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
17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自考真题及答案

1704-全国-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总分:100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1、王禹偁《待漏院记》:“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旅进旅退”典出()(1分) A:《国语》B:《史记》C:《左传》D:《论语》2、元好问《岐阳》:“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五兵”指的是()(1分) A:五路人马B:五名士卒C:五种兵法D:五种兵器3、下列文句中,出自邓牧《君道》的是()(1分)A: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B:故凡为饮食之侈、衣服之备、宫室之美者,非尧舜也,秦也C: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D:尧舜之道,不失其本心而已矣4、《窦娥冤》中,窦娥被斩首的时间是农历()(1分)A:三月B:六月C:九月D:十二月5、话本《错斩崔宁》故事情节的重要特色是运用了()(1分)A:悬念B:巧合C:铺叙D:旁白6、张可久《【南吕】金字经•春晚》的体裁是()(1分)A:诗B:词C:散曲小令D:散曲套曲7、取时调新声作慢词,与柳永齐名的是()(1分)A:范仲淹B:晏殊C:张先D:秦观8、下列散曲作家中,善于描写市井百象、民间风情的是()(1分)A:陈铎B:王磐C:梁辰鱼D:冯惟敏9、《报刘一丈书》中所写的“权者”是指把持朝政的()(1分)A:贾似道B:秦桧C:严嵩父子D:魏忠贤10、提倡“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作家是()(1分)A:汤显祖B:方孝孺C:王世贞D:袁宏道11、下列文天祥《正气歌》诗句中,与祖逖北伐有关的是()(1分)A: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B: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C: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D: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12、陈子龙《小车行》的“行”是指()(1分)A:五言绝句B:乐府和古诗C:七言律诗D:七言绝句13、姜夔咏物词《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所咏的是()(1分)A:萤火虫B:蟋蟀C:蝉D:雁14、《牡丹亭•惊梦》中,“没揣菱花,偷人半面”的“菱花"是指()(1分) A:镜子B:女性头饰C:用丝织品结成的花D:珍宝15、下列辛弃疾《摸鱼儿》词句中,象征南宋前途暗淡的是()(1分)A: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B: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C: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D: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16、《西游记》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1分)A:拟话本小说B:历史演义小说C:世情小说D:神魔小说17、下列作品中,属于张炎所作的一首是()(1分)A:《贺新郎》(老大那堪说)B:《念奴娇》(洞庭青草)C:《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D:《解连环》(楚江空晚)18、《迦陵词》的作者是()(1分)A:顾贞观B:纳兰性德C:陈维崧D:朱彝尊19、《<诗集传序>》的作者是()(1分)A:朱熹B:范成大C:杨万里D:周密20、《金缕曲•赠梁汾》中,“谁会成生此意”的“成生”是指()(1分)A:纳兰性德B:顾贞观C:粱汾D:吴兆骞21、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勇夺三军之帅"语出()(1分)A:《国语》B:《尚书》C:《礼记》D:《论语》22、《儒林外史》写马二先生游西湖,特别关心《三科程墨持运》的销路,是因为()(1分)A:他撰写了这部书B:他选编了这部书C:他厌恶这部书D:他喜欢这部书23、王安石《明妃曲》:“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此处“君王”是指()(1分)A:汉武帝B:汉文帝C:汉献帝D:汉元帝24、《宝玉挨打》:“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2原文

咏怀.其一(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ài)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 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池上楼谢灵运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封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徵在今。
石崇要客燕集刘义庆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饮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
丞相素不能饮,辄自勉强,至于沉醉。
每至大将军,固不饮,以观其变。
已斩三人,颜色如故,尚不肯饮。
丞相让之,大将军曰:"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全译文7《待漏院记》——王禹偁(957—1001)【译文】大自然的规律不说话,而万物顺利生长,一年的农事收获成功,这是为什么呢?掌握四季的官员(上古以四季名官,有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分掌教育、军事、司法、财政等工作),掌管五行的天官们(古代设置掌管金、木、水、火、土的官职),疏通阴阳四时之气。
皇帝不说话,而人民和睦相亲,万国安宁,这是为什么呢?三公(朝廷中最高长官。
一般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讨论治国之道,六卿(隋唐后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长官)职责分明,发扬了他们的教化的结果。
所以(我们)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取法于天道。
古代善于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人,从皋陶、后夔(舜时贤臣)到房玄龄、魏征(唐初贤相),屈指可数。
这些人不独有德行,且都勤于职守。
