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节能低碳建筑大楼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楼节能设计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楼节能设计

清华环境节能楼由意大利资助的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示范楼将于10月正式投入使用,这将是我国首个在东京京都协议框架下的国际合作项目。

8月2日,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工程师吕威告诉记者,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投入使用后将节能70%,成为国内环境节能的示范。

记者跟随吕威进入正在室内装修的楼里,明显感觉到一阵凉爽。

当日室外气温达到了30摄氏度,而在室内仅仅20摄氏度左右。

技术人员介绍,这是由于节能楼的外维护玻璃采用节能玻璃,阻挡了太阳热能,达到外热内凉的效果。

冬天,把玻璃外墙封闭起来,又可以防止建筑内部热量流失。

国务院参事、科技部原秘书长石定环评价认为,“将投入使用的清华大学环境系节能示范楼,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的理念、科技水平。

示范楼在建筑材料、能源供应和温湿调节设备系统中采用多项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超级节能楼。

”中意合作成功典范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位于清华大学校区内东南侧,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为2.6亿元人民币,2003年开始设计,2005年4月进入施工建设阶段,2006年6月施工完毕,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在2006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

建筑由意大利公司投资建设,清华大学提供土地和一些配套设施,包括一些路网建设和市政基础设施。

2002年,意大利环境和领土部与我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成立了一个环境保护节能交流方面的办公室,选定在中国建造一座建筑节能示范楼。

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项目(SIEEB)是意大利政府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个教育建筑工程,也是中国科技部和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合作的最大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意大利环境与领土部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戴莲景介绍,当时,建这座楼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推进《京都议定书》中关于二氧化碳减排目标实现。

节能示范楼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实现电冷暖三联供,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二是为我国建筑节能做出一个探索。

清华环境节能楼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师Marro Cucinella设计。

四川重庆绿建案例

四川重庆绿建案例

四川重庆绿建案例一、成都的“中建滨湖设计总部”——绿色办公新典范。

在四川成都,有个超酷的绿色建筑——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这个建筑就像是一个低调的环保大侠。

从外观上看,它的外立面采用了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像是给大楼穿上了一件能呼吸的衣服。

在夏天,它可以反射阳光,减少热量的吸收,这样大楼里面就不会热得像蒸笼,空调都能偷偷懒,少消耗点电。

而到了冬天呢,又能适当地保存热量,让室内保持温暖。

再说说里面的设计,那可是充满了小心机。

采光设计超级棒,通过巧妙的布局,让自然光能够最大程度地照进办公室。

想象一下,在白天,工作人员不用总是开着大灯,靠着明亮又柔和的自然光就可以办公,感觉整个人都充满活力,而且还能省下不少电费呢。

还有哦,大楼里的绿植可不少,就像是把一个小森林搬进了建筑里。

这些绿植一方面能净化空气,让大家呼吸到新鲜的氧气,另一方面,看着这些绿色植物,工作的压力都能减轻不少呢。

二、重庆的“零碳馆”——向零碳迈进的勇敢尝试。

重庆的零碳馆可是绿建界的明星。

这个建筑就像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绿色小星球。

它的屋顶是一个超级大的太阳能板矩阵。

白天,这些太阳能板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收集阳光转化为电能。

收集到的电能足够供应馆内大部分的用电设备,什么灯光啊、电脑啊,都靠着这些免费的“阳光能量”运转。

而且,这个建筑在雨水收集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在重庆这个雨水不算少的地方,零碳馆把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这些雨水就可以用来浇灌馆内的植物、冲厕所之类的。

在建筑的保温隔热方面,零碳馆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籍。

墙体的构造就像是一个多层的三明治,不同的材料层层叠加,让热量很难轻易地进出。

这样一来,不管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馆内都能保持比较舒适的温度,大大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走进这个零碳馆,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未来的绿色世界,让人感受到科技和环保结合的无限魅力。

三、成都的“朗诗绿色街区”——绿色住宅的舒适样本。

成都的朗诗绿色街区,那可是老百姓住得舒心又环保的好地方。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目录[隐藏]简介背景起源技术要求代表示范区前景摘要: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编辑本段]简介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

