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打印_复印文件朱墨时序的综合检验讲解
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检验方法综述

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检验方法综述作者:夏振中张太平来源:《法制与社会》2016年第15期摘要激光打印文件的文字色料与印文色料形成先后顺序的检验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题之一。
除了从传统的显微检验法来判断激光打印文件的朱墨时序,还可以从定影转印法、测量笔画增宽带检验法、微痕迹色差分析系统检验法、拉曼光谱法、显微分光光度法、扫描电镜检验法和计算机软件辅助检验法等新检验方法进行判断。
在实际检验中,应遵循先无损后有损原则,系统进行检验。
关键词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先朱后墨先墨后朱检验方法作者简介:夏振中、张太平,安徽安庆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科员,研究方向:文件检验。
中图分类号:D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284-02文件朱墨时序的判断是文件检验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疑难部分,传统的朱墨时序检验是对印泥印文与文件上手写的字迹形成先后顺序的检验鉴别,由于各种字迹和印泥的色料种类、色料浓淡、书写工具等差异,在不同时序的交叠部位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而伴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激光打印机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办公用品已被广泛运用,打印逐渐替代手写。
并且随着印油印文、原子印章印文、光敏印章印文的出现,在实际办案中,激光打印文件的打印色料字迹笔画与各种印文交叉部位朱墨时序检验的案件层出不穷。
由于激光打印字迹色痕没有手写字迹那样明显的笔迹沟痕,使得打印文件朱墨时序的判断更加困难。
本文从传统检验方法和新检验方法相结合来全面研究激光打印文件朱墨时序问题。
一、无损检验(一)显微检验法1.体视显微镜检验法:体视显微镜可以放大观察到物体的立体图像。
常规的体视显微镜放大倍率在5~300倍左右。
先朱后墨,印文色料完整,文字色料出现变细、中断或残缺不全等现象;墨迹表面无印文色料覆盖;印文笔画两侧的墨粉弥散点多于空白处;对印油量较大的印文,有时会出现印文色料被拖带、抑压痕迹。
先墨后朱,文字色料完整;墨迹表面存在条状或块状的红色印文色料堆积物。
论常见朱墨时序的检验

科技资讯2017 NO.12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229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随着时代经济的发展,人民法院受理的经济纠纷案件大大增加,很多经济纠纷都涉及到文书的纠纷,而在文书的纠纷中,又经常涉及到文书朱墨时序的纠纷——即文字与印文形成的先后顺序的纠纷。
正常的情况下,在交叉处的形成顺序应该是:先在纸张上书写或者打印复印文字,再在文字上进行盖章。
但实际中存在造假的情况,也就是形成顺序发生改变:先在纸张上进行盖章,再在印文上书写或者打印复印文字。
形成的顺序不同,在交叉处的形态特征也会不同,这为朱墨时序的鉴定提供了条件。
但是朱墨时序的鉴定有着较大的难度,这是因为朱墨时序的鉴定中涉及印文、文字、纸张三大元素。
1 朱墨时序的特征不同的形成方式及形成条件都会有不同的朱墨时序特征,该实验采用同一品种橡胶章、A4纸、签字笔和钢笔书写所得文字与由印油印泥盖章所得印文的朱墨时序特征。
1.1 印泥盖印,钢笔书写的朱墨时序特征钢笔墨水为水溶性物质,而印泥为油溶性物质。
两者不相溶,朱墨时序特征较易观察。
1.1.1 先字后章的特征(1)整体色彩通常较淡,交叉部位通常可明显观察到印文的形态,交叉部位颜色不同于笔画其余部位,交叉部位边缘轮廓明显。
(2)先字后章的情况下,墨水的浓度较大,墨迹通常较密。
(3)交叉部位通常全部有印泥的痕迹(白色部位出现红色,黑色部位颜色改变)。
1.1.2 先章后字的特征(1)整体通常较先字后章更有光泽。
(2)先章后字的情况下,墨水的浓度小,黑色较稀疏,甚至出现笔画中断的现象,这是因为钢笔墨水遇到印泥印文时,油水相拒。
(3)在交叉部位,有黑色墨水的部位,印泥痕迹通常不明显,但白色部位(没有墨水的部位)印泥痕迹通常较明显。
1.2 印油盖印,签字笔书写的朱墨时序特征因为印油为水溶性物质,其性质与印泥有所差异,故交叉部位的特征与印泥所盖印文有所不同。
朱墨时序的应用及检验方法

