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建筑节能服务业发展与展望

中国建筑节能服务业发展与展望

1 .行 业 发 展分 析 建筑 节能服 务 是指 建 筑节 能服 务提 供者 为业 主 的建筑 采暖 . 空调 照 明、 电气 等 用 能设 施 提 供 检 测 、设 计 、融 资 、 改造 、运 行 、管 理 的 节 能活 动 ,是 以 降低 建 筑 能耗 ,提 高 用 能效 率 为 目的
投 资 累计 超过 1 0 亿 元 。 80
图1 总产值 变 化
刚 刚 发 布 的
“ 二 五 ” 建筑 节 能 专 项 规 划 》 中也 明确 提 十
出 :加 快 推行 合 同 能 源 管理 ,规 范 能源 服 务 行 为 .利 用 国 家资 金 重 点 支持 专 业 化 节 能服 务 公 司 为 用户 提 供 节 能 诊 断 、设 计 、 融 资 改 造 、运 行 管 理 一 条龙 服 务 ,为 圜家 机 关 办 公楼 大 型 公 共 建筑 、公 共 设 施 和 学校 实 施 节 能 改造 。研 究 推进 建筑 能 效 交 易试 点 。 由以上 中央 各政 策可 以看 出 ,节能 服务 行业 发展 潜 力 巨大 . 节 能服务 企业在 政府 的支持下 可以获 得长足发 展 。
效 果 重 则影 响到被 改造 的企 业的正 常运 营。
( ) 无 序 恶 性 竞 争 5
市场 存在 无序 恶性 竞争 。一 些不 具备 核心 技 术实 力较 羞 的 中
务 公 司。 引导和 支持各 类融资担 保机 构提供 风险分 担服务 。
财政 部 住房 城 乡建设部 《 关于进 一步 推进 公共 建筑 节能 工作
的 提供 服务 与管理 的经 济活 动的 相关 主体 总 和 。
十 一 五 ” 期 间 我 国 节 能 服 务 产 业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 不 断 走 向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建筑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作者:张云颜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建筑业作为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我国建筑业的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市场国际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绿色建筑的要求也已提上日程。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建筑企业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建筑业趋势可持续发展节能环保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建筑业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建筑业的增长对一个国家的GDP增长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面对激烈的竞争,建筑行业究竟以何种机制来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来自各方的考验,是当前业界精英和众多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1 建筑业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行业的市场总趋势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 城市化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每年约有1%的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城镇人口每年增加约2000万,预计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15亿,而城镇的人口将达到9.7亿左右,接近翻一番。

城镇化带来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持续增大。

我国城市住宅除了面对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之外,还要满足已到来的居民住宅更新换代的巨大需求,住宅建设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建设潜力。

目前国内的城市功能区分存在一定缺陷,城市在用地规划方面力求做到土地价值最大化,因而必然要重新规划现有的城市功能区,包括住房、公共设施等配套资源须重新优化配置,尤其是房地产产业将面临重新洗牌的格局。

但是就当前的城市规划设计来说,房地产产业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经历颠覆性变革,而是继续维持平稳发展的态势,这也将带动建筑业朝着节能环保、智能型的方向发展。

1.2 城市化带来房地产开发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大。

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园林绿化、景观、地下需求等为主要需求,主要表现在:铁路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将是中国大规模铁路建设时期,总投资12500亿元人民币,我国铁路目前已进入全面整改阶段;公路建设方面:根据交通部已确定的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2020年以前的具体目标和本世纪中叶的战略规划,到2020年,国内公路的总里程将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将超过7万公里,因此,未来10~20年,应是我国路桥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时期;城市轨道建设方面:中国的前一轮城市化依托的主要是调整公路,而后一轮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将以城市内部的立体交通和城市之间的轨道交通为主导,这就需要由高科技来支撑。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建筑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

其中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

一、行业发展现状1、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建筑业是基础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建筑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建筑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2021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93079亿元,比上年增加29132亿元,同比增长11.04%,增速比上年提高了4.80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上升。

