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1讲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学案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六章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练习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六章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练习

板块三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7为单选,8~10为多选) 1.[2018·湖北黄石市黄石一中模拟]有关物体的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大小改变 B .同一物体的动量改变,一定是速度方向改变 C .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 D .同一物体的运动速度改变,其动量可能不变 答案 C解析 动量为一矢量,由p =mv 知,同一物体动量改变,可能是速度大小变化、也可能是速度方向变化,所以A 、B 错误;同一物体速度改变,动量一定变化,故C 正确,D 错误。

2.[2018·山西太原五中月考]下面关于物体动量和冲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 B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不为零,它的动量一定要改变 C .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就是它所受冲量的方向 D .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就越快 答案 A解析 Ft 越大,Δp 越大,但动量不一定大,它还与初态的动量有关,故A 错误,B 正确;冲量不仅与Δp 大小相等,而且方向相同,所以C 正确;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即动量变化越快,D 正确。

3.把一个乒乓球竖直向上抛出,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乒乓球上升到最高点和从最高点返回到抛出点的过程相比较( )A .重力在上升过程的冲量大B .合外力在上升过程的冲量大C .重力冲量在两过程中的方向相反D .空气阻力冲量在两过程中的方向相同 答案 B解析 乒乓球上升过程mg +f =ma 1,下降过程mg -f =ma 2,故a 1>a 2。

由于上升和下降通过的位移相同,由公式x =12at 2知上升用的时间小于下降用的时间,上升时重力的冲量小,A 错误;而重力的冲量,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方向都向下,故C 错误;而空气阻力冲量的方向:上升时向下,下降时向上,故方向相反,D 错误;再由公式v =2ax 可知,上升的初速度大于下降的末速度,由动量定理知,合外力的冲量等于动量的变化量,因上升时动量的变化量大于下降时动量的变化量,故合外力在上升过程冲量大,故B 正确。

