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第10讲生物地理区系
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

生物地理知识点总结1. 生物地理区划地球上的生物区系可以根据其物种组成和分布特点划分为不同类型的生物地理区域。
目前主要有带状区划法、季风区划法和植被带区划法等地理区划方法。
带状区划法是根据地球上不同气候带区分地带,主要包括北极区、寒带、温带、热带等不同带的生物地理区域。
季风区划法是根据季风气候类型的不同划分生物地理区域,包括季风气候区和非季风气候区。
植被带区划法是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划分生物地理区域,主要包括森林带、草原带、沙漠带等不同类型的植被带。
2.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其所处生态系统中的特定位置或角色。
它包括了种群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利用方式、生活习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
生态位的概念由G.E.哈钦斯首次提出,并被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在生物地理中,生态位的概念常用来解释种群和物种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和适应策略。
比如,不同种群在同一生态系统中会占据不同的生态位,以避免资源竞争和促进物种多样性的维持。
3. 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气候是地球上不同生物地理区域的重要分界线之一。
不同气候条件下,生物种群的分布范围和分布密度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温度、湿度、季节变化等气候要素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在生物地理研究中,气候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课题。
科学家通过对气候数据和物种分布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揭示生物种群分布和生态系统结构的规律,有助于预测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4. 地形地貌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地形和地貌是地球表面的两个重要地理要素,它们对生物的分布和演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生物的分布模式和生态位也会有所不同。
在生物地理研究中,科学家通常会考虑地形地貌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包括地形地貌对气候和土壤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以及对生物迁徙和物种适应的影响等。
5. 生物地理学的应用生物地理学不仅是一门理论研究学科,还有很多实际应用价值。
它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生物地理学中的生物区系和生境分区

生物地理学中的生物区系和生境分区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在地球上分布规律和形成原因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各种生物及其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生物区系和生境分区的研究。
一、生物区系生物区系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生物群落的总体,它包括了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种类。
生物区系通过对各种生物物种的数量、分布和物种构成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得出该区域的生境、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进而推断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从而为研究生物地理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生物区系的界限通常通过人工界定,例如使用生物地理方法和综合分析法等。
在生物区系研究中,生物群落的构成、数量和分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
例如,从生物区系的种类和数量分布可以判断该区域的类型、气候类型和植被类型,从而为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同时,对不同生物区系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也可以帮助我们探讨生态系统的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二、生境分区生境是指支持某个生物种群生活的自然环境,包括该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因素。
生境分区是将整个地球划分为若干个生境类型的过程,主要基于生态环境中的自然因素。
生境分区根据不同地区的生物群落、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因素,划分出不同类型的生境,它的形成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可以为我们了解生物的繁殖和适应性提供必要的信息。
生境分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在不同自然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分布情况。
在生物保护和生态资源利用方面,生境分区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生态建设和资源开发规划时,根据不同区域的生境特点,可以推荐相应的植物和动物种类,以便提高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三、结论生物区系和生境分区是生物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对彼此的影响,从而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区系

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区系生物学中的关键概念: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区系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区系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研究的是生物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和特征。
生物地理分布研究的是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而生物区系则是根据生物地理分布产生的不同地域的生物群落归类的系统。
一、生物地理分布生物地理分布考察的是生物种群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其中涉及到环境因素对物种分布的影响。
生物地理分布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态区、生物群系和生物圈等。
1.生态区生态区是根据地理空间上的特征划分的区域,其中的生物种群具有相似的适应策略,能容忍一定范围内的环境变化。
常见的生态区划分包括极地区、寒带区、温带区和亚热带区等。
2.生物群系生物群系是指地理空间中具有相似生态条件和生物群落组成的区域。
例如,北美洲的北方针叶林和非洲的热带草原就是两个不同的生物群系。
生物群系的形成受到气候、地质以及行星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3.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体活动发生的范围,它不仅仅包括陆地上的生物,还包括海洋中的生物群落。
生物圈的特征包括生物丰度、物种多样性和生态连通等。
二、生物区系生物区系是根据生物地理分布的数据所归纳出的地理区域上的生物群落的分类系统。
它通过将一些具有类似特征的生物进行归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分布规律。
1.界、亚界生物区系的最小单位称为“界”,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地理区划,例如:新北界、古北界等。
亚界则是界下面的小区段。
2.界上的区系在界上,我们可以根据物种的共同特征将生物进行归类,例如:大洋洲的无袋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就属于不同的界上区系。
3.区系类型区系类型是指根据界上的物种组成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对生物区系进行分类的方式。
常见的区系类型有古北区系、新北区系、古南区系和新南区系等。
三、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区系的意义生物地理分布与生物区系的研究对我们了解生物的空间分布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1.揭示地质演化和生物进化通过研究生物地理分布和生物区系,我们可以了解地质演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物种在地理空间中的演化路径。
生物地理背诵知识点总结

