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接法和三角接法区别

合集下载

三相电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三相电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三相电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三相电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源供应方式。

三相电有两种接法: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这两种接法的特点和应用。

一、星形接法
星形接法也称为Y型接法,是将三个相位的电源的起始端都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另外一端分别接在三个负载上的一种接法。

特点:
1. 中性点接地,使系统稳定性高
2. 线电压(即相电压)高,适用于远距离输电
3. 负载不平衡时,会引起中性点电流过大,造成失衡及损坏
应用:
1. 低电压场合,例如低压配电,小功率电动机驱动;
2. 对于需要提供中性点和安全接地的场合特别适用,例如工控系统等。

二、三角形接法
三角形接法也称为Δ型接法,是将三个相位的电源的终止端相互连接
形成一个环,负载分别接在两个相位之间的一种接法。

特点:
1. 线电流(即相电流)高,适用于高功率负载
2. 线电压(即相电压)低,不适合远距离输电
3. 无中性点,不易平衡负载
应用:
1. 高电压高功率场合,例如高压变电站
2. 适用于对于负载变化幅度较小,相对平稳的场合
以上是星形和三角形接法的特点和应用,不同的场合需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选择。

电容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的区别

电容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的区别

电容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的区别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电容是电子元件中的一种重要部件,用于存储电荷和释放电荷。

在电路中,电容的连接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电容的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

电容的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在电路设计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特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电容的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的区别。

一、电容的三角形接法电容的三角形接法是指将三个电容依次串联连接成一个三角形的形式。

在电路中,当需要增大电容的存储容量时,可以通过三角形接法来实现。

三角形接法的特点是三个电容的电容值相等,且连接方式为串联。

三角形接法有一些优点。

由于电容串联连接后,电容的总存储容量会增加,因此可以满足一些对电容要求比较高的电路设计需求。

三角形接法可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容忍度,使电路更加稳定可靠。

三角形接法可以减小电容的尺寸和体积,有利于电路板的布局和设计。

三角形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三个电容必须具有相同的电容值,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限制。

串联连接会增加电路的等效串联电阻,影响电路的性能。

三角形接法对电容的匹配要求比较高,一旦其中一个电容损坏,可能会影响整个电路的运行。

电容的星形接法是指将多个电容同时连接到一个节点上,形成一个星形的连接方式。

星形接法是一种并联连接方式,用于提高电路的容量和性能。

星形接法的优点是多个电容可以同时工作,并行连接可以增大电容的存储容量,提高电路的性能。

星形接法在电路中可以减小电容的等效串联电阻,提高电路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由于星形接法并联连接,可以较好地匹配不同电容的电容值。

星形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星形接法需要更多的引线和连接点,增加了电路的复杂度和故障率。

并联连接可能会引起电容之间的互相影响,影响电路的性能。

星形接法在一些对电容的容量要求比较高的应用中可能不适用。

三、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的应用场景和区别电容的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各有优缺点,在选择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电路设计需求来进行选择。

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的区别

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的区别

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的区别三角形接法,可以比作一个三角形,分三个点,每个点均为火线,火火之间,为380V。

星形接法,可以比作三条线连接在一个公共点上,而公共点则是零,火零之间,为220V.星形接法启动电流较小,三角形接法启动电流大。

现在一般都是变频器,星三角转换很少了。

三相交流电有两种连接方式,星形连接和角形连接星形连接——就是把三相负载的3个末端连接在一起作为公共端,由3个首端引出3条火线的连接方式。

(如A相负载用Ax表示,B相负载用By表示,C相负载用Cz表示,那就是x和y和z连一起,引出A、B、C三根线)负载每相线圈承受的电压是相电压220伏,即火线与零线(中性线)间的电压是220V。

角形连接——就是把三相负载的每一相的始末端依次相接的连接方式。

(如A相负载用Ax表示,B相负载用By表示,C相负载用Cz 表示,那就是x和B相连,y和C相连,z和A相连,引出的三根线为Bx、Cy、Az)每相负载承受的电压是线电压380伏,即火线与火线间的电压。