早起晚睡,以侍奉皇帝,连卿大夫都是如此,何况宰相呢?朝廷从建国初,沿袭前朝(唐朝)的制度,在丹凤门(北宋汴京皇城的南门,原名明德门)的右边(即西边)设立宰相待漏院,这是表示崇尚勤于政务。
当宫殿北面的门楼(此指皇帝接见群臣议论政事的宫殿)映着一线曙光,东方还未大亮时,宰相就动身启行,光明闪耀的朝会时的火炬仪仗。
宰相驾到,马车铃声哕哕作响,富有节奏。
这时金马门(此借指宋朝的宫门)尚未打开,漏壶里的水仍在下滴(意指天还没有亮),(侍从)除去帷盖,(宰相)在此暂息。
在等候朝见之际,宰相他大概想得很多吧!有的在想,百姓尚未安宁,考虑怎样使百姓安康;四方的少数民族尚未归顺,考虑怎样使他们得到安抚;战事未息,怎样使它平息;田地荒芜,怎样使人们去开垦;德才兼备之人在民间,我怎样取用他们;奸滑邪恶之臣在朝,我怎样贬斥他们;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六种自然现象)不和顺,灾祸接连而来,我愿意辞去相位,祈求上天消除灾祸;各种刑罚未能废除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修养德行以矫正。
怀着深深的忧虑,等待天明入宫。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作者整理)全

作者
(原)名
字
号
世称
清
吴伟业
骏公
梅村
陈维崧 唐甄
纳兰性德
大陶(初) 成德
其年 铸万 容若
迦陵 圃亭 楞枷山人
蒲松龄
留仙,剑臣
柳泉
聊斋先生
洪昇 孔尚任
昉思 聘之,季重
稗畦,稗村,南屏樵 者
东堂,岸堂
云亭山人
方苞
郑燮
吴敬梓
曹雪芹
霑
袁枚
凤九
克柔 敏轩 梦阮
子才
灵皋,望溪(晚)
板桥 粒民 雪芹,芹溪,芹圃
简斋,随园老人
桐城派代表人物;为文主张义理,考据,辞章三合 一;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八 结“宣南诗社”(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等);“
岭南三大家”(黄培芳,谭敬昭);爱国主义 “宣南诗社”;今文学派主要代表人物
近代“诗界革命”;主张“我手写吾口”,要求表 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爱国主义
政治接近改良派 维新变法(康有为);倡导“诗界革命”“文界革
《废艺斋集稿》 《小仓山房诗文集》《子不语》《
随园诗话》
小说《儒林外史》 《红楼梦》(写作和修订)
《惜报轩全集》
古文选本《古文辞类纂》
《张南山全集》 《定庵集》
《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
《老残游记》
小说《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 《活地狱》戏曲作品《庚子国变弹
《饮冰室集》
报刊《指南报》《绣像小说》 报刊《新民丛报》《新小说》
《潜书》九十七篇
《通志堂集》《饮水词》
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
斋诗文集》《日用俗子》《聊斋俚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精读篇目宋代1.《渔家傲》p13 范仲淹,出仕敢言,善写塞上风光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是一首边塞词。
(2)此词开宋代豪放词先声。
(3)此词所表现的思想矛盾和复杂情感:既表现了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又表现了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
欧阳修称“穷塞主之词”。
(4)此词意境悲凉壮美的特征。
(5)分析此词写法上视、听结合,“一”、“万”对比的特点。
2.《浣溪沙》p19 晏殊,诗属西昆体。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此词抒写了伤春之感,其中蕴有迁逝之悲。
(2)说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的意蕴:描绘的是暮春的典型景物;引起读者的美感联想,体悟其象征意蕴,“落花”的衰亡、无情,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燕归”的新生、有情,又给人以希望的慰藉。
以及此联对仗工巧流利的特点。
suo3.《踏莎行》p27 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人,以先道后文、事信言文等理论和富有显示内容的创作实践,反对浮靡文风,其诗平易疏朗,条达晓畅,词婉曲清新。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此词通过写旅人征途感受,抒发离愁别恨的意旨。
(2)理解此词上下片分写行者和居者,分析下片透过一层、从对面写来的手法。
(3)此词以乐景写哀情,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
(4)词中暗用典故的具体含义。
梅柳:怀念家人,离别之意(5)分析此词结句“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用递进层深笔法的抒情作用。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4.《五代史伶官传序》p28 欧阳修(1)这是一篇史论。
(2)文章主旨:国家的盛衰主要取决于人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ii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II》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122302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II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I二、课程简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II》,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课。
中国文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产生了不少经典作家作品,这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本课程按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进程,精选各阶段最具代表性作家的诗、赋、小说、词若干篇,对其要义及艺术特色给予评析。
对这些优秀作品进行仔细阅读、重点分析,可以使学生具备清晰可感的传统文化印象,具备文言文熟练阅读的能力。
