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精品文档)

合集下载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提高版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提高版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椒江第二职校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祝贺你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学习,现在是展示你的学习成果之时,你可以尽情的发挥,仔细、仔细、再仔细!祝你成功!考生须知:1、 首先请认真填写答题卷密封线内的班级、姓名、考号。

2、 按要求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要安排好时间。

一、基础知识(20分,每题2分)二、填空题(11分,每空1分)1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12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13.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 。

14. ,使我不得开心颜。

15.《项脊轩志》选自 代后期著名散文家 的《 》,“志”是 意思。

三、阅读理解(39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6—19题(13分)16. ,(3分)班级 姓名 考号---------------------------------------------密----------------------- 封 ------------------线-------------------------------------------17.()(2分)18.(4分)19.()(4分)(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3题(13分)20.文中描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月夜之景的语句,,。

,。

(4分)21.()(3分)22.()(3分)23.()(3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4—26题(13分)24、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并写出两处划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A.蔫.( ) B.呵.护( ) (2分)(2) A. 可怜:(4分)B.风雨:25 、(4分)用意:写出的名言是:26、请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特点。

中职语文练习题 2022-2023学年高教版拓展模块中职语文周测试卷(十五)

中职语文练习题 2022-2023学年高教版拓展模块中职语文周测试卷(十五)

2022-2023学年高教版拓展模块中职语文周测试卷(十五)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2分)下列标号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波澜的历史长河之中,个体生命的璀(cuí)璨不过一瞬。

②但仍有生命能以其一瞬召(zhào)唤隐于委靡之下的坚韧。

③以一瞬开辟泥淖(nào)之中的盛世。

④以一瞬印证混(hún)沌之间的真谛。

有如此一瞬,又何惧“不过”二字。

A.①B.②C.③D.④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孟子“学于子思之门人”,是孔子、曾子、子思这一系早期儒家谱系的传人。

【甲】孟子时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面对咄咄逼人的墨家,孟子以舍我其谁的“浩然之气”,毅然起而“辟墨”。

传统说法认为,孟子辱骂墨子为“禽兽”,遂以为孟子与墨子的学说是对立的。

【乙】但如果把墨学置于孔孟之间加以分析,就会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孟子在捍卫儒家仁学核心价值的同时,亦悄然对墨学进行了吸收。

墨子“官无常贵,民无终贼”的主张,从“农与工肆”选拔官吏的提议,均是墨子提升民众地位的举止。

经过墨家的宣传及实践,墨子的这些主张已经唤醒了民众积极争取自身利益的意识。

在风起云涌的墨家“革命”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也就顺理成章了。

【丙】此外,孟子“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的论述,既坚持了儒家仁爱的核心价值观,又受到了墨子“行天下大义”的影响。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我其谁B.举止C.经过D.风起云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三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3.(2分)下列诗句中与其他三项使用的修辞不同的一项是(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 (1)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复习题 (1)

高二语文期中复习题(一)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约.鸡蛋(yuē)苑囿.(yòu)鞭笞.(tái) 摧山坼.地(chè)B.甲胄.(zhòu) 迥.乎(jiǒng) 蹂躏.(lìn) 燧.木取火(suìā)C.寒暄.(xuān) 烟霭.(ǎi)夯.筑(hān) 间.或一轮(jiān)D.脊鳍.(qí) 行.伍(xíng)耸峙.(chí)国子监.(j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烦躁上溯翎毛长篙B.炮烙和煦心扉胡诌C.褐色绮辉暗然胆窃D.青冢房檩惊闺一撮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历史,历史;现实,现实;理想,理想;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把历史当作一个任人装扮的小姑娘,涂脂抹粉,翻云覆雨....,弄得面目全非。

