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2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PPT课件

一、水分和湿度对食药用菌生长的影响
1)营养菌丝阶段 菌丝所须的含水量取决于培养基的材料。如:
若以椴木为培养基栽培香菇,椴木的含水量为33-37%; 若以木屑为培养基,其含水量则要达到63%左右。 栽培蘑菇的培养基含水量达为62-65%。 2)子实体发育阶段
食用菌的子实体含水量占菇体鲜重的85-93%,水分 大多来自基质,但若空气湿度太低,子实体将很快失水 而干枯。
二、温度对食药用菌生长的影响
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生 (cm)
长
0.5
速
度
0.3
0.1
金针菇适温 18-21℃ 香菇适温 22-28 ℃ 草菇适温 28-32 ℃
0 0 10 15 20 25 35 45(℃)
酶活性
2) 温度对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A)温度与原基分化的关系 低温分化发生型:降温幅度为8-12 ℃,如金针菇。 中温分化发生型:降温幅度为4-8 ℃,如双孢蘑菇。 高温分化发生型:不须降温,如草菇。 B)温度与子实体形成的关系 变温结实型: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如香菇。 稳温结实型:大多数食用菌属于这种类型,如草菇、双 孢蘑菇、银耳等。
厚垣孢子
二、孢子印(Spore print)
孢子印是成熟的伞菌在静止的空气下所释放的孢子堆 积而成的图纹,是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担孢子 孢子印
子子
囊囊
菌菌
亚亚
门门
盘
菌
真 菌
鞭毛菌亚门
纲
门 结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第
担
层 菌
5
子
纲
节菌
大
亚 门
型
真
腹
菌 的
菌 纲
分
类
1)营养菌丝阶段 菌丝所须的含水量取决于培养基的材料。如:
若以椴木为培养基栽培香菇,椴木的含水量为33-37%; 若以木屑为培养基,其含水量则要达到63%左右。 栽培蘑菇的培养基含水量达为62-65%。 2)子实体发育阶段
食用菌的子实体含水量占菇体鲜重的85-93%,水分 大多来自基质,但若空气湿度太低,子实体将很快失水 而干枯。
二、温度对食药用菌生长的影响
1)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生 (cm)
长
0.5
速
度
0.3
0.1
金针菇适温 18-21℃ 香菇适温 22-28 ℃ 草菇适温 28-32 ℃
0 0 10 15 20 25 35 45(℃)
酶活性
2) 温度对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A)温度与原基分化的关系 低温分化发生型:降温幅度为8-12 ℃,如金针菇。 中温分化发生型:降温幅度为4-8 ℃,如双孢蘑菇。 高温分化发生型:不须降温,如草菇。 B)温度与子实体形成的关系 变温结实型: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如香菇。 稳温结实型:大多数食用菌属于这种类型,如草菇、双 孢蘑菇、银耳等。
厚垣孢子
二、孢子印(Spore print)
孢子印是成熟的伞菌在静止的空气下所释放的孢子堆 积而成的图纹,是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担孢子 孢子印
子子
囊囊
菌菌
亚亚
门门
盘
菌
真 菌
鞭毛菌亚门
纲
门 结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第
担
层 菌
5
子
纲
节菌
大
亚 门
型
真
腹
菌 的
菌 纲
分
类
第一节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 2.子实体:不同食用菌子实体分化时对温度 要求差异较大可分为低温型、中温型、高 温型。 • 子实体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子实 体发育的最适温度比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 低,比子实体分化时温度略高些。
• (二)水分和空气湿度 • 新鲜的食用菌含水量达85%-95%,食用菌生长发育所 需要的水绝大部分来自于培养料。培养料含水量的多少 直接影响食用菌生命活动。含水量指湿料中水分的百分 含量,代料中含水60%左右,段木的含水量在38%-45%, 适合食用菌菌丝生长,出菇时培养料含水量要增到70% 左右,不同的食用菌略有差异。料中水分过多,空气相 对减少,食用菌生长不好,因为食用菌是好气性微生物, 而且空气不足菌丝体也发育不好。子实体发育除要求培 养料有较高的含水量外,还要求空气有较高的湿度,空 气相对湿度85%-95%合适。如果低于60%,子实体生长 停止,降至40%-45%,子实体不分化,形成的幼菇也会 死亡;如果湿度超过96%,易滋生杂菌,也阻碍菇体蒸 腾,影响子实体发育
种类
稻草 大麦草
含碳量/%
45.39 46.78
含氮量/%
0.63 0.64
菜子饼
猪粪(干)
45.28
25.00
4.60
2.00
• 3.矿物质营养(无机盐)
• 无机盐类也是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 物质,其功能是构成细胞成分、酶的组成部分、 维持酶的作用、调节细胞渗透压、氢离子浓度 及氧化还原电位。 • 常用的无机盐类有磷、钾、钙、镁、硫、锰等, 其中以磷、钾、镁为主要。还有一些需求量少 的,如铁、锰、锌、钼、铜等微量元素,在木 屑、秸秆等原料中可以获得,一般不需要添加。
(二)食用菌的营养物质及功能
• 1、碳素营养 • 碳是构成食用菌细胞物质及供给菌体生长 发育所需的能源。树木及作物秸秆是食用 菌生长发育的良好碳源,但这些都是高分 子碳水化合物,分解较慢。为加速菌丝生 长,最好在木屑、秸秆的培养料中加入适 量的蔗糖(1%),作为食用菌初期辅助营 养,并能诱导一些酶的形成,加速菌丝生 长。
第四课 食用菌(共13张PPT)

第四课 食用菌
第四课 食用菌
学习目标:
1、能用各种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能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亲 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等科学 探究的过程。
2、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学会分享、欣赏 他人的研究成果;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
3、通过查阅书刊、网络等信息源了解食用菌 的种类;能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 吸收土壤中的 和
进行腐生生活的。
4、1、一看眼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的 生生水活和分的。 进行腐 菌丝 4、1、一看眼色,二看形状,有三机看物分泌物,四闻气味。
菌盖
地下菌丝
水 有机物
自拍蘑菇图片1
菌盖
自拍蘑菇图片2
菌褶 菌柄
菌丝
书上图片
菌盖
菌褶
菌柄
菌丝
地下菌丝
不要食用采集的蘑菇,以免中毒。
4、请你说出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3、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1、蘑菇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长? 能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菌柄
蘑菇是依靠地下部 3、通过查阅书刊、网络等信息源了解食用菌的种类;
亲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等科学探究的过程。
分的 吸收土壤中 1、温暖、潮湿菌、丝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下。
2.59
9.1
54.5
金针菇 24.5
4.1
33.7
27.6
黑木耳 14.3
1.8
42.2
35.4
平菇
25.3
4
30.7
30.7
食用菌的成分分析结果2
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维生素含量(100客干重所含有的毫克数)
第四课 食用菌
学习目标:
1、能用各种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能用自己喜 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亲 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等科学 探究的过程。
2、体会到与人合作的愉快,学会分享、欣赏 他人的研究成果;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
3、通过查阅书刊、网络等信息源了解食用菌 的种类;能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 吸收土壤中的 和
进行腐生生活的。
4、1、一看眼色,二看形状,三看分泌物,四闻气味。
的 生生水活和分的。 进行腐 菌丝 4、1、一看眼色,二看形状,有三机看物分泌物,四闻气味。
菌盖
地下菌丝
水 有机物
自拍蘑菇图片1
菌盖
自拍蘑菇图片2
菌褶 菌柄
菌丝
书上图片
菌盖
菌褶
菌柄
菌丝
地下菌丝
不要食用采集的蘑菇,以免中毒。
4、请你说出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3、菌盖、菌褶、菌柄、菌丝、地下菌丝。
1、蘑菇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长? 能通过观察知道蘑菇的结构特点。
菌柄
蘑菇是依靠地下部 3、通过查阅书刊、网络等信息源了解食用菌的种类;
亲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等科学探究的过程。
分的 吸收土壤中 1、温暖、潮湿菌、丝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下。
2.59
9.1
54.5
金针菇 24.5
4.1
33.7
27.6
黑木耳 14.3
1.8
42.2
35.4
平菇
25.3
4
30.7
30.7
食用菌的成分分析结果2
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维生素含量(100客干重所含有的毫克数)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共96张PPT)

1、菌丝生长对温度的要求
1)温度范围:5~33℃(少数除外),最高39℃,最低 2℃。 2)食用菌菌丝较耐低温:如香菇菌丝在菇木内,即使遇到 气温达-20℃仍不会冻死;一般食用菌在0℃左右都不会 死亡。低温只抑制菌丝的生长而无杀伤作用,因此常用( 0~4℃)低温方法来保存菌种。 但草菇不耐低温,不能放在0℃下保藏( 14℃) 。
,然后再形成许多隔膜,使之成为每个细胞仅有一 个细胞核的菌丝,称为单核菌丝。 即:孢子萌发→多核初生菌丝→隔膜→单核菌丝( 每个cell只含一个核)
一、形态结构
⑵双核菌丝
担子菌类食用菌中,单核菌丝仅占很短时间,两个 单核菌丝很快结合,发生质配,但不核配,形成每个细 胞内含有二个细胞核的菌丝,称双核菌丝。
一、形态结构
食用菌的形态分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 菌丝体又称营养体,其主要功能是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 分。
子实体又称繁殖体,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可供人们食用的部分。
食 菌丝体(营养体):分解基质,吸收营养和水分。
用 菌
子实体(繁殖体):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供人们食用。
子实体 (繁殖体)
菌丝体(营养体)