2022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979.8亿元,同比增长7.6%。

其中江苏、浙江继续领跑全国各地区建筑业。

有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江苏、浙江建筑业总产值双双超过1万亿元,分别达到14872.0亿元和10866.6亿元,分别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11.5%和8.4%。

此外除江苏、浙江外,湖北、四川、福建、山东、河南、北京、湖南、安徽等9个地区,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的还有广东。

而上述11省市完成的建筑业总产值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的70.0%。

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134523亿元,较上年增加12366亿元,同比增长10.12%。

2022年上半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46537.7亿元,同比增长5.0%。

2、签订合同总额实现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合同总额656887亿元,比上年增加61310亿元,同比增长10.29%;其中,新签合同额344558.10亿元,比上年增加19384亿元,同比增长5.96%。

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名称: 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 报告类型:多用户、行业报告● 报告编号:36904←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报告价格:电子:¥7200 元 纸介:¥7200 全版:¥7500● 网上阅读:http://baogao/36904.html第一章 建筑节能行业相关概述1.1 建筑节能的定义及重要性1.1.1 建筑节能的概念1.1.2 建筑节能的细分行业1.1.3 发展建筑节能的重要性1.1.4 现代建筑节能的理念1.1.5 建筑节能的技术保障体系1.1.6 建筑节能是多环节的系统工程1.2 建筑节能系统组成1.2.1 建筑屋面节能系统1.2.2 建筑门窗保温节能系统1.2.3 建筑外墙体保温系统1.2.4 房屋呼吸系统1.2.5 热电冷联产系统1.2.6 变风量空调系统1.2.7 排水噪音处理系统报告基本信息 w w w .cn 报告目录 w w w .cn 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1.2.8 中央除尘系统1.2.9 食物垃圾处理系统1.3 建筑节能新技术分析1.3.1 热桥阻断构造技术1.3.2 绿色屋面技术1.3.3 天棚采暖制冷技术1.3.4 浮筑楼盘技术第二章2014-2016年全球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分析2.1 全球建筑节能发展综况2.1.1 全球建筑节能发展历程2.1.2 全球绿色建筑规模上升2.2 美国2.2.1 美国政府积极推进建筑节能2.2.2 美国建筑节能发展回顾2.2.3 美国积极投资建筑节能项目2.2.4 美国建筑节能的发展经验2.3 欧洲2.3.1 欧盟制定建筑节能新战略2.3.2 欧洲建筑节能的法规框架2.3.3 高新技术助力欧洲建筑节能2.3.4 欧盟建筑节能支持政策出台2.3.5 法国积极促进建筑节能发展2.4 德国2.4.1 德国政府支持建筑节能发展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2.4.2 德国建筑节能改造计划成果2.4.3 德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概述2.4.4 德国建筑节能发展经验借鉴2.5 英国2.5.1 英国建筑节能工作综况2.5.2 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建筑节能2.5.3 英国建筑节能发展的经验2.5.4 英国建筑节能市场空间巨大2.6 日本2.6.1 日本建筑节能发展综况2.6.2 日本建筑节能发展回顾2.6.3 日本开发建筑节能材料2.6.4 日本建筑节能发展目标第三章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环境分析3.1 经济环境3.1.1 国际经济运行特点3.1.2 我国国民经济总值3.1.3 我国工业运行情况3.1.4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3.1.5 宏观经济发展趋势3.2 政策环境3.2.1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政策3.2.2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出台3.2.3 绿色建筑评价新标准解读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3.2.4 绿色建筑设计软件评价出台3.2.5 地方性建筑节能政策频出3.3 社会环境3.3.1 中国建筑节能提升空间大3.3.2 建筑节能促进可持续发展3.3.3 我国建筑节能理念的发展3.3.4 我国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态势3.4 技术环境3.4.1 被动式建筑节能的关键3.4.2 BIM技术应用于建筑节能3.4.3 新能源技术的产业应用3.4.4 室内建筑节能技术应用3.4.5 墙体自保温技术的发展3.4.6 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的发展第四章2014-201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分析4.1 2014-2016年中国建筑节能行业综合分析4.1.1 建筑节能产业链分析4.1.2 我国建筑能耗情况分析4.1.3 建筑节能产业发展现状4.1.4 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特点4.1.5 建筑节能产业市场规模4.1.6 绿色建筑节能认证系统4.2 我国建筑节能发展模式分析4.2.1 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内涵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4.2.2 合同能源管理的主导模式4.2.3 合同能源管理市场规模4.3 建筑节能设计分析4.3.1 建筑节能设计的内容4.3.2 建筑节能设计的问题4.3.3 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路4.3.4 建筑节能设计的措施4.4 建筑节能标准体系分析4.4.1 国外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现状4.4.2 国外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措施4.4.3 我国建筑节能标准体系现状4.4.4 国外建筑节能标准的发展启示4.5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4.5.1 运行监管缺乏问题4.5.2 建筑节能改造难度大4.5.3 缺乏整体视角4.5.4 建筑节能发展困境4.6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对策4.6.1 中国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建议4.6.2 建筑节能发展的政策建议4.6.3 建筑节能规划与设计对策4.6.4 建筑节能新材料的开发建议4.6.5 建筑节能发展的技术建议第五章2014-2016年中国公共建筑节能发展分析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5.1 2014-2016年公共建筑节能综合分析5.1.1 公共建筑主要用电系统5.1.