B.有些人外语讲得不好,怕人笑话,而讲普通话时南腔北调....,词不达意,都不以为然。

C.老人用那幸福的笑容和感谢的泪水,向我们无言的诠释着十八年风雨不能泯灭..的人间真情。

D.电视剧《父子情深》通过曲折的情节、感人的局面,讲述了一对反目成仇的父子破.镜重圆...的故事。

5.下列各句运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坪,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

B.山色逐渐变淡,山形逐渐柔和,很有一伸手就触摸到凝脂似的感觉。

C.借着朦胧的月色,小提琴曲《梁祝》水一样地从他的心头流过。

D.那歌声越唱越高,仿佛一线钢丝抛入云际。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doc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doc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一一留B.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 •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而;有的像虎豹迎而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 腾空飞起,仿佛转I 瞬即逝。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B. 在杀害、倒卖大熊猫皮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

C •她操着流利的上海话和丰富的表情,讲得生动极了。

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5、 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 、外连横而斗诸侯B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C. 序八州而朝同列D 、追亡逐北 6、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屈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 ) A 、吾得兄事之B 、常以身翼蔽沛公C 、沛公军霸上D 、天下云集响应 7、 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涂有饿孳而不知发B 、弃甲曳兵而走C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 、赢粮而景从 命题、校对人姓名王伟英 得分 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约鸡蛋(yue) ■ 苑囿(you)■ 一 鞭笞(tai) ■ 摧山圻地(chG ) B.逡巡(qun) 藩篱(fan)瞋目(chen) 燧木取火(sui ) C.寒暄(xu^n)■ 烟霭(衍) ■ 夔门(kui) 山肴山(yao ) D.酣睡(han) 行伍(xing)■ 耸峙(chi) • 国子监Gian )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躁 上溯 翎毛 长篙B.啃噬和煦 心廂 端倪 C.褐色绮辉 窸窣 胆怯 D.街坊 房標 祭酒 碑竭的声音。

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仅供13杭州机电3+2班使用))8、下列句子中“胜”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刑人如恐不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盛景怡情D、数不胜数9、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吾属今为之虏矣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若属皆且为所虏!10、下列句子屮的用法或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词,代情况)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C、填然鼓Z (句末衬词,无词义)D、不知老Z将至(的)二、填空(6分)1.《废墟的召唤》是当代女作家__________ 的作品,文中的废墟指的是_____________ 匚2.《过万重山漫想》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原名刘国正,诗人、杂文家____________ 家。

高教版中职拓展语文考试卷

高教版中职拓展语文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B.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C. 青出于蓝(qīng chū yú lán)D. 眉清目秀(méi qīng mù xi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关。

B.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D.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引经据典,使听众受益匪浅。

B.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水平高,而且关心学生的成长。

D.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深受读者喜爱。

B.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C.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引经据典,使听众受益匪浅。

B.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兴职业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C. 他的言谈举止,无不透露出他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出师表》的作者是______。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______。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

高教版语文拓展模块期中试卷

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仅供13杭州机电3+2班使用)命题、校对人王伟英姓名得分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约.鸡蛋(yuē)苑囿.(yòu)鞭笞.(tái) 摧山坼.地(chè)B.逡巡(qun) 藩篱(fan) 瞋目(chen) 燧.木取火(suì)C.寒暄.(xuān) 烟霭.(ǎi)夔门(kui) 崤山(yao)D.酣睡( han) 行.伍(xíng)耸峙.(chí)国子监.(j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烦躁上溯翎毛长篙B.啃噬和煦心扉端倪C.褐色绮辉窸窣胆怯D.街坊房檩祭酒碑竭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

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B.在杀害、倒卖大熊猫皮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

C.她操着流利的上海话和丰富的表情,讲得生动极了。

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5、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外连横而斗诸侯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序八州而朝同列D、追亡逐北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吾得兄事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沛公军霸上D、天下云集响应7、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赢粮而景从8、下列句子中“胜”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刑人如恐不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盛景怡情D、数不胜数9、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吾属今为之虏矣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若属皆且为所虏!10、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或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词,代情况)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C、填然鼓之(句末衬词,无词义)D、不知老之将至(的)二、填空(6分)1.《废墟的召唤》是当代女作家的作品,文中的废墟指的是。

