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青岛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青岛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汉字基础(21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荒野(huānɡ h uān)背诵(shònɡ sònɡ)坪坝(bàbèi)

摔跤(shuāi suāi

)鲜艳(yàn yànɡ)挨打(āi ái

2.圈出以下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6分)

(1)我自然能够请得出他们是对谁杨起手臂来。()()(2)树枝不遥了,鸟儿不叫了,蝴蝶亭在花朵上,好象都在听同学门读课文。()()()()

3.照样子,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9分)

胡:湖(湖水)糊(糊涂)蝴(蝴蝶)分:______() ______() ______()青:______() ______() ______()

二、词语乐园(19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fú zhuānɡ hù xiānɡ chǔ fá

kuánɡ huān hàn zú suǒ yǐ

2.仿写四字词语,注意词的构成。(4分)

(1)高高飘扬: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急急忙忙: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把成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9分)

()干()燥张()舞()()红()赤()忙()乱披()散()提()吊()(1)临近出发了,妈妈才__________________地收拾东西。

(2)听说那个可怕的故事后,我整天都__________________的。

(3)天气热得人们__________________,都想喝水。

三、句子直通车(17分)

1.照样子,扩写句子。(4分)

例:(古老)的铜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1)()的小狗在()的沙滩上跑来跑去。

(2)玫瑰长出了()的叶子和()的花苞。

2.把以下句子改写成“被”字句。(4分)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把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加点的字词仿写句子。(6分)

(1)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以下句子改写成拟人句。(3分)

湿润的东风吹过荒野,吹过竹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写天地(43分)

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8分)

_________________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

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

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

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

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

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请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2)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________顺序写的。(2分)

(3)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5分)

①短文中的“你”指的是();

②“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意思是();

③“透过密匝匝的绿叶”的“密匝匝”的意思是()。(4)用“___”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秋天到了,“我们”为什么要把草灰埋在梧桐树的脚下?(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作。(25分)

请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300字的作文。

100

200

300 参考答案:

一、汉字基础

1.荒野(huānɡ)背诵(sònɡ)坪坝(bà)

)鲜艳(yàn)挨打(ái)

摔跤(shuāi

2.(1)请(猜)杨(扬)

(2)遥(摇)亭(停)象(像)门(们)

3.分:粉(米粉)扮(打扮)芬(芬芳)

青:请(请客)猜(猜谜)晴(晴天)

二、词语乐园

1.服装互相处罚狂欢汉族所以

2.(1)轻轻抱起慢慢走过(2)明明白白慌慌张张

3.口干舌燥张牙舞爪面红耳赤手忙脚乱披头散发提心吊胆

(1)手忙脚乱(2)提心吊胆(3)口干舌燥

三、句子直通车

1.(1)可爱柔软(2)碧绿鲜艳

2.(1)学校被那鲜艳的服装打扮得绚丽多彩。

(2)大青树上的铜钟被人们敲响了。

3.(1)天上的星星眨呀眨,就像孩子们的眼睛。

(2)公园的的花开了,真是五颜六色呀,有粉红色的,有鹅黄色的,有嫩紫色的,还有湖蓝色的。

4.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里吹着口笛。

四、阅写天地

1.(1)校园的梧桐树(2)时间(3)梧桐树芽苞舒展成叶子密密麻麻(4)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绽开的芽苞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5)草灰变成养料,可以使梧桐树长得更加粗壮。

2.写作略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30×9= 90÷3= 22×4= 200÷4= 55÷5= 3+400= 62-7= 6×700= 0÷800= 42×2= 360÷9= 3×6+4= 41+42= 54-54= 74+72= 1-6 5= 2.估算。 39×3≈ 202×4≈ 243÷6≈ 488÷7≈ 3.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48×6 530×6 * 682÷6 X|k |b| 1 . c|o |m 4.计算。 30×8÷6 213×3+39 254-54÷2 二、填一填。 1.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 2.□÷7=101……□,余数最大是( )。 3.7个 91 是( ),( )个61是6 5。 4.一个正方形周长12厘米, 它的边长( )厘米。 5. 2吨=( )千克 7000克=( )千克 9000g=( )kg 8t=( )kg 6.填上合适的单位。 黑板面的周长约是9(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为4( ) 排球的质量约是460( ) 一袋大米的质量是10( ) 7.填一填、比一比。

