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物流中心规划与选址研究
物流中心选址研究论文

物流中心选址研究论文一、物流活动中的物流中心物流活动是在商品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对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由生产地到消费地流通过程,从而创造时间价值、位移价值的经济活动。
物流与商流、交通流、信息流统一于流通过程,它们相互联系一、互为补充。
物流活动包含了包装、发货、保管、库存、运输、装卸等环节,这些环节密切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配合,既各成体系,又有机协调,形成了复杂的物流系统。
在物流系统中,根据物流活动的特征,可把物流活动的场所分为:物流路径(如:运输线路、配送线路等)和物流中心(如:货运站点、港口码头、航空港、仓库、配送中心、包装加工中心等等)。
物流中心就其作业性质而言,是从供应者处接受大量的物资,进行倒装、分类、保管、包装加工、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各需求用户的订货要求,以优良的服务,进行配送的设施。
物流中心在一定条件下也被称为配送中心、仓储中心、储运中心等。
在现代物流活动中,物流中心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可以归纳为:①使供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各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季节、需求量上都存在大量随机性,而现代化生产、加工无法完全在工厂、车间来满足和适应这种情况,必须依靠物流中心来调节。
适应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变化。
②经济高效的组织贮运。
从工厂企业到销售市场之间需要复杂的贮。
运环节,要依靠多种交通。
运输、库存手段才能满足。
传统的以产品或部门为单位的贮运体系明显存在不经济和低效率的问题,如图1所示。
故建立区域、城市的物流中心能进行批量进发货物。
能组织成组成批成列直达运输、集中贮运,有利于降低物流系统成本,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③提供优质的保管、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现代物流活动中由于物资物理、化学性质的复杂多样化、交通运输的多方式长距离长时间。
多起终点、地理与气候的多样性,对保管、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集中建立物流中心,才有可能提供更加专业化、更加优质的服务。
④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国内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国内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综述随着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物流配送中心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的
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选址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高效运营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拟对国内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综述探讨。
一、国内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1.选址因素分析。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因素涉及人口、交通、产业等多个方面。
目前国内
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因素:
1)人口因素: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消费能力等。
2)交通因素:交通网络密度、交通流量、距离等。
3)经济因素:产业结构、经济状况、相关政策等。
2.选址方法研究。
目前,国内主要选址方法包括机会成本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
价法、现场判断法等。
二、国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1.选址因素分析。
国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因素与国内大致相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市场因素:消费规模、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度等。
2)交通因素:道路密度、铁路、水路及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状况。
3)管理因素:物流配送中心的人员配备、管理及技术条件。
2.选址方法研究。
国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较为多样,包括熵值法、卫星图像、地理信息系统等。
其中,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选址中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
无论是国内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还是国外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都需要综合考量多个因素,选取合适的选址方法。
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将面临更多和更为复杂的挑战。
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

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摘要:本文深入探讨物流设施选址问题,分析影响选址的各类因素,包括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等。
阐述常见的选址方法,如重心法、层次分析法、遗传算法等的原理与应用。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不同方法在物流设施选址决策中的应用过程与效果,旨在为物流企业优化物流设施选址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引言物流设施选址是物流系统规划中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着物流成本、服务质量和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行业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合理的物流设施选址对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物流设施选址的因素(一)经济因素1.运输成本物流设施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距离直接影响运输成本。
靠近主要运输线路,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枢纽,能够降低货物的运输距离和时间,从而减少运输费用。
例如,对于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物流企业,靠近港口选址可以节省大量的内陆运输成本。