第6章 第1讲 动量 动量定理

第6章 第1讲 动量 动量定理
第六章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2.动量变化量 (1)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___末__动__量___和___初__动__量___的矢量差(也 是矢量)。 (2)动量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的运算:选定一个正方向,动量、 动量的变化量用带正、负号的数值表示,Δp=___p_′__-__p__。
返回导航
第六章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2.动量定理
(1)内容: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动量变化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 受___合__力__的__冲__量___。
(2)表达式:mv′-mv=___F_合__t __或p′-p=___F_合__t __。 思考:教材中是如何推导动量定理表达式的?
第六章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考点内容
要求
命题热点
动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
(1)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定律及其应用
(2)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Ⅰ (3)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综合应用。
实验八: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动量守恒定律与电磁学、原子物
说明:只限于一维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物理
返回导航
[解析] 物体动量的表达式为p=mv,根据动量定理可知,物体的 冲量与动量改变量的关系为I=Δp=mvt-mv0,动量大说明物体的速度 大,但无法明确动量的变化,故不能确定物体的冲量大小,冲量与物体 动量变化量方向相同,冲量是物体动量变化的原因,故A、B错误,C正 确;根据I=Ft知,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力便有 了冲量,与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无关,故D错误。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六动量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2025年高考物理总复习专题六动量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知识巩固练1.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下,掉在水泥地面上比掉在草地上容易碎,这是由于玻璃杯与水泥地面撞击过程中() A.动能变化较大 B.动量变化较大C.受到的冲量较大D.动量变化较快【答案】D2.(2023年佛山模拟)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起源于中国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毽子由羽毛、金属片和胶垫组成.如图是同学练习踢毽子,毽子离开脚后,恰好沿竖直方向运动,假设运动过程中毽子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脚对毽子的作用力大于毽子对脚的作用力,所以才能把毽子踢起来B.毽子在空中运动时加速度总是小于重力加速度gC.毽子上升过程的动能减少量大于下落过程的动能增加量D.毽子上升过程中重力冲量大于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冲量【答案】C【解析】脚对毽子的作用力与毽子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故A 错误;因为空气阻力存在,毽子在空中上升段阻力向下,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g,而下降阶段阻力向上,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g,故B错误;根据动能定理,毽子上升过程的动能减少量ΔE k=(mg+f)h,下落过程的动能增加量ΔE k1=(mg-f)h,则ΔE k>ΔE k1,故C正确;毽子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大小大于下降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上升过程中时间小于下降过程中时间,毽子上升过程中重力冲量小于下落过程中的重力冲量,故D错误.3.(多选)将质量为m的物体A以速率v0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后,物体下落了一段距离,速率仍为v0,方向却与初速度相反,如图所示.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风对物体做功为零B.风对物体做负功C.物体机械能减少mg2t22D.风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大于2mv0【答案】BD【解析】物体被抛出后,重力对其做正功,但是其动能没有增加,说明风对物体做负功,A 错误,B正确;由于不知道风的方向,所以无法计算物体下落的高度,也就无法计算重力和风对物体所做的功,C错误;重力的冲量竖直向下,大小为mgt,合力的冲量为2mv0,根据矢量的合成可知,风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大于2mv0,D正确.综合提升练4.一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则()A.0~2 s内合外力F的冲量为4 N·sB.t=2 s时物块的动量大小为2 kg·m/sC.0~4 s内合外力F的冲量为0D.t=4 s时物块的速度为零【答案】A【解析】根据冲量的定义有I=Ft,结合图像可知,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合外力的冲量,上侧的面积表示冲量方向为正,下侧的面积表示冲量方向为负,则0~2 s内合外力F的冲量I1=2×2 N·s=4 N·s,0~4 s内合外力F的冲量I2=(2×2-1×2) N·s=2 N·s,A正确,C错误;0~2 s内根据动量定理有I1=mv1-0,解得p1=mv1=4 kg·m/s,0~4 s内根据动量定理有I2=mv2-0,解得v2=1 m/s,B、D错误.5.(2023年中山模拟)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竖直向上起跳,经时间t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此时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运动员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该过程中,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mv-mgtC.该过程中,地面对运动员做功为0D.该过程中,运动员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mgt+mv【答案】C【解析】对运动员受力分析,在加速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由动量定理有I-mgt=mv,得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I=mgt+mv,B错误;地面对运动员的力的作用点的位移为零,得地面对运动员做功为零,C正确;运动员的动量变化量大小为mv,D错误.6.如图甲所示,粗糙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质量为1.2 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推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撤去推力F,小物块能达到的最高位置为C点,小物块从A到C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撤去F后小物块运动的加速度;(2)小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3)0~1.2 s内推力F的冲量.解:(1)由图像可以知道撤去F后物块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Δv2t2=10 m/s2.(2)在匀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 sin 37°+μmg cos 37°=ma2,解得μ=0.5.(3)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a1=Δv1t1=103m/s2,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 sin 37°-μmg cos 37°=ma1,得F=16 N. I=Ft,其中t=0.9 s,解得I=14.4 N·s.。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碰撞与运量守恒第1讲动量动量定理课件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碰撞与运量守恒第1讲动量动量定理课件
的物块a和b,从同一时刻开始,a自由下落,b沿圆弧下
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B.a与b同时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不相等 C.a比b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D.b比a先到达S,它们在S点的动量相等
【解析】选A。在物体下落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物体 做功,故机械能守恒 故有mgh=1 mv2
2.用动量定理解释现象: (1)Δ p一定时,F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时间越长, 力就越小。 (2)F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Δ p就越大;力的作 用时间越短,Δ p就越小。 分析问题时,要把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搞清楚。
3.动量定理的两个重要应用: (1)应用I=Δ p求变力的冲量。 如果物体受到大小或方向改变的力的作用,则不能直接 用I=Ft求变力的冲量,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 变化量Δ p,等效代换为力的冲量I。
【易错辨析】 (1)动量越大的物体,其速度越大。 ( ) (2)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 ) (3)物体所受合力不变,则动量也不变。 ( ) (4)物体沿水平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其冲量为零。
()
(5)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相 同。 ( ) (6)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 相同。 ( )
【高考命题探究】 【典例1】(2017·合肥模拟)一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光 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F沿水平方向推该物体,在相同 的时间间隔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世纪金榜导学号42722132 A.物体的位移相等 B.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 C.F对物体做的功相等 D.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解析】选D。物体在水平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物体的位移逐渐增大,故A错误; 根据动能定理得知,物体动能的变化量逐渐增大,故B错 误;由功的公式W=FL知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F做功 增大,故C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得:Ft=Δ P,F、t相等,则 Δ P相等,即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相等,故D正确。

