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方案
PLC同步顶升更换桥梁支座系统施工工法(2)

PLC同步顶升更换桥梁支座系统施工工法PLC同步顶升更换桥梁支座系统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时间的推移,桥梁支座系统可能出现老化和损坏,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更换和维修。
而PLC同步顶升更换桥梁支座系统施工工法是一种高效、安全且可控的施工方法,可以满足桥梁支座系统更换的需求。
二、工法特点1.精确控制: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精确控制最大承重和升降速度,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2.高效率:PLC同步控制使得多个顶升设备可以同时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
3.安全可靠:通过PLC控制,可以避免顶升设备间的高度差异和不同步的问题,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准确度高:PLC同步顶升系统具有高精度的控制,能够确保支座的准确安装和调整,提供了可靠的结构支持。
5.监测功能:PLC系统具有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
三、适应范围PLC同步顶升更换桥梁支座系统施工工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桥梁支座系统和桥梁结构,包括公路桥梁、铁路桥梁等多种应用场景。
四、工艺原理PLC同步顶升更换桥梁支座系统施工工法基于PLC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桥梁支座系统的状态信息,自动控制顶升设备的升降高度和速度。
工法采取以下技术措施:1.顶升控制:通过PLC同步控制系统,实现多个顶升设备协同工作,保证顶升的同步性和稳定性。
2.数据采集和监测: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桥梁和支座系统的状态信息,并将其传输给PLC控制系统进行监测和分析。
3.自动校正功能:根据传感器采集的数据,PLC控制系统可以自动判断和调整顶升设备的高度,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报警系统:当监测到异常情况时,PLC控制系统会及时发出报警,以便操作人员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
五、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包括准备所需的机具设备,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整洁。
2.支座拆除:使用顶升设备将桥梁支座逐渐升起,拆除旧的支座系统。
3.清洁工作:清理桥梁底部,确保支座的安装面清洁和平整。
桥梁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案

桥梁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案目录一、项目概述 (2)1. 项目背景介绍 (2)2. 工程目的及意义 (3)二、工程准备工作 (4)1. 施工队伍组织及分工 (5)2. 施工材料设备准备 (6)3. 施工现场勘察与布置 (7)三、顶升施工方案设计 (8)1. 顶升原理及工艺流程 (9)(1)顶升原理简述 (10)(2)工艺流程图 (11)2. 顶升设备选择与配置 (12)(1)顶升装置的选择 (13)(2)配套设备的配置及功能介绍 (14)四、支座更换施工设计 (15)1. 支座的拆卸与检测分析 (16)(1)拆卸流程与注意事项 (18)(2)支座状况检测分析 (19)2. 新支座的选型及安装方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介绍 (19)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旨在对某高速公路上的桥梁进行顶升更换支座施工,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桥梁总长为1000米,桥面宽20米,是连接两地的重要交通枢纽。
由于桥梁使用年限较长,部分支座已出现老化、破损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行顶升更换支座施工。
本项目采用顶升设备将桥梁整体抬升,然后更换新的支座,最后将桥梁降回原位。