生物地理背诵知识点总结1. 生物地理的基本概念生物地理是研究动植物的分布规律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生物地理主要包括动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区系、生物地理区划和生物地理演化等内容。
2. 动植物的地理分布动植物的地理分布是指动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及其间的关系。
动植物的地理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等因素。
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动植物的分布也会有所不同。
3. 生态区系生态区系是指某一地区内的动植物组成和它们的相互关系。
不同的生态区系中,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都有所不同。
生态区系可以根据其特有的生物组成来划分,比如森林生态区系、草原生态区系、沙漠生态区系等。
4. 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区划是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特点来划分地球表面的生物区域。
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生物地理区划是根据生物群落的特点来划分。
常见的生物地理区划包括:地中海区、温带草原区、温带落叶林区、热带雨林区等。
5. 生物地理演化生物地理演化主要是指动植物在地球上的演化和分化过程。
生物地理演化可以划分为自然选择、迁徙、分化等过程。
生物地理演化理论是广义的演化理论的一部分,它是认为地理环境是动植物演化和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6. 生物地理的意义生物地理的研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了解了动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
7. 生物地理的方法生物地理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野外调查、实验研究、地图资料分析、遥感技术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了解动植物的分布规律,找出动植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总之,生物地理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的交叉领域,它研究的是动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了解这些知识对于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学和地理学的联系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人教版生地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生地知识点总结
一、概论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和迁徙等问题。
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生物地理区系、生物地理环境、生物地理现象和地理生态等。
二、生物地理区系
生物地理区系是指地球表面上不同区域内的动植物群落及其分布规律。
生物地理区系按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球生物地理区系、大洲生物地理区系、国际生物地理区系、区域生物地理区系和局部生物地理区系。
生物地理区系有三种分类方法:生态地理方法、地理区带方法和区域自然条件方法。
三、生物地理环境
生物地理环境是指地球表面上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空间环境。
它包括大气层环境、水环境、土地环境和海洋环境。
考察生物地理环境的方法主要有野外调查和实验检验两种。
四、生物地理现象
生物地理现象是指地理环境下的生物发生的各种现象,包括生物的分布和分异、生态的适应和反应、疏散分布现象、进化现象和演集现象等。
五、地理生态
地理生态是研究物种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生物群落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地理生态主要包括生物的集合地理生态、生物群落地理生态以及生态系统地理生态。
以上就是生物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地理生物必看知识点总结

地理生物必看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生物学1.生物地理分区生物地理分区是根据物种的地理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地理区域。
常见的生物地理分区划分方法有气候生态型、生物区系分布和生物组织等。
其中气候生态型是以气候类型为基础,将地球划分为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四大区,每一区再划分生物地理带,带下面再划分气候生态型。
生物区系分布则是以生物区系类型划分地球生物地理大区,主要是以生物种分布为基础划分地球的区域。
生物组织是将地球划分为一系列生物地理单元,比如生物界、生物型、植植生、生物生境等。
2.生物地理区系生物地理区系是根据地球上生物体的地理分布特征而划分的地理区域。
地球上的植物和动物,由于受到气候、地形、土壤、地球表层物质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分布不均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物群落,这种生物群落的组合,形成了各自的地理区系。
根据不同的划分依据,生物地理区系可以分为区系区、分布区、生境等不同层次的生物地理区系。
3.动植物群落与生息环境动植物群落是在空间范围内,由相互联系且互相依赖的动植物种群组成的各类生命系统。
而生息环境则指的是这些动植物群落生存、繁殖和发展的地理环境。
动植物群落与生息环境的研究,是地理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4.地球生物多样性与分布地球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微生物和植物、动物等。
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球的气候、地质、地貌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不仅在地理上有着明显的区域和地带性特征,还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生态学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功能完整的生态单位,包括生物群落和其相应的非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的研究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研究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2.生态位生态位是指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内的一种特定地位,包括关于其生存和利用资源的方式。
不同种群的生态位不同,其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
地理生物详细知识点总结