2021版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1 第一节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2021版高考物理(基础版)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 1 第一节 动量 冲量 动量定理

2.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的两类物理现象 (1)当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Δt 越短,力 F 就越大,力的作用时间Δt 越长,力 F 就越小,如玻璃杯掉在水泥地上易碎,而掉在沙地上不易碎. (2)当作用力 F 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Δt 越长,动量变化量Δp 越大,力的作用时间Δt 越短,动量变化量Δp 越小.
【自我诊断】 1.判一判 (1)动量越大的物体,其速度越大. (2)物体的动量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3)物体所受合力不变,则动量也不变. (4)物体沿水平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其冲量为零. (5)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相同. (6)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的方向相同.
B.0.54 Pa
C.1.5 Pa
D.5.4 Pa
解析:选 A.设雨滴受到睡莲叶面的平均作用力为 F,在Δt 时间内有质量为Δm 的雨水 的速度由 v=12 m/s 减为零,以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对这部分雨水应用动量定理:F Δt=0-(-Δmv)=Δmv,得到 F=ΔΔmt v.设水杯横截面积为 S,对水杯里的雨水,在 Δt 时间内水面上升Δh,则有Δm=ρSΔh,得 F=ρSvΔΔht ,压强 p=FS=ρvΔΔht =1×103 ×12×453×61000-3 Pa=0.15 Pa.
对动量和冲量的理解
【知识提炼】
1.动能、动量、动量变化量的比较 动能
动量
动量变化量
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 物体末动量与初动量
的能量
乘积
的矢量差
定义式
Ek=12mv2
p=mv
Δp=p′-p
标矢性 特点状态量
动量 矢量 状态量
动量变化量 矢量 过程量

高考物理复习 第6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1讲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77

高考物理复习 第6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第1讲 动量冲量动量定理77

2.动量的变化 (1)因为动量是矢量,动量的变化量Δp也是_____矢__量_,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Δv的 方向________相. 同
(2)动量的变化量Δp的大小,一般用末动量p′减去初动量p进行计算,也称为动量的 增量,即Δp=____________p. ′-p
3.冲量 (1)定义:__力____与___力__的__作__用__时__间___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 (2)公式:___I_=__F__t ____. (3)单位:___N__·_s ____. (4)方向:冲量是___矢__量___,其方向____与__力__的__方__向__相__同__.
第六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
高考命题解读
考点内容 要求 年份
高考(全国卷)三年命题情况对照分析
题号
命题点
动量、动量定 Ⅱ
Ⅰ卷 35 题
动量定理的应用
理、
应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观点解决碰
动量守恒定律
2016 年 Ⅱ卷 35 题 撞问观点解决碰撞问题
考点内容 要求 年份
h=3×24 m=72 m
由 mgh=12mv2 及(F-mg)t=mv 知
鸡蛋对地面的冲击力 F=mtv+mg≈103 N.
02 核心考点·探究突破
考点一 动量、冲量的理解及计算
1.动能、动量、动量变化量的比较:
动能
动量
动量变化量
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 而具有的能量
物体的质量和 速度的乘积
物体末动量与初 动量的矢量差
4.教材 VS 高考
(2018·全国卷Ⅱ·15 题来源于人教版 3-5P25·T3) 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 50 g 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 25 层坠下,与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章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1讲 动量 动量定理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6章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1讲 动量 动量定理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新

第1讲动量动量定理时间:45分钟总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一小题7分,共70分。

其中1~7题为单项选择,8~10题为多项选择)1.下面关于物体动量和冲量的说法错误的答案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B.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不为零,它的动量一定要改变C.物体动量增量的方向,就是它所受冲量的方向D.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它的动量变化就越快答案 A解析Ft越大,Δp越大,但动量不一定越大,它还与初态的动量有关,故A错误;Ft =Δp,Ft不为零,Δp一定不为零,B正确;冲量不仅与Δp大小相等,而且方向一样,C 正确;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快,即动量变化越快,D正确。