8.下面物体运动是旋转现象的画“√”,是平移现象的画“○” 三、画画,填填。 (1)图形①往( )方向平移( )格就得到图形②。 (2)把图形②向下平移4个格,画出来。 2.下面每一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请在下面画一个周长12厘米的长方形,并把它的2 1 用阴影表示出来。 ( ) ( ) ( ) ( ) 1

新|课|标|第|一|网 四、连一连。 五、解决问题。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5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2.跑道每圈400米,小红一个星期(7天)一共跑了多少米? 3.同学们外出植树。女生56人,男生28人,每6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4. 冬季越野赛路线。 北

青岛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青岛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单:A、只有一层; B、奇数; C、单独; D、只、光; E、不复 杂 ⑴、这个六岁的小孩已经能单个操作操作电脑了。 ( ) ⑵、单看这些迹象,是不能判断这件事是谁做的。 ( ) ⑶、我只穿了一件单衣服,感觉太冷了。 ( ) ⑷、一、五、七是单数。 ( ) ⑸、这种简单的事情很快就能完成。 ( ) 2、深:①深度②深奥③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 ④深刻⑤感情厚⑥颜色浓⑦距离开始的时间久 A、这本书内容很深,初学者不容易看懂。 ( ) B、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 C、他们的感情很深。 ( ) D、这件事影响很深。 ( ) E、这件衣服是深红的。 ( ) F、河水有三尺深。 ( ) 3、沉:A、沉入水中 B、重,分量大 C、深入,程度深 (1)一个大浪铺天盖地打过来,小船沉了。() (2)爸爸的话引起我的沉思。() 4、撑:A、支,支持 B、用篙使船前进 C、使张开 (1)下雨了,快把雨伞撑开吧!() (2)他尽力地支撑着不使自己倒下。() 5、抽:A、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 B、植物长出 C、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 (1)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2)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6、疾:A病 B快 C恨,痛恨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2)恶疾缠身,使我不能远行。() (3)包公贪官污吏是疾恶如仇。() 二、日积月累。(15分) 1、我知道的形容花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颜色的 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我积累的名言名句。(7分) ⑴、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⑷、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出自___________写的 《》,后一句是,。 这首诗写了西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美景。(4分)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1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g)做单位;称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kg)做单位;计量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相邻) 1 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 )。 (2)一头牛约重480( )。 (3)一头鲸重60( )。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 ( ) (5)4粒黄豆约重1() (6)小明的体重是35 () 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1千克铁○ 1千克棉花999千克○1吨 2千克○ 980克4吨○ 400千克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4吨○7000千克 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千克 考点三、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 1吨 2500千克 1500克 考点四、计算(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6吨=()千克 7621克=()千克()克 5千克=( )克14000千克=( )吨2吨=( )千克=( )克5400千克=( )吨( )千克 考点五、解决问题 1、一艘船的载重量是4吨,6箱600千克的集装箱,这艘船能一次运完么?【比较的方法】 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转换单位,画线段图】 第2、3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知识点一、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两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一)、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算式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一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验(B) 班级:姓名:分数: 一、我会猜。(3分) 1.右下半圆是声母:() 2.两扇门洞是声母:() 3.一根拐杖是声母:() 二、按顺序默写单韵母。(6分) 三、比一比,写一写。(8分) b d f t n m u ü 四、圈出正确的读音。(12分) 菊(jújǘ)八(bādā)米(mímǐ)地(bìdì)做(zuòcuò)兔(tùtú)火(hǒhuǒ)马(màmǎ)土(dǔtǔ)画(huàhuā)五、连一连。(8分) móɡu yīfu luóbo shuǐɡuǒ 六、照样子,选音节填空。(6分) lùbātùpódāmǐtí例:b ābā d ā()t í()t ù() l ù()p ó()m ǐ()七、在括号里写出音节的韵母。(6分) ìǘǜùǎá e yáy ()mǎm ()bù b ()zhe zh ()lùl ()pìp ()