3)食用菌菌丝不耐高温:如香菇菌丝在40℃经4h, 42℃经2h,45℃经40min即会死亡。
2、子实体分化时期对温度的要求
子实体分化时期:指食用菌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 长这一时期(即原基形成)。
子实体分化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比菌丝生长的温度低些。
例如: 1)香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在25℃左右,而子实体分化 在15℃左右;( 25℃, 15℃)
四极性可育率(25%):属于四极性菌类的单核菌丝,只
有Aa、Bb组合时才能亲和。因此,遗传因子为AB的只有与 ab的配对及Ab与aB配对才可亲和,可育率25%。
食用菌——PPT课件

注:掌握好培养料适宜的含水量是食用菌高产的 关键技术之一。
(二)湿度
培养管理中,因蒸发或采收水分损失,必须经 常喷水、保温,菇房中保持一定的湿度,可防止养料水 分的过分蒸发。
一般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95%有利于子实体 的发育。低于60%子实体生长停止。低于40-45%子实体
第4页/共24页
(三)PH值的影响
因此,培养料和环境中的PH值是影响菇类新陈代谢的重 要 因 素 , 对 生 产 影 响 很 大 。第5页/共24页
(四)O2与CO2的影响PO2 食用菌都是好气性的微生物,空气中一般含O2 21%,
CO2 0.03%。如空气中CO2浓度增加,PO2必然下降。过高的 CO2影响菌的呼吸代谢。
一般菌丝体生长阶段(即发菌阶段)对O2需求不大, 但是子实体分化,微量的CO2(0.03---0.1%)对分化有刺 激作用,但超过大0.1%即产生毒害作用。
子实体发育对温度的要求一般比菌丝体生长最适 温度低,比子实体分化的最适温度低,比子实体分化的 最适温度高。如香菇:菌丝生长最适25摄氏度;子实体 分化最适15摄氏度;子实体发育最适12-18摄氏度。
同类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差异 形成了不同温型的品种,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 用种。
二、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日本石川辰夫和宇野研究发现:光照与环化腺苷酸 (CAMP)的代谢调节有关,而CAMP是子实体形成的诱导 物。
此外,光照对子实体的色泽也有很大影响。光照不足, 草菇呈灰白色,木耳黑色变淡等。
生产实践:
a、要获得丰产,野外应做到三分阳七分阴,避免阳光直射;
b、菇房必须给予一定的亮度、散射光是食用菌早熟、丰产 的
1)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以C:N比高些为宜(20:1)培养 中以
(二)湿度
培养管理中,因蒸发或采收水分损失,必须经 常喷水、保温,菇房中保持一定的湿度,可防止养料水 分的过分蒸发。
一般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80-95%有利于子实体 的发育。低于60%子实体生长停止。低于40-45%子实体
第4页/共24页
(三)PH值的影响
因此,培养料和环境中的PH值是影响菇类新陈代谢的重 要 因 素 , 对 生 产 影 响 很 大 。第5页/共24页
(四)O2与CO2的影响PO2 食用菌都是好气性的微生物,空气中一般含O2 21%,
CO2 0.03%。如空气中CO2浓度增加,PO2必然下降。过高的 CO2影响菌的呼吸代谢。
一般菌丝体生长阶段(即发菌阶段)对O2需求不大, 但是子实体分化,微量的CO2(0.03---0.1%)对分化有刺 激作用,但超过大0.1%即产生毒害作用。
子实体发育对温度的要求一般比菌丝体生长最适 温度低,比子实体分化的最适温度低,比子实体分化的 最适温度高。如香菇:菌丝生长最适25摄氏度;子实体 分化最适15摄氏度;子实体发育最适12-18摄氏度。
同类不同品种的食用菌,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差异 形成了不同温型的品种,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 用种。
二、水分和温度的影响
日本石川辰夫和宇野研究发现:光照与环化腺苷酸 (CAMP)的代谢调节有关,而CAMP是子实体形成的诱导 物。
此外,光照对子实体的色泽也有很大影响。光照不足, 草菇呈灰白色,木耳黑色变淡等。
生产实践:
a、要获得丰产,野外应做到三分阳七分阴,避免阳光直射;
b、菇房必须给予一定的亮度、散射光是食用菌早熟、丰产 的
1)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以C:N比高些为宜(20:1)培养 中以
《食用菌栽培学》课件

用菌的栽培。
食用菌的培养料选择与配制
01
02
03
04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
根据不同食用菌的生长需求,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如木屑、
棉籽壳、稻草等。
配制比例
根据培养料的营养成分和食用 菌的生长需求,合理配制培养
料的比例。
调节水分
培养料的水分含量要适中,以 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灭菌处理
培养料需经过高温或化学药剂 灭菌处理,以杀死杂菌和害虫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和选用抗病 品种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农药来控制 病虫害,如使用寄生蜂、病原菌和抗生素 等。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光、热、色等物理因子来驱避或诱杀 害虫,如设置黄板和蓝板诱杀蚜虫和蓟马 。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但 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 食用菌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方式
