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效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PPT课件
〔1〕静态分析法: 只分析某 一时点上经济变量的状况
〔2〕比较静态分析法:只分析 始点和终点的经济变量的 状 况
〔3〕动态分析法 引入时间因 素,分析某一时期内经济变量 的过程状况 .
三、经济模型
1、 经 济 模 型 〔economic
model>:用来表述经济
P price
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的理
李嘉图发展了亚当、斯密的思想,建立起了以劳动价 值论为基础,以分配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 比较成本学说.他认为: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生产具 有相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
3、萨伊<Say>〔法〕 〔1767-1832〕
让·巴蒂斯特·萨伊
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他认为:供给创造需求,储蓄必然转化 为投资,生产就是消费,供给就是需求, 生产过剩的危机是不会发生的.一个 国家生产者越多,产品越多,企业越多, 贸易越多社会财富越多.主张发展生 产.
2、按研究经济问题判断标准的不同可分为:
• 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用事 实说明经济现象的现状如何?回答是什么 〔What is>如:某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为 8%,失业率是6%.
•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以一 定的判断标准为出发点,力求回答应该是 什么〔What ought to be>.如:要实现8%的 年经济增长速度,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财 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某国的收入分配是不 是公平.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
在《国富论》的序论中的第一句话就是: "被看作政治家或立法家的一门政治经济学 提出两个目标: 第一,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或生计, 第二,给国家或社会提供充足的收入. 总之,其目的在于富国裕民".

微观经济学第五讲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五讲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五讲效用论第五讲效用论(一)第一节效用论概述效用的概念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论和边际分析法效用的概念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注意,商品是否有效用,须具备两个条件:(1)消费者是否有消费的欲望;(2)商品是否有满足欲望的能力。

主观心理评价相应问题,下面说法正确吗?同样的一个苹果,不管是今天,明天,还是后天,对小明来说,其效用都是一样的。

同样一件棉衣,不管是在寒冷的北方,还是在炎热的南方,对小明来说,其效用都是一样的。

同样一个香蕉,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其效用都是一样的。

一元钱对穷人和富人来说其效用是一样的。

同一商品会因人、因时、因地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效用。

基数效用19世纪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家普遍使用基数效用的概念。

是指用基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如1,2,3…。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

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作效用单位。

例如:小王今天听课的效用是9>8效用单位,打球的效用是5效用单位,则总效用为13效用单位序数效用20世纪30年代,序数效用的概念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

是指用序数来表示效用的大小如第一,第二,第三…。

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一个有点类似于香、臭、美、丑一样的概念,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例如:小王认为今天宁愿去逛街,而不愿来上课。