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1.3 公共建筑节能发展现状5.1.4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现状5.1.5 公共建筑节能技术分析5.1.6 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系统5.1.7 公共建筑节能融资模式5.2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分析5.2.1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5.2.2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技术5.2.3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措施5.2.4 公共建筑空调系统节能改善方式5.3 公共建筑节能发展的问题及对策5.3.1 公共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5.3.2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面临的挑战5.3.3 公共建筑节能发展建议5.3.4 公共建筑节能推进措施5.3.5 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机制5.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对策5.4.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5.4.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要点5.4.3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措施5.5 公共建筑节能发展前景预测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5.5.1 公共建筑节能发展潜力5.5.2 公共建筑节能发展空间5.5.3 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潜力5.5.4 “十三五”公共建筑节能目标第六章2014-2016年中国民用建筑节能发展分析6.1 民用建筑节能发展概述6.1.1 民用建筑节能的概念6.1.2 民用建筑节能成节能重点6.1.3 民用建筑节能应用分析6.2 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发展分析6.2.1 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发展概述6.2.2 民用建筑节能施工及设计技术6.2.3 民用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应用6.2.4 小区住宅建筑节能技术分析6.2.5 民用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6.2.6 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趋势6.3 2014-2016年中国部分地区民用建筑节能政策6.3.1 北京市6.3.2 山东省6.3.3 贵州省6.3.4 江西省6.3.5 杭州市6.4 民用建筑节能发展的问题及对策6.4.1 民用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6.4.2 民用建筑节能发展对策6.4.3 民用建筑结构节能措施6.4.4 民用建筑节能的设计思路第七章2014-2016年智能建筑节能发展分析7.1 2014-2016年智能建筑节能发展综述7.1.1 国际智能建筑节能发展分析7.1.2 中国智能建筑节能现状7.1.3 智能建筑节能发展方向7.1.4 物联网与智能建筑相结合7.2 楼宇自控系统节能模式分析7.2.1 楼宇自控系统节能技术实施要点7.2.2 空调设备的节能控制7.2.3 智能照明的节能控制7.2.4 楼宇自控系统节能控制策略7.2.5 楼宇自控系统发展前景7.3 智能建筑节能策略分析7.3.1 智能建筑的节能对策7.3.2 智能建筑节能规划原则7.3.3 智能控制系统节能思路7.3.4 智能建筑节能的具体措施7.3.5 智能建筑绿色节能发展对策第八章2014-2016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分析8.1 2014-2016年可再生能源建筑综合分析8.1.1 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必要性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8.1.2 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历程8.1.3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状况8.1.4 可再生能源建筑标准体系8.2 2014-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状况8.2.1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分析8.2.2 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成果8.3 2014-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区域发展分析8.3.1 上海市8.3.2 湖北省8.3.3 广西省8.3.4 安徽省8.3.5 浙江省8.4 可再生能源建筑前景预测8.4.1 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潜力8.4.2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预测8.4.3 可再生能源建筑发展路径第九章2014-2016年中国主要地区建筑节能发展分析9.1 北京市9.1.1 发展现状9.1.2 行业标准9.1.3 存在问题9.2 上海市9.2.1 运行现状9.2.2 主要问题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9.2.3 主要目标9.2.4 发展规划9.3 江苏省9.3.1 发展现状9.3.2 存在问题9.3.3 发展展望9.4 广东省9.4.1 发展现状9.4.2 