 ZA3 级。

③dO 烟气毒性等级达到 ZAI 级。

表1-6 给出了铺地类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分级。

表 1-6 铺地类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分级①Ffl 级末做燃烧性能试验的制品和不符合Alfl、A2fl、Bfl、Cfl、Dfl、Efl级的制品。

②Efl级能阻挡小火焰的制品。

③Dfl 级符合 Efl级判据. 此外. 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挡热辐射通量的轰击。

④Cfl 级同 Dfl级. 但需符合更严格的要求。

⑤Bfl 级同 Cfl级. 但需符合更多严格的要求。

⑥A2fl 级符合 Bfl级关于热辐射通量的相同规定。

此外. 在充分发展火灾条件下这些制品对火灾荷载和火势增长不会产生明显增长。

⑦Alfl 级 Alfl级制品对包括充分发展火灾在内的所有燃烧阶段都不会做出贡献。

所以Alfl级制品被认为能自动符合更低级别的所有要求。

其中,产烟量附加分级的要求如下。

①s2 无限制。

②sl 总产烟量是有限的。

产烟毒性附加分级的要求如下。

①d2 无限制。

②dl 烟气毒性等级达到 ZA3 级。

③dO 烟气毒性等级达到 ZA1 级。

1.3 各类普通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的判定依据燃烧性能为某一等级的制品被认为满足低于该等级的任一等级的全部要求。

(1)F级无性能判据。

按 GB/T 8626 的规定进行试验。

达不到 E级的制品,则为 F级。

(2)E级 E级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按 GB/T 8626 进行试验。

在火焰轰击试样表面 l5s (必要时还要用火焰轰击试样边缘)的条件下,在 20s 内火焰传播与着火点的垂直距离不超过 l50mm。

(3)D级 D级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①按 GB/T 8626 进行试验。

在火焰轰击试样表面 30s (必要时还要用火焰轰击试样边缘)的条件下,在 60s 内火焰传播与着火点的垂直距离不超过 l50mm。

②按 GB/T 20284进行试验,FIGRA(=FIGRA0.4MJ)≤750W/s。

(4)C级 C级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①按 GB/T 8626 进行试验。

在火焰轰击试样表面 30s (必要时还要用火焰轰击试样边缘)的条件下,在 60s 内火焰传播与着火点的垂直距离不超过 l50mm。

②按 GB/T 20284 进行试验,火焰横向蔓延长度(LFS)不得到达试样边缘。

FIGRA(=FIGRA0.4MJ)≤250W/s,THR600s≤l5MJ。

(5)B级 B级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①按 GB/T 8626 进行试验,在火焰轰击试样表面 30s (必要时还要用火焰轰击试样边缘)的条件下,在 60s 内火焰传播与着火点的垂直距离不超过 l50mm。

②按GB/T 20284进行试验,横向火焰传播(LFS)不得到达试样边缘。

FIGRA(=FIGRAo. 2MJ)≤l20W/s,THR600s≤7.5MJ。

(6)A2 级按 GB/T 20284 规定试验. 每种 A2 级制品应满足 B级制品判据。

对于 A2 级匀质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①按 GB/Tl4402进行试验,PCS≤3.OMJ/kg。

②按 GB/T 5464进行试验,ΔT≤50℃、Δm≤50%且 tf≤20s。

对于 A2 级非均质制品. 每个主要组分应符合下述判据。

①按 GB/Tl4402进行试验,PCS≤3.OMJ/kg。

②按 GB/T 5464进行试验,ΔT≤50℃、Δm≤50%且 tf≤20s。

A2 级非均质制品的每个外部次要组分和每个内部次要组分均应符合下述判据:按 GB/Tl4402进行试验, PCS≤4.OMJ/m2。

同时,A2 级非均质制品的整体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按 GB/Tl4402进行试验,PCS≤3.OMJ/kg。

(7)A1 级 A1 级均质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①按 GB/Tl4402进行试验,PCS≤2.OMJ/kg②按 GB/T 5464进行试验,ΔT≤30℃、Δm≤50且tf = Os。

对于 A1 级非均质制品,每个主要组分应符合下述判据。

①按 GB/Tl4402进行试验,PCS≤2.OMJ/kg。

②按 GB/T 5464进行试验,ΔT≤30℃、Δm≤50%且tf = Os。

A1 级非均质制品的每个外部次要组分应分别符合下述①或②的判据。

①按 GB/Tl4402进行试验,PCS≤2.OMJ/kg。

②按 GB/T 14402 进行试验,PCS≤2.OMJ/m2且按 GB/T 20284 进行试验. FIGRA(=FIGRA0.2MJ)≤20W/s、LFS<试样边缘、THR600s≤4.OMJ和符合 sl 和 d0 的条件。

A1 级非均质制品的每个内部次要组分应符合下述判据。

按 GB/T 14402 进行试验, PCS≤1.4MJ/m2。

并且 A1 级非均质制品的整体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按 GB/Tl4402进行试验,PCS≤2.OMJ/kg。

(8)产烟附加等级 sl、s2、s3 A2、B、C、D 级制品在产烟方面可以有附加等级 sl、s2 和s3 级。

sl 级的判定指标为,按 GB/T 20284进行试验,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SMOGRA≤30m2/s2 且 TSP600s≤50m2。

s2 级的判定指标为,按 GB/T 20284进行试验,制品应符合下述判据。

SMOGRA≤l80m2/s2 且 TSP600s≤200m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