段木栽培
利用树木段木作为培养 基质,接种菌种后进行 培养,适用于多种食用
菌的栽培。
瓶栽
将培养料装入瓶子中,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香菇、平菇等食
用菌的栽培。
袋栽
将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
栽培。
床栽
将培养料铺在床面上,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香菇、木耳等食
PART 06
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食用菌产量与产 值持续增长,成为全 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 国。
新型栽培技术、设施 和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推动产业升级。
食用菌的培养料选择与配制
01
02
03
04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
根据不同食用菌的生长需求, 选择适宜的培养料,如木屑、
棉籽壳、稻草等。
配制比例
根据培养料的营养成分和食用 菌的生长需求,合理配制培养
料的比例。
调节水分
培养料的水分含量要适中,以 利于食用菌的生长。
灭菌处理
培养料需经过高温或化学药剂 灭菌处理,以杀死杂菌和害虫
食用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通过合理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和选用抗病 品种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和生物农药来控制 病虫害,如使用寄生蜂、病原菌和抗生素 等。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光、热、色等物理因子来驱避或诱杀 害虫,如设置黄板和蓝板诱杀蚜虫和蓟马 。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但 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避免对 食用菌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食用菌栽培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方式
段木栽培
利用树木段木作为培养 基质,接种菌种后进行 培养,适用于多种食用
菌的栽培。
瓶栽
将培养料装入瓶子中,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香菇、平菇等食
用菌的栽培。
袋栽
将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
栽培。
床栽
将培养料铺在床面上, 接种菌种后进行培养, 适用于香菇、木耳等食
PART 06
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
国内外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食用菌产量与产 值持续增长,成为全 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 国。
新型栽培技术、设施 和品种的研发与应用 ,推动产业升级。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课件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PPT课件
#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简介
什么是食用菌? 食用菌的分类。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生长环境
温度。湿度。光照。适宜的土壤条件。
生长发育
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菌盖的形成。孢子的成熟。
生物特性
测量食用菌的大小。了解食用菌的颜色和形状。了解食用菌的味道和气味。 如何鉴别毒菌和有毒菌。
采收和保存
合适的采收时间。手工采收。储存和用菌在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食用菌的未来应用前 景。
总结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对于种植和采收至关重要。食用菌的应用前景广阔,值 得持续关注和研究。
# 食用菌生物学特性
简介
什么是食用菌? 食用菌的分类。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
生长环境
温度。湿度。光照。适宜的土壤条件。
生长发育
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菌盖的形成。孢子的成熟。
生物特性
测量食用菌的大小。了解食用菌的颜色和形状。了解食用菌的味道和气味。 如何鉴别毒菌和有毒菌。
采收和保存
合适的采收时间。手工采收。储存和用菌在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食用菌的未来应用前 景。
总结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对于种植和采收至关重要。食用菌的应用前景广阔,值 得持续关注和研究。
4《食用菌》PPT教学课件

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菌丝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88蘑菇菌包拿回两天了今天看已经快把开口处长满了1011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1.4食用菌
.