(完整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期中测试卷

(完整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期中测试卷

r be i ar eg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基础知识(20分,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噌(cēng)的一声 挪(nuǒ)窝儿 祭(zhài )酒 眯(mì)着B.虾(há)蟆陵 熬(áo )白菜 街坊(fáng ) 不更(gèng )事C.房檩(lǐn) 烦躁(zāo) 岁数(shu ) 大镊(niè)子D.婚丧(sāng)嫁娶 喧(xuān)闹 国子监(jiàn ) 约(yāo)二斤鸡蛋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醉 铁砧 瘦削不堪 相形见拙B.咀嚼 灵敏 梦寐以求 狰狞丑恶C.嬉戏 恍然 宽宏大量 熙熙攘攘D.富饶 阴森 风尘仆仆 依依不舍3.依次填入下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四婶, 雇用的女工,大抵 懒 馋, 馋而且懒,左右不如意, 也还提起祥林嫂。

A.唯独 由于 非 即 或者 所以B.只有 因为 非 即 或者 所以C.只有 因为 或 或 甚至 所以D.只有 因为 或 或 而且 所以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商场营业员服务态度之差是有口皆碑的,所以,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差。

B.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飘零,那摧枯拉朽的声音仿佛告诉人们:冬天要来了。

C.王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再难懂的问题他也能讲得天花乱坠,使人一听就明白。

D. 温州财团在炒热了国内的楼盘后,开始挥师纽约、伦敦等地,在当地楼市上可谓“兴风作浪”。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继承和发扬传统又突破传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B.学校及时就这一事件对全体师生和党员、团员进行了一场法制教育。

C.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D.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不少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6.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高教版中职语文高二下册拓展模块期中试卷包含答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高二下册拓展模块期中试卷包含答案

XX 职业学校 2023年上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语文 对口升学》试卷 (满分:120分 时量:150分钟 考核形式:考试 适用班级: 命题人: ) 考生注意:密封线内不要填写姓名,密封线外不要答题,违者试卷作零分处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总分18分) 我的少年时代在闽赣交界的偏僻.小镇上度过。