欧洲近年流行的“被动节能建筑”可以在几乎不利用人工能源的基础上,依然能够使室内能源供应达到人类正常生活需要。

这在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已经成为现实。

在中国,低碳建筑思想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已写进国家的发展规划中。

事实上,早在2007年我国提出的《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到2010年,将使单位GDP能耗比2006年降低20%的目标。

当然,中国低碳建筑的发展还需要有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可操作的标准,同时也应辅有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氧化碳排放和建筑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王伟强在论坛上强调,上海正在成为绿色资源聚集地,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碳的密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将成为上海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一环。

[编辑本段]背景人们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二氧化碳排放量猛增,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而全球气候变暖会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威胁。

实际上,城市里碳排放,60%来源于建筑维持功能本身上,而交通汽车只占到30%。

具体到房地产行业就更是能耗大户。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建成1平方米的房屋,约释放出0.8吨碳。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

我国绿色低碳建筑典型案例那咱就来说说我国绿色低碳建筑的典型案例吧。

一、上海建科中心。

1. 节能设计超酷。

这建筑的外表皮就像一个超级节能的护盾。

它采用了可调节的遮阳系统,就像给大楼戴上了一副能自动调节光线的墨镜。

夏天太阳大的时候,遮阳板自动调整角度,把强烈的阳光挡住,这样室内就不会被晒得滚烫,空调就不用拼了命地制冷,能省好多电呢。

建筑的屋顶也不简单,那可是一片绿色的小天地。

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这绿色屋顶不仅看起来赏心悦目,还能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

冬天,它就像给大楼盖了一层温暖的被子;夏天,又像一把大伞,把热气挡在外面。

2. 水资源循环利用超棒。

这里有一套很厉害的雨水收集系统。

一下雨,雨水就像被邀请的客人一样,被收集到专门的水箱里。

这些雨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就可以用来浇灌屋顶的植物、冲洗厕所之类的。

就好像大楼自己有个小水库,把大自然的馈赠合理利用起来,不浪费一滴水。

3. 室内环境超健康。

室内通风设计得非常巧妙。

通过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让新鲜空气在楼里欢快地流动。

不像有些大楼,里面的空气总是闷闷的。

而且建筑材料都是精心挑选的环保材料,没有那些会释放有害气体的家伙,在里面工作或者参观就像在森林里呼吸一样清新舒畅。

二、成都的中建滨湖设计总部。

1. 被动式节能超厉害。

这个建筑很会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节能。

它的朝向和布局就像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棋局。

建筑的朝向能最大程度地利用阳光,冬天让阳光多多地照进来,就像给大楼做免费的阳光SPA,室内暖烘烘的。

而夏天呢,又能巧妙地避开强烈的直射阳光。

墙体的隔热性能也很强。

就像给大楼穿了一件厚厚的隔热服,外面再热,里面还是能保持相对凉爽的温度,大大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频率。

2. 可再生能源利用超有创意。

在大楼的周边或者屋顶,有不少太阳能光伏板。

这些光伏板就像一群小太阳收集器,白天的时候把阳光转化成电能,给大楼提供照明、办公设备用电等。

感觉大楼就像一个自给自足的小电站,在利用清洁能源方面走在前列呢。

上海中心大厦超高绿色建筑技术特色

上海中心大厦超高绿色建筑技术特色

于办公、裙房冲 地下车库冲
阳方式。其中外层幕墙采用的 降低幕墙综合 幕墙 、 、
等,以实现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最大化。中水原水收
玻璃和玻璃 析,上 中心大
阳系数。通过全年太阳角度分 、
集、处理系统分为两套。一套设置在 66 层,负责收集、处理 L66 层以上的中水原水;另一套设置在地下室B5层,负责收集、处理 地下室B5层以上至L65层的中水原水。中水处理采用MBR膜生物 反应器处理工艺,年最大可用中水量达到24.6万 利用率超过25%,中水回用示意图如图6所示。 ,非传统水源