1
.
2
有的蘑菇有毒,不要用手直接 接触。采集时要用镊子将采集 的蘑菇及时装入塑料袋中,采 集完后要及时洗手。不要食用 采集的蘑菇,以免中毒。
23
羊肚菌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 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 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 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 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 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 养菌丝体。
24
双孢菇
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 可食用,味道鲜美,我国大批制做罐头 行销国内外。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 (干重),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 和维生素也很丰富,有5'-腺苷酸、5'-鸟苷 酸、5'-尿苷酸及维生素B1、B2叶酸和维生 素D原等。 尚可药用及工业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 酶,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还可以制成肺炎 辅助治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发现含 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 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 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 糖等物质。
27
平菇
平菇味道鲜美,质地柔嫩、营养丰富,是 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平菇的蛋 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粮食和豆 类中通常缺乏的赖氨酸、甲硫胺酸在平菇 中都很丰富。 28
灵芝
灵芝有多种营养物质,除了含有 多糖、多肽、三萜类,氨基酸、 蛋白质、生物碱等,还含有钾、 锗、铜、镁、铁、锌、钻、锰 等微量元素、钙磷等常量元素。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
§1.4食用菌
.
1
.
2
有的蘑菇有毒,不要用手直接 接触。采集时要用镊子将采集 的蘑菇及时装入塑料袋中,采 集完后要及时洗手。不要食用 采集的蘑菇,以免中毒。
23
羊肚菌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 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 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 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 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 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 养菌丝体。
24
双孢菇
又称洋蘑菇、二孢蘑菇。 可食用,味道鲜美,我国大批制做罐头 行销国内外。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 (干重),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 和维生素也很丰富,有5'-腺苷酸、5'-鸟苷 酸、5'-尿苷酸及维生素B1、B2叶酸和维生 素D原等。 尚可药用及工业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 酶,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还可以制成肺炎 辅助治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发现含 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 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 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 糖等物质。
27
平菇
平菇味道鲜美,质地柔嫩、营养丰富,是 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平菇的蛋 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粮食和豆 类中通常缺乏的赖氨酸、甲硫胺酸在平菇 中都很丰富。 28
灵芝
灵芝有多种营养物质,除了含有 多糖、多肽、三萜类,氨基酸、 蛋白质、生物碱等,还含有钾、 锗、铜、镁、铁、锌、钻、锰 等微量元素、钙磷等常量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一)子囊菌亚门
二
特点 种类少,经济价值高,多为野生菌。
主
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 冬虫夏草
要
种
类
子
马鞍菌科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囊
鹿花菌属— 鹿花菌