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桥梁结构的安全稳定,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的实施将对提高桥梁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项目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日益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其安全、稳定和耐久性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在桥梁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桥梁支座可能会出现损坏、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桥梁的安全运行,及时进行桥梁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位于某城市的主干道上,桥梁总长为X米,桥梁跨度为Y 米,共有Z座桥墩支撑。
原桥梁支座已经使用了N年,经过长期的使用和自然磨损,部分支座出现了损坏、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桥梁的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本项目决定对桥梁进行顶升更换支座施工。
桥梁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案

附件1:冯家庄互通立交桥顶升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冯家庄主线跨线桥,上部结构为15+18+18+15米钢筋砼现浇连续板,下部结构:桥台为柱式台、桩基础,桥墩为薄壁墩、承台、桩基础,桥面铺装为13cm水泥砼。
桥梁全长69.78米,桥面单幅总宽度为10.3米,斜交右上角87.9度。
根据改造设计要求,对该桥支座进行更换。
需对该桥上部结构进行同步顶升约1.5--2cm.上部结构经计算为1750吨。
二、总体施工部署1、本桥通过利用原桥台及原桥薄壁立柱作为顶升的反力基础,将桥梁整体抬高。
2、顶升控制系统:采用分级分步液压同步顶升。
3、千斤顶选用:经现场实际调查,0号台和4号台梁底与桥台顶部的间距普遍在4.5--5.5cm,1号台、2号台、3号台间距为9.5--13.4cm,所以千斤顶的厚度既要满足间距要求,又要满足顶升的行程要求(抽换支座),我公司联系专业千斤顶生产厂家根据本工程量身定做了100吨和150吨两种薄型板式千斤顶(异型千斤顶),其规格如下:100吨千斤顶12个,高50mm,直径198mm,行程12mm,用于两侧桥台处,需对桥台顶面千斤顶位置的混凝土剔凿20mm,以利安放。
150吨千斤顶24个,高95mm,大小198*245mm,行程20mm。
用于薄壁立柱上,个别地方需对混凝土处理(整平)。
所有千斤顶均配有液压锁,可防止任何形式的系统及管路失压,从而保证负载的有效支撑。
4、千斤顶布置:经计算,全桥共重1750吨,中间桥台的支座反力最大,为557.9吨,两侧桥台支座反力最小,约为232.4吨,从南向北计划布置千斤顶数量为:0号台:6台*100吨;1号、2号、3号:各8台*150吨;4号台:6台*100吨;共36台。
千斤顶布置如图:薄壁墩顶千斤顶布置图整个薄壁墩顶面范围内梁底经大致磨平后,涂抹高强度环氧标准砂浆,然后铺设钢垫板,使钢垫板与梁底紧密结合。
薄壁墩顶面千斤顶放置范围内,经大致找平后,涂抹高强度环氧标准砂浆,然后铺设钢垫板,使钢垫板与薄壁墩顶紧密结合。
例析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技术

例析同步顶升更换支座技术1 工程概述京沪高速某特大桥采用42+65+42=149m悬臂施工现浇变截面连续箱梁,其余均为25m跨径先简支后连续组合箱梁(部分预应力),孔跨为:3×(6×25)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连续箱梁+ 3×(7×25)m装配式部分预应力砼连续箱梁+(42+65+42)m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 7×25m+ 6×25m。
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台和钻孔灌注桩基础。
检查发现该桥左幅第十联超过80%的支座存在支座裂纹、严重剪切变形和严重脱空现象(图1),需对病害支座进行更换。
图1 图22 箱梁顶升方案采用对左幅整联同步顶升方式,更换病害支座。
在顶升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墩顶升高差,横桥向相同墩顶应严格同步,纵桥向箱梁墩顶升高差控制在3mm以内,以能取出旧支座为原则。