另外本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思想和高尚的情感,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努力探索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把握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深重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性,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体验作品中生命情感、审美特性和理性精神,在思想和人格建构方面能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审美品位,健全和完善其道德人格的目的。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1、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II》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它与《中国古代文学史II》相联系,系统地学习中国古代文学著名作家的优秀作品,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一方面可以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可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也可以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化素质。
2、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重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鉴赏,旨在使学生在阅读与品鉴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由简单的文本研究拓展至对文学现象、文学流派乃至文学精神的感悟与把握上。
3、思政育人目标:本课程通过对爱国、爱家、爱人民等文学作品的选择和讲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高超艺术水准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通过对文学家苦吟和努力创新事迹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精神和创新精神;通过对文学作品前后源流关系的勾连与梳理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弘扬。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上官体
所谓上官体,就是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
代表的诗体。他的诗今存二十首,大都是 奉和应诏之作。其诗以‚以绮错婉媚为 本‛,追求形式的工偶精对。因其官居显 位,时人争相效仿,称为‚上官体‛。 他 的主要贡献在于,归纳了六朝以来诗中的 对偶方法,加以程式化,提出了“六对”、 “八对”之说。为后人写作律诗的对仗作 了规范,对称。
上承陶渊明,下开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是六 朝的山水田园诗到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之间的 过渡诗人。但他在当时的影响不大。
二、上官仪
上官仪(616?—664),字游韶,陕州陕县人。 贞观初年进士。是继虞世南之后深受太宗、高宗 宠信的文学侍臣。 《旧唐书· 本传》云:“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 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是当 时著名的宫廷诗人。
《度大庾岭》(宋之问)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有归日,不敢恨长沙。
点 评
此诗抒发的是作者去国远谪的忧伤与怀土思归 的向往。 感情很真挚 风格自然流畅 结构严谨 :首联叙事,二三联写景,尾联抒情
《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713),唐代诗歌繁 荣的准备时期。
初唐约百年,其中心问题是要批判地继承六朝文学, 融合南北文风。
诗的时代。从作家来讲,主要是以李世民为代表,包括李 百药、虞世南、魏征、上官仪、等人在内的作家群,而以 “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初唐的前五十年,诗歌深受齐梁诗风的影响,可说是宫廷
初唐的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的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
时期。
初唐四杰把诗歌的题材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离线考核《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满分100分一、内容理解(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论欧阳修《戏答元珍》的抒情特点。
答: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
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2.简论南戏《陈州粜米》的艺术特色。
答:(1)塑造了敢于反封建压迫的灾民张撒古的形象和为民除害的清官包公的形象。
包公的形象,既有历史上包公的刚正不阿,又有不同史载的幽默风趣,是个平民眼中亲近平和的清官形象。
(2)喜剧色彩——第三折写包公乔装私访引起妓女王粉莲和两个贪官的误会。
3.《红楼梦》的网状叙事结构。
答:《红楼梦》彻底突破了古代长篇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用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
全书由神话世界、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构成一个立体交叉的宏大结构,把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组织在一起。
同时书中的每个事件无不百面贯通,筋络相连,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各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
可以说,《红楼梦》是作者用生活的彩线织成的一幅艺术巨锦,巧夺天工而又自然浑成。
4.黄庭坚《寄黄几复》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答:此诗表现对黄几复的同情与思念。
诗中暗用了许多典故。
前半写往日的交情、今天的怀念。
后半称赞黄几复不但清贫好学,而且干练有为,然而十多年来,还只在南海之滨作一县令。
怜才之意、不平之情,跃然纸上。
二、艺术析论(每小题15分,共60分。
)1.论析《雨霖铃》主要写法。
答:一开头,就是一个“呜呼”,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为五代兴亡感慨万端之意。