朱墨时序的应用及检验方法作者:张乐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34期摘要朱墨时序的检验在文件检验领域中较为常见。
本文主要是在许多文献的基础上以及本人从事文检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经验,对现如今经常使用的解决朱墨时序问题的几方法的优点、适用范围以及其局限性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朱墨时序文件检验检验方法作者简介:张乐,兰州铁路公安局刑事技术处。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254-02在近几年中,由于各种刑事、民事以及知识产权纠纷案等案件的出现和增加,使得在进行法律诉讼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纸质等证据材料,对于这些纸质的材料就需要对其真伪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以保障最终评判的正确公正性。
目前在我国只有加盖了印章的正式文书才可以拥有法律效应,依据正常的顺序,我们应当在写好了相关的文字之后进行审核,经过审核的合格的文件就可以用印了,也就是应该先墨后朱。
字迹与印文在纸张之上形成文件之后,理论上就会有一层先形成的色层在交叉重叠处存在,但是由于朱墨之间有一定的渗透性以及互溶性存在,使得一层覆盖一层的情况在真是中并不存在,而是以一种混合色料的形式出现,这就需要有一套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的正确的分析,本文就主要围绕朱墨时序的各种检验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
一、朱墨时序的检验方法(一)三维立体显微镜检验法以眼睛可以形成立体空间图像为依据,把存在于显微镜中的左右两组中的不同角度的光学影像依次传送给我们的左右眼睛,从而使双目形成色差,使图像信息的深度在大脑中得到提升,将影像以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就是三维立体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
立体加层痕迹往往会在朱墨的交叉点出现,通过对重叠部分进行比较分析就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层面会有不同的物质,进而可以对朱墨时序进行准确的判定。
表面的色泽差异是在三维立体显微镜的视野中要进行观察的,在当书写的色料的种类以及极性与印文存在不同的时候,就会在交叉点的地方表现出朱墨时序关系的表现特征上出现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在检验的时候进行区别对待了。
激光打印文件检验分析

激光打印文件检验分析作者:徐修雷来源:《科学与信息化》2019年第01期摘要激光打印文件系采用“静电照相”技术,将打印内容转变为硒鼓上以像素点为单位的点阵位图图像,并热压固定形成激光打印文件,在打印过程中,使用纸张(掉粉掉毛)、纸张放置位置不好等原因,会在感光鼓上留下脏点,给以后的打印留下瑕疵,检验鉴定人员通过分析痕迹产生的原因,对其特定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进而判定打印文件与激光打印机的关系。
关键词激光打印文件;检验鉴定;痕迹特征;特定性;稳定性1 激光打印文件形成原理1.1 形成原理采用“静电照相”技术,将打印内容转变为硒鼓上以像素点为单位的点阵位图图像,再转印到打印纸上。
1.2 激光打印机的成像转印经历七个主要过程(1)主充电:表面涂有光敏(光导)材料的感光鼓被充电,使其带有相当数量的负电荷。
(2)激光曝光:根据计算机描述的页面图文信息,由激光调制成二进制点阵表示的形式,并由激光束扫描感光鼓,在鼓面上产生静电潜像;(3)显影:相当于印刷中产生印版,暗盒(硒鼓)中带负电荷的墨粉被感光鼓面上的曝光部分吸附,变为着墨区域,其他区域不着墨。
(4)图文转印:吸附在感光鼓面上的墨粉粒子由带正电荷加热装置的定影辊加热,墨粉被纸张吸附,墨粉中的树脂被熔化并牢牢地黏结到纸张上,形成要求打印的字符和图像。
若是彩色打印,该步骤完成后进行下一颜色的成像过程,然后再进行下面过程。
(5)擦除纸张静电:图文转移完成后,纸张反面尚带有相当数量的正电荷,为此需用擦除装置清除,以消除纸张的静电效应,使得打印纸张不会因为静电效应而相互黏结。
(6)预充电:感光鼓表面的光导材料由预充电装置充一定数量的负电荷,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好准备。
(7)清理感光鼓表面:清除感光鼓表面的墨粉粒子,这是因为图文转移完成后感光鼓表面还残留一些墨粉粒子[1]。
2 激光打印文件的检验特征(1)吸附在感光鼓面上的墨粉粒子由带正电荷加热装置的定影辊加热,墨粉被纸张吸附,墨粉中的树脂被熔化并黏结到纸张上,形成由细小墨粉颗粒堆积而成的图文印迹。
朱墨时序鉴定规范