存在问题9.4.3 发展展望9.5 福建省9.5.1 发展回顾9.5.2 主要经验和做法9.5.3 存在的问题9.5.4 面临形势9.5.5 重点任务9.6 河北省9.6.1 运行现状9.6.2 存在问题9.6.3 发展规划9.7 河南省9.7.1 基本情况9.7.2 发展现状9.7.3 存在问题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9.7.4 面临机遇9.8 山东省9.8.1 发展现状9.8.2 发展措施9.8.3 面临形势9.9 深圳市9.9.1 发展回顾9.9.2 存在问题9.9.3 面临形势9.9.4 发展规划9.10 贵州省9.10.1 发展现状9.10.2 存在的问题9.10.3 面临形势9.10.4 发展规划9.11 内蒙古自治区9.11.1 发展现状9.11.2 存在问题9.11.3 面临形势第十章2014-2016年建筑节能材料行业发展分析10.1 2014-2016年建筑节能材料行业发展综述10.1.1 建筑节能材料相关概述10.1.2 发展建筑节能材料的意义10.1.3 建筑节能材料行业发展现状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10.1.4 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分析10.2 建筑保温材料10.2.1 行业发展历程10.2.2 行业发展概述10.2.3 行业产品分类10.2.4 行业发展现状10.2.5 行业竞争现状10.2.6 行业发展趋势10.3 建筑节能涂料10.3.1 建筑节能涂料行业发展规模10.3.2 建筑节能涂料行业面临的障碍10.3.3 耐高温建筑节能涂料市场规模10.3.4 建筑节能涂料市场前景展望10.4 建筑节能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分析10.4.1 建筑节能新材料发展空间10.4.2 建筑节能新材料市场机遇10.4.3 建筑节能新型材料发展趋势第十一章2014-2016年建筑节能产品发展分析11.1 节能门窗11.1.1 发展节能窗行业的必要性11.1.2 节能门窗的分类及应用11.1.3 节能门窗产业发展状况11.1.4 节能门窗的技术创新分析11.1.5 门窗节能标准大幅提高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11.1.6 我国节能门窗的发展困境11.1.7 我国节能门窗的发展对策11.2 节能玻璃11.2.1 节能玻璃有效降低建筑能耗11.2.2 我国节能玻璃产业发展综况11.2.3 我国节能玻璃产业发展提速11.2.4 我国低能耗玻璃新标准出台11.2.5 国内Low-e玻璃市场普及率低11.2.6 Low-e玻璃市场的传播策略11.2.7 我国节能玻璃推广的建议11.3 节能建筑幕墙11.3.1 节能建筑幕墙兴起成因11.3.2 我国幕墙消费规模分析11.3.3 新型玻璃幕墙的发展11.3.4 玻璃幕墙节能原理和设计分析11.3.5 生态技术实现玻璃幕墙节能11.3.6 玻璃幕墙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第十二章2014-2016年建筑节能行业重点企业财务状况分析12.1 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12.1.1 企业发展概况12.1.2 经营效益分析12.1.3 业务经营分析12.1.4 财务状况分析12.1.5 未来前景展望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12.2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12.2.1 企业发展概况12.2.2 经营效益分析12.2.3 业务经营分析12.2.4 财务状况分析12.2.5 未来前景展望12.3 上海延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3.1 企业发展概况12.3.2 经营效益分析12.3.3 业务经营分析12.3.4 财务状况分析12.3.5 未来前景展望12.4 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12.4.1 企业发展概况12.4.2 经营效益分析12.4.3 业务经营分析12.4.4 财务状况分析12.4.5 未来前景展望12.5 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2.5.1 企业发展概况12.5.2 经营效益分析12.5.3 业务经营分析12.5.4 财务状况分析12.5.5 未来前景展望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12.6 中航三鑫股份有限公司12.6.1 企业发展概况12.6.2 经营效益分析12.6.3 业务经营分析12.6.4 财务状况分析12.6.5 未来前景展望12.7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7.1 企业发展概况12.7.2 经营效益分析12.7.3 业务经营分析12.7.4 财务状况分析12.7.5 未来前景展望12.8 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12.8.1 企业发展概况12.8.2 经营效益分析12.8.3 业务经营分析12.8.4 财务状况分析12.8.5 未来前景展望12.9 上市公司财务比较分析12.9.1 盈利能力分析12.9.2 成长能力分析12.9.3 营运能力分析12.9.4 偿债能力分析第十三章建筑节能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13.1 建筑节能行业投资分析13.1.1 “十三五”规划带来投资机遇13.1.2 建筑节能产业链的投资机会13.1.3 建筑节能行业的投资风险13.1.4 建筑节能短期投资成本较高13.1.5 我国建筑节能投资规模预测13.2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13.2.1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方向预测13.2.2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的发展方向13.2.3 旧建筑改造成行业的发展重点13.2.4 墙体保温材料应用是发展趋势13.2.5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3.2.6 中国建筑节能行业发展因素分析附录附录一:《绿色建筑评价标准》附录二: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附录三: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指南附录四:关于推进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2018-2023年建筑节能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行业研究是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通过对特定行业的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客户深入的了解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