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28730 6 1 2 30 5 2 4 28 4 3 6 24 3 4 8 18 2 5 10 10价格边际效用总效用商品数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消费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微观经济学 第七讲 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  第七讲  效用理论
• 边际效用:消费者在现有财富条件下,每增加一个单 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 或者说,增加最后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所带来 的总效用的变化或增量。用MU表示。
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 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 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 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 际效用在开始阶段可能是递增的,但当消费达 到一定量时,边际效用开始并一直是递减的。 这种消费的规律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传递性:如果在组合A与组合B之间,认为A的效用大于B ,在组合B和C之间,认为B的效用大于C,那么,在A和C 之间,一定是认为A的效用大于C的效用。(不矛盾)
• 无餍足:多比少好,即东西多的商品组合的效用,大于东 西少的商品组合的效用,也就是不考虑边际效用为负的商 品。(经济物品:边际效用大于零的物品。)
稀为贵)
• 边际替代率图示:MRSXY =-△Y/ △X Y
A
-△Y B
△X
U00Biblioteka X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等于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的边 际效用之比。 即 MRSXY = MUX / MUY
• 公式 MRSXY = MUX / MUY 的推导:从点A到点B,X增加,
Y减少,所以是X替代Y。从A到B,因X的增加而增加的效用 是 △X MUX,因Y的减少而减少的效用(按正数算)是 -△Y MUY。 A、B两点的效用相等,所以有 △X MUX = -M△RSYXYM=UY-,△Y所/以△有X -,△所Y 以/△有XMR=SMXUYX=/MMUUYX。/又M根UY据定。义
第七讲
效用理论
一、效用与总效用
• 效用:从消费者的角度,即消费的主体看,效用是指消费 者在消费物品时所获得的满足感。从商品的角度,即消费 的客体看,效用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特性。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效用理论
偏好与效用满足是一回事吗?
思考
• 是基数效用论合理一些,还是序数效 用论更合理一些,为什么?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等效用曲线)
• 定义:给消费者相同效用满足的所有商 品组合所连接成的曲线或多维曲面
y
• 无差异曲线图
I3
I2
I1
x
无差异曲线的性质
y
• 无数条 • 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I3
I2
I1
x
• 无差异曲线凸性(凸向原点)
PX
PY
均衡的形成——切点定律
Y
Y0
• 切点定律:
0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切点的组
X0
合,为效用最大组合。
预算线的斜率 = 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 X
货币的边际效用
• 严格地,货币的边际效用也递减。
MU X MU Y
PX
PY
• 为了分析上的便利,总收入量相对很大情 况下,可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
未来科学的发展,“效用”(身心满足程 度、幸福快乐和痛苦程度),能否可以量度?
• 在19世纪,一些哲学家相信,消费物品和劳务 所获得的福利或效用确确实实是可以衡量的。 他们的想法是,创造一种机器。☆
偏好与效用满足
• 偏好的基本假设 完全性( X1 X 2, X1 X 2, X1 X 2 必居其一) 传递性 X1 X 2 , X 2 X3 X1 X 3 所有商品都是“好”的,“负商品”的比较罕 见
边际效用的表达式
MU lim TU (Q) Q0 Q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微分-积分关系)
《炸鸡翅膀》的故事:
炸鸡翅膀(块) 0 1 2 3 4 5 6 7 8
总效用 0 6 11 15 18 20 21 21 20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10
50
40
20
30
40
10
20
10
40
消费者偏好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无差异曲线 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 通常以两种商品为例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效用函数 某一商品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水平 效用水平是对消费者在消费商品组合过 程中获得满足程度的度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替代效应 当商品变得相对更便宜时,消费者倾向于 增加购买量;当商品变得相对更昂贵时, 则减少购买量。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含义 比较 收入效应反映了在保持商品价格不变的条 件下,实际购买力变化所引起的对该商品 购买量的变化。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第三节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描述了消费者对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 好,但这并不能说明消费者选择行为的所有方 面。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必然会受到自己的收入水 平和市场上商品价格的限制,这就是预算约束。
一、预算线的含义
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 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 商品的各种组合。 预算约束线、消费可能线、价格线
40
120
30
120
20
120
10
120
0
120
P2 = 3
I=120
该公式可以必写成:X2=-(P1/P2)X1+I/P2。这一公
式的预算线方程告诉我们,预算线的斜率为-P1/P2,纵 截距为I/P2
二、预算线的变动
收入变化 在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收入增加将导致预算线向外平移 收入减少将导致预算线向内平移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件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件