2.土地成本不同地区的土地价格差异较大。
城市中心区域土地昂贵,而郊区土地相对便宜。
然而,在选择低价土地时,需要权衡与市场的距离,因为偏远地区可能会增加运输成本,抵消土地成本的节约。
3.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成本也是重要的经济因素。
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力供给情况不同。
例如,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较高,但劳动力素质也相对较高,这可能有利于提高物流设施的运营效率。
(二)社会因素1.人口分布与市场需求物流设施应靠近人口密集区或主要市场,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提高配送效率。
例如,在大型城市的商业中心附近选址,可以更便捷地为众多零售商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2.政策法规政府的政策法规对物流设施选址有显著影响。
政府可能通过税收优惠、土地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引导物流企业在特定区域选址。
例如,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物流产业,会在特定的物流园区给予税收减免和土地优先供应等优惠政策。
物流中心选址与规划

公路运输
适用于短途、中小型货物的快速 运输。
多式联运
根据货物特性和运输需求,选择 最合适的运输方式组合,实现运 输效率与成本的平衡。
运输路径规划与优化
确定起点和终点
根据货物来源和目的地,确定合理的起点和 终点。
选择最优路径
根据道路状况、交通状况、距离等因素,选 择最优的运输路径。
考虑交通限制
在规划运输路径时,需考虑交通限制和管制, 确保货物能够顺利通过。
适应性原则
选址应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和外 部环境变化,具备灵活调整的 能力。
可持续性原则
选址应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 持续利用,实现绿色物流发展
。
选址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
考虑目标市场的需求规模、需求分布 和需求特点,确保物流中心服务覆盖 区域内的客户需求。
01
02
运输条件
选择具备良好交通运输条件的地区, 便于货物的进出和转运。
规划目标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客户服务水 平。
规划原则
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可操 作性。
规划内容与流程
规划内容
物流中心选址、功能定位、设施布局、作业流程、信息系统 等。
规划流程
需求分析、目标设定、方案设计、评估与优化、实施与监控 。
规划方法与工具
规划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如SWOT分析、 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预警机制
建立预警机制,当实际销售数据与预 测数据出现较大偏差时,及时采取应 对措施。
06 物流中心信息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规划目标与原则
目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可扩展的物流中心信息系统,支持物流中心的日常运营 和管理,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

3.2 物流网点设置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3.2.2 影响因素 4.法律法规因素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其选址应该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符合国家对物流设施标准、工人劳动条件、环境保护等条件的要求。 5.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所选城市的地位、生活环境、就业情况、居民态度、治安情况和环境保护。例如环境保护要求,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需要考虑保护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尽可能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干扰。对于大型转运枢纽,应适当设置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使城市交通环境状况能够不受影响,城市的生态建设得以维持和增进。
第 3 章 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规划
3.4 物流网点设置的步骤 选址的具体步骤和详细内容如下。 1.选址约束条件分析 选址规划时,首先要明确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然后根据物流系统的现状分析,制订物流系统的基本计划,确定需要限定的基本条件,这样可大大缩小选址范围。 (1)需求条件 主要分析物流配送中心服务对象目前的分布情况,预测未来的分布情况,分析货物作业量的增长率以及物流配送的区域范围。 (2)运输条件 应靠近铁路货运站、港口和公共车辆终点站等运输节点,同时也应靠近运输业者的办公地点。 (3)配送服务条件 由客户要求的到货时间、发货频率等条件计算从物流配送中心到客户的距离,以确定服务范围。 (4)用地条件 整理分析用地资料。如果利用已征土地,则利用已征土地的改造成本和政府要求投入的社会成本有多大;如果重新征用土地,则地价有多高,政府优惠条件如何,拆迁、赔付、安置等费用怎么处理。同时还要考虑地价允许范围内的用地分布情况。 (5)区域规划 根据区域规划要求,了解选定区域的用地性质,是否允许建物流配送中心。 (6)流通职能条件 考虑商流职能与物流职能是否要分开;物流配送中心是否有流通加工的职能。 (7)其它 根据物品特性,考虑所经营的物品,是否对选址有特殊要求。
浅析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析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及规划——以中百仓储为例姓名田苗学号 1115143202 专业年级 2011级物流管理本科2班指导教师魏秀丽职称讲师2015年5月12日摘要近些年,随着现代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物流已经引起了全球企业的重视,各企业都面临着如何降低成本和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双重任务,对于新兴起的物流企业来说,降低成本和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整个的物流活动中,选址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缺其不可.物流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并且充满希望的产业.物流中心的选址及规划研究也成为了管理学中的前沿问题。
本论文开篇对物流配送中心的概念和作用进行简述,随后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内容包括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的意义及选址规划的方法。