而后叙庄宗受命于危难之际发愤图强一段,气势凌厉,锐不可挡,再叙庄宗陷于伶人之手,回顾仓惶一段,极尽悲凉。
盛衰对比之中,作者反复感叹,情理一片,使最后拈出的主题“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直入人心,立于牢不可破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5道小题,总分值60分)
1.从形式方面看,抒情小赋更加接近。
(4分)
∙ A. 楚辞
∙ B. 诗经
∙ C. 汉大赋
∙ D. 先秦散文
答案:A
解析:
2.《陇头歌辞》其一: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是哪一项?(4分)
∙ A. A流离是描述诗人飘泊天涯,四海为家
∙ B. B陇头即陇山,在今陕西陇县西北
∙ C. C陇西多悲苦思乡之诗
∙ D. D以陇头流水比喻自己远离家乡,身不由已。
答案:A
解析:
3.李白《蜀道难》中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诗句,这里的剑阁在今天的哪里?(4分)
∙ A. A河南
∙ B. B甘肃
∙ C. C陕西
∙ D. D四川
答案:D
解析:
4.《庄子》现存33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所作的是()。
(4分)
∙ A. 内篇
∙ B. 外篇
∙ C. 杂篇
∙ D. 总篇
答案:A
解析:
5.“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是诗经六义中的()。
(4分)
∙ A. A赋
∙ B. B比
∙ C. C兴
∙ D. D颂
答案:A
解析:
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哪部作品?(4分)
∙ A. A《离骚》
∙ B. B《山鬼》
∙ C. C《湘夫人》
∙ D. D《国殇》
答案:C
解析:
7.杜甫《兵车行》以汉喻唐,“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说的是唐代的哪位皇帝?(4分)
∙ A. A唐高祖
∙ B. B唐太宗
∙ C. C唐玄宗
∙ D. D唐肃宗
答案:C
解析:
8."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也是大家所熟悉的诗句,它出自哪篇汉乐府?(4分)
∙ A. A《江南》
∙ B. B《陌上桑》
∙ C. C《饮马长城窟行》
∙ D. D《十五从军征》
答案: C
解析:
9.白居易的哪首诗作是反映后宫女子悲苦凄凉生活的?(4分)
∙ A. A《琵琶行》
∙ B. B《长恨歌》
∙ C. C《井底引银瓶》
∙ D. D《上阳白发人》
是否存疑
答案:D
解析:
10.“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是哪位诗人的诗句?(4分)
∙ A. A王勃
∙ B. B杨炯
∙ C. C骆宾王
∙ D. D卢照邻
答案:D
解析:
11.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有一句很有名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么它后面的诗句应该是什么?(4分)
∙ A.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B.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C. C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D. D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是否存疑
答案:B
解析:
12.新乐府,指模仿乐府而自创新题写时事的诗歌。
最早从()就已经开始。
(4分)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刘禹锡
答案:B
解析:
13.《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
(4分)
∙ A. 儒家经典著作
∙ B. 诗歌选集
∙ C. 诗歌总集
∙ D. 儒家选编读物
答案:C
解析:
14.《史记》的文学审美价值,集中体现在()部分。
(4分)
∙ A. A表
∙ B. B书
∙ C. C人物传记
∙ D. D本纪
答案:C
解析:
15."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是哪位诗人的诗句?(4分)
∙ A. A谢灵运
∙ B. B曹植
∙ C. C庾信
∙ D. D左思
答案:A
解析: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白马篇》的艺术特色有。
(4分)
∙ A. A整齐的排比
∙ B. B匀称的对偶
∙ C. C华茂的词章
∙ D. D适度的夸张
答案:ABCD
解析:
2.“国风”中爱情诗的传统在后代民歌中得以延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4分)
∙ A. A火热的情感
∙ B. B大胆的表达
∙ C. C直白的语言
∙ D. D婉约的情绪
答案:ABC
解析:
3.《氓》中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
(4分)
∙ A.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B.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 C.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D. D氓之嗤嗤,抱布贸丝
答案:ABC
解析:
4.《短歌行》的创作特色有。
(4分)
∙ A. A化用前人诗语,浑然天成,如同己出
∙ B. B四言的成功运用
∙ C. C在深沉的忧郁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情绪
∙ D. D适度的夸张
答案:ABC
解析:
5.当代学者推测:《诗经》中作品的流传有多种原因,大约有()等等。
(4分)
∙ A. A文采美丽而流传的
∙ B. B时代靠近后来者而流传的
∙ C. C该国文学发达者而流传的
∙ D. D统治者推崇而流传的
答案:ABC
解析: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5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湘夫人》句式更加活泼多变,有五言、六言,中间以语气词“兮”调节,变《诗经》的二、二节奏为三、三节奏或三、二节奏,不拘一格,运转自如,飞扬流动。
(4分)
答案:正确
解析:
2.《陌上桑》是一首出色的抒情诗。
(4分)
答案:错误
解析:
3.“乐府”的涵义是唯一的。
(4分)
答案:错误
解析:
4.与其他历史文献比较,《左传》特别讲究辞令之美,语言富有文学色彩。
(4分)
答案:正确
解析:
5.《左传》写战争,总是对战斗的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不将笔墨过多集中在战前多种影响胜负结局之因素的分析上。
(4分)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