经济因素
心理因素
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就业率等经济因素,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 购买能力和消费行为。
消费者的心理状态,如需求、动机、认知 、情感等,也会影响其决策过程。
03 效用最大化理论
效用的定义
01
02
03
效用
表示消费者从消费一种或 多种商品或服务中所获得 的满足程度。
效用函数
描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 服务组合的偏好程度,将 商品或服务组合转化为效 用值。
微观经济学消费者决策理论ppt课 件
目录
• 引言 • 消费者决策理论概述 • 效用最大化理论 • 消费者选择理论 • 价格变动与消费者行为 • 市场均衡与消费者决策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消费者决策理论
探讨消费者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 况下,根据个人偏好和价格变化 做出最优选择。
微观经济学视角
对未来的展望
深入研究消费者心理
随着心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发展,未来对消费者决策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到消费者心理 层面。
技术创新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更多研究关注技术创新如何影响消费者决策。
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消费者行为将呈现出更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未来研究将更加注重 全球化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均衡数量
在均衡价格下,市场上的商品交易数量,是市场供求双方都 能接受的交易量。
市场均衡与消费者决策的关系
消费者决策
消费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根据个人偏好和预算约束选择最优的 商品组合。
市场均衡
在消费者决策和生产者决策的相互作用下,市场达到的一种相对稳 定状态。
关系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效用论(第二讲)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效用论(第二讲)
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结合在一个图上收入价格既定预算线预算线必与无预算线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在切点上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o1把钱花光买到把钱花光把钱花光商品的最大数量2追求最大的满足追求最大的满足x2beax1第三章效用论二解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商品的组合商品的组合mn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u2如果无差异曲线与预算x2线相交于cd线相交于cd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bc低的满足程度低的满足程度en浪费了
B
E
A
X1
第三பைடு நூலகம் 效用论
二、解释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切时, 商品的组合( , ), 商品的组合(M,N),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 ) 是消费者在既定支出水平上(AB)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 ) 所能实现的最大化效用(U2)
如果无差异曲线与预算 X2 线相交于(C,D) 线相交于(C,D) 则是以较多的钱实现较 B C 低的满足程度, 低的满足程度, E N
X1
B′
第三章 效用论
不同商品的价格变化与替代和收入 效应
商品类别 正常物品 低档物品 吉芬物品 价格的关系 替代效应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收入效应 反向变化 同向变化 同向变化 总效应 反向变化 反向变化 同向变化 需求曲线 形状 右下方倾斜 右下方倾斜 右上方倾斜
O
O O
第三章 效用论
五、 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到市场的需求曲线
1.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 一定时期内, 一定时期内, 在不同的价格下, 在不同的价格下, 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市场中所有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

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

微观经济学(效用最大化)
假设每单位货币的边际效用保持稳定,即 为 常数 。 当商品的价格为 时P ,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的代价为 单位货币的效用乘以商品的价格,即 。P 增加一单位商品消费的收益为边际收益 M。U
第七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只消费一种商品时的均衡
当增加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获得的收益 MU大 于
付出的成本 时P, 消费者会增加商品消费。 当增加单位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获得的收益 MU小 于 付出的成本 时P, 消费者会减小商品消费。
0
m
P1Q1
P2Q2
0
MU1 P1
MU 2 P2
m P1Q1 P2Q2 0
第七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时的均衡
m P1Q1 P2Q2 0 表明消费者用于两种商品的支出之和
不能超过总收入,也表明消费者会将所有的收入用于
消费。
MU1 MU2 表明消费者最后一单位货币用于购买
P1
P2
第一种和第二种商品所得到的效用是相等的。
第七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时的均衡
如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U1 MU2
P1
P2
,该消费者通过减少商品2的购买,
增加商品1的购买,能够提升总的效用水平。
如果
MU1 MU2
P1
P2
,该消费者通过减少商品1的购买,
增加商品1的购买,能够提升总的效用水平。
假设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Q1 和 Q2 ,消费者的效用
是两种商品消费量的一个函数 TU U Q1,Q2 。
价格分别为 P1和 P2 ; 消费者的收入为 m 。即消费者面临的预算约束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2 =k-v (x1) U(x1,x2) =k=x2+v (x1)
x1
12
4.3 效用函数的实例
柯布-道格拉斯偏好
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
x2
数U(x1,x2) = x1a x2b a > 0
and b > 0
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 数一般用来描述良好性
状偏好
x1
13
4.4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当商品的消费微小变动时,消
费者总效用的变动率。
MU1

U x1

u( x1

x1 , x2 ) u( x1 , x1
x2 )
U MU1x1
14
注意:
边际效用的量值取决于效 用的量值,取决于所选择的测 度效用的特定办法。边际效用 本身没有行为方面的内容,但 可以用来计算描述消费者行为 的边际替代率。
用无差异曲线推出效用函数
数学方法:已知无差异曲线,运用数 学方法找出一个函数,沿每条无差异 曲线它都是一个常数,并且对较高的 无差异曲线指派较大的数字。
定性分析后确定:假定已知偏好的图 形,我们尽量考虑消费者试图使之实 现最大化的是什么——哪一种商品组 合能描述消费者的选择行为,能有效 描述消费者的选择行为的函数就是效 9

( x1)(1)

x1
MRS d x2 U / x1 x2 . d x1 U / x2 x1
18
U(x1,x2) = x1x2;
MRS x2 x1
x2
MRS(1,8) = - 8/1 = -8
m0
q 为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u

f (u2 ) f (u1) 0 u2 u1
u(x) ln[u(x)]

4
4.2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的关系
考虑以下消费束 (4,1), (2,3) and (2,2).