上 证大

管理
作为一 多功能性超高层商业建筑,为保 ,完善的能源分项计量和智能管理系 视频系统(AV)、楼
中心大
的节能高效运
统必不可少。根据设计,大楼智能化系统包括:安全防范系 统(SE)、信息通信系统(TC)、 设备控制管理系统( BMS )、时
系统和中央集成管理系统
(IBMS),其可监控机电设备运行工况,创造良好空气环境和 照明环境,提供安全可靠工作和消费环境及快速、安全的网络 平台和便捷信息交互平台。图10为该大 意图。 智能管理平台架构示
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和运 ,不再是 常规建设一个 钢筋水 超级 。
新建超高层
以积极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 来 力、 人员心理和生理造成
科学发展等重 的、 空间, 直城
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生 造一个资源高度 合国家
、节能、环保、以人为本为
更多能源与资源,同时 而是定位于 市,是一个
环境与城市交通
结果如图3所示。根据分析结果,采用退台交错方案可有效减少受 影响敏感目标的数量、户数和每户的影响时间,因此项目最终采 用退台式幕墙构造型式。为进一步降低幕墙的光污染,幕墙玻璃 采用了反 比为12%的玻璃。

低碳节能建筑案例详细介绍

低碳节能建筑案例详细介绍

低碳节能建筑案例详细介绍在我国“双碳”目标下,建筑节能变得愈发重要。

双碳目标驱动下,“低碳建筑”成为我国这两年最为炙手可热的概念之一。

而零碳建筑、负碳建筑是低碳建筑的发展目标。

01 美国John J.Sbrega健康科学大楼地点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福尔河地区,属于布里斯托尔社区学院,总建筑面积50,628平米。

能耗信息:•能源消耗强度(EUI):51 kbtu/sf-yr(所有电力来自太阳能光伏)•屋顶光伏发电:65,000 千瓦时•校园光伏发电:720,000 千瓦时•校园光伏使用百分比:20%+/-•来自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生活热水:265 千卡(占生活热水使用量的 100%)•可再生能源碳足迹抵消:745,000 磅二氧化碳/年•年度能源成本强度(ECI):1.6 美元/SF•基于90.1-2007基线节余:100%(可再生能源),70%(非可再生能源)•采暖日(65℉):5,884•冷却日(50℉):2,743•每周运营小时:7202 英国 Glyndebourne槌球馆这一槌球馆位于英国格林德伯恩歌剧院,它利用循环经济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迹,结合当地废物材料和可逆设计,允许建筑物拆卸并重复使用其组件。

除了使用废弃的香槟瓶塞、酒塞、牡蛎和龙虾壳外,工作室还使用因灰烬枯萎病而被砍伐的白蜡树以及附近挖掘的白垩来建造展馆。

每种材料都将以一种允许解构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用螺栓固定而不是粘合--以确保它们的可回收性和再利用性。

03 上海市“天安千树”上海近年来有特色的新建筑,位于苏州河畔的天安千树一定榜上有名。

这座建筑远观像郁郁葱葱的“悬浮森林”,它借鉴了中国著名的黄山作为整个建筑的形体,走势雄奇且险峻。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整个建筑通过在400多个露台上种植1000多棵不同品种的树木,将景观和建筑天然地融合在一起,体现着生态、环保、低碳的理念。