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

浅议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摘要:伴随着当前全球范围内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不可再生资源也在不断消耗,能源供应日益紧张,单纯的从资源消耗角度来看,全世界大约六分之一能源消耗和世界的建筑行业发展息息相关,建筑行业已经被世界人民成为耗能大户,因此,在建筑行业中采用节能措施和设计已经势在必行,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对绿色节能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节能建筑;项目管理;发展现状;趋势;浅谈abstract:along with the current worldwide energy demand is growing, and are constantly consume non-renewable resources, increasingly tight energy supply, purel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source consumpti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about one sixth in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been the world’s people to become energy-hungry, so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adopt energy-saving measures and the design has been imperative in the context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china, we have to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green energy-saving buildingsfor analysis.keywords: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project management; development status; trend; discussion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建筑节能是在我国倡导建设这一种节约型社会这一时期里面提出来的,绿色建筑节能已经成为了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是我国在经济工作过程中实施的重要战略之一,因此,我们要应用节能思想,提出绿色节能建筑的实施必须要从发展现状与趋势着手开展,并且对建筑节能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各个阶段必须要采取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

建筑服务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建筑服务行业的现状和前景

建筑服务行业的现状和前景一、引言建筑服务是指为建筑行业提供的技术服务和支持,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理,设计等环节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建筑服务行业是支撑建筑业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建筑服务行业自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二、建筑服务行业现状1.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国家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建筑市场的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升温,建筑企业积极扩张业务,这些都为建筑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2.行业多元化发展建筑服务行业不仅仅包括建筑施工监理、设计等传统领域,还涉及到建筑节能、拆迁前评估、建筑咨询等新兴领域。

行业多元化发展不仅丰富了服务种类,同时也拓展了行业的市场空间。

3.行业竞争加剧由于国家市场准入门槛较低,各类建筑服务企业广泛分布于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这就要求建筑服务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实力,才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4.行业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由于行业市场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在行业内存在一部分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行业整体的规范化程度有待提升。