此题选说法错误的,应当选A。

2.将质量为0.5 kg的小球以20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答案是()A.小球从抛出至最高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10 N·sB.小球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动量的增量大小为0C.小球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0D.小球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受到的冲量大小为10 N·s答案 A解析小球在最高点速度为零,取向下为正方向,小球从抛出至最高点受到的冲量:I =0-(-mv0)=10 N·s,A正确;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小球落回出发点的速度大小仍等于20 m/s,但其方向变为竖直向下,由动量定理知,小球从抛出至落回出发点受到的冲量为:I′=Δp=mv0-(-mv0)=20 N·s,如此冲量大小为20 N·s,B、C、D错误。

3.(2019·四川自贡高三一诊)校运会跳远比赛时在沙坑里填沙,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减小()A.人的触地时间B.人的动量变化率C.人的动量变化量D.人受到的冲量答案 B解析 跳远比赛时,运动员从与沙坑接触到静止,动量的变化量Δp 一定,由动量定理可知,人受到的合力的冲量I =Δp 是一定的,在沙坑中填沙延长了人与沙坑的接触时间,即t 变大,由动量定理:Δp =Ft ,可得Δpt=F ,Δp 一定,t 越大,动量变化率越小,人受到的合外力越小,人越安全,B 正确。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学案(2021年整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学案(2021年整理)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学案的全部内容。

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动量Ⅱ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速度v的乘积mv叫做物体的动量.动量通常用符号p来表示,即p=mv。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为kg·m/s。

说明:动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我们讲物体的动量,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有关动量的运算,一般情况下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则选定一个正方向后,动量的运算就可以转化为代数运算。

3.动量的三个性质(1)动量具有瞬时性.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不发生变化的,而物体的速度是与时刻相对应的,由动量的定义式p=mv可知,动量是一个状态量,具有瞬时性。

(2)动量具有相对性。

选用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运动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通常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指的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动量。

在分析有关问题时要先明确相应的参考系。

(3)矢量性.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知识点2】动量的变化Ⅱ1.因为p=mv是矢量,只要m的大小、v的大小和v的方向三者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动量p就发生了变化.2.动量的变化量Δp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Δv的方向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第1讲动量、冲量、动量定理板块一主干梳理·夯实基础【知识点1】动量Ⅱ1.定义:运动物体的质量m和它的速度v的乘积mv叫做物体的动量。

动量通常用符号p来表示,即p=mv。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每秒,符号为kg·m/s。

说明:动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我们讲物体的动量,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动量,动量的方向与物体瞬时速度的方向相同。

有关动量的运算,一般情况下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

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则选定一个正方向后,动量的运算就可以转化为代数运算。

3.动量的三个性质(1)动量具有瞬时性。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不发生变化的,而物体的速度是与时刻相对应的,由动量的定义式p=mv可知,动量是一个状态量,具有瞬时性。

(2)动量具有相对性。

选用不同的参考系时,同一运动物体的动量可能不同,通常在不说明参考系的情况下,指的是物体相对于地面的动量。

在分析有关问题时要先明确相应的参考系。

(3)矢量性。

动量是矢量,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遵循矢量运算法则。

【知识点2】动量的变化Ⅱ1.因为p=mv是矢量,只要m的大小、v的大小和v的方向三者中任何一个发生变化,动量p就发生了变化。

2.动量的变化量Δp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改变量Δv的方向相同。

3.动量的变化量Δp的大小,一般用末动量p′减去初动量p进行计算,也称为动量的增量。

即Δp=p′-p,此式为矢量式,若p′、p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矢量三角形定则)求矢量差;若在同一直线上,则应先规定正方向,再用正、负表示p、p′的方向,最后用Δp=p′-p=mv′-mv进行代数运算。

【知识点3】动量、动能、动量变化量的比较Ⅱ【知识点4】冲量、动量定理Ⅱ1.冲量(1)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2)表达式:I=Ft。