八、按顺序填空。(14分) b ( ) m ( ) ( ) t ( ) l ( ) k ( ) ( ) ( ) x zh ( ) ( ) r ( ) c ( ) ( ) ( ) 九、看 图,在 正 确 的 音节 后 选“√”,错 的 选“×”。(8分) w ū y ā( ) ǜ m ǐ( ) ǘ( ) l ù( ) ū y ā( ) y ù m ǐ( ) y ú( ) l ǜ( ) 十、帮 字 母 找 到 自己的家。(13分) b ɑ d p f e u o m n i l t 单韵母之家 声母之家 八、看 图 完 成 音 节。(10分) b y ǎ à í ù m e é d ǎ ǎ ā l xi ǎo t d m y y ǔ j ī 九、按 要 求 选 答 案。(6分) ( ) ( ) ( )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姓名____等级____ 一、我会填。 (1)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 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作单位,可以用字母()表示。 (2)1千克=()克()千克=1吨 (3)一袋大米重10千克,200袋这样的大米重()千克,也就是()吨。 买2()苹果需要6元钱1()800 元一个西瓜重2() (4)3吨=()千克8000克=()千克 ()t=5000kg6000g=()kg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粒花生米大约重1()。 ②两袋盐重1()。 ③小明的体重是25()。 ④一辆卡车最大载重8()。 ⑤一根火腿肠重40()。 ⑥一条鲸鱼体重40(),每小时游50()。 一个鸡蛋重52() 小明身高145()43()

一头牛大约重300() (6)比较大小(在○里填上“>”“=”或“<”)。 6吨○5900千克900㎝○90dm 8㎏○8000g3t○2999㎏ 9800㎏○10t6米○60厘米 (7)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1)4千克3900克4000千克 ()>()>() (2)3030克1千克1吨990克 ()<()<()<()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千克。() (2)5千克铁比5千克棉花重。() (3)小红的身高是13千克。() (4)一瓶矿泉水净重500克。() (5)克、千克、米都是质量单位。() (6)200千克比199米大。() (7)一个桃子重50千克。() (8)一头小猪重25千克,40头这样的小猪重1吨。()

三、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2、5×0×4=5×6=18+9×2= 18÷3=32÷8=81÷9= 42÷7=24÷3=9×5= 50千克-20千克=1千克-700克= 3、列竖式计算 703-528=356+748= 600-249=195+277= 四、解决问题。 1、妈妈买来5袋洗衣粉,每袋2千克,用去了7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2、弟弟体重30千克,哥哥的体重比弟弟的2倍多4千克,哥 哥有多重?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2011年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 一、读准音节再写字。 shuō huà p?nɡ yǒu lǜ cǎo zhǎnɡɡāo ( ) ( ) ( ) ( ) qīn r?n nǐ men ji? rì jǐ suì ( )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 白()早()口()节()百()草()古()爷()三、读一读,连一连。 树梢 wán shuǎ sǎ shuǐ颜色 梳洗 shū xǐ yán sa题目 植树 shù shāo huān la洒水 玩耍 zhí shù tí mù轿车 栽树 zāi shù jiào chē欢乐 四、连线找朋友。 雷树雨玩苏软儿村 梢滴雨醒童耍居和

五、我会把诗句补充完整。 1、夜来()()(), 花落()()()。 2、()()莺飞()()(), 拂堤杨柳醉()烟。 六、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习题。 1、选择填空。 黄绿白红蓝彩色 小燕子说春雨是()色的,麻雀说春雨是()色的,小黄莺说春雨是()色的,我们说春雨是()的。 2、连一连。 春风跟柳树说话了。 孩子们给柳树洗澡了。 春雷给柳树梳头了。 春燕跟柳树捉迷藏了。 春雨跟柳树玩耍了。 七、照样子,填空。 例:(木) + (直) = (植)(植树) ()+ 舌 = ()() ()+ 亡 = ()() 例:底(低)(低头) 邮()()

八、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亻:_______ _______ 纟:_______ _______ 艹:_______ _______ 讠:_______ _______ 九、短文阅读。 大自然的邮票 春天的树上,长出小小的芽瓣。夏天的树上,挂满肥肥的叶片。秋天的树上,树叶涂满火红和金黄。冬天的树下,树叶落地化成泥土。落叶是大自然的邮票,把一年四季寄给你,寄给我,寄给大家。 1、这一段话共有()句。 2、填空 : (1)一年有( )、( )、( )、( )四个季节。 (2)春天的树上,芽瓣是( );夏天的树上,叶片是( ); 秋天的树叶颜色有( ) 和( ) ;冬天的树下,满地是 ( ) 。 (3)大自然的邮票是指 ( )。