本文以此为背景,以中百仓储配送中心为研究对象,对其配送中心的选址进行分析,根据中百仓储配送中心的实际运营情况,运用解析和启发式的分析方法,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选址及规划问题进行综合判断.合理有效地运用到配送中心选址方案,能使配送中心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又能对中百仓储盈利的提升有帮助,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论文结尾也对我国企业建立物流配送中心提出了几点建议,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应该重视物流的发展,也应该意识到物流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政府和企业的良好配合,才能有物流业更好地发展.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方法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modern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more intense, the logistics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the world,various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how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service dual task。
物流中心设计方案

2.物流中心规划
(1)功能区划分:根据业务需求,合理划分仓储区、配送区、办公区、生活区等。
(2)建筑布局: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空间利用率,降低建筑成本。
(3)绿化与环保:合理配置绿化带,提高物流中心环境质量。
3.仓储设施
(1)货架系统:根据货物特点,选用合适的货架类型,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
(2)搬运设备:配置符合国家标准的搬运设备,提高货物装卸效率。
(3)消防设施:按照国家消防法规,配置完善的消防设施,确保物流中心安全。
4.物流信息系统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统架构: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稳定、高效的物流信息系统。
(2)功能模块:包括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等。
(3)信息共享:与上下游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提高协同作业效率。
2.行业标准:参照《物流中心设计规范》、《仓储配送业务操作规范》等行业标准。
3.环保政策:遵循国家及地方环保政策,确保物流中心建设与运营符合环保要求。
五、项目实施与监督
1.项目实施:明确项目实施时间表,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推进。
2.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项目质量、进度及安全。
3.风险防控:加强项目风险防控,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信息共享:实现与上下游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实时共享。
5.人力资源与培训
(1)人员配置: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配置各类专业人才。
(2)培训与发展: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升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3)激励机制:建立完善的薪酬福利及晋升制度。
四、法律法规与标准
1.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
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布局优化

物流中心选址规划与布局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增加,物流行业成为现代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建立一个高效、可持续、具备竞争力的物流中心是至关重要的。
在物流中心的建设过程中,选址规划和布局优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物流中心选址规划和布局优化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法,旨在帮助读者实现他们的目标。
首先,物流中心的选址规划是一个基础且至关重要的步骤。
选址规划的目标是在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前提下,找到一个最适合建设物流中心的地点。
在决定物流中心的具体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市场需求:物流中心的选址应该基于市场的需求,确保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提供及时高效的物流服务。
2. 交通便利性: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有助于降低运输成本,并提高物流过程中的效率。
考虑到道路、铁路和水路的连接情况,选择一个处于交通枢纽位置的地点是明智的选择。
3. 劳动力成本和可获取性:物流中心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处理货物和进行其他相关工作。
因此,选择一个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且易于获得的地点对于物流中心的经营是有利的。
4. 环境因素:物流中心的选址还应考虑环境因素,如自然灾害的风险、环境污染等。
避免位于可能存在风险的区域可以提高物流中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其次,一旦选定了物流中心的位置,优化布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布局优化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提高物流中心的效率和运营成本。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1. 流程设计:基于具体的物流需求,设计流程,合理分配空间,并确保货物在物流中心内部的流动顺畅。
这可以通过优化货物的存储方式、设置合理的仓储设施和流程以及合理规划设备和人员的工作区域来实现。
2. 技术应用:物流中心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例如,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货物追踪和库存管理的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并提高准确性。
3. 安全考虑:物流中心布局时需要考虑货物的安全性。
安装监控系统、保护设备和定期安全检查是必要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21, 0.003, 0.048, 0.013, 0.023, 0.059, 0.094, 0.574, 0.109, 0.048) 。 即在物流中心选址中, 重要性排序依
次为: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对周围企业的影响, 靠近货运枢纽, 靠近大型企业, 对环境景观的影响/地价因素, 靠
近交通主干道, 建设工程量和投资额限制, 完善的道路运输网络, 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 劳动力因素。
物流科技 2009 年第 1 期
·现代物流 ·
Logistics Sci-Tech No.1, 2009
城市物流中心规划与选址研究
Research in Location of Logistics Center
!!!!!!!!!!!!!!!!!!!!!!!!!!!!!!!!!
