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省级联考】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据近期一项中学生课外文化娱乐生活调查,中学生较为关注的关键词有:最强大脑、电子书、网红直播、偶像、战狼 2、新闻周刊、动漫、王者荣耀、创客,高考等。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向老师家长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学生活,并表明你的观点、立场。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

【答案】王者荣耀是凶手吗?随着手机游戏的普及,现在在地铁、餐馆、商场、甚至是马路边儿上都能听到“欢迎来到王者荣耀”的声音。

由玩游戏引起的纷争,亦或是前些天由于玩游戏而引发车祸的新闻,都将矛头指向了王者荣耀,似乎它才是凶手。

那么王者荣耀对我们到底有没有危害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王者荣耀是一款MOBA游戏。

这个游戏通常都是五对五组队对战,推掉敌方水晶即可获胜。

那么这样一款游戏到底带来了哪些危害呢?首先,这款游戏诱惑大众进行人民币消费。

一般可以用来买皮肤和英雄,皮肤可以让角色的特效好看很多。

甚至有一个人物至少需要200人民币才能拥有。

也有很多小学生用父母的血汗钱来买皮肤或英雄!近日有新闻报道,有一个小学生为了玩游戏,居然偷偷的花掉了父母辛苦挣来的7万块钱!这件事闹到了法庭,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其次,这款游戏不尊重历史。

曾经的“荆轲风波“就是一个例子。

游戏里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荆轲,被设置成了女性角色,有很多人都对此表示不满。

后来,天美公司受媒体和网友的压力,迫不得已把荆轲改为阿珂。

还有把白起与李白,秦始皇与武则天等等这些人物都混入了一个游戏里,让大家都分不清他们都是哪些朝代的英雄和著名的人物,而且这样的设置竟然还有故事背景,严重不符合事实!据调查,王者荣耀的玩家里30%都是小学生,40%都是上班族,如果沉迷于游戏,那么小学生无心学习,上班族业绩下滑,让大家无心做事,那我们的社会不就乱套了吗?王者荣耀真的百害而无一利吗!玩游戏可以减压,可以与朋友增进感情。

辽宁省六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

辽宁省六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初联考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省六校协作体高二期初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格调胡海“格调”作为诗论术语,是要求诗歌既具有美的形式,又具有大格局、高境界,前者是“调”的审美含义决定的,后者是“格”的人格、道德含义决定的。

这两个字起初是并举而非连用的,连用之后,有时也还分而论之。

皎然《诗式》中说谢灵运的诗“其格高,其调逸”,这里的“格”是就内容整体而言的,是谢灵运特立独行的人格转化成的精神境界;“调”不单指音调,是就形式整体而言的,指其音调和谐而自由,遣词造句纵心任情。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论“格”而不论“调”,如说郑谷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但其格不甚高”。

此“格”指的是诗的境界。

又说晚唐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

此“格”是诗人胸怀、境界赋予作品的总体风格。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法有五,体制、格力、气象、兴趣、音节。

前三者大体对应于“格”,后二者则是对应“调”。

严羽系统地探讨诗法,后世诗法及文法的基本问题大多不出此范围。

宽泛意义上的格调论,包括思想要求和艺术要求、内容与形式关系以及整体上效法古典还是重视新变的古今之争问题,而这些问题在《沧浪诗话》中都有所涉及,故而严羽被视为开后世格调论先河之人。

“格”“调”在诗文评中的连用标志着格调论正式出现,但其含意不固定,有时偏于“格”的含义,是就内容而言的思想境界;有时偏于“调”的含义,是就形式而言的审美性。

因为“格”指诗歌体制,是观作品整体,所以就有了格局、境界的意思。

概括明代的格调论,“格”是诗歌体制、整体格局,是知觉层面的诗歌内容,指代作品的境界和思想价值;“调”则是听觉层面的音节声调,与视觉层面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相应,关乎情绪和感觉,不一定涉及意义。

二者的结合,是形式美与或高远或深沉境界的一体,只是在具体的诗文评论中可能偏于某一方面的意义。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大连市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二)语文(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日前,2018年新年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各具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的优美歌声在大厅里交相辉映....,久久不散。

B. 为招揽中国游客,春节期间,全球商家打出种类繁多的“春节牌”,红灯笼、生肖狗等中国元素在国外的大街小巷俯拾..。

..即是C. 苏轼将自己的深情厚谊和仕途坎坷的身世之慨倾注于几首悼亡词中,流露出无限的凄凉伤感之情,感人肺腑,令人不忍卒读....。

D. 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法治中国,不仅是庙堂之论,还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每一个人都自觉守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

题干要求学生选出“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A项,交相辉映:形容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不能用来形容歌声;B项,俯拾即是:形容数量多又容易得到。

符合语境;C项,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符合语境;D项,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符合语境。

故选A。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报告说,观测到了已知迄今最遥远的超大黑洞,其质量约是太阳的8亿倍。