相电压——每相绕组两端的电压,叫相电压。

线电压——任意两根火线之间的电压叫线电压。

相电流——流过每相负载的电流叫相电流。

线电流——流过每相线的电流叫线电流。

星形连接中:U相=1.732U线 I相=I线三角形连接:三角形连接中 U相=U线 I线=1.732I相1、绕组的区别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都是指电机本身的绕组接法,星形接法指将电机绕组三相末端接在一起,三相首端为电源端;三角形接法指将三相绕组首尾互相连接,三个端点为电源端。

2、功率的区别星形接法由于起输出功率小,常用于小功率,大扭矩电机,或功率较大的电机起步时候用,这样对机器损耗较小,正常工作后再换用三角形接法。

3、电压方面的区别星形接法与三角形接法输出的相电压分别为220V与380V。

4、常见接法。

电动机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有什么区别讲解

电动机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有什么区别讲解

电动机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有什么区别?三角形接线时,三相电机每一个绕组承受线电压(380V),而星形接线时,电机每一承受相电压(220V)。

在电机功率相同的情况,角线电机的绕组电流较星接电机电流小。

当电机接成Y型运行时起动转矩仅是三角形接法的一半,但电流仅仅是三角形起动的三分之一左右。

三角形起动时电流是额定电流的4-7倍,但转矩大。

转速是一样的,但转矩不一样。

三角形接法电机的三角形接法是将各相绕组依次首尾相连,并将每个相连的点引出,作为三相电的三个相线。

三角形接法时电机相电压等于线电压;线电流等于根号3倍的相电流。

星形接法电机的星形接法是将各相绕组的一端都接在一点上,而它们的另一端作为引出线,分别为三个相线。

星形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根号3倍,而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星形接法由于起输出功率小,常用于小功率,大扭矩电机,或功率较大的电机起步时候用,这样对机器损耗较小,正常工作后再换用三角形接法。

这就是常常说到的星——三角启动。

电动机接法选择是三相电机,单相电机没有以上两种接法的说法。

一般3KW以下的电动机星型接法的较多,3千瓦以上的电动机一般都角型接法。

按规定,大于15kw的电动机需要星型启动角型运行,以降低启动电流。

还有小型电动机角型启动的,如果要接在三相220V电源电压上,必须接成星型。

在我国一般3-4KW(千瓦)以下较小电机都规定接成星形,以上较大电机都规定接成三角形。

电机接线盒连接从电机接线盒里可以看出:三个进线接线端子U1、V1、W1的另一端U2、V2、W2如用同一铁片短接,那就是星形(Y)接法,三个进线接线端子U1和W2短接、V1和U2短接、W1和V2短接、那就是三角形接法(接线盒里三根平形铁条),星接时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1.732倍,相电流等于线电流,角接时相电压等于线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1.732倍。

上图三根桩接一起是星形,上下桩依次联结是角形,如电机无接结盒,第一相绕组头尾标上1.4,第二相绕组头尾标上2.5,第三相绕组头尾标上3.6,星形接法:135接一起,246接电源,三角形接法:1联结6,2联结4,3联接5,成为电机的三根出线,1电机三角形接法时因为没有中性点,具体方法是电机的三相绕组的头与尾分别连接,这时只有一种电压等级,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线电流等于相电流的约1,73倍,2电机星形接法时因为有中性点(电机一般都是三相对称负载所以一般不引出中性线),具体方法是电机的三相绕组的三条尾连接在一起,三条头接电源,这时有两种电压等级,即线电压和相电压,且线电压等于相电压的约1.73倍,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三角形接法与星形接法的区别

三角形接法与星形接法的区别

三角形接法与星形接法的区别
在编织手工艺中,有两种常见的接法方式,即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

这两种接法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形状和用途。

三角形接法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它是通过将两个三角形形状的织物缝合在一起来创建一个更大的形状。