菌 盘菌目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
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 — 块菌
28
二 主 要 种 类
的
根据菌丝发育 初生菌丝
形
的顺序和细胞 次生菌丝
态
中细胞核的数 三生菌丝 目
8
(1)初生菌丝
一
菌
由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
丝
初期无隔,单细胞多核菌
体 的
丝很快生隔为多细胞单核 菌丝。
形
态
特点
菌丝细,分支少,生 长慢,生长期短,一
般不结实。
9
(2)次生菌丝
一
来源
两初生菌丝质配而成
菌
特征
多细胞双核菌丝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茯苓
菌核
子座
容纳子实体的棒 状或头状结构
12
二
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
子
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
实 体 的
主要功能: 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供人们
食用。也就是通常被人们称作“菇、菌、蘑、 耳、蕈”的食用部分。
形
态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
不同而异 。
13
二
绣球菌
子
实
体
的
形
态
猴头菌(头状)
杵状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19
主要是指担孢子
三
有 性 孢
基本繁殖单位(种子) 抗逆性强
子
微小颗粒状
1. 概
形状因种类而异
况 镜下无色透明,成堆时显示各种颜色
产生于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20
三 有 性 孢 子
21
2.孢子
孢子按菌褶排列方式 散落在纸形成的图纹
珊瑚菌(树枝状) 银耳(叶状)
木耳
) 马勃(球状
牛舌菌(舌状)
金耳(脑状)
榆耳(耳状)
14
角勺(匙状)
二
子
实
体
的
形
态
竹荪(笔状)
块菌(块状)
蛹虫草(棒状)
淡褐羊肚菌
杯菌
杏鲍菇(保龄球状)
绿菌(伞状)
喇 叭 菌
15
(一)大型伞状的子实体
二
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 伞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
一 在不良条件下或到达生理
菌
成熟时,由次生菌丝进一步
丝 体
发育而形成的组织化了的双 核菌丝,称为三生菌丝,或 三次菌丝,也称结实性双核
的
菌丝。
形
态
如菌核、菌索、子实 体中的菌丝。
11
(二)菌丝体特殊形态
一
作用 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
菌
丝 体
菌索
形似根须状, 顶端有生长点
的
形 菌核 态
坚硬块状物 的休眠体
丝
特点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多以锁状联合方式分
体
裂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长
的
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
形
种特殊形式,先在双核菌丝
态
的顶端细胞的两核之间的细 胞壁上产生一个小突起,形
似小分枝,分枝向下弯曲,
其顶端与细胞的另一处融合,
在显微镜下观察,形似一把
锁,故称为“锁状联合”
锁状联合过程
10
(3)三生菌丝
子
异,典型的伞菌子实体由菌盖、菌肉、菌褶、菌
实
柄、菌环和菌托等组成。
体
的
菌盖
形
都有 菌柄
态
结构
菌环 部分有 菌托
16
1.菌盖
花菇菌肉
二
表皮(各色)
子
实 体
组 成
质地:肉质、胶质、革质等 菌肉 组成: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
的
形
菌盖下面,产担孢子部位
态
菌褶或菌管
有子实层(生担孢子)
17
2.菌柄
二
作用
支撑菌盖,输送养料 次要食用部位
第一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1
第一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一、菌丝体的形态 二、子实体的形态 三、有性孢子 四、生活史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分类 一、分类 二、主要种类
第三节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一、生理类型 二、营养物质
2
1.能够识别商业化生产的食用菌;
能力目标 2.能认识伞菌和毒菌。
界
门 亚门 科
属
种
真核 生物
植物界 真菌界
粘菌门 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大型 真菌
26
已报导约981种。隶属于48个科,144个属。 约5%属子囊菌亚门,约95%属担子菌亚门
二
主
要 种
食用菌 的种类
类
担子菌中 的食用菌
子囊菌中 的食用菌
耳类
非褶类
伞菌类
腹菌类
黑孢块菌、 白块菌、 夏块菌、 北冬虫夏草等
中生
子
实
体
中生
的
形 态
着生方式
偏生
偏生
侧生
侧生
18
3.菌环和菌托
二 子
幕 菌
外菌幕:包被整个幼小子实体的膜 内菌幕:菌盖和菌柄间的连接膜
实 体
菌
内菌幕被撑破
的
环
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
形 态
菌 托
外菌幕被撑破
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杯状、苞状或环 圈状的构造
菌 环
1.苞状 2.鞘状 3.鳞茎状 4.杯状 5.