B. 未来,人工智能将无处不在,它通过与各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数据驱动、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

C. 经受住南极连续多天坏天气的考验,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20日成功从冰情严重的俄罗斯海区突围,全速前往中山站。

D. 在广东德庆县开幕的首届南方诗歌节围绕以“新诗百年,情系德庆,走进新时代”为主题,推动诗歌回归田野,走进群众。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能力。

题干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 项,语序不当,“已知迄今”语序不当,应改为“迄今已知”;B项,成分残缺,“形成”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经济形态”;D项,句式杂糅,围绕……“”和“以……为主题”两个句式糅合一起,可删去“围绕”。

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语文试题 解析版

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语文试题 解析版

辽宁省普通高中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三)语文试题解析版(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做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一、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战争与和平》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 19 世纪初的俄国历史。

B. 秋收时节,我陪父母回到了久别的故乡,瓜田李下传来的缕缕清香,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向大坝上的老自留地走去。

C. 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呼之欲出。

D. 他们为化解部分旅客不满情绪而设立“投诉中心”的做法,表明他们不仅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此处属于望文生义。

卷帙浩繁: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

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

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现也指某事物即将出现,某些政策、措施即将出台。

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要想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关键在于研发领域能否有重大突破。

B. 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积极进取,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C.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式,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辽宁省大连市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测试(一)语文(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满分9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取得年累计销售78万辆的成绩与动力电池产业的进步密不可分,后者进步之迅速也是可圈可点....。

B. 玉雕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绝技之一,以其巧夺天工....之美,向世人证明了:再小的手艺,也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

C. “火炬手要奔跑,火焰要燃烧”,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苏童的这段获奖感言,必将抛砖引玉....,引发整个文坛的思考和讨论。

D.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职场新人应立足本职,登高自卑....,从点滴学起、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记者从环保部信源处获悉,环保部已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下发文件,提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为第一原则。

B. 文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将广场舞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从社会治理层面上提高广场舞的意义。

C. 据国家气候管理中心统计显示,今年11月以来,华北地区平均降水量为2.1毫米,达到2011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

D.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具体日期。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

做病句题首先整体阅读,根据语感可以直接排除个别选项。

其余的,要仔细阅读,划分句子成分,先提取句子的主干,然后再看内部修饰是否恰当。

这样能检测出搭配是否恰当,成分是否残缺,结构是否混乱,句式是否杂糅等问题。

最后再看句中有无一些容易出现病句的标志词,细细推敲。

A项,成分残缺,应是“以……为第一原则”。

B项,搭配不当,“提高……意义”应改为“肯定……意义”。

C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据”或是“显示”。

语文-高二-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至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

语文-高二-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至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

2018 年辽宁省普通⾼中学业⾼平考试模拟测试(三)语⾼(本试卷分Ⅰ、Ⅱ两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做答第Ⅰ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Ⅰ卷(选择题共 40 分)一、(满分 9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战争与和平》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 19 世纪初的俄国历史。

B.秋收时节,我陪父母回到了久别的故乡,瓜田李下传来的缕缕清香,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向大坝上的老自留地走去。

C.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呼之欲出。

D.他们为化解部分旅客不满情绪而设立“投诉中心”的做法,表明他们不仅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要想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关键在于研发领域能否有重大突破。

B.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积极进取,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C.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式,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D.中俄在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扩大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得以增强,改变了国际能源治理体系的现有格局。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他在回复电视台的活动邀请时说:“公益活动是我非常乐意参与的,我一定会安排好工作,拨冗出席。

”B.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校刊编辑说:“感谢大家抛砖引玉,我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本刊会越办越好!”C.张小明在个人单曲发布会上说:“承蒙各位朋友的厚爱,本张唱片得以发行付梓,希望大家继续支持!”D.业余书法爱好者老刘捧着自己的书法作品,郑重地对朋友老李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聊供补壁。

辽宁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

(《放翁家训》)②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家训》)③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曾国藩家书》)④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颜氏家训》)⑤漫云命运安排,几见成家由懒惰?光看光阴迅速,莫教晚岁叹蹉跎!(《王氏家训》)⑥应知重理想,更为世界谋。

我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

(陈毅《示儿女》)家训是指家庭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了上面六句话,你有怎样的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珍惜时间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

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

“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

”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样,属于一个热闹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纵即逝。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惋惜:时间易逝,于是长叹曰:“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的确,时间的流速真令人难以估计,无法形容。

树枯了,有再青的机会;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回来的时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结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时间,就再也没有复活、挽救的机会了。

正如“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

时间就这样一步一步,永不返回。

而这又正告诫我们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虚耗它。

犹如朱自清所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

我觉得时间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时,它又从摭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

当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但新来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这段话写出了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我们应该好好把握逝去的瞬间。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17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联考(6月)——语文(语文)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1718学年度高二下学期联考(6月)——语文(语文)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6月联考高二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鲁迅说过:“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