3 理论顶升力采用桥梁博士v3.0建立梁单元模型,理论计算各支座处支反力大小,以便确定千斤顶的型号、个数及布置方式。
位置N1#墩(单位:KN)N2#墩N3#墩N4#墩N5#墩N6#墩横载活载标准组合标准组合标准组合标准组合标准组合标准组合1#边板873 444 1317 2561 2483 2494 2552 13142#边板786 386 1172 2261 2414 2224 2261 11693#边板786 386 1172 2261 2214 2224 2261 11694#边板894 444 1338 2611 2533 2544 2612 1334由上表可知,N5#墩4#边板最大顶升力为2612KN,每块梁下布置设置4000KN的頂升力,4000KN÷2612=1.53,满足安全储备系数1.5倍的要求。
全桥:标准组合反力合计为48495KN,千斤顶顶升力为96000KN,96000÷48495=1.98,满足安全储备系数1.5倍的要求。
故顶升力布置满足要求。
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案

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案顶升更换支座施工方案千斤顶选用清理1、千斤顶的选用千斤顶的选用,首先保证有足够的安全储备,同时也考虑何时得本体高度,箱梁的实际重量在350T以下,我们设置的极限提升力在700T。
提升时液压系统的压强值在15MPa左右,上下承压面积都大于千斤顶油缸的面积,届时,混凝土所受的压应力将小于10MPa。
3、千斤顶的布置为保证能顺利进行起落梁,决定组织标定好的30吨位千斤顶共30台,QF30T超高压二级电动油泵共3台。
首先在承重架分配梁顶装上一块特制2cm厚的钢板,上置标定好的千斤顶,千斤顶上再放一块特制的钢楔块,以保证千斤顶垂直作用于梁底支点,同时保证千斤顶中心线与承重架中心线接近在同一条中心轴上。
采用1台油泵控制4-13个千斤顶,通过控制供油量而达到速度控制,同为了保证各个墩柱千斤顶的平衡顶升,达到位移一致,通过油表读数和安装的位移监测百分表的控制而达到速度控制同时达到千斤顶的行程同步。
4、顶升(1)预顶升(以梁体顶起3mm为准)预顶升主要目的为消除顶升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油路接头漏油、油泵压力不够等,同时消除顶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弹性变形。
预顶升以千斤顶顶至设计荷载为控制荷载,要确保在顶升中梁体同步被顶起,并应持荷5min以上卸载。
卸载后应认真检查系统的各自控制系统及表观现象,检查重点有:所有油路有无漏油现象、千斤顶有无异常现象、供电线路的表观磨损等。
卸载后同时还应认真检查千斤顶上下钢板有无变形现象,必要时可调整钢板的厚度以满足顶升要求;认真检查千斤顶放置位置下的结构物有无区别于顶升前的现象,如存在,应认真查出原因后方可正式顶升,严禁情况未明时继续进行顶升。
卸载后还应立即组织沟通会议,把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明确对于组织机构、信息传递及反馈等过程控制中有无需再次强调及改进等。
所有各项均核对无误后可再次顶升一个量程,即3mm,顶升到位后应及时加上辅助支撑。
(2)顶升至设计位置经现场再次确认千斤顶无移位等现象后可统一继续顶升工作。
同步顶升桥梁橡胶支座更换技术

延长桥梁使用寿命
采用高性能橡胶支座,提 高桥梁的耐久性和使用寿 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次数 。
适应桥梁变形
同步顶升技术能够确保桥 梁在更换支座过程中的整 体稳定性,适应桥梁的变 形和沉降。
现有桥梁橡胶支座的问题与挑战
老化问题
长期承载交通荷载和环境 因素作用,橡胶支座易出 现老化、开裂等问题,影 响桥梁安全性。
技术应用效果评估
评估方法
采用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对更换后的桥梁进行长期监测,评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 性能变化。同时,与传统更换方法进行成本和时间效益的对比分析。
评估结果
经过长期监测,表明同步顶升技术更换的橡胶支座性能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与传统方法相比,同步顶升技术缩短了工程周期约30%,节约成本约20%。
对新安装的橡胶支座进行质量检查,确保 符合规范要求。
提交施工记录
后期维护
整理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记录,提交给相关 部门备案。
加强桥梁的日常维护,定期检查橡胶支座 的使用状况,确保桥梁安全、稳定地运行 。