课
程
目
标
1.了解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态;
知识目标 2.了解食用菌的生活条件;
3.食用菌的分类。
用事实磨练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认真踏实
德育目标 的工作作风,具备协作能力和质量意识。
3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一、菌丝体的形态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二、子实体的形态
二、栽培场所 三三、、栽有培性孢技子术 四 四、、生管活理史 技术
个阶段的时间。
23
2.无性繁殖
四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 伸长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生
活 史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途径
菌丝片断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子实体
24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分类
一、食用菌的分类 二、主要种类
25
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一
分 类
分类单位
动物界
伞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22
1.概念
四
生 活 史
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 发育过程。即从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开始, 先形成单核菌丝,单核菌丝融合形成双核菌丝, 当双核菌丝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菌丝扭结生长
成子实体,子实体产生新一代孢子,至孢子散落
而告终。
生活史规定了食用菌个体发育的顺序和完成每
的
菌丝体: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
形
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
态
6
特征 集聚时多呈白色绒毛状
一
来源 孢子萌发或菌丝片断伸长分支
菌 2.概况 丝
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体
生长点 在菌丝尖端,向四周辐射伸展
的
形
态
7
3.菌丝体的划分
一
菌 丝
基内菌丝:基质内的菌丝 部位
气生菌丝:空气中的菌丝
体
菌丝体
4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结 构
菌 丝 体
子 实 体
有 性 孢 子
图2-11 伞菌类子实体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1、8.菌肉 2.内菌幕 3、4.外菌幕 5.鳞片 6.菌盖 7.菌褶 9.菌环 11.菌托 12.菌
丝体
5
(一)菌丝体的基本形态
一
菌丝:在培养基上向各个方向呈辐射状延
菌 丝 体
1.概念 伸、分支的每一根细线,称为菌丝。细胞 管状,壁薄、透明,细胞内含有一个、两 个或多个细胞核。
(一)子囊菌亚门
二
特点 种类少,经济价值高,多为野生菌。
主
麦角菌目、麦角菌科 — 冬虫夏草
要
种
类
子
马鞍菌科 马鞍菌属 — 马鞍菌
囊
鹿花菌属— 鹿花菌
菌 盘菌目
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
块菌目、块菌科、块菌属 — 块菌
28
二 主 要 种 类
的
根据菌丝发育 初生菌丝
形
的顺序和细胞 次生菌丝
态
中细胞核的数 三生菌丝 目
8
(1)初生菌丝
一
菌
由孢子萌发形成的菌丝。
丝
初期无隔,单细胞多核菌
体 的
丝很快生隔为多细胞单核 菌丝。
形
态
特点
菌丝细,分支少,生 长慢,生长期短,一
般不结实。
9
(2)次生菌丝
一
来源
两初生菌丝质配而成
菌
特征
多细胞双核菌丝细胞壁上有锁把状突起
茯苓
菌核
子座
容纳子实体的棒 状或头状结构
12
二
是能产生孢子的果实体,生长于基质表面,
子
是食用菌的繁殖器官。
实 体 的
主要功能: 产生孢子,繁殖后代;供人们
食用。也就是通常被人们称作“菇、菌、蘑、 耳、蕈”的食用部分。
形
态
食用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
不同而异 。
13
二
绣球菌
子
实
体
的
形
态
猴头菌(头状)
杵状 6.瓣裂 7.菌托退化 8.带状
9.数圈颗粒状
19
主要是指担孢子
三
有 性 孢
基本繁殖单位(种子) 抗逆性强
子
微小颗粒状
1. 概
形状因种类而异
况 镜下无色透明,成堆时显示各种颜色
产生于次生菌丝顶端细胞
20
三 有 性 孢 子
21
2.孢子
孢子按菌褶排列方式 散落在纸形成的图纹
珊瑚菌(树枝状) 银耳(叶状)
木耳
) 马勃(球状
牛舌菌(舌状)
金耳(脑状)
榆耳(耳状)
14
角勺(匙状)
二
子
实
体
的
形
态
竹荪(笔状)
块菌(块状)
蛹虫草(棒状)
淡褐羊肚菌
杯菌
杏鲍菇(保龄球状)
绿菌(伞状)
喇 叭 菌
15
(一)大型伞状的子实体