邹 珺 1, 陕 亮 2 ZOU Jun1, SHAN Liang2
S1-M 矩 阵 : CR=CI/RI=0.068/0.9=0.075<0.1, 一 致 性 检 验通过。
S2-M 矩 阵 : CR=CI/RI=0.011/0.9=0.013<0.1, 一 致 性 检
验通过。
S3-M 矩阵: CR=CI/RI=0.041/0.58=0.07<0.1, 一致性检验通过。
当为 M4, M2, M1, M3。
M2 3 1 7 1/3
(3) 判断矩阵 S2-M (相对于交通便利性原则而言, 各子准则层因素之间的相对 M3 1/5 1/7 1 1/9
重要性比较)。
M4 7 3 9 1
T
求得特征向量 W= % 0.068, 0.121, 0.313, 0.498 &。 最大特征根 λmax =4.034。 因此
表 2 RI 数值
对以上三个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矩阵阶数 1 2 3 4 5 6 7 8 RI 0.00 0.00 0.58 0.90 0.12 1.24 1.32 1.41
短阵阶数 9 10 11 12 13 14 15 RI 1.45 1.49 1.51 1.48 1.56 1.57 1.59
F-S 矩阵: CR=CI/RI=0.0325/0.58=0.056<0.1, 一致性检 验通过。
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 它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
达到的目标分解出问题的组成因素, 并按因素间
的相互关系将因素层次化, 组成一个层次结构模
型, 然后按层分析, 最终获得最低层因素对于最
高层 (总目标) 的重要性权值。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物流中心选址, 即结合
物流中心的职能及选址原则, 针对大量的不确定
性、 模糊性、 随机性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所采用
3 1 1/2 社会可持续原则而言, 三个影响因素按照权重排序应当为 M9, M10, M11。
M8 6 4 2 1
(5) 判断矩阵 Mi -P, 其中 i=1,2,…,n。 即相对于每一个子准则层的指标, 各方案
Logistics Sci-Tech 2009.1 57
城市物流中心规划与选址研究
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比较。
2.5 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这一步骤也是从高到低逐层进行的。 层次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
m
Σaj CIj
RI=
j= m
1
Σaj CRj
j=1
类似的, 当 RI<0.10 时, 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 的一致性 , 否则需要重新 调 整 判 断 矩 阵 的 元 素 取 值 。
因此, M 层总排序随机一致性比率为 RI=0.051<0.1, 符合一致性检验。
城市物流中心是处于城市枢纽或重要位置, 并能将物流集散、 信息和控制等功能实现一体化运作的物流节点。 物流中心一般规模庞大, 地处要道, 其建设和经营不仅会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并且对所处区域的生态环 境等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对整个城市的物流中心进行规划时, 需要调查和分析的因素很多。 本文通过对物流中心选址与规划的资料 研究, 确定了城市物流中心规划流程图 (见图 1), 概括介绍了城市物流中心规划的几个重要步骤。 同时本文确定 了选址原则, 大部分属定性原则, 把这些原则综合在 数学模型中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解决其布局和选址问 题是困难的, 因此选择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选址的 原则进行分析, 从而确定这些原则在物流中心选址中 的权重, 以利于物流中心的选址。 1 城市物流中心选址原则
当然, 在提出了方案层的各具体方案之后, 还应当建立 Mi -Pj 的判断矩阵, 并进行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最后
根据方案层各方案的顺序, 确定具体的实用方案。
3结论
用层次分析法对物流中心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 可以得出各因素对于物流中心选址的重要性排序。 在具体应
用时,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并提出具体方案。 在选择了具体方案之后, 还应当继续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2.3 一致性检验
B3 M9 M10 M11
所谓一致性检验, 即判断矩阵 A 求出的权系数是否合理。 A 具有完全一致性时, λmax =n, M9 1 7 9 且除 λmax 之外, 其余特征根均为 0。 而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 它的最大特征根稍 M10 1/7 1 3 大于矩阵阶数 n, 且其余特征根接近 0。 这样基于层次分析法得出的结论才是基本合理的。 M11 1/9 1/3 1 检验过程如下:
S2 3 1 1/5
(2) 判断矩阵 S1-M (相对于经济可行性原则而言, 各子准则层因素之间的相对重要
性比较)。
S3 7 5 1
T
求 得 特 征 向 量 W= # 0.112, 0.259, 0.038, 0.591 $。 最 大
B1 M1 M2 M3 M4
特征根 λmax =4.204。 因此相对于经济可行性原则而言, 四个影响因素按照权重排序应 M1 1 1/3 5 1/7
经过比较、 选择, 本文认为物流中心的选址应当 着重考虑三个方面的原则, 即经济可行性原则、 交通 便利性原则和社会可持续原则。
(1) 经济可行性原则: 主要是指物流中心的各 种经济建设条件。 满足这些建设条件是保证物流中心 合理、 有效建设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指标, 以及发挥最 大效能的前提条件。
(2) 交通便利性原则: 满足交通便利性原则是 保证物流中心有效实现其城市和区域经济服务功能的 保证。
B2 M5 M6 M7 M8 M5 1 1/2 1/5 1/6
相对于交通便利性原则而言, 四个影响因素按照权重排序应当为 M8, M7, M6, M5。 (4) 判断矩阵 S3-M (相对于社会可持续原则而言, 各子准则层因素之间的相对
重要性比较)。
M6 2 M7 5
1 1/3 1/4
T
求得特征向量 W= % 0.785, 0.149, 0.066 &。 最大特征根 λmax =3.081。 因 此 相 对 于
因此认为以上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2.4 层次总排序
计算同一层次所有因素对于最高层次 (总目标) 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 称为层次总排序。 这一过程是最高
层 次 到 最 低 层 次 逐 层 进 行 的 。 因 此 , 不 难 求 得 子 准 则 层 各 因 素 M i 对 总 目 标 层 的 组 合 权 向 量 W =(0.009,
离市中心区的地方, 使得大城市的流通机能, 道
路交通状况能够得到改善, 城市机能得以维持和
增进。
2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 ap-
plicabilitys, AHP), 是 20 世纪 70 年代 由 美 国 运
筹学教授 T. L. Satty 提出的一种简便、 灵活而又
过对上一层次某因素与本层次相关因素之间相对重要性的比较和层次结构图, 可以构造判断矩阵。
(1) 判断矩阵 F-S。 对于目标层 F (物流中心选址) 而言, 判断矩阵为:
A1 S1 S2 S3 S1 1 1/3 1/7
! " 1 1/3 1/7
A1 3 1 1/5 75 1
T
最大特征值 λmax =3.065, 所求特征向量 W= ! 0.081, 0.188, 0.731 "。
(1.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2. 长江科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10) (1.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2.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 Wuhan 430010, China)
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方法, 使复杂的
决策问题清晰化, 减少了定量计算的工作量和难度, 节约了人力、 物力,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1 物流中心选址的层次结构
按层次分析法对影响物流中心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 其层次结构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2.2 判断矩阵的确定和层次单排序
在物流中心选址中, 目标层受到两个决策因素的影响, 而两个决策因素又分别受到各子决策因素的影响, 通
Abstract: The flow chart of city logistic center's plan and site selection is put forward, and the rules of city logistic center's site selection are established. From viewpoint of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economic feasibility, traffic convenience,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sequence of every rule's significance in logistic center's site selection has been analyzed scientifically by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Key words: city logistic center;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ite se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