工程应用与实例
04
选择同步顶升桥梁橡胶支座更换技术的优势
时间效益
采用同步顶升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桥梁橡胶支座的更换, 减少对交通的影响,降低工程期间的交通疏导成本。
绿色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采 用环保材料和工法,实现绿色、低碳 施工。
模块化设计
将橡胶支座和顶升设备设计为模块化 组件,便于运输、安装和更换,提高 施工效率。
同步顶升技术原理
02
同步顶升系统构成
液压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是同步顶升系统的 核心部件,通过液压传动实现
顶升力的施加与调整。
控制系统
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应用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2)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一、前言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是一种用于桥梁维修和改造的先进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老化和损坏的支座问题,恢复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提高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工法特点1. 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采用了先进的顶升技术,能够在不对桥梁结构造成二次影响的情况下,对支座进行整体更换。
这种工法不仅可以节约维修时间,还能够减轻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2. 采用板式支座更换,可以有效减少支座更换过程中对桥梁主体的承载。
通过板式支座的切割和更换,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支座的更换,减少了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和损害。
3. 该工法采用了数字化控制和实时监测系统,能够监测实时数据,保证顶升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数字化控制系统还可以实现对支座的精确定位和调整。
三、适应范围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桥梁维修和改造工程,特别是对于老化和损坏较严重的支座,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同时,该工法适用于各种桥梁结构形式和材料。
四、工艺原理单墩同步整体顶升板式支座更换施工工法的实施原理是通过顶升技术将桥梁支座整体抬升,然后使用板式支座进行更换。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保证工法的实施效果。
首先,需要对支座进行检查和评估,确定支座更换的紧急程度和方案。
然后,通过支座切割和解体,使支座与桥梁主体分离。
接下来,利用顶升系统将桥梁整体抬升,腾出空间进行支座更换。
最后,将新的板式支座安装在支座位置,并通过顶升系统将桥梁逐渐恢复到原始位置。
五、施工工艺1. 支座检查和评估:对支座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支座的损坏程度和更换的紧急程度。
2. 支座切割和解体:采用专业切割工具将支座与桥梁主体分离,确保顶升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 桥梁顶升:使用专业顶升系统将桥梁整体抬升,腾出空间进行支座更换。
4. 支座更换:在桥梁顶升过程中,将新的板式支座安装在支座位置,确保准确定位和稳固连接。
公路梁板同步顶升及更换支座技术分析

公路梁板同步顶升及更换支座技术分析公路梁板是承载公路交通载荷的关键结构元件,其正常运行对道路的稳定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材料老化、自然环境作用、车辆荷载等原因,梁板可能会出现加强筋断裂、支座腐蚀、支座沉降等问题,进而影响其使用性能。
针对公路梁板支座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同步顶升并更换支座技术。
本文将对该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同步顶升技术是指在对公路梁板进行支座更换时,通过多个液压顶升装置同时施加一定力量,使梁板整体上升,以便更换支座。