青岛版三年级语文一单元

素质教育综合能力测试 小学三年级语文(5—1)2014.8 班级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 wán shuǎ chuān dài shuāi jiāo fanɡ wěi zhú ( ) ( ) ( ) ( ) ɡuān chá yǒnɡ qì yóu xì kǒnɡ qua wǔ( ) ( ) ( ) ( ) 二、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假装.(jiǎ jià)坪坝.( bai bà) 颤.抖(chàn zhàn)汲.取(xī jí)晃.眼( huǎnɡ huànɡ)绒.毛(lónɡ rónɡ)三、下面的每组字你能分清吗?请你分别用这些字组词。 铜()迷()瓣()钓() 桐()谜()辫()钩()shanɡ() jiǎ()盛假 ch?nɡ() jià() 四、选词填空。 连续继续 1.我的成绩虽然进步很快,但还要()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飘漂 2.()荡在空中的塑料袋,落入河中,在水面上来回()浮。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了,鸟儿不()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花朵()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的了。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六、给加了注释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蔫:①植物因失去水分而萎缩;②性格慢,不爽利;③精神不振,不活泼。 1.别看小象是个蔫.性子,干起活来却是麻利得很。() 2.太阳火辣辣的,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 七、把下面排列错乱的5个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路上,我遇见一个小男孩。他正认真地用破砖头在一个洼地建“桥墩”。()我被眼前的情景感动了。于是,我转身向自己的家走去。 ()“桥墩”建好了,他扛来了一块小木板铺在“桥墩”上,然后站在“桥面”上试着过桥。但是,小桥倒了。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被一道数学难题难住了。我走出家门想到同学家去问问。 ()他不声不响地蹲下去,重新建起“桥”来,而且比刚才更认真。 八、读一读,做一做。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烂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既然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写起诗来就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先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文章情感,还可以牢记好词佳句……肚子里的词汇多了,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1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相邻) 1 吨= 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 吨1000克=1千克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 )。(2)一头牛约重480( )。(3)一头鲸重60(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 ( ) (5)4粒黄豆约重1()(6)小明的体重是35 () 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1千克铁○1千克棉花999千克○1吨2千克980克4吨400千克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4吨○7000千克 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千克 考点三、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1吨2500千克1500克 考点四、计算(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5千克=( )克14000千克=( )吨2吨=( )千克=( )克 5400千克=( )吨=( )克 考点五、解决问题 1、一艘船的载重量是4吨,6箱600千克的集装箱,这艘船能一 次运完么?【比较的方法】 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 多少段?要锯多少次 第2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 3500) 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一)、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式子 1、小轿车说:“我车上有3位乘客。”吉普车说:“我车上的人是 小汽车的2倍。”大客车说:“我车上的人数是小轿车的7倍。” (1)、吉普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2)、大客车上有多少位乘客? (二)、知道份数与每份数用乘法 1、小丽妈妈今天买了很多苹果,要小丽把苹果分给在家里的每 个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外公、外婆。每人分3个, 一共要多少个苹果? 知识点二、整百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 (一)整十整百的计算技巧 40×3= 40×3= 40×3= 400×3 = 40×30= 400×30= 4000×3 = 40×300= 4000×300= 【计算的时候先不看零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算完后两个因数一共有多少 个零均写到积后面,切记为因数零的个数和】 知识点三、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1、三年级有200位小朋友来看海豚表演,看台上有5排座位,每排43 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 知识点四、笔算乘法 乘法竖式要注意,首先数位要对齐。多位在上少在下,别忘进位的数字。 乘的时候,要从个位乘起,这个跟竖式的加减法类似的,从个位算起。 从个位开始,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 竖式计算 不进位的乘法进位的乘法中间有0的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 242×4=365×4=604×5=750×4= 脱式计算 只有加减或者只有乘除,从左向右依次计算。 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6×409-2300 323-60×8 7×(555-377) 16×7×9 应用题类型 (三)和倍问题【找单位一】 (1)几倍问题 1、根据线段图列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 100分 测试时间 40分钟) 20180806 书写正确、整洁、美观4分,书写一般2分,书写有待提高0—1分 一、小小书法家。(姿势正确3分,书写漂亮3分,共6分) 二、认一认,连一连。(12分) 月 日 口 火 耳 禾 目 三、写一写。(35分)1、写出对应的汉字。(10分) 1 2 3 8 10 2、写出对应的笔画。(10分) 横 竖 横折 竖折 弯钩 捺 点 提 撇 撇折 上 手 目 火