这种接法通常用于创建毯子、背心、围巾等大型织物作品。

在三角形接法中,两个三角形织物被缝合在一起,使它们形成更大的平面形状。

这种接法可以创建出平整的、无缝的形状,但是需要浪费一些织物材料。

相比之下,星形接法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连接方式。

它通常用于创建更为精细的、有纹理的、多边形形状。

星形接法通过在两个或多个织物形状之间添加一个中央的结点来连接它们。

这个结点通常是一个菱形或六边形的形状,并且它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线圈织物缝合在一起来创建的。

星形接法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技巧,但是它可以创建出更为复杂和精细的形状。

除了形状和用途之外,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区别。

例如,三角形接法通常是一种更为基础的技术,适合初学者,而星形接法则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此外,星形接法还可以用于创建更为复杂的织物图案,如花边和复杂的几何形状。

综上所述,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是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它们在使用和效果上有很大的区别。

无论选择哪种接法,都需要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以创造出高质量、精致的织物作品。

三相电机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三相电机的接法有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其中星形接法是最常用的,两者有以下区别:
一、对电压的要求不同。

星形接法要求各相电压相等,而三角形接法要求各相电压的较大绝对值为360/n次方(n为电机三相绕组的数量)的平均值,实际使用中往往使各相电压的相对值或绝对值相等,即各相电压的值相等,也可以是360/n次方的平均电压,因此星形接法更简单。

二、对灵敏度的要求不同。

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在励磁电动势的影响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星形接法由于电压的平均值低,因此励磁电动势的灵敏度比三角形接法低,易于控制。

三角形接法因各相电压绝对值相等,励磁电动势的灵敏度较高,不易控制。

三、制动特性不同。

星形接法的接线关系使其可以容易地用于强制制动和电子制动,而三角形接法却很难用于此。

四、发热特性不同。

由于星形接法的各相电压平均值比三角形接法的电压低,其各相电流的峰值电流也相应减小,因此其发热量减少,更易控制。

五、使用不同。

星形接法最常用于家用电机、发电机、汽车动力电机和电梯驱动电机等,而三角形接法则多用于高速电机(如风扇、鼓风机等)、换向电机、磁致伸缩控制电机、调速电机等。

- 1 -。

电机的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

电机的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

电机的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一、引言电机是现代工业中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接法的选择对电机的运行性能和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电机的接法主要有三角形接法和星形接法两种,本文将对这两种接法进行详细探讨。

二、电机的三角形接法2.1 三角形接法的原理三角形接法是指将电机的三个线圈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

在三角形接法中,电机的每个线圈都与其他两个线圈相连,电流会依次流经这三个线圈,形成一个相位差为120度的三相交流电路。

2.2 三角形接法的优点三角形接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 1. 电机的起动电流较小。

在三角形接法下,电机的起动电流只有星形接法的1/√3,可以减小对电网的冲击。

- 2. 电机的运行效率较高。

由于三角形接法下电机的电流较小,电机的功率损耗也相对较小,从而提高了电机的运行效率。

- 3. 电机的输出功率较大。

三角形接法下,电机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相等,可以提供较大的输出功率。

2.3 三角形接法的应用三角形接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较大输出功率和较高运行效率的场合,如工业生产中的电动机、风力发电机组等。

三、电机的星形接法3.1 星形接法的原理星形接法是指将电机的三个线圈的一个端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共点的星形结构。

在星形接法中,电机的每个线圈都与其他两个线圈并联,形成一个相位相同的三相交流电路。

3.2 星形接法的优点星形接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 1. 星形接法下电机的起动电流较大。

起动时,电机的线电流是相电流的√3倍,可以提供较大的起动转矩。

- 2. 星形接法下电机的绕组绝缘性能要求较低。

由于星形接法下电机的线电压较小,电机绕组的绝缘性能要求相对较低。

- 3. 星形接法下电机的运行稳定性较好。

由于星形接法下电机的线电压较小,电机的运行稳定性相对较好。

3.3 星形接法的应用星形接法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较大起动转矩和较好运行稳定性的场合,如起动重载设备、电动汽车等。