建筑内部分布着不同高度的结构柱,犹如一片未来森林。

这些柱子中含有雨量传感器,可为外部植物智能灌溉。

树立节能样板 打造绿色工房——江森自控无锡厂区绿色建筑荣膺LEED白金级认证

树立节能样板  打造绿色工房——江森自控无锡厂区绿色建筑荣膺LEED白金级认证
( SRl 】涂 料 ,增 加热 量反 射量 ,同时 减少 城市 热 岛效 应 。
超 低 能耗 光 源 :办 公 室 、会 议 室所 有 光源 均 采 用L D灯 ,在 E
江 森 中 国 打 造 绿 色 工 厂
江 森 自控 亚 洲制 造 和研 发基 地 由综合 办 公 楼 、研 发 大 楼和 生
建筑 协会 的 威 员 以及 推动 绿 色建 筑 的领 导 者 ,江 森 自控 始终 致 力
于 发 展 L ED评 级 体 系 并 积 极 践 行 建 筑 低 碳 。 基 于 公 司 在 建 筑 领 域 E
益业 务总部 的B e g l 术 中心 是江 森 自控 首例 被 美 国绿 色 建筑协 r n e技
中 国区能 源部 设计 实 施 。
此 次 综 合 楼 获得 L D白金 级 认 证 .是 无锡 制造 和 研 发 基 地 EE
向绿 色 园 区迈 进 的 重 要 一步 。接 下 来 ,江 森 自控还 将 通过 有 效 的 资源 利 用 以及 采 用 高 能 效设 备 等 方 式 ,把 无 锡研 发基 地打 造 成 为 集绿 色 办 公楼 和 绿 色 工 厂 为一体 的综 合 低 碳 园 区 .致 力打 造 低 碳
节 能改 造 综 合 技 术 应 用
江 森 自 控 中 国 区 能 源 部 经 理 白 路 介 绍 说 ,江 森 自 控 在 建 筑 节
的危 害 。并且 在入 住前 期 ,在规 定室 内温湿 度下 进行大 量通风 .排 出施 工过 程和新 材料 中有害 物质 ,保证使 用人 员身体健 康
低 能耗 办公 设 备
会 授 予LE ED金级 认证 的办 公建 筑 。2 0 .同样 位 于 美 国密 尔 01 年
积 累的 超过 1 5 的技 术 与经 验 .江 森 自控 不仅 成 功 帮助 包 括 美 2年

节能建筑案例

节能建筑案例

节能建筑案例
节能建筑案例一:北京中关村地区的大厦
这栋节能建筑是由国际上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赫尔佐格、德梅隆主持设计的,该建筑的生态智能系统的设计是由世界上著名的德国超日建筑能量公司设计,其中五合国际受委托参与了TPT大厦前期高科与生态智能技术及双层玻璃幕墙设计技术咨询,该建筑在建成后将是中国首栋采用高科技生态节能技术的大型办公建筑。

该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创新建筑形象、塑造生态节能、舒适健康办公环境等。

优美的外观,大气的结构,舒适的环境,这栋节能建筑办公场所将是各个办公人员的梦之园。

节能建筑案例二:济南的太阳树国际公寓
济南的太阳树国际公寓在建筑上是采用欧洲成熟的建筑技术与一系列的节能科技措施,这栋建筑项目是以小高层板楼为主,设计理念在于建造“恒温恒湿”高舒适度,低能耗,尽量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新型生态科技公寓。

住在该公寓里,你的感受就像是在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舒适而又贴心。

节能建筑案例三:英国伦敦的瑞士再保险大楼
该保险大楼在外观设计上采用螺旋式,顶部尖细,其造型可谓是独具一格;在修建上,福斯特事务所采用了很多的节能技术,尽可能的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配有电脑控制的百叶窗,可根据自然条件情况自动开启或关闭百叶窗。

由于其独特的造型与完美的建筑艺术,在2004
年,该大楼获得RTBA斯特林大奖。

节能建筑案例四: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维多利亚保险公司总部大楼
维多利亚保险公司的总部大楼是欧洲以栋非常著名的生态智能建筑,虽然改建主的系统不是最好的,但该建筑却拥有一套极其完整的技术系统。

在2000,还获得了德国权威机构授予德国生态环保一等奖。

该建筑的玻璃墙幕在夜光的照映中,显得是如此的梦幻与美丽,让人为之心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最节能低碳建筑大楼
1.国际新能源市场光热馆
它就像是贝壳般形状的建筑,整体采光率达到90%左右,如此高的采光率除了地理位置的因素外,整个建筑具有75%的透明度,内部所有透光面板均铺设采光集热板,屋顶10000多平米放置多达15000块自动化光线跟踪面板,另外配备风电补充系统,以至于实现整个建筑全天候运作实现供热供暖供电的一体化,每年可节电100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吨左右,将降低整个建筑80左右的能耗。