3、写出下列字的笔顺 。(15分) (共 画) (共 画) (共 画) (共 画) (共 画) 四、数一数,分一分。(22分) 1、笔画数分类。(10分) 2、 汉 字归类(只填序号)(12分) ①鸟 ②他 ③云 ④鱼 ⑤足 ⑥雨 禾 三 田 耳 日

⑦虫⑧你⑨风⑩耳?目?我 五、加减笔画,变新字。(16分) 例:加一笔日(田) 一()二 ( ) 木()日( ) 例:减一笔天(大) 目()日 ( ) 三()十( ) 六、手拉手,找朋友。(5分) 天人下日手禾 月地足口田山 (天地手足禾苗下山日月人口)

七、评一评,看我能得几颗星。(附加题1) 1、我会唱《上学歌》。 2、我会背《金木水火土》。 3、我会背《对韵歌》。 4、我会背《咏鹅》。 5、我会讲《小兔子乖乖》。

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阳光作业 一、小小书法家(注意:姿势正确,书写规范。) 上目 手火 月水日山火田禾石 三、写一写笔顺,数一数有几笔 土:____________________有()笔 禾:____________________有()笔 下:____________________有()笔 四、按要求加笔画成新字 加一笔:一()木()日() 减一笔:日()禾()三() 五、圈出不是同一类的 1、日灯月云 2、足他你我 3、口耳花目 4、鸡羊兔草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部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5册)数学教案(1)

第一单元: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 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 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人教版)一、看拼音,写词语。(24分) jù lǒng dàng yàng bì lǜyǎn zòu yīn fúqīng tíng lián pénɡhǎi bīn wǔ dǎo děng xián wàn zǐ qiān hóng 二、给加点字选择准确读音。(3分) 俊俏(xiào qiào)吹拂(fúfó)丝绦(tiāo tāo)衣裳(shānɡ shāng)莲蓬(fénɡpénɡ)偶尔(érěr)三、比一比并组词。(4分) 卷( ) 咏( ) 仿( ) 载( ) 倦( ) 泳( ) 访( ) 裁( ) 四、照样子补充词语。(2分) 动-静吞-( ) ( )-略( )-退因-( ) 五、词语积累。(9分) ( )( )欲滴皓月( )( ) 崇( )峻( ) 夕阳( )( ) 旭日( )( ) 悬崖( )( ) ( )( )吐艳喷薄( )( ) 郁郁( )( ) 六、填量词。(4分) 一( )清泉一( )微风一( )翅膀一( )羽毛一( )珍珠一( )机枪一( )赞歌一( )音符

七、照样子写句子。(3分) 例:小草中夹杂着野花。(绿茸茸的)小草中夹杂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1、露珠在滚动。 2、音乐在山谷里回旋飘荡。 3、小路穿过树林。 八、阅读 (一)、课内阅读: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练习。(12分) 1、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 )的小燕子。 2、古诗《春日》是( )代诗人( )写的。诗的前两句是,。诗中“等闲”是( )的意思。诗中广为流传的佳句是,。 3、荷叶( )的,像一个个( )的大圆盘。 这句话中描写荷叶数量多的词是( )、( ),描写荷叶颜色的词是( ),描写荷叶形状的词语是()。 4、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 ),我是在看( )呢。 “我”把自己也当成了( ),是因为。 (二)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荷花 雨过天晴,一道七色的的彩虹挂在天空,池塘里的荷花被映衬得那么清秀,迷人。 瞧,那朵正在盛开的荷花,粉红的花瓣衬托着黄色的花蕊,美丽极了!那一朵朵荷花,有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有的像绽开的焰火……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一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huó pō lún liú chuī zòu yuē fǎsān zhāng jīng tāo pāi àn 二、选择正确的音节、汉字或词语填空。(6分) 1.小王的一条腿落( )下了残疾。【 luò là lào 】 2.傍晚,我( )步在迷人的沙滩上。【慢漫】 3.小云多么( )自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有一双健全的腿呀!医生鼓励她:“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你的( )。”【愿意愿望希望看望盼望】 4.我国的广州被称作( ),济南被称作( )。【春城羊城山城泉城石头城】 三、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8分) 迫不( )待骄阳( )火见风( )雨车水( )龙 孜孜以( ) ( )( )美奂兴风( )( ) ( )( )汹汹 四、用直线连一连。(6分) 轻柔的露珠作出困难 葱绿的春风排除诊断 圆润的大树免除后患 五、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6分) 东海龙王干了许多坏事,我想用“”来形容它;刘伯承带领战士打了许多胜仗,我想用“”来赞美他;教室里的掌声响了很久都没有停下来,我想用“”来形容。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