该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梁板在更换支座的过程中充分解除荷载,避免因为组件之间的不均匀力导致梁板发生变形和应力集中,进而影响其结构完整性。
在实施同步顶升技术时,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操作方案。
操作方案包括对梁板支撑结构进行分析,确定每个液压顶升装置所需的力量和位置;设计合理的支座更换方案,包括支座更换顺序、支座更换时间等;确定梁板的临时支撑,以保证在更换支座的过程中,梁板能够稳定受力。
接下来是进行现场操作。
对通过预置的测量点进行测量,以确定梁板的相对沉降和变形情况。
然后,按照操作方案,依次安装和调试液压顶升装置,通过操纵系统,实现多个液压顶升装置的同步工作。
在顶升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液压顶升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梁板的变形情况,通过调整液压顶升装置的工作压力,保证梁板的运动平稳。
当梁板完全解除荷载后,可以开始更换支座。
更换支座前,需要对支座进行清理、检查,确保其质量满足要求。
更换支座时,需要保证支座与梁板之间的配合精度,通过调整支座高度和角度,保证支座与梁板之间的良好连接。
是对梁板进行二次调整和监测。
在完成支座更换后,需要对梁板进行二次调整,包括调整支座高度和角度,以确保梁板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能够保持平稳。
需要对梁板进行监测,包括测量梁板的沉降、变形和应力等。
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梁板的使用性能,指导后续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那兵桥更换支座施工组织方案1 工程概况那兵桥位于广西宁明县境内X018 在那线K3+989 处,于1982 年11 月建成通车。
桥梁跨那兵水沟,全长46.50m,桥面全宽8.02m。
桥梁上构为2X16.00m简支I形梁,梁底布置钢板支座。
下构采用块石重力式U 形桥台、明挖扩大基础,钢筋混凝土重力式桥墩、明挖扩大基础。
该桥主要技术标准:⑴ 设计荷载等级:汽-15 级;⑵桥面宽度:净7.00m (行车道)+2X0.51m (护栏)2 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2.1 编制依据2.1.1现场桥梁病害调查2.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2.1.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2.1.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2.1.5《混凝土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2.2 编制原则2.2.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的要求,实施“精品工程”战略。
2.2.2在仔细踏勘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工程的结构特点、施工场地、交通、水文、料源、水电供应、气候、业主要求等实际情况,我司将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
2.2.3我司将严格按照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和项目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安全、质量等先进保证措施,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本工程施工的顺利、高效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4在施工组织机构建立上立足专业化,选配最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最有技术专长的技术人员组成强有力的施工组织机构,形成施工组织管理的核心层,全面负责工程安全、质量、进度,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分配等,直接对建设单位和监理工程师负责,对工程负责。
2.2.5在机械设备及检测仪器配置方面立足高效的机械化作业及现代化的检测手段,为保证质量、工期提供强有力的设备和检测保证。