电动机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电动机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电动机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
电动机的星形和三角形接法是电动机的两种常见接法,用于将电动机的绕组连接到电源上。

这两种接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绕组的连接方式。

星形接法(Y 接法)是将电动机的三个绕组的一端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公共点,称为星点。

另外三个端点则分别连接到电源的三相线上。

在星形接法中,每个绕组承受的电压为电源相电压的 1/√3,即约为 220V(对于 380V 电源)。

这种接法适用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380V 及以下的情况。

三角形接法(△接法)是将电动机的三个绕组的首尾依次连接,形成一个三角形。

三个端点分别连接到电源的三相线上。

在三角形接法中,每个绕组承受的电压为电源线电压,即380V。

这种接法适用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 380V 以上的情况。

选择星形接法还是三角形接法主要取决于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电源电压。

一般来说,星形接法适用于低电压电动机,而三角形接法适用于高电压电动机。

在电动机的铭牌上通常会标明其额定电压和接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改变电动机的接法之前,必须确保电动机已经停止运行,并断开电源。

同时,还应该根据电动机的型号和规格,选择正确的接法,并按照相关的接线图进行连接。

如果不确定如何进行接法的更改,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电机制造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形接法
基本简介
把三相电源三个绕组的末端、X、Y、Z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公共点O,从始端A、B、C引出三条端线,这种接法称为“星形接法”又称“Y形接法”。

三相电源是由频率相同、振幅相等而相位依次相差120°的三个正弦电源以一定方式连接向外供电的系统。

三相电源的联接方式有Y形和△形两种。

星形接法
三相电的星形接法
是将三相电源绕组或负载的一端都接在一起构成中性线,由于均衡的三相电的中性线中电流为零,故也叫零线:三相电源绕组或负载的另一端的引出线,分别为三相电的三个相线。

远程输电时,只使用三根相线,形成三相三线制。

到达用户的电路,往往涉及220V和380V 两种电压,需三根相线和一根零线,形成三相四线制。

用户为避免漏电形成的触电事故,还要添加一根地线,这时就有三根相线,一根零线和一根地线,故也有三相五线制的说法。

2常用的接法编辑
对称三相四线Y-Y系统是常见常用的系统,有三条火线、一条中线。

星形接法的三相电,线电压是相电压的根号3倍,而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当三相负载平衡时,即使连接中性线,其上也没有电流流过。

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应当连接中性线,否则各相负载将分压不等。

星形接法主要应用在高压大型或中型容量的电动机中,定子绕组只引出三根线。

对于星形接法,各相负载平衡,则任何时刻流经三相的电流矢量和等于零。

星形(Y)接法和三角形(△)接法关系密切,其负载相电压、相电流与对称三相线电压、线电流关系如下:
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
星形接法
I线=I相,U线=√3×U相,
P相=U相×I相,
P=3P相=√3×U线×I相=√3×U线×I线;
三角接法
I线=√3×I相,U线=U相,
P相=I相×U相,
P=3P相=√3×I线×U相=√3×I线×U线。

说明:三角(△)联接,Iab=Ia向量+Ib向量=(Ia+Ib)×cos30°=2Ia×√3/2=√3×Ia,线电流是相电流的根号三倍。

另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电阻的星形联接。

电阻若构成星—三角式(Y —△)联接,则不能用串、并联公式进行等效化简,但它们之间可以用互换等效公式进行等效变换:(1、2、3是节点,R12表示1、2节点之间的电阻,是三角形联接的电阻。


星到三角
R12=R1+R2+R1R2/R3,规律:(ab)=a+b+ab/c ……再加上R
R13=R1+R3+R1R3/R2,
R23=R2+R3+R2R3/R1。

三角到星
R1=R12R13/(R12+R13+R23),规律:(a)=ab×ac/(ab+ac+cb)……再加上R R2=R12R23/(R12+R13+R23),
R3=R13R23/(R12+R13+R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