假设(2,3)
(4,1) ~ (2,2).
分配给上述消费束保持偏好顺序的任何效用
10
4.3 效用函数的实例
完全互补品
U(x1,x2) = min{ax1,bx2} x2
45o
8 5 3
35 8
min{x1,x2} = 8
min{x1,x2} = 5 min{x1,x2} = 3
x1
11
x2
4. 3拟线性效偏用好:函数的实例
每条无差异曲线都是一条单一无差异
曲线垂直移动得到的。
( x1, x2 ) ~ ( y1, y2 )
u( x1 , x2 ) ~ u( y1 , y2 )
2
4.1 效用函数

在现代经济学中,效用只不过是描述偏好 的一种方式,即效用只不过是描述表于消示A,B费严但格并束偏不好表
的排列的一种方式。
示B比A好5倍。
效用函数就是按照一定的偏好特征给消费束赋值, 使之保持一定的次序。在次序不变的情况下,可 以有多种赋值方法。
无差异曲线的一般表达形式:
U(x1,x2) k

对等式两边求微分:
U x1
dx1

U x2
dx2

0

变形得:
d x2 d x1

U U
/ /
x1 x2
.=
MRS
17
一个例子
假设U(x1,x2) = x1x2,则:

U x1

(1)( x2 )

x2
U x2
5

x2
(2,3) (2,2) ~ (4,1)
U6 U4
x1
6
4.2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的关系
比较更多的消费束,会得到更大的无差异 集合和消费者更好地描述。

无差异曲线与效用函数是等价的。 x2
U6 U4 U2
x1 7
4.2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用效用函数推出无差异曲线
3
单调变换 4.1 效用函数
单调变换就是在保持效用次序不变的条件下将一 组数字变换成另一组数字的方法。
如果U代表偏好关系的效用函数;
如果函数f是一个严格递增函数;
V = f(U)代表的偏好与原函数U代表的偏好相同。
u(x几) 种u(常x) 见h 的正h单R调变换f
u(x) m u(x) u(x) [u(x)]q
15
4.5 边际效用和边际替代率
边际替代率: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时,消 费者愿意用一单位的商品x1替换商品x2 的数量称为x1 对x2的边际替代率用数学 表示为: MRS1.2 =Δx2/Δx1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效用保持不变 的条件下每种商品的消费的变化为Δx1 和Δx2,一定有:
16
也可:
4.3效用函数的实例
完全替代品
用人民币总数测定效用。
选U(x1,x2)=x1+10x2作为效用函数。 该效用函数的任何单调变换都是描述完全
替代品合适的效用函数。
x2 ( 10元面额

2
u(x1, x2 ) x1 x2
I2
, 0
1 I1
10
20 x1 ( 1元面额 )
4 效用
为了改进我们的分析我们创造一描述 偏好的一种数学方法。
在现代经济学中,效用和效用函数仅 仅被看作是描述偏好的一种数学方法。
1
4.1 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是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 个数字,它指派给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 的数字大于指派给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束 的数字的方法。
对于消费束(x1,x2)的偏好超过对于消费 束((xy11,,x2y)2)(的y1,偏y2好) ,其u充(x1分, x2必) 要u( y条1, y件2 )是 (x1(,xx1,2x)2的) (效y1,用y2 )大于(yu1(,xy1 ,2x)2的) 效u( y用1 , 。y2 )
知道效用函数U(x1, x2)要绘制无差异曲线只要标 出所有使得U(x1, x2)=常数的点即可。
假设效用函数U(x1,x2)=x1x2=k
(1)保持k值不变,可画出与之相对应的无差异曲线。
(2)改变k值,可以画出k = 1,2,… n时的多条无差
异曲线。 x2
4
3
2 1
x1
8
4.2 效用函数和无差异曲线
e.g. U(2,3) = 6 > U(4,1) = U(2,2)
=4
这些被分配的效用称为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表示相同偏好的消费束集合。
相同偏好同样的效用水平
无差异曲线上所有消费束有同样的效用水平
因此消费束 (4,1) , (2,2) 是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
上,效用水平 U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