2.2.6在工期安排上,充分考虑各分项工程单位的施工工期,立足于合理化,仔细分析、精心安排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序,避免不合理的安排造成的施工干扰及窝工现象。
2.2.7在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艺的选择、施工技术的实施方面立足规范化及标准化,优先选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工期。
228在安全保证措施的方面,立足全面性、可靠性及可操作性,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2.9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向业主交一项质量优良、用户满意的工程。
2.2.10在创建优质工程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把自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起 来,真正做到干一项工程、塑一座丰碑、拓一方市场、交一方朋友”。
3总体施工方案根据以上各桥的实际情况,分析原图纸结构配筋状况,并现场调查,总体施工方案为在 保证半幅正常通行条件下,充分考虑动荷载对支座更换的影响, 采用液压同步全桥整体起顶 的施工方案进行顶升施工,施工安排采用搭设承重脚手架和顶升观测架,再安装直径17cm扁千斤顶,再进行先期顶升,然后分别加设千斤顶支垫钢板,逐步进行梁板顶升,顶升到 6-IOmn l 寸,进行支座更换,在支座更换时,为保证新更换的支座整体受力平衡,需采用改性 环氧树脂胶进行全桥受力调平,并能够承受车辆动荷载对调平胶胶体固化的影响,使更换后 的支座受力均衡,并不再发生脱空、半脱空、滑移等现象。
总体顶升施工工期控制在 6天内完成,这样施工组织安排可以有效利用设备、人员以及和其它辅助工序的配合,最大限度的 完成该工程的施工。
(具体顶升施工工艺见下图)4材料性能指标本工程桥梁整体抬升采用液压同步顶升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液压扁形千斤顶、高压电动 油泵、平衡分流阀、现场监控装置和动力电源组成,液压扁形千斤顶主要用于梁桥多点顶举 施工用。
将该千斤顶(包括配套电动油泵)安装在需要更换支座的梁底下面,通过高压电动 油泵向千斤顶供油,采用平衡分流阀和现场监控系统来控制梁体的起顶高度,采用不断分次垫高的方式,当梁体达到要求提升高度后,千斤顶持荷,保证梁体高度,然后安装新支座钢 垫梁,更换旧的橡胶支座,安装新橡胶支座,落梁时直接卸荷,千斤顶活塞在梁体的自重作 用下回程,结束桥梁整体顶升工作。
4.1扁形千斤顶的性能及技术参数扁形千斤顶是一种双油路液压专用千斤顶, 主要由油缸和活塞组成,活塞端部安装有球 形矫正装置,当向千斤顶供油时,活塞伸出油缸外,将需起顶的梁体顶举起来。
该千斤顶活 塞的回程是通过外力(梁体自重)来完成的。
该千斤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方 便。
千斤顶结构图及技术参数如下:_k 整体顶升以及临 “ 时支撑钢垫板安0A扁形千斤顶结构示意图4.2高压电动油泵的性能及技术参数YB-2高压电动油泵为小流量、高压力的油泵。
主要与额定压力在80Mpa 以内的各种预应力拉伸机、液压钢丝镦头器、液压弯曲切断器及各类型千斤顶配套使用,是预应力液压设 备的主要操作和动力部分,该油泵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能广泛使用于各 种施工条件的场所。
YB-2高压电动油泵的技术性能娇正叢直 项故活塞 油挺 密琳置油管接头5桥梁顶升支座更换养护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顶升时不中断交通,顶升时采用单跨单墩整体顶升施工方案,具体施工工艺如下:1、施工准备。
现场进行踏勘,详细了解周围的情况和各类部件的尺寸。
2、顶升承重性桥台脚手架、吊架和梁体观测架搭设。
考虑到脚手架上除承重人体操作活荷载外,还要承受千斤顶支垫钢板转移、临时支撑钢板转移、千斤顶油压管重量,所以采用搭设承重性桥台脚手架的方式,竖杆间距0.5米,横向间距0.5米,长15米,宽10米。
两个桥台各满搭脚手架,脚手架上满铺跳板,并用22# 铁丝固定牢靠。
架管四周搭设防护栏,并布设安全标志。
桥墩盖梁搭设吊架方案为:吊架长15米,宽10米,主要用于支座更换施工。
吊架边杆采用桁架式边杆进行固定,架管与架管间距为1.5米,架管上满铺竹架板,并用铁丝固定牢固。
架管选用壁厚大于3.5mm的新架管,架管扣件全部采用新扣件,并实行双扣固定,防止单扣脱落造成安全事故,架管提升采用钢丝绳进行提升,吊架支撑固定点设在桥上,采用开孔或大型糟钢支撑固定,吊架四周设置安全防护栏,竹架板绑扎牢固,防止人员滑落。