单位:牛秒(N·s)。

(3)矢量性: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

(4)物理意义:表示力对时间的积累。

(5)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

2.动量定理(1)内容: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的变化。

(2)表达式:Ft=Δp=p′-p。

(3)矢量性: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与冲量方向相同。

(4)适用范围:不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而且对微观粒子的高速运动同样适用。

板块二考点细研·悟法培优考点1冲量、动量定理[深化理解]1.对动量定理的理解(1)方程左边是物体受到所有力的总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

其中的F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如果合外力是变力,则F是合外力在t时间内的平均值。

(2)动量定理说明的是合外力的冲量I合和动量的变化量Δp的关系,不仅I合与Δp大小相等,而且Δp的方向与I合方向相同。

(3)动量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系统。

系统的动量变化等于在作用过程中组成系统的各个物体所受外力冲量的矢量和。

而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4)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在不涉及加速度和位移的情况下,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用动量定理求解一般较为方便。

因为动量定理不仅适用于恒力作用,也适用于变力作用,而且也不需要考虑运动过程的细节。

2.应用动量定理时应注意的问题(1)因动量定理中的冲量为研究对象所受合外力的总冲量,所以必须准确选择研究对象,并进行全面的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如果在过程中外力有增减,还需进行多次受力分析。

(2)因为动量定理是一个表示过程的物理规律,涉及到力的冲量及研究对象的初、末状态的动量,所以必须分析物理过程,在建立物理图景的基础上确定初、末状态。

(3)因为动量定理是矢量式,而多数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是一维的,所以在应用动量定理前必须建立一维坐标系,确定正方向,并在受力图上标出,在应用动量定理列式时,已知方向的动量、冲量均需加符号(与正方向一致时为正,反之为负),未知方向的动量、冲量通常先假设为正,解出后再判断其方向。

(4)不同时间的冲量可以求和:①若各力的作用时间相同,且各外力为恒力,可以先求合力,再乘以时间求冲量,I合=F合·t。

②若各外力作用时间不同,可以先求出每个外力在相应时间的冲量,然后求各外力冲量的矢量和,即I合=F1t1+F2t2+…。

(5)对过程较复杂的运动,可分段用动量定理,也可整个过程用动量定理。

例1 如图所示,一高空作业的工人重为600 N,系一条长为L=5 m的安全带,若工人不慎跌落时安全带的缓冲时间t=1 s,则安全带受的冲力是多少?(g取10 m/s2)(1)从开始到最终静止,人的动量是否发生了变化?提示:没有。

(2)人在整个过程中受哪些力的作用? 提示:重力和安全带给的拉力。

尝试解答 1200_N ,方向竖直向下。

设工人刚要拉紧安全带时的速度为v ,v 2=2gL ,得v =2gL经缓冲时间t =1 s 后速度变为0,取向下为正方向,工人受两个力作用,即拉力F 和重力mg ,对工人由动量定理知,(mg -F )t =0-mv ,F =mgt +mvt将数值代入得F =1200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工人给安全带的冲力F ′为1200 N ,方向竖直向下。

总结升华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在应用动量定理解题时,一定要对物体认真进行受力分析,不可有力的遗漏;建立方程时要事先选定正方向,确定力与速度的符号。

如例1规定向下为正,则mg 和v 取正,F 取负,列出关系式。

对于变力的冲量,往往通过动量定理来计算,只有当相互作用时间Δt 极短时,且相互作用力远大于重力时,才可舍去重力。

[跟踪训练]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两个相互接触的木块A 、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今有一子弹水平穿过两木块,设子弹穿过木块A 、B 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 ,则子弹穿过两木块后,木块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 A.ft 1m 1 ft 1m 1+m 2 B.ft 1m 1+m 2 ft 1m 1+m 2+ft 2m 2C.ft 1m 1 f t 1+t 2m 1+m 2 D.f t 1+t 2m 1 f t 1+t 2m 1+m 2答案 B解析 子弹在A 中穿过时,以AB 为研究对象,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ft 1=(m 1+m 2)v 1,所以v 1=ft 1m 1+m 2。

之后A 的速度保持v 1不变,子弹进入B 木块,以B 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定理得:ft 2=m 2v 2-m 2v 1。