这也需要行业组织、政府部门以及企业自身共同努力,加强行业标准制定、执法力度等方面的工作。

三、建筑服务行业前景1.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从政策层面看,建筑服务行业作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获得更多的扶持和关注。

此外,随着“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建筑市场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增长,建筑服务行业的市场空间也有望进一步扩大。

2.技术升级为行业带来转型机遇当前建筑服务行业正在经历技术升级的浪潮,如BIM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为行业转型带来了新的机遇。

技术升级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技术含量,还可促进行业的有效发展。

3.“绿色建筑”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成为了未来建筑市场的新趋势。

建筑服务企业要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建设和服务,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广西城镇建设60 -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杨紫岚 张鹏菲 陈凯璇 倪宇桐[摘 要] 步入21世纪,建筑能源消耗量在国内总能源消耗量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尤其随着一些中高档公共建筑物数量的增加,导致建筑能耗增长迅速。

目前我国大力推动绿色建筑的建设,旨在推动传统建筑的节能改造和节能建筑的建造。

通过分析国内绿色建筑的节能技术,了解目前既有公共建筑所使用的节能技术的情况,对不同节能技术的原理及其效果进行阐述并分析其发展趋势,为今后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节能技术;建筑工程;发展趋势1 引言当今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都彰显着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与此同时,伴随着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不可小觑。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于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以不可再生能源换取发展的方法非长久之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助力了建筑行业飞速发展[1]。

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的建筑物的数量逐年上升,与此同时,建筑能耗也逐年攀升,降低建筑能耗,将资源最大化利用成为目前建筑行业人士的共同目标。

通过一定的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在保证居住环境和舒适度的同时,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并将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最大化。

通过阐述目前节能技术在建筑中的使用现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2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以及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体现2.1 节能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现状为了尽量减少建筑物的初期建设投资,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偏高,因此,国内致力于降低建筑能耗的学者,把大部分的研究精力投放于将楼宇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节能技术相结合,并针对遇到的问题给出具体的改造方案。

这对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大势所趋,部分地区政府也会提供一定的资金补贴用于建筑节能改造项目。

我国很多的学者已经对国内有关建筑节能的情况做了相关的调研和总结。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分析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

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可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时期,大量的城市化建设项目涌现出来,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同时,城市化进程也促使建筑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宜居环境的需求。

其次,科技的进步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开始引入数字化设计和施工技术,提高了建筑效率和质量。

同时,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也为建筑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如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等。

这些科技进步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也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此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生态友好的建筑需求不断增加,这促使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在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建筑垃圾处理等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应用成为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以推动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同时,建筑业还出现了一些新兴领域,如智能建筑、绿色建筑等,在未来有望成为行业的新增长点。

展望未来,建筑行业的前景仍然充满着机遇和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仍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预计未来中国将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城市化建设项目将继续涌现,为建筑行业提供持续的市场需求。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建筑行业还将面临着城市规划、住房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宜居城市的需求。

其次,科技的进步将继续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材料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将迎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新时代。

数字化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建筑效率和质量,智慧城市的建设将为建筑行业带来更多的市场需求,新材料的应用将创造出更多的建筑可能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中国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报告人:陈振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报告人:**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日报告结构国内企业行业概况企业状况产品状况行业环境机遇与挑战面临的机遇前景与对策行业的界定 行业规模 国内外现状-企业特征-主要企业产业政策 行业竞争 投资效益目标客户 销售模式 服务内容面临的挑战市场前景 对策建议-政府对策-标杆企业研究外资企业-企业对策中外企业优劣势对比大纲一、行业概况…………..………………….…4P二、行业环境……..…………………..……13P三、产品特性………..…..…………………19P…………………………………四、企业状况23P五、机遇与挑战………………………….….32P六、前景与对策……………………………..35P1.1 行业的界定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的节能型的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

建筑节能服务,一般的建筑节能业务是指采用节能型的建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建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实施建筑机电设备节能改造、机电设备优化运行、能源监测等各种手段,实现建筑物能耗降低的各项业务。