地理生物详细知识点总结地理生物学是研究地球上生物种群分布、生物地理区系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理学和生物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特有种的分布、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在地理生物学中,研究对象主要有: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区系、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等。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区划是以生物地理学研究为基础的地理区划学科。
它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生物圈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生物地理区划的研究对象是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地理单元,主要包括生物地理区系和生态系统等。
生物地理区划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物地理区划的主要内容包括:1. 生物地理区划的原理:生物地理区划是以地球上生物种群的分布规律为基础,在考虑地理因素的同时,也强调生物因素对地理环境的适应和改造作用。
生物地理区划的原则主要有近似等温线原则、分异等级原则、相似性原则和综合分析原则等。
2. 生物地理区划的分类:根据生物地理区划的不同目的和要求,可以将其分为多种分类方式,如按地球纬度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按地球经度分为东方和西方生物地理区系;按地球高程分为低地、中地和高地生物地理区系等。
3. 生物地理区划的特征: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划具有不同的特征,如热带地区物种多样性高,而寒带地区物种少,但个体数量大;亚热带地区有四季交替,适宜农作物生长;温带地区气候适宜,农业发达等。
二、生物地理区系生物地理区系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组合形式,是地球生物圈多样性的最基本体现。
生物地理区系主要包括植物区系、动物区系和微生物区系。
在地理生物学中,研究生物地理区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生物的分布规律和演化历史,促进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生物地理区系的主要内容包括:1. 植物区系:植物区系是指地球上不同地理区域内的植物群落组合形式。
生物地理总结知识点