在靠近盖梁两端吊架的桥柱位置,采用两根下钢管进行横向连接,下钢管紧夹在柱子上面,钢管与柱子连接部位的下端采用植筋进行锚固,以增加整体吊架的稳固性。
吊架外端搭设人行通道,通往桥面,作为人员进出口通道,并在通道处设立安全标志。
(吊架如下图)吊轴面图吊架平面團3、桥梁原始数据检验记录。
逐个梁板底端挂设百分表,记录原始基准数据,并用直尺逐个丈量桥台和梁板间距离,并在桥台侧放置水平线,逐个标出梁底板到水平线的垂直距离,并进行记录,同时检查整体梁板的病害状况,若发现梁裂缝、桥台裂缝、梁板露筋等梁体病害需采用裂缝灌胶、改性环氧混凝土修复等方案进行梁体修复,修复完毕后方可进行桥梁整体抬升及支座更换。
4、在全桥桥台和盖梁上安放千斤顶,在T梁底与桥台盖梁之间安放千斤顶,根据桥台盖梁的实际情况和位置尺寸,先安放17cm、100t扁千斤顶,安放位置在T梁底与桥台盖梁之间安设1个千斤顶,整个桥台一面安设5个千斤顶,扁千斤顶安放在支座前面,千斤顶的安放要求于原T梁底面平行紧贴,并垫设上下支垫钢板,垫设支垫钢板时需在支垫上钢板与梁板之间,和支垫下钢板和桥台盖梁之间,采用改性环氧树脂胶进行快速调平处理,保证支垫钢板与梁板之间水平垂直,紧密粘贴,同共受力,支垫钢板的尺寸为24*24cm,厚度大于1cm,若桥台盖梁与T梁底中间距离过大,需根据情况加设多块平行钢板底座,所有千斤顶安装完毕后,进行检查、吊线,看千斤顶是否平行。
同时将高压电动油泵架设到位,联结到每个千斤顶上。
并检查油路是否畅通,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5、顶升监控系统安装。
在T梁底两端安装10支百分表,以便在顶升时同步监控顶升的高度。
6、试顶及整体顶升。
采用液压分离式可控全自动分离系统先顶升1伽,让扁形千斤顶和梁板以及盖梁之间,整体均衡受力,顶升之后观测桥面及盖梁和梁板的受力变化及受力均衡状态,待无发现问题开始整体顶升,先顶升2伽,再次观测桥面及盖梁和梁板的受力变化及受力均衡状态,再将桥面顶升2伽,再次观测桥面及盖梁和梁板的受力变化及受力均衡状态,再顶升2伽,再次观测桥面及盖梁和梁板的受力变化及受力均衡状态。
顶升时统一泵油步骤,每台千斤顶的泵油速率相等,保持各千斤顶的行程一致,缓慢平稳地抬升桥面板。
同时派人在桥面上观察桥面板的顶升情况,及时指挥协调。
将桥面板抬离支座10mm左右时,采用临时支撑钢板,进行临时支撑,要求临时支撑位置安放在原支座处或支座后端,临时支撑钢板尺寸为24*24cm,钢板厚度为大于1cm,当临时支垫受力之后,用直尺进行现场测量,新更换的支座是否能够安放进梁板底下,若梁板底空间距离不够,将进一步将全桥抬升10mm空间距离,保证梁底与桥台之间有足够的支座更换操作空间、支座安放空间、支座调平胶粘接厚度空间和支座胶粘接厚度空间,保证梁体抬高高度在1cm 以内,在以上抬升高度到位之后,再进行支座更换。
(现场施工时用不用临时支撑,根据现场情况而定)7、支座更换安装。
在全桥梁体标高顶升到位之后,在原安放支座位置处,进行整体梁底垂直距离数据复核。
然后采用角磨机或电锤绑扎钢丝圈将梁底板打磨清理干净,并用吹风机将梁底板清理吹干净。
选用GJZ250 250 63板式橡胶支座和GJZ 250 250 65板式橡胶支座进行调平安装,支座安装时,在支座安放位置,先进行支座放线,支座放线位置比支座位置宽1cm,用水平尺进行四角及中心点水平检测复核,在更换支座安放位置处先采用改性环氧砂浆进行调平,将准备更换的支座粘接在桥台盖梁上,安装时,先将支座上方涂刷一层黄油,然后在支座上粘一层塑料薄膜,将支座水平粘接安放在桥台上,要求支座摆放位置正确,安装摆放要求水平,摆放时用水平尺进行四角调平。
全部支座安装时间要求控制在二个小时之内完成,全部安放完毕后,千斤顶慢慢回油,使梁体慢慢回落至比顶升实际高度少1〜3mm,将支座粘钢胶回压到四周溢出,用千斤顶和临时钢结构支垫支撑24小时,待胶体完全固化之后,撤除千斤顶和临时钢结构支垫,支座更换完毕。
&支座更换需要的设备数量12 水平尺6把 现场购 2010 年 50cm 50cm 全新 14 直尺2把 现场 2010 年 3m 3m 全新 15 钢卷尺2把 成都 2010 年 — — 全新 16 高压油管500米厂家配 2010 年 60MP — 全新 17 分流伐 ①10 8个 厂家配 2010 年 — — 全新 18 对讲机 TH-9004台 厂家配 2010 年 — — 全新 20 施工车辆 1辆中兴田野 2010 年 2.4L 2.4L 全新 23 手提监控式电 脑IBM 1台 成都 2010 年 — — 全新 25水准仪 DS241台 天津赛博 2010 年 — — 全新 26放线墨盒4个现场购买2010 年——全新6确保养护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6.1确保养护工程质量的措施 6.1.1组织措施在全体员工中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把质 量做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