目前智能建筑是建筑节能服务的主要形式。

行业的上游行业为计算机、通讯、现代控制技术及设备的研发生产,即信息产业、设备材料行业,下游行业为建筑业尤其是房地产业。

如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医院建筑、学校建筑、住宅建筑和工业建筑等。

属于第三产业范畴包括能源消耗监测、诊断、方案设计、节能运行管理等主体特性会性商性行业特性主体双重特性:社会公益性、商品性建筑节能服务行业示意图1.2 行业规模全国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年增长约15-20亿平方米。

全国建筑总面积约400亿平方米,年增长约1520亿平方米。

到2020年,中国将会新增各类建筑大约300亿平方米,全国建筑总面积超过700亿平方米。

目前95%以上未进行节能处理,以100元/平方造价对1/3面积进行节能改造,有至少1.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1015-20全国建筑总面积未来10 多年增长70%竣工建筑面积年增长15-20 亿平方米800 700 600亿平方米70020181614亿平米14.715.918500 400300277315339350360386401121088.19.81112.36200 100 0422000A2001A2002A2003A2004A2005A2006A2020E2000A2001A2002A2003A2004A2005A2006A1.2 行业规模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预智能建筑市场容量2010 年超过2000 亿元根据国家十五规划,预计全国工程建筑市场未来5年还将保持10%的平均增速,智能建筑市25002000亿元1672200625%20%15%场年增速保守按20%测算,预计到2010年全国智能建筑市场容量将达到亿元行业发展空间十1500100050001164139610%5%0%达到2000亿元。

行业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2007A 2008A2009A2010E资料来源: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纲要增速智能建筑市场容量1.2 行业规模数据来源:ECMA、塞迪数据加速增长,将在20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维持年均50%以上的增长。

50%以上的增长1.3 国内外发展现状中国市场:萌芽新兴阶段美国市场:成熟阶段政府鼓励企业主动税收优惠市场运作条文完善节能补贴。

节能机制的国内外比较国内国外出台了环境保护法等,缺少相应配对能源消耗和污染标准进行严格、详细的限制,对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严重处罚企业的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法律框架套的规章制度,企业的违法成本低于守法成本规行为进行严重处罚,企业的违法成本高于守法成本制度建设配套制度建设不完善,关键是落实力度不够。

缺少专门针对节能的财欧美各国政府先后配套出台了各种制度,使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得到切实具体的落实。

各项针对节能的税收制度也比较完整执行到位政制度度也比较完整,执行到位市场机制中国的节能机制更多是政府主导,市场力量薄弱欧美国家节能减排能取得重大进展,是其政府政策和市场机制相互配合的结果。

欧盟成员国实行的固定价格法2,对欧盟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特别大循环经济中国的循环经济只是在局部地区实现了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的大循环比较少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两种层面的循环:一种是在企业层面上建立的小循环模式。

另一种是区域层面上建立的大循环模式,即工业园区层面的循环经济生活观念政府倡导改变节能生活观念,往往流于形式,而未能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日本在完善法规的同时,政府积极进行政策引导,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日本主流媒体非常注重发挥自身的组织功能,经常主动发起环保方面的议题、活动。

民众的节约观念也是深入人心大纲一、行业概况…………..………………….…4P二、行业环境……..…………………..……13P三、产品特性………..…..…………………19P…………………………………四、企业状况23P五、机遇与挑战………………………….….32P六、前景与对策……………………………..35P2006年,建筑能耗将近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耗的25%能耗的2008年建筑能源消耗已经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7.5%。

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2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将占总能耗的40%,将直接加剧方米建筑能耗将占总能耗的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建筑能耗年增速达8%-10%建筑能耗年增速达2.1 产业政策“十一五”规划目标到2010年全国建筑节能的目标为实现节约标准煤1.01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4亿多吨 节能建筑面积累计超过21.46亿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达到15.92亿平方米,既有建筑改造达到5.54国家高度重视亿平方米。