生物地理总结知识点第一,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分布、分异和演化规律。
生物地理学主要研究生物地理区系、生物地理区系的演化和动态等内容。
生物地理区系是指由一组具有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和共同演化历史、环境条件相对一致的生物群落组成的地理区域。
生物地理区系是由适应相似环境的生物所组成,其形成和演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历史性。
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是根据生物群落的共性和特异性,以及演化历史和现代生态环境的特点进行的。
第二,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可以根据生态因素和地理因素进行。
生态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地理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质等地理要素。
生物地理学根据生物区系的特征和演化历史,将全球划分为不同的生物地理区系,主要包括:古北区、古东区、古南区、古新区和澳洲区;根据植被类型划分为:北极地区、针叶林区、草原区、沙漠区、热带雨林区等。
生物地理区系的划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分布规律和适应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生物地理区系的演化生物地理区系的演化是指生物地理区系在地质历史上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生物地理区系的演化受到地质、气候、生物演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历史性。
生物地理区系的演化可以分为分异、融合和消失等过程,这些过程对生物的分布和适应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生物地理区系演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分布规律和适应性,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第四,生物地理区系的动态生物地理区系的动态是指生物地理区系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过程。
生物地理区系的动态受到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生物演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空的特点。
生物地理区系的动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分布规律和适应性,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同时,生物地理区系的动态也反映了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对生物地理区系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内容
➢ 一、生物区系地理学概念 ➢ 二、化石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 三、植物的世界地理区系 ➢ 四、动物的世界地理区系
一、生物区系地理学概念
➢ 生物地理分布(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的概念 生物地理分布的研究主要是随同分类学而进展
的,结果是把自然环境的地理差异也同时考虑进去 而确定生物分布的地理区域。研究领域有生物分类 地理学、生物区系地理学等等。关于植物方面,由 恩格勒(A.Engler,1879)和动物方面由华莱士 (A.R.Wallace,1878)首先集其大成。
化石仅存在于沉积岩里(火 成岩、变质岩、沉积岩)
化石的重要性在于: 第一,作为证据,它为进
化论做了慷慨激昂的辩护; 第二,当发现过渡态物种
的化石,它必定会出现所预测的 地层位置;
第三,任何进化的改变, 必然是基于旧特征塑造出的新特 征。
现存的鹦鹉螺外骨骼标本
舌羊齿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水杉、银杏、 银杉(杉霸公) 的发现过程同 样说明植物化 石与活化石的 奇妙关系。
在2亿年前曾出现冈瓦纳和劳亚古陆时,舌羊齿大面积分布。
1 泛非古陆
贝加尔古陆
欧洲
2
北美
亚洲
冈瓦纳
7亿年前,寒武纪 泛大陆
3 劳亚大陆
冈瓦纳 2亿年前
5.7亿年前,
4 北美 欧亚
南美
印度
非洲 南极澳洲
7000万年前
三、植物的世界地理区系
世界6大植物区系概况示意图
(一)古热带植物区
➢
又称旧热带植物区,包括非洲中南部、马达加斯
二叠纪
泥盆纪
奥陶纪 寒武纪 震旦纪
世 全新世 上新世
晚侏罗世
晚二叠世 晚泥盆世 早泥盆世 晚奥陶世 晚寒武世 晚震旦世
生物演化 人类出现 近代哺乳动物出 现 鸟类、哺乳动物 出现
爬行动物出现
鱼类出现 两栖类出现
无颌类出现
硬壳动物出现
裸露动物出现
生物的发生和分布区是动态变化的
二、化石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加、印度—马来西亚及波利尼西亚等。本区北连泛北 极植物区,南接南极植物区,东西为新热带植物区和 澳大利亚植物区,好望角植物区在本区南部,为世界 陆地上第二大植物区。植物区系特有科属较多,组成 本区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和稀树草原。在40多个特有 科中,最著名的有苏铁科,猪笼草科、龙脑香科、鞭 藤科、露兜树科、大花草科、姜科、兰科、芭蕉科等。
(二)新热带植物区
➢
该区包括佛罗里达最南部、中美洲、南美洲的大部(至南纬
30°)及附近热带岛屿。该植物区物种丰富,超过40000种,该
区的特有科、特有属、特有种都很丰富,主要有膜蕨科、红木科、
仙人掌科、凤梨科、旱金莲科、美人蕉科等25个特有科。仅巴西
就有4000多种与古热带区系有共同起源的植物,如番荔枝科、樟
科、莲叶桐科等,虽然巴西种类丰富但无特有科。在圭亚那高地,
虽然面积小,但植物种类丰富,8000多种植物的一半以上为特有
种,是南美洲非常古老的植物区系地区,有很多孑遗植物。安第
斯地区植物种类虽然贫乏,却是南、北方植物传播的必经之路。
热带美洲与亚洲热带区系有着密切联系,该区是许多热带作物的
起源地。
(三)好望角植物区
(四)澳大利亚植物区
又称澳洲植物区,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 岛构成的独立植物区。植物区系特点是特有科、特有 属、特有种十分丰富、有木麻黄科等13个特有科,有 12049种植物,其中9086种为特有种,占75%;具有一 些特大的属,如金合欢属有486种,桉属有342种。如 此高度发育的特有现象,是因澳大利亚大陆在地理上 的独立性妨碍了它与相邻植物区系的混合与渗透所致。
➢ 也称开普植物区,位于非洲南端沿海的一个狭窄地 区,其北界沿奥兰河延伸,东以德拉肯斯堡山脉为界, 长约800 km,宽约80 km。该区气候与地中海两岸相似, 植被以常绿硬叶灌木占优势,有非常丰富而独特的植物 区系,有7个特有科、210个特有属,以及6000多种植物, 其中90%是特有种。区系成分与非洲热带及南半球其他 遥远大陆如澳大利亚等植物区系有联系。由于水热条件 好,发育出许多奇特美丽的植物,堪称是世界观赏植物 的起源中心。
(五)泛北极植物区
也称全北极植物区,指北回归线或热带以北的整个地区, 包括整个欧洲、亚洲大部、非洲的北半部及几乎整个北美洲,是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植物区,物种数超过22000种。虽有大洋分隔, 却有多种多样的现代植物群。从地史学看,这些植物群均起源于 第三纪时期分化的3个植物区系带(即北方针叶林区系带、图尔 盖(在哈萨克斯坦)植物区系带和波塔瓦(在乌克兰)植物区系 带)。该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林和寒温带针叶林区 系为主,有银杏科、粗榧科、水青树科、连香树科、牡丹科、珙 桐科等30多个特有科,且均为单属种或少属种的较古老的科,多 数为东亚特有。西伯利亚是松柏类的起源中心。
➢ 生物区系地理学是研究过去和现在生物分布区和物种 多样性(丰富度)的科学。
地质和地层年代关系
➢
全球范围
➢ 地质年代
地层年代
宙
宇
代
界
纪
系
世
统
期
阶
地方 岩性地层单位
大群 群 组 段 层
植 物 的 发 生
动物发生主要阶段和地质年表
宙
显生宙
元古宙
代 新生代
古生代
新元古代
纪 第四纪 晚第三纪 第三纪 侏罗纪
古热带植物区的植物特征
➢ 本区终年炎热多雨,季节变化不明显,植物全年生长,且气候 条件在很长的地质时期内几乎无多大变化,故植物区系种类十 分丰富,约46000种以上。本区植物除具泛热带和古热带成分外, 在北部的高山上还有泛北极植物区的成分,在南部具有好望角 植物区的成分和泛南极植物区成分及澳大利亚植物区成分。马 达加斯加的植物很特殊,有6770种植物,其中89%是特有种,还 有3个特有科,如旅人蕉科。夏威夷群岛的植物区系也特殊,在 705种植物中,92%为特有种,并且这里没有裸子植物。
生物区系地理学
➢ 生物地理学(biogeography)是生物学和地理学间的 边缘学科。研究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一门学科。 即生物群落及其组成成分,它们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情 况和及形成原因。研究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和它相关 的各种问题的科学。
➢ 生物地理学分为:生物区系地理学、生物系统地理学、 历史生物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