这个建筑有望在2012年建成并完善投入运营。

2.德州太阳谷微排大楼
这栋大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建筑,日月坛微排大厦总建筑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以及光伏并网发电等技术与建筑的完美结合,建筑整体节能效率达到90%左右,而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500吨、节电600万度,减少污染物排放8672吨。

3.电谷锦江酒店
电谷锦江酒店应用了另一种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污水源热泵技术。

将城市污水处理后用于整个酒店的采暖、制冷等功能,使污水实现了循环利用,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每年大概可利用730万吨,系统运行费比水冷螺杆加蒸汽系统节省188万元,每年可节电188万度,节约标准煤75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46吨等等。

4.世博中国馆
斗拱造型的中国国家馆被誉为“东方之冠”。

在夏季,顶层建筑可以为底层建筑遮阳,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

另外应用了生态农业景观技术,能有效隔热,使建筑能耗降低25%以上。

世博中心设计遵循“3R”原则,大力增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减少热量损失。

应用了自遮阳、太阳能采集、雨水收集等多项环保技术。

5. 成都来福士广场
投资达40亿元、建筑面积逾30万平米的“来福士”广场,运用了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冷热水蓄藏、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节能环保措施。

整个建筑呈大悬挑、大孔洞和不规则倾斜状,其造型新颖独特,它的高度在112m-123m之间,它也是国内首座、国际罕见的清水混凝土建筑,号称世界史上最高的清水混凝土建筑。

低辐射中空节能玻璃――单银低辐射玻璃,玻璃的高透光性与太阳热辐射的低透过性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普通透明玻璃最高可降低建筑能耗达70%到85%,普通透明玻璃幕墙,每年节约的空调能耗将超过百万元左右。

6.台北101大厦
楼高508米的台北101大楼,已被宣布申请世界绿色建筑环保标准“LEED白金级”认证,整个楼层集垃圾回收、节水省电、照明设备为一体,一年可节省330万度电,比以前减少50%用水。

建筑内分区测量空气品质、监控湿度、增加绿化面积等,101大楼还将认养邻里公园减少热岛效应,增加对环境的贡献。

总体来说,101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阶申请LEED白金级认证,就是为了让大楼使用空间以最低能耗提供最佳品质并希望以此带动台湾岛内,乃至亚洲高楼引领绿能环保风潮。

7. 重庆幻山商业中心区
近年来,重庆作为中国最新设立的直辖市,发展越来越快,提出了一种绿色商业中心区的设计方案。

根据这个方案,城市的社区都将模拟该城市多山的自然地形而建,住宅建筑也有相应的规划。

在山顶之上,是现代化的住宅区;而在山谷之中,则是传统的中国住宅。

开放的绿色空间将用于生态发电和水循环。

这种能源节约型设计方案总共可以节省22%的能量消耗,而且还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取代11%的传统能源。

8. 杭州低碳科技馆
杭州低碳科技馆按照“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是名副其实的低碳建筑。

总建筑面积3.37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将超过4亿元。

在建材上,将首先选用本地建材,以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将选用天然的、可回收的材料;幕墙将尽可能采用太阳能光复材料。

此馆预计将在2011年建成,一旦建成将是世界上首个以低碳为主题的科技馆。

9世博零碳馆:
是中国第一座零碳排放的公共建筑。

看外表它更像是两栋造型很不一般的“小别墅”。

零碳馆除了利用传统的太阳能以及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外,它还将用黄浦江水,利用水源热泵作为房屋的天然“空调”;在用餐后留下的剩饭剩菜,将被降解为生物质能,用于发电。