朱墨时序鉴定规范司 法 鉴 定 技 术 规 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 法 鉴 定 管 理 局发布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印字交叉部位的显微特征 (2)5 检验步骤和方法 (2)6 鉴定结论 (4)前 言本规范是《文件鉴定通用规范》的第8部分,旨在确立我国文件鉴定实验室进行印字形成先后鉴定所必须遵循的通用鉴定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要求,确保行业的规范和有序运行。
本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旭、施少培、凌敬昆、钱煌贵、徐彻、卞新伟、孙维龙、奚建华、陈晓红。
朱墨时序鉴定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印字先后顺序鉴定中进行显微检验的步骤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文件鉴定中印字先后顺序的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SF/Z JD0201001-2010 文书鉴定通用规范SF/Z JD0201004-2010 印刷文件鉴定规范SF/Z JD0201008-2010 文件材料鉴定规范3 术语和定义SF/Z JD0201001-2010 文书鉴定通用规范第1部分文件鉴定通用术语、SF/Z JD0201003-2010 印章印文鉴定规范第1部分印文特征的分类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均适用于本部分。
3.1 朱墨时序: 又称印字先后顺序。
指文件系统要素中印迹(通常指印章印文和指印等)与文字(通常指各种书写工具形成的手写文字和打印、复印工具形成的印制文字等)之间形成的先后次序。
3.2 印字交叉部位: 指文件系统要素中印迹(通常指印章印文和指印等)与文字(通常指各种书写工具形成的手写文字和打印、复印工具形成的印制文字)之间形成交叉、重叠的部分。
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检验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的研究

刑侦技术\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检验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的研究朱明新李梦婕许润杰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摘要:在文件检验中,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检验一直是文检界的难题之一,研究利用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研究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与印文交叉部位色料的荧光特性变化规律来判定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
实验使用VSC8000文件检验工作站的自动红外荧光扫描功能,自动确定激光打印文字与交叉部位红外荧光反差最大的激发和截止滤光片组合,观察、分析、比较和归纳两种时序下的荧光现象。
实验结果是先朱后墨,印文笔画荧光不完整,交叉部位笔画出现点状弱荧光;先墨后朱,印文笔画荧光连续,交叉部位笔画易出现片状强荧光。
结论为利用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判定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与荧光特性强的印文时序,为快速准确鉴别此类可疑文件朱墨时序找到新路径。
关键词:耳般激归T印極时序自她像光剧苗文件蹲引言朱墨时序的鉴别是文件检验鉴定中常见的鉴定项目,同时也是一大难点。
随着社会发展,现代办公设备普及,打印文件在文件检验实践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急需发现一种快捷准确判定打印文件朱墨时序的方法。
本研究通过实验,利用VSC8000文件检验工作站的自动红外荧光扫描功能,自动确定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与交叉部位红外荧光反差最大的激发和截止滤光片组合,观察、分析、匕诲和归纳两种时序下的荧光规律,为判定此类文件朱墨时序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_、实验原理自动红外荧光扫描技术检验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的核心原理就是荧光检验朱墨时序原理。
TS印文色料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而激光打印字迹墨粉不具备荧光特性。
基于印文色料与激光打印字迹有发光和不发光的区别,通过选择合适的激光光源和截止滤光片,观察分析各种印文色料与激光打印字迹交叉部位荧光的变化规律来判定文件朱墨时序。
众所周知,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在荧光检验中会出现印文笔画荧光通过碳粉漏孔漏上来,因此本文研究的是碳I癥为致密的非漏型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
紫外荧光法检验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