1.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 2. 写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前两句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3. 领导了辛亥革命,当了临时,他首先废除的就是中国妇女上千年的缠足陋习。今年是辛亥革命胜利周年。 4.《古今贤文·劝学篇(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世上今人胜古人。 七、按要求写请假条。(7分) 陈刚同学去北京参加“校园春晚”演出,不能参加今天的期终考试,需要向班主任张老师请假。请你替他写一张请假条给张老师。 八、阅读课文《金子》的语段,完成练习。(8分)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人们一定会买些花来装扮自己的客厅。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不了几年我就会成功的……” 彼得留了下来,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来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 1.“若有所悟”中的“悟”是明白的意思,“若”的意思是。彼得这时明白了什么?请你在有关语句下面画上“”。(3分) 2.不久田地里为什么会长满了美丽娇艳的鲜花?(3分) 3.读了这段话,你明白了( )。(2分)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拼音与字(25分) 1.我能读准确,写漂亮。(12分) shuōhuàp?nɡyǒu bǎi huāji?rìnǐmen jǐsuì ( ) ( ) ( ) ( ) ( ) ( ) 2.我会拼,还会连。(8分) 栽树zāi shù?r t?nɡ睡眠 复苏yán sawán shuǎ年龄 颜色yǒu qùn shuìmián 儿童 有趣fùsūnián línɡ玩耍 3.照样子写笔画数。(5分) 古岁亲知声绿 (五)画()画()画()画()画()画 二、词与句子(53分) 1.我会这样识字、写字并组词。(12分) 例:直+(木)=(植)(植树)方+()=()() 平+()=()()古+()=()() 例:底—(广)+(亻)=(低)(低头)油—()+()=()() 桥—()+()=()()线—()+()=()() 2.选词填空。(8分) 张条片座只台首辆 一()小路两()树叶三()儿歌四()报纸 五()房子六()小鸟七()电脑八()汽车 3.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歌()语()暖()开春()拂面 ()颜()色()里()云百()争鸣 4.我会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9分) ①例: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像。 ②例: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到底? ③例:邓小平爷爷格外引人注目。格外。 5.连一连,读一读。(6分) 桃花绿了美丽的问题 草儿熟了有趣的笑容 果子红了满意的春天 6.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6分) 春眠不觉(),()()闻啼鸟。夜来()()(),花落()()()。这首诗写了()早晨的景象,第二句诗写听到了(),第三句诗写昨晚(),第四句诗写看见花落了很多。 7.给下面的词语排队,组成一句话写下来。(6分) ①是我颜色知道什么春天②我们植树一起吧去 。。 三、快乐阅读(14分) 春天是一位魔术师,她用魔术棒轻轻一点,小鸟哥哥就高声歌唱,蝴蝶姐姐就轻快地跳起舞。美丽的花姑娘被唤醒了,连小河弟弟也快乐地赶路,人们的衣服也越穿越短。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稻田镇中心小学杨秀凤 信息窗2:年、月、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4页 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并通过学校学习、过节假日、看电视及其他实际生活,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相对已形成了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先借助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习有关年、月、日知识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学生学会年、月、日的知识后,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年、月、日 (1)引导探索 谈话:出示年历卡,说说通过年历卡,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学生交流)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年历卡,分组观察、讨论,找出年历卡中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 (2)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教师讲解:二月份是28 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平年。 二月份是29 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闰年。 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几个特殊月?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板书: 31天:1、3、5、7、8、10、12 大月 30天:4、6、9、11 小月 一年有12个月 29天:2月闰年特殊月 28天:平年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年历卡片,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在20XX年的年历卡上找到国庆节这一天。你是怎样找到这一天?再找出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等。 请你想想今年有哪些让你高兴、难忘或值得庆祝的日子?在今年的年历卡上圈出来。如:父母的生日、妇女节、教师节、建军节、元旦、春节、圣诞节等。 学生交流,并说出为什么?在此渗透情感教育。 (2)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看年历卡,而且通过年历卡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现在,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年?谁能举例说说? 谈话: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个月呢?一日呢? 3、教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谈话: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各月的天数? (1)左拳记忆法(尝试让学生教,再集体教) (2)歌诀法(板书):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学生记忆)师应指明:“腊月”指的是十二月,“冬月”指的是十一月。 4、教学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青岛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