在每一栋房子的屋顶安装11 个五颜六色的风帽,在房子南一边采用的是镂空设计以自然采光;而在房子的北面墙壁则被设计为斜坡状。

另外还种上一种名叫“景天”的半肉质植物。

“景天”不仅有助于防止冬天室内的热量散失,而且还能使零碳馆从周边各展馆中“脱颖而出”。

世博会结束后,将永远保留下来,我们会把它打造成中国第一座零碳博物馆。

10. 台湾成功大学-绿色魔法学校
这栋建筑百分之百使用环保建材,是由本学校的教授组成设计团队,花了将近三年左的的时间建成的;绿色魔法学校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使用特殊水泥将减少三成的用量及一成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强度增加四成;采用水库的污泥烧制成陶粒,作为隔间墙骨材以及屋顶花园的土壤,可吸音、保水。

不会产生戴奥辛的电线、宝特瓶抽纱制作的窗帘,以及不含甲醛与重金属的油漆、抑菌钢板,可吸臭气的墙面。

建筑论坛
另外,建筑外的车道,是采用台大某教授设计的生态工法,“可耐高压,开坦克车都行”,还可吸附二氧化碳。

屋顶有空中花园隔绝热气,还有可随太阳转向的太阳能板,以及做为风力发电的桅杆。

节能中空玻璃的发展现状
虽然节能玻璃有很多优势,但是节能玻璃在中国的市场普及率非常低,仅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这样一个数据确实让我们触目惊心.“我国的Low-E节能中空玻璃在建筑中的使用率不足10%,而欧美发达国家的节能玻璃的普及率则高达85%以上,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南玻集团工程玻璃事业部总裁吴国斌无奈地说.他表示,南玻作为中国建筑节能玻璃行业的领航者,有义务和责任为中国的建筑节能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南玻开始涉足民用住宅玻璃市场.
整个建筑呈大悬挑、大孔洞和不规则倾斜状,其造型新颖独特,与央视新大厦有异曲
同工之妙,是国内首座、国际罕见的超高清水混凝土建筑.
高度在112m-123m之间,成都来福士广场是国内首座、国际罕见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也是世界史上最高的清水混凝土建筑.低辐射中空节能玻璃?单银低辐射Low-E玻璃,玻璃的高透光性与太阳热辐射的低透过性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普通透明玻璃最高可以降低建筑能耗达70%以上,普通透明玻璃幕墙,每年节约的空调能耗将超过百万元.
安全玻璃主要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钢化玻璃、加层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加工的其它玻璃制品,如安全中空玻璃等.单片半钢化玻璃(热增强玻璃)、单片中丝玻璃不属于安全玻璃范畴.通知从安全玻璃的生产、检验、使用及建筑设计、管理、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提出一系列具体规范要求与措施.绝大多数开发商都表现出对南玻节能产品的极大支持.成都置信地产营销中心总经理朱猛表示,南玻集团推出的节能玻璃新品,对国家的能源节约是好事,对开发商和众多老百姓也是好事,是一项利国利民之举,开发商们理所当然应该支持.
来自建筑设计
看似短暂的一生,其间的色彩,波折,却是纷呈的,深不可测的,所以才有人拼尽一切阻隔,在路漫漫中,上下而求索。

不管平庸也好,风生水起也罢,其实谁的人生不是顶着风雨在前行,都在用平凡的身体支撑着一个看不见的灵魂?
有时候行到风不推身体也飘摇,雨不流泪水也湿过衣衫,而让我们始终坚持的除了一份信念:风雨总会过去,晴朗总会伴着彩虹挂在天边。

一定还有比信念还牢固的东西支撑着我们,那就是流动在心底的爱,一份拳拳之爱,或许卑微,却是我们执著存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跨越任何险阻的勇气、力量和最美丽的理由。

人生的途程积累了一定的距离,每个人都成了哲学家。

因为生活会让我们慢慢懂得:低头是为了抬头,行走是为了更好地休憩,不阅尽沧桑怎会大度,没惯见成败怎会宠辱不惊,不历经纠结怎会活得舒展?
看清才会原谅,有时的无动于衷,不是不屑,不是麻木,而是不值得。

有时痛苦,不是怕失去,不是没得到,而是因为自私,不肯放手,不是自己的,也不想给。

人生到最后,有的人把自己活成了富翁,有的人却一无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