联立得:v 2=ft 2m 2+ft 1m 1+m 2,故B 正确,A 、C 、D 错误。

考点2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实际现象的技巧[解题技巧]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力就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力就越小。

另一类是作用力一定,此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越小。

分析问题时,要把哪个量一定、哪个量变化搞清楚。

例2 (多选)如图所示,把重物G 压在纸带上,用一水平力F 缓慢拉动纸带,重物跟着纸带一起运动;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将会从重物下抽出。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在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对重物的摩擦力大B .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对重物的摩擦力小C .在缓慢拉动纸带时,纸带对重物的冲量大D .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对重物的冲量小(1)两种情况下,纸带对重物的摩擦力分别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提示:都是滑动摩擦力。

(2)两种情况下,纸带对重物作用时间长短有何不同?提示:缓慢拉动时,作用时间较长,迅速拉动时,作用时间短。

尝试解答 选CD 。

对重物应用动量定理得f Δt =Δp ,不管是缓慢拉动纸带还是迅速拉动纸带,f 都是滑动摩擦力,是恒定不变的力,缓慢拉动时,作用时间长,纸带对重物的冲量大,重物动量的变化量大,运动状态变化明显,重物跟着纸带一起运动;迅速拉动时,作用时间短,纸带对重物的冲量小,重物动量的变化量小,运动状态几乎不变,纸带从重物下抽出,所以A 、B 选项都不正确,而C 、D 选项是正确的。

总结升华善于从题目中搜寻相关信息,理解命题者意图。

如本题题干中“用一水平力F 缓慢拉动纸带,重物跟着纸带一起运动。

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将会从重物下抽出”,题目中已经透露出快拉纸带,物体动量变化小,慢拉纸带物体动量变化大,找到该信息,题目基本明了。

[递进题组]1.跳远时,跳在沙坑里比跳在水泥地上安全,这是由于( ) A .人跳在沙坑上的动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B .人跳在沙坑上的动量变化比跳在水泥地上小C .人跳在沙坑上受到的冲量比跳在水泥地上小D .人跳在沙坑上受到的冲力比跳在水泥地上小 答案 D解析 跳远时,落地前的速度约等于起跳时速度的大小,则初动量大小一定;落地后静止,末动量一定。

所以,人接触地面过程的动量变化量Δp 一定。

因落在沙坑上作用的时间长,落在水泥地上作用的时间短,根据动量定理Ft =Δp 可知,作用时间t 越长则F 越小,故D 正确。

2.如图所示,一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v 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到地面上的P 点,若以2v 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 )A .仍在P 点B .在P 点左侧C .在P 点右侧不远处D .在P 点右侧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 答案 B解析 以2v 速度抽出纸条时,纸条对铁块作用时间减少,而纸条对铁块的作用力相同,故与以速度v 抽出相比,纸条对铁块的冲量I 减小,动量的增量减小,平抛的速度就减小,水平射程也减小,故落在P 点的左侧。

考点3冲量的计算[解题技巧]1.恒力的冲量用I =Ft 计算或动量定理计算。

2.变力冲量的求解方法(1)全程或分段应用动量定理:当水平面光滑时,拉力与合外力大小相等,可以在F ­t 图象中用面积法直接求动量的变化。

但当水平面粗糙时,在某个时间段摩擦力为静摩擦力,若都按照滑动摩擦力计算,必然出错,所以需分段应用动量定理,然后再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2)应用图象求冲量在F ­t 图象中图象的面积,数值上等于恒力的冲量,如图(a)所示;若求变力的冲量,仍可用“面积法”来表示,如图(b)所示;对于随时间均匀变化的力,可以用平均力F 1+F 22和时间求力的冲量,如图(c)。

例3 有一种有趣的离子运动模型,离子从静止向某个方向运动一段时间后,经过相同时间又可回到原处,其物理模型可简化如下: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从t =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其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 .物体一直沿正方向(原方向)运动B .2t 0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为t 0时刻的两倍C .在t 0时刻到2t 0时刻这段时间内水平力对物体做负功D .在t 0到2t 0这段时间内力做的功是0到t 0这段时间的两倍怎样利用F ­t 图象求F 的冲量?提示: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