一、句子的基本形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1、妈妈,请您喝口水歇歇吧!(祈使句) 2、这地方真是山青水秀啊!(感叹句) 3、我们要想取得好成绩非下苦功不可。(陈述句) 4、你认识那位穿花衬衣的阿姨吗?(疑问句) 注: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设问句和反问句,一般疑问句是指普通的问句,有问有答叫设问句,反问句中则暗含着答案。举例: 你吃饭了吗?(一般疑问句) 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设问句) 你难道不知道明天要考试?(反问句) 二、缩句的练习 1.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2.戴着红领巾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3.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4.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 三、反问句、陈述句的互化练习 1、这个故事怎能不使我感动呢? 2、这个故事怎能使我感动呢?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真理吗? 4、人的聪明与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5、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桑娜那样高尚的品德值得赞扬。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3、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4、我们不会把你老人家忘怀。 答案: 1、这个故事使我感动。 2、这个故事不能使我感动。 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4、人的聪明与愚笨,不是天生的。 5、毒刑拷打算不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1、桑娜那样高贵的品质难道不值得赞扬吗? 2、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3、这件事难道是我做的吗? 4、我们怎么会把你老人家忘怀? 四、直接叙述、间接叙述的练习 (一)把下列直接叙述改写为间接叙述。 1、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2、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我会永远照顾你的。” 3、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4、爸爸对小明说:“后天我要去你叔叔家。” 答案: 1、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2、山姆握着珊迪的手说,他会永远照顾他的。 3、张林告诉我,要是星期日下雨,我们就不去看电影。 4、爸爸对小明说,后天他要去他的叔叔家。 (二)把下列间接叙述改写为直接叙述。 1、凡卡说,他在给爷爷写信。 2、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替妈妈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4、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答案: 1、凡卡说:“我在给爷爷写信。” 2、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替您在新华书店卖了一本《雷锋日记》。” 4、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老师和我对你的一片期望。” 五、双重否定练习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计划提要: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 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求知识的学习能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28人,男18 人,女20人,学生程度参 差不齐,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差生平时受到教师的关注少一些,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教师平时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使他们与整个班级融为一体。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熟练的进行相关的口算,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理解积变化的规 律以及商不变的性质。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3、结台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4、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会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在测量活动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点到直线的垂线段最短”,理解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5、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经过。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1、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他人 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在他

青岛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

青岛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

————————————————————————————————作者:————————————————————————————————日期:

青岛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 一、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单:A、只有一层; B、奇数; C、单独; D、只、光; E、不复 杂 ⑴、这个六岁的小孩已经能单个操作操作电脑了。 ( ) ⑵、单看这些迹象,是不能判断这件事是谁做的。 ( ) ⑶、我只穿了一件单衣服,感觉太冷了。 ( ) ⑷、一、五、七是单数。 ( ) ⑸、这种简单的事情很快就能完成。 ( ) 2、深:①深度②深奥③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 ④深刻⑤感情厚⑥颜色浓⑦距离开始的时间久 A、这本书内容很深,初学者不容易看懂。 ( ) B、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 ) C、他们的感情很深。 ( ) D、这件事影响很深。 ( ) E、这件衣服是深红的。 ( ) F、河水有三尺深。 ( ) 3、沉:A、沉入水中 B、重,分量大 C、深入,程度深 (1)一个大浪铺天盖地打过来,小船沉了。() (2)爸爸的话引起我的沉思。() 4、撑:A、支,支持 B、用篙使船前进 C、使张开 (1)下雨了,快把雨伞撑开吧!() (2)他尽力地支撑着不使自己倒下。() 5、抽:A、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 B、植物长出 C、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 (1)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2)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6、疾:A病 B快 C恨,痛恨 (1)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2)恶疾缠身,使我不能远行。() (3)包公贪官污吏是疾恶如仇。() 二、日积月累。(15分) 1、我知道的形容花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颜色的 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我积累的名言名句。(7分) ⑴、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始于足下。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⑷、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聪明在于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句诗出自___________写的 《》,后一句是,。 这首诗写了西湖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美景。(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