2.2 行业竞争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公司竞争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发展较好的公司大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行业竞争部分公司开始进入资本市场国内企业主导业务市场,外资企业主导设备市场对上游具有较强议价能力,毛利率水平稳定2.3 盈利水平建筑智能程务利率基本维持在平均稳定在右 建筑智能工程业务毛利率基本维持在20%~30%,平均稳定在25%左右。

2.3 盈利水平主要经营模式EMC模式建筑节能服务行业的平均净利润率是29.86%。

要营模式模式建筑节能服务行的平均净利润率是部分投资项目收益比及回收期投资收益投资回收年限提高运行管理水平110~200.5~1.2月更换风机、水泵10.8~11~1.2年增加自动控制系统10.3~0.52~3年系统形式全面管理年10.2~0.43~5建筑材料更换10.1~0.055~10年数据来源:EMCA协会大纲一、行业概况…………..………………….…4P二、行业环境……..…………………..……13P三、产品特性………..…..…………………19P…………………………………四、企业状况23P五、机遇与挑战………………………….….32P六、前景与对策……………………………..35P3.1 目标客户主要是工业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写字楼、商场和住宅小区等。

3.2 销售模式主要采用EMC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公司(EMCo)垫资提供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培训运行管理,通过与客户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益,获得滚动发展管与客户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的效获得滚动发展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收益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EMCo对项目进行投资。

在合同期内EMC拥有节能设备所 由EMCo为客户寻找项目投资资金以客户的信用获得借贷客户的能源费用全部交给EMC EMC负责节能改造和投同期内,EMCo拥有节能设备所有权,与用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比例分享节能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

合同结束后设备所有权和资金,以客户的信用获得借贷资金。

EMCo保证每年的节能收益能够偿还贷款利息和本金,在合同期满完全清偿贷款EMCo,EMCo负责节能改造和投资。

节约的能源费用归EMCo所有。

合同结束后,设备所有权和全部节能效益归客户所有。

同期满完全清偿贷款。

3.3 服务内容节能诊断节能项目设计合同谈判与签署项目融资采购施工调试运行保养和维护效益保证–对消耗能源情况、节能设备–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协商节能项目“节能服务合–向客户投资或提供–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为客户培训设备运–提供节能项目的节和措施进行评价–测定当前用能量,低能源消耗成本的方案和建议同”签署融资服务–资金可能来源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或以及施工、安装和调试工作–实行“交钥匙工程”行人员–设备和系统的保养和维护能量保证–共同监测和确认节能效果对节能量进行预测者其它渠道不是某一种具体的产品或技术,而是一系列的节能“服务”大纲一、行业概况…………..………………….…4P二、行业环境……..…………………..……13P三、产品特性………..…..…………………19P…………………………………四、企业状况23P五、机遇与挑战………………………….….32P六、前景与对策……………………………..35P4.1 国内企业4.1.1 企业特征企业规模尚小,市场集中度低中国建筑智能集成业务前十名企业全国建筑智能化企业约3000家,2006年前十位企业实现收入仅占拾15%市场份额4.1 国内企业4.1.1 企业特征资质水平较低,服务层次较低,种类不完善从事建筑智能化的企业约3000家相关资质拥有相关资质企业数量(截止2007 年10 月)中国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业务相关资质从事建筑智能化的企业约3000家,只有大约1000家具有相关资质。

大量建筑节能公司,实际并不提供198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一级资质同时具有以上三项资质67412910实节能服务,只是某类节能产品和建筑材料提供商。

建筑智能化工程业务收入业务领域三甲资质162资料来源: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网站,信息产业部网站中国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三甲资质企业少数企业在提供节能产品和技术的同时也提供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但服务围绕自身产品内容较为单一以同方股份泰豪科技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16.23.622.80建筑智能领域的产品制造工程施工和运营服务智能建筑电气深圳达实智能北京中电发科技 1.401.26建筑智能、软件工程建筑智能、建筑节能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级资质务围绕自身产品,内容较为单一,以空调系统改造和太阳能、地热泵等新能源利用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