东边,武夷山脉横亘.两省之间, 山重水迭;西边,________,早已失去往日的喧嚣.。

一条简易的沙石路,由南而北穿过小镇两排(粗陋/粗鄙)的泥房子,蜿.蜒于崇山峻岭间。

物质的一贫如洗,与精神桎梏.相互纠缠。

泥土房里的生活,基本是一潭凝滞的死水。

大多数夜晚,万籁俱寂,偶尔传来的夜车爬坡时的低吼声,仿佛从地层深处升起,(摇曳/摇撼)着身下脆弱的床板,惊扰了梦枕上的酣睡。

似睡未睡之际,夜行人的脚步声若远若近,似有似无。

微风拂.过瓦楞.,________;细雨滑落屋檐,像夜的呢喃.。

风声鹤唳的夜晚,神思飘忽的夜晚,孕育了一颗(敏锐/敏感)而多情的心。

1、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喧嚣.xi āo 横亘.g èn B 、蜿.蜒w ān 偏僻.b ì C 、瓦楞.l éng 桎梏.h ào D 、拂.过f ú 呢喃.l án 2、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凝滞 山重水迭 B 、纠缠 崇山峻岭 C 、屋檐 万籁俱寂 D 、酣睡 风声鹤唳 3、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粗鄙 摇撼 敏锐 B .粗陋 摇曳 敏锐 C .粗鄙 摇曳 敏感 D .粗陋 摇撼 敏感 4、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 ②若号角吹响B .①乱草密林遮蔽了废弛的古驿道 ②若远人轻唤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年级_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____考场号_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_………………………………密………………… 封……………………线……………………………C.①废弛的古驿道被乱草密林遮蔽②若远人轻唤D.①乱草密林遮蔽了废弛的古驿道②若号角吹响5、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 )A.青岛峰会开幕在即,岛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本试卷仅供13杭州机电3+2班使用)命题、校对人王伟英姓名得分一、选择题(20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约.鸡蛋(yuē)苑囿.(yòu)鞭笞.(tái) 摧山坼.地(chè)B.逡巡(qun) 藩篱(fan) 瞋目(chen) 燧.木取火(suì)C.寒暄.(xuān) 烟霭.(ǎi)夔门(kui) 崤山(yao)D.酣睡( han) 行.伍(xíng)耸峙.(chí)国子监.(j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烦躁上溯翎毛长篙B.啃噬和煦心扉端倪C.褐色绮辉窸窣胆怯D.街坊房檩祭酒碑竭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风又从废墟上吹过,依然发出“留——留——”的声音。

B.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C.有的耸峙云霄;有的横枕江面;有的像虎豹迎面扑来,似已躲闪不及;有的像天女腾空飞起,仿佛转瞬即逝。

D.“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张新发觉妻子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

B.在杀害、倒卖大熊猫皮犯罪活动猖獗的地区,要组织开展专项斗争和专项治理。

C.她操着流利的上海话和丰富的表情,讲得生动极了。

D.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精神焕发、干劲十足。

5、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外连横而斗诸侯B、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C、序八州而朝同列D、追亡逐北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属于名词用作状语的是()A、吾得兄事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沛公军霸上D、天下云集响应7、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D、赢粮而景从8、下列句子中“胜”的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刑人如恐不胜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C、盛景怡情D、数不胜数9、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B、吾属今为之虏矣C、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D、若属皆且为所虏!10、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或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代词,代情况)B、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C、填然鼓之(句末衬词,无词义)D、不知老之将至(的)二、填空(6分)1.《废墟的召唤》是当代女作家的作品,文中的废墟指的是。

2.《过万重山漫想》的作者是,原名刘国正,诗人、杂文家、家。

3.长江三峡指的是、、。

4.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辞藻都,积存在我记忆里的那些古人今人的文字,竟如同临阵脱逃的怯弱者,都躲藏起来,无影无踪了。

至于我这支惯于唠叨的笔,为了免于留下的笑柄,也知趣地变成了哑子。

5、总结的格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三、正确翻译下列句子(8分)1、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四、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做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

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作者是当代作家,他的小说《》获得了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曾参与了京剧样板戏《沙家浜》的创作,本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写的序。

2.第一段说:“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的“很近”是指:,“很远”是指:。

3.第一段中“偶尔”一词能否删去?在文中有何作用?4.“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样的环境特点?5.文章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请分条概括住在胡同里的居民的封闭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5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méng)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yī)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yōu)棘矜(qín),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duó)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语段是在秦“余威震于殊俗”的背景下极写陈涉之弱,那么,我们探讨两个问题:1、请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国之师作比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样极写陈涉之弱,在表现上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面关于文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几组对比,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

B.本段文字以陈涉起义的史实为论据,用反衬的写法,揭示了秦王朝覆灭的原因。

C.作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意在讽今。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点出全文写作意图。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4.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

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5.这段文字节选自课文《》,作者是(朝代)时期的家、家(人名)。

五、仿写练习(6分)依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六、写作(4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被称为“草地之王”的植物叫尖毛草。

可它的生长过程却极为特别。

它在生长的最初半年里,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出它在生长,更没有人能看出它日后将成为“草地之王”。

但是半年后,在雨季到来之际,尖毛草几天时间就能长到一两米的高度。

研究表明,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尖毛草其实一直在疯长,但疯长的只是根部,长度往往超过28米!这为尖毛草日后长高打好了基础。

阅读以上材料,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