紫外荧光法检验激光打印文字朱墨时序王少仿【摘要】目的:研究如何运用紫外荧光检验激光打印文字与盖印印文的形成时序,为鉴别此类案件提供新的、无损、快速、可靠的检验方法。
方法使用 VSC5000文件检验工作站,采用不同紫外光对72份实验样本进行照射和透射检验,并调整滤色片、对比度、亮度等参数,观察“先朱后墨”和“先墨后朱”两种时序条件下的荧光反映。
结果两种时序条件下,打印文字与盖印文字交叉处的荧光反映存在较大差别。
在先墨后朱时序下,打印文字在交叉处笔画颜色变深、宽度增加,但能保持相对完整;在先朱后墨时序下,打印文字在交叉处笔画颜色、宽度没有变化,但部分笔画可能存在中断或不完整现象。
结论运用荧光法能准确判定激光打印文字与盖印印文的形成时序,该方法可应用于实践案件鉴定工作。
%Objective This paper aims to demonstrate a new, non-destructive, quick and reliable way for determining crossing sequence of laser printed text and stamped seal impression using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Methods A Video Spectral Comparator (VSC5000) was applied. 72 document samples, prepared with6 brands of laser printer and 3 types of inkpad, were examined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djustment of parameters including color filter, contrast, brightness and others. Then fluorescence reflection on overlapping region of seal impression and printed text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great difference at two crossing sequences, that is, printed text over seal impression and seal impression over printed text. In the crossing region of seal impression over printed text, the text was darker and wider, but the strokes maintained continuous and complete. Inthe crossing region of printed text over seal impression, the text kept the same color and width with those separated from the stamp impression,but some of them were interrupted or incomplete. Conclusions The ultraviolet fluorescence method is a very effective and attractive technique for determining the sequence of laser printed text and stamped seal impression. Some challenging samples such as year-long documents, unclear stamps, and those not covered yet here, can be detected in further study.【期刊名称】《刑事技术》【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5页(P291-295)【关键词】文件检验;时序;激光打印;印文;荧光【作者】王少仿【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 430073; 湖北警官学院,武汉 43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4.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种合同、契约、协议等文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文件是利用激光打印机打印主体内容,再盖印负责人或公司印章形成的。
基于荧光检验的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文时序系统分析

基于荧光检验的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文时序系统分析目录1. 内容简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4)1.3 文献综述 (5)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6)2. 基于荧光检验的理论基础 (7)2.1 激光打印技术 (9)2.2 荧光检验原理 (9)2.3 印文特征分析 (10)3. 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文的时序系统分析 (12)3.1 字迹时序特性 (13)3.2 印文时序特性 (14)3.3 时序数据分析方法 (15)4. 实验设计与研究平台 (16)4.1 实验设备与材料 (17)4.2 数据采集与处理 (18)4.3 分析平台构建 (19)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5.1 字迹时序系统的分析结果 (22)5.2 印文时序系统的分析结果 (23)5.3 实验结果讨论 (24)6. 结论与展望 (25)6.1 研究成果总结 (26)6.2 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27)6.3 未来的研究方向 (29)1. 内容简述本系统研究基于荧光检验的激光打印字迹和印文时序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分析激光打印的荧光特征识别字迹和印文时序,从而实现对文档的更精确、更可靠的分析。
系统原理基于激光打印过程中产生的荧光物质及其发光特性的差异。
通过利用特定波长的激发光照射激光打印文字和印文,然后收集其发射的光谱信息,我们可以识别不同时间打印的特征差异并建立对应的时序关系。
该方法应用于刑事技术、证据识别、文物鉴别等领域,可以有效地揭示文档的形成过程,为案件真相调查提供有力证据。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该技术原理、系统构建以及相关实验验证和应用案例。
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快速流通的社会背景下,文档和印刷材料的笔迹与印文分析技术在法医学、刑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领域依赖于精确、可靠的字符和图章时序分析,以确定文档的生成顺序和相关事件的先后关系。
通过这些分析,司法机关能够更好地辨识伪造、欺骗或侵犯版权等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