二
伞菌子实体的基本结构 伞菌子实体的形态、大小、质地因种类不同而
一 在不良条件下或到达生理
菌
成熟时,由次生菌丝进一步
丝 体
发育而形成的组织化了的双 核菌丝,称为三生菌丝,或 三次菌丝,也称结实性双核
的
菌丝。
形
态
如菌核、菌索、子实 体中的菌丝。
11
(二)菌丝体特殊形态
一
作用 适应不良环境或利于繁殖
菌
丝 体
菌索
形似根须状, 顶端有生长点
的
形 菌核 态
坚硬块状物 的休眠体
丝
特点
粗壮,分支多,生长快多以锁状联合方式分
体
裂生理成熟时形成子实体生长期长
的
是双核菌丝细胞分裂的一
形
种特殊形式,先在双核菌丝
态
的顶端细胞的两核之间的细 胞壁上产生一个小突起,形
似小分枝,分枝向下弯曲,
其顶端与细胞的另一处融合,
在显微镜下观察,形似一把
锁,故称为“锁状联合”
锁状联合过程
10
(3)三生菌丝
子
异,典型的伞菌子实体由菌盖、菌肉、菌褶、菌
实
柄、菌环和菌托等组成。
体
的
菌盖
形
都有 菌柄
态
结构
菌环 部分有 菌托
16
1.菌盖
花菇菌肉
二
表皮(各色)
子
实 体
组 成
质地:肉质、胶质、革质等 菌肉 组成:丝状菌丝或泡囊状菌丝
的
形
菌盖下面,产担孢子部位
态
菌褶或菌管
有子实层(生担孢子)
17
2.菌柄
二
作用
支撑菌盖,输送养料 次要食用部位
第一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1
第一章 食用菌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一、菌丝体的形态 二、子实体的形态 三、有性孢子 四、生活史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分类 一、分类 二、主要种类
第三节食用菌的营养生理 一、生理类型 二、营养物质
2
1.能够识别商业化生产的食用菌;
能力目标 2.能认识伞菌和毒菌。
界
门 亚门 科
属
种
真核 生物
植物界 真菌界
粘菌门 真菌门
鞭毛菌亚门
接合菌亚门
半知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 担子菌亚门
大型 真菌
26
已报导约981种。隶属于48个科,144个属。 约5%属子囊菌亚门,约95%属担子菌亚门
二
主
要 种
食用菌 的种类
类
担子菌中 的食用菌
子囊菌中 的食用菌
耳类
非褶类
伞菌类
腹菌类
黑孢块菌、 白块菌、 夏块菌、 北冬虫夏草等
中生
子
实
体
中生
的
形 态
着生方式
偏生
偏生
侧生
侧生
18
3.菌环和菌托
二 子
幕 菌
外菌幕:包被整个幼小子实体的膜 内菌幕:菌盖和菌柄间的连接膜
实 体
菌
内菌幕被撑破
的
环
残留在菌柄上的单层或双层环状膜
形 态
菌 托
外菌幕被撑破
残留在菌柄基部发育成的杯状、苞状或环 圈状的构造
菌 环
1.苞状 2.鞘状 3.鳞茎状 4.杯状 5.
课
程
目
标
1.了解食用菌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形态;
知识目标 2.了解食用菌的生活条件;
3.食用菌的分类。
用事实磨练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认真踏实
德育目标 的工作作风,具备协作能力和质量意识。
3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一、菌丝体的形态
一、栽培季节的确定
二、子实体的形态
二、栽培场所 三三、、栽有培性孢技子术 四 四、、生管活理史 技术
个阶段的时间。
23
2.无性繁殖
四
概念
不经过两性细胞的结合,由菌丝片断 伸长分支或直接产生无性孢子的过程。
生
活 史
特点:抗逆性强、产生得快、多
途径
菌丝片断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菌丝体
次生菌丝 子实体
24
第二节 食用菌的分类
一、食用菌的分类 二、主要种类
25
在真核生物中的分类位置
一
分 类
分类单位
动物界
伞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22
1.概念
四
生 活 史
食用菌的生活史是指从孢子到孢子的整个生长 发育过程。即从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开始, 先形成单核菌丝,单核菌丝融合形成双核菌丝, 当双核菌丝发育到生理成熟阶段,菌丝扭结生长
成子实体,子实体产生新一代孢子,至孢子散落
而告终。
生活史规定了食用菌个体发育的顺序和完成每
的
菌丝体:是由基质内无数纤细的菌丝交
形
织而成的丝状体或网状体
态
6
特征 集聚时多呈白色绒毛状
一
来源 孢子萌发或菌丝片断伸长分支
菌 2.概况 丝
作用 吸收水分和养料,是营养器官
体
生长点 在菌丝尖端,向四周辐射伸展
的
形
态
7
3.菌丝体的划分
一
菌 丝
基内菌丝:基质内的菌丝 部位
气生菌丝:空气中的菌丝
体
菌丝体
4
第一节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结 构
菌 丝 体
子 实 体
有 性 孢 子
图2-11 伞菌类子实体的形态结构示意图 1、8.菌肉 2.内菌幕 3、4.外菌幕 5.鳞片 6.菌盖 7.菌褶 9.菌环 11.菌托 12.菌
丝体
5
(一)菌丝体的基本形态
一
菌丝:在培养基上向各个方向呈辐射状延
菌 丝 体
1.概念 伸、分支的每一根细线,称为菌丝。细胞 管状,壁薄、透明,细胞内含有一个、两 个或多个细胞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