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

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

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省级联考】辽宁省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战争与和平》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 19 世纪初的俄国历史。

B.秋收时节,我陪父母回到了久别的故乡,瓜田李下传来的缕缕清香,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向大坝上的老自留地走去。

C.为了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我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计划”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呼之欲出。

D.他们为化解部分旅客不满情绪而设立“投诉中心”的做法,表明他们不仅有良好的服务意识,还有闻过则喜的雅量。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要想在新一轮汽车产业的变革中占据领先地位,关键在于研发领域能否有重大突破。

B.文化自信,对于行进在实现自己伟大梦想征途中的民族、国家意义重大,对于积极进取,追求幸福的个体更是不可或缺。

C.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方式,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是对经济规律、社会规律的尊重。

D.中俄在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扩大了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能源问题上的话语权得以增强,改变了国际能源治理体系的现有格局。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他在回复电视台的活动邀请时说:“公益活动是我非常乐意参与的,我一定会安排好工作,拨冗出席。

”B.听完同学们的发言后,校刊编辑说:“感谢大家抛砖引玉,我相信在大家的支持下,本刊会越办越好!”C.张小明在个人单曲发布会上说:“承蒙各位朋友的厚爱,本张唱片得以发行付梓,希望大家继续支持!”D.业余书法爱好者老刘捧着自己的书法作品,郑重地对朋友老李说:“区区草字,不成敬意,聊供补壁。

”4. 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告辞什么呢?)B.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

)C.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浅薄,很晚才有了儿子。

)D.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北海虽然十分遥远,乘着羊角旋风还是能够达到;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也为时不晚。

)二、古代诗歌阅读5. 下列对古诗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短歌行曹操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明明如月,……不可断绝”此句表面似乎是写天上的月亮无端触发了诗人的愁思,实际上是以明月比贤士,表明求贤不得的忧愁。

B.“越陌度阡,……心念旧恩”此句接续前文诗人对贤士渴慕不得的情思,表达了诗人贤士既得之后,喜不自胜,但不忘旧主之情。

C.“月明星稀,……何枝可依”此句以“乌鹊”喻贤士,大意是说,贤士们都在寻找寄身之所,但哪里才是他们可靠的寄身之所呢?D.“山不厌高,……天下归心”此句诗人借用典故,并以周公自比,表达对贤士的渴慕之情,表明自己统一天下的宏图大志。

三、文言文阅读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襟危坐危:端正。

B.固一世之雄也固:本来。

C.举匏樽以相属属:嘱托。

D.知不可乎骤得骤:屡次。

【小题2】下列句子,不能直接回答“何为其然也”的一项是()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C.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小题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句承上启下,由追述历史人物的事迹转入对自己人生的思考,过渡自然巧妙。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一句中“哀”与“羡”两个动词构成对比,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

C.“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表现的是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思想的真实展现。

D.“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看待事物不绝对化,而是注意到事物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四、现代文阅读7.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马兰花李德霞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

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

马兰花只当没听见。

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

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

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

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

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

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

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

不然麻烦可就大了。

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

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有删改)【小题1】下列对文中马兰花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听说麻婶生病之后,马兰花整整一上午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发呆,并及时去医院探视,表现出马兰花的朴实善良。

B.马兰花相信麻婶能挺过来,麻婶母女不会赖她的钱,所以安慰了麻婶的女儿后,没提欠款的事,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

C.男人因为马兰花没有要回欠款,一怒之下踢翻了菜篓子,面对男人的怒火,马兰花没有与他争辩,而是默默流泪。

D.面对男人的耿耿于怀,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表达了自己的气愤与不满,她认为虽然赚钱不易,但不能因钱失去良知。

【小题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讲述了发生在马兰花和麻婶两家之间的小故事,读来温馨动人,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的忧虑与反思。

B.男人为 600 块钱多次数落妻子,又因上海的汇款和来信主动做饭,男人的行为反映了当今社会一部分人金钱至上的错误价值观。

C.日子一天天过去,马兰花和男人都认定还钱无望,就在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回归平静之时,一封上海的来信造成了情节的逆转。

D.麻婶的女儿整理遗物时意外发现了母亲的欠款记录,对马兰花去医院探望母亲却不提欠款的行为心怀感激,并尽力回报。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善于运用补叙,文章开篇部分,在正常叙述中插入马兰花的回忆,寥寥几语,麻婶与人为善,热心待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虽然作者没有浓墨重彩地描写麻婶的女儿,但是从上海的来信中,我们能够读出她的精神品质。

C.小说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如:男人撂碗、拂袖、摔门的一系列动作,将男人的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D.小说通过三孬的话和麻婶女儿的来信间接叙述了麻婶母女欠款、还款的过程,虽然着墨不多,但这一过程丰富了小说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